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遗传学 第4章 教案
遗传学第一至四章课件
![遗传学第一至四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9f1bc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e.png)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负责编码蛋白质或RNA分子。根据功能和结构特征,基因可分为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和编码RNA的基因。
总结词
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负责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将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或RNA分子,从而影响生物体的功能。根据功能和结构特征,基因可分为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和编码RNA的基因,如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干扰基因等。
基因表达的启动调节
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调节涉及对mRNA的稳定性、翻译效率和蛋白质的修饰等方面的调节。
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调节
表观遗传学调节是指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方式对基因表达的调节。
表观遗传学调节
基因表达的调控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基因的概念与分类
总结词
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调控。转录调控主要涉及启动子、增强子等调控元件的作用,而翻译调控则与mRNA的稳定性、蛋白质的修饰等有关。
详细描述
基因的表达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调控。在转录水平上,基因的表达受到启动子、增强子等调控元件的调节,它们可以影响转录的起始和效率。此外,转录因子、miRNA等也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在翻译水平上,mRNA的稳定性、蛋白质的修饰等也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这些调控机制对于细胞内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以及应对不同环境刺激时的基因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孟德尔遗传定律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对生物体的遗传特征产生影响。
染色体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
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生物体出现异常表型,甚至引起疾病。
连锁遗传
染色体上相邻基因一起遗传的现象称为连锁遗传。
【遗传学】第四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遗传学】第四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d5693f4ceefdc8d376ee32c0.png)
第四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本章重点:性别决定:与性别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称性染色体;成对性染色体往往异型:XY型、ZW型;性连锁。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学时:6第一节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一、性染色体的发现1891年德国细胞学家Henking在半翅目昆虫的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中发现一团染色质,在一半的精子中有这种染色质,另一半没有,命名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
1905年E.B.Wilson证明,在许多昆虫中,雌性个体具有两套普通的染色体(常染色体)和两条X染色体,而雄性个体也具有两套常染色体,但只有一条X染色体。
生物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性染色体: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
成对的性染色体往往是异型,即形态、结构和大小和功能都有所不同。
常染色体:其它各对染色体,通常以A表示。
常染色体的各对同源染色体一般都是同型,即形态、结构和大小基本相同。
如:果蝇n = 4雌3AA+1XX 雄3AA+1XY二、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几种类型(1)XY型性决定在生物界中较为普遍的类型。
人类、全部哺乳动物、某些两栖类和某些鱼类以及很多昆虫和雌雄异株的植物等的性决定都是XY型。
雄性是异配性别(heterogametic sex),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
雌性是同配性别(homogametic sex),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
子女的性别是由精细胞带有Y染色体还是不带有Y来决定的,因为Y染色体上有决定睾丸形成的基因,故Y染色体对于人类雄性的性别决定至关重要。
(2)ZW型性决定鸟类、鳞翅目昆虫、某些两栖类及爬行类动物的性别决定都属于这一类型。
雄性具有两条相同的性染色体,叫做ZZ;雌性具有一条Z染色体和一条W染色体。
雄性是同配性别,而雌性是异配性别。
子代性别由卵细胞中带有的Z染色体或者是W 染色体来决定(3)XO型性决定直翅目昆虫(如蝗虫、蟋蟀和蟑螂等)属于这一类型。
雌性的性染色体成对,为XX,雄性只有一条单一的X染色体,为XO。
普通遗传学_教材电子版 (1)
![普通遗传学_教材电子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610c4cffba0d4a7302763aee.png)
• 摩尔根也假设杂交F2表型的产生与减数分裂期交 叉形成(Chiasmaformation )的联系,Morgan 和 E.cattell(1912年)用crossing-over(交换)这一 术语来描述由于染色体相互交换的过程产生连锁 基因间的重组合。
• 摩尔根假设:相同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出现不完 全连锁是由于减数分裂期交叉使它们彼此物理上 的分开(也没有证明)。
第4章 连锁遗传
单林娜 制作
1
第4章 连锁遗传
4.1 连锁遗传规律 4.2 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4.3 交换和重组率
4.4 基因定位和染色体作图
4.5 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
