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34 多组分精馏2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精馏

第三章 精馏
* A * B
*
(3-8)
当操作压强不高时,气相仍遵循道尔顿分 压定律,式(3-7)可改写为
pyA x A y A x B y A ( 1 x A ) pyB x B y B x A ( 1 y A )x A
x y 1 ( 1) x
(5-12)
(3 - 11)
例3-2 由表3-3数据,求算苯-甲苯的相对 挥发度、平均相对挥发度及气液两相平衡 组成。


精馏是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传质是 以两相达到平衡为极限的。在分析和解 决精馏操作中所涉及的问题时,常以溶 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为基础。
§3.1 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3.1.1理想溶液 : 溶液中不同组分的分子间 作用力和相同分子的分子间作用力完全相 等的溶液.即 AA BB AB
图3-4 具有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的p-x相图
正偏差很大的体系
(a)T-x(y) 图
(b)
x-y图
图3-5 乙醇-水体系的气液相平衡组成图
负偏差很大的体系
(a)T-x(y) 图
(b)
x - y图
图4-6 硝酸-水体系的气液平衡组成图
4.1.3 相对挥发度
气液平衡关系除用相图表示之外还可用相对挥 发度来表示。 纯液体的挥发度通常指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饱 和蒸汽压 由于双组分溶液中一组分的蒸气压受另一组分 存在的影响,故溶液中各组分的蒸汽压比纯组 分的低,溶液中的挥发度可用它在蒸汽气中的 分压 pi 和与其成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xi 来表示。
表3-5 由平均相对挥发度计算所得苯-甲苯气液相平衡组成
T
xA yA
0
C
80.1 1.00 1.00

化工分离过程(第7讲)(3.2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化工分离过程(第7讲)(3.2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i xiF 1 q i
i —组分i 的相对挥发度;
(xiD)m —最小回流比下馏出液中组分i的摩尔分数; xiF —进料中组分i的摩尔分数; q —进料热状态参数(进料液相分率); 32 —方程的根,对于c组分系统有c个根,取LK>>HK的根。
3.2.2 最小回流比
重非关键组分(HNK),重组分
12
3.2.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关键组分的特点

LK和HK形成分离界限,且αlh越小,分离越难。 Dl D轻;Wh W重 1 精馏塔的任务:
使LK尽量多地进入馏出液,要严格控制其在釜液中的量; 使HK尽量多地进入釜液,要严格控制其在馏出液中的量。 只有无LNK,且αlh较大,塔顶可采出近于纯LK; 只有无HNK,且αlh较大,塔釜可采出近于纯HK。
二组分精馏原理图
* TA y6 T6 x y5 T5 6 x5 T4 x4 O T3 x3 T2 x2 T1
g
y4
定压
y3
x1
y2 y1
* TB
4 越往塔顶温度越低, 含低沸点物质递增; 5 越往塔底温度越高, 含高沸点物质递增。
x
0 A
l
1.0 B
xB
9
3.2.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关键组分(Key Components)
22
3.2.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2、关键组分
①若无LNK:HK分别在二段出现两个最高点,LK 表现像LNK。 (图3-7) ②若无HNK:LK分别在二段出现两个最高点,HK 表现像HNK。 (图3-8) ③有LNK、HNK,且都不同时出现在顶、釜时: LK在精馏段出现一个最大值,然后降到所规定的浓度; HK在提馏段出现一个最大值,然后降到所规定的浓度。 (图3-9)

第三章 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化工分离过程)

第三章 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化工分离过程)

