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合集下载

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分析

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分析

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分析发布时间:2022-06-30T06:31:45.93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3期作者:康鹏李赟熊宇轩[导读] 四川省甘洛县尔呷地吉铅锌矿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交界区发现的大型矿床。

本文详细分析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并提出深部找矿预测,为攀西地区其他区域开采铅锌矿产提供参考依据。

康鹏李赟熊宇轩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四川省甘洛县尔呷地吉铅锌矿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交界区发现的大型矿床。

本文详细分析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并提出深部找矿预测,为攀西地区其他区域开采铅锌矿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深部找矿;预测分析甘洛-小江断裂两侧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带上的重要产地之一。

尔呷地吉铅锌矿床作为矿集区一大型典型层控矿床,研究总结其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进而对深部找矿进行预测,能有效提高临近区域铅锌矿资源的勘察效率和质量。

1.区域地质背景矿区位于甘洛铅锌矿集区北部,矿集区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北段,属滇东碳酸盐台地(VIII1-5),夹持于安宁河断裂与峨边-雷波断裂之间。

主体构造近南北向平行产出。

地台基底为前震旦系,盖层为震旦系-中生界。

以稳定-次稳定系列内源干旱型白云岩、藻白云岩建造为主。

区域地层分区属于上扬子分区峨眉小区(Ⅵ43-3),除缺失石炭系、白垩系外,其它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

区内主要褶皱有:马拉哈背斜、沙岱向斜、特克向斜、马鞍山背斜、阿兹觉背斜、苏雄向斜等。

主要断层有:特克断层、马拉哈断裂、脚古断层、马厂断层、田坝断层、凉红断层等。

其中马拉哈断裂为区域上的控矿断裂。

2.矿床地质特征2.1赋矿地层矿区铅锌矿的主要赋存层位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三段(Z2dn3),沿沙岱向斜外围呈环状产出(图1),主要出露在矿区东部,矿区西南部有少量出露。

可细分为三个岩性层,主矿体产于第二岩性层(Z2dn3~2)上部层间破碎带内,为主要赋矿层位。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摘要:铅锌矿产的勘查及开发是我国工业冶金、交通运输、建筑行业及电信行业发展的一种可靠利用资源,资源需求量极大。

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未来对于铅锌矿产的需求量将更进一步增加,大力开发勘查新技术、新方法,尽快调整产品结构,将是我们开拓发展空间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地质勘察,详细介绍了某铅锌矿田区域地质背景和矿田地质特征;并结合其地质条件,对其矿床特征、关键词:地质勘查;铅锌矿床;成矿模式;矿床成因;找矿标志;成矿控制因素1 区域地质背景该铅锌矿位于三江造山带的唐古拉一杂多玉树一义敦一中甸岛弧隆起带东侧,属三江成矿带中的玉树一中甸矿带范畴,晚二叠一三叠纪期问紧靠东侧的活动大陆边缘发生强烈凹陷,在印支末期和燕山早期造山运动席卷全区致使普遍隆起,燕山一喜山运动使早期同生断裂再次复活,在该山侵入岩体内部及与三叠系地层接触边缘产生强烈韧一脆性剪切构造带,深源含矿地热水沿构造剪切带上升,于浅部岩体内张裂隙、短小张性断层发育的碎裂岩带内部、岩体与围岩接触边部及三叠系地层内层间裂隙空间充填,近南北向陆内造山带及与各阶段相应的成矿时空分布特点,其受酸性侵入岩基,在空间分布上受北西向鲜水河断裂带及北北西向磨西河断裂带制约,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深源构造一热液成因,并具有多期成矿特征,即形成该山式热液充填型或细脉浸染型Cu、Pb、Zn、Ag矿床。

2、矿床地质特征2.1 区域地质概况该矿区岩体是一面积较大的酸性侵入岩基,地层出露有中三迭统杂谷脑组(T2Z)、上三迭统如年各组(T3r)、第四系(Q)等,除局部地段有扭曲外,地层总体走向NNW,倾向NE。

位于牦牛沟一卡子复式向斜构造的西翼,次级褶皱主要有背斜及热桑山向斜;主要断裂属北西向的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与北东向的木居断裂的组成部分。

