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显微技术实验报告
细胞的显微测量实验报告
![细胞的显微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145135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0.png)
细胞的显微测量实验报告细胞的显微测量实验报告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对于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显微测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观察和测量细胞的形态、大小和数量等参数,可以进一步研究细胞的特性和功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测量的方法,对细胞进行定量分析,并探索细胞的特征和变化。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实验使用了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细胞培养基、细胞染色剂等材料。
首先,将细胞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培养细胞至适当的密度。
然后,将载玻片放入细胞培养皿中,使细胞附着在载玻片上。
接下来,将载玻片取出,用盖玻片盖住,制作成显微镜下的标本。
最后,将标本放入显微镜中,进行观察和测量。
结果与讨论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细胞在载玻片上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结构。
细胞的形态有圆形、椭圆形、长条形等不同的类型,这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有关。
例如,肌肉细胞呈长条形,适合收缩和伸展;红血细胞呈圆形,有利于携带氧气。
在测量细胞大小时,我们可以利用显微镜的刻度尺或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测量细胞的直径或周长,可以得到细胞的大小参数。
不同类型的细胞大小差异较大,细菌细胞一般在1-10微米之间,而人类体内的某些细胞则可以达到几十微米。
另外,细胞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对细胞的数量进行初步估计。
然而,由于细胞的密度较高,直接数数往往不太准确。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细胞染色剂进行细胞计数。
染色剂可以选择荧光染料或普通染料,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细胞的数量,再根据染色细胞与未染色细胞的比例,推算出整个细胞群体的数量。
细胞的显微测量不仅可以提供对细胞形态、大小和数量的定量数据,还可以进一步探索细胞的特征和变化。
例如,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可以研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通过测量细胞的大小变化,可以了解细胞的代谢和增殖能力;通过计算细胞的数量变化,可以探索细胞的生命周期和死亡机制。
总结细胞的显微测量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观察和测量细胞的形态、大小和数量等参数,可以进一步了解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微生物实验报告_显微镜
![微生物实验报告_显微镜](https://img.taocdn.com/s3/m/1ed0be6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7.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方法。
2. 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3. 了解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况。
二、实验原理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放大微小物体的仪器。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运动和生长状况,从而了解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微生物培养液- 微生物纯培养物- 玻片、盖玻片、载玻片- 滴管、酒精灯、镊子2. 仪器:- 显微镜- 照相机(可选)四、实验步骤1. 拿出显微镜,调整光源和焦距,确保视野清晰。
2. 用滴管将微生物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 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焦距,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4. 用照相机记录微生物的图像(可选)。
5. 重复以上步骤,观察不同环境下的微生物生长状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微生物的形态多样,包括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2. 观察到微生物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 观察到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况,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六、实验结论1. 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形态和结构的重要工具。
2. 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与其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
3.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七、注意事项1. 操作显微镜时要轻柔,避免损坏镜头。
2. 保持显微镜的清洁,避免污染。
3. 观察微生物时要保持耐心,仔细观察。
八、实验拓展1. 尝试观察其他微生物,如细菌、真菌、藻类等。
2. 研究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环境适应性。
3. 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繁殖过程。
九、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方法,观察了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了解了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环境适应性。
实验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显微镜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报告动植物细胞的显微观察
![实验报告动植物细胞的显微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34da26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3.png)
实验报告动植物细胞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动植物细胞的显微观察一、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了解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和差异,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一)实验材料1、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菠菜叶下表皮细胞。
