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区划方案的历史发展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研究综述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研究综述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研究综述摘要:在中国地理学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成就之一是我国地理学家对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环境采用区划的方法进行的研究。
我国首次发布完整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至今已有50年历史。
在这期间,产生了7个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主要方案,建立了经典的区划方法论。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目的将由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转向资源、环境、生态综合考虑.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全球对地观测系统.特别是中尺度对地观测系统数据资源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必将对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时代特点的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新方法论的产生和体系的建立起到划时代意义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法论;对地观测系统1. 引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成就之一是我国地理学家对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环境采用区划的方法进行的研究。
本文采用“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这一术语原由赵松乔1983年提出[1]。
该术语的采用与林超于1954年提出的“中国自然地理区划”[2]、黄秉维于1958年提出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3]两个术语相关。
据此,可以认为,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诞生于1954年,该方案当时命名为“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大纲(草案)”[2]。
从发表至今已经有50年历史。
在回顾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发展史。
综观不同历史时期区划方案,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经典方法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经典方法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1954年两个区划方案建立了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法论的基本框架,林超、冯绳武等为综合大学地理系教学需要,提出了一个以干、湿、温度、地貌等指标划分的东西2部分、4地方、10地区、31区、105亚区的五级区划方案[2]。
1957年,教育部在此分区方案基础上,修订为8区、36副区的综合区划方案。
1954年,罗开富发表了为编撰中华地理志分区自然地理方案,提出了2部分、7个基本区、23个副区的三级区划方案[4]。
第十章自然地理区划中国自然地理
中国自然区划:区、带、地区、地带、省
第二节 综合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
4. 顺序划分法——“自上而下”的划分法 A、必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 找出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 → 进而划出主导标志 → 自上而下逐级划分。 B、综合分析必然包含区域的演化史和特点的分析,也包含 景观形态类似性和区域完整性分析。 C、这种方法着眼于地域分异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按区域的相对一致性和区域共扼性划分出最高级区域单位, 然后逐级向下划分低级的单位。
分为两个带(高原寒带、高原温带)
3、中国自然区划方案
七、1985 , 赵松乔-《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三个大区,7 个自然区,33个自然副区
八、赵济-《中国自然地理》 a、三大自然区的基本特征
3、中国自然区划方案
东部季风区(46%)、西北干旱区(27.3%)和青藏高原区 (26.7%)
中国三大 区
I2
I1
图:自然区划等级系统逐级划分图式
第二节 综合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
5、 合并法——“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 (类型制图法) A、自下而上的合并仍要根据发生共同性、形态类似性和 区域共扼性来进行。 B、这种方法是从划分最低级的区域单位开始,然后根据 地域共扼性原则和相对一致性原则,把它们依次合并为高 级单位。 C、在实际工作中,合并法通常是在土地类型图的基础上 进行的。图2是合并法的一种示意图式。
然地区和65个自然省
3、中国自然区划方案
三、1958年,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光、热、水分、 土壤和植被的地域分异为依据,将全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 6个热量带、18个自然地区,28个自然地带和亚地带。90 个自然省 ------------1986修改 四、1961年,任美锷、杨纫依据自然差异的主要矛盾以及利用 改造自然的不同方向,将全国分为8个自然区(东北、华 北、华中、华南、西南、内蒙古、西北、青藏),23个自
1.3.1中国的国土疆界及形成过程
中国的国土疆界及地理基础•一、“历史上的中国”疆域范围•二、中国疆域形成和发展的分期•三、中国疆域伸缩的地理基础一、“历史上的中国”疆域范围•1983年,历时30年完成,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开始出版,反映了原始社会到清末我国疆域政区变迁。
在编图研究中确定了“历史上的中国”概念,解决了曾长期争论不休的中国历史版图和中华民族界定问题。
•确定中国境域以18世纪50年代至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版图为准,历史时期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在这个范围之内建立的政权,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权。
本节所讲的疆域,即以这一空间为基准,探讨其中的变迁过程以及支撑疆域变化的地理基础。
二、中国疆域形成和发展的分期•(一)、自然凝聚时期:从中华大地人类文明的出现,到康熙二十八年(1689)《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其发展历程呈现以下特点:•1、“中国”的概念首先在中原地区出现,并形成了独具特点的以“中国”为核心的“天下观”;•2、秦汉对中原地区的长期统一,使中原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凝聚为一体,高度发达的文明成为中国疆域进一步凝聚发展的核心。
•3、活动在中华大地上的众多政权以较强大的政权为核心构成大小不同的藩属体系(或称之为政治体),而分别以北方游牧政权、中原农耕政权为核心的两类藩属体系对“正统”的争夺主导着众多藩属体系的碰撞、重组,中华大地上的政治格局由此呈现分裂——统一,再分裂——更大范围的统一,为中国疆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动力。
