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结构设计优化与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工程结构设计优化及体会
1、关于结构设计的优化
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保证建筑安全、技术可行、配合并促进建筑设计的前提下,以最经济的手段来实现建筑的预期效果。建筑在经济上合理与否,取决于设计的合理和优化,特别是高层建筑,设计上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可以挖掘出经济效益。
结构专业的优化设计,不是以牺牲结构安全度和抗震性能来求得经济效益的,而是以结构理论为基础,以工程经验为前提,以对结构设计规范实质内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为指导,以先进的结构分析方法为手段,对设计进行深入调整、改善与提高,对成本进行审核和监控,是对结构设计再加工的过程。“优化”工作是以原设计为基础,在充分尊重原设计的基础上,着眼于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的合理性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同时,“优化”的过程也是发现差错、纠正不足的过程,通过优化降低不安全因素,从而保证项目的技术质量和经济质量。结构设计优化是精益求精的过程,将会带来合理的设计、带来经济技术效益。
2、某工程结构专业原设计的主要情况
某工程位于青岛市,由两组共六幢高层建筑组成,1#、2#、3#高层住宅为第一组,4#、5#高层公寓和6#酒店为第二组。工程建设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基本风压为0.60KN/m2,基本雪压为0.2KN/m2,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若采用天然地基,筏板基础的持力层为第六层,强风化细粒二长花岗石,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600kpa。若采用桩基,桩端持力层为第六层,桩的权限端阻力标准值q=6500 kpa。
我公司承担该工程结构专业设计顾问咨询工作,工作重点是对工程的结构设计进行优化。
该工程设计单位为某甲级设计院,原结构设计1#、2#、3#、4#、5#楼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桩筏基础,6#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桩基加抗水板。工程中所有桩均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裙房及地下车库采用独立桩基加抗水板基础形式。6幢高层建筑结构原设计的主要情况如下:
3、结构设计优化的主要内容
3.1、第一组基础的造型
第一组三幢高层原设计为桩筏基础,经详细分析地质报告得知,地下室地板至第六层持力层的距离较近,一般在2.0~5.0m,采用桩基已失去意义,经与建设方、原设计单位讨论商定,本组建筑基础全部改用平板式筏形基础。
3.2、桩基的优化
原设计第二组4#、5#楼的桩筏基础,桩基有三种规格,分别为桩径d=800,扩大头直径D=1500,桩径d=1000、扩大头直径D=1800和桩径d=1200、扩大头直径D=1800。6#楼桩基采用了5种规格,分别为d=800,D=800和d=1000,D 分别取1500、1600、1800、2000等。桩基的配筋存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
桩基部分的设计优化的意见是:基桩规格应统一确定选用规格,规格数量不宜太多,一般取2~4种即可。大直径扩底灌注桩通过增大扩大头直径D可大幅度提高基桩的承载力,设计时在桩身满足桩承载力的前提下,应优先采用D较大的基桩,这样可以使基桩在增加混凝土量不多的前提下,承载力得以大幅度的提高,结构效率更高。因此本工程建议取d=800、D=1200、D=1600和d=1000、D=1800、D=2000四种规格。基桩配筋率取0.4%左右即可。
3.3、筏板厚度
原设计1#~5#楼的筏板厚度分别为1100、1800、2000、1800、1800。
研究表明增大筏板厚度会使弯矩增加,因此在满足冲切、构造和刚度条件下,降低筏板厚度可降低静力条件、地震作用下的筏板弯矩,从这个角度讲,降低筏板厚度不仅节省工程造价,而且还能改善筏板的受力条件,因此并非筏板厚越大
越安全。
原设计单位接受了优化意见后,把筏板的厚度修改为1100,1500,1800,1800,1500,即2#、3#、5#楼筏板厚分别减少了300,200,300。
3.4、地下室外墙
原设计中第一组建筑的地下室外墙厚度为500,墙体高度为5.80米。第二组建筑的地下室外墙为500,墙体高度为6.15米。
工程设计中对于地下室外墙,一般把楼板和基础底板作为外墙板的支点,按单向板计算,在基础底板处按固端,顶板处按铰支座或弹性固接,外墙厚度一般取墙体高度的1/15~1/20。考虑的荷载主要包括墙体外侧的土压力、水压力和地面堆载。荷载的形式以三角形分布为主,墙体的配筋主要由垂直于墙面的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确定,而且通常不考虑与竖向荷载组合的压弯作用。仅按墙板弯曲计算墙体的配筋。当地下室的外墙位于地下水位之下时,配筋可能会由墙体裂缝宽度控制要求决定。
本项目地下室外墙总长度为870米,混凝土用量约为2700m3,因混凝土用量大,钢筋用量大,工程量大,进行精细化设计,节约效果明显。经计算对比,地下室外墙厚度可取400,配筋也可在厚度为400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布置。
3.5基础抗水板
原设计两组建筑的基础抗水板均采用梁板式结构,梁格间尺寸为8400×8400,抗水板厚度为500。
整个基础抗水板的面积大,梁板混凝土用量大,详细计算,对保证经济效益很有意义,工程设计应予重视。
经计算,若保持原设计梁截面尺寸不变,配筋可以减小,减小幅度约为20%,抗水板厚度由500改用400,抗水板的上层钢筋也可减少约20%。
对于独立柱基加抗水板形式,抗水板系统也可采用无梁楼盖形式,以独立柱基做为柱帽,抗水板为平板式,划分柱上板带与跨中板带,进行计算配筋。无梁楼盖形式将更有利于节约钢材。
3.6、地下室顶板
原设计第一组地下室顶板,主要柱网8400×8400,主次梁体系,主梁450×1100,次梁采用3×3网格,截面为300×8500。第二组建筑地下室顶板主要柱网8400×8400,主次梁体系,主梁450×1100,次梁400×800,板厚250。
对于地下室顶板,除去主楼部分,剩余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部分区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