2、动物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
(二)实验用具1、显微镜。
2、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滴管、吸水纸、牙签。
3、质量分数为 09%的生理盐水、稀碘液、清水。
三、实验原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由于细胞体积微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需要借助显微镜将其放大。
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分辨出动植物细胞的特点。
四、实验步骤(一)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1、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取材:(1)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表皮,将其展平放在载玻片中央。
(2)菠菜叶下表皮细胞:用刀片在菠菜叶下表皮轻轻划一个小“井”字,用镊子撕取带有下表皮的小方块,放在载玻片中央。
3、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4、展平:用镊子将材料展平,避免重叠。
5、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
6、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1、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同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2、取材: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3、涂片: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4、滴液: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5、盖片:同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6、染色:同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三)显微镜观察1、取镜和安放: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医学显微技术实验报告(3篇)
![医学显微技术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d8935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0.png)
第1篇一、实验名称医学显微技术实验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三、实验目的1.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和保养方法。
2. 学习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形态和功能。
3. 通过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四、实验原理显微镜是一种放大仪器,可以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物体。
通过观察细胞结构,可以了解细胞的基本形态和功能,为后续的医学研究提供基础。
五、主要仪器与试剂1. 仪器:光学显微镜、载物台、显微镜支架、目镜、物镜、镜筒、光源、载玻片、盖玻片、滤纸、镊子等。
2. 试剂:盐酸酒精、苏木精染液、伊红染液、蒸馏水、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等。
六、实验步骤1. 显微镜的基本操作:熟悉显微镜的各个部件,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细胞染色:将待观察的细胞制成玻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
3. 显微镜观察:将染色后的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调整光源和物镜,观察细胞结构。
4. 细胞结构观察:观察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等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5. 实验数据整理:将观察结果进行整理,填写实验报告。
七、注意事项1. 操作显微镜时,注意手部清洁,避免污染显微镜。
2. 调整光源和物镜时,避免过度用力,以免损坏显微镜。
3. 观察细胞结构时,保持稳定的心态,仔细观察,避免主观臆断。
4. 实验过程中,注意记录观察结果,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八、实验结果1. 细胞核:呈蓝色,位于细胞中央,具有核仁。
2. 细胞质:呈红色,细胞核周围区域。
3. 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分布不均。
九、讨论本次实验通过观察细胞结构,了解了细胞的基本形态和功能。
显微镜在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观察细胞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变化,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部分细胞器分布不均,可能与细胞功能有关。
此外,实验过程中,注意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十、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操作和保养方法,了解了细胞的基本形态和功能。
生物显微技术总结范文
![生物显微技术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510e5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b.png)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显微技术在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物显微技术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和研究生物体微观结构的方法,它为我们揭示了生物体的奥秘,为人类健康和生物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以下是生物显微技术的总结。
一、生物显微技术的基本原理生物显微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原理,通过放大微小物体,使其在视觉范围内被观察。
显微镜由光源、物镜、目镜和载物台等部分组成。
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物镜放大,再通过目镜观察,从而实现对微小物体的观察。
二、生物显微技术的分类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生物显微技术中最常用的显微镜,分为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等。
普通光学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生物体的显微结构,荧光显微镜和相差显微镜则可以观察生物体的亚显微结构和动态变化。
2.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代替光束,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电子显微镜分为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生物体的超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则可以观察生物体的表面形态。
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利用激光聚焦和光学切片技术,实现对生物体的三维成像。
