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结构化学总结(DOC),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结构化学课程总结

结构化学课程总结

结构化学课程总结第一篇:结构化学课程总结结构化学1、量子力学基础1.1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能量量子化、光电效应和光子学说、实物微粒的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关系(测不准关系)1.2量子力学基本假设波函数、本征态本征值和薛定谔方程 1.3箱中粒子的薛定谔方程及其解2、原子结构2.1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及其解2.2量子数的物理意义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自旋磁量子数2.3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 2.4多电子原子的结构 2.5原子光谱和光谱项3、双原子分子结构3.1化学键概述3.2 H2+的结构和共价键本质3.3分子轨道理论和双原子分子结构3.4 H2分子的结构和价键理论 3.5分子光谱4、分子对称性4.1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五类 4.2对称操作群及对称元素的组合4.3分子点群单轴群、双轴群、高对称群、无轴群 4.4分子的对称性及分子的性质5、多原子分子结构5.1价电子对互斥理论 5.2杂化轨道理论5.3离域分子轨道理论5.4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HMO 5.5离域π键和共轭效应5.6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和反应机理6、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6.1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分类6.2配位场理论ms 金材料储氢合金、形状记忆合金、3.7稀土元素1、无机非金属材料4.1离子键与离子晶体 4.2共价键与共价晶体4.3无机非金属材料石墨、金刚石、单质硅 4.4二元、三元无机化合物材料2、高分子材料5.1高分子材料的合成5.2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力、电、光、热性能5.3高聚物的应用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4高分子涂料 5.5高吸水性树脂3、复合材料6.1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6.2增强材料及其增强机制6.3常用复合材料塑料基、金属基、橡胶基、陶瓷基复合材料第二篇:结构化面试总结总结通过这次的模拟招聘会,我站在考官的角度,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我们自己平时参加一些类似的模拟招聘活动时,不太注意的一些小细节,在我自己作为考官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衣着风格是否适合招聘面试的场合,第一名求职者穿着夹克,但是拉链敞开,说话时手里不停地玩弄着拉链吊坠,可能她自己没觉得有多大影响,但是在我们考官眼里,这给她增加了不少负分。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doc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doc

第一章:原子结构1. S能级有个原子轨道,P能级有个原子轨道,d能级有个原子轨道,同一能级的原子轨道能量,每个原子轨道最多可以排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当2P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时,该原子可能是或者,当3d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时,该原子可能是或者。

2. S轨道图形为,P轨道图形为沿三维坐标轴x y z 对称分布的纺锤形。

3.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就是电子,副族元素的价电子为与之和(Cu和Zn除外)。

4. 19∼36号元素符号是: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是:5. 元素周期表分,,,,五大区。

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吸引力逐渐,电负性及第一电离能逐渐,(ⅡA,ⅤA 特殊);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电负性及第一电离能逐渐。

6. 依照洪特规则,由于ⅡA族,ⅤA族元素原子价电子处于稳定状态,故其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同周期元素原子,如:N>O>C ; Mg>Al>Na ,但是电负性无此特殊情况。

7. 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是,其电负值为4.0 ,其次是,电负值为3.5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1.根据共价键重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键和键,一个N2分子中有个σ键个П键,电子式为。

根据共价键中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大小,可将共价键分为键和键,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是,不同原子之间形成。

2.共价键的稳定性与否主要看三个参数中的,越大,分子越稳定。

其次是看键长,键长越短,分子越(键长与原子半径有正比例关系)。

键角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CO2,C2H2分子为直线型,键角是1800;CH4和CCl4为正四面体型,键角为;NH3分子构型为, H2O分子构型为,它们的键角均小于。

3.美国科学家鲍林提出的杂化轨道理论认为:CH4是杂化;苯和乙烯分子为杂化;乙炔分子为杂化。

其他有机物分子中,全单键碳原子为杂化,双键碳原子为杂化,三键碳原子为杂化。

4.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ABn型分子计算价电子对公式为,其中H 卤素原子做配位原子时,价电子为个;O,S做配位原子时,不提供电子;如果带有电荷,做相应加减;出现点五,四舍五入。

(完整)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推荐文档

第一章:原子结构1. S能级有个原子轨道,P能级有个原子轨道,d能级有个原子轨道,同一能级的原子轨道能量,每个原子轨道最多可以排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当2P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时,该原子可能是或者,当3d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时,该原子可能是或者。

2. S轨道图形为,P轨道图形为沿三维坐标轴x y z 对称分布的纺锤形。

3.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就是电子,副族元素的价电子为与之和(Cu和Zn除外)。

4. 19∼36号元素符号是: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是:5. 元素周期表分,,,,五大区。