To P93
单林娜 制作 2
4.1 连锁遗传规律
4.1.1 性状连锁遗传的发现
1905 贝特森(Bateson, W.) 庞尼特(Punnet, R.C) 香豌豆(Lathyrus doratus) 相引(coupling ) 相斥(repulsion)
No. 9 染色体
C : 色素基因 Wx : 糯质基因 或 蜡质基因 knob: 节结,纽结
单林娜 制作
19
knob
starchy
waxy
单林娜 制作 20
C c
C c C c
wx Wx
8
c c
c 测交
wx wx
产生配子
产生配子
wx 8 Wx Wx wx 8 c c Wx wx
wx
通过杂交后比较亲本 型后代和遗传重组后 代的染色体,发现亲 本型的后代都保持了 亲本的染色体排列, 而重组型后代的染色 体也发生了重组
26
4.3 交换和重组率
• 4.3.1 概念 • 4.3.2 重组率的测定
遗传学讲义第4章【PPT】
![遗传学讲义第4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b4430627d3240c8547ef20.png)
4
第一节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
❖ 例2. 有一种太阳红玉米,植物体见光部分表现为 红色,不见光部分表现不出红色而呈绿色(表)。
条 件 : 太 阳 表 型 : 红 色 结 论 : 红 色 显 性 , 绿 色 隐 性
条 件 : 无 太 阳 表 型 : 绿 色 结 论 : 绿 色 显 性 , 红 色 隐 性
2020/12/7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6
2、并显性(codominance)
❖举例:镰刀形贫血症
2020/12/7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7
❖ 正常人的红血球是碟形
2020/12/7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8
❖ 镰形红血球贫血病患者的红血球细胞呈是镰刀形
2020/12/7
12
3、表现度(expressivity)
❖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基因的表达在程度上存在一 定的差异,即基因的表型效应会有各种变化,我们 将个体间这种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叫表现度。
❖ 表现度的不同等级往往形成一个从极端的表现过渡 到“无外显”的连续系列。因此,外显率是指一个 基因效应的表达或不表达,而不管表达的程度如何; 而表现度则适用于描述基因表达的程度。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0
2、外显率(penetrance)
❖ 外显率是指某一基因型个体显示其预期表型的比率, 它是基因表达的另一变异方式。
❖ 譬如说,玉米形成叶绿素的基因型AA或Aa,在有 光的条件下,应该100%形成叶绿体,基因A的外显 率是100%;而在无光的条件下,则不能形成叶绿 体,我们就可以说在无光的条件下,基因A的外显 率为0。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普通遗传学(第四章)
![普通遗传学(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1f06494b804d2b160b4ec046.png)
1.2、ec-cv:RF=(273+265+5+3)/5318=10.26%
ct-cv间的重组率
1.3、ct-cv:RF=(217+223+5+3)/5318=8.4%
3、初步判定基因间的关系,确定双交换数据、计算双交换率
1.1、ec-ct:RF=(273+265+217+223)/5318=18.4% 1.2、ec-cv:RF=(273+265+5+3)/5318=10.26% 1.3、ct-cv:RF=(217+223+5+3)/5318=8.4%
不完全连锁的普遍性
• 不完全连锁遗传普遍存在 • 完全连锁遗传则较为少见:♂果蝇、♀家蚕
玉米糊粉层颜色和籽粒 形状的遗传显现P63
课堂练习P60页 Bateson和 Punnet豌豆试 验相引组重组 率计算
C、交换及其间接细胞学证据P64
1) 交换的概念:指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 (配对) 时,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相调换相 应(同源)的片段[交换],产生染色体交叉现象 (显微镜观测),导致重组。
果蝇中的三点测验
1、按两点测验 整理数据 2、计算两点间 的重组值 3、初步判定基 因间的关系, 确定双交换 数据、计算 双交换率 4、校对数据确 定任两点间 的交换率、 图距并画出 连锁图
ec-ct间的重组率
1.1、ec-ct:RF=(273+265+217+223)/5318=18.4%
ec-cv间的重组率
P_L_
预计: 235.8 9 :
P_ll
78.5 3 :
ppL_
78.5 3 :
第四单元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abe79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0.png)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遗传现象,如“为什么子女会像父母?”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本章节的学习内容;
(2)新课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案例,介绍基因、DNA、染色体等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遗传学的基本框架;
(3)重点内容讲解:详细讲解遗传定律、遗传变异类型等内容,结合实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保证作业质量,按时完成;
2.作业应体现学生的思考过程,鼓励创新和独立见解;
3.小组作业要注重团队合作,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
4.作业完成后,学生需进行自我检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和书写的规范。
第四单元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基因、DNA、染色体等基本遗传学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能运用这些定律解释遗传现象;
3.了解并掌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学会运用遗传图谱、杂交实验等方法分析遗传问题,提高遗传学实验操作能力。
3.梳理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强调遗传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内容,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绘制一张遗传图谱,要求包含至少两代家庭成员的遗传信息,并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遗传规律。
2.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遗传变异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短文,字数在500字左右。
