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边际储蓄倾向(MPS):是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的斜率。
APS S Y
MPS S Y
MPS dS dY
某家户储蓄表
结论: ➢ MPS收:入边y际储蓄倾向消大费于c 0小于1储;蓄随s
收入增加递增 A ➢ APS9:00A0PS小于1,也91可10能小于0,-随11着0
消费倾向及其关系 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分为平均消费倾向(APC)与边际消费倾向(MPC)两个指标。 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大于0。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在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所占的比率,即增加的消费与增 加的收入之比,介于0和1之间。
图
IU < 0
➢ 结论:
均衡支出, E=Y
➢ 宏观经济运行具有自发调整机制。
IU > 0
计划支出, E=C+I
➢ 增加总需求,可以带来均衡产出的增加, 均衡产出水平决定于总需求或者总支出水 平。
45º
O
Y1
Y* 均衡产出
Y2
Y,收入,供给
宏观经济均衡条件: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根据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公式)可以推导出其另一种表达形式,即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条件
恩 斯 主 义
A
IU > 0
计划支出, E=C+I
即 E=Y,IU=0 ➢ Y1:E > Y, 则IU< 0,非意愿存货↘ => 增
交
加产出
叉
图 IU < 0
➢ Y2:E < Y,则IU >0,非意愿存货↗ => 减少产出
45º
O
Y1
Y* 均衡产出
Y2
Y,收入,供给
E
支出,
需求 凯
恩
斯
主 义
A
交
叉
(公式): ∵ E = C + I (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投资)
而 Y = C + S (计划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 于是 , C + I = E=Y = C + S
∴ I=S 这里需要注意:计划的均衡条件与已经实现的均衡结果(恒等式)的区别。
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消费需求和储蓄
– 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三部门的封闭经济
家庭收入
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支付
封 闭
私人储蓄
条
货币市场
企业储蓄
件
下
经
借贷
私人储蓄(借贷) 借贷
济
各
税收
税收
部
家庭部门
政府部门
企业部门
分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
的
与服务 政府购买
与服务
循
环
消费支出
流
产品与服务市场
企业收入
程
4
国民收入与国民财富 国民收入——也称总产出,一般指实际GDP。国民收入在宏观经济学中是个泛指的概念:GDP、GNP、
均衡产出
总供给=总需求 短期或萧条时期,总供给无法调整
总需求
消费需求C 投资需求I 政府需求G 国外净需求NX
凯恩斯和萨伊思想的区别在于是供给决定需求,还是需求决定供给。
AD
AS1
AS
AS2
AD1
AD2
E1
E2
AD
E1
E2
AS
O
Y1
Y2
Y=(AS)
(新)古典经济学均衡产出的决定
O
Y1
Y2 Y=(AD)
年收入二十磅,年支出十九磅十九先令六便士,结局是幸 福;年收入二十磅,年支出二十磅零六便士,结局是痛苦。
——查尔斯·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一、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
相关概念 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
出。 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凯恩斯主义认为是消费与可支配收入
定的核心观点。 “萨伊定律”成立的条件:市场上的供给普遍不足。 ✓ 古典经济学,均衡产出由经济中的总供给水平决定。
• 1.3 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产出决定的基本原理
“经典学派之前提只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适用与通常情形;经典学 派所假设的情形,是各种可能的均衡位置之极限点,而且这种特例所 含属性,并不是实际经济社会所含有的。结果是理论与事实不符,应 有起来非常槽糕。”-----《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在上述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关键就取决于总需求水平。因而,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均衡产出 公式为:
Y=C+I
这个公式既可以表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也可以表明期望(计划)取得的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
均衡产出/收入
计划消费
计划投资
➢ 说明:
E 支出, 需求 凯
均衡支出, E=Y
➢ IU表示非意愿存货投资。 ➢ Y*:均衡:总支出=总收入,
❖注:不过,凯恩斯在其《通论》中所提到的理论,同样 也被事实证明是一种特例,适合用来描述短期的宏观经济 行为。
市场经济萧条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决定作用 在凯恩斯经济学中,考察对象的背景和条件是经济萧条时期的情况。 在经济萧条时,主要问题在于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所以凯恩斯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中的供给是毫无问
APC C Y
MPC C Y
MPC dC dC