2.2 矿体特征通过地质勘探,区内共圈出3条工业矿体,即西矿带I号矿体和东矿带Ⅱ、Ⅲ号矿体,3条矿体大致平行产出,自上盘至下盘分别为Ⅲ、Ⅱ和I号矿体。

铅锌矿特征

铅锌矿特征

铅锌矿特征铜、铅锌矿基本特征及找矿标志——2009.10.20钒铅锌矿【晶体结构】斜方晶系。

【形态】晶体呈双锥状、柱状、较少板状,集合体呈块状、粒状、壳状、钟乳状、纤维状、葡萄状等。

【物理性质】颜色有褐红、橙、黑褐色等。

条痕橙至褐红色。

透明。

油脂光泽。

无解理。

贝壳状或参差状断口。

具脆性。

硬度3—3.5。

比重6.2。

【鉴定特征】颜色以褐红、黑褐或橙色为主,并具有橙至褐红色的条痕,比重大,硬度低,易溶于酸为其特色。

【成因及产状】钒铅锌矿为次生矿物,常与钒铜铅矿一起产于铅、锌矿床的氧化带中。

而经常共生的矿物还包括钒铅矿、磷氯铅矿、方解石、砷铅矿和白铅矿等。

【主要用途】矿物收藏与研究。

【其它】世界重要产地有纳米比亚、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地。

方铅矿【化学组成】PbS。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

【形态】晶体外形常呈立方体,有时为立方体和八面体的聚形,集合体常呈粒状和致密块状。

【物理性质】【鉴定特征】铅灰色,强金属光泽,立方体完全解理,相对密度大,硬度小。

【成因及产状】形成于不同温度的热液过程,其中以中温热液过程为最主要,经常与闪锌矿一起形成铅锌硫化物矿床。

在氧化带,方铅矿不稳定,转变为铅矾、白铅矿等一系列次生矿物。

【主要用途】是炼铅的主要原料,同时常可综合回收银。

【其它】世界著名产地有美国密西西比谷地、新南威尔士布若肯山、墨西哥圣犹拉里亚、加拿大苏里万矿以及东欧的保加利亚、捷克和斯洛伐克。

中国的著名产地有云南金顶、广东凡口、青海锡铁山等。

一、铅锌矿基本特征在自然界,特别是原生矿床中,铅锌具有密切的共生关系,可说是似影随形。

它们具有极为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均具有强烈的亲硫性,能形成相同类型的易溶络合物,能被铁锰质、粘土或有机质所吸附。

铅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约为15×10-6,其中,砂岩7×10-6、碳酸盐岩9×10-6、页岩20×10-6。

锌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约为80×10-6,其中,玄武岩105×10-6、花岗岩中60×10-6、砂岩16×10-6、碳酸盐岩20×10-6、页岩95×10-6。

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

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

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安宁河断裂带南段,龙帚山断裂和益门断裂(F1)之间的南北向断块中。

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与铅锌成矿有关的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中段第三层(Zbd2-3)和第四层(Zbd2-4)。

在天宝山矿段,F1断层是导矿构造,F2断层是容矿构造,F3断层是破矿构造。

围岩蚀变主要以硅化、黄铁矿化为主。

成矿物质来源于基底会理群(Pt2)和上震旦统灯影组(Zbd),海西晚期的峨眉山玄武岩(P2β)喷发为成矿提供了热源,成矿温度为149~212℃。

天宝山铅锌矿床为大梁子式层控热液型(沉积再造型)铅锌矿床。

标签:天宝山铅锌矿床成矿温度层控热液型成矿模式找矿标志0引言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地理坐标:东经102°12′30″-102°15′30″、北纬26°57′00″-26°59′30″,面积17.22km2。

截至2009年12月,累计探明铅、锌金属量141.48万吨[1],为全国著名的大型铅锌(银)矿床。

本文主要介绍其地质特征,分析其成矿模式,并确定找矿标志。

1区域地质概况天宝山铅锌矿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康滇台隆中段东侧,南北向安宁河断裂带南段。

处于攀枝花幔隆与昭觉-巧家幔坳之间的过渡区域。

在地层划分上属上扬子区的会理楚雄分区的米易元谋小区,可分为基底和盖层两部分。

基底为前震旦系会理群(Pt2),为一套中-浅变质浅海相类复理石碎屑岩石夹火山岩?碳酸岩建造和其相变产物?含绿岩的复理石碎屑岩建造,厚度大于7827m。

盖层由震旦系~新生界组成,与会理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区域构造由基底构造和盖层构造组成。

基底构造为东西走向,由一系列褶皱和断裂组成,为德昌~金阳以南隆起带和会理~会东以南隆起带。

盖层构造为南北向展布,从西向东依次有安宁河深断裂带、德干大断裂、则木河、宁会断裂、黑水河、小江及金阳-巧家等深、大断裂,可划分为西昌~会理隆起带、宁南~会东隆起带和金阳~巧家隆起带。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本文总结了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乌依铅锌矿为一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并厘定了乌依铅锌矿的成矿模式,对区带内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签: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凉山陷褶束(IV)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V)南段,紧临雷波穹褶束(V)部份。

该区是宁南一雷波一金阳铅锌磷成矿带的一部分。

在区域上沿着小江的断裂的两侧,密集的分布着铅锌矿床己知的产出的矿点、矿床30多处,其中大型的矿床有7处,小型的矿床有12处,中型的矿床有7处,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因此,研究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对指导区内铅锌矿的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乌依铅锌矿位于川南—滇东—黔西铅锌等成矿区北段部分,位处凉山陷褶束(Ⅳ)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Ⅴ)南段。

矿床西临南北向小江深断裂,小江断裂具多期活动性,为乌依矿床成矿作用提供了多期次深源含矿热液。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内主要出露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的浅海碳酸盐岩和碎屑岩。

区内铅锌矿赋矿层位为奥陶志留系大箐组(OSd),该组岩性组合特征为:为深灰至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微晶—极细晶白云岩、泥晶灰岩,厚121.6~264.3米。

该组上、中、下部均发育有条带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岩,由后期热液蚀变和成矿改造富集作用,形成了团块状、脉状、细脉状重晶石、白云石及方解石为特征的“矿化蚀变带(层)”,铅(锌)矿体即赋存于矿化蚀变带内,各矿化蚀变带均呈似层状分布,产状与上下围岩(白云岩)一致。