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吸引力逐渐,电负性及第一电离能逐渐,(ⅡA,ⅤA 特殊);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电负性及第一电离能逐渐。

6. 依照洪特规则,由于ⅡA族,ⅤA族元素原子价电子处于稳定状态,故其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同周期元素原子,如:N>O>C ; Mg>Al>Na ,但是电负性无此特殊情况。

7. 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是,其电负值为4.0 ,其次是,电负值为3.5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1.根据共价键重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键和键,一个N2分子中有个σ键个П键,电子式为。

根据共价键中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大小,可将共价键分为键和键,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是,不同原子之间形成。

2.共价键的稳定性与否主要看三个参数中的,越大,分子越稳定。

其次是看键长,键长越短,分子越(键长与原子半径有正比例关系)。

键角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CO2,C2H2分子为直线型,键角是1800;CH4和CCl4为正四面体型,键角为;NH3分子构型为, H2O分子构型为,它们的键角均小于。

3.美国科学家鲍林提出的杂化轨道理论认为:CH4是杂化;苯和乙烯分子为杂化;乙炔分子为杂化。

其他有机物分子中,全单键碳原子为杂化,双键碳原子为杂化,三键碳原子为杂化。

4.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ABn型分子计算价电子对公式为,其中H 卤素原子做配位原子时,价电子为个;O,S做配位原子时,不提供电子;如果带有电荷,做相应加减;出现点五,四舍五入。

结构化学小结八页

结构化学小结八页

讲义为准第六章1、第二节配位场理论P196图6.2.2要理解在八面体场中,中心原子的外层轨道5个(n-1)d、2个ns、3个np与和配位原子的6个σ轨道重新组合排列。

中心原子在坐标原点,6个配位体分别在坐标轴上的六个方向,能与这六个配体形成σ键的为s,p x,p y,p z,d z2,d x2-y2,余下d xy,d yz,d xz保留π键不变。

所以中心原子轨道分组情况为:σ:s,p x,p y,p z,d z2,d x2-y2π:d xy,d yz,d xz2、八面体场的分裂能(整节)影响∆o的因素(1)配位体的影响:光谱化学序列各种配体对同一M产生的晶体场分裂能的值由小到大的顺序:I-<Br-<Cl-,SCN-<F-<OH-<C2O4<H2O<NCS-<EDTA<NH3<en<bipy<phen<SO3<NO2-<CO, CN-(2)中心M离子:电荷Z增大,∆o增大;主量子数n增大,∆o增大(3)晶体场类型的影响:晶体场不同中心离子d轨道的分裂情况也不同,例如:在八面体场和四面体场d 轨道的分裂情况不同,且Δ值也不同。

3、表6.2.3 不同d电子组态的LFSE值,LFSE大小对不同性能的影响LFSE: d电子从未分裂的d轨道进入分裂后的d轨道,所产生的总能量下降值。

八面体场中LFSE的计算(参照课本P198和PPT)LFSE大小对配位化合物性质的影响(1)离子水化热和MX2的点阵能第一系列过渡金属二价离子由Ca2 +(3d0)到Zn2+(3d10),由于3d电子层受核吸引增大,水化热(由气态阳离子变为水合阳离子放出的热量,负值)理应循序增加(放热量增加),但实际上由于受LFSE 的影响形成双突起曲线,它是按弱场情况变化的。

第一系列过渡金属元素的卤化物,从CaX2到ZnX2,(X=Cl , Br , I ),点阵能(由离子变成离子晶体放出的热量,负值)随d电子数变化也有类似的双突起的情况。

结构化学总结

结构化学总结

1.化学键理论(Chemical Bond Theory)问题1:化学键种类繁多化学键−−→←−−(结合)力→微粒间的作用力。

微粒很多(不仅有原子、电子等)、作用力性质很多,在距离(分近程与远程)不同时,主要起作用的也不同,故衍生出了很多处理化学键的理论。

因此,不同的化学键理论处理的对象不同,解释的现象也不同。

问题2:不同共建键处理的对象(1)价电子对互斥理论讨论中心原子(离子)形成多个共价键时,价电子对在空间的相对取向,即决定了中心原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构型。

如AB n型分子、简单配合物。

如何由价电子互斥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结构?分子的结构由一种"理想的结构"演变而来.一."理想结构"确定(1)由价键理论确定原子间的键合,找出中心原子(2)找出价电子数目,得出价电子对数目若中心原子与配位原子之间的键为双键、三键,电子对数目均记为1对.(3)由价电子对数目得出各电子对在空间的伸展方向(4)按照下述原则确定孤对电子与成键电子在空间的伸展方向a)孤对电子(lp)与孤对电子成90o数目最少(为0)b)lp与成键电子对bp成90o数目尽可能少二."理想结构"的变形根据电子对斥力的大小变形:lp-lp > lp-bp > bp-bp在bp-bp中,三键>双键>单键斥力大时键角张大。