– 对线性消费函数的说明 • c = + y ( 0 < <1 ) • 自发消费 • y 引致消费 • 边际消费倾向 • 结论:消费水平是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 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释例
收入y
A
9000
B
10000
C
11000
D
12000
Y
– 消费曲线 C
o
C = α+βY Y
– 消费倾向的几点说明 • MPC 是消费函数的一阶导数,其值是消费曲线上的点的切线的斜率;APC是消费函数的平均值 ,其值是消费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 0<MPC<1,当消费函数为线性函数时,MPC 为常数β;当消费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MPC随 收入增加而递减; • 0<APC, 也可以大于1,表明收入小于消费支出。 • APC>MPC
• 凯恩斯线性消费函数:
C = C( Y) ( dc / dy > 0 ) C=+ Y ( 0 < <1 )
凯恩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基础之上的,而其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则是以其三大基本心理规 律为前提的。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 而增加,但消费的增量不如收入的增量那样多。由于人们总是不把所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费掉,而要留下一部分作 为储蓄,这样人们的收入越是增加,消费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就越小。 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由人类天性具有谨慎、远虑、贪婪、计算、改善、独立、自豪等特性所决定 的。在发达的国家里,国民收入较高,消费倾向相反较低,由此就产生了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并导致就业不足。 在经济的高涨时期,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消费倾向随之下降,有效消费需求不足日趋严重,由此就引起周期性 的经济波动。这样凯恩斯就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当成是资本主义社会就业不足及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 原因之一。
– 假设四: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 GDP、NDP、NI、PI、DPI相等,都可被认为是国民收入。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供求关系 均衡国民收入/均衡产出——总供给与总需求相一致时的产出。即经济社会的总收入(总产出)正好等 于全体家庭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总产出/总供给=总需求/总支出 总产出/总供给>总需求,厂商存货增加,减少生产。 总产出/总供给<总需求,厂商存货减少,增加生产。
– 储蓄函数 • 一般储蓄函数:
• 线性储蓄函数:
S = S( Y) (dS / dY > 0) S = Y-C=Y-(α+β Y)= -α+(1-β)Y
– 储蓄倾向 • 储蓄倾向: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储蓄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 向两个指标。 • 平均储蓄倾向(APS):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 而成射线的斜率。
本章导读: 上一章讨论国民收入的核算,是对宏观经济运行结果的衡量,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讨论要达到有效
均衡的GDP水平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这就是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我们首先从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入手,逐渐 增加复杂性,最后直到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接近的程度。
1.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2.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消费需求和储蓄
收入增加而递增。
B ➢ MPS1大00于00APS; 10000
0
➢ MPS+MPC=1;
C ➢ APS1+1A0P0C0=1
10850
150
MPS
0.11 0.15
D
12000
E
13000
F
14000
G
15000
消费c
MPC
9110
结论: APC
➢ MP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
1.01
于1;随收入增加递减(边际
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10000 10850
0.89
1.00
0.85
0.99
➢ APC: APC大于0,可大于1, 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
➢ APC大于MPC
11600
题的,关键在于有效总需求的水平。 因此,在凯恩斯经济学中,均衡国民收入主要由总需求水平决定。
–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有效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律” 在总供求均衡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原理基础上,强调短期内的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 强调总需求(有效需求)的决定性作用。 总需求(有效需求)由四个部分组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国外需求、政府需求。
例:设经济社会消费函数为c=200+0.8y,y=1000,请问: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和平 均消费倾向各是多少?