顶部矿化蚀变带:厚3.14~23.54米,以含方解石脉、重晶石团块及波纹状、层纹状白云石为特征,该矿化蚀变带含矿性差,仅发现一两个小矿体。

中部矿化蚀变带:厚5.91—31.62米,呈层状、似层状产出,重晶石脉及团块普遍发育,局部地段可见顺层、不连续产出的数十厘米厚透镜状重晶石体。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拖 觉
四开一交 际河 背斜 ( 图 1 ) 。与 本 区成 矿 关 系 乌 依铅 锌矿 床 位 于扬 子准 地 台西 缘 , 康 滇 台 隆 向斜 、 密切 的褶 皱为 乌依 复式 背 向斜 , 乌 依 铅 锌 矿 床 即产 甚 明显 , 形 态不 对称 。 自东 向西 的瓦极 歪背斜 、 大水 沟 口背 向斜 、 浪珠 背 向斜 、 下 瓦哈背 斜 、 上 瓦 哈 向斜 、 褶 曲形 迹 不 南一 金 阳一雷 波铅 锌磷 成 矿带 ( I V) ( 图1 ) 。 区域上 于其 间 。乌依 复式 背 向斜 为 平 缓褶 皱 ,
第 2 8卷 第 3期 2 0 1 3年 9 月: 3 8 7 —3 9 2






Vo 1 . 2 8 No . 3
S e p . 2 0 1 3: 3 8 7— 3 9 2
Co n t r i b u t i o n s t o Ge o l o g y a n d Mi n e r a l Re s o u r c e s Re s e a r c h
1 区域 构 造 背 景
区 内主 要 褶 皱 构 造 自东 向西 有 金 阳一 对 坪 背
斜、 梗 堡 向斜 、 乌 依 复 式背 向斜 ( 系列 ) 、 龙恩 东侧 的美 姑 台拗 与 雷 波 穹 褶 束 的交 汇部 位 , 属 于 宁 沿小 江 断裂两 侧 , 特别 是 在 E W 向、 NE 向与 S N 向 断裂 交 汇 部 位 , 铅 锌矿 床 、 点密集分布, 找 矿潜 力 巨
最 显著 的岩浆 活 动 , 壳 下深 成 作 用 为深 部 包 括 铅锌 镁盐类物质沉 淀的同时, 沿深 断裂上 升的深源 ( 甚至幔 在 内的成 矿 物质 向地表低 密度 的沉积 盖层 中迁 移 和

布拖乌依铅锌矿物质组成研究报告

布拖乌依铅锌矿物质组成研究报告

布拖乌依铅锌矿物质组成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哎呀,布拖乌依这个地方啊,铅锌矿那可是相当有研究价值的。

你想啊,铅锌矿在现代工业里那可是重要得很呢。

可是对于布拖乌依这个地方的铅锌矿具体矿物质组成,我们还得好好研究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啥的也有好处呀。

二、研究目的咱研究这个布拖乌依铅锌矿物质组成,就是想知道里面到底都有啥矿物,各种矿物的比例是多少。

这就像是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把里面的宝贝都清点清楚。

知道了这些,就可以为开采、加工这些铅锌矿提供依据,也能更好地保护环境,避免不必要的破坏。

三、研究方法1. 采样我们首先要去布拖乌依采集铅锌矿的样本。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活儿,要找那些有代表性的地方,不能随便挖一块就了事。

就像挑水果一样,得挑那些能代表这一堆水果质量的。

2. 实验室分析把采回来的样本拿到实验室,用各种仪器去分析。

比如说用显微镜看看矿物的晶体结构,用化学分析的方法确定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这就像是给矿石做一个全面的体检,每个部分都不放过。

四、矿物质组成的初步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呢,我们发现这里的铅锌矿有好几种主要的矿物质。

比如说方铅矿,它的晶体结构很特别,就像一个个小正方体堆积起来一样。

还有闪锌矿,颜色和光泽都很有特点。

这些矿物质的含量比例也有个大概的范围,不过还需要进一步精确测定。

五、对当地发展的意义要是我们把布拖乌依铅锌矿的矿物质组成研究透彻了,那对当地可就有大帮助了。

可以建立合理的开采计划,不会过度开采,也不会浪费资源。

还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投资,带动当地的就业,让大家的生活都过得更好。

这就像是给当地经济发展找到了一把新的钥匙,打开新的大门。

六、研究的挑战与展望目前研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像采样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危险的地形,实验室分析也会有误差。

但是我们不怕,只要继续努力,不断改进研究方法,未来肯定能把布拖乌依铅锌矿物质组成研究得清清楚楚的。

就像爬山一样,虽然路上有石头和荆棘,但只要坚持,就能爬到山顶看到最美的风景。

探讨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探讨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探讨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摘要:会泽铅锌矿在我国算是大型的铅锌矿床了,也是国家主要生产铅锌矿之一。

本文通过对云南会泽铅锌矿矿区的特征和规律分析,阐述了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岩相古地理和成矿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认为矿床成因为多期次、多阶段、复成因的热水沉积一动力改造型迭加矿床。

