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学案.doc

合集下载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学案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学案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学案班级:姓名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10课欧洲大陆上的新体制【课标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学习目标(1)了解法兰西走向共和的历程。

(2)阅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主要内容,比较法国与美国政体的异同。

(3)了解德意志帝国宪法形成背景。

(4)掌握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政体与英国政体异同。

【知识梳理】一、法兰西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1、起点: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1)资本主义发展,波旁王朝专制统治严重阻碍;(2)法国启蒙运动影响;(3)美国独立战争影响。

2、曲折艰难历程3、共和制掌握行政权的最终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元首权力政府产生总统任命分权,制约与平衡政府与议会关系三、德意志帝国的体制1、德意志帝国的形成(1)背景:德意志分裂割据,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方式:王朝战争。

中心人物:俾斯麦;中心邦国:普鲁士2、德意志帝国体制形成:(1)联邦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大权,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

(2)君主立宪制。

①皇帝是国家元首,掌握国家政治、军事、外交大权。

②宰相主持内阁,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③议会实行两院制(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立法权,通过的法案要经皇帝批准才能生效。

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

3、英、德比较比较项英国君主立宪德国君主立宪相同点不同点权力中心议会君主君主权限统而不治凌驾于议会,掌握实权内阁产生议会产生君主任命,对君主负责4、实质:半封建的君主立宪国家。

5、原因: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保留普鲁士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

5、评价:积极:巩固了统一,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是历史进步。

局限: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是不完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四、四国政体比较国代议途径标志(确立的法元权政府别制形式律文献)首力核心对谁负责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国王议会议会美国总统共和制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总统总统选民法国议会共和制资产阶级革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议会议会德国君主立宪制王朝战争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皇帝皇帝【巩固练习】1.某老师在课件里展示的下列宪法条文最有可能出自A.《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导学案)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导学案)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标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国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重难点】重点: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德意志帝国宪法》难点:法国共和历程艰难的原因;德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影响【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复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比较法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3、情感态度价值观:民主和法制是我们的永恒追求,各国根据不同的国情选择不同的政体 【课堂学习】一、法国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1、大革命前的法国:(1)17、18世纪,法国处在波旁王朝的 统治之下(2)法国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提倡 、 和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2、大革命的爆发: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建立 制3、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1)1792—1804年: (2)1804年至1814年: (3)1814年至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 (4)1830年至1848年:七月王朝(5)1848年至1852年: (6)1852年至1870年: (7)1870年至1940年: 【例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漫画家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

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

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 A 、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 、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 、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4、法国共和历程艰难的原因:(1)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

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1、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宪法:【例2】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B、规定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C、共和派与君主派长期斗争的结果D、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2、1875年宪法颁布的意义:1875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确立了政体。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第一章: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背景与意义1.1 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起源1.2 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必要性1.3 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意义第二章: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主要内容2.1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2.2 民主共和制的形成与演变2.3 政党制度的确立与改革第三章: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关键人物与事件3.1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期的政体改革3.2 德意志统一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3.3 意大利统一与政体改革的历程第四章: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成效与影响4.1 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政治发展4.2 民主共和制国家的政治发展4.3 欧洲大陆政体改革对世界政治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启示与借鉴5.1 政体改革与政治稳定的关系5.2 政体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5.3 欧洲大陆政体改革对其他国家的启示与借鉴第六章:比较视野下的欧洲大陆政体改革6.1 欧洲各国政体改革的比较6.2 欧洲大陆政体改革与英国政治体制的差异6.3 欧洲大陆政体改革与美国总统制的比较第七章: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当代挑战7.1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政体改革问题7.2 民族主义兴起对政体改革的挑战7.3 经济危机对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冲击第八章: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未来趋势8.1 欧洲各国政体改革的未来方向8.2 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潜在动力与阻力8.3 欧洲大陆政体改革对全球政治发展的影响第九章: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政策建议9.1 加强民主参与与政治代表性的改革措施9.2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与提高行政效率9.3 应对人口老龄化、移民问题等社会挑战第十章:结论10.1 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主要成就与不足10.2 欧洲大陆政体改革对世界政治发展的启示10.3 对未来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展望与期待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背景与意义补充说明: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