(2)杂化轨道理论讨论中心原子(离子)成键时成键的原子轨道参与情况,其结果决定了形成的各种键的性质(是否等同)以及各种键在空间的伸展方向(构型)。

(3)分子轨道理论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电子在整个分子中的分子轨道上运动。

分子轨道是由成键的原子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

(4)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仅讨论共轭体系(主要针对C=C形成的共轭体系)中的π电子。

如何由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构成休克尔分子轨道,一套休克尔分子轨道有什么特点,如电子密度、键级自由价等。

(5)前线轨道理论与轨道对称守恒前线轨道理论反应是前线轨道理论之间的电子转移,且电子转移要合符情理(由电负性小的向电负性大的方向转移);前线轨道需要对称性匹配;否则,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破环反应底物的对称性)对称性守恒原理反应前后分子轨道总保持某一对称性;若能级相关图中有成键与反键轨道的能级相关,阻力大,难以进行;若能级相关图中只有成键与成键轨道的能级相关,反键与反键的轨道能级相关,阻力小,可以进行。

结构化学知识点总结

结构化学知识点总结

结构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化学元素是指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8种,其中92种是自然存在的元素,其余的都是人工合成的。

每种化学元素都有其独特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

二、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是中性的。

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原子序数,中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质量数。

三、周期表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表。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和18个族,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排列。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其性质和化学反应的相似程度排列。

四、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连接力,是构成分子和晶体的基本力。

化学键的种类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之间会发生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

五、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结构,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

离子是由原子通过离子键连接而成的结构,是带电荷的化学粒子。

六、溶液和溶解度溶解是指某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完全散布开,在其中不再分辨出原来的微粒,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当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度称为该溶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

七、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或者压力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也会保持不变。

八、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一种或者多种物质转变成另一种或者另几种的过程,包括原子的重新排列,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等。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方向由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决定。

九、酸碱中和酸碱中和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需要满足酸碱反应的化学条件,包括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结合等。

十、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氧化还原化学反应的化学变化,包括氧化和还原。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会接受电子,还原剂会失去电子,从而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结构化学是一门研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以及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是化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物质的性质和材料科学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以下是对结构化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汇总。

一、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元素种类。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律。

玻尔模型提出了电子在特定轨道上运动,但其存在局限性。

量子力学的发展给出了更精确的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用波函数来表示。

电子具有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n)决定电子所在的能层;角量子数(l)决定电子亚层;磁量子数(m)决定电子在亚层中的轨道取向;自旋量子数(ms)表示电子的自旋方向。

原子轨道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

s 轨道呈球形,p 轨道呈哑铃形。

电子填充原子轨道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二、分子结构分子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的形成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

价键理论认为共价键的形成是原子轨道重叠的结果。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了分子的空间构型,如 sp、sp2、sp3 杂化等。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预测分子的几何构型。

分子的极性取决于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

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

范德华力包括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它们对物质的物理性质有重要影响。

氢键的存在会使物质的熔点、沸点升高。

三、晶体结构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固定的熔点。

晶体分为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

原子晶体中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如金刚石。

分子晶体中分子间通过范德华力或氢键结合,熔点和硬度较低。

金属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结合,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晶体的空间点阵结构用晶胞来描述,通过晶胞参数可以计算晶体的密度等性质。

四、化学键的性质键能是指断开化学键所需的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结构化学是一门研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以及它们与性质之间关系的学科。

这门学科对于理解物质的本质、化学反应的机制以及材料的性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结构化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汇总。

一、原子结构1、波粒二象性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既表现出粒子的特性,又表现出波的特性。

对于微观粒子,如电子,其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来描述,而需要用量子力学。

2、薛定谔方程薛定谔方程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基本方程。

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原子中电子的可能状态和能量。

3、原子轨道原子中的电子处于不同的原子轨道上。

原子轨道具有不同的形状和能量,常见的有 s、p、d、f 轨道。

4、电子排布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电子在原子轨道上进行排布。

这决定了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化学性质。

二、分子结构1、化学键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又分为σ键和π键。

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金属键则是金属原子之间的自由电子和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杂化轨道理论原子在形成分子时,其原子轨道会发生杂化,形成杂化轨道。

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有 sp、sp²、sp³等,杂化轨道的类型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3、分子的几何构型通过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可以预测分子的几何构型。

该理论认为,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从而使分子具有特定的空间构型。

4、分子的极性分子的极性取决于分子的构型和键的极性。

如果分子的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重合,则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三、晶体结构1、晶体的类型晶体分为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不同类型的晶体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熔点、硬度、导电性等。