– 凯恩斯消费理论总结 • 凯恩斯线性消费函数为: C=+ Y ( 0 < <1 ) • 家庭的消费水平由当前绝对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决定; • 家庭的消费水平由自发消费部分和引致消费部分组成; •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支出也增加,但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小于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这是边际消费 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
二、储蓄函数和储蓄倾向
– 相关概念 ✓ 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即剩余的变成银行存款 、现金、股票、债券,或购买设备,只要不是用于消费都属于储蓄的范畴。 ✓ 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凯恩斯主义认为是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 的函数关系。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均衡产出的决定
“凯恩斯定律”的假设 – 假设一:两部门——企业、家庭
✓ 不存在政府,因而不存在税收与转移支付等因素;不存在对外贸易,因而也不存在进出口 • 生产、投资在企业,消费、储蓄在家庭。投资为外生变量。 – 假设二:一种产品 • 社会产品抽象为一种产品,叫“产出”。
– 假设三:价格刚性(凯恩斯定律) • 短期内社会需求变动时先调整产量而非价格,也就是说资源存在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现象 • 潜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不变,也就是最高生产能力不变
之间的函数关系。 c = f ( 收入,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总体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者年龄结构 ……)
凯恩斯认为,在收入和消费的关系方面,存在着一条基本的心理规律,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 他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不如收入增加得多。
– 消费函数的表达 • 凯恩斯一般消费函数:
NNP、NI、PI都可以被看作不同条件下的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用实际GDP表示,流量的概念 国民财富——生产的积累,存量的概念 收入分配决定于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私有制)和生产方式。
• 1.2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产出决定的基本原理 – 古典经济学:供给决定需求——“萨伊定律” ✓ 萨伊定律——经济中的不同供给品在交换时可以相互创造出格子的需求,“供给总是会创造出 它自身的需求”。这意味着只要努力增加供给,需求自然就会相应增加,均衡国民收入也会增 加,经济不会出现问题。“萨伊定律”是信奉经济自由主义的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
0.75
0.97
12240
0.64
0.94
12830
0.59
0.92
13360
0.53
0.89
– 消费曲线
C 斜率为 MPC
A
45º o
B C
斜率为 APC
Biblioteka Baidu
DE
储蓄S
F
G
消费C
C =C(Y)
➢ 消费曲线上点的切线的斜率值,为该 点的MPC值;
➢ 消费曲线上点与圆点的连线斜率值, 为该点的APC值。
3.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投资需求
4.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政府需求
5.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国外需求
6.
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乘数
1.1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三部门的封闭经济
存在企业、家庭与政府三部门。政府通过税收与企业和家庭产生联系。 假设:设折旧为零,则 Y= GDP = NDP
APS S Y
MPS S Y
MPS dS dY
某家户储蓄表
结论: ➢ MPS收:入边y际储蓄倾向消大费于c 0小于1储;蓄随s
收入增加递增 A ➢ APS9:00A0PS小于1,也91可10能小于0,-随11着0
消费倾向及其关系 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分为平均消费倾向(APC)与边际消费倾向(MPC)两个指标。 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大于0。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在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所占的比率,即增加的消费与增 加的收入之比,介于0和1之间。
图
IU < 0
➢ 结论:
均衡支出, E=Y
➢ 宏观经济运行具有自发调整机制。
IU > 0
计划支出, E=C+I
➢ 增加总需求,可以带来均衡产出的增加, 均衡产出水平决定于总需求或者总支出水 平。
45º
O
Y1
Y* 均衡产出
Y2
Y,收入,供给
宏观经济均衡条件: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根据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公式)可以推导出其另一种表达形式,即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条件
恩 斯 主 义
A
IU > 0
计划支出, E=C+I
即 E=Y,IU=0 ➢ Y1:E > Y, 则IU< 0,非意愿存货↘ => 增
交
加产出
叉
图 IU < 0
➢ Y2:E < Y,则IU >0,非意愿存货↗ => 减少产出
45º
O
Y1
Y* 均衡产出
Y2
Y,收入,供给
E
支出,
需求 凯
恩
斯
主 义
A
交
叉
(公式): ∵ E = C + I (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投资)
而 Y = C + S (计划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 于是 , C + I = E=Y = C + S
∴ I=S 这里需要注意:计划的均衡条件与已经实现的均衡结果(恒等式)的区别。
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消费需求和储蓄
– 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三部门的封闭经济
家庭收入
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支付
封 闭
私人储蓄
条
货币市场
企业储蓄
件
下
经
借贷
私人储蓄(借贷) 借贷
济
各
税收
