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低聚糖标准概况

合集下载

功能性低聚糖

功能性低聚糖

3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 以经典液相柱色谱法为 基础,引入气相色谱法 的理论发展而成的分离 分析方法。该方法以高 压泵输送流动相,采用 高效固定相,实现了仪 器在线化,自动化,使分 离效率大大提高。
• 操作:线图表示 • 将老年蜂蜜用乙醇水溶液沉降大分子多糖和较高聚 合度低聚木糖,而后进行硫酸水解,低聚木糖组分水解 为木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老年蜂蜜水解前后木糖 含量的差值,即为低聚木糖含量。色谱图见图3、4。 (图片)
• 本方法测定低聚木糖终端产品中低聚木糖含量,操作简 便可行,结果准确,尤其适合缺少低聚木糖标准对照品情 况下定量测定低聚木糖含量。该方法可应用于企业产品 质量控制及主管部门质量监督。 实验分析: : 1、如果测定样品里含有大量的蔗糖或乳糖也会产生干扰,在此情况下,
应对样品进行水解。由水解前后木糖含量的差值求出低聚木糖的 样品含量。 2、针对添加了低聚木糖后的产品中低聚木糖的相对含量少,且受其 他成分的干扰,常用氢氧化铜沉降样品中脂肪蛋白、用乙醇沉降大分 子多糖、高聚合度低聚糖等办法将干扰成分从样品中分离出来,不同 的样品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后,用酸解法以木糖为唯一的标样就可以 计算出低聚木糖的含量(以木糖计)。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测定结 果重现性好,处理成本低,可以被各大实验采用室采用。 3、通常功能性低聚糖的检测器不选择紫外检测器,而是示差折光检测 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及荧光检测器等。
优点:测定低聚糖的方法很多, HPLC具有快速方便,分 辨率高,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和不破环样品等优点。 HPLC是目前在检测低聚糖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 法
4
其他分析方法:

功能性低聚糖

功能性低聚糖

┊┊┊┊┊┊┊┊┊┊┊┊┊装┊┊┊┊┊订┊┊┊┊┊线┊┊┊┊┊┊┊┊┊┊┊┊┊摘要功能性低聚糖属于寡糖,主要包括水苏糖、棉籽糖、乳酮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龙胆糖、大豆低聚糖、壳聚糖等。

由于人体胃肠道内没有水解它们的酶系统,因而它们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

这种特性使得它们可以优先为双歧杆菌所利用.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功能性低聚糖并阐述了其功能。

关键词功能性低聚糖,双歧杆菌,保健作用。

┊┊┊┊┊┊┊┊┊┊┊┊┊装┊┊┊┊┊订┊┊┊┊┊线┊┊┊┊┊┊┊┊┊┊┊┊┊目录引言 (3)1功能低聚糖 (3)1.1低聚异麦芽糖 (3)1.2低聚半乳糖 (4)1.3低聚果糖 (4)1.4低聚木糖 (4)1.5大豆低聚糖 (5)2功能性低聚糖的直接功能 (5)2.1抗龋齿 (5)2.2降血脂、降胆固醇 (5)2.3增殖双歧杆茵、优化肠道茵群 (6)3功能性低聚糖由双歧杆菌引起的间接功能 (6)3.1生物屏障作用与抗衰老功能性低聚糖可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6)3.2 营养作用 (6)3.3防止便秘功能 (6)结语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装┊┊┊┊┊订┊┊┊┊┊线┊┊┊┊┊┊┊┊┊┊┊┊┊引言低聚糖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体,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饮料、医药、饲料添加剂等领域。

它是替代蔗糖的新型功能性糖源,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未来型”新一代功效食品。

是一种具有广泛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的新产品,近年来国际上颇为流行。

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均有规模化生产,我国低聚糖的开发和应用起于90年代中期,近几年发展迅猛。

低聚糖(oligosaccharide)称寡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

分子量约为300—2000,可分类为普通性低聚糖和功能性低聚糖两大类。

普通性低聚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酸糖、海藻糖和麦芽三糖等,它们可被机体消化吸收;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果糖低聚糖、低聚半乳糖、壳聚糖、壳低聚糖、低聚木糖等,因在人体肠道内不具备分解消化的酶系统,不能被人体胃酸和胃酶所降解,故不能消化吸收,而是直接进入小肠内为有益菌双歧杆菌所利用,对人体发挥独特的生理功能。

功能性低聚糖的发展及应用

功能性低聚糖的发展及应用

以五碳糖为单位 的功能性低聚糖 , 也
加. 同时可抑制肠内有害菌及腐败物 质
的形成 , 增加体内维生素的量, 提高机 体免疫力。 第四, 预防龋齿。 高纯度低聚
糖不 能 被 造 成 龋 齿 的链 球菌 利 用 , 不 也
是人体难消化性糖 . 在机体内产生热量
值极低 , 不会影响血糖浓度 。 低聚半乳 糖 的组 成单元 为葡萄 糖和 半乳 糖 , 低
功能性低聚糖 的发展及应用
口 姜竹茂 烟台大学食品科 学与工程研究所
1 9 年 国 家 公 布 的 功 能 性 低 聚 9 9 糖 通 用 技 术 规 则 行 业 标 准 将 功 能 性 低 聚 糖 的 定 义 为 : ~1 4- 同或 由2 o " 相 不 同 的 单 糖 以 糖 苷 键 聚 合 而 成 具 有 糖 类 某 些 共 同 的 特 性 , 直 接 代 替 可
司经多年研究证实 , 功能性低聚糖不仅
能促 进 人 体 对 钙 的 吸 收 且 能 提 高 骨 而
目 前市场上主要的功能性低聚糖
典型的功能性低聚糖
从 表1 中可 以看 出 , 少骨质疏松的危险。 第三, 提高 免疫力。 有利于人体肠内双 歧杆 菌的增
用 内切 性 高 温 酶 糖 化 以 及 膜 集 成 分 离
酸热稳定性
2 。 p H=2 5~8 1 5 C
. ,
提纯技术进行产业化生产 的。 随着酶 工
1不分解, H -4 室温储存3 保留率达9% h p =3 , 年 7
业及 膜 工业 的 发 展 聚 木 糖 的生 产 工 低
期间立项开展 低聚 木糖 的工业化生 产
研 究 山东 龙 力生物 技 术 股 份 有 限公 司 与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联 合 研 制 开 发 低 聚 木 糖 的 工 业 化 生 产 技 术 。 中. 接 蒸 汽 其 直 高压 瞬时汽 爆裂 解预 处理 技术 、 集 膜 成 技术 及 回收蒸 发 冷凝 水 技 术的 使 用 ,