关键词:铅锌矿;地层特征;矿床成因1 地质概况会泽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

其东部受昭通——曲靖隐伏断裂所限,西部为小江断裂。

该区在晋宁——澄江运动后,结束了地槽历史,小江断裂以东出现了大范围的不均匀沉降,形成了以NE向褶皱断裂为主的构造带,该区自此进人了相对稳定的地台阶段。

中生代期间,该区属于南北地洼区川滇地洼系的一部分和云贵地洼区西北部的一部分。

区内铅锌矿床主要分布于扬子准地台康滇东部边缘隆起带——昭通——牛首山隆起带北段及其与滇黔台坳接触带附近,总体上呈NNE向带状展布,从空问位置上看,会泽铅锌矿恰好位于滇川黔成矿带之中部。

区内各时代地层发育较为齐全,主要由一套海相碳酸盐、碎屑岩组成。

区域断裂构造主要有小江断裂带、北东构造带和垭都一紫云断裂带,控制了该区铅锌矿床的发育、分布和地层厚度变化、岩相古地理及区内岩浆岩活动。

区域岩浆活动主要为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广泛分布于该地区。

2 矿区地层特征矿床的形成离不开层积岩的堆积,矿床自然也就形成层叠式(见图1)。

矿区内保留有一整套完整的碳酸岩沉积建造,出露地层主要有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盆系的海口组和宰格组;石炭系地层从老到新有大塘组、摆佐组、威宁组和马坪组一整套完整的地层;还有下二叠统梁山组、栖霞一茅口组及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各地层之间均呈整合接触或假整合接触关系。

另外,在矿区沿山坡和沟谷还分布有第四系地层的冲积、洪积砂粒粘土层。

其中下石炭统摆佐组(C1b) 是该区主要的赋矿层位,厚约60 m.最厚可达276.5 m。

岩性为灰白色一红褐色中至粗晶白云岩.中间偶夹有灰岩或硅质灰岩薄层,两者呈渐变过渡关系,蚀变特征明显。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老915---Ⅰ铅锌矿简介.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老915---Ⅰ铅锌矿简介.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老915---Ⅰ铅锌矿简介一、自然地理及地质情况1、自然地理甘洛县老915---Ⅰ铅锌矿区位于凉山州甘洛县新市坝镇,至甘洛县县城北东6.5km。

矿区交通方便,乌(斯河)——金(阳)公路横穿矿区,至成昆线甘洛火车站约6km。

矿区位于尼日河东岸山区,地势东高西低,海拔高度为+805—+1300m,最低侵蚀基准面为尼日河河床,其海拔高度为+980m。

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节明显,平均降水量为830.3mm,最大降水量1042mm,5-9月份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

2. 区域地质矿区位于康滇地轴南北向构造体系之北段东缘,小相岭南北向构造带东侧,马拉哈断层以东。

其地层主要发育有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寒武系碎屑岩、灰岩和白云岩等。

3. 以往地质工作该区地质勘查工作始于50年代,先后有凉山地质队、202地质队、原四川地质局第一区测队、207地质队、原西南冶金地勘局609地质队等地质勘查单位在此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针对铅锌矿的调查、普查等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

2003年9月至12月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四年地质队对该地区进行了资源储量核实调查工作,经过地表地形测量、地表地质调查和深部工程测量、编录等综合地质调查手段,基本查明了矿区海拔标高+1042-+803m范围内矿体的形态、产状、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矿石品位、质量情况,并对矿区上部975-1300m采区已采矿石量进行了大致估算,其采出矿石量约为106万吨。

二、矿产地质特征1. 矿体特征矿区已发现3个矿体,产于震旦系灯影组上段地层的层间破碎带内,呈似层状、脉状或透镜状。

①号矿体:呈带状、脉状,矿层倾向北东,倾角63°-70°,平均65°,平均厚度1.01m;控制矿体走向长为462.5m。

②号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控制矿体顺走向长为650m,中部被采空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矿体平均厚1.09m,下部矿体厚度1-1.14m,平均厚1.08m。

四川乌斯河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来自原位S-Pb同位素证据

四川乌斯河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来自原位S-Pb同位素证据
WeiC,YeL,LiZL,HuYS,HuangZL,LiuYPandWangHY2020MetalsourcesandoregenesisoftheWusihePbZn depositinSichuan,China:Newevidencefrom insituSandPbisotopesActaPetrologicaSinica,36(12):3783-3796,doi: 1018654/10000569/20201213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8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1StakeKeyLaboratoryofOreDepositGeochemistry,InstituteofGeochemistry,ChineseAcademySciences,Guiyang550081,China 2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20200616收稿,20200907改回
图 1 川滇黔接壤地区大地构造位置(a,据 Yeetal,2011修改)和铅锌矿床分布图(b,据柳贺昌和林文达,1999修改) Fig1 TectonicsettingoftheSichuanYunnanGuizhou(SYG)PbZnmetallogenicprovince(a,modifiedafterYeetal,2011) andPbZndepositsdistributionandregionalstructuresinthisarea(b,modifiedafterLiuandLin,1999)
通讯作者:叶霖,男,1970年生,研究员,从事矿床地球化学研究.Email:yelin@vip.gyig.ac.cn

