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作业章玉先

合集下载

东师《中国思想史》18秋在线作业1(满分)

东师《中国思想史》18秋在线作业1(满分)

东师《中国思想史》18秋在线作业1(满分)(单选题) 1: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一本探讨社会积弊,寻找治国良方的书籍,请问他的作者是 () A: 顾炎武B: 黄宗羲C: 王夫之D: 惠栋正确答案:(单选题) 2: 没有参与维新变法的是()A: 何启B: 陈虬C: 陈炽D: 容闳正确答案:(单选题) 3: 康有为的著作不包括()A: 《西国近事汇编》B: 《戊戌奏稿》C: 《大同书》D: 《康海南文集》正确答案:(单选题) 4: 我国最早的占卜用书是()A: 《左传》B: 《春秋》C: 《尚书》D: 《周易》正确答案:(单选题) 5: 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派”的学者不包括()A: 龚自珍B: 魏源C: 阮元D: 包世臣正确答案:(单选题) 6: 佛教传入中国后,尽管影响很大,但没占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A: 教义不符合中国B: 民间道教的抵制C: 范缜等无神论思想家的批判D: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稳固正确答案:(单选题) 7: 隋末的思想家王通,提出了“三教合流”思想,“三教”指哪三教()A: 儒道法B: 儒法佛C: 儒道佛D: 法道佛正确答案:(单选题) 8: 继理学、心学之后实学思潮的兴起是在何时()。

A: 明朝前期B: 明朝中期C: 明朝晚期D: 清朝前期正确答案:(单选题) 9: 认为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交相胜‘还相用”的唐代思想家是()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作《古文尚书疏证》系统考证《古文尚书》为伪书的作者是 ()A: 凌廷堪B: 王念孙C: 陆德明D: 阎若璩正确答案:(多选题) 1: 永康之学是浙学中以陈亮为代表的事功之学,其主要思想主张有()A: 以经世致用为目标B: 以崇实黜虚为学术的基本宗旨C: 认为道的弘扬有赖于人们努力行事D: “道”是与具体事物、人生日用紧密联系的正确答案:(多选题) 2: 原始人类的崇拜心理主要表现在()A: 自然崇拜B: 图腾崇拜C: 祖先崇拜D: 敬畏鬼神和迷信占卜正确答案:(多选题) 3: 隋唐五代时期,佛教繁荣发展。

《中国思想史》作业答案

《中国思想史》作业答案

《中国思想史》作业答案一、填空1.五典2.以德治国3. 墨、劓、膑、宫、大辟4.仁礼5.魏源《海国图志》6.舍生取义7.金、木、水、火、土8.慧能9.朱熹陆九渊10.黄宗羲11.韩非12.民为贵民本13.墨子14.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15.王安石16.乾震坎巽离17.“圣人之性”“中民之性”18.王通19.“克己复礼”《礼记·大学》二、名词解释1.针对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荀况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性恶论":人的本性就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和"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自然属性。

大体说来,孟子的“性”,相当于“人的自觉心”;荀子的“性”,相当于“人的本能”。

荀子从人的自然本能证明人之性恶,但是不否认人可以为善。

他认为:“其善者伪也。

”所谓“伪”就是“人为”,就是“变化气质”的意思。

2.“大宗师”是庄子提出的概念。

关于“大宗师”的含义,郭象解释说:“虽天地之大,万物之众,其所宗而师者无心也。

”崔撰解释说:“遗形忘生,当大宗此法也。

”“无心”和“遗形忘生”是一种存在状态,这种状态的存在就是道。

大宗师的基本内容:一是“自本自根”的道。

二是“死生如一”和“安化”的人生观。

3.“参验说”是法家韩非提出的思想主张。

在认识论方面,他继承荀子重“行”的思想,对《老子》做了新的解释,提出注重“参验”的思想。

韩非主张用“参验”的方法判别认识的是非真伪。

“参”是参照比较,“验”是检查验证。

“参验”的内容就是“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

作为与所在官职的职责相符,就给予奖赏,否则就给予处罚,这叫“循名而责实”。

就认识论的意义来说,这里包含着要求名实一致和以实验名而定是非的思想。

4.名辩思潮是指成文法的制定,在法律上产生了辩析名、实关系的需要,更促进了对逻辑问题的研究。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康有为出生于一个新儒学家庭。