3.1.3 最少理论板数(Nm)和组分分配
全回流对应最少理论板数,但全回流下无产品采出, 因此正常生产中不会采用全回流。 什么时候采用全回流呢?
1、开车时,先全回流,待操作稳定后出料。 2、在实验室设备中,研究传质影响因素。 3、工程设计中,必须知道最少板数。
最少理论板数的计算
Fenske(芬斯克)方程推导前提: 1、塔顶采用全凝器,(若采用分凝器,则分凝器为第1块塔板) 2、所有板都是理论板。
一、关键组分(Key Components)
Na=串级数(2)+分配器(1)+侧线采出
F
(0)+传热单元(2) = 5
已被指定的可调变量: (1)进料位置;(2)回流比; (3)全凝器饱和液体回流或冷凝 器的传热面积或馏出液温度。
余下的2个可调设 计变量往往用来指 定组分在馏出液和 釜液中的浓度。
两组分精馏 指定馏出液中一个组分的浓度,就确定了馏 出液的全部组成;指定釜液中一个组分的浓 度,也就确定了釜液的全部组成。
下面通过实例分别对二组分精馏和多组分精馏过 程分析进行比较。
二组分精馏实例:苯-甲苯
图3-1 二组分精馏流率、温度、浓度分布
三组分精馏实例:苯(LK)-甲苯(HK)-异丙苯
图3-2 三组分精馏流量分布 图3-3 三组分精馏温度分布
四组分精馏实例:苯-甲苯(LK)-二甲苯(HK)-异丙苯
图3-6 四组分精馏液相组成分布
⎜⎜⎝⎛
yA yB
⎟⎟⎠⎞ 2
= ⎜⎜⎝⎛
xA xB
⎟⎟⎠⎞1
代入(3-2)式:
⎜⎜⎝⎛
yA yB
⎟⎟⎠⎞1
= α1 ⎜⎜⎝⎛
xA xB
⎟⎟⎠⎞1
=
⎜⎜⎝⎛

化工原理多组分精馏

化工原理多组分精馏
化工原理多组分精馏
2021年7月13日星期二
知识要求
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2 最小回流比 3 最少理论塔板数和组分分配 4 实际回流比和理论板数 5 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计算方法
1 多组分精馏的特点和精馏方案的选择
一 多组分精馏原理
R
多组分 混合物 采用
ESA
相际传 质传热
液体多次 部分汽化
蒸汽多次 部分冷凝
dh wh
结合 f i d i wi
di wi
Nm 1 ih
dh wh
解得 di、wi
di
Nm 1 ih
(
dh wh
)
f
i
1
N ih
m
1
( dh ) wh
wi
fi
1
N ih
m
1
( dh ) wh
II、图解法 计算步骤
➢对关键组分
dl wl
Nm 1 lh
dh wh
此式的几何意义是:
lg( d l ) lg d h
)D
/(
xl xh
lg lh
)W
xl xh
D
Nm 1 lh
xl xh
W
Dx D,l Dx D,h
Nm lh
1
WxW ,l WxW ,h
dl dh
Nm 1 lh
wl wh

dl wl
Nm 1 lh
dh wh
2)以HK为基准组分,任意组分i的分配规律。
对照:d l wl
Nm 1 lh
W ih1 1 xD,l xw,h
l 1
zi zh xW ,h
D F i1 1 x D,l xW ,h

第三章 精 馏(分离工程,叶庆国)

第三章 精 馏(分离工程,叶庆国)
第三章 精 馏
3.1 多组分精馏
3.1.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3.1.2 多组分精馏的简捷(群法)计算法
精馏:distillation
精馏是多组分分离中最常见的单元操作,它
是利用组分挥发度差异,借助“回流”技术 实现混合液高纯度分离的多级分离操作,即 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的过程。 实现精馏操作的主体设备是精馏塔。
Nm
L K , D H K ,W lg (1 L K , D )(1 H K , w )
lg L K H K
Fenske公式计算Nm注意事项
• Fenske公式适用于双组份精馏,也适用于多 组分精馏(可以用一对关键组分来求,也可 用任意两组份来求)。 Nm与进料状态、组成的表示方式无关
i ,n i ,n i ,n
Fenske公式计算Nm
对于任意组分
塔顶为全凝器:x i , D 第一个平衡级 平衡关系:y i ,1 K i ,1 x i ,1 操作关系:x i ,1 y i , 2 联立两式:y i ,1
K i ,1 y i , 2
y i ,l
精馏塔的任务:
LK尽量多的进入塔顶馏出 液; HK尽量多的进入塔釜釜液。
关键组分的指定原则

由工艺要求决定
例:ABCD(按挥发度依次减少排列)混合物分离 ◆工艺要求按AB与CD分开: 则:B为LK;C为HK ◆工艺要求先分出A: 则:A为LK;B为HK
分配与非分配组分
根据组分是否在精馏塔的两端都出现,可分为分配 组分(distributing component)和非分配组分 (nondistribution component)。 分配组分:塔顶、塔底同时出现 非分配组分:只在塔顶活塔底出现的组分