四川省铅锌成矿带多元素富集特征及矿床成因

四川省铅锌成矿带多元素富集特征及矿床成因
lV -
... I【1tI
四川省 铅锌 成矿 带 多元素 富集特 征及 矿床成 因
汪 洋 ,宫 以栋
(四 JIl省地 质 』 黝 " 发局 化探 队 .阴 Jl『德 阳 618000)
摘 要 :四 川 省 铅锌 成矿 带 是我 国较 大的 多金属 成 矿 带 ,其 蕴 含 铅 、锌 和铜 等 大量 的 金 属矿 产资 源 随 着有 限 的金 属 矿 产 资 源 不断 开发 和 利 用 ,金 属 成 矿 区地 质研 究对 于金 属 矿 的 可持 续发 展 有 着 十 分重要 的 意义 通 过 对 四 川肖 铅锌 成 矿 带 多元 素 富 集特
征 及金 属 矿 床 成 因详 细地 分析 和研 究,为金 属矿 的勘 探 和 开 采提 供 了丰富 的理 论 指 导
关键 词 :铅 锌 成矿 带 ;金 属 矿 产 资源 ;多元 素 富集 ;金 属矿床 成 因
中图 分 类号 :P272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1一 【14(2(I1 8)o2—0224—2
硫元 素 多来源 于周 围岩层 中的海 相层 的还 原硫 ;金属矿 床 的 形 成 原 因 是 经 历 大 箍 同 位 素 沉 积 、地 质 构 造 改 变 以 及 地 下 热 水 作 用 的 多 个 阶 段 才 形 成 的 。
1 铅锌 成矿带多 元素富集特征分析
板 岩 中 w (Ts)为 11500×10 ~17500×10 ,w (R )为 1490 ×10 ~1600 X 10一“ 板 岩 中 Ts、R含 量 出 现 明 的 异 常 ,
。 Pa/ 。 Pa 图 1 铝 同位素在上地 壳的演化模 式
用 的 地 热 水 。 1_3 硫 、硅 同位 素 特 征 分 析

四川某铅锌矿构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分析

四川某铅锌矿构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分析

四川某铅锌矿构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分析胡丽;马成龙;孙志强【摘要】本文阐明四川某铅锌矿矿床的构造特征,并展示了该矿床主要断裂益门断裂(F1)、EW向的隐伏断裂(F2)和F3等深大断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F1贯穿至基底,起导矿作用;F2起容矿和导矿作用.同时F2的破碎带为矿液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成矿空间,成矿物质附近聚集成矿.综上,可见:在成矿过程中,构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0(036)018【总页数】3页(P74-76)【关键词】构造特征;构造控矿;铅锌矿;会理天宝山【作者】胡丽;马成龙;孙志强【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226.6某铅锌矿矿床处于“康滇地轴”中段,该地台的结构是:由会理群组成的褶皱基底上发育了一系列的近东西相向展布达到紧闭褶皱及相伴的纵向断层。

这种由东西向挤压而形成的褶皱,可能属于东川运动的产物[1]。

由晚元古代以后的地层组成的沉积盖层,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基底之上。

发育在盖层上的构造颇为复杂,除了安宁河断裂外,还有小江断裂、则木河断裂、宁会断裂等共同构成本区构造格架。

据研究,康滇大陆古裂谷带始于加里东期,发生于海西期,发展于印支——燕山期,消亡于喜山早期,形成SN向的锯齿状断裂谷,称为安宁河裂谷带。

铅锌矿带即分布于安宁河裂谷带的东侧。

矿带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将矿带切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断隆和断陷,组成了整个矿带区域格架的基本轮廓。

构造线方向主要是SN向,区内几条主要SN向的断层,均严格控制了大地构造单元的发育和发展。

其次发育有N E和NW 向两组断裂,它们常控制了次级构造单位的发育;同时矿带内还存在有EW 向隐伏断裂。

这些断裂大多具有长期的继承性活动的特点,断裂格局和主要断裂一般均孕育于晋宁期,形成于印支期,而在燕山期受到叠加和改造。

四川马边县山水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四川马边县山水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参考 文献 :
[ 1 ] 四川 、云 南 、贵 州 省地质 矿 产局 . ) J l 滇黔铅 锌 成矿 区成 矿远 景 区划一 川滇 黔铅 锌成 矿 区成矿 规律 及找 矿预 测科 研报 告 [ R ]. 1 9 8 3 [ 2 ] 四川省 地质 调 查院 . 四川 金 阳 ~金 口河铅锌 矿评 价成 果 报告 [ R ]. 2 0 1 0 [ 3 ] 四川 省地质 矿 产勘 查开 发局 二零 七地 质 队.四川 省 马边县 山水沟铅 锌 矿普查 地 质报 告 [ R ]. 2 0 0 7 [ 4 ] 刘家 铎 ,张成 江 ,刘 显凡 ,等.川 滇黔 相 邻 区域 铜铅 锌金 银 矿床 与峨 眉火 成岩 省 的关 系探讨 [ J ]. 矿物 岩石 ,2 0 0 3( I 2 ): 5 —9 [ 5 ] 张成江 ,刘 家铎 ,刘 显凡 ,等.峨 眉火 成岩 省成 矿效 应初 探 [ J]. 矿 物岩 石 ,2 0 0 4( 0 3 ): 7 4 ~7 9
Z HA0 Wl e i Z HA NG J u n U F u — y o n g Yo U Xu e - j u n
( N0 . 2 0 7 Ge o 1 o g i c a l T e m, BGE E] ⅥRS P ' L e s h a n , S i c h u a n 6 1 4 0 0 0)
含矿地层 :铅锌矿赋存于灯影组第 四段上部 ,其顶板为 中厚层状砂屑磷块岩 , 底板为厚层状细晶白 云岩 ,肉眼特征明显 ,野外易识别。 风化残留物 :本 区铅锌矿在地表易氧化 ,形成疏密不等的顺层溶蚀空洞或褐铁矿斑点 ,有时在悬崖 边 可见 原 生 铅锌 矿 或半 氧化 铅 锌矿 有别 于 顶 、底 板 围岩 ,闪锌矿 较 方铅 矿更 易 氧化迁 移 ,常形成 迁 积型 铁帽 ( 异地 ) 。 构造叠加 :在含矿层 内,如发现节理叠加或层间破碎带 、滑动带等可使矿体变富,形成高品位大透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在现阶段的发展中,铅锌矿矿区矿床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关注点,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社会对铅锌矿矿区矿床的需求不断的加大。