它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
4. 多模态显微镜:多模态显微镜将多种成像技术结合,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实现对生物体的多方面研究。
三、生物显微技术的应用1. 生物学研究:生物显微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如细胞结构、细胞功能、细胞代谢等方面的研究。
2. 医学诊断:生物显微技术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如肿瘤、感染等疾病的细胞学检查。
3. 环境科学:生物显微技术可用于环境监测,如微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
4. 生物工程:生物显微技术可应用于生物工程领域,如细胞培养、基因编辑、蛋白质工程等。
四、生物显微技术的发展趋势1. 高分辨率:随着显微镜分辨率的提高,生物显微技术将更加深入地揭示生物体的微观结构。
生物显微镜实验报告
![生物显微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2558da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7.png)
实验名称: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实验日期:2023年10月15日实验目的:1. 熟悉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观察并描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等。
3. 分析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实验原理: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多种结构和功能。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并了解它们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胡萝卜根、菠菜叶等。
2. 实验用具:生物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染色液(碘液)等。
实验步骤:1. 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a. 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用刀片将其切成薄片。
b. 将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加一滴清水。
c. 用镊子轻轻压平切片,盖上盖玻片。
d. 滴加一滴碘液,盖上盖玻片,轻轻摇匀。
2. 制作胡萝卜根临时装片:a. 取一小块胡萝卜根,用刀片将其切成薄片。
b. 将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加一滴清水。
c. 用镊子轻轻压平切片,盖上盖玻片。
d. 滴加一滴碘液,盖上盖玻片,轻轻摇匀。
3. 制作菠菜叶临时装片:a. 取一小片菠菜叶,用刀片将其切成薄片。
b. 将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加一滴清水。
c. 用镊子轻轻压平切片,盖上盖玻片。
d. 滴加一滴碘液,盖上盖玻片,轻轻摇匀。
4. 使用生物显微镜观察:a. 调整显微镜的粗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
b. 依次观察洋葱鳞片叶、胡萝卜根、菠菜叶的临时装片。
c. 观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等结构,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可以看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等结构。
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层,呈透明状;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较薄,不易观察;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内侧,呈透明状,内有细胞核;叶绿体呈绿色,分布在细胞质中。
2. 观察胡萝卜根临时装片,可以看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显微观测实验报告(3篇)
![显微观测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bf98a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f.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和功能。
2. 通过观察不同生物样本,加深对细胞结构和组织形态的认识。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放大微小物体的仪器。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生物样本,如细胞、组织等。
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光源和载物台等部分组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人体皮肤切片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显微镜擦拭干净,调整光源,确保视野明亮。
2. 制作临时装片:a. 取洋葱鳞片叶或口腔上皮细胞,用镊子轻轻撕取一小块,放入载玻片中。
b. 滴一滴生理盐水或清水于样本上,用盖玻片轻轻覆盖。
c.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用镊子调整样本位置,使其位于视野中心。
3. 观察:a. 从低倍镜开始,缓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样本清晰可见。
b. 逐渐更换高倍镜,继续调节焦距,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
c. 对不同样本进行观察,比较其形态和结构特点。
4. 绘图与分析:a. 用铅笔在纸上描绘观察到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
b. 分析不同样本的细胞结构和组织特点,总结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鳞片叶细胞:a. 细胞呈长方形,具有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b.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核仁明显。
c. 细胞质中分布着大量的淀粉粒。
2. 口腔上皮细胞:a. 细胞呈扁平状,细胞膜较薄。
b.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核仁不明显。
c. 细胞质中分布着丰富的线粒体和内质网。
3. 人体皮肤切片:a.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
b. 表皮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
c. 真皮富含血管和神经,细胞排列疏松。
六、实验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了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技能。
2. 观察到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与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
生物实验操作实训报告(3篇)
