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创造性原则,应要求教师做到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2ed86ae789eb172dec63b716.png)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1.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1)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和交流。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1)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2.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3.贯彻启发性原则要遵循的要求:(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4.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1)知识素养,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等。
(2)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教育机智等。
(3)道德素养,主要指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心理素养,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心理素质等。
5.影响创造力的主要因素是:(1)智力。
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有利条件,但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但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可能具有较低的智商,但也可能有较高的智商;高创造性必须有中等以上水平的智商。
(2)个性。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自考-考核知识点)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自考-考核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67645663c1ec5da50e270a9.png)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自考—考核知识点)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识记职业: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由于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
教师职业:是指人们终身或长期从事的,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为目的的一种职业。
职业的基本特征:基础性、广泛性、同一性、时代性、差异性、层次性领会教师职业形成的影响和制约因素:教师职业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教育活动的出现和学校教育的存在是其前提条件,传授知识是教师的职业责任。
此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也都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
教师职业的特点:1.复杂性。
教师职业的复杂性由四个方面决定的:教师职业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内容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劳动能力要求的复杂性。
2.创造性。
教师职业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教师传授知识需要具有创造性、教师培养学生需要具有创造性、教师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机智、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需要具有创造性。
3.示范性。
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是由以下四点决定的:学生的“向师性”、学生的模仿性、教师品德言行的示范性、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示范性。
4.长期性。
教师职业劳动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长期性,即教师职业劳动培训人才的周期长,教师职业劳动见效慢。
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1.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教师劳动传递人类社会物质财富、教师为社会造就进行物质财富生产的人才。
2.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教师劳动传递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传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再生产”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为社会造就进行精神财富生产的人才。
3.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教师通过自身的劳动,传播社会制度及文化,传递社会制度文明的思想,使人们对不同的社会制度产生一定的认识,从而形成评价社会制度优劣的能力;——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思想凝结为个体的政治信仰,促使人们维护合理的现行社会制度;——在某种历史条件下,教师还可以塑造超越现行社会制度的信仰,推动人们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从而引导人们不断追求和创造人类社会的制度文明。
美术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美术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18f309aaea998fcc220eea.png)
美术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我国美术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高度物质明和精神明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
美术课是我国目前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化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
在普通中学的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教育作用:即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地思想品德,并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通过对学生审美知识的传授和美术技能的训练,对将参加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也是极为有益的。
这点,中央在1985年“教改方案”、1989年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规划”和1993年“中学美术教学改革”等件中都再三强调和肯定了,并确立了相应的《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要想严格按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精神完成其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其预定的目的,中学美术教学就应该结合美术教学的特点,认真遵循美术教学的原则,选择并运用好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严格遵循美术教学的原则美术是选型艺术,也叫视觉艺术,它具有视觉艺术的直观性和具体性,而且其形象的表现又是静止的并对物质具有特殊的依赖性,从而决定了美术教学的特点。
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思维的自主性、技能教学的实践性、创造性思维的特殊性,以及个体操作与集体教学要求的矛盾性等。
中学美术教学就是根据其自身的这些特点而确定了符合其自身规律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在我国古代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如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的“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等等。
现代又提出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等等。
他们当然都可以适用于中学美术教育,但美术教学毕尽因其自身的特点和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殊性,而教学上又有其自己的一些原则。
中学美术课的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方针、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美术认识活动的规律提出的,是美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指导中学美术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
高校教师资格职业道德复习
![高校教师资格职业道德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c271cd784254b35eefd342a.png)
第一章导论一、如何理解道德的含义?或:什么是道德,我们可以从那些方面把握道德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可以从四个方面把握:(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2)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3)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