多组分精馏简述 2

多组分精馏简述 2

第三章 多组分精馏在化工原理课程中,对双组分精馏和单组分吸收等简单传质过程进行过较详尽的讨论。

然而,在化工生产实际中,遇到更多的是含有较多组分或复杂物系的分离与提纯问题。

在设计多组分多级分离问题时,必须用联立或迭代法严格地解数目较多的方程,这就是说必须规定足够多的设计变量,使得未知变量的数目正好等于独立方程数,因此在各种设计的分离过程中,首先就涉及过程条件或独立变量的规定问题。

多组分多级分离问题,由于组分数增多而增加了过程的复杂性。

解这类问题,严格的该用精确的计算机算法,但简捷计算常用于过程设计的初始阶段,是对操作进行粗略分析的常用算法。

§3-1分离系统的变量分析设计分离装置就是要求确定各个物理量的数值,但设计的第一步还不是选择变量的具体数值,而是要知道在设计时所需要指定的独立变量的数目,即设计变量。

一、设计变量1.设计变量⎩⎨⎧-=:可调设计变量固定设计变量a x c v i N N N N N :v N :描述系统所需的独立变量总数。

c N :各独立变量之间可以列出的方程式数和给定的条件,为约束关系数。

要确定i N ,需正确确定v N 和c N ,一般采用郭慕孙发表在AIchE J (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1956(2):240-248的方法,该法的特点是简单、方便,不易出错,因而一直沿用至今。

郭氏法的基本原则是将一个装置分解为若干进行简单过程的单元,由每一单元的独立变量数e v N 和约束数e c N 求出每一单元的设计变量数e i N ,然后再由单元的设计变量数计算出装置的设计变量数E i N 。

在设计变量i N 中,又被分为固定设计变量x N 和可调设计变量a N ,x N 是指确定进料物流的那些变量(进料组成和流量)以及系统的压力,这些变量常常是由单元在整个装置中的地位,或装置在整个流程中的地位所决定,也就是说,实际上不要由设计者来指定,而a N 才是真正要由设计者来确定的,因此郭氏法的目的是确定正确的a N 值。

化工分离工程第3章 多组分精馏2

化工分离工程第3章 多组分精馏2

FLGC
3.3.6 共沸与萃取精馏比较
共同点: 加入溶剂S, 萃取精馏的优点:
12 / s
(1) 因萃取精馏溶剂沸点高,溶剂可从塔顶或附近加入,使
全塔的相对挥发度都得到提高。
(2) 萃取精馏溶剂在塔内基本上不挥发,能量消耗少。而共
沸精馏中共沸剂与原料组分同时气化,消耗能量。
(3) 共沸精馏由于必须形成共沸物,因而可供选择的共沸剂
FLGC
特殊精馏
• 普通精馏不适合于以下状况的物料: 1、相对挥发度接近1的组分; 2、待分离组分间形成共沸物; 3、待分离组分是热敏物质; 4、待分离组分是难挥发组分,且含量低。
特殊精馏——利用加入热能和质量分离剂以增加原有组 分间的相对挥发度值的精馏方法。
FLGC
常用的特殊精馏方法
• 共沸精馏——如果加入的第三组分能和被分离物系中一个 或几个组分形成共沸物时,第三组分以共沸物的形式从精 馏塔塔顶蒸出。所加入的新组分称为共沸剂。
方案2:选择丙酮的同系物,则塔顶产物为甲醇,塔釜为丙酮及同
系物
哪个更好?
FLGC
(2)从分子结构相似(或极性相似)的概念选择溶剂 常见有机化合物按极性增加的顺序排列为: 烃→醚→醛→酮→醇→二醇→水 应选择在极性上更类似于重关键组分的化合物为溶剂, 可以有效的减小重关键组分的挥发度!
同样如甲醇(沸点64.7)—丙酮(沸点56.5)体系 选烃为溶剂,烃与丙酮极性相似,塔顶产物为甲醇,塔
FLGC
萃取精馏的注意事项:
(1)由于加入的萃取剂是大量的(一般要求xs>0.6),因此塔内下 降液量远大于上升蒸汽量,造成汽液接触不佳,故萃取精馏塔 的塔板效率低,大约为普通精馏的一半左右(回收段不包括在 内)。设计时要考虑塔板及流体动力情况。