![生物实验操作实训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5aec6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0.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现代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已成为生物科学领域研究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我们开展了生物实验操作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一系列生物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实验基本技能,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规范性和准确性。
二、实验内容及方法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实验内容:1. 显微镜操作实训- 目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细胞结构。
- 方法: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等,观察细胞结构并绘制简图。
2. DNA提取实训- 目的:学习DNA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了解DNA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 方法:从人体口腔黏膜细胞中提取DNA,观察DNA的形态和性质。
3. 植物组织培养实训- 目的: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了解植物细胞再生和发育过程。
- 方法:以香蕉、黄瓜等植物为材料,进行外植体培养,观察其生长和发育过程。
4. 微生物培养实训- 目的: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特性。
- 方法:以大肠杆菌、酵母菌等为实验材料,进行微生物培养,观察其生长和繁殖过程。
5. 生物化学实验实训- 目的:学习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了解生物分子的性质和功能。
- 方法:进行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提取、鉴定和分析。
三、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 显微镜操作实训- 步骤:取洋葱表皮细胞制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并绘制细胞结构图。
- 注意事项:保持显微镜清洁,正确调整焦距,注意观察细节。
2. DNA提取实训- 步骤:取口腔黏膜细胞,加入裂解液,离心分离DNA,观察DNA形态。
- 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DNA降解。
3. 植物组织培养实训- 步骤:取香蕉或黄瓜外植体,进行消毒、接种、培养,观察其生长和发育。
- 注意事项:保持无菌操作,控制培养条件,注意观察外植体生长情况。
生物显微技术实验报告
![生物显微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a1c089804d2b160a4ec065.png)
生物显微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石蜡切片技术,为以后的科研中切出合格的实验装片做准备,学习植物制片过程并观察植物叶的横切面内部结构。
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法是通过利用锋利的刃具(切片机)将组织切成极薄的片层,且材料须经过一定特殊的处理,如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在制作过程中,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的处理,这些处理方法可根据各种不同材料的性质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切片法虽然工序繁琐,技术复杂。
但是,它最能保持细胞间的正常的相互关系,能较好和较长时间地保留细胞的原貌,还能制作连续切片,组织块可包埋在石蜡中永久保存,本次实验利用的是微波石蜡切片法,微波处理是利用微波辐射使离子进行移动的一系列过程,这不仅缩短了实验的时间,而且操作简单易行,也保证了实验效率和质量。
实验仪器、材料及试剂:仪器:微波炉、石蜡切片机、恒温箱等材料:腊梅试剂:FAA固定液、酒精(Al)、番红、二甲苯(DMB)、石蜡、树胶等方法与操作步骤一、脱水:依次使用下列浓度的乙醇脱水50%乙醇—70%乙醇—85%乙醇—95%乙醇—100%乙醇—100%乙醇每步两个小时。
二、透明:依次通过下列试剂进行透明1、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加少许番红粉末,对材料进行附染)两个小时2、二甲苯两个小时3、二甲苯一个小时三、浸蜡:浸蜡步骤如下1、将材料瓶中的二甲苯取出1/2,加入剩余二甲苯的体积3/2倍的石蜡液于36C温箱中处理35小时2、换用纯石蜡液于60 T温箱中处理2小时,再换一次纯石蜡液处理2小时四、包埋与切片1 、在提前准备好的纸盒中放入少量蜡液。
2、片刻后放入材料,避免形成断层还要注意材料摆放的位置和方向。
3、及时将蜡块冷却,防治形成结晶。
4、修块与粘连:将多余的石蜡切除,使蜡块成为梯形;将蜡块一正确的方向粘连在枕木上。
5、切片:利用切片机将蜡块切成薄片。
切片厚度为8〜10卩m,以每分钟40〜50转为宜。
6、粘片与展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黏贴剂和一滴蒸馏水用牙签涂匀,将蜡带光面朝下固定于载玻片上,放到展片台上经加温使其充分展开。
生物实验报告显微镜
![生物实验报告显微镜](https://img.taocdn.com/s3/m/7978ac4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8.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生物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操作方法。
2. 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质流动现象。
3. 了解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形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用于观察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微小物体。
生物显微镜主要由光学系统和机械装置组成。
光学系统包括物镜、目镜、照明系统等,机械装置包括镜筒、载物台、调焦装置等。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材料:洋葱鳞片叶、黑藻、人血永久涂片、藓类叶片等。
2. 用具:生物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铅笔等。
四、实验步骤1. 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1)将显微镜放置在实验桌上,调整显微镜的高度和角度,使眼睛与目镜平行。
(2)安装目镜和物镜,注意物镜的放大倍数。
(3)打开照明电源,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4)将载玻片放置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
2. 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1)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滴加稀碘液染色。
(2)用低倍镜观察细胞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转换高倍镜,观察细胞质流动现象。
3. 观察黑藻叶片细胞(1)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
(2)用低倍镜观察细胞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等。
(3)转换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在细胞质中的分布和运动。
4. 观察人血永久涂片(1)用低倍镜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
(2)转换高倍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和白细胞的结构。