功能性低聚糖的制备

功能性低聚糖的制备

功能性|低聚|糖|制备功能性低聚糖((functional oligosaccharide)是由2~10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糖苷键聚合而成;但不被人体胃酸、胃酶降解;不在小肠吸收,可到达大肠部位;具有促进人体双岐杆菌的增殖等生理功能。

这类低聚糖包括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乳糖、棉子糖、低聚木糖、水苏糖、低聚壳多糖、低聚龙胆糖、低聚帕拉金糖、海藻糖等。

现将主要的功能性低聚糖的生产介绍如下:一、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oligosacharide,简称IMO )是指葡萄糖基以a-1,6糖苷键结合而成单糖数在2~6不等的一类低聚糖,其主要成份为异麦芽糖((Isomaltose)、潘糖(Panose)、异麦芽三糖(Isomaltotriose)及异麦芽四糖等。

1. 制备方法低聚异麦芽糖制备大致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利用糖化酶逆合作用,在高浓度葡萄糖溶液中将之逆合生成异麦芽糖、麦芽糖等低聚糖;但由于产率低,产物复杂,生产周期长等缺点而难以工业化大量推广。

二是以淀粉制得高浓度葡萄糖浆为底物,通过a-葡萄糖转苷酶催化发生a-葡萄糖基转移反应而得。

工业化生产低聚异麦芽糖一般以淀粉为原料采用全酶法工艺,技术以日本最为成熟。

工艺流程淀粉→调浆→淀粉乳→喷射液化(a-淀粉酶)→糖化(β-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灭酶→过滤(硅藻土)→脱色〔活性炭) →脱盐(离子交换树脂)→ MO糖浆IMO-50(糖浆)→喷雾干燥→ IMO-50糖粉→真空浓缩→柱分离→MO-90(糖浆)→喷雾干燥→ MO-90糖粉2.工艺简介淀粉加水调制成30 %淀粉乳,调节pH 6~6.5,加耐高温a-淀粉酶、90 ℃喷射液化液化至DE值为6~10,按1kg淀粉加β-淀粉酶和真菌α-葡萄糖苷转移酶2 ~ 4 g,于pH 5、60 ℃反应72h ,反应完毕进行灭酶,用藻土助滤,滤清后活性碳脱色,再经阴阳树脂混合床离交脱盐,真空浓缩可以得到浓度50 %的糖浆,经喷雾干燥可得50糖粉成品。

功能性低聚糖生理特性及开发应用

功能性低聚糖生理特性及开发应用

葡萄、 果糖 木糖 葡萄糖 半乳糖、 果糖 葡萄糖、 果糖
菌、变形杆菌等。有益细菌以双歧杆菌和乳酸菌为 主, 双歧杆菌有维持肠道正常细菌群平衡作用 3 尤其 对是对老年人和婴儿;并能够抑制病原菌和腐败菌 的生长, 防止便秘、 下痢和胃肠障碍等 4 具有抗肿瘤 活性、 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 氨基酸和提高人体对钙 离子吸收、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治高血压作 用4 双歧杆菌能改善乳制品的耐乳糖性3 提高消化率; 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预防抗生素的副作用、 抗衰老、 延 年益寿的功能。经研究发现, 人体内双歧杆菌含量的 多少3 与人体的生长、机体的新陈代谢乃至生老病死 都息息相关。所以, 人们把他亲切地称为益生菌。 !5 % 功能性低聚糖和双歧杆菌的关系 功能性低聚糖虽然不能被人体酶类分解吸收, 但是他们通过消化道到达结肠后,可以促进结肠中 有益菌的生长, 尤其是双歧杆菌, 所以这样的低聚糖 又被人们称之为双歧促进因子,常见的双歧促进因 子包括: 低聚果糖、 低聚木糖、 低聚半乳糖、 低聚异麦 芽糖等。近年来, 研究者又提出了益生元的概念, 益 生元是指能选择性刺激一种或几种细菌在宿主肠道 内生长或活化,增进宿主健康而又不被宿主胃肠道 消化的物质。功能性低聚糖作为益生元必须符合以 下标准: 在上消化道既不被水解, 也不能被吸收; 可以 选择性的被定植在肠道中的一种或几种有益菌发酵 利用,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他们都可以刺激或激活 肠动力;益生元可以改善肠道中微生物菌群环境,增 加有益菌的同时, 也会降低和抑制腐败菌的数量。 !5 # !5 0 益生元在人体消化道中的作用 益生元在人体消化道中的作用见表 !。 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功能 试验证明,功能性低聚糖可以调节 6789 : 淋巴
""""""""""# 摘 要

