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 听课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特级语文教师王崧舟教学报告会有感作为一名刚踏入教育战线的新教师,早已听闻王松州老师的课很精彩,很有
语文味,本周日能有幸在焦作市实验小学听到王松州老师的课,真是倍感荣幸,收获颇丰。
《孔子游春》从写景入手,讲述孔子与弟子们在泗水河边游玩中,由水引发一系列思考,借以教化弟子……王老师的课出人意料地让学生去寻找、比较孔子的课堂、课文与我们现在的课堂、课文的不同,以此作为各个板块的主抓点。他极富创意地将“看到的”与“想到的”对应起来,甚至由此将文章改编成一篇诗歌,引导孩子通过师生合作朗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孔子作为课文的灵魂人物,他的君子形象和教师形象在老师一次次地引导中,在学生的心灵上高大地竖立起来。
在旁听课,深感王老师的课堂愈见功底之深厚。“还有比这更合适的对应吗?我看没有了。”一句设问式的赞扬,全不落俗套;“你已经离真理只差一步。”燃起自信地的否定式鼓励;“也已经有同学在空白的地方做了一些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着痕迹地提醒学习方法;“我们一起读出这水的力量。”以逐渐变得铿锵有力的话语指导学生朗读。类似这样经典而智慧的语言层出不穷、不一而足,恨不能上出这样的课堂。
“语文味”是王老师整个课堂的宗旨,也是整个课堂最吸引人,最出彩的地方。亲近文本,浓郁“读味”。“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默读有助于思考,朗读有助于想象,有效的“读”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形象美、韵律美、意境美,还能把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和共鸣。对于孔子的课堂、孔子的课文,王老师带着大家反复读,反复品析;学生在王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的感受孔子教学的与众不同;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文章的美,更感受语文的语言美。王老师运用自己优美的语言,给学生呈现出来了一系列的填空,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去补充那优美的词语,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之后,王老师又补充了一些有关孔子以及司马迁等人对孔子的评价等课外知识,重点突出孔子育人的思想,即“水”的特质。默读静思,倾听文字深处的欢歌。教学片段:师:孔子对水情有独钟。请大家默读课文3~9小节,说说你从什么
地方感受到了孔子对水的情意?生(默读、思考,大约两分钟)师:你从什么地方读出了孔子对水的情意?生1:我找到的是“孔子动情地凝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从“动情”这个词中,我感受到“上善若水”鼓励学生也能做一个拥有和“水”一样品质的宽容的人。
王老师的整堂课都充满了那浓浓的“语文味”。不仅是上课的学生,连我们在下面听课的老师都被这浓浓的语文味所吸引。
在这一堂课中,我们不仅体会到语文的语言美,更体会到了语文的魅力。语文不仅是一门知识学科,更是一门育人的学科。在这样生动的课堂上,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泗水旁的课堂与我们现代课堂的不同不同之处,更学会了做人的道理,要做一个拥有“水”的品质的人。
“品悟”,有“品”才有“悟”。细细地“品”,细细地“悟”。语文就是一个品悟的过程。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许多老师都曾发出这样的追问。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这样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具体说来,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在听、说、读、写、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涵养学生的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润泽学生的情感。
这就是王崧舟老师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