从小立志要成为圣人。

他在1891年所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1897年发表的《孔子改制考》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动摇了中国学者和士绅的思想基础,它们所造成的思想反响分别被比作一场飓风和火山喷发,读后感《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康有为认为真正的汉学应该在西汉占支配地位的今文经学派中寻找。

他为今文经学派辩护,反对古文经学派。

试图摧毁那些作为经验主义研究学派依据古文经学的阵地,从而确立今文经学为孔子教义的真正宝库。

揭示今文经学派的主要理想为经世致用,以及儒家思想实际上是倾向制度改良而非维护传统教义和制度。

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个圣明的政治家和制度革新者,宣称经世理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经世理想的实现需要制度的改革。

与19世纪的许多具有改革思想的学者一样,康有为把富强理想作为中国目前历史阶段的首要政治目标。

不同的是,康有为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设计了全面和大胆的改革方案,梁启超指出为什么仁的概念成了康氏人生观的核心。

认为新儒学氏康有为的仁有机思想的一个基本来源。

康氏思想体系不仅对思想界有广泛的影响,而且成为政治改良运动的根源。

梁启超亦受其极大的影响。

经过一系列的改良运动及维新变法的失败,使梁启超在改良和革命之间犹豫。

他曾倾向于与孙中山的革命派合作,但最终因各种原因终告失败。

梁启超在日本流亡期间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日本思想和西方思想,这在梁启超许多实际考虑的层面上发挥了作用。

从这一角度来看,在从传统到现代中国文化的转变中,19世纪90年代最初十年里发生的思想变化应被看成是一个比五四时代更为重要的分水岭。

在这一过渡时期,梁启超是一个关键的人物,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同时将这一传统固有的关切转变为以他著名的国民形象为标志的新的人格和社会理想,其思想成为20世纪中国意识形态运动的一个重要的和永久的组成部分。

今天起开始阅读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史》一书(版本为九州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

东师大学中国思想史18秋在线作业1-2答案

东师大学中国思想史18秋在线作业1-2答案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中国思想史18秋在线作业1-2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五行”思想有明确记载的文献是()
A《周易》
B《诗经》
C《春秋》
D《尚书》
【答案】本题选择:D
2、乾嘉考据之学以“皖派”发展最为壮大、门徒众多,请问“皖派”的开山之人是()
A惠栋
B段玉裁
C王念孙
D戴震
【答案】本题选择:D
3、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克己复礼
B宽刑薄赋
C仁
D民贵君轻
【答案】本题选择:C
4、下列战国时期思想家没有主持过变法运动的是()
A李悝
B吴起
C申不害
D韩非
【答案】本题选择:D
5、下列书籍,为记载手工业技术发展方面的书籍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徐霞客游记》
【答案】本题选择:B
6、社会史论战中坚持“五种社会形态”说的马克思主义史家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郭沫若
D范文澜
【答案】本题选择:C
7、是清代乾嘉时期有学者对理学禁欲主义罪恶指斥,认为其是“以理杀人”这位学者是() A章学诚
B惠栋
C戴震。

《中国思想史》期末资料

《中国思想史》期末资料

《中国思想史》期末作业第六章宋元时期的思想学术一、填空题:1、由周敦颐开创的濂溪之学,张载开创的关学,二程开创的洛学,以及南宋朱熹开创的闽学,被后人称为濂、洛、关、闽,是宋代理学的四个著名学派。

2、北宋初期,理学的先驱人物有胡瑗、孙复、石介等,他们昌明儒术,注重经书“义理”,旗帜鲜明地反佛反道,为理学思想体系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被称为“宋初三先生”。

二、改错题:1、北宋王安石设立经义局,训释《诗》、《书》、《周礼》三经义,对儒家经典重新作了训释,“天下号曰新义”,这就是《三经新义》。

2、南宋朱熹同时,出现了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家,他们分别为永康学派和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

三、名词解释:1、宋明理学(道学、宋明新儒学):两宋时期兴起了理学(有的又叫道学)。

宋代理学讨论的主要是以“性与天道”为中心的哲学问题,也涉及政治、教育、道德、史学、宗教等方面的其他问题。

宋代理学是汉唐以来儒、释、道从鼎立到相互作用,然后逐步趋于合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批的学者、思想家先后崛起,在当时三教合流的大潮流下,主动地以传统儒学的理论作为基本框架,以是否有利于纲常名教作为价值尺度和取舍标准,对佛、道的思辨哲学进行深入研究,在批判、吸收佛、老某些思想资料的基础上,以理学为形式使儒学得到复兴,并逐步取得了学术统治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官方意识形态。