功能性低聚糖及其市场前景

功能性低聚糖及其市场前景

功能性低聚糖产业发展及市场应用低聚糖是指由2~10个单糖组成的糖类,由于其聚合度低,所以称作低聚糖。

而功能性低聚糖,指的是不为人体酶解,在小肠中不被吸收的低聚糖,即不消化性的低聚糖。

但低聚糖,进入大肠后,能促进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即通常所说的双歧因子。

1999年国家公布的“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功能性低聚糖定义为:(1)功能性低聚糖是由2~10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糖苷键聚合而成。

(2)具有糖类某些共同的特性,可直接代替糖料,作为甜食品配料,但不被人体胃酸、胃酶降解。

不在小肠吸收,可到达大肠部位。

(3)具有促进人体双歧杆菌的增殖等生理功能。

功能性低聚糖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和人类食物有关的如:香蕉、大麦、洋葱、洋姜中含有低聚果糖;竹笋中含有低聚木糖;大豆中含有水苏糖和棉籽糖;淀粉糖化液中含有低聚异麦芽糖。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主要功能性低聚糖有: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等。

一、低聚糖的功能1、促进双歧杆菌生长,调整肠道菌群平衡通常大肠中因缺乏大肠细菌可利用的碳源,一旦有碳水化合物进入就会对肠道菌群代谢产生重要影响。

大肠菌群利用低聚糖的能力是不同的,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双歧杆菌对各种低聚糖几乎都可以加以利用,而一些有害细菌对大多数益生元几乎都不能利用或很难利用。

2、促进钙吸收作用欧州Orafti经多年研究证实,功能性低聚糖不仅能促进钙吸收,而且能提高骨密度,减轻骨质疏松的危险。

早川幸男的《低聚糖新知识》中提到,服用2%低聚木糖水溶液以后,大鼠的钙吸收可以提高23%,而钙的利用率可以提高21%。

3、提高免疫力有利于人体肠内双歧杆菌的增加,同时可抑制肠内有害菌及腐败物质的形成,增加体内维生素的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4、防止龋齿高纯度低聚糖不被造成龋齿的链球菌利用,不被口腔酶液分解,因而能防止龋齿。

5、难消化性糖类低聚糖是一种难消化性糖类,不被人体消化酶系分解,有一定甜度,人体摄入后基本上不增加血糖、血脂。

黄酒中的宝藏——功能性低聚糖

黄酒中的宝藏——功能性低聚糖

黄酒中的宝藏——功能性低聚糖90年代开始,功能性低聚糖开始在我国广泛应用于保健品行业。

那么何为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低聚糖,或称寡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分为功能性低聚糖和普通低聚糖两大类。

自然界中只有少数食品中含有天然的功能性低聚糖,目前已面市的功能性低聚糖大部分是由淀粉原料经生物技术即微生物酶合成的。

而黄酒中的功能性低聚糖是在酿造过程中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产生的,黄酒中的功能性低聚糖是葡萄酒、啤酒无法比拟的。

那么与普通的低聚糖相比,功能性低聚糖具有哪些独特的生理功能呢?1.促进双歧杆菌增殖功能性低聚糖是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因子,其中最明显的增殖对象是双歧杆菌。

人体试验证明,某些功能性低聚糖,如异麦芽低聚糖,摄入人体后到大肠被双歧杆菌及某些乳酸菌利用,对人体有许多保健作用,如改善维生素代谢,防止肠功能紊乱,抑制肠道中有害菌和致病菌的生长,起到抗衰老、防癌及保护肝脏的作用等。

2.低能量或零能量由于人体不具备分解、消化功能性低聚糖的酶系统,因此功能性低聚糖很难被人体消化吸收或根本不能吸收,也就不给人提供能量,并且某些低聚糖如低聚果糖、异麦芽低聚糖等有一定甜度,可作为食品基料在食品中应用,以满足那些喜爱甜食但又不能食用甜食的人(如糖尿病人、肥胖病患者等) 的需要。

3.低龋齿性龋齿是我国儿童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之一,其发生与口腔微生物突变链球菌有关。

研究发现,异麦芽低聚糖、低聚帕拉金糖等不能被突变链球菌利用,不会形成齿垢的不溶性葡聚糖。

当它们与砂糖合用时,能强烈抑制非水溶性葡聚糖的合成和在牙齿上的附着,即不提供口腔微生物沉积、产酸、腐蚀的场所,从而阻止齿垢的形成,不会引起龋齿,可广泛应用于婴幼儿食品。

4.防止便秘由于双歧杆菌发酵低聚糖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能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湿润度,并通过菌体的大量生长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从而防止便秘的发生。

此外低聚糖属于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促进小肠蠕动,也能预防和减轻便秘。

低聚糖的功能及其发展方针

低聚糖的功能及其发展方针
❖ 高纯低聚糖不被造成龋齿的链球菌利用,不 被口腔酶液分解,有防龋功能,
❖ 但商品低聚糖有效物只有50%时,即还残留 有葡萄糖,麦芽糖,蔗糖等糖类,不能作防 龋食品配料使用。
15
5、调整肠道功能缓解便秘
❖低聚糖润肠通便,有效缓解老年人的 便 秘 。 每 天 服 用 50- 型 低 聚 异 麦 芽 糖 15-20g 、 低 聚 果 糖 8g, 或 低 聚 木 糖 0.7g,,对习惯性便秘者,有明显效果。
❖ 荷兰Borculo公司用乳糖经β-半乳糖酶加工,制得 低聚半乳糖。应用于乳品、婴儿食品,糖果、饮料。 商品低聚半乳糖浆的成分是:半乳低聚糖58~65%、 乳糖21~28%、葡萄糖20~23%、半乳糖1~4%。
7
低聚糖是国际公认的功能性食品配料
❖ 国际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推荐的食品添加剂目录中,低聚 糖不列入。
❖ 3、具有促进人体双岐杆菌的增殖等生理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2ຫໍສະໝຸດ 低聚糖普遍存在于各类食物中
❖ 功能性低聚糖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和人类食物有 关的如:香蕉、大麦、洋葱、洋姜中含有低聚果 糖;竹笋中含有低聚木糖;大豆中含有水苏糖和 棉籽糖;淀粉糖化液中含有低聚异麦芽糖;酸奶 中含有低聚半乳糖。特别应指出的是,日本研究 发现人乳中也含有低聚半乳糖。
❖ 自然界食品中功能性低聚糖一般含量较低,商品 功能性低聚糖,大部分是生物合成生产。
3
一、世界功能性低聚糖发展状况
4
1、日 本
日本是国际较早开发功能性低聚糖的国家,上世