•4、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众多民族或政权对“中国”的认同,以及这些民族相互之间长期的融合,成为中国疆域形成的黏合剂。
•(二)、疆域明晰时期:从康熙二十八年(1689)《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这一时期中国疆域内部的凝聚依然存在,外部边缘逐渐清晰,疆域性质也由王朝传统疆域向近现代主权国家疆域转化,其发展呈现以下特点:•1、中国边疆与内地的关系更加密切,已经成为牢固的一体。
中国的地理历史演变与地理思想
中国的地理历史演变与地理思想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老国家,其地理历史演变与地理思想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地理历史的回顾与分析,以及对中国地理思想的探讨,来探究中国地理的演变与地理思想在中国发展中的作用。
一、中国的地理历史演变中国地理历史的演变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古代中国的地理范围非常广阔,包括现今中国大陆的绝大部分以及周边的一些地区。
中国地理历史的演变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
最早期,中国的地理格局是由部落和氏族的迁徙与扩张所决定的。
在这个时期,人们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居住在山谷和河流附近。
随着农业的兴起,人们开始在黄河流域等地进行农耕,形成了最早的农业社会。
古代中国的地理历史还受到了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分裂为多个小国,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不同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异同激发了人们对地理的思考与探索。
同时,中国的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地理学家,如孔子、老子、墨子等,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地理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地理历史进入了统一的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修筑长城以防御北方民族的进攻,这对于中国的地理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秦朝还制定了统一的文字和度量衡标准,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的统一。
随着历史的进程,中国的地理又出现了边疆的扩张和收缩。
在北方,中国北方的边境不断变化,从东汉时期开始,中国逐渐扩展到了辽东、蒙古等地区。
而在南方,中国的边界也曾达到今天的越南北部和缅甸。
二、中国的地理思想中国的地理思想与地理历史的演变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的地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国的文化与哲学中,不仅影响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扩张,还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地理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山水相连和阴阳五行等观念。
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山水相连的思想认为山脉和河流是连接不同地区的纽带,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交通枢纽和文化传递的通道。
中国地理演变
中国地理演变中国地理演变是指中国国土的地理形态和地理状况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其地理演变不仅与自然环境、地貌地势有关,还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国地理演变的历史背景、主要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国土的演变历程。
中国地理演变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时期,当时的中国大陆地形较为平坦,河流众多,土地肥沃,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
然而,随着冰川的融化以及地壳运动的影响,中国大陆的地势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东部地区逐渐形成了大规模的农业聚落,而西部则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地区和山地景观。
这些地势的变化对后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地理演变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多样性和复杂性。
中国地形东高西低,呈现出东部平原、西部高原和山地、南部丘陵和盆地等多样的地貌类型。
这种多样性不仅影响了中国各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还形成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广阔的耕地、丰富的水资源、多样的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森林资源。
这些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不仅决定了中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迁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地理演变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不同地区不断变化。
例如,在古代中国,黄河流域曾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而长江流域也成为了另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政治中心由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如南京和南京等地相继成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这种不断变化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影响了中国各地的发展和地理状况。
另外,中国地理演变还受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水污染、土地退化、空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各地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植被区划历史及其发展状况
中国植被区划历史及其发展状况中国植被区划历史及其发展状况刘向(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摘要:植被区划对于国家的农业布局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在介绍我国植被区划历史的同时,结合现阶段植被区划研究现状,指明了我国植被区划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植被区划;发展;历史植被区划,是指根据植被类型及其组合,结合其形成因素而对某地区进行植被分区。