化工分离过程__第3章 第一讲 设计变量的确定

化工分离过程__第3章 第一讲 设计变量的确定

进料变量数: 2(C+2) 压力等级数: 1 +) 2C+5
F1 F2 QW
塔内无压降
N
u a
分配器数: 1 侧线采出: 1
传热单元: 2 串级数: 4 8
+)
34
3.2 多组分精馏 Multicomponent Distillation
3.2.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Process Analysis)
自学p66例3-2双塔共沸精馏流程
28
例2. 双塔共沸精馏流程
Nx
进料变量数: 压力等级数:
原料 蒸汽
4+3 1 8
+)
N
u a
分配器数: 侧线采出: 传热单元: 串级数:
0 0
2
3 5 +)
29
5个可调设计变量的选择
情况(1): 三个串级各自的级数 3; 再沸器的蒸发速率 1; 冷凝器的过冷温度 1。 情况(2): 异丙醇塔釜液中异丙醇的摩尔分数 1; 水塔釜液中异丙醇的摩尔分数 1; 异丙醇塔的最适进料位置 1; 再沸器的蒸发速率 1; 冷凝器的过冷温度 1。
N =N +N
e D e x
e a
固定设计变量Nx 可调设计变量Na =ND-Nx
L1
L L2
Nx
= 进料物流变量数+系统的压力
分配器
固定设计变量Nx = 进料+压力=(C+2)+1
分配比
可调设计变量Na = ND-Nx=(C+4)-(C+3)=1
13
例2. 产物为两相的全凝器 NVe
出入物流变量数: 3(C+2) 能量交换数: 1 +) Nv = 3C+7

多组分精馏简述

多组分精馏简述

第三章 多组分精馏在化工原理课程中,对双组分精馏和单组分吸收等简单传质过程进行过较详尽的讨论。

然而,在化工生产实际中,遇到更多的是含有较多组分或复杂物系的分离与提纯问题。

在设计多组分多级分离问题时,必须用联立或迭代法严格地解数目较多的方程,这就是说必须规定足够多的设计变量,使得未知变量的数目正好等于独立方程数,因此在各种设计的分离过程中,首先就涉及过程条件或独立变量的规定问题。

多组分多级分离问题,由于组分数增多而增加了过程的复杂性。

解这类问题,严格的该用精确的计算机算法,但简捷计算常用于过程设计的初始阶段,是对操作进行粗略分析的常用算法。

§3-1分离系统的变量分析设计分离装置就是要求确定各个物理量的数值,但设计的第一步还不是选择变量的具体数值,而是要知道在设计时所需要指定的独立变量的数目,即设计变量。

一、设计变量1.设计变量⎩⎨⎧-=:可调设计变量固定设计变量a x c v i N N N N N :v N :描述系统所需的独立变量总数。

c N :各独立变量之间可以列出的方程式数和给定的条件,为约束关系数。

要确定i N ,需正确确定v N 和c N ,一般采用郭慕孙发表在AIchE J (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1956(2):240-248的方法,该法的特点是简单、方便,不易出错,因而一直沿用至今。

郭氏法的基本原则是将一个装置分解为若干进行简单过程的单元,由每一单元的独立变量数e v N 和约束数e c N 求出每一单元的设计变量数e i N ,然后再由单元的设计变量数计算出装置的设计变量数E i N 。

在设计变量i N 中,又被分为固定设计变量x N 和可调设计变量a N ,x N 是指确定进料物流的那些变量(进料组成和流量)以及系统的压力,这些变量常常是由单元在整个装置中的地位,或装置在整个流程中的地位所决定,也就是说,实际上不要由设计者来指定,而a N 才是真正要由设计者来确定的,因此郭氏法的目的是确定正确的a N 值。

第三章 多组分精馏

第三章 多组分精馏

层理论塔板才能满足分离要求所需的回流比,
称为最小回流比。多组分精馏计算中,必须用
解析法求最小回流比。
23

常用的是恩德伍德法,推导该式的基本假设是:
1) 体系中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为常数;
2) 塔内气相和液相均为恒摩尔流。

根据物料平衡及相平衡表示,利用恒浓区的 概念,恩德伍德推导出最小回流比的两个联 立公式:

