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8e8604384254b35effd347d.png)
五下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猜测:(与太阳、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3.地球的运动:4.傅科摆的基础: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原理:(“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5.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6.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以经线为标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15°为一个时区。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经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北京位于东八区。
7.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8.四季的成因: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地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
9.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成因:地球的自转、公转,地轴的倾斜(倾斜角度越大,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越大)10.在我国,白昼最长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最短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水钟(容器中水越多,水滴得越快):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课本P54)钟面2.机械摆钟摆绳钟摆摆锤摆幅无关3.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摆锤无关摆绳长度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4.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
摆长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结合作业本P27)5.摆的特点: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伽利略)证实了这一点。
6.摆在摆动过程中摆幅会越来越小(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使摆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少,最终会停下来),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素材)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2d9b233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b.png)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素材)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种子发芽是许多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但需要一定的条件。
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必须相同。
我们可以从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和温度等方面进行研究。
例如,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时,一组有土壤,另一组没有土壤,其他条件相同。
使用至少3粒种子进行实验,可以避免种子自身不能萌发的可能性,减少偶然性的发生,让实验更严谨。
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以保障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绿豆种子的发芽不需要土壤。
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时,一组放在冰箱内,另一组放在常温下,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时,一组用黑纸包裹的杯子盖住,另一组用透明的杯子盖住,放在同一个地方,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绿豆种子的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绿豆苗的生长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改变时,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植物的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阳光下的绿豆苗茎更粗壮、矮小,呈紫色或绿色,叶片呈绿色,看上去更健康;黑暗处的绿豆苗茎细长,是白色或泛黄,叶片是黄色的,看上去处于病态。
绿豆苗的健康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肥料等。
生物的形态、生活性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香蕉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叶于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叶形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退化成了刺,基肥限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分,与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
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形态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形形色色的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
植物的茎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4.蚯蚓的选择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2.在研究蚯蚓适宜生活环境时,可以采用对比实验和模拟实验的方法。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6d7cb0d1f34693daef3e9b.png)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沉和浮一、填空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2、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1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一二三单元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一二三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5d4bda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c.png)
第一单元《光》1.有些物体自身发光,如太阳、正在发光的台灯等。
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有些物体自身不发光,如月球、镜子等,这些物体不是光源。
2.光源可以分为哪几类?分别举出至少三个例子自然光源:太阳、闪电、喷发的火山、恒星、发光的萤火虫、发光的水母等。
人造光源:正在发光的台灯、点燃的蜡烛、燃烧的篝火等。
3.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4.光穿过3张带孔的纸板照射到黑屏上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三个孔要在同一条直线上。
5.举例说明利用光可以做什么?答:灯光照明,激光切割,“浴霸”取暖,光伏发电等。
利用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光具有能量。
6.古人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20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弟子做了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墨子在堂屋朝阳的墙上开了一个小孔,让一个人对着小孔站在外,在阳光照射下,屋内相对的墙上出现倒立的人影。
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一)实验目的:探究光沿直线传播实验材料:纸筒、蜡烛、火柴实验方案:1.点燃蜡烛,直立并固定在桌面上。
2.用直纸筒观察蜡烛的火焰。
3.将纸筒弯曲再观察火焰。
实验现象:通过直纸筒可以看到火焰,纸筒弯折看不到火焰。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7.发生光的反射现象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8.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
9.一般物体都能反射光。
10.我们看到物体的条件是:物体能发光或有光且物体反射光。
11.用什么方法能观察自己脑后的头发?答:用两块平面镜。
后脑勺反射的光传到手拿的平面镜上,再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桌面上的平面镜上,光线再次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我们的眼睛。
12.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
13.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平面镜:穿衣镜、舞蹈房平面镜、潜望镜等凸面镜(扩大观察范围):超市防盗镜、弯道反光镜、汽车后视镜等凹面镜(聚光,可成倒立的像):太阳灶、额镜等14.潜望镜是潜水艇的“眼睛”。
科学五年级人教版知识点
![科学五年级人教版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efd6b4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14.png)
科学五年级人教版知识点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的学科,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科学课程通常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基础知识。