植被区划侧重于植被空间分布规律性的研究,强调地域分异性原则。
其最主要的依据是该地区的植被类型、组成植被的植物区系以及它们的环境条件。
植被区划是植物地理学与地植物学最基本的工作,植被区划本身对于农业、林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伴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植被区划工作对于认知环境变化和合理利用各类地理资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我国植被区划历史1.1 植被区划的由来对某地区的植被按照群落特征进行相应分区的做法自古就有。
古人在从事种植、狩猎等原始农作时,就已经意识到了草原、森林、荒漠、沼泽等不同的植被分类单位之间明显的差别。
在我国古代如《诗经》、《管子》、《梦溪笔谈》、《徐霞客游记》等文学著作中已经有了对植物群落与水分、光照、土壤等环境因素关系的论述。
但是受制于我国古代重视技艺而轻视理论创新的观念,我国古代只是产生了植被生态学的早期萌芽,并没有催生近代植被区划及其相关的理论科学体系。
真正意义上的植被生态学及植被区划起源于近代的欧洲。
文艺复兴以后,伴随着西欧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C.L.Willdenow和法国植物学家A.BonPland以及他们的学生对欧洲大陆以及南美洲中部和北部的植被类型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发表了相关的研究论文及专著,被认为是植被生态学及植被区划研究的开端。
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植物生态学及地植物学在欧洲快速发展,至20世纪中期,相继形成了法瑞学派、英美学派和俄罗斯学派三大学派,不同学派之间的相互争鸣极大地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历史地理与地名演变
中国的历史地理与地名演变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国,其地理环境和地名演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历史地理与地名的演变过程,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的历史地理演变1. 古代中国的疆域分布古代中国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等。
其中,黄河流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地区,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长江流域作为中国经济和文化中心的核心地区,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西南地区多山地,水网密布,自古以来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交流。
西北地区属于中国的边疆地区,这里既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东北地区地处辽河流域,与满洲文化渊源深厚。
2. 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辽阔的土地和多样的气候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同时,这些自然环境也对人类的生活和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黄河的泛滥给华夏先民带来了灾难,也催生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
长江流域的湿润气候和肥沃的土地为农业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高山和河流交错的西南地区则培育了独特的地方文化和生态系统。
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成为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的地名演变1. 重要城市的地名演变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城市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名演变过程。
以首都北京为例,它的古名为蓟、蓟州,在元代更名为大都,明朝改为北京。
这个演变过程既反映了统治者更迭的历史变迁,也体现了中国历史地理的变化。
类似的演变还可以看到在南京、西安、成都等城市的地名变化中。
2. 地名的文化内涵中国的地名同时承载着文化和历史的内涵。
大部分地名都与历史事件、地理特征、民间传说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例如,泰山、黄山等山名都与中国古代的崇拜山水的文化传统相关。
而一些古村落如凤凰古城、周庄等的地名则反映了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积淀。
通过研究中国的地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内涵。
三、中国历史地理与地名的保护与传承1. 历史地理的保护中国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历史地理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浅谈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
浅谈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中国国土辽阔,地理环境十分复杂,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
无论是民众认识国情,科研机构及专家认识区域地理格局,还是各级政府有效实施区域管理等不同方面的需要,都必需对中国区域进行区域划分(简称区划)。
地理学中的区域划分,是立足于地域分异规律的客观基础上,根据一定的目的、按相应原则和方法进行的地理系统分区。
它是区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方法。
按照所进行区划的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区划可以分为行政区划、自然区划、经济区划、农业区划、综合区划等不同种类。
下面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就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行政区划、中国经济区划的主要方案及其演变作一简单介绍。
一、中国自然区划(一)自然区划的概念和意义自然地理区划(简称自然区划)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及组成成分发展的共同性、结构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过程的统一性,将地域划分为一定等级系统的研究方法。
自然区划是在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变化和分布规律。
主要体现温度、水分、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地域差异,提供自然生产潜力的系统资料,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布局和制定各种规划的基础,也是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的宏观框架、改善生态环境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二)自然区划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几代地理学家对中国自然区划做了持续的探索性研究。