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较为积极的态度,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使学生在学习遗传学知识的同时,关注社会发展,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 (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 (新版)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b06b51aef8941ea66e055b.png)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
执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讨论,能够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变形虫切割及核移植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以及各种图文资料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比较、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每一环节实验分析和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体验探究新知的过程,即由已知到未知的假设再到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教学难点:阐述染色体存在的规律;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
围绕目标的达成,贯穿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使学生经历图文信息分析、归纳等学习过程。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
2、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写学案,准备DNA模型,准备制作遗传物质的关系模型的手工材料。
【重要概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
【教学程序】。
普通遗传学4
![普通遗传学4](https://img.taocdn.com/s3/m/ba2a39573c1ec5da50e27024.png)
长江大学
二、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 独立分配规律:控制不同相对 性状的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 程中,这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 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 不干扰,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 中去的。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YYRR YyRr
♀ YR YR Yr
yyrr
yR yr♂
Yr
yR yr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植物杂交的有关符号
F (filial generation): 表示杂 种后代 F1: 杂种一代 F2: 杂种二代 Fn: 杂种n代 : 自交,指同一植株上的自花授 粉或同株上的异花授粉。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人类遗传分析中常用的符号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显
性
隐
性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正常血 红细胞 RR
杂合血 红细胞 Rr
病变血 红细胞 rr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4、镶嵌显性 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 个体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
黄底型
普通遗传学
均色型
长江大学
谈家桢 (1909-至今)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鉴别的性状的显性表现取决于所依 据的标准而改变。
rr
可能组合数 64种 (22n)
F2 基因型种类 27种 (3n)
表现型种类 8种 (2n)
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情况下:? 普通遗传学
长江大学
杂合基 F2表型 F1配子 F2基因 F2纯合 因对数 种类 型 基因型
F2表型 比例
1 2 n
2
2 2 ……… n 2
遗传学教案
![遗传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215b2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d.png)
遗传学教案第一篇:遗传学教案遗传学教案Genetics 课程代码:10102104 学时数:72学时(讲课:58学时;实验:14学时;实习:无)学分数:4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遗传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遗传分析的一般方法和实验技能,了解遗传学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遗传学有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一章绪言课时分配:讲课2学时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认清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了解遗传学在科学和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在遗传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科学家和关键性实验。
本章主要内容:1.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2.遗传学的发展简史;3.遗传学在科学和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内容:遗传学的概念,遗传与变异的关系,遗传变异与生殖的关系,遗传学的历史及发展。
难点内容: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掌握内容:遗传学的概念、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概念:遗传学,遗传,变异,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课时分配:讲课5学时,实验3学时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生物染色体的结构与组成‚掌握真核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生殖等生命活动中的规律性行为及其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1.真核细胞的遗传体系;2.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3.细胞的有丝分裂;4.细胞的减数分裂;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6.生活周期。