(4)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二、如何理解道德的特殊本质?如何理解道德的基本品质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1、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
它受到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3)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2、(重点)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
其主要表现为:(1)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
道德是一种由原则、规范、意识、信念和行为习惯构成的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具有特殊的规范性。
A、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B、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
C、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2)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
因此它是实践的。
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是一种价值,是道德主体的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原则有些【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当树立的教学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原则有些【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当树立的教学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9628e5183c4bb4cf6ecd12a.png)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原则有些【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当树立的教学原则】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当树立的教学原则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有步骤地全面推进,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倡导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以及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的改革为教师的教学原则也提出新的要求。
教学原则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遵循良好的教学原则往往能在教育教学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当树立两个主要的教学原则,即主体性原则和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以充分发挥,让教学过程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主体性原则在教学中的运用应充分体现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使教学发挥有效的作用。
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应当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贯彻主体性原则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的一个重要条件。
教师要把学生看作学习活动的主体,当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来看待。
在教学中,改变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良好的方法引导学生协作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学生,对学生既要尊重爱护又要严格要求。
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游戏给予学生角色分配,学习活动中学生按教师的意图进行思考、表达。
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现实情况,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景让学生能在一种的熟悉的情景下学会掌握所学的知识。
学生接受教育如果没有内在的动力,则很难持久。
所以,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的学习动机受他们的理想、兴趣、愿望、情绪、态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教师就应当遵循主体性的原则,善于因势利导,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和理想方面应当进行良好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高校教师资格笔试 高等教育学(第7套模拟题)
![高校教师资格笔试 高等教育学(第7套模拟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06028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b.png)
高等教育第七套单项选择题1.学术剽窃行为是指下列选项中的()。
A. 严重抄袭别人的成果,或者通过偷梁换柱的方式将别人的成果几乎整个地据为己有,将别人的论文改头换面甚至原封不动地以自己的名义发表B. 某一科研成果,没有做出什么贡献的人署名在最重要的位置,而真正做出贡献、付出劳动的作者却没有署名或没有在重要位置署名C. 作者实际并没有使用某文献,但在自己的论著中却注明使用了该文献D. 在以自己名义发表的论文中引用了别人论文中的一些观点和文字正确答案: A知识点: 高等教育研究的过程和规范2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A. 个别教学B. 班级授课制C. 分组教学D. 道尔顿制正确答案: B3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 社会许可B. 个人的自主发展C. 校本培训D. 学历进修正确答案: B知识点: 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途径4当代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应从传统“自我中心”模式转变为()。
A. “学生中心”模式B. “社会中心”模式C. “自然中心”模式D. “教师中心”模式正确答案: B知识点: 高等学校的教师特点5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专业目的性,培养学生具有比较广阔的知识和融会贯通的能力,这属于()。
A. 讲述思路为主的原则B. 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原则C. 独立性原则D.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正确答案: B知识点: 高等学校教学原则6一般而言,学科既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组织建制。
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学科是()。
A. 高校中的某一门课程B. 高校中的某一个专业C. 高深学问的理论化和体系化D. 高校中的某一个系或教研室7高等教育的负向功能常常以一种令人难以觉察的潜在形式在教育结果中表现出来,这体现出了( )的基本特性。
A. 难以消除性B. 潜在性C. 可减低性D. 延迟性正确答案: D8中世纪大学将知识划分为七科,其中不包括()。
A. 语法B. 修辞C. 音乐D. 艺术正确答案: D9高等教育的课题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现代教育理论考试试题
![现代教育理论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67bf2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8.png)
现代教育理论考试试题2015年现代教育理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2、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地方B中央C社会力量D学生家长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复杂性B师范性C创造性D主体性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检查评定成绩5、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的专著是(。
)。
A《教育没话》B《教育学》C《学记》D《论语》6、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传授知识B增强技能C教书育人D学会认知7、XXX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性?()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法8、“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以下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9、“学而时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现代教育理论考试试题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2、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教育原则2、教育艺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有哪些?2、概述现代教育的一般准绳及基本要求。
3、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哪些新要求?1)、教育家的意识;(2)、创新精神和革新意识;(3)、教育研究的意识和本领;(4)、健康的心理素质;(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本领;(6)、法律意识。