以下是五年级人教版科学课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生物学1. 细胞结构与功能: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学习细胞如何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
2. 植物的生长: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的萌发、根、茎、叶的发育以及光合作用。
3. 动物的分类: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以及它们的主要特征。
4. 遗传与进化:初步了解遗传的概念,认识DNA在遗传中的作用,以及物种的进化过程。
物理学1. 力与运动:学习力的概念,包括重力、摩擦力等,以及力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简单机械:了解杠杆、滑轮和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能量转换:学习能量守恒定律,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如何相互转换,例如电能、热能和机械能。
4. 光的反射与折射:了解光的基本性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化学1. 物质的分类:学习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以及它们的转换过程。
2. 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等。
3. 元素与化合物: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了解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
4. 溶液与酸碱性:学习溶液的概念,了解溶液的组成和性质,以及酸碱性的概念。
环境科学1. 生态系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习自然资源的概念,了解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3. 环境保护: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学习基本的环境保护措施。
科学探究方法1. 观察与实验: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科学知识。
2. 数据记录与分析:了解如何记录实验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 科学假设与验证:学习如何提出科学假设,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们将能够建立起对自然界的基本认识,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763d5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1.png)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概述一、宇宙与地球1. 太阳系的构成:介绍太阳、八大行星及其特点。
2.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以及它们对季节变化和昼夜更替的影响。
3.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概念。
4.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5. 天气与气候:温度、湿度、风、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基本知识。
二、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的特征及其转换。
2. 物质的性质:密度、溶解性、酸碱性等基本概念。
3. 能量的形式:机械能、热能、电能、光能等。
4. 能量的转换与守恒:能量在不同形式间的转换,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初步理解。
5.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的原理和应用。
三、生命与生物多样性1. 生物的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3.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种子的结构、发芽、光合作用等。
4. 动物的生命周期:昆虫的变态、哺乳动物的繁殖等。
5. 遗传与进化:遗传的基本概念,物种的进化过程。
四、人体健康与环境1. 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认识。
2. 人体的消化系统:食物的消化过程,营养的重要性。
3. 人体的呼吸系统:呼吸过程,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
4. 人体的循环系统:血液循环,心脏的功能。
5. 环境保护:垃圾处理、水资源保护、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探讨。
五、科学探究方法1. 科学观察: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如何记录和分析观察结果。
2. 实验设计:如何设计实验,控制变量,进行科学探究。
3. 数据分析: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
4. 结论提炼:如何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5. 安全与伦理:科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和伦理问题。
六、科技与社会1. 科技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发明到现代科技的演变。
2. 科技与日常生活: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3. 科技与环境保护:科技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4. 科技与未来: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展望和思考。
五年级科学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必背知识点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e7350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6.png)
五年级科学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课程是学生们探索自然世界、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阶段。
在人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材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周围的世界,也是他们日后学习更高
级科学知识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五年级科学必背的知识点:
1. 地球和宇宙的基本知识:了解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以及太阳
系的构成,包括太阳、行星、卫星等。
2. 生物多样性: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3.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学习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和衰老。
4. 动物的生命周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繁殖、孵化或出生、成长和死亡。
5. 物质的性质:掌握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以及它
们之间的转换。
6. 力和运动: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包括重力、摩擦力等,并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如速度、加速度。
7. 能量的转换和守恒:了解能量的不同形式,如热能、电能、光能等,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和守恒定律。
8. 简单机械:认识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了解它们如何帮助
我们完成工作。
9. 地球的自然现象:学习天气、气候、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10. 环境保护: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地球。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科学课上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奥秘,并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a9c47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e.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本文档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科学知识。
单元一:万有引力和地球运动- 万有引力- 引力的概念和特点- 引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关系- 引力的方向-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特点- 自转引起的现象- 公转引起的现象单元二: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的概念和特点- 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反射与物体颜色的关系单元三:机械的简单机械与摩擦- 机械- 机械的概念和分类- 简单机械- 杠杆、轮轴、滑轮的概念和应用- 摩擦- 摩擦的概念和特点-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压力、接触面积的关系单元四:电路与导电材料- 电路- 电路的概念和组成要素(电源、导线、电灯)- 电路的开闭- 导电材料- 导电材料的概念和分类- 导体和非导体的区别单元五:色彩和光与热的传播- 色彩- 主要颜色的概念和特点- 色彩的混合与分解- 光与热的传播- 光的吸收与反射- 热的传播方式(传导、辐射、对流)单元六:生命的特征与分类- 生命的特征- 生物的共性特征(呼吸、营养、排泄、运动、生长、繁殖、感知等)-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分类- 生物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生物的分类级别(门、纲、目、科、属、种)单元七:鸟类的适应生活- 鸟类的特点- 鸟类的外部特征和生活性- 鸟类的繁殖和产卵方式- 鸟类的栖息地和食物- 鸟类的栖息地选择和适应能力- 鸟类的食物来源和获得方式单元八:天气与气候- 天气的变化- 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天气的变化因素(温度、湿度、风力等)- 气候- 气候的概念和特点- 气候的分布与影响因素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精华知识点归纳,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能够对相关科学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与整理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与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5652f2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d.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知识点归纳与整理