重点内容:染色体组,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裂过程及特点,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的关系。
难点内容:减数分裂。
掌握内容:减数分裂,染色体相关内容。
概念:联会、染色质、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单倍体、一倍体、二倍体、多倍体、二价体、四分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实验: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观察(3学时);2.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涂抹制片(2学时)。
3.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压片法(2学时)第三章孟德尔遗传课时分配:讲课6学时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关于性状、表现型、基因型等遗传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两个遗传规律的内容和细胞学实质,了解基因作用与性状表现的关系。
遗传学第四章.pptx
![遗传学第四章.pptx](https://img.taocdn.com/s3/m/33b9b49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5.png)
•
•
•
第11页/共69页
• 先按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试验结果分析: 黄∶绿=(315+101)∶(108+32)
•
=416∶140=2.97∶1≈3∶1
圆∶皱 =(315+108)∶(101+32)
•
=423∶133=3.18∶1≈3∶1
∴两对基因相互独立地遗传给子代 每对性状的F2分离
均符合3∶1比例;
•
态下能够表现的基因。
• ⒌隐性基因(recesive gene):在杂 合
•
状态下不表现的基因。
• ⒍基因型(genotype):生物体或细胞 内
•
所研究基因的组合形式。
• ⒎表现型(phnotype):也称表型,生
物
第5页/共69页
• ⒏纯合体(homorygote):所研究的基因
•
等位基因间同质结合。
• 如Mendel试验。
• 2.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once): F1表现出双亲的中间性状。
• 如紫茉莉:
•
红1
• 红花×白花→F1粉红花→F2 粉红2 白1
第28页/共69页
• 3.共显性(Codominance):双亲的性状在F1代同时得到表现。如:大豆A型蛋 白质和B型蛋白质,这是一对基因的差别。为共显性。
杂
合
,
则
F
2代
有
2
7
种
基
因型
,
自
交
后代
•
不分离:纯合
• 自交F3代 •
离
一对杂合出现3:1的分离 分离:杂合 二对杂合出现9:3:3:1的分
第04章教案
![第04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b4511eb7360b4c2e3f6446.png)
第四章单基因疾病的遗传➢教学要求1.掌握单基因疾病的遗传方式。
2.掌握各种单基因疾病遗传方式的特征。
3.掌握影响单基因遗传的因素。
4.熟悉系谱与系谱分析法。
5.了解常见的几种单基因遗传疾病。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学时➢教学内容一.系谱与系谱分析法系谱、先证者概念系谱图绘制结合实验课内容学习绘制和分析系谱图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一)Huntington舞蹈病(二)婚配类型与子代发病风险(重点)(三)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的特征(重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举例,多媒体中的照片和录像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一)Tay-Sachs病(二)婚配类型及子代发病风险(重点)(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特征(重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举例,多媒体中的照片和录像四. X连锁显性遗传病的遗传(一)抗维生素D佝偻病(二)婚配类型和子代发病风险(重点)(三)X连锁显性遗传的遗传特征(重点)X连锁显性遗传病举例,多媒体中的照片和录像五. X连锁隐性遗传病的遗传(一)血友病A(二)婚配类型和子代发病风险(重点)(三)X连锁隐性遗传的遗传特征(重点)X连锁隐性遗传病举例,多媒体中的照片和录像六. Y连锁遗传病的遗传Y连锁遗传病举例,多媒体中的照片七.影响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几个因素1.表现度2.外显率3.拟表型4.基因的多效性5.遗传异质性6.遗传早现7.从性遗传 8.限性遗传 9.遗传印记 10.延迟显性 11.X染色体失活12.不完全显性遗传 13.不规则显性遗传 14.共显性遗传15.同一基因可产生显性或隐性突变1。
普通遗传学 第4章 教案
![普通遗传学 第4章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c6f017c281e53a5802ffa4.png)
4、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教案教学内容:第四章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4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孟德尔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学会对遗传的基本现象进行初步的遗传分析;2.领会孟德尔实验的分析方法,理解孟德尔学说的核心内容;3.掌握遗传的染色体学说;4.了解基因型、表型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孟德尔第一定律、第二定律;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教学素材:教材《普通遗传学》第二版杨业华主编参考书张建明《现代遗传学》、贺竹梅《现代遗传学教程》教学方法:使用PPT 学时:4授课内容:4.1 分离定律4.2 独立分配定律4.3 适合度测验复习题及答案:复习题1. 小麦毛颖基因P为显性,光颖基因p为隐性。
写出下列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
(1)毛颖×毛颖,后代全部毛颖;(2)毛颖×毛颖,后代3/4毛颖∶1/4光颖;(3)毛颖×毛颖,后代1/2毛颖∶1/2光颖。