理学起于北宋,经南宋进一步发展,为元代所延续,到明代更有新的发挥,至朱熹集大成,所以一般又称之为“宋明新儒学”。

2、北宋五子:北宋是理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都生活在这个时期,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被后人称为“北宋五子”。

由周敦颐开创的濂溪之学,张载开创的关学,二程开创的洛学,以及南宋朱熹开创的闽学,被后人称为濂、洛、关、闽,是宋代理学的四个学派。

3、《太极图说》:周敦颐的代表作是《太极图说》,通过对道教《太极先天图》进行变动,改变了其名称,并且和《易经》结合起来,说它是儒者的“秘传”。

中国思想史》期末作业

中国思想史》期末作业

《中国思想史》期末作业第六章宋元时期的思想学术一、填空题:1、由周敦颐开创的濂溪之学,张载开创的关学,二程开创的洛学,以及南宋朱熹开创的闽学,被后人称为濂、洛、关、闽,是宋代理学的四个著名学派。

2、北宋初期,理学的先驱人物有孙緮、石介、胡瑗等,他们昌明儒术,注重经书“义理”,旗帜鲜明地反佛反道,为理学思想体系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被称为“宋初三先生”。

二、改错题:1、北宋王安石设立经义局,训释《诗》、《书》、《春秋》三经义,对儒家经典重新作了训释,“天下号曰新义”,这就是《三经新义》。

改:北宋王安石设立经义局,训释《诗》、《书》、《周礼》三经义,对儒家经典重新作了训释,“天下号曰新义”,这就是《三经新义》。

2、南宋朱熹同时,出现了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家,他们分别为永嘉学派和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改:南宋朱熹同时,出现了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家,他们分别为永康学派和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

三、名词解释:2、北宋五子。

周敦颐:宋代理学宗祖,湖南道县人。

邵雍:北宋哲学家。

字尧夫。

河北涿州人。

张载:北宋哲学家。

字子厚,陕西厝县人。

程颐: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

字正叔。

河南洛阳人。

程颢:北宋哲学家、教育家。

字伯淳。

河南洛阳人。

人称明道先生。

3、《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是中国宋代周敦颐为其《太极图》写的一篇说明。

全文249字。

该文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的。

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

文中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该文主张:“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在人群中,又特别突出圣人的价值和作用,认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该文对后世影响很大,版本很多,朱熹《近思录》、黄宗羲等所编《宋元学案》等尽皆收入。

4、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所谓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在他们看来,天地之性是性之本,是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因此,可以说性即理;而气质之性是人爱生之后形成的,因而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是气在生成过程中与生俱来的,故而又称性即气。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思想史17秋在线作业2-4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思想史17秋在线作业2-4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思想史17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D
2、C
3、D
4、C
5、C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认为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交相胜‘还相用”的唐代思想家是()
A. 韩愈
B. 柳宗元
C. 李翱
D. 刘禹锡
正确答案:D
2. 洋务时期,最早阐发中体西用观念的是()
A. 张之洞
B. 刘坤一
C. 冯桂芬
D. 曾国藩
正确答案:C
3. “五行”思想有明确记载的文献是()
A. 《周易》
B. 《诗经》
C. 《春秋》
D. 《尚书》
正确答案:D
4. 继理学、心学之后实学思潮的兴起是在何时()。

A. 明朝前期
B. 明朝中期
C. 明朝晚期
D. 清朝前期
正确答案:C
5. 与《国粹学报》无关的是()
A. 刘师培
B. 黄节
C. 章太炎
D. 邓实
正确答案:C
6.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无也……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说这段话的是()
A. 王夫之
B. 荀况
C. 王充
D. 范缜
正确答案:D
7. 什么学术思想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到了新的时代和新的高峰()
A. 理学。

中国思想史(全)