1. 科学实验
- 了解科学实验的定义和意义
- 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得出结论
- 了解科学实验中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 理解实验的可重复性和结果的客观性
2. 物质的物理性质
- 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透明度等
- 掌握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例如水的颜色是无色的,铁的硬
度很高等
3. 物质的化学变化
- 了解物质的化学变化是物质发生变化后,形成新的物质的过
程
- 掌握物质的化学变化的表现,例如铁锈的生成、水的电解等
- 理解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4. 溶液和溶解度
- 理解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到溶剂中形成的
- 了解溶解度是溶质在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的量
- 掌握溶液的分类: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和稀溶液
5. 气体的性质和常见气体
- 了解气体的特性:无定形、可压缩、可扩散等
- 掌握常见气体,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 理解气体的浓度和密度的概念
6. 电路和电流
- 了解电路是电流在导体中的路径
- 掌握电流的概念及其测量单位安培
- 理解电路的开关和导线的作用
7. 光的传播和反射
- 了解光的传播是光线在空气或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
- 理解镜子和凹凸透镜的作用和原理
8. 声音的传播和反射
- 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掌握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和反射
- 理解声音的频率和音量对我们的听觉产生的影响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归纳与整理。
人教五年级科学知识点
![人教五年级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c7ee66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1.png)
人教五年级科学知识点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科学知识不仅包括基础的自然科学概念,还涉及到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实践技能。
以下是人教版五年级科学课程的一些关键知识点:一、地球和宇宙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了解地球是近似球形的,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2. 太阳系的组成:认识太阳系的主要天体,包括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
3. 月相变化: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物质和能量1. 物质的三态:了解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变过程。
2. 能量的转换:学习能量守恒的概念,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如何相互转换。
3. 简单机械:认识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原理,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生物和环境1. 生物的分类:学习生物的基本分类方法,了解不同生物的特征和分类依据。
2. 生态系统的组成: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认识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
3. 植物的生长:观察植物的生命周期,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四、人体生理1. 人体的基本结构:了解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认识它们的基本功能。
2. 呼吸和循环系统:学习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工作机制,理解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
3. 营养和健康:了解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认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五、科学探究1. 科学观察:学习如何进行科学观察,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2. 实验设计: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学习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
3. 数据分析:学习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理解数据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六、科学与社会1. 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科学知识如何影响和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
2. 科学伦理:学习科学探究中的伦理问题,培养负责任的科学探究态度。
3. 科学与环境:理解科学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还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新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新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2de8ca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8.png)
人教版新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第一单元沉和浮第1课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标准是(只要一部分露出水面)。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第2课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第3课6、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7、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8、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9、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第4课10、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11、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12、(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5课13、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4、(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5、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
16、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重力17、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我们知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的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泡沫塑料块就浮起来了。
18、等浮到水面后为什么不再向上冒?因为此时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很小了,受到的浮力也很小。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0e29e1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2.png)