2. 萝卜块根的形状有长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以下是不同类型杂交的结果:(1)长形×圆形→595椭圆形;(2)长形×椭圆形→205长形,201椭圆形;(3)椭圆形×圆形→198椭圆形,202圆形;(4)椭圆形×椭圆形→58长型,112椭圆形,61圆形。
说明萝卜块根形状属于什么遗传类型,并自定基因符号,标明上述各杂交组合亲本及后代的基因型。
3. 番茄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紫茎与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该两对性状杂交的结果列于下表。
试分析写出各杂交亲本的基因型。
亲本表型后代个体数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1)紫茎、缺刻叶×绿茎、缺刻叶(2)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紫茎、缺刻叶×绿茎、缺刻叶(4)紫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5)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3122197224047010120923191310643878610771774. 有两对基因A和a,B和b ,它们是自由组合的,而且A对a是显性,B对b是显性。
2021年秋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4单元 第4章 第1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2 (新版)济南版(1)
![2021年秋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4单元 第4章 第1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2 (新版)济南版(1)](https://img.taocdn.com/s3/m/6518300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8.png)
遗传的物质基础课型:新讲课1.知识目标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操纵中心,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度日动,提高思维能力,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增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育学生的科学:通过对遗传学进展的了解态度。
课前预备: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
教学进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5分钟学生回忆、看书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必要的要进行板演。
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课件、小黑板或口述等)呈现对上节课学过的主要知识的提问: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2、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出示三张孩子的照片,请学生猜猜看哪一个是我的孩子,说出猜测的依据。
引出遗传和变异现象,进入新课的学习。
进而请学生例举生活中常见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通过分析讨论,提炼出遗传的概念。
遗传和生物的其他生命活动一样,也有其物质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遗传学家,探究遗传的物质基础。
学生交流课下调查结果:自身与父母貌上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遗传和变异现象,进入本节学习引导探究层层推进6分钟(第一个环节:通过两种手段使学生认同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1.播放克隆羊多利培育过程动画2.设计实验:证明伞藻的伞帽形状、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教师给学生提供背景知识:(1)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学生对多利培育过程进行分析根据背景知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可以采用嫁接方式,也可以进行细胞核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去解答得出结论: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开启学生思维得出结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2)伞藻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切去伞帽后仍能长出新的伞帽。
在方案设计中,教师建议学生可以采用课本73页中的嫁接方式,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如通过对细胞核移植的方式进行证明等。
教师选取小组展示设计方案,共同评价方案是否科学可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AaBb个体产生AB配子的概率是多少? (2)AABb个体产生AB配子的概率是多少? (3)AaBb×AaBb杂交产生AABB合子的概率是多少? (4)aabb×AABB杂交产生AABB合子的概率是多少? (5)AaBb×AaBb杂交产生AB表型的概率是多少? (6)aabb×AABB杂交产生AB表型的概率是多少? (7)AaBb×AaBB杂交产生aB表型的概率是多少? 5. 1902年Bateson继孟德尔之后,首次报告了两对不同性状间杂交 的研究工作。他用单冠白羽的莱杭鸡与豌豆黑羽的印第安斗鸡杂交,F1 是白羽豌豆冠,F1×F1杂交得F2有:111只白羽豌豆冠;37只白羽单冠, 34只黑羽豌豆冠;8只黑羽单冠。试问: (1)你预料每一种类型的理论数是多少? (2)用X2方法测定你的解释。 6. 如果F2的比值为:(1)13∶3;(2)15∶1;(3)9∶3∶4; (4)12∶3∶1;(5)1∶2∶1∶2∶4∶2∶1∶2∶1。试问如果它们的 F1与全隐性个体测交,那么预期的表型比值应是什么? 7. 在某些植物中,红色素是由无色前体酶促合成的,紫色素是在 酶的作用下红色素分子上加上一个—OH形成的。在紫×紫杂交中,所得 F1代中有81株紫色,27株红色,36株白色个体。问: (1)杂交中包括几对基因?它们属何种遗传方式? (2)紫色亲本的基因是什么? (3)F1代3种表型的基因型是什么? 8. 设玉米籽粒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显性基因互作的结果,基因型 为A C R 籽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籽粒均无色。一个有色籽粒植株与以 下3个纯合系分别杂交,获得下列结果: (1)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 (2)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25%有色籽粒;
8. 这个有色籽粒新本的基因型是AACCRr.