清晰分割时非关键组分在塔顶和塔底产品
中的分配用物料衡算求得。
11
12
总物料衡算 苯的衡算 乙苯的衡算
甲苯的衡算
13
(2) 非清晰分割

如果轻重关键组分不是相邻组分,则塔顶和塔 底产品中必有中间组分。 如果进料液中非关键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与关键 组分相差不大,则塔顶产品中就含有比重关键 组分还重组分,塔底产品中含有比轻关键组分
37
应用:实验制备的小批量物质分离、石油产 品评价、高效填料的性能测定、精细化工产
品的提纯、同位素产品的精制等。
计算:难以采用图解方法求解理论板数,通常
采用解析方法或简捷法确定理论板数、进料位
置等。计算中,精密精馏通常按二元混合物处
理。
38
3.5.3
盐溶精馏(加盐精馏)
一种采用特殊萃取剂的萃取精馏,用于难分 离混合物的分离。 例:乙醇-水 、丙醇-水、水-醋酸等的分离
5

对于双组分精馏;
塔顶:xDA 已确定 xDB =1- xDA ;
塔釜:xWB已确定 xWB =1- xWA ;

也就是塔顶、塔釜组成全部确定。

对于多组分精馏:Na=5 ,与组分数无关。
除规定全凝器饱和液体出料:2) R; 3)D/F外只

第三章 精馏3-3-萃取精馏 (2)

第三章 精馏3-3-萃取精馏 (2)

3.3
1 萃取剂的作用 由上式得溶剂存在下组分1和组分2的活度 系数之比为:
萃 取 精 馏
(3-108) 若三个双组分溶液均属于非对称性不大的 系统,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忽略, C=0
二、萃取精馏的原理
Principle of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1 萃取剂的作用
以端值常数的平均值
A1S A2 S 0

对于原溶液偏差性不很 (A12 很小) 大 若A1S A2 S 0,选择性好。
即:加入溶剂后,希望 A1S 值越大越好,A2 S 值越小越好
二、萃取精馏的原理
Principle of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b) 萃取剂本身性质(A’1S 、A’2S)的影响
ln
12 S
12
x S A1S A2 S A12 1 2 x1
(3-113)
二、萃取精馏的原理
Principle of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2 萃取剂的选择性 定义:
3.3
萃 取 精 馏
S12
12 S
12

Principle of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1 萃取剂的作用
3.3
对于理想气体、非理想溶液
萃 取 精 馏
12
K1 p K2 p
0 1 1 0 2 2
(3-107)
由上式可知: 12的变化, 不但与各组分 的饱和蒸气压有关, 而且与各组分的活度 系数也有关。
萃 取 精 馏
Analysis of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 五、萃取精馏过程理论级数的简捷计算 Short-cut method to calculate number of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equilibrium stages 掌握

3.1 多组分精馏过程2012-3-23

3.1 多组分精馏过程2012-3-23

20122012-5-7
12
化工分离工程
3.1.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2)多组分精馏塔内温度与理论板的关系 比较二组分图3-4和多组分图 温度 比较二组分图 和多组分图3-5温度与理论板的关系 和多组分图 温度与理论板的关系
图3-4 二组分精馏塔温度分布
甲苯-异丙苯精馏塔内温度分布 图3-6 苯-甲苯 异丙苯精馏塔内温度分布 甲苯
塔底产物
化工分离工程
3.1.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2、组分在塔顶、塔底产品中的预分配 组分在塔顶、
(1)清晰分割
清晰分割 非清晰分割
A—几乎全部 或可能是全部 B—绝大部分 C—限制量 D—少量/微量 少量/ E—微量
(2)非清晰分割
N 进料 A 轻组分 B(LK)轻关键组分 LK) C(HK)重关键组分 HK) D 重组分 E 重组分 塔底产物 塔顶产物 A—全部 B—部分 C—限制量
进料
清晰分割
A—全部 B—部分 C—限制HK 限制HK
N
塔顶产物
重组分全部进入釜 液产品, 液产品,轻组分全 部进入馏出液产品 中。 非关键组分在两产 品中的分配可以通 过物料衡算求得。 过物料衡算求得。
20122012-5-7
A 轻组分
B(LK)轻关键组分 LK) C(HK)重关键组分 HK) D 重组分 E 重组分 塔底产物 B—限制量LK 限制量LK C—大部分 D—几乎全部 E—全部
20122012-5-7 9
A—几乎全部 或可能是全部 B—绝大部分 C—部分 D—限制量HK E—少量/微量 少量/
N 进料
塔顶产物
A—轻组分
B—(LK)轻关键组分 LK) C —中间组分 D—(HK)重关键组分 HK) E—重组分 A—少量/微量 少量/ B—限制量LK 限制量LK C—部分 D—绝大部分 E—可能是全 部或几乎全部

