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doc
高二历史下学期知识点
![高二历史下学期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bb29f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b.png)
高二历史下学期知识点高二历史下学期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和事件,这些知识点不仅是历史学科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基础。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古代文明的兴衰在学习古代文明时,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衰落过程。
例如,古埃及文明的尼罗河农业基础、金字塔的建造以及法老的统治;古希腊文明的城邦制度、哲学思想和雅典民主;古罗马文明的法律体系、共和制到帝国的转变以及基督教的兴起对罗马帝国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文明的比较,学生可以认识到地理环境、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因素对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二、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土地为基础的社会结构。
学生需要掌握封建制度的特点,包括领主与农奴的关系、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封建社会中的军事、宗教和文化生活。
此外,十字军东征对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影响,以及黑死病对欧洲社会经济和宗教观念的冲击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三、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近现代历史中有许多重要的转折点,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
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教改革则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统一,促进了新教的产生和宗教多元化。
启蒙运动中的理性思考和对传统权威的挑战,为现代民主制度和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工业革命是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学生需要了解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它对经济、社会结构、城市化和全球贸易的影响。
同时,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工人阶级的贫困、环境污染和帝国主义的扩张等。
五、两次世界大战及冷战时期两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它们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生需要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结果以及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以及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知识点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7a4c5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7.png)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知识点在高二历史课程的下学期期末考试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
本文将按照章节的顺序进行论述,以便于整理记忆。
第一章:人类起源与社会的形成在人类起源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包括人类的起源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别等。
同时,社会的形成也是重要的内容,我们需要学习社会的定义、社会形成的条件和主要特点等。
第二章:古代文明此章节重点学习了古代文明的不同类型和地域特点。
我们需要了解埃及文化、巴比伦亚文化、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等重要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此外,对于古代文明的传播和交流也需要有所认识。
第三章:中世纪西方世界了解中世纪西方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知识是本章的重点。
我们需要学习封建制度的特点和演变、教会的权力与影响、十字军东征和黑死病等重要事件。
第四章: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这一章节主要学习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
我们需要了解每个朝代的建立、主要统治者、社会制度和文化成就等。
另外,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动乱事件也是必要的。
第五章: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在这一章节,我们需要重点学习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包括英国的工业革命、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兴起,以及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特点和运作机制等。
第六章: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本章重点学习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包括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革命,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
同时,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运动也是必要的。
第七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时期这一章节主要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战争的爆发原因、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以及战后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格局等。
第八章: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发展了解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是本章节的重点。
我们需要学习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和挑战等。
第九章: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在这一章节,我们需要重点学习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历史高二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二下学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348b53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c.png)
历史高二下学期知识点总结历史高二下学期的内容涵盖了世界历史的不同时期和重要事件,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古代文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埃及文明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发展出了独特的雕塑艺术和建筑工程;希腊文明则以城邦和城市国家的形式出现,并对政治、哲学、艺术和科学都有重要贡献;罗马帝国则成为古代欧洲最伟大的文明,其法律制度、城市规划和工程技术仍然影响着现代世界。
二、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中的顶层是国王和贵族,他们通过封地制度和农奴经济牢牢掌控着政治和经济权力。
而底层的农民则承担着繁重的负担。
在这个时期,教会也对社会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力,天主教会在欧洲社会发挥着宗教和政治双重作用。
三、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是14至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思想和文化革命。
它在意大利开始,倡导人文主义,强调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文艺复兴对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也开启了欧洲国家争夺全球霸权的竞赛。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家通过航海探险,发现并殖民了新大陆,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贸易和殖民帝国的崛起。
四、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是欧洲18世纪的一场思想潮流,主张理性、科学和人权。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以法国为中心,他们批判封建制度和教会的权威,提倡人民的意识觉醒和政治、社会制度的变革。
18世纪末,法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旧有的政治体制,确立了民主宪政的原则。
这场革命不仅深刻影响了欧洲,也对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现代工业社会的崛起19世纪工业革命的爆发标志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崛起。
以英国为中心,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
机器工业、煤炭和铁路运输的兴起使得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日益紧密相连。