后代个体数
亲本表型
紫茎、 缺刻叶
紫茎、 马铃薯叶
绿茎、 缺刻叶
绿茎、 马铃薯
叶
(1)紫茎、缺刻叶×绿
茎、缺刻叶
(2)紫茎、缺刻叶×紫
312
பைடு நூலகம்
101
310
107
茎、马铃薯叶
219
209
64
71
(3)紫茎、缺刻叶×绿
722
231
0
0
茎、缺刻叶
404
0
387
0
(4)紫茎、缺刻叶×绿
70
91
86
77
茎、马铃薯叶 (5)紫茎、马铃薯叶×绿 茎、缺刻叶
(3)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 试问这个有色籽粒亲本是怎样的基因型?
答案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
1.(1)其中一个亲本基因型为PP,另外一个基因型任意。 (2)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均为Pp。 (3)毛颖亲本基因型为Pp,光颖亲本基因型pp.
2.萝卜块根形状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设长型基因为AA,圆型基 因型为aa,椭圆型基因型为Aa.(1)AA×aa→595Aa (2) AA×aa→201Aa+205AA (3)AA×aa→198Aa+202aa (4) AA×aa→58AA+112Aa+61aa。
5.(1)两对基因为独立遗传,F2理论预期值为:白羽豌豆冠, 190×1/16=106.9。白羽单冠,190×3/16=35.6;黑羽豌豆冠, 190×3/16=35.6;黑羽单冠,190×1/16=11.9。(2)х2=1.55;自由 度为4-1=3;0.70>P>0.50;理论与实际结果相符,假设成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孟德尔第一定律、第二定律; 2.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教学素材 : 教材 《普通遗传学》第二版 杨业华 主编 参考书 张建明《现代遗传学》、贺竹梅《现
代遗传学教程》
教学方法: 使用PPT
学时:4
授课内容:
4.1 分离定律 4.2 独立分配定律 4.3 适合度测验
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题
1. 小麦毛颖基因P为显性,光颖基因p为隐性。写出下列杂交组合 的亲本基因型。
(1)毛颖×毛颖,后代全部毛颖; (2)毛颖×毛颖,后代3/4毛颖∶1/4光颖; (3)毛颖×毛颖,后代1/2毛颖∶1/2光颖。 2. 萝卜块根的形状有长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以下是不同类 型杂交的结果: (1)长形×圆形→595椭圆形; (2)长形×椭圆形→205长形,201椭圆形; (3)椭圆形×圆形→198椭圆形,202圆形; (4)椭圆形×椭圆形→58长型,112椭圆形,61圆形。 说明萝卜块根形状属于什么遗传类型,并自定基因符号,标明上述 各杂交组合亲本及后代的基因型。 3. 番茄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紫茎与绿茎是另 一对相对性状,该两对性状杂交的结果列于下表。试分析写出各杂交亲 本的基因型。
4、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
教案
教学内容: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扩展(4学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孟德尔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学会对遗传的基本现象进 行初步的遗传分析;
2. 领会孟德尔实验的分析方法,理解孟德尔学说的核心内容; 3. 掌握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4. 了解基因型、表型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3.分析知紫茎对绿茎(aa)为显性,缺刻叶对马铃薯叶(bb)为 显性,设这两对基因为A,B。(1)AaBb×aaBb (2)AaBb×Aabb (3)AABb×aaBb (4)AaBB×aabb (5)AaBb×aabb
4.(1)1/4 (2)1/2 (3)1/16 (4)0 (5)9/16 (6)1 (7)1/4
6.预期的表型比值应是(1)3:1; (2) 3:1;(3) 2:1:1; (4) 2:1:1;(5) 1:1:1:1
7.(1)包括两对基因Cc和Rr;C为无色前体物合成基因,c不能合 成前体物;R为紫色素合成基因,r为红色素合成基因;两对基因表现为 隐性上位作用,c为上位基因。(2)CcRr;(3)紫色(C_R_);红色 (C_rr);白色(ccR_+ccrr)=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