中国思想史(全)
ppt课件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ppt课件
孔子的仁学思想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强调突出政治。 第二,植根血缘基础。 “亲亲有术”、“爱有差等” 第三,着眼伦理本位。 第四,发挥主体能力。 第五,侧重抑制个体。
⑵、从内容和动态方面言,思想史又表现 为社会思潮、观念演变的大流。
ppt课件
2、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范围
以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为主。
二、中国思想史的特点
三个特点:重伦理、政治思想,重辩证思维 和“天人合一”思维模式。
ppt课件
1.这三个特点皆牵涉到价值世界和现实世界 的关系。
西方:人格化的上帝是至善至美的化身,天国 是理想世界,人是最后归宿地。
ppt课件
伦理道德是存之于人心。 孔子曰:“为仁由己”;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
者则知天”; 程朱曰:“性即理”; 陆王曰:“心即理”; 禅宗曰:“灵山只在我心头”。
ppt课件
中国思想对人关注重于对神的关注,因此伦 理、政治思想相对发达。
2、中国思想重经学形式
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的理 学、心学,清代朴学,其间的创造发展、变 化是很明显的。
“以力服人”是“霸道”,“以德服 人”是“王道”;前者是可鄙的,后 者是高尚的。“尊王贱霸”
ppt课件
孟子反对功利主义,重义轻利,劝导 统治者“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 矣”。
董仲舒将其发展为“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
ppt课件
孟子仁政说的基础是性善论。“孟子道性善, 言必称尧舜。”
ppt课件
三、学习中国思想史的作用
首先可获这方面的知识; 其次,可提高思想境界和理论思维水平; 其三,培养民族记忆能力,获取解决个人、

《中国思想史》笔记(一)

《中国思想史》笔记(一)

《中国思想史》笔记(一)我想是李白2017-08-09写在前面:整理《中国思想史》(作者:钱穆)笔记。

因为是笔记,所以有些方面的的知识比较零散,只是从书中摘录出来,但不妨碍整个体系。

也不会按照书上的目录来做更新。

红色字体是自己所补充。

第一讲西方思想的三大体系:宗教、科学、哲学、春秋:叔孙豹:《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记:“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表明的思想是:人应该是活在其他人心里。

而在西方,人应该活在上帝心里。

中国人思想里,只有一个世界,即人生界。

此时,孔子三岁婴孩时期。

(说明孔子的思想不是凭空得来的)子产:《左传》昭公七年,有记: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魄。

古人不信人在生之前有一个灵魂存在,认为有肉体才有灵魂,此时对人生不做灵、肉分异的二元看法。

看轻了人生前与死后,更看重人之生命实际的过程,换言之,就是看重了人生论,忽略了宇宙论。

其名言为:天道愿,人道弥。

时年孔子十七岁。

(可对应上述,在孔子的少年与青年时代,当时的社会思想便是重人生实际问题)孔子:其思想承续春秋思想。

认为,人生在宇宙间的节制是命;个人在人生中的节制是礼;个人在人生与宇宙中的尽量自由是仁。

而死生之际的推广,便是天人之际。

孔门言仁必言孝,言礼必言葬与祭。

活人对死人打交道是绝对无功利可图的,不图功利,才是人情之醇化,才见其为仁。

子产要探索到鬼神之由来及其情状,孔子则只就人之内心之情感方面着想,更不深究鬼神之情状,死生之际,天人之际,也如人与人相交般,只要自尽我心,自竭我情。

战国:墨子:讲兼爱,其反面是别爱;主张无差别之爱,即“视人之父若其父”。

墨子从天的立场,天的标准来讲人道,主张兼爱。

--------从宇宙论孔子从人的立场,人的标准来讲人道,主张仁。

-----------从人生界立论在墨子看来,礼是生活中的一种奢侈,剥夺活人的生活资料来供奉死人是不可取的;其主张爱要平等无差别,但实际上,在外,为经济条件所限;在内,为自己的心情能量所限,不能平等加厚,只能平等减薄。

2021年中国思想史章节题库

2021年中国思想史章节题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思想史章节题库第二章题库一、不定项选取题(下列每题给出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种选项是符合试题规定。

请将所选项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具备简朴类比和混沌性思维特性原始宗教信奉形式是()A、自然崇拜B、祖先崇拜C、图腾崇拜D、生殖崇拜2、“我生不有命在天”(《尚书•西伯戡黎》),与“天惟时求民主”(《尚书•多方》)对立反映了()A、天命观动摇B、对天命意志绝对崇拜C、天命转移论D、人文意识觉醒3、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周初时期提出天命观内容是()A、天命靡常B、以德配天C、绝地天通D、敬德保民4、下列命题中未能反映西周末年宗教思想动摇是()A、“浩浩昊天,不骏其德。