而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技术的不断提高,也在铅锌矿矿区矿床的开采方面,获得了大幅度的进步。

从各个方面来说,我国在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方面,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成果,因此,在现今的發展中,获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标签:铅锌矿成矿特征找矿方向1成矿地质背景为了更好的研究铅锌矿矿区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本文主要以铅锌矿矿区矿床为例进行讨论。

首先从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一定的分析。

铅锌矿矿区矿床的区内出露地层有四堡群、丹洲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等。

其中前泥盆纪地层最为发育,并普遍遭受浅变质作用和多次构造变形,该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极为发育且十分复杂。

区域断裂主要有NNE向和NW向两组,以前者最为发育,构成密集的NNE向断裂带。

由此可见,对于铅锌矿矿区矿床来说,成矿地质背景是比较复杂的,甚至更加的难以捉摸。

2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2.1矿(化)层特征含(矿)化层一般分为上、中、下三个矿化富集部位。

上部:白云岩层间破碎较弱,适应方解石脉较少,含黄铁矿较少,含铅锌矿较低。

中部:白云岩层间破碎较强,石英、方解石脉较多,含黄铁矿较少,含铅锌矿较高。

下部:含铅锌矿较低,一般Pb品位在百分之零点零一八到百分之零点八五之间。

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这三个矿化富集部位具有一定的差距,相距二点七米到十二米不等。

由此可见,对于铅锌矿矿区矿床的地质特征来说,有效的掌握矿化层的特征,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良好的帮助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有效的处理一些问题。

在实际的工作中,较多的工作人员常常为了一些问题摸不着头脑,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矿化层的特征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掌握。

在现阶段的发展中,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在矿化层方面有所突破,从而对整个铅锌矿矿区矿床领域的研究工作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

四川农戈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_欧阳志强

四川农戈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_欧阳志强

第25卷第2期Vo l.25,N o.2 2011年4月M IN ERA L RESO U RCES A ND G EOL OG Y Apr.,2011四川农戈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¹欧阳志强,练翠侠(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217队,湖南衡阳421001)摘要:四川农戈山铅锌矿床属于三江成矿带的玉树)中甸(Ô)矿带范畴,矿区内已发现3个矿体。

文章从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方面对该矿区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

关键词: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农戈山;四川中图分类号:P61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663(2011)02-0138-051区域地质背景农戈山铅锌矿床处于我国西南三江造山带的唐古拉)杂多玉树)义敦)中甸岛弧隆起带东侧的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中,属三江成矿带中的玉树)中甸(Ô)矿带范畴[1]。

规模宏大的北西向炉霍)道孚)康定压扭性区域断裂带(长达30km)贯穿矿区中部(图1)。

矿区位于区域构造牦牛)卡子复式向斜西翼,由炉霍)道孚)康定压扭性区域断裂带与次级农戈山背斜及热桑山向斜构成本区域WN向构造基本格架。

2矿区地质特征燕山)喜山运动期间使本区域和本工作区内的早期同生断裂再次复活,在农戈山侵入岩体内部及与三叠系地层接触边缘产生强烈韧)脆性剪切构造带,深源含矿溶液沿构造剪切带上升,于岩体内的浅部张性断层、裂隙发育的碎裂岩带内部及岩体与围岩接触边缘的三叠系地层内层间裂隙空间进行充填,形成农戈山式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图2)。

2.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中生界中三叠统杂谷脑组(T2Z)和新生界第四系(Q)。

图1三江成矿带构造分区略图Fig.1T he tectonic divisio n scheme of Nujiang-Lancangjiang-Jinshajiang metallogenic belt1-构造单元界线2-板块结合带3-断层4-拉伸盆地杂谷脑组(T2z):主要分布在矿区东部及中部山脊一带,根据不同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

某铅锌矿段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某铅锌矿段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某铅锌矿段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摘要:某区铅锌矿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锗产地之一,为我国有色金属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区的大型富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

本文在研究区域地质成矿背景和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矿床属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并提出了几种找矿标志。

关键词:铅锌矿;矿床成因;找矿标志Abstract: the district is China’s important pb-zn deposits of germanium, one of China’s nonfer rous metal development for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sichuan and yunnan guizhou province into the lead and zinc mine large rich pb-zn deposit typical delegate. Based on the study of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deposit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ndation, on the genesi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deposit of the structure control of low temperature) deposit,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prospecting marks.Keywords: lead-zinc mine; The genesis; Prospecting marks某铅锌矿床位于云南省兰坪县境内,是滇西兰坪县具代表性的铅锌矿床之一。