纪八十年代进入市场的有:低聚果糖1983年,低聚 异麦芽糖1985年、低聚半乳糖1988年。以后有低 聚木糖、低聚乳果糖、乳酮糖、大豆低聚糖、棉 籽糖、黑曲霉低聚糖、海藻糖等十多个品种,全年 生产约3万多吨,年销售额130亿日元(约合人民 币17.5亿元)。 ❖ 自1991年设立特定保健用食品FOSHU ,2003年 市场达到54亿美元,比2001年39.2亿美元增长 37.6%。其中低聚糖用于改善肠道功能的34.56亿 美元,占64%、

功能性低聚糖分离纯化方法

功能性低聚糖分离纯化方法

功能性低聚糖分离纯化方法点击次数: 307 发布时间: 2007-2-1功能性低聚糖是指对人、动物、植物等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单糖数在2~10之间的一类寡糖.它的甜度一般只有蔗糖的30%~50%,具有低热量、抗龋齿、防治糖尿病、改善肠道菌落结构等生理作用,在功能性食品的配料中十分重要,正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功能性低聚糖的生产一般是以淀粉或蔗糖为原料利用糖苷酶的糖基转移作用进行的.由于糖苷酶对底物专一性要求不高的催化特性,功能性低聚糖的转化率一般在50%左右,产品中除含有目标产品功能性低聚糖外,随产品种类不同还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蔗糖、麦芽低聚糖等副产物.这些副产物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功能.因此,功能性低聚糖的分离纯化已成为生产厂家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然而,由于功能性低聚糖产品成分复杂且往往性质较为接近,其分离纯化就变得比较困难,常规分离法如结晶法难以适用.目前虽已有数种功能性低聚糖产品的纯度达到90%以上,但由于生产成本高而产销量极低.开发功能性低聚糖的新型低成本分离方法将大有前途. 1、常见功能性低聚糖的组成酶法生产的功能性低聚糖除含有功能性低聚糖外,往往还含有大量非功能性低聚糖成分,如葡萄糖、蔗糖、乳糖等,这些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功能和保健作用.例如,葡萄糖和麦芽低聚糖的存在,不仅降低了低聚异麦芽糖难发酵、低热量的特性,而且削弱了其抗龋齿作用和对双歧杆菌的增殖功能。

2、功能性低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⑴色谱柱分离法色谱柱分离法是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与色谱柱的填料间结合力强弱的差异,即各组分在固定相(填料)与流动相间分配系数不同的性质而使混合物中难吸附与易吸附组分分离的技术.适用于分离糖类的色谱柱填料有铝矾土、碱式铝矾土、硅胶、石英砂、海砂、沸石、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色谱柱分离法的主要优点在于通过数百次连续循环操作、重复使用吸附剂,可以充分利用材料、能量和时间.但迄今为止,只有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填料的色谱柱成功用于糖类的工业化分离纯化。

功能性低聚糖

功能性低聚糖

功能性低聚糖低聚糖(oligosaccharide)或称寡糖。

功能性低聚糖包括水苏糖、棉籽糖、palatinose(帕拉金糖)、乳酮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乳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palatinose和低聚龙胆糖等。

人体肠胃道内没有水解这些低聚糖(除palartinose之外)的酶系统,因此它们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优先为双歧杆菌所利用,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

功能性低聚糖因具独特的生理功能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基料,业己引起全世界广泛的关注。

目前,日本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位居前列,己形成工业化生产规模的低聚糖品种达十几种,1990年的总产值就达4.6亿美元,成为功能食品基料的一大支柱。

在日本,功能性低聚糖替代或部分替代蔗糖而广泛应用在饮料、糖果、糕点、冰淇淋、乳制品及调味料等450多种食品。

己经证实功能性低聚糖的主要生理功能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很难或不被人体消化吸收,所提供的能量值很低或根本没有。

可在低能量食品中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那些喜爱甜品又担心发胖者的要求,还可供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和低血糖病人食用。

2、活化肠道内双歧杆菌并推动其生长产卵。

双歧杆菌就是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其菌数会随年龄的减小而逐渐增加,直到老年人临死前全然消失。

因此,肠道内双歧杆菌数的多少变成了来衡量人体身心健康是否的指标之一。

随着医药科学的突飞发展,广谱和强力的抗菌素广为应用于化疗各种疾病,并使人体肠道内正常的菌群均衡受相同程度的毁坏,存有目的的减少肠道中有益菌的数量变得十分必要。

摄入进功能性低聚糖去使得肠道内双歧杆菌自然细胞分裂变得更切实可行。

3、不会引起牙齿龋变,有利于保持口腔卫生。

龋齿是由于口腔微生物特别是突变链球菌(streptococcusmutans)侵蚀而引起的,功能性低聚糖因不是这些口腔微生物的合适作用底物,因此不会引起牙齿龋变。