”B、“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C、“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D、“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5、“天道远,人道迩”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所重要反映出来观点是()A、天人合一B、天人相分C、天人相胜D、天人相制6、作为国内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诞生标志是()A、初期天命观B、初期阴阳说C、初期五行说D、元气说7、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周初时期提出天命观内容是()A、天命靡常B、以德配天C、绝地天通D、敬德保民8、五行思想初次明确提出是在()A、《诗经•大雅》B、《尚书•洪范》C、《易传•系辞》D、《礼记•礼运》9、根据既有考古资料,国内最早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种以“帝”为最高主宰宗教产生于()A、炎黄时代B、夏朝C、商朝D、西周10、最早明确区别天道与人道,以为人只应索求人道,提出“天道远、人道迩”思想家是西周末春秋初()A、史伯B、伯阳父C、子产D、叔兴11、伯阳父“阴阳之序”说以为()。

A.阴阳二气就是物质性天地之气,是万物本原B.由阴阳二气对立斗争产生出八卦,由八卦演生出天地万物C.阴阳二气斗争和对立要遵循一定秩序即规律D.阴阳二气分别体现了天刑罚和恩德12如下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宇宙论理论有:()A、太极阴阳论B、原子论C、佛教缘起论D、五行论二、名词解释题1、阴阳三、简答题1、简述周公“制礼”哲学意义。

思想史作业

思想史作业

中国思想史作业之一:
布置日期:2014/3/24
美籍华裔思想史家余英时在一次参访中说:“是的,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其他思想像儒家思想这样,能够维持得这么长久,延续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价值系统。

在做人方面,我最同情儒家了。

今天全面恢复儒学做不到,但基本道德,离开儒学其他思想不能代替。

”但是,也有人说,从历史的角度看,传统的礼教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之前的百年耻辱是千年前程朱理学结出的苦果,对儒家伦理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请问: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儒家伦理的评价如此不同?他们的依据是什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请根据上述材料,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不少于2500字的小论文。

此作业作为平时成绩之一,占平时成绩的25%。

基本要求:
(1)有理有据有逻辑有层次,严禁大面积抄袭,严禁利用百度“百科“的资料。

(2)至少参考5本学术论著或原始资料,文中不少于6个注释。

(3)格式:请参照中国期刊网上高校学报类学术刊物的论文格式,具备摘要、关键词、注释和参考文献。

(4)字数:不少于2500字。

(5)上交日期:第10周。

(完整word版)中国思想史重点

(完整word版)中国思想史重点

1、《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最早的封建礼制教科书2、《四书集注》即四书章句集注。

作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

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

《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

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宋以后,元、明、清三朝都以《四书集注》为学官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占据着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而《四书集注》作为理学的重要著作,也被统治者捧到了一句一字皆为真理的高度,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

3、《读通鉴论》《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毕其一生心血,从69岁开始动笔写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的一部史论。

中国思想史

中国思想史

中国思想史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议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2.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题组一1.(1)百家争鸣的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道家老子和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老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汉武帝兴办太学,产生了什么影响(2)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特点:3.(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其主要思想有(2)董仲舒创立新儒学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4.(1)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先秦至秦汉,先后有哪些思想成为统治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组五5.(1)战国时期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有(2)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理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1)宋明理学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明清时期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使其重新焕发生机,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兴起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经叛道的李贽思想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要求。

东师-《中国思想史》23秋学期在线作业2-辅导资料(答案)

东师-《中国思想史》23秋学期在线作业2-辅导资料(答案)

中国思想史23秋在线作业2-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第一题,没有参与科玄之争的是()
[A]选项.梁漱溟
[B]选项.张君励
[C]选项.丁文江
[D]选项.范寿康
[本题选择]:A
第二题,“六经皆史”这一命题的提出,表明了明道经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请问提出这一命题的是()
[A]选项.戴震
[B]选项.章学诚
[C]选项.邵晋涵
[D]选项.惠栋
[本题选择]:B
第三题,乾嘉考据之学以“皖派”发展最为壮大、门徒众多,请问“皖派”的开山之人是()
[A]选项.惠栋
[B]选项.段玉裁
[C]选项.王念孙
[D]选项.戴震
[本题选择]:D
第四题,禅宗是中国化最典型的佛教宗派,武则天是分为南北二宗,其中南宗的创立者是()
[A]选项.神秀
[B]选项.慧能
[C]选项.玄奘
[D]选项.鉴真
[本题选择]:B
第五题,谁提出了著名的民贵君轻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A]选项.孟子
[B]选项.韩非子
[C]选项.墨子
[D]选项.#老子
[本题选择]:A
第六题,姚莹的主要著作是()
[A]选项.《中孚堂全集》
[B]选项.《古文辞类纂》。