一、第一章生命起源的探究1.生命起源的研究方法:考古学和人类学2.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特点:生长,繁殖,呼吸,运动,感受3.生物体内的呼吸器官:肺(人类),鳃(鱼类),气管(昆虫)4.植物的无性繁殖:分株,扦插,细胞分裂,花粉传播5.植物体内的运输系统:根,茎,叶,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第二章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1.环境对动植物的影响:水分,光照,温度,土壤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呼吸器官,消化器官,触角,爪和牙齿3.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根的形状,茎的高度,叶的形状和颜色4.植物的有性繁殖:花,花粉,花蜜,载粉者5.动物的有性繁殖:雌雄异体,生殖器官,受精,胚胎发育三、第三章物质的三态变化1.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2.物质的性质与三态变化的关系:温度,压力3.物质的溶解与溶液的浓度:搅拌速度,温度,溶质的类型4.物质的分子理论:分子的结构和运动5.物质的升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四、第四章电能与磁能1.物体的带电情况:正电荷,负电荷,中性2.电能的实验和应用:电池,导线,灯泡,开关3.磁铁的有关知识:磁性物质,磁场,磁力4.电能的输送:电线,变压器,电能的节约五、第五章光的传播和折射1.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2.镜子的使用和不同的反射特点:平面镜,凹镜,凸镜3.折射与颜色的关系:折光,三原色的合成4.纸和水的折射:光的传播路径,折射率六、第六章机械能1.机械能:动能,势能2.升降机的工作原理:重力,摩擦力3.物体的重力和弹力:物体的重量,弹簧的弹力4.摩擦力和滑动摩擦:静摩擦力5.斜面和滑轮的应用:斜坡、滑道、滑轮组七、第七章水的利用和保护1.水的利用: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2.水的供应和净化:自来水、水库、净水厂3.水的环境保护:河流,湖泊,海洋,水污染4.水的循环:蒸发,凝结,降水八、第八章空气和天气1.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2.空气的运动和大气压强:风的形成原因,气压计3.大气现象: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雾4.气温的测量和变化规律:温度计,四季和气候九、第九章星球和月球1.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运动:太阳,八大行星,行星运动2.月球的形状和运动:月相,日食,月食3.星座和它们的使用:星座的形状,星座图谱4.卫星和人造卫星:地球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
科学下册五年级知识点
![科学下册五年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94a0f7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3.png)
科学下册五年级知识点五年级的科学课程通常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地球科学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五年级科学下册课程中的知识点:生物学1. 生物多样性:了解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不同种类的动植物。
2. 生态系统: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 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植物的各个部分,如根、茎、叶、花和果实,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5. 动物的分类:了解动物的分类系统,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物理学1. 力和运动:学习力的基本概念,如重力、摩擦力和推力,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
2. 简单机械:介绍杠杆、滑轮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3. 能量的转换:探讨能量的不同形式,如动能、势能和热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4. 光的性质: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包括反射、折射和色散。
化学1. 物质的状态:学习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2. 化学反应: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方程式。
3. 原子和分子:理解原子和分子的结构,以及它们如何组成物质。
4. 元素周期表: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布局和元素的分类。
地球科学1. 地球的结构: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岩石的类型:学习不同类型的岩石,如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3. 水循环:研究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
4. 天气和气候:了解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
科学探究技能1. 观察和记录:学习如何观察自然现象并准确记录数据。
2. 实验设计:了解如何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来测试假设。
3. 数据分析:学习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4. 科学沟通:练习如何清晰地表达科学发现和结论。
这些知识点为五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科学基础,帮助他们理解自然界的基本原理,并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昼夜与四季》知识点(2023春)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昼夜与四季》知识点(2023春)](https://img.taocdn.com/s3/m/478da1c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7.png)
第一单元昼夜与四季1.白天与黑夜1..随着太阳东升西落,我们迎来一个个白天和夜晚,看到周而复始的昼夜交替现象。
2.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被太阳光照亮的地方就产生白天,背着太阳光的一面便产生了晚上,从而产生了昼夜。
3.在昼夜交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有规律的变化?答:a.早上的气温较低,影子较长。
b.中午的气温较高,影子较短。
c.夜空中月亮的位置会不断变化。
4.地球是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除了围绕太阳运转,地球还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5.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答: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地球在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一侧会被太阳照亮,这里就是白天背对太阳的一侧没有光照,这里就是黑夜。
随着地球不断自转,地球上的人们就会看到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周而复始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昼夜交替。
6.我们生活的地方,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但是地球上有些地方存在极昼和极夜现象7.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其附近,白天和黑夜常常超过24小时,白天超过24小时的现象叫做极昼,黑夜超过24小时的现象叫做极夜。
8.极昼和极夜现象是怎样产生的?答:极昼与极夜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在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公转时,还绕着自身的倾斜地轴旋转而造成的。
地球在自转时,地轴与其垂线形成一个约23.5°的倾斜角,因而地球在公转时便出现有6个月时间两极之中总有一极朝着太阳,全是白天;另一个极背向太阳,全是黑夜。
南、北极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是其他大洲所没有的。
2.谁先看到日出1.为什么乌鲁木齐和北京的日出时间不一样?答:地球自转西向东,相对而言东边的日出时间永远比西边的要早,北京在乌鲁木齐东边,所以日出时间比乌鲁木齐早2.怎样探究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答:可以用手电筒和地球仪做模拟实验,地球仪上哪里先被照亮,哪里就先迎来日出。
日出时间与地球自转方向有关,所以在转动地球仪时,应该是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
3.地球的自转是围绕地轴,按照自西向东的方向进行的,因此,比起西边的地区,东边的地区会更早迎来日出。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3ecec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2.png)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第一单元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质量和体积时,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会改变。
2.物体的沉浮与其质量和体积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则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则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4.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5.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减水来改变轻重,实现沉浮。
6.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称为排开的水量。
7.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可能会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大,越容易浮,装载量也会增大。
9.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在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10.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是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1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称为水的浮力。
12.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3.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4.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会上浮。
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会下沉。
15.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7.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他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9.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0.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