5. 观察藓类叶片细胞(1)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
(2)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在细胞质中的形态和分布,以及细胞质流动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发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2. 观察黑藻叶片细胞,发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等结构,叶绿体在细胞质中呈椭球状,可以运动。
3. 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发现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白细胞体积较大,有细胞核。
4. 观察藓类叶片细胞,发现叶绿体在细胞质中呈椭球状,可以运动,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状态。
高中生物学生实验报告《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高中生物学生实验报告《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https://img.taocdn.com/s3/m/89ea35cbf121dd36a22d8246.png)
班级:学号:姓名:时间: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实验目的:1、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2、了解细胞的结构;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三、实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土豆、刀片、显微镜(物镜5X、10X、40X四、方法步骤: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1取干净的载玻片一个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
(2将土豆切成条状(截面约:0.5X0.5cm取两条,将一根松针夹在两个土豆条之间,用刀片削成尽量薄的薄片,削时,手腕不动,靠大臂带动小臂移动刀片。
切片数次。
从中选取较薄的切片,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上。
(3从一侧轻轻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
用吸水纸轻轻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水滴,即完成临时切片的制作。
2、观察切片:(1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打开光源。
(2 将上步制作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
(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结构。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结构,画图。
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除了不用切片,其他类似4、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五、反思:1、松针的叶面结构是什么样的?2、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什么不同?3、显微镜的物镜倍数愈大,视野的亮度如何?物体的大小如何?4、如何调节焦距?5、如何才能使切片尽量的薄?切片的厚薄对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班级:学号:姓名:时间: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一、实验原理:1、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内,RNA主要分布在中。
2、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 亲和力强,使DNA 显现出绿色,而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使RNA呈现出红色。
用甲基绿、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微生物显微镜实训总结报告
![微生物显微镜实训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56b8d9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6.png)
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学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显微镜作为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生物。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微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观察和识别微生物的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微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包括调焦、照明、样品放置等。
3. 学会观察和识别常见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
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本次实训主要使用的是光学显微镜,其基本结构包括:镜座、镜臂、镜筒、物镜、目镜、载物台、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光源等。
通过对显微镜结构的了解,掌握了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调焦:首先,将显微镜对准光源,调整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与载物台之间的距离适当。
然后,通过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直至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2)照明:调整光源亮度,使样品在显微镜下具有良好的对比度。
(3)样品放置:将玻片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确保样品平整。
3. 观察与识别微生物(1)细菌: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等特征,判断其种类。
(2)真菌:观察真菌的菌丝、子实体等结构,判断其种类。
(3)其他微生物:如原生动物、藻类等。
四、实训过程与心得1. 实训过程本次实训分为三个阶段:理论学习、实际操作、总结报告。
在理论学习阶段,我们了解了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
在实际操作阶段,我们分组进行实验,互相学习、交流。
在总结报告阶段,我们撰写了实训报告,总结了自己的学习成果。
2. 实训心得(1)显微镜是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掌握其使用方法对于研究微生物具有重要意义。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如调焦、照明、样品放置等,以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能力,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五、实训成果1. 掌握了微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包括调焦、照明、样品放置等。