2、晶格和晶胞晶体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有规则地排列,形成晶格。

晶胞是晶格的最小重复单元,通过晶胞可以描述整个晶体的结构。

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参考]

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参考]

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参考]一、原子结构与原子能1、原子结构:原子是最小的具有化学性质的物质单位,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正电荷和非常小的负电荷组成,其质量约为原子的七十分之一。

电子的电荷为负,小,它的质量约为原子的三万分之一。

2、原子层次:电子位级是决定原子性质的内部结构,它将电子分成分子、原子层、最低能量状态等不同的层次,每一层的电子能量和每层的电子数在这一层上都是一定的。

3、原子能:原子的特征主要基于原子能。

原子能是原子核里的质子和中子相互反作用时所产生的能量,其势能和机械能在原子内部形成了重要的离散能级,其能级的高低决定着原子的性质。

二、原子结合1、杂原子结合:杂原子结合是指由不同元素构成的分子,例如水分子、由氢、氧组成的有机分子等,它们的特性与它们构成分子的元素,强度以及键数有关,从这些特性可以分辨出不同的化合物的性质。

2、非离子结合:非离子结合是指两个有共同亲和力的原子形成结合的一种结合方式,它们之间的结合是由相互分子对激发的吸引力维持的,例如氢键等,它不仅能定义分子的构型,而且还能定义分子的易燃性、电离性等一系列特性。

3、离子结合:离子结合是指一种具有一定形状的离子由于它们之间及其外围有机分子的电荷分布而形成的一种极性结合,它的调整能有来控制原子结合能从而控制它的性质。

三、离子化1、离子化反应:离子化反应是指有机分子或其它物质被离子(带电离子)分解而形成离子络合物的一类物质反应。

如水解反应等。

2、离子网络:离子网络是指各种结构不同的离子团簇相互联结而成的网络结构。

它由共有电子对或共有质子对不断构成,结构十分坚固,可以改变热,紫外等波长的电磁辐射的传播状态,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离子热:离子热是指原子以及离子的极性的能量的转变,它与常温下无机物质之间的反应有较大的区别,一般表现为高温下才会形成有机反应,因此,离子热是一个相对比较高热的反应系统。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化学是一门复杂而有趣的学科,涉及到诸如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反应等方面。

其中,结构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探究分子的构造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结构化学时,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汇总和介绍。

一、化学键化学键指的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化学键的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其中离子键是电子转移形成的化学键,含有正离子和负离子;共价键是电子共享形成的化学键,常见于非金属原子之间;金属键则是金属原子间电子互相离域形成的化学键。

二、价键和离子键价键和离子键是化合物中的两种常见的化学键。

在化合物中,原子之间通过电子来相互结合。

在共价键中,原子共享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在离子键中,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

注意:共价键是由共同拥有的电子共享形成的化学键,而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产生的化学键。

三、分子的构造分子构造是指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

在构造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需要了解,如电子对几何形状、分子几何构造和氢键等。

其中,电子对几何形状描述了原子中未成对电子的排列方式。

分子的几何构造描述了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影响了分子的性质和反应。

在某些情况下,分子中的原子之间还存在一种重要的特殊相互作用:氢键。

氢键是指在氢原子与带有电负性的原子(如氧、氮、氟)结合时形成的化学键。

四、反应机理反应机理描述了化学反应中原子如何组合成分子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分子结构和反应条件都是非常重要的。

反应机理可以通过分子动力学、量化理论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它们为了解化学反应过程、改进反应方法和开发新的反应技术提供了基础。

五、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可加速化学反应的物质。

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并不参与反应本身,但它却可以改善反应的速率、选择性和效率。

催化剂在许多重要的工业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比如催化剂可以用于生产汽车排放物降解剂、制备塑料等。

六、应用结构化学知识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构化学期末总结

结构化学期末总结

结构化学期末总结我学了结构化学,这个学期即将结束,我想做个总结。

结构化学是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化学键及其性质、分子结构、分子力学等等。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化学分子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总结。

首先,学习结构化学使我对化学键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化学键是化学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结合,通过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不同的方式形成。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了不同化学键的形成机制和特点。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形成的,可以再根据电子的共享程度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形成的,当正电离子与负电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大于排斥力时,形成了离子键。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的共享形成的,在金属中,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形成了金属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

学习这些不同类型的化学键,使我对不同化学反应和分子的形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学习结构化学让我熟悉了常见分子的结构特点。

分子的结构特点直接决定了其化学性质和功能。

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分析常见分子的空间构型和键的性质,了解了不同分子的空间排列和键的强度对其性质的影响。