综观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划方案,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自然区划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表1),对中国自然地理的地带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自然区划是在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变化和分布规律。
主要体现温度、水分、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地域差异,提供自然生产潜力的系统资料,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布局和制定各种规划的基础,也是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的宏观框架、改善生态环境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表1:中国已有自然区划下面就表中部分方案略作介绍。
1.罗开富方案最初发表于1954年,两年后由科学出版社以中华地理志丛刊第1号《中国自然区划草案》正式出版。
中国自然区划方案的历史发展
中国自然区划方案的历史发展中国自然区划方案的历史发展一、1954年《中国自然区划草案》:罗开富1、依据与步骤(1)根据季风影响程度,将中国分为东西两半壁(2)东部根据温度不同分出四个区;西部根据干燥程度及高度变化分出两个区;东西交界划出康滇区(3)根据地形因素分出23个副区2、评价(1)优点:就是解放后第一个方案,起承上启下作用;区划单位的名称与地域名称相对应,便于记忆(2)缺点:理论上不严谨二、1956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黄秉维1、依据与步骤(1)根据自然情况最主要的差异,分出三个自然区(2)按热量的地域差异,分出6个自然带与1个高寒区(3)按水分差异分出18个自然区(4)依植被,土壤条件分出28个自然地带(5)根据自然地带内生物气候条件的差异分出自然省(6)根据地貌与岩性划分自然州2、评价(1)优点:理论上严谨,分级有指标;首先把辽东与辽宁南部划入华北区(2)缺点:命名太费解,无地名意义;暖温带被分为东西两块,违反了区域共轭性原则三、1961年《中国自然区划》:任美锷1、特点(1)运用综合性与主导因子相结合的原则(2)认为区划的指标要有灵活性(3)认为区划指标的数量定级要有灵活性(4)认为区划单位的等级不应太多太繁,区域单位的名称应简单化,命名与常用的地域名称相适应2、依据根据自然差异的主要矛盾以及利用改造自然的不同方向,将全国划分为8个自然区,23个自然地区与65个自然省、3、评价(1)优点:简便(2)缺点:有些区划的归属尚在讨论之中四、1963年《以发展农,林,牧,副,渔为目的的自然区划》:侯学煜1、特点:目的明确,具体,偏重于实用2、依据与步骤(1)按照热量指标,划出6个自然带与1个高寒区(2)根据大气水热条件结合状况不同,分为29个自然区五、1984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概要》:席承藩1、特点:目的为大农业服务2、依据与步骤(1)首先把全国划分为三大区域(2)按温度状况把东部季风区域分为9个带,把西北干旱区域分为2个带,把青藏高寒区域分为2个带(3)根据地貌条件将全国划分为44个区六、1985年《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中国科学院1、特点:目的为教学服务2、依据与步骤(1)首先把全国划分为三大区(2)按温度,水分条件的组合及其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反映,划分出7个自然区(3)按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指标,划分出33个自然副区七、1995年《中国自然地理》:赵济1、特点:目的为教学服务2、依据与步骤(1)根据自然情况的主要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三个大区(2)根据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同,将全国划分为7个自然地区(3)根据地形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35个自然地理分区=====================================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我国影响较大的综合自然区划方案很多,现择要介绍如下:一、罗开富方案最初发表于1954年。
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
香港大学中国城市发展论坛H o n g K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U r b a n C h i n a F o ru m8【摘要】回顾了中国区域规划发展和演变的三个历史阶段,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部门间竞相争夺规划空间的现象,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着重就理顺规划体系、调整规划管理机构、制订区域规划法规、增加规划内容、改善空间管治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具体建议。
【关键词】区域规划;国土;城镇体系;空间演变EVOLUTION AND PROSPECT OF CHINA’S REGIONAL PLANNING HU Xuwei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hree phase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a’s regional planning practice, and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cur-rent competition for planning space between differ-ent government sector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s-pect of future regional planning in China. The paper also raises a series of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such issues as how to set up a balanced planning system,how to adjust planning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how to constitute regional planning regulations and laws,how to add more planning contents and how to im-prove spatial governance, etc.KEYWORDS: regional planning;territory;urban system;spatial changes1 历史回顾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1 自苏联引进的区域规划(1956-1960)中国最早的区域规划是“一五”期间从苏联引进的,是在联合选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传统中国区划方案
传统中国区划方案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区域分布。
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土和资源,中国历史上采用了多种区划方案,对全国进行行政和经济管理。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区划方案及其特点。
一、古代区划方案在古代,中国采用了封建的区划方案。
首先是以国家中心为划分,分为九州,九州再划分为道,道再划分为州,州再划分为县。
这种区划方案体现了封建王朝的行政管理结构,以及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需求。