(完整word版)张岂之《中国思想史》宋元编·第一章

(完整word版)张岂之《中国思想史》宋元编·第一章

第五编宋元编概述经过了唐末五代的割据动乱,在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统一的宋王朝,这时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后期。

北宋时期,随着农民劳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和南北地区的开发,封建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与此相反,农民阶级的地位有了一些变化.过去人身依附关系比较强的部曲、佃客制,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基本消灭,代之而兴的则是人身依附关系比较松弛的田主与佃户的租佃制。

从北宋时期起,300年间,中国境内,存在着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北宋的北边和西边,有辽、西夏、吐蕃等政权。

以后又有从东北崛起的金政权。

宋金对峙,直至南宋。

南宋末年,漠北又兴起蒙古政权,后来建立了元朝.两宋时期兴起了理学。

宋代理学讨论的主要是以“性与天道”为中心的哲学问题,也涉及政治、教育、道德、史学、宗教等方面的问题。

宋代理学是在儒学、佛学、道教相结合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它以儒家思想的内容为主,同时也吸收了佛学和道教思想,这是它的特点.理学起于北宋,经南宋而进一步发展,到明代更有新的发挥,沿及清代前期渐趋衰落。

宋代理学着重研究的儒家经.典,首先是《易》,主要是《易传》。

理学家通过对《易》的注疏,阐述他们对于宇宙和人生的见解,他们又借用《春秋》的微言大义,说明“尊王攘夷"的理论,这些都是当时社会所需要的。

理学家程颢、程颐不仅重视《易》,还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提到经书的地位。

北宋是理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都生活在这个时期。

南宋是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朱学(朱熹思想)统治地位逐步确立的阶段.元朝则是朱学北传阶段。

理学的兴起,与北宋时期州县学校兴起、书院林立有密切关系.由于学术思想的发展,学术思想领域出现了新情况。

许多学者要求用新观点注解经书.其次,佛学和道教思想对理学的兴起,也有很大的作用.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始刻宋版《佛藏》,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1年)《佛藏》刻成.唐宋时期的华严宗和禅宗对理学的影响最为显著.朱熹的理学思想反映了华严宗的影响,陆九渊的思想明显接受了禅宗的影响.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的《太极图·易说》受道教影响较多。

中国思想史作业章玉先

中国思想史作业章玉先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试题及答卷 二级学院人文学院 专 业 专门史 研究生姓名章玉先 学 号 2015111006035 考试课程名称中国思想史 授课时间 2015——2016学年度 第1 学期周学时数 学分数评语考核论题*简述性善论成绩平时成绩 任课教师签名:年 月 日 考试成绩 总评成绩 注:1、本封面由任课教师填写,并与考试试题、答卷一起装订,写完评语后二周(以论文形式考试的一个月)内交二级学院研究生秘书。

由研究生秘书做好成绩登记,在学期结束前,将单科成绩登记表交校研究生处。

2、*栏,以撰写论文为考核形式的填写;综合考试可不填。

3、学位课程总评成绩须以百分制计分。

4、考试答题一律使用研究生处统一印刷的“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纸”。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纸简述性善论章玉先 2015111006035摘要:关于人性本质的讨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迥然不同的观点。

一提到性善论或者是性恶论,我们一定会想到孟子和荀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

他主张人性是善的。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战国赵国人。

他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后天教育可以由恶变善,使人向善。

其中主要通过对孟子的性善论予以分析。

首先要了解孟子的性善论有哪些主要观点,然后去分析孟子的性善论.关键词:性善论;孟子;人性Abstract: discussion about human nature, in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has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When it comes to sexual theory of good or evil, we will think of mencius and xun zi, mencius (about 372 BC - 372 BC), the name Ke, words and, the warring states zou. He argued that human nature is good. Xun zi (about 313 BC - 238 BC), the name, people is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s evil of man, he thinks the life nature is evil, to emphasize with reed to regulate people's behavior, the acquired education can be good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make the person to be good. Main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encius's theory of virtue. First of all to understand what are the main points of mencius's theory of virtue, then go to analysis of mencius's theory of virtue.Key words: theory of goodness; Mencius; The human nature一、孟子的性善论的基本观点1.在我国,孟子最先主张“性善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也是他创造了儒家哲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思想史》在线作业2-0005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思想史》在线作业2-0005