4、由于功能性低聚糖不被人体消化吸收,属水溶性膳食纤维,具备膳食纤维的部分生理功能,例如减少血清胆固醇和防治结肠癌等。

功能性低聚糖

功能性低聚糖
乳糖制备功能性低聚糖
乳酮糖制备方法:一般采用碱液处理乳糖异构化。
应用
在食品中的应用
一些功能性低聚糖的糖浆黏度与葡萄糖浆相似,水活度与蔗糖相似,还原力中等,用于食品可降低冰点,提 高沸点,改善保湿性,在许多食品生产和家庭烹调中可用来代替蔗糖。
在饲料中的应用
功能性低聚糖因其低残留、无抗药性、纯天然以及具有良好的降低腹泻的特性,成为某些抗生素的替代品, 通常用于用于饲料添加剂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提高畜禽免疫性能,改善畜禽肠道微生态环境,除粪臭等作 用。
蔗糖制备功能性低聚糖
工业生产低聚果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菊芋为原料提取菊粉,再经酶水解而得。第二种方法是以蔗糖为 原料,采用固定化酶法进行连续反应,将高浓度蔗糖溶液在50℃~60℃下以一定速率流过固定化酶柱,利用β-果 糖转移酶进行一系列转移反应而获得低聚果糖。该法连续性好、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稳定性好,酶能反复使用, 利用率高。
人体胃肠内由于缺乏水解功能性低聚糖的酶系统,因此不能直接利用功能性低聚糖,但其可以被肠道内的有 益菌群充分利用,功能性低聚糖是双歧杆菌、乳酸菌、肠球菌等有益菌群最直接、最有效的养料,它能排除消化 系干扰,选择性地进入到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最适宜生长的大肠,促使双歧杆菌等快速生长和大量繁殖。
2.降低龋齿发生几率
功能性低聚糖
非消化性低聚糖
01 理化特性
03 制备方法
目录
02 生理功能 04 应用
功能性低聚糖,又称为非消化性低聚糖,由2~7个单糖分子脱水通过α、β型等糖苷键连接形成的带有支链 或直链的低度聚合糖,具有一定甜度、黏度和水溶性等糖类的特性。功能性低聚糖研究认为包括水苏糖、棉籽糖、 异麦芽酮糖、乳酮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异麦芽酮糖、低聚龙胆糖、大豆 低聚糖、低聚壳聚糖等。人体肠道内没有水解它们(除异麦芽酮糖外)的酶系统,因而它们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 进入大肠内优先为双歧杆菌所利用,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

双歧因子功能性低聚糖

双歧因子功能性低聚糖

双歧因子功能性低聚糖摘要功能性低聚糖作为双歧杆菌增殖因子的研究开发与应用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目前已证实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低聚糖有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和低聚乳糖等。

介绍了几种重要低聚糖的化学组成、特性、制法和应用等。

关键词低聚糖组成性状制法应用双歧杆菌已被广泛认为是存在于肠道内的一种有益菌,双歧杆菌的增殖有利于改善肠道环境,抑制肠内腐败菌和有害菌的生长,这对于控制老化及抗癌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天世界保健食品的浪潮中,低聚糖类异军突起,正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学者称为“双歧因子”的双歧杆菌增殖低聚糖。

在很多国家,对双歧杆菌增殖因子——低聚糖的研究已达到多样化、商品化、优质化程度,而其中一些性能优异的低聚糖更受到关注。

1 常见的低聚糖化学上,低聚糖亦称寡糖,是由2~10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有普通型和功能型低聚糖两大类。

1.1 普通型低聚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海藻糖和麦芽三糖等属普通低聚糖,它们可被机体消化吸收,不是肠道有益菌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

1.2 功能型低聚糖功能型低聚糖包括水苏糖、棉籽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乳酮糖、低聚甘露糖、低聚帕拉金糖、低聚龙胆糖等。

人体肠胃道没有水解这些低聚糖的酶系统,因此它们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为双歧杆菌所利用。

2 功能性低聚糖分述功能性低聚糖的种类较多,以下就几种能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生长的低聚糖作详细介绍。

2.1 低聚异麦芽糖2.1.1 化学组成与结构低聚异麦芽糖是麦芽糖的同分异构体,它为还原性二糖,系2个葡萄糖分子经α-1,6糖苷键结合而成的低聚葡萄糖。

异麦芽三糖、四糖分别是3~4个葡萄糖分子以α-1,6糖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低聚葡萄糖。

2.1.2 性状低聚异麦芽糖还未制得结晶体,目前常制得糖浆或无定形产物,具有右旋光性。

异麦芽糖具有还原性,吸潮强,需在无水情况下贮存。

功 能 性 低 聚 糖

功 能 性 低 聚 糖

功能性低聚糖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功能性低聚糖的结构特性、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功能性低聚糖、结构、生理功能、应用低聚糖或称寡糖,是由2~10 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1]分子量约为300-2000,分为功能性低聚糖和普通低聚糖两大类。

常见的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水苏糖和甲壳低聚糖等[2]。

人体胃肠道内没有水解功能性低聚糖的酶类,因此,它们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优先被双歧杆菌利用,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

1 功能性低聚糖的结构特性1.1 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异麦芽糖又称分枝低聚糖,是指葡萄糖以α—1, 6 糖苷键结合而成的, 单糖数在2~ 5 个不等的一类低聚糖, 分子中除了α—1, 6 糖苷键外,还有α—1, 3和α—1, 4糖苷键等。

其主要成分为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和潘糖等。

自然界中低聚异麦芽糖极少以游离状态存在, 而作为支链淀粉、右旋糖和多糖等的组成部分, 在某些发酵食品如酱油、酒或酶法葡萄糖浆中有少量存在。

1990 年日本低聚异麦芽糖产量达8000t , 1991 年超过10000t , 其产品固形物有50%的液体( IMO—500)、90% 的液体( IMO—900 ) 和90% 的粉末( IMO—900P)[ 3]。