二、近代区划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代中国开始引进现代的区划概念和方法。
在清朝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国土划分为省、厅、县等行政区域。
这种区划方案体现了清朝政府对于地方行政管理的要求,使得地方政府更加便于统一管理和资源配置。
三、现代区划方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区划调整和改革。
根据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的需要,中国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这种区划方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即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强调行政效能和资源整合。
四、特殊区划方案除了上述的行政区划方案外,中国还建立了一些特殊的区划方案,以便更好地管理特定的地区。
例如,西藏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是根据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条件设立的,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和特殊管理措施。
五、区划方案的意义传统中国区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国家统一和地方协调发展。
通过将国土和人民划分为不同的行政区域,国家能够更好地管理和调控各个地方的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其次,区划方案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通过将资源相对集中在特定的区域,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最后,区划方案对于行政和治理体系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划定行政边界和设立相应的行政机构,可以更好地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实现法律和政策的有效落实。
总结起来,中国的传统区划方案演变至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一个新方案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旳一种新方案5赵松乔6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7学旳发生和发展从开始起便是由生产所决定旳气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中文本, 人“科民出版社, ! 8 8 , 9 ! 页7。
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全面地反应自然界旳地区分异: 每一种被划分出来旳综合自然地理区域, 各有其不一样于其他区域旳自然特性、发生发展历史以及开发运用和改造方向, 在科学认识上和指导生产实践上均有重大意义。
因此, 不管古今中外,综合自然地理区划都是地理学中心课题之一。
一、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工作简史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旳研究, 在我国已经有悠久旳历史。
远在公元前五世纪, 就已撰写《禹贡》一书, 划分全国为“九州”, 分别论述其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 这无疑是全世界最早旳自然地理区划工作之一。
其后, 陆续出版了《汉书地理志》、《元和郡县部《大唐酉域记》《徐霞客游记》《大清一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记要》等等优秀区域地理著作。
历代正史之中, 也均有较详尽旳地理志, 而各省府、县还编有大量旳地方志, 初步记录达!, ; ; 种之多。
解放后, 为了地理科学旳发展和农业生产旳需要, 全国性和地方性旳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工作得到迅速旳发展。
迄! < 年, 比较有影响旳全国性综合自然区划方案有下列六个=6 7 ! 8 9 年, 林超专家等为了综合性大学地理系教学旳需要, 第一次进行了较全面旳综合自然地理区划。
首先根据大地构造将全国划分为四大部分, 再按气侯状况划分十个“大地区”, 再按地貌划分为三十一种“地区”和一百零五个“亚地区”。
6>7 由罗开富专家主编旳全国自然地理区划6中国科学院中华地理志编辑部主办7也于! , 9 年完毕。
首先将全国分为东西两大半壁, 然后, 东半壁6湿润7 由北而南按温度递增及其在土壤、植被上旳反应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四个“基本区,’: 并将垂直分异较突出旳康滇单独作另一“基本区,’: 西半壁6干燥7则根据地势及其所产生旳温度差异划分为蒙新青藏两个“基本区”, 在七个“基本区”之中, 又按地形划分为二十三个“副区”。
初二地理教案:分析中国领土的形成与演变
初二地理教案:分析中国领土的形成与演变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领土形成和演变历程也相当丰富和多彩。
在学习地理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中国领土的形成与演变,探索其中的历史、地质、地形等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
一、中国领土形成的历史演变中国的领土形成和演变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221年,秦皇帝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大一统政权,开创了中国的皇朝历史。
在此之后,中国的领土逐渐扩张,包括西汉时期向南越地区的扩张,唐朝时期向中亚和东南亚的扩张以及清朝时期向内蒙古和新疆地区的扩张。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国内外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压力,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磨难。
在这个时期,中国领土的形成和演变也经历了许多变化,包括中国和苏联、印度、越南等国家的领土冲突,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回归等历史事件。
目前,中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仍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
二、中国领土形成的地理原因中国的领土形成和演变不仅与历史和政治因素相关,也与地理环境和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地理原因,它们都对中国领土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它产生地震、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同时也是形成地理环境和地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大陆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之间,这两个板块的相互挤压和冲击导致了中国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环境的多样性。
中国的地壳运动,尤其是新构造运动,经常在地形上做出改变。