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
![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8e69d1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5.png)
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高二下学期的历史课程通常会涵盖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主题,具体内容会根据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高二下学期历史课程中的知识点:1. 中国古代史:-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
- 明清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边疆政策。
2. 中国近现代史:- 晚清的衰落与列强的侵略,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
- 辛亥革命及其影响,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 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和军阀割据。
3. 世界历史:- 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 19世纪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后果。
4. 思想文化史:- 启蒙运动及其对现代政治思想的影响。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 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5. 经济史:-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演变。
-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
6. 政治史:- 现代国家制度的建立,包括宪法、法律和政府结构。
- 国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国际组织和外交政策。
- 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7. 社会史:- 社会阶层和阶级斗争的历史演变。
- 妇女解放运动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 种族平等和民权运动的发展。
8. 科学技术史:-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等。
-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9. 文化艺术史:- 现代文学艺术的流派和代表人物。
- 电影和音乐的发展历程。
- 现代建筑和设计的特点。
10. 环境史:-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工业化和城市化。
- 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深度会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材进行调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高二下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二下历史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6a5c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c.png)
高二下历史必背知识点第一章: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一、人类的起源和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阶段,主要特点是人类以狩猎、采集为生,使用石器工具。
二、新石器时代的到来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农业时代,使用石、陶、布等制作工具。
三、古代文明的兴起古代文明的兴起主要表现为四大文明河流谷地文明,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印度河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第二章:古代社会的发展和缔造一、古代东亚社会的发展古代东亚社会的发展主要包括东亚三大文明的兴起和繁荣,即中国古代文明、日本古代文明和朝鲜古代文明。
二、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主要包括印度教和佛教的兴起和印度各王朝的兴衰。
三、古代希腊社会的发展古代希腊社会的发展主要包括希腊城邦的兴起和繁荣、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希腊文化的传播。
四、古代罗马社会的发展古代罗马社会的发展主要包括罗马帝国的建立和扩张、罗马法的形成和罗马文化的传播。
第三章:中世纪欧洲的变革与发展一、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主要特征,它以封建领主与农奴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形成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封建体系。
二、天主教会的权威与影响天主教会在中世纪欧洲具有巨大的权威和影响力,它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十字军东征与欧洲文艺复兴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文艺复兴则是中世纪文化发展的转折点,标志着欧洲进入了现代文明的道路。
第四章:近代世界的形成与崛起一、大航海时代与欧洲殖民扩张大航海时代是近代世界的重要标志,它推动了欧洲的殖民扩张,使欧洲列强崛起为世界的中心。
二、宗教改革与民族国家的兴起宗教改革是近代社会的一场重大变革,它削弱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促使了民族国家的兴起。
三、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社会经济制度的重大转变,它以私人占有和市场经济为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高二下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二下期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72874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9.png)
高二下期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二下期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中国现代史以及世界现代史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历史知识点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历史的发展轨迹,从而增长见识,拓宽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以下是对高二下期历史知识点的总结。
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革命,标志着中国从封建帝制走向共和国建设的转变。
它源于中国民众对于封建统治的不满,以及对于西方民主思想的接受和倡导。
辛亥革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确立了中华民国,并对后来的中国政治格局和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爱国运动,起因于对于《凡尔赛条约》的抗议。
这次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青年对于国家未来的关切,以及对于封建道德观念和传统文化的质疑。
五四运动为后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和革命活动提供了思想基础,对于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产生了积极影响。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二十世纪的一场全球性战争,卷入了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的意义尤为深远。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成为东方战场的主要国家之一,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牺牲精神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发扬了光辉。
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是中国革命的先锋队,经过长期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从成立之初到现在,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多次重大事件和转变,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治理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人民谋取民族独立、国家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5. 冷战与国际关系冷战是二战后全球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一场世界性斗争。
冷战局势对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在冷战时期采取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了世界反帝、反殖斗争,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高二历史下学期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历史下学期的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2c93c4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5.png)
高二历史下学期的知识点归纳总结时间乃是万物中最珍贵的东西,但假如奢侈了,那就是最大的奢侈。
