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台风的结构和发生发展ppt-第十讲台风的结构和发

合集下载

【5a版】台风的概况及防护措施pptx

【5a版】台风的概况及防护措施pptx
辅导和援助。
03
台风防护措施
气象监测与预警系统
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网络
通过气象卫星、雷达、探空仪等多种手段,实时监测台风的轨迹 、强度、风速等信息。
高效准确的气象预警系统
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范措施,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预警信息多渠道传播
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确保预警信息 在最短时间内传达给受影响的民众。
05
台风防护教育与宣传
台风知识普及教育
定义与形成
01
台风是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的强烈旋转的气旋,由于特定的气象
条件形成。
等级与分类ຫໍສະໝຸດ 02根据风速、气压等气象要素,台风分为多个等级,如热带低压
、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等。
危害与影响
03
台风带来强风、暴雨、风暴潮等,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造
成严重影响。
【5a版】台风的概况 及防护措施pptx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台风概况 • 台风的历史与现状 • 台风防护措施 • 台风期间的应急措施 • 台风防护教育与宣传
01
台风概况
台风的定义及形成条件
定义
台风是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的强热 带气旋,是极端天气现象之一。
形成条件
台风形成需要暖海水、潮湿的空 气和较弱的垂直风切变等条件。 通常在赤道附近的热带洋面上形 成,然后沿着一定路径移动。
气象部门应及时、准确地发布台风轨迹、预警等级等信息,确保 公众获取权威资讯。
舆情引导
媒体和社交平台应积极传播正能量,引导公众理性应对台风,避 免恐慌情绪蔓延。
信息传播渠道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确保台风预警信息快速 、有效地传达给每一位公众。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台风张精品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台风张精品PPT课件
台风
【探究活动】
阅读台风构造示意图,探究以下问题:
(1)台风由哪部 分组成? (2)台风警报 中,为什么说 “台风中心附近 最大风力”,而 不说“台风中心 最大风力”? (3)海上船只遇 到台风时,是否 可进台风眼里避 难?
【点拨】
• 台风的结构:水平方向上从中心向外,依次是台 风眼区、云墙区和旋转雨带。
台风的形成
• 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C以 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台风总是产生在太平洋上,从它的位置来说,经 常产生在北纬5~20度的热带。受地转偏向力的 影响,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 在南半球为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
【探究活动】
• 1.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电梯被困等 :
【问题探究】
• ①台风能带来哪些灾害? • ②怎样辨证地看待台风灾害? • ③台风对我国的影响有什么变化趋势?
【点拨】
• 台风造成的典型的灾害性天气,它会给人类的 生产和生活带来破坏性的影响,但台风带来的 强风雨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华南和华东等地 的“伏旱”,暂时消除酷暑。
规律如何? • ③台风能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 ④历史上台风从来没有出现过两次完全相同的路
径,你能说出影响台风路径改变的因素吗?
【点拨】
• 1.台风在西太平洋生成后多向西北方向移 动
• 2.台风的路径主要有三条 ①是台风生成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
移动,进入南海,在我国广东、海南沿海 或越南沿海登陆。
• 据统计,平均每年约有7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省 区登陆,给我国造成巨大损失。并且随着沿海 地区经济的发展,台风灾害的损失也有逐年增 加的趋势。
• 台风防范措施

台风

台风
最长可达一个月。台风一旦登陆或进入温
带洋面,因冷空气侵入便会很快衰减成低
气压或演变成温带气旋。
台风利弊
缓解大陆酷暑

缓解内陆旱情 大风

暴雨 风暴潮
台风对飞行的影响
1
2 3
长时间的强风和侧风,使得飞机操纵极难,造 成机场大面积关闭; 降水强:强降水造成低能见度影响视线,长时 间降水导致湿跑道; 风暴潮:使得海水抬升,造成沿海机场被淹;
• 如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其编号为1822, 表示的就是2018年发生的第22个风暴级以上的 热带气旋
影响我国的台风
发源地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
பைடு நூலகம்数量
平均每年有7~8个 5月~11月,主要集中在 7~9月, 南起海南北至辽东半岛均 可有台风登陆。
时间
地点
台风是怎样炼成的?
台风结构
外围 区 水平 结构
涡旋 区 眼区 垂直 结构
下层 流入层
中间
旋转层
上层 流出层
水平结构
涡旋区:风速最大的区域, 宽10-20km,强烈对流, 狂风暴雨
台风眼:直径10-60km, 下沉气流,风平浪静
外围云系:4001000km,分散性对 流云系
垂直结构
10km
3km
台风路径
内力
台风越 大,内 力越大 外力
60° 80° 100° 120° 140° 160°
主要内容
1 2 3 4
定义和命名 台风的形成与结构 台风的路径
台风的影响
台风“山竹”
定义
台风是发展强烈的热带气旋。可生成于除南大西洋以外的所有热带 洋面上。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空具有暖心结构的强烈气旋性涡旋,总 伴有狂风暴雨,常给受影响地区造成严重灾害。