生物显微技术实验
![生物显微技术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42a9b3f376baf1ffc4fade8.png)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备课用纸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备课用纸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备课用纸
、王灶安.植物显微技术.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2006电子版
、李正理.植物组织制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备课用纸实验四脱水、透明与浸蜡步骤及过程表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备课用纸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备课用纸
、每人制作一张永久片;
、将观察结果绘图,并表明各部位的名称。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备课用纸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备课用纸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备课用纸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备课用纸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备课用纸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备课用纸。
显微鉴别实训报告万能
![显微鉴别实训报告万能](https://img.taocdn.com/s3/m/b1540b4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b.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显微鉴别实训旨在通过显微镜的使用,加深对细胞结构、细胞器以及微生物形态的理解,提高观察和鉴别能力,培养科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生物实验室实训设备: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专用目镜、物镜、显微镜支架、实验试剂等。
三、实训原理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放大微小物体的仪器。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细胞结构、细胞器以及微生物形态。
本次实训主要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 检查显微镜是否完好,调整显微镜的焦距。
- 准备实验材料,包括植物叶片、动物组织切片、微生物培养物等。
2. 植物细胞观察- 将植物叶片制成切片,覆盖盖玻片。
-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植物细胞的轮廓。
- 转换至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等结构。
3. 动物细胞观察- 将动物组织制成切片,覆盖盖玻片。
- 使用同样的方法,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动物细胞的轮廓。
- 转换至高倍镜,观察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
4. 微生物观察- 观察微生物培养物,可以是细菌、真菌等。
- 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如细菌的形状、排列方式,真菌的菌丝结构等。
5. 数据记录与分析- 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细胞器以及微生物形态的详细信息。
- 分析不同细胞和微生物的形态特点,总结其生物学意义。
五、实训结果1. 植物细胞观察结果:- 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等结构。
- 发现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厚度、细胞核大小存在差异。
2. 动物细胞观察结果:- 观察到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
- 发现不同动物细胞的细胞膜透明度、细胞核形状存在差异。
3. 微生物观察结果:- 观察到细菌的球状、杆状、螺旋状等形状,以及真菌的菌丝结构。
- 发现不同微生物的形态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生存方式有关。
植物显微实验报告
![植物显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0a60b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a.png)
实验名称:植物细胞显微结构观察实验日期:2023年10月26日实验地点:生物实验室实验人员:[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2. 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3. 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光学显微镜利用可见光照射样品,通过透镜系统放大样品的图像,使人们能够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
植物细胞作为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单位,其结构是生物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 植物叶片(如菠菜、洋葱鳞片叶)- 生理盐水- 70%酒精- 甘油- 碘液- 刮刀- 滴管- 镜台- 物镜- 目镜- 载物台- 转换器- 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 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用刮刀轻轻刮取下表皮细胞。
- 将刮取的细胞放入盛有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轻轻漂洗。
- 将细胞用70%酒精固定,并轻轻搅拌。
- 将固定后的细胞用滴管滴在载玻片上,覆盖盖玻片。
2. 染色:- 将载玻片上的细胞滴加少量碘液,轻轻摇动使碘液与细胞接触。
- 静置片刻,使碘液染色。
3. 显微镜观察:-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光源。
- 使用低倍镜找到细胞,然后逐步切换到高倍镜。
- 调整焦距,使细胞结构清晰可见。
4. 记录与绘图:- 观察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 使用绘图工具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并标注名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胞壁: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层,呈半透明状,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2. 细胞膜:细胞膜紧贴细胞壁,透明,具有调节物质进出的功能。
3. 细胞质:细胞质充满细胞,含有各种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等,负责细胞的代谢活动。
4. 细胞核:细胞核位于细胞质中,呈圆形或椭圆形,含有遗传物质DNA,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
5. 液泡:液泡位于细胞质中,呈圆形或椭圆形,内含细胞液,具有储存营养物质、调节细胞渗透压等功能。
显微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显微形态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dc845b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b.png)