不奢侈时间,每时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对于此时此刻的我们来说,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历史下学期的学问点归纳总结,盼望大家能够喜爱!高二历史下学期的学问点归纳总结11.自然经济起先解体:(1)过程:鸦片斗争后,以英国为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商品输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记着自然经济起先解体。
(2)表现:A、农产品程度有了必须开展,并起先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B、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
C、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起先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3)中国社会经济构造渐渐发生了重大改变,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开展供应了商品市场,大量农夫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开展供应了劳动力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开展阶段表(1)产生时间: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头缘由:a.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
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洋务运动的诱导。
影响:抵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2)初步开展时间:从甲午斗争到一战前缘由:a.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实业救国”的推动。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气起先登上历史舞台。
(3)短暂春天时间: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缘由:a.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b.“实业救国”的影响。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d.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影响:轻工业开展较快;涌现出一批的实业家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先奠定了阶级根底。
(4)抗战前夕的短暂开展时间: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缘由:a.全国的根本统一。
b.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c.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
影响:开展显著,民族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渐渐占主导地位。
高二下册的历史笔记知识点
![高二下册的历史笔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ef3517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e.png)
高二下册的历史笔记知识点进入高中的历史学习,学生们需要通过笔记来总结和记忆知识点,以便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
下面是高二下册历史学习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古代史、近代史以及现代史领域的内容。
请注意,本文仅提供知识点的概述,并非详尽论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古代史知识点1. 两河流域文明- 法老王朝:了解埃及法老王朝的创建及具体统治情况;- 肆虐的亚述帝国:了解亚述帝国的兴起、扩张及灭亡经过;- 古巴比伦王国:了解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谟拉比法典等重要法律制度的建立;- 支配中土的希伯来人:了解犹太人的历史、摩西法典等宗教法规;- 迦太基:了解迦太基的兴起、经济特点及与罗马的三次战争。
2. 古希腊文明- 爱琴海帝国的建立:了解克里特文明及米诺斯王国的兴起过程;- 希腊城邦的分裂与合并:了解各个希腊城邦的特点以及斯巴达和雅典的发展;- 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制度与特点;-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了解亚历山大的扩张及对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的影响。
3. 古罗马文明- 罗马的建立与发展:了解罗马城市的建立、罗马共和国制度及其衰弱原因;- 罗马帝国的兴起与扩张:了解罗马帝国的分裂、兴起与君主专制体制的建立;- 帝国的鼎盛与危机:了解罗马帝国的繁荣发展、经济与军队动荡等因素带来的危机;- 西罗马帝国的结束:了解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过程及原因。
二、近代史知识点1. 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 文艺复兴的兴起:了解文艺复兴思想的兴起背景、特点及对艺术、文学的影响;- 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了解大航海时代的重要航海家、动机及其带来的影响。
2. 科学革命- 哥白尼的地心说否定:了解哥白尼地心说的提出、发展及其对天文学的贡献;- 奥古斯塔·平克的气体定律:了解气体定律的提出及其对物理学的影响;-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了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及其对物理学的影响。
三、现代史知识点1. 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爆发:了解工业革命的起因、英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 资本主义的发展: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特点、自由贸易与工人运动、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高二下历史期末知识点归纳
![高二下历史期末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b4b75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2.png)
高二下历史期末知识点归纳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过去,理解现在,预测未来。
对于高二下历史期末考试,归纳掌握各个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高二下历史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复习备考。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结构变动1.鸦片战争及其影响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中国面临外敌侵略的标志性事件。
通过学习鸦片战争的经过和影响,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固有弊病,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剥削。
2.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它不仅动摇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也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可以了解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一些因素和起义者的主张。
3.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统治,开创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通过学习辛亥革命,可以了解到中国民主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成果。
二、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演进1.洋务运动及其失败洋务运动是中国封建王朝为对抗外敌侵略而进行的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改革的运动。
这个运动中涌现了一大批人才以及一些新的思想理论,但最终却因内外因素而失败。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成功与失败,可以认识到中国改革与革命的历程。
2.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旨在推进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的重要尝试。
虽然变法方案充满激进和进步性,但受到保守势力的排挤和列强的干涉,最终以失败告终。
通过学习戊戌变法的背景和过程,可以了解到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演变。
三、近代中国的民族复兴与挣扎1.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爱国武装组织,维护国家利益和反对列强侵略的力量。
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的起因和过程,可以了解到中国人民对于自身利益的维护和民族精神的觉醒。
2.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倡导新文化、追求民族独立和彻底解放的爱国运动。
通过学习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可以认识到中国年轻一代为国家民族利益勇敢奋斗的精神。
高二下学期历史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下学期历史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ae71a7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b.png)
高二下学期历史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归纳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原因包括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以及洋务运动的诱导。