中国思想史在线作业2-0005商鞅变法对秦国所起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A: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力量B:加强了秦国的中央集权制度C:废除了旧制度,发展了封建经济D:为秦统一方国奠定了基础正确选项:C下列书籍,为记载手工业技术发展方面的书籍是()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徐霞客游记》正确选项:A不属于桐城派的学者是()A:方苞B:刘大櫆C:方东树D:陶澍正确选项:D在儒学中糅入佛学内容,提出复性说的唐代思想家是()A:李翱B:柳宗元C:韩愈D:刘禹锡正确选项:A继理学、心学之后实学思潮的兴起是在何时()。

A:明朝前期B:明朝中期C:明朝晚期D:清朝前期正确选项:C王守仁的后学中主张“天根”把心学引入禅学的是()A:王畿B:邹守益C:王艮D:聂豹正确选项:A西周的礼乐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相传由谁制定()A:周公B:太公望C:武王D:成王正确选项:A明后期对封建思想进行猛烈批判,被后世儒者所谓“非名教所能羁洛”的思想家是()A:顾炎武B:刘宗周C:王守仁D:王艮正确选项:D同盟会纲领中与三民主义的“民生”相对应的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建立民国D:平均地权正确选项:D认为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交相胜‘还相用”的唐代思想家是()A:韩愈B:柳宗元C:李翱D:刘禹锡正确选项:D陆九渊心学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A:“道心”即是心B:心即是理C:心统性情D:自存本心正确选项:A,B王安石新学的内容()A:以“五行说”来阐述宇宙的生成B:倡导实事实功,提出其经世事功C:为性作为万物的特点,源于气与形D:从哲学上论证“天理”与“人欲”之间的关系正确选项:B,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试题及答卷 二级学院人文学院 专 业 专门史 研究生姓名章玉先 学 号 2015111006035 考试课程名称中国思想史 授课时间 2015——2016学年度 第1 学期周学时数 学分数评语考核论题*简述性善论成绩平时成绩 任课教师签名:年 月 日 考试成绩 总评成绩 注:1、本封面由任课教师填写,并与考试试题、答卷一起装订,写完评语后二周(以论文形式考试的一个月)内交二级学院研究生秘书。

由研究生秘书做好成绩登记,在学期结束前,将单科成绩登记表交校研究生处。

2、*栏,以撰写论文为考核形式的填写;综合考试可不填。

3、学位课程总评成绩须以百分制计分。

4、考试答题一律使用研究生处统一印刷的“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纸”。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纸简述性善论章玉先 2015111006035摘要:关于人性本质的讨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迥然不同的观点。

一提到性善论或者是性恶论,我们一定会想到孟子和荀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

他主张人性是善的。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战国赵国人。

他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后天教育可以由恶变善,使人向善。

其中主要通过对孟子的性善论予以分析。

首先要了解孟子的性善论有哪些主要观点,然后去分析孟子的性善论.关键词:性善论;孟子;人性Abstract: discussion about human nature, in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has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When it comes to sexual theory of good or evil, we will think of mencius and xun zi, mencius (about 372 BC - 372 BC), the name Ke, words and, the warring states zou. He argued that human nature is good. Xun zi (about 313 BC - 238 BC), the name, people is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s evil of man, he thinks the life nature is evil, to emphasize with reed to regulate people's behavior, the acquired education can be good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make the person to be good. Main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encius's theory of virtue. First of all to understand what are the main points of mencius's theory of virtue, then go to analysis of mencius's theory of virtue.Key words: theory of goodness; Mencius; The human nature一、孟子的性善论的基本观点1.在我国,孟子最先主张“性善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也是他创造了儒家哲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

他认为人生而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本质的特征。

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1]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孟子》一书中是这样说道,孟子的性善论基本观点包括,第一,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这个本性是以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为内容的社会属性,而非与禽兽无别的自然属性.这个观点与孟子同一时期的告子的观点相反。

第二,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与生俱来的,不是后天形成的。

第三,“人皆有之”的善性,起初是一种道德萌芽,必须经过自我的修养,才能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