4、概述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四、论述题(30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试论怎样上好一堂课?现代教育理论考试试题2015年现代教育理论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BACBC。
教育学(二)自考重点
![教育学(二)自考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5d02c10c22590102029d65.png)
教育学B自考重点一、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1.生产力得到发展,并出现了体脑分工。
2、培养社会的上层建筑。
3、知识的积累与分类,产生了原始文字。
二、捷克的夸美纽斯1657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三、卢梭是自然主义教育家,教育名著《爱弥儿》提出实用主义和发现的观念。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被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
四、德国的赫尔巴特1806年发表《普通教育学》,并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
五、19世纪20世纪初形成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论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理论。
六、教育的两个基本关系:1、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教育的两个最基本规律A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B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
七、教育的基本着眼于是人的发展。
八、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三个基本方面:个体的先天素质、社会环境、个体活动。
九、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1、学校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2、学校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3、学校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
5、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十、教育的经济动能1、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A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
B教育能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变为专门性的劳动者。
C教育能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
D教育能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
E教育能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A教育能够传递和传播科学知识。
B教育能够发展科学。
十一、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能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能促进政治民主化。
3、教育能制造政治上的舆论与思潮。
十二、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能传承文化。
A传递和保存文化。
B可以活化文化。
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
3、教育能够创造、更新文化。
十三、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原则与方法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原则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b33c2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0.png)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
16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原则
(四)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中,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参与美术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 发展和培养学前儿童的美术能力和兴趣。 根据实践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美术活动,将手、眼、脑的训 练协调一致,让他们在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中参与美术活动,帮助学前儿 童保持注意力和兴趣,使他们的身心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一般方法
(一)讲解演示法 讲解演示法是教师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 结合实物、模型或图片对物象进行具体而形象 的讲解,示范绘画、制作的过程,使学前儿童 尽快掌握物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学前儿 童认知水平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一般方法
(一)讲解演示法 1.讲解方式 讲解方式有结合实物讲解和结合范例讲解两种。实物讲解多用于具体的 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并让幼儿触摸实物的方式使幼儿直观地感 受和了解实物的形状、结构、大小、颜色及其他基本特征。范例是教学中需 要的直观教具,是学前儿童学习描绘、制作各种物象的参照物。 第一,运用的范例要恰到好处,即教学中是否需要运用范例、用什么样 的范例、什么时候用等,这些都需要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学内容确定。 第二,运用范例是为了帮助学前儿童更直观地认识与把握物象的基本特 征,教师不能单纯地为了运用范例而运用范例。 第三,范例与演示要合理配合,使学前儿童对物象的基本特征、绘制方 法和步骤等形成更பைடு நூலகம்深刻的印象。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一般方法
(一)讲解演示法 2.演示方法 演示的方法主要包括分解法、归纳 法和添加法三种。 ➢ 分解法是将所要表现的形象分解成几 个基本部分,分别显示其基本特征和 画法,使学前儿童能从局部到整体逐 步掌握物象的方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九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九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6a1120c01eb91a37f1115cfa.png)
(三)幼儿园生态式艺术教育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生态式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由 滕守尧先生提出,意指一种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 态智慧的艺术教育。强调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 原理和方法来观察、思考、理解、解释复杂的教育 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 1.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2.生态式艺术教育实施的基本策略 3.生态式艺术教育主题的确定与活动设计思路 (四)区角活动中的美术活动 区角活动也称活动区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活动 组织形式之一。这类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一类 低结构化的活动。活动没有统一的目标和内容,多 由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并与同伴、教师 互动,以自己生成为主的方式进行活动。区角活动 多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有时接近于幼儿的游戏 活动。
(三)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
二、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是指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前儿 童的创造性,以创造意识、创造力和创造个性的培养 为主要目标。
(一)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创造意识 和动机
(1)信任。 (2)减少规定。 (3)给幼儿的活 动提供一段不受评价的时期,使其自由想象不受阻碍。
2.游戏情境
3.任务情境
第四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美术活动的设计步骤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设计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 媒手段的使用)进行设计。具体来说就是为教学活动制 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 基本过程有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 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可行的评价方 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设计幼儿园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一)撰写教学活动方案
• 总目标
• 分类目标
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112