代表企业有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到一战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原因有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以及“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这一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短暂春天:民国初期(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
原因包括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的影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以及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无产阶级队伍也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曲折发展:抗战前夕,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抗战胜利后(1945-1949),民族工业受到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排挤以及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等影响,逐渐萎缩,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2.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发动了戊戌变法。
虽然变法最终失败,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民主共和思想: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礼教和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五四运动: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历史高二下期末必考知识点
![历史高二下期末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3aa5ee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2.png)
历史高二下期末必考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特点2.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与百家争鸣3.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政治改革与统一文字法4.汉武帝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5.三国时代的分裂与统一6.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文化交流7.隋唐帝国的政治制度与科举制度8.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科技发展9.元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交融10.明朝的中央集权与海外贸易11.清朝的政治改革与闭关锁国政策二、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古埃及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发展2.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与哲学思想3.古罗马的共和制度与法律传统4.印度古代历史与佛教的传播5.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与宗教改革6.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繁荣7.蒙古帝国的征服与统治8.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西方的贸易互动9.大航海时代的探险与殖民10.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及世界的影响11.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发展三、现代史知识点1.近代中国的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2.晚清政府的改革与维新3.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4.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5.抗日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土地改革7.文化大革命与中国的社会动荡8.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经济发展9.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冲突10.世界各地的独立运动与解放运动11.亚非拉国家的发展与合作四、近现代国际关系与冲突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和平条约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战争影响3.冷战的背景与对抗4.东西德与东欧剧变5.二战后的国际组织与合作6.联合国的成立与起源7.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影响8.中东问题与阿拉伯国家的冲突9.苏联解体与后苏联时代10.恐怖主义与国际反恐斗争11.全球化与新的世界秩序的形成以上是历史高二下期末必考的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现代史以及近现代国际关系与冲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以及相关的历史书籍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思考,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高二文科历史下学期知识点
![高二文科历史下学期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502a6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3.png)
高二文科历史下学期知识点在高二文科历史下学期中,学生将深入学习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概述高二文科历史下学期的主要知识点。
1. 古代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变迁:从夏商周时期的封建制度,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再到汉朝的推行丞相制、三公九卿制;2. 中华帝国与它的世界唐朝的黄金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巅峰之一,此时中国统一,文化、商业和政治繁荣;唐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了广泛的贸易;3. 政治、宗教与文化的交融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它推行科举制度,大力发展科技,如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宋朝的文化特点是文人画和宋词;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风格;4. 南亚与东南亚的帝国与交流印度的古代文明,如莫亚文明和哈拉帕文明,对南亚和东南亚的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印度教和佛教在南亚的传播和影响;东南亚的吴哥窟以其复杂而壮观的建筑而闻名;5. 伊斯兰世界的兴起与扩展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起源;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对世界的扩展;伊斯兰教对文化、科学和商业的贡献;古代土耳其帝国的崛起和扩张;6. 欧洲中世纪的政治与社会封建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在欧洲尤为突出;教会的权威和天主教会的居中地位;东西方基督教之间的分裂,形成天主教和东正教;7. 中世纪欧洲的扩张与交流十字军东征和欧洲的宗教战争;意大利文艺复兴对欧洲文化的影响;大航海时代的追求财富和探索新世界;8.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的兴起和对文化、科学和艺术的推动;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的起源和影响;天主教会的反应和天主教改革运动;9. 绝对君主制与科学革命绝对君主制在欧洲的出现和对国家组织和权力关系的影响;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的思想和发展特点;10. 早期工业化和社会变革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它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城市化和社会变革对劳动力、家庭生活方式和城市规划的影响;11. 帝国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世界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殖民和影响;世界两次大战和它们对现代国际体系的影响;总结:高二文科历史下学期的知识点涉及从古代中国到现代世界的历史时期,包括政治、社会、文化、宗教和经济等多个方面。
高二下册的历史知识点
![高二下册的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96dbc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e.png)