例如,立体异构体是拥有相同分子式但空间构型不同的分子,它们的性质和反应性也有所不同。

此外,我还学习了一些分子的碳骨架和功能基团的命名方法和特点,在化学反应中,这些命名方法对于确定反应产物的结构和性质非常重要。

最后,学习结构化学使我掌握了一些分子力学的基本方法。

分子力学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模型构建来研究分子结构和性质的一种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一些常见的软件和工具来构建分子模型、计算分子的三维结构和能量,并进行分子力学的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化学键的特点,进一步推测分子的特殊性质和反应行为。

结构化学是化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深入了解了化学键及其性质、分子结构和分子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结构化学总结(DOC)

结构化学总结(DOC)

结构化学名词解释1.量子效应:(1)粒子可以存在多种状态,它们可由υ1,υ2,···,υn等描述;(2)能量量子化;(3)存在零点能;(4)没有经典运动轨道,只有概率分布;(5)存在节点,节点多,能量高。

上述这些微观粒子的特性,统称量子效应。

2.次级键:强相互作用的化学键和范德华力之间的种种键力统称为次级键。

3.超分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组装成复杂的、有组织的聚集体,并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使其具有明确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

4.超共轭效应:指C—H等σ键轨道和相邻原子的π键轨道或其他轨道互相叠加,扩大σ电子的活动范围所产生的离域效应。

5.前线轨道:分子中有一系列能及从低到高排列的分子轨道,电子只填充了其中能量较低的一部分,已填电子的能量最高轨道称为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量最低的空轨道称为最低空轨道(LUMO),这些轨道统称前线轨道。

6.成键轨道、反键轨道、非键轨道:两个能级相近的原子轨道组合成分子轨道时,能级低于原子轨道能级的称为成键轨道,高于原子轨道能级的称为反键轨道,等于原子轨道能级的称为非键轨道。

7.群:群是按照一定规律相互联系的一些元(又称元素)的集合,这些元可以是操作、数字、矩阵或算符等。

8.对称操作:能不改变物体内部任何两点间的距离而使物体复原的操作叫对称操作。

9.对称元素:对称操作所据以进行的旋转轴、镜面和对称中心等几何元素称为对称元素。

10.点阵能/晶格能:指在0 K时,1mol离子化合物中的正负离子,由相互远离的气态,结合成离子晶体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11.化学键:在分子或晶体中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导致形成相对稳定的分子和晶体。

(广义:化学键是将原子结合成物质世界的作用力。

)12.黑体:一种能全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各种波长辐射的物体。

13.能量量子化:频率为v的能量,其数值是不连续的,只能为hv的整数倍,称为能量量子化。

结构化学重点总结

结构化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知识黑体是一种能全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各种波长辐射的物体。

最初人们是为了炼钢的需要才引入的一个概念。

带有一个微孔的空心金属球(内表面粗糙),非常接近于黑体,进入金属球小孔的辐射,经过多次吸收、反射,使射入的辐射实际上全部吸收。

黑体是理想的吸收体也是理想的发射体。

当把几种物体加热到同一温度,黑体放出的能量最多。

1900年Planck(普朗克)在深入分析实验数据和经典力学的计算基础上,假定黑体中的原子或分子辐射能量时作简谐振动,它只能发射或吸收频率为υ、数值为ε=h υ的整数倍的电磁能,即频率为υ的振子发射的能量可以等于0 h υ ,1 h υ ,2 h υ ,……n h υ ,(n 为整数)等。

由此可见,黑体辐射的频率为υ的能量,其数值是不连续的,只能为h υ的倍数,称为能量量子化。

()12312--=kT h e c h E νννπ式中E υ表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k 是Boltzmann 常数;T 是绝对温度;c 是光速;h 称为Planck 常数将此式和观察到的曲线拟合,得到h 的数值,目前测得h=6.626×10-34J.s光电效应是光照在金属表面上,便金属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金属中的电子从光获得足够的能量而逸出金属,称为光电子。

光子学说的内容如下:(1)光是一束光子流,每一种频率的光的能量都有一个最小单位称为光子,光子的能量与光子的频率成正比即:νεh =0(2)光子不但有能量,还有质量(m ),但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

按相对论质能联系定律, 20mc =ε,光子的质量为:ch c m νε==2所以不同频率的光子有不同的质量。

(3)光子具有一定的动量(p) p=mc= c h ν=λh (4)光子的强度取决于单位体积内光子的数目即光子密度。

将频率为ν的光照射到金属上,当金属中的一个电子受到一个光子撞击时,产生光电效应,并把能量h ν转移给电子。

结构化学小结_化学教师年度总结

结构化学小结_化学教师年度总结

结构化学小结_化学教师年度总结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们: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总结时刻。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有幸担任化学教师,教授结构化学课程,有了很多收获和成长。