低聚异麦芽糖具有淀粉糖浆的优良理化特性甜度仅为蔗糖的45% ~ 50%。

低聚异麦芽糖有甜味, 异麦芽三糖、异麦芽四糖、异麦芽五糖等随聚合度的增加, 其甜味降低甚至消失。

该糖对酸、的稳定性很强, 具有很好的保湿性, 能抑制食品中淀粉回生、老化和结晶糖的析出, 水分活性低, 具有抑菌作用, 为难消化性糖[ 3]。

1.2 大豆低聚糖典型的大豆低聚糖是从大豆籽粒中提取出可溶性低聚糖的合称, 主要组分为水苏糖、棉籽糖和蔗糖。

水苏糖和棉籽糖都是由半乳糖、葡蓟糖和果糖组成的支链低聚糖, 它们分别是在蔗糖的葡萄糖基一侧以α—1, 6 糖苷键连接1 和2 个半乳糖分子。

《功能性低聚糖》课件

《功能性低聚糖》课件
功能性低聚糖面临的挑战
尽管功能性低聚糖市场前景广阔,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生产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市场认知度不 高等问题,需要行业内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努力解决。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功能性低聚糖未来展望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功能性低聚糖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 长。未来,功能性低聚糖将在食品、饮料、保健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
增强动物免疫力
提高肉质品质
功能性低聚糖可以改善动物肌肉纤维 结构,提高肉质口感和品质。
功能性低聚糖能够提高动物机体免疫 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04
CATALOGUE
功能性低聚糖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市场现状与规模
功能性低聚糖市场现状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功能性低聚糖作为 一种健康的食品添加剂,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目前,全球功 能性低聚糖市场规模已经超过数十亿美元,市场潜力巨大。
安全评估
功能性低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需要进 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包括急性毒性、 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畸、致突 变等方面的研究。
风险评估
功能性低聚糖的风险评估包括对原料 的来源、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等方面 的评估,以及对消费者食用安全性的 评估。
法规监管与标准制定
法规监管
各国政府对功能性低聚糖的监管政策不 同,但都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如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安全法 等。
生产工艺原料,并进行清洗、破碎 、浸泡等预处理。
根据原料性质和目标低聚糖的性质,选择 合适的提取方法,如溶剂提取、超声波辅 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
分离与纯化
干燥与保存
通过过滤、沉淀、离心等方法去除杂质, 再通过蒸馏、透析、柱层析等技术进行纯 化。

功能性低聚糖

功能性低聚糖

功能性低聚糖
低聚糖(Oligosaccharide)或称寡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有功能性低聚糖和普通低聚糖两大类。

普通低聚糖:能被机体消化吸收,不是双歧杆菌的增值因子。

如蔗糖、麦芽糖、乳糖、海藻糖、麦芽三糖等。

功能性低聚糖:这类糖大部分不被机体消化吸收,是双歧杆菌的增值因子。

如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半乳糖、低聚乳果糖、低聚木糖、Palatinose(帕拉金糖)、水苏糖、棉籽糖等。

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活性
1.很难或不被人体消化吸收
2.具有润肠通便和改善肠道菌群作用
3.预防牙齿龋变
4.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调节血脂作用
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大豆低聚糖的功能特性:
1. 大豆低聚糖中的水苏糖、棉子糖对双歧杆菌有增值作用。

由于人体内缺乏水解水苏糖、棉子糖的水解酶(α-D-半乳糖苷酶),所以它们可不经消化吸收直接到达大肠内为双歧杆菌所利用。

实验表明,成人每天摄取10g大豆低聚糖(含70%水苏糖和20%面子堂),一周后每克粪便中的双歧杆菌数由原来的108增至109.6,而肠内腐败
细菌的菌数有所减少。

2. 在面包中食用大豆低聚糖,可起延缓淀粉老化、延长产品货架寿命。

大豆低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
大豆低聚糖已代替部分蔗糖用于饮料、冰淇淋、点心、糖果、巧克力等。

功能性低聚糖

功能性低聚糖
蔗糖、乳糖、麦芽糖等也属于低聚糖,但是与近年来开发的 新型低聚糖相比,不具备预防龋齿、降低血脂和促进双歧杆 菌增殖等生理功能,所以称为普通低聚糖。 以乳果糖、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木糖、低聚乳果糖、 低聚龙胆糖等为代表的新型低聚糖一般都具有促进肠道双歧 杆菌增殖、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预防龋齿等一系列的生理 功能,所以又称为功能性低聚糖。
第十页,共28页。
二、主要生理功能
1.高效的双歧杆菌增殖因子。能进入大肠被有益菌双歧杆菌选
择性地利用,使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增加,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菌 群的平衡,抑制病原菌和腐败菌的生长,提高机能的免疫功能,低 聚果糖的摄入对腹泻及便秘患者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低热值。由于低聚果糖不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酶类所水解,很 难被消化吸收,故提供的热值很低,摄入后不会导致肥胖。
第十七页,共28页。
低聚乳果糖可以采用2种途径合成。一是利用半乳糖苷
转移酶将乳糖分解产生的β- 半乳糖基转移至蔗糖中葡萄 糖的C4羟基上;二是利用果糖基转移酶将蔗糖分解产生 的果糖基转移至乳糖还原性末端的C1羟基上,必须注意, 虽然β- 呋喃果糖苷酶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但是不同来源的β呋喃果糖苷酶具有不同的受体特异性,在蔗糖和乳糖共存的 体系中,黑曲霉β- 呋喃果糖苷酶一般催化蔗糖中的果糖基转 移到另外一个蔗糖分子上生成蔗果低聚糖,而节杆菌β- 呋喃 果糖苷酶才可能催化生成低聚乳果糖。
低聚乳果糖是由日本林原生化研究所、盐水港株式会社等 在1990年联合开发成功的一种新型低聚糖,产品于1991年 推向市场。商品化的低聚乳果糖是一种包括低聚乳果糖、 蔗糖、乳糖、葡萄糖以及其它微量低聚糖(如1- 蔗果三糖、 半乳糖基果糖、半乳糖基乳糖等)在内的混合物。纯净的 低聚乳果糖是一种三糖, 由β- D-半乳糖苷、α- D -葡萄糖苷 以及β- D- 呋喃果糖苷残基组成。日本产品类型有LS-35、 LS-55P(粉末状)、LS-55L(液体状),其中低聚乳果糖含量 分别为总糖量的35%、55%,此外还有未反应的蔗糖、乳 果糖,副产物葡萄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性低聚糖标准概况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我国“功能性低聚糖”标准概况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郭新光一.我国“功能性低聚糖”概况功能性低聚糖因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而成为重要的功能性食品配料, 已引起全世界广泛的关注, 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健康食品配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营养保健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而功能性食品的研发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课题, 这些都将为功能性低聚糖的研发创造良好的机遇。