2、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地球表面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变化,它影响了大气、水域和陆地上各种不同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的气候变化对中国的植被、水文、土壤等方面的地理环境和地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古代气候趋冷时中国各地气氛湿润、土地肥沃,适宜粮食生产,这时大量移民进入内陆地带生产农作物。
而当气候转暖时,农业方面减少,渔业和商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水文沉积河流、湖泊和海洋环境是中国领土形成和演变的重要自然条件。
中国自然区划方案的历史发展
中国自然区划方案的历史发展一.1954年《中国自然区划草案》:罗开富1.依据与步骤(1)根据季风影响程度,将中国分为东西两半壁(2)东部根据温度不同分出四个区;西部根据干燥程度及高度变化分出两个区;东西交界划出康滇区(3)根据地形因素分出23个副区2.评价(1)优点:是解放后第一个方案,起承上启下作用;区划单位的名称与地域名称相对应,便于记忆(2)缺点:理论上不严谨二.1956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黄秉维1.依据和步骤(1)根据自然情况最主要的差异,分出三个自然区(2)按热量的地域差异,分出6个自然带和1个高寒区(3)按水分差异分出18个自然区(4)依植被,土壤条件分出28个自然地带(5)根据自然地带内生物气候条件的差异分出自然省(6)根据地貌和岩性划分自然州2.评价(1)优点:理论上严谨,分级有指标;首先把辽东和辽宁南部划入华北区(2)缺点:命名太费解,无地名意义;暖温带被分为东西两块,违反了区域共轭性原则三.1961年《中国自然区划》:任美锷1.特点(1)运用综合性和主导因子相结合的原则(2)认为区划的指标要有灵活性(3)认为区划指标的数量定级要有灵活性(4)认为区划单位的等级不应太多太繁,区域单位的名称应简单化,命名与常用的地域名称相适应2.依据根据自然差异的主要矛盾以及利用改造自然的不同方向,将全国划分为8个自然区,23个自然地区和65个自然省.3.评价(1)优点:简便(2)缺点:有些区划的归属尚在讨论之中四.1963年《以发展农,林,牧,副,渔为目的的自然区划》:侯学煜1.特点:目的明确,具体,偏重于实用2.依据和步骤(1)按照热量指标,划出6个自然带和1个高寒区(2)根据大气水热条件结合状况不同,分为29个自然区五.1984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概要》:席承藩1.特点:目的为大农业服务2.依据和步骤(1)首先把全国划分为三大区域(2)按温度状况把东部季风区域分为9个带,把西北干旱区域分为2个带,把青藏高寒区域分为2个带(3)根据地貌条件将全国划分为44个区六.1985年《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中国科学院1.特点:目的为教学服务2.依据和步骤(1)首先把全国划分为三大区(2)按温度,水分条件的组合及其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反映,划分出7个自然区(3)按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指标,划分出33个自然副区七.1995年《中国自然地理》:赵济1.特点:目的为教学服务2.依据和步骤(1)根据自然情况的主要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三个大区(2)根据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同,将全国划分为7个自然地区(3)根据地形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35个自然地理分区=====================================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我国影响较大的综合自然区划方案很多,现择要介绍如下:一、罗开富方案最初发表于1954年。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中国,这片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广袤土地,历来是人文荟萃、地理独特的国家。
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中国的地理环境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迁,也孕育出了风格迥异的区域文化。
本文将对中国的人文地理综合区划进行详细的探讨,从古代到现代,揭示其时空演变的过程。
1、古代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在遥远的古代,中国按地域划分为不同的州,如冀州、兖州、青州、徐州等。
这些州之间界限分明,形成了最初的地理区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州的数量不断增加,区划也逐渐细化,出现了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和独立的藩属国。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各地的文化交流相对较少,地理环境对当地文化的影响比较明显。
2、现代人文地理综合区划进入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地理区划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清朝时期,中国被划分为省、府、县等行政区域。
如今,中国按照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划分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六大区域。
同时,根据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又细分为更多的地理单元,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3、区域文化特点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各地的文化特点也各不相同。
例如,江南水乡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繁华的水乡景象吸引了无数游客;而粗犷的西北高原则以其雄浑壮美的景色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此外,受历史、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地域文化也存在一些交叉和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风貌。
4、人文与地理的相互作用人文与地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一方面,地理环境影响着当地的人文风貌。
例如,青藏高原的恶劣自然环境孕育出了藏族人民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和独特的文化信仰;江南水乡的优美环境则孕育出了吴越文化的细腻与柔美。
另一方面,人文因素也可以改变地理环境。
例如,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会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开发、改造和利用,从而影响甚至改变地理环境。
5、总结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从古代的州、郡到现代的省、市,这些地理区划不仅代表着政治和行政的划分,也反映了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中国的历史地理与行政区划
中国的历史地理与行政区划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之一,其历史地理与行政区划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样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的历史地理变化以及行政区划的演变。