税收
部
家庭部门
政府部门
企业部门
分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
的
与服务 政府购买
与服务
循
环
消费支出
流
产品与服务市场
企业收入
程
4
国民收入与国民财富 国民收入——也称总产出,一般指实际GDP。国民收入在宏观经济学中是个泛指的概念:GDP、GNP、
均衡产出
总供给=总需求 短期或萧条时期,总供给无法调整
总需求
消费需求C 投资需求I 政府需求G 国外净需求NX
凯恩斯和萨伊思想的区别在于是供给决定需求,还是需求决定供给。
AD
AS1
AS
AS2
AD1
AD2
E1
E2
AD
E1
E2
AS
O
Y1
Y2
Y=(AS)
(新)古典经济学均衡产出的决定
O
Y1
Y2 Y=(AD)
年收入二十磅,年支出十九磅十九先令六便士,结局是幸 福;年收入二十磅,年支出二十磅零六便士,结局是痛苦。
——查尔斯·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一、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
相关概念 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
出。 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凯恩斯主义认为是消费与可支配收入
定的核心观点。 “萨伊定律”成立的条件:市场上的供给普遍不足。 ✓ 古典经济学,均衡产出由经济中的总供给水平决定。
• 1.3 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产出决定的基本原理
“经典学派之前提只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适用与通常情形;经典学 派所假设的情形,是各种可能的均衡位置之极限点,而且这种特例所 含属性,并不是实际经济社会所含有的。结果是理论与事实不符,应 有起来非常槽糕。”-----《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在上述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关键就取决于总需求水平。因而,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均衡产出 公式为:
Y=C+I
这个公式既可以表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也可以表明期望(计划)取得的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
均衡产出/收入
计划消费
计划投资
➢ 说明:
E 支出, 需求 凯
均衡支出, E=Y
➢ IU表示非意愿存货投资。 ➢ Y*:均衡:总支出=总收入,
❖注:不过,凯恩斯在其《通论》中所提到的理论,同样 也被事实证明是一种特例,适合用来描述短期的宏观经济 行为。
市场经济萧条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决定作用 在凯恩斯经济学中,考察对象的背景和条件是经济萧条时期的情况。 在经济萧条时,主要问题在于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所以凯恩斯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中的供给是毫无问
APC C Y
MPC C Y
MPC dC dC
– 对线性消费函数的说明 • c = + y ( 0 < <1 ) • 自发消费 • y 引致消费 • 边际消费倾向 • 结论:消费水平是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 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释例
收入y
A
9000
B
10000
C
11000
D
12000
Y
– 消费曲线 C
o
C = α+βY Y
– 消费倾向的几点说明 • MPC 是消费函数的一阶导数,其值是消费曲线上的点的切线的斜率;APC是消费函数的平均值 ,其值是消费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 0<MPC<1,当消费函数为线性函数时,MPC 为常数β;当消费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MPC随 收入增加而递减; • 0<APC, 也可以大于1,表明收入小于消费支出。 • APC>MPC
• 凯恩斯线性消费函数:
C = C( Y) ( dc / dy > 0 ) C=+ Y ( 0 < <1 )
凯恩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基础之上的,而其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则是以其三大基本心理规 律为前提的。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 而增加,但消费的增量不如收入的增量那样多。由于人们总是不把所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费掉,而要留下一部分作 为储蓄,这样人们的收入越是增加,消费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就越小。 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由人类天性具有谨慎、远虑、贪婪、计算、改善、独立、自豪等特性所决定 的。在发达的国家里,国民收入较高,消费倾向相反较低,由此就产生了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并导致就业不足。 在经济的高涨时期,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消费倾向随之下降,有效消费需求不足日趋严重,由此就引起周期性 的经济波动。这样凯恩斯就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当成是资本主义社会就业不足及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 原因之一。
– 假设四: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 GDP、NDP、NI、PI、DPI相等,都可被认为是国民收入。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供求关系 均衡国民收入/均衡产出——总供给与总需求相一致时的产出。即经济社会的总收入(总产出)正好等 于全体家庭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总产出/总供给=总需求/总支出 总产出/总供给>总需求,厂商存货增加,减少生产。 总产出/总供给<总需求,厂商存货减少,增加生产。
– 储蓄函数 • 一般储蓄函数:
• 线性储蓄函数:
S = S( Y) (dS / dY > 0) S = Y-C=Y-(α+β Y)= -α+(1-β)Y
– 储蓄倾向 • 储蓄倾向: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储蓄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 向两个指标。 • 平均储蓄倾向(APS):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 而成射线的斜率。
本章导读: 上一章讨论国民收入的核算,是对宏观经济运行结果的衡量,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讨论要达到有效