3.3 -3.4反应精馏和加盐精馏

3.3 -3.4反应精馏和加盐精馏

2、动力学对反应精馏剩余曲线的影响 一定反应速度与汽液平衡共存。反应动力学对精馏的影响十分 重要。 以可逆液相反应A+B←→2C为例, 说明反应动力学对反应精馏 剩余曲线的影响。 设该反应动力学:
2 rC x3 rA = rB = − = −k f [ x1 x2 − ]......(3 −精馏实质上是指非均相 催化反应精馏,即将催化剂 填充于精馏塔内,它既起加 速反应的催化作用,又作为 填料起分离作用。 催化精馏具有均相反应精 馏的全部优点,既适合于 可逆反应,也适合于连串 反应。
催化剂填料
17:58
15
3.3.1 反应精馏的应用
例: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合成 反应式: CH OH + iC ⇔
17:58 11
1
醋酸
精馏段 水杨醛
160C
反 应 1段 反 应 2段 , 提 馏 段
醋酐
200-220C
香豆素
3.3.1 反应精馏的应用
②R为目的产物 利用过程的分离作用,把产物R移出反应区,避免副反应。 例:氯丙醇皂化生成环氧丙烷的反应精馏工艺。
在反应条件下反应速度常数之比k2/k1≈100,常规工艺皂化 过程中水解较严重,环氧丙烷收率为90%。 反应精馏可使环氧丙烷迅速蒸出,收率提高到98%。
17:58
反应式:
IPNa + Mx ⇔ IP + MxNa
13
3.3.1 反应精馏的应用
流程:
实现反应促进精馏过程的基本条件: ①反应是快速和可逆的,反应产物仅仅存在于塔内,不污染分 离后产品; ②添加剂必须选择性地与异构体之一反应; ③添加刑、异构体和反应产物沸点之间的关系符合精馏要求。 17:58 14

第三章 3.4 多组分精馏2

第三章 3.4 多组分精馏2

当R Rop,总费用随R的减小而急剧增加 当R Rop,总费用随R的增大而增加 故通常取 一般取 R = 1.2 ~ 1.5 Rmin R = 1.3 Rmin
R↑=>N↓ 塔径、再沸器、 冷凝器增大
15
刘志伟. 回流比对操作费和设备费的影响. 现代化工. 1997(3):34~36
2、理论板数
4
五、最小回流比(Rmin): Underwood方程
1. 二元精馏:最小回流比下,出现1个恒浓区或称夹点。
典型理想体系,夹点位于进料级
1.0
P x=xD x=zF x=xB
1.0 (a)典型理想系统
5
y
0
x
恒浓区位置
二元精馏 恒浓区
典型非理想体系,夹点位于进料级以上
1.0
P x=xD x=xB x=zF x
(4)轻、重组分均为分配组分(all components distributed)
少 见
7
3. Underwood方程:计算Rmin
假设: 1、各组分相对挥发度是常数 2、塔内汽液相流率为恒摩尔流
(3-3b)
(3-3a)
8
3. Underwood方程:计算Rmin
首先,用试差法解出式(3-3b)中的θ 值。 分配组分只有轻重关键组分两个时,则θ 只 有一个,且αH,r < θ < αL,r。 分配组分不止轻重关键组分时,则有m个θ 值,m比分配组分数小1。且θ 位于分配组分 的两个相邻相对挥发度之间。 实际计算中,xi,D常近似用全回流条件下的馏 出液的组成
最小理论板数(Nmin)和最小回流比(Rmin)是两 个极限条件,它们确定了塔板数和操作回流 比的允许范围,有助于选择特定的操作条件。 回流比影响操作费用 理论板数影响精馏塔设备投资 N↑ R↓

第三章 精馏3-2-恒沸精馏 (2)

第三章 精馏3-2-恒沸精馏 (2)