一、古代中国的历史地理古代中国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国家和王朝,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的地理范围经历了多次扩张和收缩。
最早的中国文明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黄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耕文明之一。
黄河和长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流,为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黄河流域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长江流域则在南方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和文化区域。
古代中国的地理范围在不同的朝代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战国时期,中国的领土被分割成七个主要国家,且边界经常发生冲突和争夺。
而到秦朝的统一之后,中国的地理范围扩大到了现代大部分的九个行政区域。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演变中国的行政区划在历史上也发生了多次变革。
明朝时期,全国被划分为十五个道(行政区域),每个道下面再划分为若干州和县。
清朝时期,行政区划经过一系列调整,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省级行政单位,这一体系一直延续到20世纪。
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和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行政区划也出现了多次调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了新的行政区划体系,将全国划分为23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区域协调和管理效率,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区划调整。
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是2000年的“大行政区”划分,将全国划分为5个地理区域,包括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大开发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
此外,中国还建立了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特殊行政区域,以推动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
三、中国历史地理与行政区划的影响中国的历史地理与行政区划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合理的行政区划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
中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域
中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域行政区划是在自然地理环境的背景上所划定的政治空间,因此在人为的政区与天然的地理环境之间就存在契合与否的问题。
地理环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活于其中的植物动物等因素组成的复杂的物质体系。
中国历史上长期是一个农业国家,对于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有很深刻的认识,深知行政区与自然区的一致对农业生产管理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总是尽量保持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域的一致,以利农业经济的发展,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
但是长治久安又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这个目标是摆在有利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上的。
而为了达到长治久安,统治者不断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到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在这种政治思想的指导下,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域的一致性越来越差,尤其是高层政区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后期与自然环境之间已经存在相当大的背离现象。
按照最近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中国可以分成三个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
这三大区又可进一步分成七个自然地区和三十三个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5%,总人口的95%,过去、现在与将来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农耕区。
对于作为中国历史疆域主体部分的东部季风区,古人早就认识到其内部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季风区内可以划出三条东西向的分界线,第一条是在东北自然地区和华北自然地区之间,正与战国时期的燕国长城的东段重合。
这条界线使得今辽宁省大部地区在自然区划方面属于华北而不属于东北。
而在《禹贡》所划分的九州方案中,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同处于青州之中,说明古人对这一界线的认识与今人一致。
第二条界线是分开华北与华中两个自然地区的秦岭――淮河一线。
这是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此线南北两侧,无论地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都显著不同。
比如从气候上来看,此线是最冷月太阳幅射热量收支相等(即一月份平均温度为摄氏零度),也是全年水份收支相等(即降水与蒸发相等)的标志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自然区划方案的历史发展
一.1954 年《中国自然区划草案》:罗开富
1. 依据与步骤
(1) 根据季风影响程度,将中国分为东西两半壁
(2) 东部根据温度不同分出四个区;西部根据干燥程度及高度变化分出两个区; 东西交界划出康滇区
(3) 根据地形因素分出23 个副区
2. 评价
(1) 优点:是解放后第一个方案,起承上启下作用;区划单位的名称与地域名称相对应,便于记忆
(2) 缺点:理论上不严谨
二.1956 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黄秉维
1.依据和步骤
(1) 根据自然情况最主要的差异,分出三个自然区
(2) 按热量的地域差异,分出6 个自然带和1个高寒区
(3) 按水分差异分出18 个自然区
(4) 依植被,土壤条件分出28 个自然地带
(5) 根据自然地带内生物气候条件的差异分出自然省
(6) 根据地貌和岩性划分自然州
2.评价
(1) 优点:理论上严谨,分级有指标;首先把辽东和辽宁南部划入华北区
(2) 缺点:命名太费解,无地名意义;暖温带被分为东西两块,违反了区域共轭性原则
三.1961 年《中国自然区划》:任美锷
1.特点
(1) 运用综合性和主导因子相结合的原则
(2) 认为区划的指标要有灵活性
(3) 认为区划指标的数量定级要有灵活性
(4) 认为区划单位的等级不应太多太繁,区域单位的名称应简单化,命名与常用的地域名称相
适应
2.依据
根据自然差异的主要矛盾以及利用改造自然的不同方向,将全国划分为8 个自然区,23个自然地区和65 个自然省.