高二下册的历史知识点高二下册历史知识点以下是高二下册历史的重点内容和知识点概述:第一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纳粹德国侵略欧洲国家- 日本侵略亚洲国家,被美国太平洋舰队袭击2. 盟军反攻与战争进程- 苏联参战,东线战场- 美军参战,西线战场- 太平洋战争,美国从中途岛开始反攻3. 战争的全球范围与战争形态- 欧洲、非洲、亚洲的战争- 常规战争、游击战争和新型武器的使用4. 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战争结束后冷战的开启- 欧洲国家殖民地纷纷独立- 新的国际秩序的建立,联合国成立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 中国近代革命与共产主义兴起- 辛亥革命和建立民国-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后共产主义思潮兴起-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建立党的基础3. 党的一大到四大- 党的一大的召开和党的早期组织建设- 四大的召开和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1. 阶级斗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基础2. 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 北方政权的建立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胜利3. 在毛泽东领导下建立军队和农村根据地- 红军的创建和长征- 农村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卢沟桥事变及全面抗战的爆发- 八年抗战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第四章:新中国的开创与建设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统一战线的形成- 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和土地改革- 国共合作关系的变化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2. 社会主义改造和三大改造运动- 淮南战役和三大改造运动的开展- 公有制经济的建立和农村人民公社的成立3. 四五运动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以大跃进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政策调整与反思4.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的推进- 改革开放的实施和中国经济的崛起这些知识点是高二下册历史的重要内容概述,明确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理解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轨迹和历史进程。
高二下学期历史必考知识点
![高二下学期历史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f947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3.png)
高二下学期历史必考知识点在高中历史课程中,下学期所学的内容承接了上学期的基础,并且引入了一些新的历史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二下学期历史必考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对这些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一、近现代史知识点近现代史是高二下学期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进程和结束,以及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学生需要了解各个国家的立场和冲突原因,以及联合国的成立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2. 冷战与国际局势冷战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学生需要学习冷战的意义、原因和影响,并了解在冷战期间出现的一系列国际事务,如柏林墙的建立、古巴导弹危机等。
3.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程。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探索和决策,以及两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政策。
二、文化史知识点文化史是高二下学期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学生需要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影响和对欧洲文化的推动作用,以及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2. 近现代中国文化思潮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近现代中国的文化思潮,如“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等,学生需要了解这些思潮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3. 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化等,重点关注这些文化对当地社会和历史的影响。
三、地理知识点地理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熟悉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 自然地理包括地球的形状、各大洲和洋流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等自然地理知识点。
2. 人文地理学生需要了解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工业化程度等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点,并能够分析和解释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需要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知识。
2024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总结
![2024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721c5a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0.png)
2024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总结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1.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2. 秦汉经济的发展与城乡关系3. 秦汉法律制度发展及对后世的影响4. 秦汉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点5. 秦汉农业技术的进步及其影响6. 秦汉与匈奴、西域等边疆地区的联系与影响第二章中世纪欧洲的形成与发展1. 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以及对欧洲的影响2.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特点3. 封建制度下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兴起4. 城市与教会的权力对抗及其影响5. 西欧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6. 中世纪欧洲文化与教育的传承与发展第三章近代欧洲的变革与革命1. 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的影响与发展2. 宗教改革与新教的兴起3. 经济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4. 啤酒革命和英国清教革命的原因与影响5. 西方科技与文化向东方传播的途径与后果6.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期的重要事件与影响第四章近代中国的启蒙与变革1.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思想与影响2. 辛亥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与发展3.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5.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与中国革命的胜利6.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第五章二战后的冷战格局与国际关系演变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结果2. 冷战的形成与特点3. 西方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立与合作4. 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与非洲、亚洲的解放运动5. 冷战期间的危机与对抗6. 二战后国际体系的演变与多极化趋势第六章近现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1.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初期2. 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国经济的发展3.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 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的转型5. 台湾问题与中共的对台政策6. 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以上仅为在____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课程可能涉及的考点总结,内容较为简略,具体考纲和要求还需以教材为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eb80bd0e009581b6ad9eb3f.png)
高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落实课标古代农业耕作方式从宏观上讲包括耕地工具、播种方式、灌溉方式和生产组织方式四大部分。
一、精耕细作1、耕地工具:①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木器、石器和骨器;②铁器在春秋出现,铁器牛耕在战国推广;③在汉代普及并发明犁壁;④唐代在长江下游出现曲辕犁,标志传统步犁成熟定型;2、播种工具:汉代赵过发明耧车;3、水利与灌溉:①春秋战国时期建有楚国在安徽的芍陂、秦国在四川的都江堰、秦国在陕西关中平原的郑国渠;西汉的漕渠和白渠和新疆坎儿井;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②灌溉工具:在春秋战国是桔槔和辘轳;东汉毕岚发明翻车;三国马钧加以改进;唐宋发明筒车和畜力高转筒车;4、生产组织方式:商周时期是在井田制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简单协作;从春秋开始出现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个体经营,并逐渐推广普及。