台风(校本课程)ppt

台风(校本课程)ppt

不过,如果某个台风犯下滔天大罪,有关成员可以向台风委员会提出换名申请,把坏 名字踢出名单。至今被踢出名单的已有四个,比如2001年给新加坡带来强风暴雨的 “画眉”和2003年引起广东、广西损失惨重的“伊布都”。现在看来,“云娜”下 次可能也不会再有出头的时候了。
-
1、你知道为什么要给热带气旋命名吗﹖
台风(校本课程)
厦门华侨中学校本课程计划申报表(链接文档)
-
厦门华侨中学
刘东星
第一讲:台风概述 第二讲:台风的命名 第三讲:台风的形成 第四讲:台风的结构与天气 第五讲:台风路径 第六讲:台风等级 第七讲:台风警报标准 第八讲:台风监测与预报 第九讲:台风“趣闻”与民间谚语 第十讲台风的危害及功过
-
1、为什么称“热带气旋”
公众通指的\"台风\",专业的称法应为\"热 带气旋\"。通指发生在热带地区急速旋转的 低压涡旋。按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热带气旋 按其中心附近的2分钟平均最大风力等级(以 蒲氏风级表示)区分为不同的强度。不同强 度的热带气旋具有不同的名称,由弱到强依 次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 台风。可见,专业术语中的\"台风\"涵义远比 公众通指的要窄。
-
2、关注台风的理由
我们关注台风,至少有如下的理由: 1) 它与我们的社会关系密切,是全球最为严重的几种自然灾害之一(如下表)。 1947~1980年的自然灾害(按照严重程度排序) 灾害种类 死亡人数 1、热带气旋,飓风,台风 499 000 2、地震 450 000 3、洪水(除与1关联的之外) 194 000 4、龙卷风与雷暴 29 000 5、雪暴 10 000 6、火山爆发 9 000 7、热浪 7 000 8、雪崩 5 000 9、泥石流 5 000 10、潮汐波(海啸) 5 000 2) 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生成热带气旋最多的地区,我国是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多 的国家之一。 3) 热带气旋活动对地球和大气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高考地理专题系列台风(共20张PPT)

高考地理专题系列台风(共20张PPT)
高考地理专题系列台风(共20张PPT)
高考地理专题系列台风(共20张PPT)
右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5~6题。
5.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 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6.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 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西北移路径:台风自菲律宾以东海面向西北方向移动,横穿我 国台湾和台湾海峡,在闽、粤一带登陆;或者穿过琉球群岛, 在江、浙沿海登陆。这条路径的台风常常侵袭我国大陆,对华 东、华南均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有人称之为“登陆型台风路 径”。
转向路径:台风在菲律宾以东海面先向西北方向移动,以后 转向东北,呈抛物线状,是最多见的路径,如果台风在远海 转向,主要袭击日本或在海上消失;如台风在近海转向,大 多向东北方向移动,影响朝鲜,但有一小部分在北上的后期 会折向西北行,登陆于我国辽鲁沿海。
高考地理专题系列台风(共20张PPT)
画一画: 高考地理专题系列台风(共20张PPT) 画出台风过境前后各气象要素变化示意图






时间
时间
时间
高考地理专题系列台风(共20张PPT)
高考地理专题系列台风(共20张PPT)
影响台风移动路径的因素
副高的位置、盛行风、下垫面的状况(陆 地、海洋)、地转偏向力
高考地理专题系列台风(共20张PPT)
高考地理专题系列台风(共20张PPT) 高考地理专题系列台风(共20张PPT)
高考地理专题系列台风(共20张PPT)
读图,回答问题。
2.台风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月份是 A. 6月 B. 7月 C. 8月 D. 9月