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2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知识点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07e0b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c.png)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知识点人教版科学五年级的知识点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多个方面,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等。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概述:生物科学1. 植物的生长: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包括光照、水分和土壤。
2. 动物的分类:学习基本的动物分类方法,如按生活环境、形态特征等。
3. 生态系统: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 遗传与进化:初步认识遗传的概念,了解物种的进化过程。
物理科学1. 力与运动:学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理解力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简单机械:了解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3. 光的传播: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4.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化学科学1. 物质的分类:了解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 化学反应: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方程式。
3. 元素与化合物:初步认识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
地球科学1. 地球的结构: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现象和气候类型,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自然灾害:了解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措施。
实验技能1. 观察与记录:学会使用科学仪器进行观察,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2. 实验设计:学习如何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包括变量的控制和实验步骤的规划。
科学探究方法1. 提出问题:学会如何基于观察提出科学问题。
2. 收集信息:了解如何通过阅读、观察和实验来收集信息。
3. 分析与解释:学习如何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态度1. 好奇心: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 批判性思维:学会质疑和验证信息,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合作精神:理解科学探究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学会与他人合作。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五年级的学生们不仅能够获得基本的科学知识,还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思维的方式。
五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a9c0a0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b.png)
五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汇总
1. 物种的数量与生态平衡:
-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之间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 生态平衡的破坏可能导致物种数量减少或过度增加,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污染、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可能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2. 农作物的生长和保护:
- 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土壤、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 农作物需要适宜的养分供应,包括氮、磷、钾等。
-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病虫害的侵袭,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3. 动物的分类和生存特点:
- 动物可以根据结构和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动物根据其获得食物的方式可以分为食肉动物、食草动物和
杂食动物等。
- 动物根据生存环境的差异,有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动
物等。
4. 健康与预防:
-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 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和饮食惯有助于预防疾病。
-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保持室内通风等。
5. 天文知识:
-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它有自转和公转的运动。
- 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源来源,提供光和热能。
- 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以上是五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的知识点汇总,希望能帮助到你。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d20da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a.png)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2)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要能够控制实验的条件。
在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要看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温度、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保持干燥;(4)要看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温度、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放在黑暗的地方;(5)要看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下。
(6)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不需要施肥。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2)完全浸泡在水里的种子不易发芽是因为缺少空气。
(3)把两组相同的种子放在同一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给其中一组种子受光照,给另一组种子用硬纸盒遮住。
这个实验设计是在研究光照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4)把两组相同的种子放在同一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给其中一组种子放在冰箱里,给另一组种子放在室温环境。
这个实验设计是在研究温度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5)移植绿豆芽幼苗时,不能破坏幼苗的根。
3.绿豆苗的生长(1)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2)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计划研究的问题: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预测: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的方法:保持其他条件相同,把一盆绿豆苗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
我们要改变的条件:光照。
我们不改变的条件:水、温度。
(3)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4)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考点梳理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考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c65c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e.png)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
单元考点梳理
本文将对新人教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考点进行梳理。
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 模型的制作和设计
- 定义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运动方式等
- 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 车轮、轴承及其应用
- 简单机械的组成和应用
- 船的构造和原理
- 风的形成和风能的利用
- 太阳能的利用
考点详解
一、模型的制作和设计
通过模型制作,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物体的特征,同时也能锻炼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
因此,模型制作是本单元的重要考点之一。
二、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本单元也会涉及到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包括杠杆、轮轴、滑轮、齿轮等。
三、船的构造和原理
在讲述船的构造和原理时,学生需了解到船的浮力、稳定性、水流的作用等知识点。