在这里,我想对这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一些展望和计划。

一、教学工作总结1. 积极探索教学方法2. 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在教学中,我也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给予更多的挑战性作业和实验课,并鼓励他们参加结构化学竞赛;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我则采取了辅导和讲解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3. 强化实验教学结构化学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在这一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加强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数量,并且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些实验教学的开展,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在这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问题所在,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加以改进和完善。

教学工作永远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我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会得到不断提升。

1. 深入研究结构化学知识结构化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科学领域,我将继续深入研究结构化学的知识和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只有透过学术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结构化学的前沿动态,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科研工作。

2. 探索教学创新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陈出新,不断创新。

我会适时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吸引力和学生参与度。

3.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工作需要团队合作,需要集体智慧。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加强与教学团队的沟通和交流,推动教学团队建设,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协作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这一年的结构化学教学工作,我感到收获颇丰,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问题所在。

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结构化学基础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经典物理学是由Newton(牛顿)的力学,Maxwell(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Gibbs(吉布斯)的热力学和Boltzmann(玻耳兹曼)的统计物理学等组成,而经典物理学却无法解释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电子波性等微观的现象。

黑体:是一种可以全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各种波长辐射的物体,带一个微孔的空心金属球,非常接近黑体,进入金属球小孔的辐射,经多次吸收,反射使射入的辐射实际全被吸收,当空腔受热,空腔壁会发出辐射,极少数从小孔逸出,它是理想的吸收体也是理想的放射体,若把几种金属物体加热到同一温度,黑体放热最多,用棱镜把黑体发出的辐射分开就可测出指定狭窄的频率范围的黑体的能量。

规律:频率相同下黑体的能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相同下黑体的能量呈峰型,峰植大致出现在频率范围是0.6-1.0/10-14S-1。

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能量最大值向高频移动.加热金属块时,开始发红光,后依次为橙,白,蓝白。

黑体辐射频率为v的能量是hv的整数倍.光电效应和光子学说:Planck能量量子化提出标志量子理论的诞生。

光电效应是光照在金属表面上使金属放出电子的现象,实验证实:1.只有当照射光的频率超过金属最小频率(临阈频率)时,金属才能发出电子,不同金属的最小频率不同,大多金属的最小频率位于紫外区。

2.增强光照而不改变照射光频率,则只能使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多,不影响动能。

3.照射光的频率增强,逸出电子动能增强。

光是一束光子流,每一种频率的光的能量都有一个最小单位光子,其能量和光子的频率成正比,即E=hv光子还有质量,但是光子的静止质量是0,按相对论质能定律光子的质量是m=hv/c2光子的动量:p=mc=hv/c=h/波长光的强度取决于单位体积内光子的数目,即光子密度。

光电效应方程:hv(照射光频率)=W(逸出功)+E(逸出电子动能)实物微粒的波粒二象性:由de Broglie(德布罗意)提出:p=h/波长电子具有粒性,在化合物中可以作为带电的微粒独立存在(电子自身独立存在,不是依附在其他原子或分子上的电子)M.Born(玻恩)认为在空间任何一点上波的强度(即振幅绝对值平方)和粒子出现的概率成正比,电子的波性是和微粒的统计联系在一起,对大量的粒子而言衍射强度(波强)大的地方粒子出现的数目就多概率就大,反之则相反。

结构化学基础总结

结构化学基础总结

结构化学基础总结结构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学科,对于了解和解释化学反应、物质性质以及设计新的化学物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结构化学基础的总结。

1.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结构化学中,常用的分子结构表示方法包括实体式、简略式、官能团表示法、斜线式、Lewis式等。

实体式直观明了,能够具体反映出每个原子的连接方式;简略式则是用简单的表示形式来表示分子结构,如希尔式、骨架式等。

官能团表示法则着重描述分子中的官能团,通过特定的符号和简写来表示不同的官能团。

2.键的类型:在分子中,化学键起着连接原子之间的作用。

常见的键类型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的电子共享而形成的,是最常见的键类型;离子键是由于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常见于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金属键则是由自由电子在金属中的流动而形成的。

3.分子几何结构:分子几何结构描述了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以及原子之间的键角。

常见的分子几何结构包括线性、三角平面、四面体、平面正方形和八面体等。

分子的几何结构决定了分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等。

4.主要键的类型及性质:在分子中,主要的键类型包括共价键、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

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而形成的键,是最稳定和最常见的化学键类型;极性共价键则是指在共价键中,由于原子的电负性差异,电子对偏向了较电负的原子,形成了极性分子;离子键则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而形成的键。

5.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是描述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力,对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离子-离子相互作用、离子-极性分子相互作用等。