这场改革运动的必要性在于,它为欧洲国家带来了民主、法治和人权等现代政治制度,从而实现了政治和社会的进步。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最全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最全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确立了立宪政体。

了解法国共和制度的初步建立、曲折过程和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发展线索,理解各个阶段的突出特征和颇具特色的共和政治制度。

了解德意志统一前的分裂状况及对社会发展的阻碍、德意志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德意志帝国时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局限性,加深对德意志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体制的确立。

教学难点:法国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德国体制的发展历程。

课时安排:1 课时导语:18 世纪末法国爆发革命,由此开辟了欧洲大陆的政治变革时代。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到 19 世纪后期,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纷纷确立了立宪政体。

法国建立了稳定的共和政体,德国也建立了联邦制的君主立宪政体。

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1、背景:(1)17、18 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

法国君主制下原有的三级会议长期停开。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实行专制。

(2)法国启蒙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卓越的启蒙思想家,他们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和平等地,提倡法治、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

如伏尔泰、孟德思鸠和卢梭。

在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下,法国于 1789 年爆发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1792 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各和国。

此后,法国政局不断震荡,政体反复变换。

2、政体转换(拿破仑 1769 年出生于科西嘉岛的小贵族家庭,身材矮小,却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

1793 年土伦战役中,他率领法国军队以少胜多,只用了三天就打败了反法同盟军,他被从不起眼的上尉破格提升为少将。

1795 年他镇压了王党的叛乱,被任命为巴黎卫戍司令。

1796 年他翻越阿尔卑斯山,征服了意大利成为欧洲人所共知的英雄,时年才27 岁。

1799 年,拿破仑通过政变上台,1804 年称帝。

在1804——1813 年期间,拿破仑率领法军曾经多次打败欧洲各国组成的反法同盟。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导学案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导学案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学习目标】1、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2、掌握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3、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兰西共和制的异同【重点、难点】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难点:第一共和国建立后,法国君主制和共和制的反复斗争。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认真预习本课内容,独立完成导学案,在教材上勾画批注,适当查阅资料。

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上课集体讨论、突破。

3、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课堂上小组合作探讨,答疑解惑。

【预习案】批划勾注,独立思考,认真作答!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1、共和制的初步确立(1)17、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三级会议长期停开,路易十四宣称“____________”。

(2)法国启蒙运动中涌现出伏尔泰等一批启蒙思想家。

他们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和平等,提倡____________,人民主权和____________。

(3)________年,法国爆发革命,建立了____________制。

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_____________。

此后法国政局动荡,政权频繁更迭,政体反复变换。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1)背景:________年,第二帝国垮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围绕共和与帝制的政体形式各派展开较量。

(2)确立:________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3)内容:参议院和众议院有共同__________并制定法律之权;行政权由________和________掌握。

总统由__________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_________任命,但是对________负责。

(4)发展:1875年宪法实行后,________派和人民群众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制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第三共和国存在了_______年。

欧洲大陆政体改革教学案

欧洲大陆政体改革教学案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标要求】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1. 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和特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2. 比较分析法国1875年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了解法德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异同,学会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3.体会人类历史演进的趋势和曲折;领会自由民主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

【重难点】重点:《权利法案》的内容、影响;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特点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教学课时】1课时【理解概念】:【知识梳理】——自主学习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巩固1.确立背景(1)17、18世纪,法国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国家。

(2)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了;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