四、风的形成和风能的利用
本单元还会对风的形成和风能的利用进行讲解。
学生需了解到风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如何利用风能。
五、太阳能的利用
本单元还会介绍太阳能的利用,学生需了解到太阳能的获取和利用方法。
总结
本文对新人教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考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够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猜测:(与太阳、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2·西方两个重要学说:3·地球的运动: 4.傅科摆的基础: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原理:(“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 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5.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6.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以经线为标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15°为一个时区。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经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北京位于东八区。
7.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8.四季的成因: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地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
9.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成因:地球的自转、公转·地轴的倾斜(倾斜角度越大·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越大)学说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地心说 (希腊)托勒密 1.地球是球体2.太阳每天绕地球转一周3.地球是中心.不动日心说 (波兰)哥白尼 1.地球是球体2.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3.太阳不动.是中心 自转 公转绕什么转 地轴 太阳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24小时 一年特点 地轴倾斜证据 1.傅科摆 1.恒星周年视差(贝塞尔)2.天体的东升西落 2.一年的四季变化3.航天器、卫星的观察 3.航天器、卫星的观察10.在我国·白昼最长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最短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水钟(容器中水越多·水滴得越快):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课本P54)钟面2.机械摆钟摆绳钟摆摆锤摆幅无关3.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摆锤无关摆绳长度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4.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
摆长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结合作业本P27)5·摆的特点: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伽利略)证实了这一点。
6·摆在摆动过程中摆幅会越来越小(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使摆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少·最终会停下来)·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7·(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8·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答:如果没有钟表·我有以下方法知道时间:1、日影;2、上下课的规律;3、自己日常生活的规律;4、水钟;5、烧香记时、6、沙漏等。
9·你会用哪些方法来说明时间过了一个小时?答: 1、两个课间加一节课是一个小时;2、从上午自习到下午第一节课的时间是一个小时;3、写一篇500字的作文;4、看完一集电视剧等。
第二单元热1.衣服不能提供热量·但可以保温。
2.许多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概念:热胀冷缩)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4.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
因此·铁桥都架在滚轴上。
5.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6.气体热胀冷缩的能力最强。
(喷泉实验·作业本p15)7.热胀冷缩的微观解释: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
当物体受冷后·微粒运动减慢·微粒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8.热传递的方向: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9·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0·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12·装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会下沉·装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会上浮·这说明同体积的热水比冷水轻。
水在变热过程中·如果水温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生变化。
13·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
晒太阳时会感到温暖是热辐射·手冷时抱一个热水袋手会迅速变热·这利用的是热传导;将热水晾凉利用的是对流。
14·观察野外的电线·冬天和夏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如果在夏天架设电线应注意什么?答:冬天:电线拉的紧些·冷缩现象;夏天:电线拉的松些·热胀现象。
如果在夏天架设电线应注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不能拉太紧。
15·想办法让套在烧瓶口上扁着的气球像下图那样鼓起来·看谁的办法多。
答:(1)、用手捂烧瓶 (2)、给烧瓶上浇上热水、(3)、给烧瓶加热16.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答:防止胎内空气受热膨胀而使轮胎爆破。
第一单元沉和浮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如回形针、橡皮、小石块在水中是沉的·泡沫、带盖的塑料空瓶在水中是浮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大小、轻重无关。
如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
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改变)。
一、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当潜水艇往压载舱里注入海水·潜艇重量增加·会(下沉)。
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中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重量减轻·潜艇开始(上浮)。
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重量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
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
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
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可以浮在水面的船形·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增大)。
四、造一艘小船: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浮力: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2、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3、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4、教材13页实验受力分析:浮力=重力+拉力(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重力。
泡沫全部浸入水中时·与水接触的体积最大·排开的水量最大·受的浮力最大·所以上浮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泡沫受到的浮力大于体积小的泡沫。
)5、教材14页当把塑料块压入水中塑料块受力分析:浮力=重力+压力6、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2、研究下沉的物体在水中是否受到的浮力可先用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出物体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得重力·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
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即: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物体的排开的水量越大·收到的浮力(越大)。
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2、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八、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我们在判断物体在某种液体里的沉浮时·往往利用相同的体积比较轻重。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该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该液体中(上浮)。
比重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比较液体的比重。
3、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