均衡的GDP水平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这就是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我们首先从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入手,逐渐 增加复杂性,最后直到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接近的程度。
1.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2.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消费需求和储蓄
收入增加而递增。
B ➢ MPS1大00于00APS; 10000
0
➢ MPS+MPC=1;
C ➢ APS1+1A0P0C0=1
10850
150
MPS
0.11 0.15
D
12000
E
13000
F
14000
G
15000
消费c
MPC
9110
结论: APC
➢ MP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
1.01
于1;随收入增加递减(边际
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10000 10850
0.89
1.00
0.85
0.99
➢ APC: APC大于0,可大于1, 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
➢ APC大于MPC
11600
题的,关键在于有效总需求的水平。 因此,在凯恩斯经济学中,均衡国民收入主要由总需求水平决定。
–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有效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律” 在总供求均衡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原理基础上,强调短期内的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 强调总需求(有效需求)的决定性作用。 总需求(有效需求)由四个部分组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国外需求、政府需求。
例:设经济社会消费函数为c=200+0.8y,y=1000,请问: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和平 均消费倾向各是多少?
– 凯恩斯消费理论总结 • 凯恩斯线性消费函数为: C=+ Y ( 0 < <1 ) • 家庭的消费水平由当前绝对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决定; • 家庭的消费水平由自发消费部分和引致消费部分组成; •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支出也增加,但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小于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这是边际消费 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
二、储蓄函数和储蓄倾向
– 相关概念 ✓ 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即剩余的变成银行存款 、现金、股票、债券,或购买设备,只要不是用于消费都属于储蓄的范畴。 ✓ 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凯恩斯主义认为是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 的函数关系。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均衡产出的决定
“凯恩斯定律”的假设 – 假设一:两部门——企业、家庭
✓ 不存在政府,因而不存在税收与转移支付等因素;不存在对外贸易,因而也不存在进出口 • 生产、投资在企业,消费、储蓄在家庭。投资为外生变量。 – 假设二:一种产品 • 社会产品抽象为一种产品,叫“产出”。
– 假设三:价格刚性(凯恩斯定律) • 短期内社会需求变动时先调整产量而非价格,也就是说资源存在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现象 • 潜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不变,也就是最高生产能力不变
之间的函数关系。 c = f ( 收入,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总体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者年龄结构 ……)
凯恩斯认为,在收入和消费的关系方面,存在着一条基本的心理规律,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 他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不如收入增加得多。
– 消费函数的表达 • 凯恩斯一般消费函数:
NNP、NI、PI都可以被看作不同条件下的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用实际GDP表示,流量的概念 国民财富——生产的积累,存量的概念 收入分配决定于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私有制)和生产方式。
• 1.2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产出决定的基本原理 – 古典经济学:供给决定需求——“萨伊定律” ✓ 萨伊定律——经济中的不同供给品在交换时可以相互创造出格子的需求,“供给总是会创造出 它自身的需求”。这意味着只要努力增加供给,需求自然就会相应增加,均衡国民收入也会增 加,经济不会出现问题。“萨伊定律”是信奉经济自由主义的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
0.75
0.97
12240
0.64
0.94
12830
0.59
0.92
13360
0.53
0.89
– 消费曲线
C 斜率为 MPC
A
45º o
B C
斜率为 APC
Biblioteka Baidu
DE
储蓄S
F
G
消费C
C =C(Y)
➢ 消费曲线上点的切线的斜率值,为该 点的MPC值;
➢ 消费曲线上点与圆点的连线斜率值, 为该点的APC值。
3.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投资需求
4.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政府需求
5.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国外需求
6.
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乘数
1.1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三部门的封闭经济
存在企业、家庭与政府三部门。政府通过税收与企业和家庭产生联系。 假设:设折旧为零,则 Y= GDP = 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