按气液平衡关系的不同类型分别讨论如下:
一、恒沸物和恒沸组成的计算
(Azeotropic mixtures and calculation of azetropic composition)
2 恒沸物的特征和恒沸组成的计算
3.2
恒 沸 精 馏
(1) 二元系 ① 二元均相恒沸物 1)相图 二元恒沸物的性质: 混合物的蒸汽压组成曲线上之极值 点相当于汽、液平衡相的组成相等。且温 度的极大(或极小)值总是相当于压力的极 小(或极大)值——科诺瓦洛夫定律。
一、恒沸物和恒沸组成的计算
(Azeotropic mixtures and calculation of azetropic composition)
1 恒沸现象与恒沸物
3.2
恒 沸 精 馏
有时由于溶液与理想溶液的正偏差很大, 互溶性降低,形成最低恒沸物的组分在液相 中彼此不能完全互溶,液相出现两相区,为 非均相恒沸物。所有二元非均相恒沸物都具 有最低恒沸点。 对恒沸物: 一个气相,一个液相,—— 均相 一个气相,多个液相,—— 非均相
三、恒沸精馏的计算 Azetropic distillation calculation
掌握
提出问题:
[例题] 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乙苯与对二甲苯 混合液。原料液中乙苯的摩尔分数为0.40,要求 馏出液中含乙苯99.0%,釜残液乙苯含量不超过 1%。料液在饱和液体下加入塔中,操作回流比 R =75,乙苯与对二甲苯的平均相对挥发度 α12 = 1.06。 (1)试估算所需的理论塔板数。 (2)试讨论:当相对挥发度接近1时,用普通的 分离方法是否可行?若不可行,应采取什 么样的措施。
一、恒沸物和恒沸组成的计算
3.2
恒 沸 精 馏

化工分离过程(第13讲)(3.3.2共沸精馏)

化工分离过程(第13讲)(3.3.2共沸精馏)
L1 W2 yn 1 xn xw 2 V1 V1
(3-70)
式(3-70)即为塔Ⅰ精馏段的操作线,它与对角线的 交点是:x=xw2,斜率是L1/V1。
讨论:
(3-70)式是一条直线; (3-70)式代表塔Ⅰ内各板相遇物流之间关系; (3-70)式代表塔顶层板气相与回流液之间关系。
17
3.3.2.4 二元非均相共沸物的精馏
0.0138V最小 0.01L最小 0.9999W2 0.01(V最小 W2 ) 0.9999W2 0.01V最小 0.9899W2