范德华力是非极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于临时诱导电荷而产生的;氢键则是氢原子与其他原子(通常是氮、氧和氟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具有较大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弱对物质的性质和相变有重要影响。

结构化学公式总结教学文稿

结构化学公式总结教学文稿
结构化学公式总结
第一章
薛定谔方程
归一化公式 线性算符 厄米算符 特征值方程 态的叠加原理
精品文档
=1
能量是量子化的 德布罗意关系式 海森堡不确定关系 第二章 平动模型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一维势箱波函数
能量公式 振动模型
势能
转动模型
二维势箱能量公式 二维势箱波函数
三维势箱
三维势箱波函数
谐振子能级 谐振子波函数 期望值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第三章
精品文档
圆环转动能级 圆环转动波函数
变量分离
氢原子光谱线公式
氢原子库伦势能 氢原子的哈密顿算符
理 双星模型+原子模型
薛定谔方程定核近似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径向波函数 电离能 s 轨道波函数
径向分布函数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复杂原子光谱
精品文档
多普勒效应 谱线增宽 对于气相低温不是很符合
光波生命延长
解关于时间的薛定谔方程
光谱项:左上角 2s+1 自旋多重度
选择规则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多电子原子
精品文档
3 个难点:1、rij 分离变量,不能精确求解 2、需要考虑电子 自旋 3、电子不可区分
似 与实际不符
屏蔽效应 钻穿效应
零级近
自洽场 电子排布原则 pauli 原理:电子不可区分性,波数必须满 足对称或反对称
能量最低原理 Hund 规则 Slater 行列式

结构化学学习总结

结构化学学习总结

The creation of man precedes the creation.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结构化学学习总结结构化学学习总结1结束了一年的物理化学课程,终于迎来了传说中的专业课,这里面最难的据说就是结构化学。

老师第一节课开场便是对上一年纪学生成绩的总结,给我们一个下马威似的警告:不学就肯定不会过。

于是我们经历了从开始的将信将疑半信半疑到后来的深信不疑,对这片不曾涉足的微观领域以叹为观止的心态仰视,然后俯首自求多福似地祈求从字里行间寻出熟悉的味道,终于,在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痕迹中逐渐认识了这位蛋白质似的先生,也了解到原来所谓的结构化学真的是化学的结构框架,从前的结论也找到了前因,在化学潜游中愈行越深愈行愈远。

都说结构化学课程在化学专业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有利于完善我们的化学专业知识结构,而且还可以培养我们探讨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及其相对联系的思维能力。

它主要是反映20世纪20年代以来,人们在研究物质微观体系得出的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和规律,而主要的核心内容是从微观的角度探讨物质的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不仅要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基础,还要有与化学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能的本质问题。

这对我这样并不是十分聪明,基础功也不是那么扎实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可是上课时候因为不懂或是懒惰造成的溜号还是终止于老师课堂提问这武器,为了不至于被低着头红着脸说不会得六十,我们还是应激出了复习并且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这确实对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也渐渐养成了积极思考的习惯,虽然学习和理解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但是习惯就是一辈子的财富,所以我们学着珍惜。