台风科普知识ppt课件

台风科普知识ppt课件

台风来临时
应急自救
台风来临的时候,要检查自己的准备措施是否 完善,以及所处区域是否安全,要听有关部门 的安排,不要在有危险的范围内活动。如果被 通知撤离,要立即执行,以确保人身的安全。 关紧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取下悬挂的东 西,检查电路、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电话线 路是否正常。
应尽量躲在坚固的建筑物里,不要在大树、草 棚或其他简易建筑物旁逗留,以防砸伤。
名称 台风 龙卷风
最大直径 约4340km 约1.6km
最大瞬间风速 360km/h 480km/h
生命周期 平均7天 平均15分钟
数量(个/年) 20-80
1000-2000
形成地区 热带地区海洋 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地
出现季节 主要7-10月 主要3-10月
基本信息
台风水平结构
水平方向上,一般由内而外可分为台风眼区、台风涡旋区和台风外圈三部分:在台风眼区, 风速极小或为静风,其直径一般为10-60km,通常为圆形;台风涡旋区是围绕台风眼分布 的一条最大风速带,宽度10-20km,台风中最强烈的大风、降水度出现在这个区域,是台 风破坏力最强区;台风外圈由内向外风速迅速减弱,直径一般为400-600km。
防御指南
橙色预警防御指南
预警信息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落实应对 措施; 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 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 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 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高一地理必修一——台风张pptPPT课件

高一地理必修一——台风张pptPPT课件
中的世外桃源.
• 台风眼的周围是宽十几米的云墙区,在此空 气急速旋转,是台风中天气最恶劣的地区, 凡摧毁性的大风、暴雨均集中于此,成为破 坏力最强的地带,因此,台风警报中,总是预 报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 最大风力.
台风的形成
• 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C以 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台风 总是产生在太平洋上,从它的位置来说,经常产生在 北纬5~20度的热带.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 球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在南半球为顺时 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
• 台风防范措施

1.气象台根据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预报时采用消息、警报和紧
急警报三种形式向社会发布;同时,按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从轻到
重向社会发布蓝、黄、橙、红四色台风预警信号.公众应密切关注媒
体有关台风的报道,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 2.台风来临前,应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 品等,以备急需.
探究活动
• 1.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 2.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不会生成台风
• 3.想一想,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还是逐渐增 强
1.台风的形成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热力条件:比较高 的温度海洋的温度至少要保持27摄氏度以上;水汽条件:源 源不断的充沛的水汽;动力条件: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激 荡处,垂直方向上空气强烈辐合上升,水平方向上强烈受地转 偏向力作用.而赤道地区地转偏向力很小,所以不易生成台风.
律如何 • ③台风能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 ④历史上台风从来没有出现过两次完全相同的路
径,你能说出影响台风路径改变的因素吗
点拨
• 1.台风在西太平洋生成后多向西北方向移 动

台风精品PPT课件

台风精品PPT课件
▪ 2009年台风“莫拉克”造成台湾,大陆,500多人死亡、 近200人失踪、46人受伤。台湾南部雨量超2000毫米,造 成数百亿台币损失,大陆损失近百亿人民币。
▪ 2008年第14号强 莫拉克台风 台风“黑格比”,造成菲律宾、华南、 越南共127人死亡。
▪ 2008年第8号强台风“凤凰”,造成台湾、安徽、江苏至少13人死亡, 福建地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 2005年的19号超强台风“龙王”(Longwang),给我国台湾、福建、 广东、江西等地造成大风大雨,并造成一定人员伤亡。
▪ 2004年的14号强台风“云娜”(Rainne),“云娜”台 风登陆中国东南沿海。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直接 经济损失达181.28亿元。
▪ 2003年的13号强台风“杜鹃”(Dujuan),先后3次登 陆广东,给我国华南地区造成重大灾害和财产损失。造成 38人死亡。损失达20亿元。
2、台风的结构
▪ 台风的结构
3、台风的源地
▪ 台风源地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广阔的洋低纬洋面上。西北太 平洋热带扰动加强发展为台风的初始位置,在经度和纬度 方面都存在着相对集中的地带。在东西方向上,热带扰动 发展成台风相对集中在4个海区。
▪ (1) 南海中北部的海面 ▪ (2) 菲律宾群岛以东和琉球群岛附近海面 ▪ (3) 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海面 ▪ (4) 马绍尔群岛附近海面
▪ 2008年第6号台风“风神”,造成广东、湖南、江西至少30人死亡, 财产损失巨大,降水量破记录。
▪ 2008年第1号台风“浣熊”,建国以来第一个4月登陆我国的台风, 造成华南至少5人死亡以及人员失踪,经济损失巨大,广东一水库由 于蓄水过多而不得不溃坝,基础设施破坏严重,造成华南历史上4月 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降水破历史上4月记录。