(3)此后,政局不断震荡,政权频繁更迭,政体反复变换。

(4)1870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建立共和国还是实行帝制展开了激烈斗争。

法国政体演变:2.确立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时间:年。

(2)内容:①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

参议院由产生,众议院由方式产生。

②行政权:总统和掌握。

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选举产生,任期年,可连选连任。

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

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众议院。

内阁部长由任命,总统的命令须副署。

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负责。

3.共和制的巩固:(1)《马赛曲》为法国国歌(2)7月14日定为国庆日(3)经议会对宪法的修正和补充,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4.共和制的影响: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德意志的统一1.背景:(1)14世纪以来,德意志处于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2)爱国人士发出的呼声(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19世纪中期,普鲁士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2.概况:从到年,通过三次,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高一历史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doc

高一历史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doc

高一历史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型] 新授 [第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342019-06-[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型] 新授 [第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342019-06-[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型] 新授 [第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342019-06-[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型] 新授 [第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34[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型] 新授 [第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342019-06-[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型] 新授 [第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342019-06-[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型] 新授 [第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342019-06-[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型] 新授 [第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34[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型] 新授 [第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342019-06-[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型] 新授 [第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34。

第 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学案

第 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学案

编号 9 第 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姓名 班级 【课程标准】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梳理】 一、法国民主共和制背景;○1 17、18法国的 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君主制下的 长期停开。

○2 中涌现一批卓越的启蒙思想家,他们批判 ,宣扬 ,提倡○3 深受 和 的影响。

历程:○1 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 ○2 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立宪制,建立 ○3 此后,法国政局不断震荡,政权更迭频繁,政体反复变换。

确立:1870年, 建立,1875年,议会通过宪法全部条款,确立共和制。

内容:○1 立法权: ○2 行政权: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 ,】 总统是 ,内阁由 总统的命令须由各部部长副署。

巩固:共和派和人民群众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制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在以后的一会选举中, 派取得胜利,议会对宪法做了修改和补充。

如规定凡 ,堵塞了 的复辟之路。

影响: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 二、德国君主立宪制背景:○1 14世纪以来,德国陷入 , 对德国产生极大的震撼。

德国爱国人士发出要求统一的呼声。

○2 19世纪中期, 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从1864年到1870年,在首相 的策划下,普鲁士向后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确立: 年,德意志帝国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内容:○1帝国是一个 ○2 国王:○3 首相: ○4 立法机构: 评价:○1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个 。

帝国国会有民主选举的基础,也提供现代政党的讲坛,但帝国国会和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2普鲁士的 和 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 ○3帝国的专横统治引起社会的不满,并最终把德国拖进 ○4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德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巩固了 ,促进了 的发展。

【自主探究】法国总统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异同【巩固训练】1.史学界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模式划分为三种:英国模式、德国模式、法国模式。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学案)【课标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材料一:朕即国家。

——路易十四材料二: 18世纪下半期,当英国早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法国仍然是欧洲大路上一个典型的封建国家,封建等级森严。

社会成员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

法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法国第三等级,特别是其中的资产阶级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人教版高级中学教科书《世界近现代史》材料三:在法国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下,法国于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材料四: 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被视为封建专制统治象征的巴士底监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后来,7月14日成为法国的国庆节。

——人教版高级中学教科书《世界近现代史》问题:由以上四则材料我们可以总结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吗?(1)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它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爆发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艰难的共和历程材料一:请思考:1789-1870年间,法国政局的特点是什么?材料二:17、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宣称“朕即国家”。