功能性低聚糖在日本起步较早,自1988年异构乳糖生产以来,几乎每年均推出新的商品低聚糖新品种,如低聚半乳糖、低聚乳果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低聚龙胆糖等。

我国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包括低聚甘露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葡甘糖、低聚木糖、壳聚糖、海藻糖等,有些产品列入了“九五”攻关计划。

二.我国第一个“功能性低聚糖”标准的诞生1995年8月,当时的无锡糖果食品厂首家实现了低聚异麦芽糖浆工业化生产。

这是我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的功能性低聚糖产品。

1996年,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根据1995年赴日本考察的结果,在全国淀粉糖生产技术交流会上,把开发低聚异麦芽糖等功能低聚糖作为技术交流重点,对推动国内低聚糖生产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同年,当时最大的山东环宇集团低聚异麦芽糖投入生产。

随着低聚异麦芽糖生产工业的不断成熟与发展,2000年,我国第一个标志性功能性低聚糖行业标准QB/T 2491-2000“低聚异麦芽糖”正式颁布实施。

随后,QB/T 2492-2000 “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QB 2581-2003“低聚果糖”、QB/T 2848-2007“海藻糖”等功能性低聚糖标准先后颁布实施,不断的引领着我国功能性低聚糖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壮大。

三.我国“功能性低聚糖”标准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标准化工作越来越显出重要的技术基础性,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

市场经济之所以成为当今主流,就在于它最能促进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标准化便是市场经济用以提高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

高标准出好产品,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带动了产品的销路增加,使效益不断提高;效益的提高又加大了对生产的投入,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加快了企业的发展。

这是一个标准化与市场经济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良性循环过程。

众所周知,标准是现代贸易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贸易中,标准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谁掌握了标准制定权,谁的技术转化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1.“低聚异麦芽糖”行业标准从1995年至1998年在短短不到三年时间内,由于看到了功能性低聚糖广阔的应用前景,一些淀粉糖厂和麦芽糊精厂纷纷上马生产低聚异麦芽糖。

由于低聚异麦芽糖浆生产设备与淀粉糖浆生产设备基本相同,生产能力很容易上去。

但是由于生产工艺技术不同,产品质量差异很大。

主要反映在低聚异麦芽糖含量低,而糊精含量偏高。

低聚异麦芽糖粉生产,使用的干燥设备是麦芽糊精或奶粉的喷雾干燥设备,而这些干燥设备不适用具有热敏性和强吸湿性的低聚异麦芽糖浆的喷粉。

生产厂家为了使喷粉容易,生产过程中有意控制糖化转苷,糊精含量很高,直接影响低聚异麦芽糖含量,特别是其中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含量很低。

有的企业有意加入麦芽糊精进行喷粉,或直接以低聚麦芽糖或麦芽糊精冒充低聚异麦芽糖,实行低价竞销。

低聚异麦芽糖发展刚刚起步,就遇到假冒伪劣产品的袭击和干拢,因此,正规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要求有关方面尽快制订行业标准,规范质量指标,加强行业管理,改变混乱局面,建立公平合理有序竞争。

为了促进行业的正常健康地发展,使产品质量普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打击假冒产品、扶优限劣提供法律依据,保证低聚异麦芽糖产品的显着生理功能,提高应用功效,推动食品工业和保健(功能)食品行业的发展。

同时,也为玉米、薯类深加工行业和淀粉糖工业高科技产品开发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促使其资源(设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1998年4月,中国轻工总会以国轻质(1998)1号文发出了“关于印发《轻工业一九九八年制定、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了制定《低聚异麦芽糖》行业标准任务。

计划下达后,起草单位多次与当时“葡萄糖转苷酶”在日本的唯一生产企业——天野制药株式会社的有关技术人员就产品规格、技术要求、分析方法等问题进行交流。

在对征集的23批样品进行综合分析之后,通过参考日本先进企业标准,结合我国产品实际情况,制定了我国低聚异麦芽糖行业标准。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IMO(低聚异麦芽糖总量)含量、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含量、干物质(糖浆产品)、水分(糖粉产品)、pH、透光率、溶解度、硫酸灰分等质量指标以及砷、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卫生指标。

低聚异麦芽糖总含量是指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和四糖及四糖以上糖的总和(以“IMO”表示)。

这是低聚异麦芽糖的主成份,主成份必须50%以上。

这些糖不被人体胃和小肠的酶消化,直接到大肠为双歧杆菌优先利用,产生一系列积极的生理功效。

作为低聚异麦芽糖产品规格的主成分指标,与日本先进企业标准相同。

判断低聚异麦芽糖质量好坏,不能单凭低聚异麦芽糖总含量多少,因为四糖以上的糖既有支链糖,又有直链糖。

异麦芽糖、潘糖。

异麦芽三糖的标准样品都能买到,而异麦芽四糖有三种分子结构,异麦芽五糖有四种分子结构,标准样品难以买到买全,而且价格昂贵。

这些糖要定性定量地正确检测出来很困雄。

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这三个糖都是支链低聚糖,在低聚异麦芽糖有效成份中起关键作用。