V最小
0.9899W2 260W2 260 0.0038
24
(注:0.0138是与进料组成xF=0.01成平衡的汽相组成)
3.3.2.4 二元非均相共沸物的精馏
汽化潜热:乙醇为39020KJ/kmol,水为41532KJ/kmol
3
3.3.2.3 分离共沸物的双压精馏过程
乙醇水溶液共沸物与压力的关系表
系统压力,MPa 共沸组成,乙醇% 0.0093 100 0.0200 0.0533 96.2 91.4 共沸温度,℃ 27.79 42.00 62.80
0.1013 0.1933
Fzi W1 xW1,i W2 xW2 ,i
1.00 0.00001W1 0.9999W2
W1 W2 100
解得: W1 = 99.0, W2 = 1.0
22
3.3.2.4 二元非均相共沸物的精馏
确定Ⅰ塔的操作线: a 、精馏段操作线 由第n板与n+1板之间到Ⅱ塔一起作物 料衡算,得:
Vn Ln 1 W2
Vyn Lxn 1 0.9999W2
b 、提馏段操作线为: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节课内容回顾
一些基本概念:关键组分、分配组分和非分配组分、 清晰分割、最小回流比、最小理论板数 精馏塔塔压估算(下页图) Fenske方程
xLD xHB lg x * x HD LB Nm lg L , H
2.多组分精馏中的夹点位置
重组分 恒浓区
有两个“夹点”
重组分 恒浓区
(1)轻、重组分均为非分配组分
轻组分 恒浓区
(2)重组分为非分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
轻组分 恒浓区 重组分 恒浓区
(3)重组分为分配组分, 轻组分非为分配组分
轻组分 恒浓区
重组分 恒浓区 轻组分 恒浓区
(4)轻、重组分均为分配组分(all components distributed)
少 见
6
3. Underwood方程:计算Rmin
假设: 1、各组分相对挥发度是常数 2、塔内汽液相流率为恒摩尔流
(3-3b)
(3-3a)
7
3. Underwood方程:计算Rmin
首先,用试差法解出式(3-3b)中的θ 值。 分配组分只有轻重关键组分两个时,则θ 只 有一个,且αH,r < θ < αL,r。 分配组分不止轻重关键组分时,则有m个θ 值,m比分配组分数小1。且θ 位于分配组分 的两个相邻相对挥发度之间。 实际计算中,xi,D常近似用全回流条件下的馏 出液的组成
1. 二元精馏:最小回流比下,出现1个恒浓区或称夹点。
典型理想体系,夹点位于进料级
1.0
P x=xD x=zF
1.0 (a)典型理想系统
4
y x=xB
0
x
恒浓区位置
二元精馏 恒浓区
典型非理想体系,夹点位于进料级以上
1.0
P x=xD x=xB x=zF x
恒浓区位置
y
0
1.0 (b)典型非理想系统
16
例 3-5 p79~80
Erbar和 Maddox图 使用方法
Rm/(Rm+1) =0.2832
R/(R+1) =0.3723
例2
根据例1,计算R=1.3Rmin时的理论板数N
解题思路
xLD xHB lg x * x HD LB Nm lg L , H
不同回流比下组分分配比与相对挥发度的关系 10 (相对挥发度与组成关系不大,且不同组分塔板效率相同)
例1 计算最小回流比
解题思路
求出馏出液组成(清晰分割、 物料衡算) 计算相对挥发度(计算顶温、 釜温、进料温度相对挥发 度) 计算θ 计算Rmin
六、实际回流比与理论板数:Gilliland图
七、计算进料级位置:Kirkbride方程
zH ,F N R N S zL,F
xL , B x H , D
B D
2
0.206
NR —— 精馏段理论板数 NS —— 提留段理论板数
20
例3
3.2 多组分精馏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一些基本概念 塔压选择、计算 最小理论塔板数及组分分配:Fenske方程 最小回流比:Underwood方程 实际回流比与理论板数:Gilliland图 计算进料级位置:Kirkbride方程 多组分精馏塔的简捷计算方法
3
五、最小回流比(Rmin): Underwood方程
当R Rop,总费用随R的减小而急剧增加 当R Rop,总费用随R的增大而增加 故通常取 一般取 R = 1.2 ~ 1.5 Rmin R = 1.3 Rmin
R↑=>N↓ 塔径、再沸器、 冷凝器增大
14
刘志伟. 回流比对操作费和设备费的影响. 现代化工. 1997(3):34~36
2、理论板数

根据例1求出的相对挥发度及馏出液、釜液组成,用 Fenske方程求出最小理论板数 再用Fenske方程校核馏出液及釜液组成 根据例1计算出的Rmin,用Gilliland图求解理论板数 N
1 54.4 X X 1 Y 1 exp 11 117 . 2 X X
计算馏出液温 度为49℃的 露点压力(pD)
pD<2.52MPa
采用分凝器
估算塔 底压力 (pB)
计算pB下塔 底的泡点温 度(TB)
TD<塔底分解或 临界温度
pD>2.52MPa
TD>塔底分解或 临界温度
选择冷冻剂, 以便分凝器在 2.86MPa下操作
适当降低pB 并重新计算 pD和TB
第三章 气液传质分离过程
最小理论板数(Nmin)和最小回流比(Rmin)是两 个极限条件,它们确定了塔板数和操作回流 比的允许范围,有助于选择特定的操作条件。 回流比影响操作费用 理论板数影响精馏塔设备投资 N↑ R↓
总费用
1、实际回流比 众多研究发现:

设备费 操作费
Rop = 1.05 ~ 1.1Rmin
d d lg / b L b H Nm lg LH
塔压估算
馏出液和塔底产 物已知或估计 计算馏出液温 pD<1.48MPa 度为49℃的 采用全凝器 泡点压力(pD) (如果p <0.2MPa,重新 D
设定pD为0.2MPa) pD>1.48MPa
4.Underwood方程另一应用
计算最小回流比下非关键组分分配的 Underwood方程
J.D. Seader, Ernest J. Henley. 朱开宏, 吴俊生 译. 分离过程原理. 上海: 华 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1-全回流;
2-高回流比(~5Rm);
3-低回流比(~1.1Rm); 4-最小回流比
求理论板数常用的经验方法 Gilliland图
适用于相对挥发度变化不大的情况
Erbar和Maddox图
适用于非理想性较大的情况
图 3-9 Gillila X X 1 Y 1 exp 11 117 . 2 X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