——《岳麓版必修一》P43材料三:我从不放弃王位,四十年来,我不曾允许损害君主制原则。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1岳麓版(新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1岳麓版(新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想一想: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问题——体现了帝制与共和制斗争的激烈,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斗争的最终结果如何?为什么?参考答案:结果——共和派获胜。
共和制巩固:、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共和派和人民坚持不懈地斗争。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民普遍接受共和思想。、通过宪法修正,宣布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总统,使君主派复辟之路被堵。
近年的历程可以分成三段,请大家来概括。(点击课件)
学生概括:创立共和——曲折反复——最终确立、巩固。
(点击课件)小组讨论:概括法国走向共和道路的特点?为什么?
特点:漫长、曲折、激进、暴力。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
二、法兰西第 三 共 和国宪法
一)内容特点
二)共和制巩固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
年级
高中一年级必修一
教学时间
年月日
题目
第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课时
课本
岳麓书院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课程标准》“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 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法
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德意志特色的君主立宪制。
能力目标
通过对法德两国政体确立过程的了解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
()法国封建势力强大。欧洲封建势力干涉
()启蒙思想深刻影响,人民对自由、平等的不懈追求。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年宪选出,总统对议会负责。再阅读小字部分加深理解。
(点击课件)材料解析:直到年,君主派依然不甘心,对共和派进行反扑,共和派遭到重大打击。君主派的一家报纸得意地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和结构。

1.2 教学内容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和结构。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引导法:引导学生了解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和结构。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对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了解程度。

第二章: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起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起源和发展。

2.2 教学内容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起源和发展。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起源和发展。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对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起源和发展的了解程度。

第三章: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主要内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主要内容。

3.2 教学内容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主要内容。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主要内容。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对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主要内容的了解程度。

第四章: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影响。

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对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影响的了解程度。

第五章: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5.2 教学内容选择一个欧洲国家的政体改革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案例国家的政体改革背景和过程。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国家政体改革的影响。

5.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导学案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导学案

第3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我的疑问】探究案读下面一段材料,结合法国1875年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一)立法权力;(二)国家的行政权力(三)司法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的执行这些法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结合上述材料试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考查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限时4分钟,带★C 层可不做。

1.根据1875年宪法的规定,对法国共和政体运行基本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议会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 B .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C .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并对其负责D .总统的命令须经内阁各部部长副署2.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

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这说明 A .总统控制议会 B .总统对议会负责 C .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 .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3.“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这句话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 A .浓厚的军事色彩 B .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 .民主性 D .专制独裁性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所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宪法授予皇帝巨大的权力B .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 .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D .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5.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

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②国会由两院组成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 .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史海采珠1.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补充到课本上)(1)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通过分析欧洲各国的政治制度及改革历程,使学生掌握欧洲政体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1.2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能够:1. 描述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背景和意义;2. 分析欧洲各国政治制度的特点;3. 概述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主要内容。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内容1.4.1 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背景1.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2. 欧洲各国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

1.4.2 欧洲各国政治制度的特点1. 民主制度;2. 政党制度;3. 联邦制度与邦联制度;4. 君主制与共和制。

1.4.3 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意义1. 提高政治制度的民主化程度;2. 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3. 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第二章:德国的政体改革2.1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能够:1. 描述德国政治制度的特点;2. 分析德国政体改革的原因和过程;3. 评价德国政体改革的效果。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3 教学内容2.3.1 德国政治制度的特点1. 民主制度;2. 政党制度;3. 联邦制度。

2.3.2 德国政体改革的原因1. 应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挑战;2. 提高政治制度的民主化程度;3. 调整国家治理结构。

2.3.3 德国政体改革的过程1. 1949年宪法的制定;2. 1969年基本法的修改;3. 1990年两德统一后的政体调整。

2.3.4 德国政体改革的效果1. 提高政治制度的民主化程度;2. 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3. 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第三章:法国的政体改革3.1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能够:1. 描述法国政治制度的特点;2. 分析法国政体改革的原因和过程;3. 评价法国政体改革的效果。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编者:李颖秋教学过程课标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了解《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进入新课】探究1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思考1: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社会状况如何?18世纪法国是君主专制国家;整个社会有三个等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要求相【教学目标】★基础知识法国大革命;共和制与君主制的反复较量;《1875年宪法》。

德意志统一的方式、统一的意义、德意志帝国宪法和政治制度特点★能力要求通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讲述德意志统一的历史背景,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对比法德政体的异同,培养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认识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及复杂性。