![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112](https://img.taocdn.com/s3/m/ddb6b01127d3240c8547ef3d.png)
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112(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22,分数:36.00)1.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是【】(分数:2.00)A.《论演说家的教育》√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解析:解析: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300多年后,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问世。
3.决定教育性质的影响因素是【】(分数:2.00)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C.生产关系D.科学知识解析:解析: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教育的性质。
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属于什么性质,其教育也就属于什么性质。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分数:2.00)A.生物进化论B.黑格尔哲学C.政治经济学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解析:解析: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5.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将学堂改为学校的现代学制是【】(分数:2.00)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解析:解析:壬子癸丑学制明令废除在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给予平等地位。
它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该学制将普通教育缩短了3年,同时,在实业教育之外,增设了补习学校。
6.提出“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学制改革颁布时间是【】(分数:2.00)A.1951年B.1958年√C.1985年D.1993年解析:解析:195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该指示提出了学制改革“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31cdf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f.png)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4.语文课程以()、()、()、()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
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以()为基础,以()为主线,以()为引领,以()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6.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 )实践中,通过主动的( )、( )和( ),初步具有良好语感。
7.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等认知表现,8.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和()。
9.思维具有一定的( )、()、()、()、批判性。
10.课程总目标第五条: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11.课程总目标第九条:能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习()、()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12.课程目标中第一学段关于标点符号的要求()课文中出现的常用的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13.课程目标中第一学段关于阅读的要求:借助()阅读;阅读浅近的()()(),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和()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
14.课程目标中第一学段关于表达交流中提出能(),努力()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影视作品,能()和()的情节。
15.课程目标中第一学段对写话的要求,对()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写()中事物。
16.课程目标中要求中段学生要初步学会()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17.课程目标中要求中段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意思,体会课文中()表达情意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六个原则与德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素质教育的六个原则与德育教师的素质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d27e302a21614791711282f.png)
素质教育的六个原则与德育教师的素质要求作者:何学军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年第12期素质是构成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本质要素,它是在个体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
素质教育则是对受教育者实行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教育。
素质教育既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思想,是渗透性教育、养成性教育和体验性教育。
素质教育也是一种过程性教育,它注重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因此,它能很好地塑造学生品质和培养学生能力。
[1]一素质教育的六个原则1全面性原则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原则是指教学要重视认知、技能、情感等各种目标的协同达成,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同时强调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由学生模拟现实社会问题自编自演反映德育问题的短小剧目,然后进行案例评析。
在编写过程中,锻炼了技能;在表演的过程中,融入了情感;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审美意识,这样就使知、情、意、行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2主体性原则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品德、智力、能力、独立性与自主性,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确立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成为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能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去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着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正是个人价值的生动体现。
热爱学生的教师,往往独具慧眼,能发现并放大这些闪光点,引导他们勤学、善问、慎思、明辨、笃行,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概念,积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际决策与伦理判断能力很有价值。
3民主性原则素质教育中的民主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建立平等友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相长、民主和谐的氛围。
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2
![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2](https://img.taocdn.com/s3/m/4d1d2b9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7.png)
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2一、单选题1.贯彻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自觉性、创造性与独立性的原则,其中的基本要求之一是()。
A.要多用启发式教学,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B.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C.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心路历程和思维方式的呈现D.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正确答案:A2.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这一涵义是由()。
A.法律法规决定的B.传统习俗决定的C.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的D.社会舆论决定的正确答案:C3.大学教师的能力包括()。
A.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B.学术能力与管理能力C.学术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D.一般能力与教育能力正确答案:D4.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总体反映学生几年本科教育成效的活动是()。