二、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是土地公有制;2、商周时期是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和变法运动,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形成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包括土地国有制、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现象贯穿始终。
4、关于土地兼并:①根源: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②方式:土地买卖在汉代以后成为主要途径;③危害: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徭役的征发;大批自耕农丧失土地后成为流民,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影响社会安定;④缓解:政府采取均田制等抑制兼并的措施;爆发农民起义打击地主阶级。
三、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经济格局是起源于多个中心,形成南稻北粟等地域特征;2、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3、农业生产模式是精耕细作;4、主要经营方式是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①小农经济的特点有三: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分工简单,农业与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
高二下历史知识点
![高二下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6af4c7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5.png)
高二下历史知识点高二下学期的历史课程通常涵盖了多个时期和主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知识点:1. 中国近代史:- 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 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 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和军阀割据。
- 五四运动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和早期活动。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和策略。
- 抗日战争中的中共角色和贡献。
3. 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政治制度的建立。
- 社会主义改造和三大改造。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后果。
4.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实施。
- 经济特区的设立和作用。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5. 世界现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后果。
- 凡尔赛体系和国联的建立。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全球影响。
-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美苏对抗。
6. 全球化与地区冲突:-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格局。
-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
- 地区冲突和民族主义的兴起。
- 国际组织在解决冲突中的作用。
7. 科技革命与社会变迁:- 工业革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信息技术革命和数字时代的来临。
- 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8. 文化与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
- 启蒙运动和现代思想的形成。
- 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
这些知识点是高二历史课程中可能会涉及的内容,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学生应该注重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以更全面地理解历史。
历史高二下期末知识点表
![历史高二下期末知识点表](https://img.taocdn.com/s3/m/6a0056d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5.png)
历史高二下期末知识点表一、古代希腊1. 古希腊城邦的发展与特点2. 古希腊政治制度:雅典民主与斯巴达两元制3.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4. 古希腊文化与艺术:希腊建筑、雕塑、戏剧的特点二、古罗马帝国1. 古罗马帝国的建立与发展2. 罗马帝国政治制度:共和制与帝制3. 古罗马法律制度的特点与贡献4.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与影响5. 古罗马文化与艺术:浴场、斗兽场、古罗马壁画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 文艺复兴的起源与发展2.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3. 文艺复兴对科学、艺术的影响4. 宗教改革的背景与主要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5. 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与文化的影响四、欧洲的国家建设与殖民扩张1. 维斯普西亚和约的缔结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2. 英法等欧洲国家的民主革命与君主立宪运动3. 殖民主义与殖民扩张的背景与影响4. 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五、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3.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革命斗争5. 第二次国共内战与新中国的建立六、世界两次世界大战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带来的影响2. 凡尔赛和约与战后国际秩序的重构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全球影响4. 联合国的成立与国际合作的尝试七、冷战与国际关系1. 冷战的起因与特点2.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角力与争霸3. 非对称战争与新兴国家的崛起4. 全球化与国际合作的挑战与机遇八、中国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1.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2. 文化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道路3. 对外开放与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是历史高二下期末知识点的简单总结,希望能够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记得在复习过程中理清思路、扎实知识,相信你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总结
![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9a9fdf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3.png)
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总结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大航海时代和货币资本主义的形成-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 1492年哥伦布的航行和发现- 奴隶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国家的殖民扩张- 市场经济、商业资本的兴起2. 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的起始和影响- 发明创造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资本主义的推动作用- 工人阶级的兴起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国家干预经济的形成和发展3.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危机- 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不平等条约的签署和中国的危机-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巴黎公约的签订- 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危机和社会的动荡4.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三民主义的提出和革命理论的发展- 清末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和组织形式- 1911年的武昌起义和清王朝的覆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和阶段5.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文化的自觉和传统文化的反思- 四个新文化的兴起和思想解放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影响- 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结合6. 革命道路的选择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卅运动的背景和结果-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路线的确立- 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和发展-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7. 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的抗战- 九一八事变和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 抗日战争的艰苦斗争和伟大胜利- 二万五千里长征和抗战的转折- 重庆谈判和在美援华8.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全国性武装抗战- 全国抗战的局势和阶段- 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胜利形势的形成- 解放区的创建和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敌人的崩溃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以上是高二下学期历史的主要考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下必修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二下必修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4d3485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5.png)