强烈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感促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危害【教学重点】法国1875年宪法和德国1871年宪法【教学难点】法国共和制确立历程为什么如此漫长及德国近代政体的特点。

【教学方法】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及多媒体。

应的政治地位;第三等级与第一、二等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考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腐朽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基础:启蒙思想家的宣传动员 外部原因: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思考3: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政体是怎样反复变换的? 君主立宪制(1789年7—1792.8)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9 —1804)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5年) 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年) 七月王朝(1830——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年)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 思考4:法国的政体为什么不断变换?因为在第一、第二共和国时期,政治斗争你死我活,政局难以稳定,1814年后的三个王朝都实行某种程度的代议制,但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导致一次次的革命。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A:假如你是议员……1.你是怎样当上议员的? 参议院议员: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议员:普选产生2.身为议员的你拥有哪些权力? 创议并制定法律B:假如你是总统……1.你是怎么当上总统的? 议会选举2.你的任期几年?可否连任? 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3.身为总统的你拥有哪些权力? 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任命官员、任命内阁;提出法案、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

4.你的命令一经签署就能生效吗?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合作探究】马克思: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并按照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1、为什么说德意志“是一个以议会粉饰门面”的国家?在近代君主立宪制政体中,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

而在德意志,皇帝掌握实权,议会权力薄弱,因此只起到装点门面的作用。

2、据材料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

军国主义、专制主义3、根据材料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本质:专制是实,立宪是虚【活学活用】英国在安妮女王(1712年在位)之后的历史上国王从未对议会行使过否决权。

德皇威廉二世在位期间,多次行使否决权,并前后四次解散议会。

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英国国王权力受议会限制,虚位元首,统而不治;德国皇帝拥有实权,签署和公布法律,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4、课堂练习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漫画家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

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

这幅漫画的含义是()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2、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是()C.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3、下列关于法兰西共和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4、按照德意志帝国宪法,国王可以任免宰相和其他官员,创制法律,甚至召开和解散议会。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导学案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导学案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导学案【课标要求】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共和制与君主制的反复斗争。

2.知道《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自主预习】清单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1.背景:⑴17、18世纪,法国处在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之下。

⑵的发展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思维拓展一】法国共和政体确立艰难的表现、原因、实质及其启示1.表现:⑴过程复杂:经过了君主制与共和制的反复斗争,到1875年才确立了共和制。

⑵时间长:从1789年到1785 年长达80多年,法国社会处于动荡之中。

⑶内外矛盾交织:既有国内斗争,又有法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斗争。

2.原因:⑴外部环境:几乎所有欧洲国家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⑵专制传统:法国是千年封建王国,又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专制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

⑶阶级关系: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内阶级关系错综复杂。

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工商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派别,各派在利益上不完全相同,因而会在共和派和保皇派之间摇摆不定,导致力量分散。

⑷经济水平:大革命时法国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

3.实质:民主与专制的较量。

4.启示:⑴从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⑵历史总是在曲折发展中前进的。

【自主预习】清单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颁布:1875年,议会陆续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

2.内容:⑴总统:行政权。

①地位: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②产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③权力: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有权解散众议院。

⑵议会:立法权。

①组成:参议院(间接选出);②众议院(普选选出、选民有财产资格和居住时期的限制)。

②权利:①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②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3.巩固:共和派和人民群众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政体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 使学生掌握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历程、原因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政体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欧洲大陆主要政体类型概述君主制:以英国、荷兰、比利时等为代表共和制:以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为代表2. 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历程英国:17世纪的“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法国:1789年大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国德国:1871年德意志统一,建立君主立宪制意大利:11年统一,建立君主立宪制3. 政体改革的原因经济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社会进步:民主、平等观念的普及政治竞争:国家间的竞争与模仿4. 政体改革的影响政治稳定:提高政府治理效率社会发展:促进民主制度完善国际地位:提升国家竞争力三、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教师讲解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英国、法国等国家的政体改革过程及影响。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政体改革对国家发展的作用,比较不同国家的政体特点。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欧洲政治制度、欧洲各国历史等教材。

