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孙武(春秋末期)

第一篇计篇

第二篇作战篇

第三篇谋攻篇

第四篇形篇

第五篇势篇

第六篇虚实篇————前六篇主要讲军事理论

第七篇军争篇

第八篇九变篇

第九篇行军篇

第十篇地形篇

第十一篇九地篇

第十二篇火攻篇

第十三篇用间篇————后七篇主要讲实践,讲述战争中的具体应用问题。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武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军民生死安危主宰,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是不能不认真考察的。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译文】因此,要通过敌我五方面的分析,比较敌我双方的情况,来取得对战争形势的认识。这五个影响战争胜负的方面是:道、天、地、将、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产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译文】所谓“道”,是指民众与国君有共同意愿,能够同心同德,可以同生共死,不怕危难。(人和)

所谓“天”,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等季节天候。(天时)

所谓“地”,是指道途的远与近,地势险峻与平坦,战地的宽广与狭窄,地形有利或有害。(地利)

所谓“将”,是指将帅的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

果断勇敢。(领导)

所谓“法”,是指军队组织的编制、指挥信号的规定、将帅的职责、粮食来源和军需物品的管理情况和制度。(制度)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日: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舍孰行?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凡上述五个方面,做将帅的不能不知道。能够深刻理解的就能取胜,否则就不能取胜。

所以,要通过双方几个方面来分析比较,以探索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就是说,哪一方国君政治贤明?哪一方将帅指挥高明?哪一方得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军队实力较强? 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贤明?

我们根据以上分析对比,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负了。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译文】若能听从我的决策,用兵打仗必然胜利,我就留下。假若不听从我的决策,用兵打仗必然失败,我就离去。(希望得到吴王的重用)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夕卜。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译文】根据有利条件制定了战争决策而又能贯彻执行,就要在战场上创造有利的“势”,作为外在的辅助条件。所谓“势”,就是能够根据有利条件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与行动。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秩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译文】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之术。

所以,能打装作不能打;要打装作不想打;要打近处装作要打远处。敌人食利,墨以利引诱他;敌人混乱,要乘机攻取他;敌人力量雄厚,要注意防备他;敌人兵力强大,要暂时躲避他;敌将易怒暴躁,要骚扰他;敌将轻视我,要设法使他更加骄横。对于休整充分的敌人,要设法使他疲劳;对于内部和睦的敌人,要设法离间他。攻击没有防备的敌人,行动向着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这些都是军事取胜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又不能公布于众的。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如果作战之前就能在庙堂(军帐)中预计出战势和胜负的结果,是应为计划稠密,获得胜利的条件多。作战之前就能预计不能取胜的,是应为筹划不周,获得胜利的条件少。有利条件多就能取胜,有利条件少就不能取胜。何况不做筹划、不具备有利条件呢?

我们根据这些来观察,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负了。

首先,孙武提出“五事”、“七计”,通过它来判断战争胜负的形势。

然后,点出战争的特征:兵者,诡道也。

最后,孙武又提出了“未战先算”、多算多胜“的观点,并且再次强调了“慎战”、“重战”的态度。要对自已和敌军都能了如指掌,有利时则战,不利时则不战。

战争取胜的基本原则:“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