地质局区调队完成了该区1/20万兰坪幅和维西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较全面地总结了地质特征,建立了该区区域地质构造格架、地层层序。

汉源乌斯河铅锌矿床矿相学特征

汉源乌斯河铅锌矿床矿相学特征

汉源乌斯河铅锌矿床矿相学特征
刘成;卿德林;毛晓冬
【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
【年(卷),期】2017(037)001
【摘要】乌斯河铅锌矿床位于金口河官村坝远景区中,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室内矿相学研究表明,该矿床形成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成矿前期、主成矿期、成矿后期,其中主成矿期可划分成2期,分别形成铁-锌矿石和铁-铅矿石,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该矿床成因为典型的MVT铅锌矿床.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刘成;卿德林;毛晓冬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0;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0;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2;P43
【相关文献】
1.西藏舍索铜多金属矿床岩相学、矿相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J], 刘妍;赵元艺;崔玉斌;吕立娜;聂凤军
2.乌斯河铅锌矿重金属淋滤特征 [J], 吴鹏盛;施泽明;王新宇;李文博;林勇征;王洋;林清;王京;
3.乌斯河铅锌矿重金属淋滤特征 [J], 吴鹏盛;施泽明;王新宇;李文博;林勇征;王洋;林清;王京
4.黔北习水县桑木场铅锌矿岩相学、矿相学特征\r及与MVT型铅锌矿床的对比[J], HAN Xue;WANG Bo;ZHU Huali;QIAO Chang;YUE Long
5.云南省保山市金厂河铅锌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 [J], 黄华;张长青;刘博;杨春海;董云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摘要]本文总结了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乌依铅锌矿为一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并厘定了乌依铅锌矿的成矿模式,对区带内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 (2015)-5-104-2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凉山陷褶束(IV)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V)南段,紧临雷波穹褶束(V)部份。

该区是宁南一雷波一金阳铅锌磷成矿带的一部分。

在区域上沿着小江的断裂的两侧,密集的分布着铅锌矿床己知的产出的矿点、矿床30多处,其中大型的矿床有7处,小型的矿床有12处,中型的矿床有7处,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因此,研究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对指导区内铅锌矿的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
乌依铅锌矿位于川南―滇东―黔西铅锌等成矿区北段
部分,位处凉山陷褶束(Ⅳ)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Ⅴ)南段。

矿床西临南北向小江深断裂,小江断裂具多期活动性,为乌依矿床成矿作用提供了多期次深源含矿热液。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主要出露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的浅海碳酸盐岩和碎屑岩。

区内铅锌矿赋矿层位为奥陶志留系大箐组(OSd),该组岩性组合特征为:为深灰至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微晶―极细晶白云岩、泥晶灰岩,厚121.6~264.3米。

该组上、中、下部均发育有条带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岩,由后期热液蚀变和成矿改造富集作用,形成了团块状、脉状、细脉状重晶石、白云石及方解石为特征的“矿化蚀变带(层)”,铅(锌)矿体即赋存于矿化蚀变带内,各矿化蚀变带均呈似层状分布,产状与上下围岩(白云岩)一致。

顶部矿化蚀变带:厚3.14~23.54米,以含方解石脉、重晶石团块及波纹状、层纹状白云石为特征,该矿化蚀变带含矿性差,仅发现一两个小矿体。

中部矿化蚀变带:厚5.91―31.62米,呈层状、似层状产出,重晶石脉及团块普遍发育,局部地段可见顺层、不连续产出的数十厘米厚透镜状重晶石体。

同时,波纹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石特别发育。

该矿化蚀变带是矿床主要的含矿带。

底部矿化蚀变带:厚6.0―58.4米,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以发育方解石脉和层纹状白云石脉为特征。

该带含矿性
差,仅见个别小矿体。

2.2构造
乌依铅矿地处近南北向于孟―西溪河背斜近南倾没端
的西翼。

区内构造简单,除发育一个北北东向的呈平缓褶皱的乌依短轴背斜外,在矿区东南部仅有几条小型断层,它们错断了奥陶、志留系地层。

2.2.1褶皱构造
乌依短轴背斜:位于孟――西溪河背斜西翼属小型次级褶皱,轴线呈北北东向,长约10公里,东翼近轴部岩层倾角多在8~15°,远离轴部者达20~25°,西翼近轴部地层,因地形陡峻,可能由重力拖拉作用致岩层倾向向南东侧转,倾角5~10°,远离轴部地带,地层倾向北西,倾角10°左右。

铅矿体大多产于该短轴背斜北西翼靠近轴部大箐组的矿化蚀变带中。

2.2.2断层构造:均为成矿后断裂构造。

F1断层:位于矿床南部,呈近东西延伸,长约1300米,切割下奥陶统――中志留统岩层,错断了大箐组及矿化蚀变带。

断层面倾南,倾角50°,为一平错断层。

F2断层:位于矿床南部,呈北西西向延伸,长约1400米。

切割于下奥陶统――下志留统岩层中,错断了大箐组及矿化蚀变带。

断层面倾东,倾角55°,为逆断层。

F3断层:为一北东向正断层,断面倾向南东,倾角60°。

该断层长约1200米。

切割了下、中志留统岩层。

F4断层:位于矿床东部,为一推则逆断层,长约700米,错断奥陶系岩层及矿化蚀变带,其性质可能为逆冲断层。

F5断层:位于矿区东部,与F4断层交切,长约600米,为一平错小断层,错断了大箐组及其矿化蚀变带。

3矿体地质特征
乌依铅锌矿的矿床位于乌依背斜的轴部和翼部。

铅锌矿的矿体呈显透镜状、似层状,赋存于大箐组白云岩的层间的破碎带中。

围岩和矿带产状大致相同,朝NWW和SEE方向倾斜,倾斜角为90-150。

矿带在南北方向断续的延长长达
5km,一共有5个矿带,内有大小矿体八个(见表1),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