2. 课件: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相关图片、图表、文献等。

3. 网络资源:欧洲各国政府官网、学术论文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

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主体讲授:详细讲解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历程、原因和影响。

3. 案例分析:以英国、法国为例,分析两国政体改革的过程及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其他欧洲国家的政体改革情况。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政体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七、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欧洲大陆主要政体类型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 第3-4课时:讲解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历程及其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主权和
B .恢夏了法国的封建君主制度 与
华盛顿一样都是共和主义者
,建立共和国。

还是实行 展开了激烈斗争o
2、 制定:1875年,议会陆续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

3、 内容
(1) 立法权由参议院及 两院行使,参议院由 产生,众议院由 选出。

(2) 行政权由 和 掌握,总统由议会选出;总统是国家元首,可见参议院同意的条
件下解散众议院,可任命,但内阁对 负责。

4、 发展:共和派通过议会对宪法进行修正补充
(1) 《》定为法国国歌;7月14廿定为 o
(2) 宪法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堵塞了
的复辟之路。

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

第1 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年级:高一 时间:2 0 12-10
一、 学习目标: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共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 和制的异同。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二、 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难点:①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1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三、 教学过程
(一) 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自学指导
1、 初步确立
(1) 背景
%1 17、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 o
%1 法国 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和平等,提倡 %1 美国 爆发的影响。

(2) 过程
%1 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了 。

%1 1792年法国废除 ,建立了 ,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2、 曲折反复:君主制与共和制的长期斗争,政体反复变换。

跟踪训练
K1804年拿破仑加冕时说:“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

”下面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拿破仑( )
A.被迫登上皇位 C.仍然维护法国资产阶级利益 (二)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自学指导
1、 背景
(1 ) 1870年,共和派在巳黎宣布废除
(2)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建立 5、影响:
踪训练
1、 法国的仁人志士历经数十年的斗争,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其标志是()
A.《人权宣言》的颁布
B. 1791年宪法的颁布
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2、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出疽'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 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

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 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从根木上反映出()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共和制的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三)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自学指导
1、国家的统一
(1)背景
%114世纪以来,德意志长期处于状态。

%1对德意志产生极大的震撼。

%1德意志爱国人士发出要求的呼声。

%1德意志一些邦国推行, 成为最强大的邦国之一。

(2)过程: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通过三次日上而下的 ,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2、体制的确立
(1)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颁布《》,规定帝国实行和。

%1帝国是一个“永久性二
%1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并享有"”的称号,总揽军政、法律大权。

%1首相主持,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负责。

%1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行使立法权。

(2)特点
(6云意志帝国是一个的君主立宪国家。

%1帝国国会具有的基础,但对政权无任何0
%1带有浓厚的和传统。

3、评价
(1)新政体的确立是德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巩固了,促进了的发展。

(2)帝国的引起社会不满,并把德国拖进的灾难。

跟踪训练
1、与英法两国代议制相比,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不能彻底完成的因素是()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地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没有受到根本触动
C.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
D.各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随堂训练
1、某部历史记录片有这么一段解说词:“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
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

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70多年,成为法国'长寿'的共和国。

”下面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由封建专制到共和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②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发展前进
%1当时法国的封建主义还比较强大④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当今美国总统奥巳马和法国总统奥朗德。

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
括()
A.掌握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
D.由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
3、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 1787年美国宪法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 LI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
一律赦免。

”被赦免者既有巳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

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5、韩国建立后,仿效欧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迟缓。

20世纪60年代初,军人集团执掌政权,实行威权
政治,经济高速发展。

进入90年代后,韩国确立了政党政治。

这反映出在韩国()
A.只有威权政治才能干预经济
B.欧美式政治体制不适合发展经济
C.经济发展与推行政党政治必须同步
D.民主体制的确立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