A.实习B.实验C.毕业论文(设计)D.调研正确答案:C5.一般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学校推动模式和个人主导模式,下列属于个人主导模式的是()。
A.教学熟练模式1/9B.社会许可模式C.校本培训模式D.派出培训模式正确答案:A6.对新技术、新发明具有先导作用的高校科研类型属于()。
A.推广研究B.基础研究C.应用研究D.开发研究正确答案:B7.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这意味着教师要()。
A.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C.关心学生、了解学生D.把教学工作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正确答案:B8.高等教育的负向功能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自由性B.可减低性C.延迟性D.难以消除性正确答案:A9.现代大学教学中,传授新知识应以()为主。
A.讲授法B.调查法C.实验法D.练习法正确答案:A10.聘任关系合同化是高校教师聘任制的重要特点之一。
关于聘任关系合同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聘任合同主要是对教师起约束作用2/9B.教师与高校之间通过签订聘任合同的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C.聘任合同是解决教师和高校双方争议的法律依据D.签订聘任合同后,教师和高校双方都必须接受合同的约束正确答案:A11.社会知觉最早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弗洛伊德B.斯滕伯格C.布鲁纳D.洛克正确答案:C12.俗语说“日久而淡忘”,这可以用()来解释遗忘的原因。
学校课堂教学的管理制度(通用20篇)
![学校课堂教学的管理制度(通用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35376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d.png)
学校课堂教学的管理制度学校课堂教学的管理制度(通用20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
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课堂教学的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课堂教学的管理制度篇1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关心爱护学生,学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依法维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落实新课程教学的有关规定,学生的作业量、作业时间符合上级及学校有关规定。
三、各学科在教学中要渗透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安全、受到不法侵害时的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教育。
四、在课堂教学中,安全工作实行任课教师包课堂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特别是要强调课堂点名制度。
五、利用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六、要关心爱护学生,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七、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遵循体育运动规律,精心安排教材,科学组织教学,合理安排运动量;体育器材出借、使用、归还安全有序。
八、实验教学中要规范操作,要防燃、防爆、防中毒、防腐蚀。
九、实践活动课要有计划、有组织、有专门指导教师,确保安全。
十、教学用的器材、场所要有安全保证。
学校课堂教学的管理制度篇2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各教学环节的关键部分。
管理好课堂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规范课堂教学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教师教学方面教师要组织课堂教学,讲好每一节课。
总的要求是:1、根据本课程课程标准的要求,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实行启发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阐明本课的深度、广度、重点、难点,做到概念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表达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既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上课时应携带教案。
教育教学必考知识点:教学原则
![教育教学必考知识点:教学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59d64e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d.png)
教育教学必考知识点:教学原则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质量标准。
1.教师要做到教学的科学性,即保证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
2.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3.教师要把这些教育性因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学好理论,以理论为主导,没有理论就谈不上联系实际。
对学生尤其这样。
为了使学生能自觉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学科结构,教师必须注意联系实际进行知识的讲授:第一,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包括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第二,联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实际;第三,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
只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才能生动活泼,使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吸收,转化为有用的精神财富,而不至于造成学生囫囵吞枣,掌握的是一大堆无用的空洞死板的概念。
2.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要重视教学实践,如练习、实验、参观等。
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方面,对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培养技能及技巧起着关键作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这种实践活动,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进行督促、检查,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巩固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巩固最新版(二)](https://img.taocdn.com/s3/m/9e3e44a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5.png)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巩固最新版(二)1、填空题《学记》的作者考证是____完成的。
参考答案: 郭沫若本题解释:【答案】郭沫若2、单选题在幼儿交谈中,常听到一幼儿说了“鸡肉是肉” ,另一幼儿马上说“牛肉也是肉” ,这是经常发生在幼儿初期的_____。
A : 即时的、完全的模仿B : 延迟模仿C : 创造性模仿D : 即时的、不完全模仿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模仿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方式之一,在幼儿交谈中,常听到一幼儿说了“鸡肉是肉”,另一幼儿马上说“牛肉也是肉” ,这是在幼儿初期经常发生的即时的、完全的模仿。
<br./>3、判断题知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答案】N。
解析:将“知觉”改为“感觉”。
4、单选题儿童语言最初是_____。
A : 对话式的B : 独自式的C : 连贯式的D : 创造性的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儿童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
5、简答题《学记》中提出“不陵节而施”的教学要求,揭示出的教学原则是什么?贯彻该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参考答案:【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循序渐进原则的概念和基本要求的掌握。
【参考答案】 (1) 《学记》中提出“不陵节而施”的教学要求,揭示出的教学原则是循序渐进原则。
(2)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教学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③教师要经常有计划地布置作业、组织复习,有目的地检查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效果,有意识地养成学生循序渐进地、系统地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6、单选题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_____。
于A : 非指导教学模式B : 结构主义课程模式C : 发展性教学模式D : 最优化教学模式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教育学简答论述题汇总(权威)
![教育学简答论述题汇总(权威)](https://img.taocdn.com/s3/m/b50c95c7783e0912a2162acd.png)
教育学简答论述题汇总(权威)1. 简述教育的外部规律。