3. 评价
(1) 优点:简便
(2) 缺点:有些区划的归属尚在讨论之中
四.1963 年《以发展农,林,牧,副,渔为目的的自然区划》:侯学煜
1.特点:目的明确,具体,偏重于实用
2.依据和步骤
(1)按照热量指标,划出6 个自然带和1 个高寒区(2)根据大气水热条件结合状况不同,分为29 个自然区
五.1984 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概要》:席承藩
1.特点:目的为大农业服务
2.依据和步骤
(1)首先把全国划分为三大区域
(2)按温度状况把东部季风区域分为9个带,把西北干旱区域分为2 个带,把青藏高寒区域分为
2 个带
(3) 根据地貌条件将全国划分为44 个区
六.1985 年《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中国科学院
1.特点:目的为教学服务
2.依据和步骤
(1)首先把全国划分为三大区
(2)按温度,水分条件的组合及其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反映,划分出7 个自然区
(3) 按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指标,划分出33 个自然副区
七.1995 年《中国自然地理》:赵济
1.特点:目的为教学服务
2.依据和步骤
(1) 根据自然情况的主要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三个大区
(2)根据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同,将全国划分为7 个自然地区
(3) 根据地形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35 个自然地理分区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我国影响较大的综合自然区划方案很多,现择要介绍如下:
、罗开富方案
最初发表于1954 年。
两年后由科学出版社以中华地理志丛刊第1 号《中国自然区划草案》正式出版。
该方案明确提出以自然综合体或景观作为区划对象,以植物与土壤作为景观的标志即区划标志。
在标志不确定处,则选用气候界线或地形界线加以补充。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当时已经有了“对于水分与热量配合关系的考虑,并将其视作为农业服务方向的体现。
为“表现我国景观的地带性与递变性” ,该方案把全国分为七个基本区,即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康滇区、青藏区和内蒙古新疆区,其下又分23 个副区(图7.4.1,书末插页)。
基本区和副区的命名,除康滇区因西康省撤消和卫藏区因习惯性称谓发生变化,目前已不用或少用外,其余区的名称一直被普遍沿用。
区划等级单位只有两级,则显然是由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尚未及开展大规模综合考察,气象、水文台站少而且资料系列短等客观因素所致。
二、黄秉维方案
1958 年发表,1959 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方案运用地带性规律,首次在全国划分出
6 个热量带,1 个大区,18 个地区和亚地区,28 个地带,88 个(一度为90 个)自然省,并拟进一步划分自然州和自然县,堪称我国自然区划史上规模空前宏大、等级单位最完备和内容最丰富的方案。
这个方案为农业服务的目的非常明确,其区划原则、等级单位系统的设置以及省以上单位的分区标志、划界指标等都充分表达了为农业服务的宗旨。
区划工作者也对此方案提出过不少商榷性意见,如继承中国和亚洲自然区划传统不够,自然省以上各级单位根据活动积温及干燥度等值线划界的准确性不足,省级区划分有忽视非地带性区域特征的倾向,“地区”未能充分反映非地带性规律等。
三、任美锷、杨纫章方案和任美锷、包浩生方案
任-杨方案于1961 年发表,划分全国为8个自然区、23个自然地区、65 个自然省,未划分自然州。
这个方案把大兴安岭南段划入内蒙古区,把辽河平原划入华北区,把横断山脉北段划入青藏区,以及把柴达木盆地划入西北区,而同时又将其周边山地划入青藏区等,曾在地理学界引起热烈的讨论。
方案中等级系统与更高级单位的联系问题,把地带与地区等同问题,也有不少学者进行评论。
1988 年发表的任-包方案或多或少继承了任-杨方案的特点,此方案只有两级,包括8 个区、30 个亚区。
最显著的变化是将柴达木盆地与阿尔金山、祁连山、东昆仑山北翼全部划入西北区,从而使西北区南界相当接近1978 年“综合大学方案”和历次“冯绳武方案” 。
华南区北界比所有其他区划方案偏南、西南区北界偏南,也是这个方案的特点(图7.4.2,书末插页)。
四、赵松乔方案
1983 年发表的赵松乔方案,当时曾引起强烈的反响。
该方案在其等级单位系统中与《中国自然区划概要》同时把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作为一级区
推出,并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同。
自然区之下,又分出7 个自然地区和33 个自然区。
地区命名因区而异。
在东部季风区内依据水热状况命名,如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等,实质上体现了水热组合对划分地区的标志作用。
西北干旱区所属地区按热量和植被类型命名,如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自然区的命名采用地貌-植被法或热量-植被法(图7.4.3,书末插页)。
五、席承藩方案
1980 年完成,1984 年以《中国自然区划概要》正式出版。
这是一个包括区域、温度带和区三级单位的为农业服务的自然区划方案。
三大区域为东部季风区域、西北干旱区域和青藏高寒区域,与赵松乔方案互为借鉴。
温度带共分为14 个,其中大部分是与纬度位置相关的温度带,但在青藏高寒区域内划出的高原寒带、高原亚寒带和高原温带,则显然与纬度没有密切关系,而更多受海拔影响的温度带。
温度带下共划分出44 个区(图7.4.4,书末插页)。
顺便提及,1988 年发表的丘宝剑、黄秉维的中国农业自然区划,也划分三个区域,14 个温度带,但只有38 个区。
这个方案引人瞩目的特点是,在自然区(三级区)这一级,分
出了湿润(A )、半湿润(B )、半干旱(C)和干旱(D)四种类型。
最后必须说明,现行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教材中的自然区划方案,共同特点是大区或区不列级,以地区为研究重点。
主要差别则是前者划分出西南地区,后者则将西南地区分别纳入华中地区、青藏地区和华南地区,因而比综合大学教材少一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