台风ppt

台风ppt
际死亡人数可能远远不止。 2003年的13号强台风“杜鹃”,先后3 2003年的13号强台风“杜鹃”,先后3次登陆广东,给我国华南地区造成重大灾害和财产 损失。造成38人死亡。损失达20亿元。 损失。造成38人死亡。损失达20亿元。 2004年的14号强台风“云娜” 2004年的14号强台风“云娜”,“云娜”台风登陆中国东南沿海。造成164人死亡,24 云娜”台风登陆中国东南沿海。造成164人死亡,24 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81.28亿元。 2005年的19号超强台风“龙王” 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81.28亿元。 2005年的19号超强台风“龙王”,给我国台湾、 福建、广东、江西等地造成大风大雨,并造成一定人员伤亡。 2006年的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在菲律宾、台湾、中国东南部总共造成672 2006年的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在菲律宾、台湾、中国东南部总共造成672人死亡 672人死亡 以及44亿美元的损失。 以及44亿美元的损失。 2006年的8号超强台风“桑美” 2006年的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马利安那群岛、菲律宾、中国东南沿海以及台湾省总 共造成458人死亡以及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共造成458人死亡以及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2007年第9号超强台风“圣帕”,造成东南沿海至少39人死亡,经济损失较大。 2007年第9号超强台风“圣帕”,造成东南沿海至少39人死亡,经济损失较大。 2008年第8号强台风“凤凰”,造成台湾、安徽、江苏至少13人死亡,福建地区基础设施 2008年第8号强台风“凤凰”,造成台湾、安徽、江苏至少13人死亡,福建地区基础设施 损坏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2008年第6号台风“风神”,造成广东、湖南、江西至少30人死亡,财产损失巨大,降水 2008年第6号台风“风神”,造成广东、湖南、江西至少30人死亡,财产损失巨大,降水 量破记录。 2008年第1号台风“浣熊”,建国以来第一个4月登陆我国的台风,造成华南至少5 2008年第1号台风“浣熊”,建国以来第一个4月登陆我国的台风,造成华南至少5人死亡 以及人员失踪,经济损失巨大,广东一水库由于蓄水过多而不得不溃坝,基础设施破坏 严重,造成华南历史上4月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降水破历史上4 严重,造成华南历史上4月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降水破历史上4月记录。 2009年台风 2009年台风 “莫拉克”造成台湾,大陆,500多人死亡、近200人失踪、46人受伤。台湾南部雨量超 莫拉克”造成台湾,大陆,500多人死亡、近200人失踪、46人受伤。台湾南部雨量超 2000毫米,造成数百亿台币损失,大陆损失近百亿人民币。 2000毫米,造成数百亿台币损失,大陆损失近百亿人民币。

【5a版】台风的概况及防护措施pptx

【5a版】台风的概况及防护措施pptx
心理援助
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帮助灾民缓解心理压力,重建信心和 勇气。
社区恢复
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灾后恢复工作,组织志愿者活动,共同营造 团结互助的氛围。
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促进 社区的长期稳定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台风的分类与等级划分
总结词
根据风速和破坏程度,台风可以分为不同等级,如热带风暴、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等。
详细描述
根据风速和破坏程度,台风可以分为热带风暴、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等不同等级。 这些等级的划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台风的强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采 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02
台风的影响与危害
台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04
台风的防范与应对措施
家庭防范措施
准备应急物资
储备足够的食物、水和其他必需品, 以及急救药品和重要文件,如身份证 、护照等。
清理排水系统
确保家庭排水管道畅通,避免积水问 题。
固定易被风吹走的物品
将室外家具、装饰物和晾晒衣物等固 定好,防止被风吹落或造成危险。
关注预警信息
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预警信 息,以便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详细描述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它在热带海洋上生成,具有特定的风速和持续时间。 根据国际惯例,当热带气旋的风速达到每小时63公里以上时,它就被称为台风 。
台风的形成条件
总结词
台风的形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气象条件,包括高海温和低风切 变等。
详细描述
台风的形成需要海面温度高、水汽充足、低风切变等条件。 当这些条件满足时,热带扰动会在海洋上空发展,逐渐形成 热带气旋,进而演变为台风。