实验名称:显微形态观察实验日期: 2023年11月10日实验地点:生物实验室实验目的:1. 熟悉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观察和识别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态结构。
3. 分析细胞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通过放大细胞和细胞器的图像,我们可以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结构。
细胞的形态与其功能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从而适应其特定的生理功能。
实验材料:1. 显微镜:双目显微镜、物镜、目镜、光源等。
2. 样本:植物叶片、动物细胞、微生物等。
实验步骤:1. 显微镜的使用:- 打开显微镜,调整光源亮度。
- 调整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与载玻片接触。
- 旋转细准焦螺旋,观察样本图像。
- 调整目镜和物镜,观察不同放大倍数的图像。
2. 观察植物叶片细胞:- 取一片植物叶片,制作成临时装片。
- 将装片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观察叶片细胞的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等。
3. 观察动物细胞:- 取一滴动物细胞悬液,制作成临时装片。
- 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
4. 观察微生物:- 取一滴微生物培养液,制作成临时装片。
- 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如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
5. 分析细胞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根据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分析其功能。
- 例如,植物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有利于光合作用,动物细胞的线粒体有利于细胞呼吸。
实验结果:1. 植物叶片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2. 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
3. 微生物具有不同的形态,如细菌呈杆状、球菌呈球形、真菌呈丝状等。
实验讨论:1. 细胞的形态与其功能密切相关,不同的细胞形态适应其特定的生理功能。
2.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观察工具,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对于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态结构,加深了我们对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认识。
【】生物实验报告(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生物实验报告(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https://img.taocdn.com/s3/m/b635ae0a7375a417866f8f2f.png)
实验名称: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时间 实验分组桌号 姓名及合作者 指导老师一、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1.显微镜的结构及名称2.物镜和目镜的比较3.观察材料及处理普通显微镜能够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的、近乎透明的。
所以应根据实验目的来选择相应 的材料。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观察不同细胞的异同点,不是观察特定的结构,因此,宜选择 单细胞(酵母菌、红细胞等)或取材方便的细胞(蛙的上皮细胞、水绵等)。
4.显微观察中装片的移动(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与实物相比是倒置的,即显微镜成倒像。
若观察的实物为“b ”,则显 微镜中看到的物像应为“q ”,将物像旋转1800与实物相同。
(2)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中实物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
若物像偏向右下方,装片也 应向右下方移动才能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计算(1)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长度或宽度与实物长度或宽度的比例。
镜头种类有无螺纹长度 放大倍数 视野大小、明暗物镜有长 大 小而暗 短 小 大而亮 目镜无长 小 大而亮 短大小而暗(2)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里的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3)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①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特别提醒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①下降镜筒时双眼要从侧面平视物镜,使之接近载玻片,但不能接触,目的是防止弄坏装片或镜头。
②对光时应用大光圈和小倍数的物镜。
③调成高倍镜前应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换上高倍镜后只调节细准焦螺旋。
二、观察几种细胞的显微结构三、作业:请在下面方框中画一个高倍镜下的动物或植物细胞。
使用显微的实验报告
![使用显微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d81f3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f.png)
一、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观察并识别不同类型的细胞结构。
3. 学习细胞学的基本知识。
二、实验原理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通过放大微小物体,使我们能够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节。
在生物学研究中,显微镜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研究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器材1. 显微镜:包括物镜、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光圈、遮光器等。
2. 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擦镜纸、纱布。
3. 观察样本: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红细胞等。
四、实验步骤1. 取镜与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桌上,离边缘约5cm。
2.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将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进入显微镜。
3. 观察洋葱鳞片叶:将洋葱鳞片叶切成薄片,用镊子夹起载玻片,滴一滴清水在载玻片上,将洋葱鳞片叶薄片放在水滴上,用盖玻片覆盖。