通过学习教育等修养过程,“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

[1]孟子的性善论成为儒家的正统思想,影响颇为深远,以至宋代《三字经》中开篇便云:“人之初,性本善。

”2.在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中提到,善是人本身就有的天性,在《告子》··《梁惠王》·《公孙丑》各篇中有相当的言语强调这一思想,最著名的就是他自己提出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他认为这是人本身固有的,不是后天习得的。

[2]3. 冯友兰教授指出,孟子关于人性的说法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相近,不仅肯定了人有善的本原,而且有保证善的理性,心之官则思,孟子说,这也是“无之所与我者”,孟子的性善论主要是基于人的社会属性考虑的。

[3]二.性善论与仁政在孟子的仁政学说中,在经济方面主张制民之产。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1]译文是:“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

然后督促他们做好事。

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

我认为“驱而之善”就是孟子对人性的主张是善的。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孔子的德政的进一步发展。

“保民”“养民”和“教民”是孟子提出的实行仁政的具体纲领。

“保民”主要体现在减轻刑罚和赋税上。

“养民”主要体现在千方百计的民族人民的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为了实现养民的目的,名字提出的“制民之产”。

“教民”即对人民实行教化。

个人认为性善论是孟子实行仁政的一个很好的基础。

儒家注重“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大学》中讲:“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 是强调将自己的心法锤炼成熟,内外双得双成,内圣外王,达到经营生命的大成境界的。

而修养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要求自己的心性、道德提高,并将这种“明德亲民”的心推展出把别人视同一体,最终达到的目地,“止于至善”就是回归和安住在先天至善光明的德行里就是孔子说的“终于立身”。

才能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我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对其实行仁政起了基础作用。

三、孟子与告子的大辩论及个人看法在《孟子.卷十一.告子上》中,孟子曾经与告子来了一场关于人性的大辩论。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曰:“然。

”孟子又以狗性犹如牛性,牛性犹如人性的反问诘难告子,告子无言。

[1]而我认为孟子的观点欠妥的。

如果我是告子我会用生物学的知识来反问孟子:人不是一种动物吗?其夸大人的主体性来反驳生为之性实不可取的。

人与动物之区别是有无社会属性?难道动物在其世界里就没有社会属性吗?还有很多生物比人更具有社会性,如蚂蚁、蜜蜂等。

在蚂蚁社会中个体的蚂蚁无论是当“工人”还是当“皇帝”都是天生的。

蚂蚁天生的有组织性,有奉献精神,努力而且安心于社会的分工,这些“高贵的品质”真正让我们这些高贵的人钦佩不已。

四、对性善论的评述1.在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中提到,善是人本身就有的天性,在告子梁惠王公孙丑各篇中有相当的言语强调这一思想,最著名的就是他自己提出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

他认为这是人本身固有的,不是后天习得的。

2.冯友兰指出,孟子关于人性的说法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相近,不仅肯定了人有善的本原,而且有保证善的理性,心之官则思,孟子说,这也是“无之所与我者”,孟子的性善论主要是基于人的社会属性考虑的。

3. 在侯外庐•赵继彬杜国庠合著的《中国思想通史》中,就明确提出孟子的性善论是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

该书对性善论的评价:孟子师承曾子子思,有收到宋妍尹文的影响,把孔子的性相近的见解曲解为性善论因而与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以先天的依据,完成了经验主义的形而上学体系。

[3]4.个人认为,人性在最本原的时候是不分善恶的。

我认为人性具有阶段性。

对人性的探讨,,必须追本溯源。

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群居在一起,采集狩猎,过着集体的生活。

那是的人不分善恶,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机器的出现,人性既有变化。

原始社会的人类如呱呱坠地的婴儿,婴儿的饥饿啼哭只是本能而已,所以无分善恶。

孟子认为: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的善太过于绝对,过分强调人性的先天性,孟子的水无有不下不是绝对的,从通常来说,水是往下流的,但是从一个立体的层面上来看,比如池塘从干涸到溢满,这个时候水是往上“走”的。

孟子将四端和四心强加于人的先天性是不妥的。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和仁义礼智主要靠后天的培养和影响而形成的,与环境相关。

就从孟子的本身来说,孟母三迁也是主要考虑环境的影响因素。

人性之本原无法去定义,为人多存善性,心有善念,世间会更加美好。

参考书目:1、万丽华、蓝旭《孟子》中华书局;2006年9月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3、侯外庐、赵继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第1版,1956年8月4.《大学》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年4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