什么是台风台风是怎样形成PPT教案

什么是台风台风是怎样形成PPT教案
第1页/共9页
第2页/共9页
什么是台风?
第3页/共9页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风 暴。不同的国家对热带气旋有不同的称谓, 中国和东亚地区称为台风,在大西洋地区称 为飓风,印度洋地区称为热带风暴,澳大利 亚地区称为“Willie”风。风力将热 带气旋划分为四级:风力<8级为热带低压; 风力8~9级为热带风暴;风力10~11为强热 带风暴;风力12级为台风或飓风。
第8页/共9页
什么是台风台风是怎样形成
会计学
1
台风造成的主要危害
台风造成的灾害主要是强风,特大暴雨和风雨 暴。
强风:10级大风就能拔树倒屋,而台风伴 有12级或以上的强风,具有可怕的摧毁力。强 风会掀翻万吨巨轮,使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 遭受严重损失。
特大暴雨:特大暴雨会造成河堤决口,水 库崩溃,洪水泛滥,使农田、村镇变成一片汪 洋泽国。严重的风暴潮,潮位可高出海平面5~6 米,能破坏海堤,淹没岛屿。
第4页/共9页
台风、飓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 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属于热带气旋 中强度最强的一级,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 带气旋。仅因所在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
第5页/共9页
台风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组成部 分: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 台风眼区。
第6页/共9页
减轻台风灾害的措施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是减轻 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在卫星云图上,能 清晰地看到台风的存在和大小。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 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风暴雨出现
的地区等。当台风到达近海时还可利用雷达监测台风的
动向 。 气象台的预报员,根据所得到的各种资料,分析台风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气候观点看,下面一些参数与台风形成有关:
(1)海面温度和暖水层厚度。很早以来就已经
知道26.5℃的海面温度是台风形成的临界温度;
(2)
(e /对p流 不0) 稳定。因为深对流对于
成熟台风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应有强的对流不
稳定。但是热带大气无论冬夏都是条件不稳定
的。
(3)对流层中层相对湿度高有利于台风形成。因为相对 湿度低时,对流将受到中层干空气的侵蚀而减弱,同时气 柱内总水汽的辐合量(因而也是总潜热释放量)减少; (4)低层绝对涡度。这与低层相对涡度有关。观测表明, 相对涡度的变化与台风发展之间有明显的相关,这个参数 是与台风加强相关最好的一些参数之一。 (5)水平风的垂直切变。弱垂直切变有利于台风的发展, 因为在这种“不通风的”条件下相对于移动扰动的温湿平 流很小,整个扰动的温度和湿度可以显著增加,大大超过 环境值; (6)高空辐散场。当高空存在着辐散场时有利于台风加 强,这已为许多观测事实所证明。但台风的高空辐散场也 可以是台风发展的结果,因为扰动初始发展和高空增暖可 使大尺度环境形成一种辐散流场,因而不能把这个因子简 单地与台风形成联系起来。
(3)更加重视台风的变性(ET)(Extratropical Transition)与登陆的研究。在ET和台风登陆过程 中要研究的新问题是能量获得、垂直切变的增大、 冷空气侵入和锋生、中低纬度间环流的相互作用等。
(4)利用卫星和雷达等资料的同化技术应用也有明 显的进展。但是根据陈联寿,在热带气旋形成与运 动的理论方面并没有新的突破。关于热带气旋强度 与结构变化的预报也缺乏有效的方法。本节只着重 讨论台风的结构和形成问题。
成熟期台风温度和湿度场特征是:在对流层
下部是冷湿的,对流层中上部是暖湿的,到平流 层下部是冷干的。这种温湿结构主要与深厚积云 对流的作用有关。
10.3 台风形成的条件和物理过程