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的变化产生反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和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它对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取舍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等起决定作用;反过来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还可以促进民主化进程。
但是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不对政治经济制度产生决定性作用。
(2)生产力和教育之间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发展的水平和速度、教育结构变化、教育内容方法手段、专业设置等起到制约作用;教育可以通过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反作用于生产力。
但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3)科学技术和教育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质量、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和教育技术等;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推进科学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功能可以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4)文化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它既可以传播文化,又构成文化本体。
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文化发展可以促进学校课程发展,其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教育可以传承、改造、传播交流融合、更新和创造文化。
(5)人口和教育之间的关系: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可以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结构和有助于人口迁移。
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可以传递、保存文化,活化文化。
(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选择、整理、提升文化。
(3)教育可以传播、交流、融合文化。
(4)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规范(即学校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2)学校教育可以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7
![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7](https://img.taocdn.com/s3/m/e7535afdb14e852458fb57af.png)
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7一、判断题(总题数:27,分数:27.00)1.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由学习和教学这两个过程交织在一起。
A.正确B.错误√解析: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系统过程,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个过程交织在一起。
2.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的作用是无条件的。
A.正确B.错误√解析: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它不能超越所依存的社会条件,也不能违背人身心的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因此题干表述错误。
3.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A.正确√B.错误解析:《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可以随意对待学生。
A.正确B.错误√解析: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教师不可以随意对待学生。
5.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避免将教案写成烦琐的演讲稿,只写成提纲形式即可,以便教师灵活地把握教学进程。
A.正确B.错误√解析:编写教案的重点应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教案写得过于简单,只写成提纲形式,这样不利于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具体教学过程的实施;另一种是将教案写成烦琐的讲稿,造成上课时照本宣科,不利于灵活地把握教学进程。
6.不同学科因其性质和特点的不同,常常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往往会受到专业特点、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限制。
A.正确√B.错误解析:教学方法通常受到专业特点、学科特点、教学内容以及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制约。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2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2](https://img.taocdn.com/s3/m/a925d51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68.png)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2一、单选题1.贯彻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自觉性、创造性与独立性的原则,其中的基本要求之一是()。
A.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B.要多用启发式教学,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C.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心路历程和思维方式的呈现D.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正确答案:B2.当代大学生在智力水平、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A.群体行为表现多元化B.文化观念趋向多元化C.群体结构趋向多元性D.群体价值取向多元化正确答案:C3.大学校园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是()A.学校的领导与管理活动B.社会文化的渗透与制约C.学校的宣传与舆论引导D.新闻媒体的宣传与大众印象正确答案:A4.在男女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有无差异这个问题上,心理学的结论是()。
A.尚无定论B.男优于女C.无任何差异D.女优于男正确答案:C5.教育应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做到()A.防微杜渐B.教学相长1/ 9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正确答案:D6.高等学校的()包括技术基础课程,是某一“专业类别”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A.科研项目课程B.专业基础课程C.多学科交叉课程D.普通教育课程正确答案:B7.大学毕业的总量与规格受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与专业需求制约,这表明()A.高等教育受经济的制约B.高等教育受人的发展的制约C.高等教育受文化的制约D.高等教育受政治的制约正确答案:A8.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仅要处理好学校与学院的关系,更要处理好()。
A.行政与学术的关系B.校长治校和教授治学的关系C.教授治学与同行评议的关系D.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正确答案:A9.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方式主要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
A.教育评估B.个体认知C.他人期望D.传统习惯正确答案:D10.高等学校的学科制度首先是以()为宗旨的制度安排。
A.建设学术、生产系统性高深知识B.组织教学形式C.制定教学制度2/ 9D.整合高深知识正确答案:A11.在团体心理辅导的团体发展过程中,其活动主要在于增进团体之间的信任,加强团体合作的阶段是()A.过渡阶段B.结束阶段C.初创阶段D.工作阶段正确答案:A12.某大学生热情易变,活泼好动,有很高的灵活性,容易适应变化的生活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贯彻创造性原则,应要求教师做到
1.正确认识美术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有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教育。
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审美文化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美术教育;社会的生产技术也离不开美术。
2.培养创造性才能需要从创造性的学习开始。
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学生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也需要形象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的智力和才能,都得从小开始培养,这就需要教育,其中包括审美文化教育,教师在对学生的培养教育中,既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创造个性,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