高二下必修历史知识点总结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过程和变革,为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下面对高二下必修历史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和复习这些内容。
一、中国近代史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从封建社会向民主共和社会转变。
2.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要运动,提倡科学、民主、进步,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教育等方面。
3.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社会的民族觉醒和民主进步的开始。
4. 北洋政府:北洋政府是辛亥革命后成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国家政权,成为中国政治的中心。
5.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国共合作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抗击外敌、推翻军阀统治的一段历史阶段。
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推翻北洋政府的一次军事行动,标志着国共合作的胜利。
6. 南京国民政府与第二次国共合作:南京国民政府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权,建立后推动了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期间重建统一战线的一次合作。
7.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对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作出了重大贡献。
8.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由此确立。
二、世界历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爆发的一场席卷全球的大规模战争,对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二战及战后国际格局的形成:二战是20世纪最具规模和破坏力的一次战争,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和变革,战后国际格局的形成也是新时期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3. 战争与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纷纷争取独立,重新划定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
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欧洲*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春秋时期,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作出“楚辞”体,又称“*体”。
他的代表作《离*》,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称为“赋”。
东汉的张衡代表作《二京赋》,是汉赋中的佳作。
唐朝的诗歌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等;另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词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
着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
“多情自古伤离别”出自柳永的《雨霖铃》,“花自飘零水自流”出自李清照之手。
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辛弃疾的作品表达了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到元代,有元曲。
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
中国的小说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的短篇小说称为传奇;宋代说话艺术盛行,编出了许多话本,供说书人做底本;明清时期,小
说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在众多的作品中,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四大名着)长篇小说最为着名。
此外,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也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汉字:源于图画,至商代形成完整体系。
演变脉络: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魏晋的楷书具有定鼎之功,王羲之贡献。
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
草书具有审美价值,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
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也备受世人喜爱。
到了元代,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
练习题:
1.*、指南针和印刷术在西方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同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侵扰
C.国家*、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2.“‘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的武器。
”就此观点,甲
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
3.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文化。
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哪一种字体?()
A.行书
B.隶书
C.篆书
D.草书
【二】
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等。
孔子观点:思想的核心是仁;统治者要”以德治民”,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观点:把孔子的“仁”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本善”。
荀子观点: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
主张“性本恶”。
与孔孟相比,增加了法治的内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
为了推广儒学,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
此后,儒学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理学:
南宋:朱熹,他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观点: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其着述《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离经叛道”的李贽,自称“异端”,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共同观点:反对君主**,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还主张“经世致用”,着有《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练习题:
稷下学宫(大约创建于齐桓公时期,至齐王建时衰弱)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着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是我国
最早的由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也是我国最早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
关于稷下学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稷下学宫具有政府的咨询参议机构的性质
B.当时云集稷下的主要学者有孟子、荀子等
C.文学游说之士在此相互切磋驳难,形成了当时思想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D.培养出了诸如孔子、董仲舒等儒学大家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中的。
由稷下学宫存在的时间“大约创建于齐桓公时期”,而孔子属于春秋末时期的人,由此可推断出D项是错误的,ABC均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