4. 低倍镜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接近载玻片,左眼注视目镜,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缓缓上升,直到看清洋葱鳞片叶细胞为止。
5. 高倍镜观察:将低倍镜下的洋葱鳞片叶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左眼注视目镜,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6.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将口腔上皮细胞涂在载玻片上,按照步骤3-5进行观察。
7. 观察红细胞:将红细胞涂在载玻片上,按照步骤3-5进行观察。
8. 实验结束:擦拭显微镜,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鳞片叶细胞:细胞呈多边形,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2. 口腔上皮细胞:细胞呈扁平状,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3. 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熟练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到了洋葱鳞片叶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红细胞的细胞结构。
生物显微镜实验报告
![生物显微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266a7527d3240c8447ef61.png)
班 级______物理3班_______ 组 别____2组_________ 姓 名_____XXX_______ 学 号___1110600095__________ 日 期____2012/10/23_________ 指导教师__刘丽峰________【实验题目】 生物显微镜 【实验目的】⒈熟悉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⒉学会显微镜的调整和使用、以及测量微小长度的方法;⒊理解数值孔径与显微镜分辨本领的含义,验证显微镜分辨本领与物镜数值孔径的 关系。
【实验仪器】⒈XSP-18A 生物显微镜;⒉测微尺;⒊测微目镜;⒋被测物(透射光栅及生物切片);⒌2号鉴别率板;⒍光阑及其支架。
【实验内容】(一)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⒈装上目镜和物镜,物镜可装10×及40×两种。
先用低倍物镜,转动物镜转换器,听到“咔”的响声后,说明物镜已对准了目镜。
⒉接通照明电源并拨动亮度调节钮,使视场内亮度适当。
⒊将被观察的样品放在载物台上,先用低倍物镜寻找被观察的部位。
旋动调焦粗调及 微调手轮,直到看见清晰的象,将被观察部分利用工作台的纵向及横向移动手轮调到视场中心。
如果要用高倍物镜时,可转动物镜换上高倍物镜,然后稍微调节微调手轮,就可以清晰聚焦了(注意:生物显微镜由低倍换高倍这个办法是有条件的,即物与物镜之间不能有东西,或者只有厚度小于0.17mm 的盖玻片,否则换高倍镜头用这个方法,镜头会碰到样品造成损失)。
⒋由于高倍物镜的工作距离很短,如我们这次用的生物显微镜的工作距离为:10×物镜工作距离为6.3mm ,40×时为0.5mm ,100×时为0.1mm 。
调焦一不小心就可能使物镜与被观察物挤压而造成物镜或被观察样品的损坏。
为了避免这种事故,我们规定此种显微镜的调焦操作规程如下:先调整旋钮使工作台慢慢升高,使被观察物慢慢靠近物镜头而不接触。
做这一步时眼睛必须在旁边监视,千万不要让被观察样品与物镜头相接触! 然后眼睛通过目镜观察视场,这时只允许工作台下降使样品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增大进行调焦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显微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掌握石蜡切片技术,为以后的科研中切出合格的实验装片做准备,学习植物制片过程并观察植物叶的横切面内部结构。
实验原理
石蜡切片法是通过利用锋利的刃具(切片机)将组织切成极薄的片层,且材料须经过一定特殊的处理,如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在制作过程中,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的处理,这些处理方法可根据各种不同材料的性质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切片法虽然工序繁琐,技术复杂。
但是,它最能保持细胞间的正常的相互关系,能较好和较长时间地保留细胞的原貌,还能制作连续切片,组织块可包埋在石蜡中永久保存,本次实验利用的是微波石蜡切片法,微波处理是利用微波辐射使离子进行移动的一系列过程,这不仅缩短了实验的时间,而且操作简单易行,也保证了实验效率和质量。
实验仪器、材料及试剂:
仪器:微波炉、石蜡切片机、恒温箱等
材料:腊梅
试剂:FAA固定液、酒精(Al)、番红、二甲苯(DMB)、石蜡、树胶等
方法与操作步骤
一、脱水:依次使用下列浓度的乙醇脱水
50%乙醇—70%乙醇—85%乙醇—95%乙醇—100%乙醇—100%乙醇
每步两个小时。
二、透明:依次通过下列试剂进行透明
1、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加少许番红粉末,对材料进行附染)两个小时
2、二甲苯两个小时
3、二甲苯一个小时
三、浸蜡:浸蜡步骤如下
1、将材料瓶中的二甲苯取出1/2,加入剩余二甲苯的体积3/2倍的石蜡液于36C
温箱中处理35小时
2、换用纯石蜡液于60 T温箱中处理2小时,再换一次纯石蜡液处理2小时
四、包埋与切片
1 、在提前准备好的纸盒中放入少量蜡液。
2、片刻后放入材料,避免形成断层还要注意材料摆放的位置和方向。
3、及时将蜡块冷却,防治形成结晶。
4、修块与粘连:将多余的石蜡切除,使蜡块成为梯形;将蜡块一正确的方向粘连
在枕木上。
5、切片:利用切片机将蜡块切成薄片。
切片厚度为8〜10卩m,以每分钟40〜
50转为宜。
6、粘片与展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黏贴剂和一滴蒸馏水用牙签涂匀,将蜡带光面
朝下固定于载玻片上,放到展片台上经加温使其充分展开。
7、干燥:将展好的片放于36C温箱中干燥16小时
五、脱蜡:切片分别经过下列步骤进行脱蜡
二甲苯30min 1/2二甲苯1/2无水乙醇5min无水乙醇5min 95%乙醇5min 85%乙醇5min 70%乙醇5min
六、染色:染色分为番红染色和固绿染色两步
1、番红染色:将载玻片放入盛有番红染液(1%番红,70%乙醇)的染缸中染色
22小时
2、固绿复染:载玻片依次经过一下处理
70% 1min 85% 1min 95% 1min 固绿染液(0.1%固绿,95%L醇)20 秒
3、脱水:95% 1min 100% 1min 100%1min
4、透明:1/2二甲苯1/2无水乙醇1min二甲苯1min二甲苯
七、封片
中性树胶封片,干燥
八、镜检
将封好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挑选清晰的具有叶横切面典型结构特征的部位拍照。
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周皮(远轴面)韧皮部
木质部
栅栏组织
周皮(近轴面)
1. 包埋时材料放置的位置不正确加之材料较大,为切片带来较大困难,以致切片效果不理想。
2. 番红染色时间短,观察结果中应该是红色的部位不明显。
3. 固绿复染时间短,表皮细胞染色不清晰。
4. 材料固定时间过长,或者处理过程中使得材料变脆,切片时把叶的远轴面表皮与叶片脱离,使得观察结果中的很多叶片没有远轴面表皮。
5. 使用切片机的操作不规范,使得切片有破损。
6. 植物材料选择应是新鲜幼嫩叶或枝。
7. 在整个实验中最重要的是切片
1)切片机应放置平稳,切片刀、蜡块应安装牢固,否则因震动而出现切片褶
皱或厚薄不均。
2)切片时要及时清洁刀口、除去蜡屑,否则易引起切片破碎。
3)切片刀与蜡块切面的倾斜角以5° -10。
为宜,过大则切片上卷,不易连接成蜡带;过小则切片皱起。
4)切片时摇动旋转轮速度不可过快,用力均匀、平稳。
8. 整个实验过程通过微波加热缩短了时间,传统的快速石蜡切片法主要是利用
酒精灯或是电炉直接加热,以缩短组织的固定、脱水、透明和浸蜡的时间,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组织受热的时间和程度难以准确地控制,容易引起组织过脆或
处理不足,采用微波炉处理组织,发现微皮炉处理的组织不但利于切片,而且染色也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