可是扪心自问我做的并不好,有很多弄不懂的地方没有及时疏通,复习也不是那么到位,期末的纠结证实了长期以来的忧虑,总也不能算是对得起老师对得起自己,不过一定会再接再厉,为化学学习填上重彩的一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轨道。
28. 离域 π 键:由多个原子形成的 π 型化学键称作离域 π 键。
29. 共轭效应:一般包含双键和单键相互交错排列的分子形成离域 π 键,这时不能把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 质看作各个双键和单键的简单加和,分子会表现出特有的性能,称为共轭效应或离域效应。
30. 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又称络合物,是一类含有中心金属原子(M)和若干配位体 (L)的化合物(MLn)。
23. 红外活性:分子的红外光谱起源于分子的振动基态 φa 与振动激发态 φb 之间的跃迁。只有在跃迁的过 程中有偶极矩变化的振动,即∫φaμφbdτ 不为 0 的振动才会出现红外光谱,这称为红外活性。
24. 点群:一个有限分子的对称操作群称为点群。 25. 偶极矩:表示分子中电荷分布情况的物理量。 26. 旋光异构体:一对等同而非全同的分子,构成一对对映体,称为旋光异构体。 27. 杂化轨道:在一个原子中不同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称为原子轨道的杂化,杂化后的原子轨道称为杂
33. 结构基元:点阵结构中每个点阵点所代表的具体内容,即包括原子或分子的种类、数量及其在空间按 一定方式排列的结构单元。
34. 晶胞:在晶体的三位周期结构中,按照晶体内部结构的周期性,划分出一个个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 平行六面体,作为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位,称为晶胞。
35. 素晶胞:能用一个点阵点代表晶胞中全部的内容者称为素晶胞,它即为一个结构基元。 36. 复晶胞: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基元的晶胞称为复晶胞。 37. 系统消光:许多衍射有规律地、系统地不出现,衍射强度为零。 38. 金属键:在三维空间中运动、离域范围很大的电子,与正离子吸引胶合在一起,形成金属晶体,金属
原子核,而发生电子云变形,这种变形称为离子的极化。 43. 分子识别:分子识别是由于不同分子间的一种特殊的、专一的相互作用,它既满足相互结合的分子间
的空间要求,也满足分子间各种次级键力的匹配。 44. 超分子自组装:指一种或多种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自发地结合起来,形成分立的或延伸的超
的这种结合力称为金属键。?
39. 原子化焓:指 1mol 金属变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 40. 离子化合物:指由正负离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化合物,它一般由电负性较小的金属元素与电负性较大
的非金属元素生成。 41. 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由静电作用力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化学键称为离子键。 42. 离子的极化:指离子本身带有电荷,形成一个电场,离子在相互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分布的中心偏离
结构化学
名词解释 1. 量子效应:(1)粒子可以存在多种状态,它们可由 φ1 ,φ 2,···,φn 等描述;(2)能量量子
化;(3)存在零点能;(4)没有经典运动轨道,只有概率分布;(5)存在节点,节点多,能量高。 上述这些微观粒子的特性,统称量子效应。 2. 次级键:强相互作用的化学键和范德华力之间的种种键力统称为次级键。 3. 超分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组装成复杂的、有组织的聚集体, 并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使其具有明确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 4. 超共轭效应:指 C—H 等 σ 键轨道和相邻原子的 π 键轨道或其他轨道互相叠加,扩大 σ 电子的活动范 围所产生的离域效应。 5. 前线轨道:分子中有一系列能及从低到高排列的分子轨道,电子只填充了其中能量较低的一部分,已 填电子的能量最高轨道称为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量最低的空轨道称为最低空轨道(LUMO), 这些轨道统称前线轨道。 6. 成键轨道、反键轨道、非键轨道:两个能级相近的原子轨道组合成分子轨道时,能级低于原子轨道能 级的称为成键轨道,高于原子轨道能级的称为反键轨道,等于原子轨道能级的称为非键轨道。 7. 群:群是按照一定规律相互联系的一些元(又称元素)的集合,这些元可以是操作、数字、矩阵或算 符等。 8. 对称操作:能不改变物体内部任何两点间的距离而使物体复原的操作叫对称操作。 9. 对称元素:对称操作所据以进行的旋转轴、镜面和对称中心等几何元素称为对称元素。 10. 点阵能/晶格能:指在 0 K 时,1mol 离子化合物中的正负离子,由相互远离的气态,结合成离子晶体 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11. 化学键:在分子或晶体中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导致形成相对稳定的分子和晶体。(广 义:化学键是将原子结合成物质世界的作用力。) 12. 黑体:一种能全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各种波长辐射的物体。 13. 能量量子化:频率为 v 的能量,其数值是不连续的,只能为 hv 的整数倍,称为能量量子化。 14. 光电效应:光照射在金属表面上,使金属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15. 临阈频率:当照射光的频率 ν 超过某个最小频率 ν0 时,金属才能发射光电子,这个频率称为临阈频率。
16. 屏蔽效应:指核外某个电子 i 感受到核电荷的减少,使能级升高的效应。 17. 钻穿效应:指电子 i 避开其余电子的屏蔽,其电子云钻到近核区而感受到较大核电荷作用,使能级降
低的效应。 18. 电子结合能:假定中性原子中从某个原子轨道上电离掉一个电子而其余的原子轨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电子的排布不
因此而发生变化,这个电离能的负值即该轨道的电子结合能。 19. 共价键:当原子互相接近时,它们的原子轨道互相同号叠加,组成成键分子轨道。当电子进入成键轨
道,体系能量降低,形成稳定的分子,此时分子间形成的键称为共价键。?
20. 电子亲和能:气态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一价负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为电子亲和能。 21. 电离能:从气态基态原子移去一个电子成为一价气态正离子所需的最低能量称为第一电离能。
22. 电负性:原子对成键电子吸引能力的相对大小的度量。?
31. 配位场稳定化能(LFSE):配位化合物中 d 电子填入未分裂的 d 轨道后,若不考虑成对能,能级降 低的总值称为配位场稳定化能。
32. Jahn-Teller 效应:t2g 或 eg﹡中各个轨道上电子数不同时,就会出现简并态,当遇到简并态时,配位 化合物会发生变形,使一个轨道能级降低,消除简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