其中Ⅱ号矿体为矿床最主要矿体,产于中部矿化蚀变带内,呈南北向延长,为层状、似层状矿体经剥蚀后现今残留长1690米,铅直厚2.28―10.23米,平均6.26米。

其余矿体一般长二、三百米,厚2―3米,也多产于中部矿化蚀变带内。

Ⅱ号矿体采矿资料显示,在厚大矿体内部矿石品位是不均匀的,矿化蚀变带往往由相对富集带和相对贫化带(又称矿条)以及局部无矿带组成,在平面上为相间排列,纵向上呈重叠交叉。

这些“矿条”沿走向延长较长,而横向较窄,大约长、宽比为10:1―5:1。

这种贫富带的变化现象,可能既反映出原生沉积特点,又表现了后期叠加改造的不均衡
作用。

矿山曾在富集带内开采出数千吨块状铅矿,品位达40%以上。

含矿围岩特征:矿床含矿围岩主要为大箐组条带状、层纹状重晶石化白云岩,显示了静水泻湖环境下的膏盐沉积特征。

后期热液作用,形成了顺层分布的团块状、放射状及脉状重晶石集合体及少量白云石脉。

星散状、浸染状及条带状铅(锌)矿多分布于层纹状、条带状重晶石白云岩内,网脉状、团块状铅(锌)矿则生于团块状、放射状、脉状重晶石间,往往构成富矿。

矿石矿物组合: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少―微量白铅矿和闪锌矿,伴生少量辉银矿,脉石矿物为白云石、重晶石。

矿物组合主要为方铅矿―重晶石,少量方铅矿―白云石及方铅矿―闪锌矿―重晶石组合。

矿石结构构造:矿石具半自形粒状镶嵌结构、星散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条带状、块状构造。

围岩蚀变类型及分布:大箐组上、中、下部分别发育有与成矿有关的热液蚀变作用,主要为重晶石化和白云石化。

这些蚀变作用所形成的矿化围岩蚀变带,铅(锌)矿体赋存于蚀变带内,蚀变带厚度3.14~58.38米;纵向上呈多层重叠排列,横向上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产状与上、下白云岩一致,界线较为清晰,总体呈过渡关系。

4矿床成因分析
4.1成矿地质环境
扬子地槽经褶皱回返形成地台后,西缘隆起形成“康滇古陆”并长期处于隆起状态,古陆以东为广海浅海环境,在加里东期,由于不均衡的升降运动,临近古陆地带,常形成有障壁浅海和半封闭泻湖,本矿床所处环境,即是奥陶纪中晚期~志留纪早期有障壁的碳酸盐台地与古陆间所构成的
泻湖盆地靠近东缘的低洼地带―热卤池,沉积了大箐组白云岩及其中的含矿层。

4.2成矿物质来源
矿床的成矿金属(Pb、Zn、Fe)来源于褶皱基底会理群浅变质岩石,其铅、锌丰度分别为100*10-6和200*10-6,基底岩石具备了为后生铅锌矿提供丰富矿质的物质基础。

闪锌矿、方铅矿的S值变化较小,具有富集重硫的特征,且有明显的塔式效应。

该类型矿床的成矿硫质可能主要来自盖层的蒸发硫酸盐,这被区域上盖层中多处见石膏矿(点)的地质事实所证实。

4.3控矿条件及矿体生成机制
晋宁运动以后,扬子地台褶皱基底经剥蚀夷平,除康滇地轴隆升为古陆外,古陆以东地区长期处在振荡升降的浅海环境。

奥陶纪中晚期―志留纪早期,古陆东缘浅海区,由水下隆起的碳酸盐台地和古陆间构成了半封闭的静水泻湖盆
地沉积环境,在弱碱性介质条件下,盆地内在钡、镁盐类物
质沉淀的同时,将主要来自由深断裂提供上升通道的深源(甚至幔源)热卤水中的成矿物质及其他来源的成矿物质,在盆地的低洼地带―热卤池中吸附沉淀。

成岩作用阶段形成了以条带状,纹层状重晶石白云岩为载体的铅(锌)矿原始矿源层及贫矿体。

华力西晚期由小江等深断裂控制的晚二叠世玄武岩浆喷发及期后沿断裂带上升的含矿热液,与层间循环热液聚合,对原始矿源层进行叠加改造,从而富集成现今的工业矿体。

印支―喜山期可能仍对矿体有改造作用。

根据上述矿床成因分析,本矿床成矿模式(见图1)。

5结语
本文总结了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乌依铅锌矿的矿床成因,认为乌依铅锌矿为一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并厘定了乌依铅锌矿的成矿模式,对区带内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