生产工艺正确,糖化转苷得好,这三糖合计含量就多。

而且随着转苷时间延长,异麦芽糖的量增加,潘糖的量减少,异麦芽三糖的量稍有增加,这三个糖合计含量也增加,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指标定为35%以上是合理的,等同于日本标准。

以淀粉为原料生产低聚异麦芽糖,糊精是中间产品。

淀粉经液化工艺转化为糊精,糊精经糖化转苷工艺转化为低聚异麦芽糖。

糊精含量高,说明糖化转苷不彻底(没有到位),低聚异麦芽糖含量就少。

只要糖化转苷到位,把转化程度提高(DE值一般大于55),糊精含量可以降到小于10%。

QB/T 2491-2000“低聚异麦芽糖”行业标准发布后,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低聚异麦芽糖行业的发展。

根据当时产品的特点,2000版标准仅对IMO-50型产品进行了规范。

而标准刚刚实施一年后,IMO-90产品的生产工艺逐渐成熟并且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为了保持我国低聚异麦芽糖的良好发展势头,同时也为了规范市场、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2002年就开始着手修订行业标准,将IMO-90型产品列入标准中。

2004年,修订后的“低聚异麦芽糖”行业标准正式颁布实施。

根据行业需要,在编制《全国食品标准2004~2005年发展计划》时,经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发酵分委会推荐,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立项上报,将“低聚异麦芽糖”列入国家标准制定计划。

目前新的“低聚异麦芽糖”国家标准GB/T 20881-2007已正式颁布实施。

低聚异麦芽糖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表12.“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行业标准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人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具有双歧杆菌增殖功能的低聚糖发展很快,大批产品涌入市场,在食品、饮料和保健品工业有了一定的应用。

由于其种类繁多,功能特性也不尽相同,产品名称五花八门,不但容易给消费者造成混淆和误解,也容易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

为了积极、正确引导该行业健康发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规范功能性低聚糖的生产与评价,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治理整顿较混乱的功能性低聚糖市场,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仅需要制定相应产品的行业标准,也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功能性低聚糖指导性通用标准。

1999年,中国轻工总会以国轻行质发[1999]49号文下达了制定《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行业标准的任务。

通过专家和行业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功能性低聚糖既具有淀粉糖的物理化学性质,又具有促进双歧杆菌增殖、抗龋齿、保湿性等生理功能,是功能食品和食品工业的食品配料,行业标准应充分反映这几个属性。

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义a)它是由2~10个相同的或不同的单糖,以糖苷键聚合而成的(可以是直链,也可以是支链)。

b)具有糖类的特性,可直接作为食品配料,但是不被人体消化道酶和胃酸降解,不被(或难被)小肠吸收。

c)具有促进人体双歧杆菌增殖等生理功能。

2)命名原则功能性低聚糖按天然物提取或生化合成命名。

a)天然物提取的功能性低聚糖,以原料名称冠其首进行命名,也可以提取的主要功能性低聚糖直接命名。

例如:大豆低聚糖、棉子糖等。

b)生化合成的功能性低聚糖,前缀含“低聚”,并以结构中单糖、二糖或多糖的名称命名。

例如: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等。

3)功能性有效成分一般以总糖计不能低于50%。

天然提取的大豆低聚糖中,水苏糖和棉子糖含量不低于35%(占总糖)。

该标准的制定,为打击假冒产品,扶优限劣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功能性低聚糖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功能性低聚糖产品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基础依据。

3.“低聚果糖”行业标准低聚果糖在日本于1983年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最初是日本明治制果公司以β-D-呋喃果糖苷酶作用于蔗糖而制得的。

低聚果糖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目前已发现约3万余种植物中含有低聚果糖成分,如菊科、禾本科、百合科、十字花科等。

酶法工艺生产的低聚果糖分子结构,与天然存在于果蔬植物中的完全相同。

迄今为止,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方法有两种:即一是以具有果糖基转移活力的酶作用于蔗糖生产,二是由植物菊苣或菊芋萃取。

生产低聚果糖的主要厂家集中在亚洲、欧洲。

日本近年来对其研究开发十分活跃。

厚生省95年批准的58种“特定保健用食品”中有九种是低聚果糖产品。

我国2002年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以中轻联综[2002]93号文将《低聚果糖》行业标准列入制定计划,由云南天元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为起草工作组组长开展工作。

除了参考我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和其他相关法规、标准外,还与日本明治制果公司GY、G、P粒、P粉四个型的低聚果糖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比利时、法国等几家国外低聚果糖质量指标进行参照对比,同时又将日本的G型和GY型糖浆、P型糖浆、P型粉末、比利时P95型、美国"自然之花胶囊"、法国P950型粉末等几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样品和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低聚果糖等十多家的样品作了反复大量的分析和检验。

查阅国内外生产低聚果糖厂家的企业标准和产品说明书,收集论文300多篇,国外相关论文并翻译成中文20多篇,参照中国卫生部、日本厚生省对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中的各项质量控制指标,以及标准起草筹备小组各成员单位多年来对产品质量控制的指标和要求,作了大量试验,前后进行了400多样次检测,对标准品进行了制备,专门购买了日本、比利时、美国、荷兰、法国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样品21个进行实测比对;进行了方法验证和数据处理,采用不同分析方法(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法)、不同检测器(示差折光和蒸发光散射)进行了方法的比对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