台风的形成包括台风的发生和发展或加强。 台风的发生是指一个弱的未闭合的扰动(涡度为 10~15×10-6s-1)如何发展成一个闭合的较深厚 的热带气旋(涡度为50~100×10-6s-1),而台 风的发展是指以后如何增强成台风。关于台风形 成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台风形成 的条件,一是台风形成的物理过程。对这两个问 题虽然研究得很多,但至今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看 法。台风从本质上看是出现在热带海洋上一种天 气尺度的有组织的对流系统。要使得对流活动不 断发生,低层要有暖湿空气、位势不稳定的层结 和低空辐合或上升运动。因而台风只能形成在暖 洋面及低层正涡度的辐合区。
图10.2 台风眼区周围的环流示意图
台风眼外围的环状云雨区叫台风的云墙或眼
壁。这里有强烈的上升运动,曾观测到5~13 m•s-1的上升气流。云墙区的宽度一般有20~ 30km。主要由一些高大的积雨云组成。云墙及 其临近常常是台风风雨最激烈的地方。
眼壁的中尺度结构主要特征有: (1)经向流入限于1.5km以下,速度向内增加。 在500米高度观测到-25 m•s-1的经向风。因而 可能最强的流入是位于地面层之上;(2)流 入的空气在减速之前流过最强的眼壁降水区。 所产生的辐合造成了最强降水区之内的垂直运 动; (3)最大垂直运动在500hPa以上位于风最大 值内几公里。通过较高动量空气的垂直输送, 这些上升气流可增加风最大值之内的风速,以 此使对称眼壁缩小。眼壁区的上升运动为5~6 m•s-1,积云尺度上的上升气流位于此上升气流 区,也大致为5~6 m•s-1。这种高度有组织的 眼壁尺度上升气流可能由气流的速度旋转造成 的;
图10.1 台风的综合结构。(a)西太平洋经向风剖面(m•s-1);虚线:流 入;实线:流出;(b)台风切向风剖面(m•s-1);实线:气旋性;虚线: 反气旋性;(c)稳态台风的温度距平(℃);(d)台风的相对湿度剖面;(e) 台风垂直运动剖面(hPa•d-1)
图10.2是眼区周围的环流示意图。主要显示出眼 与眼壁间质量、动量、焓和水汽输送的平流和乱 流经向交换方向。可以看到,在台风中有两个次 级环流圈:一个是从眼壁上升,在高空向内流入, 并在眼中下沉,最后又在眼中由低层流出。这是 一个反环流圈;另一个由眼壁上升的空气在高层 向外流出,在外区下沉,以后在低层流入台风眼 壁。这是一个正环流统
第十讲 台风的结构和发生发展
国家气候中心
10.1 热带气旋研究和业务预报的进展
(1)由于卫星探测,计算机技术和其他观测技术的 进展以及外场观测试验的实施,对于热带气旋的结 构和强度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包括环境影响、 强对流系统作用与海气边界层交换等方面。环境影 响包括风速垂直切变、中纬度长波槽以及热带气旋 与中纬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台风变性成温带气旋 等。对流运动往往引起台风的非对称结构,从而对 结构和强度变化产生影响。
图10.3 1980年8月5日Allen飓风眼壁周围云、降水、 最大风速环、经向—垂直气流位置的概略剖面图, 较黑的阴影区为最大经向和垂直速度区
个别台风的分布特征与上述综合台风有时有
明显的差异。根据太平洋台风结构的个例分析, 常常有显著的不对称性,这反映了大尺度环流系 统(如副热带高压和赤道辐合带)对台风结构的 影响以及台风发展的不同阶段,早期台风的结构 经常是不对称的,到成熟期则表现为明显的园对 称结构。
(4)眼壁在大约6小时时间尺度内保持梯度风和 热成风平衡;
(5)雷达反射率最大值区的坡度向外倾斜,它 比上升气流的坡度小得多。这种差别是因为雨滴 落出上升气流,掉在比低空上升气流离中心更远 的地方。这时降水质点是在几乎没有径向运动的 气层中下落,直到最后落入低层的流入层;(6) 由眼壁上升气流激起的下沉运动,在沿眼壁内边 缘宽10~20km的半径带区,而不是在眼中心组 织起来。
10.2 台风的结构
最后给出垂直运动的分布(图10.1e)。在 半径400公里以内,平均垂直运动是上升的,外 部的垂直运动的分布较复杂,一般为弱下沉运 动和上升运动相间分布。台风中的螺旋云带也 是台风结构中的重要特征之一。螺旋云带具有 明显的气压场扰动、风场切变和温度特征。它 的演变对于台风的形成和维持也具有重要的作 用。至于这种螺旋云带形成的原因还值得进一 步研究。
(2)通过热带气旋发生频率与ENSO,QBO, MJO,非洲东风波和西非降雨等关系的研究,提出 了热带气旋的季节预报方法,并进行试验性的预报。
目前发生频率季节预报使用统计方法、动力模式 或两者结合的方法,但动力模式必需用海气耦合模 式。另一个新的问题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热 带气旋的发生频率、强度和路径趋势将会如何变, 目前尚无肯定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