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味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中有二个羧基,一个氨基,具有酸味,中和成一钠盐后,酸味消失
而鲜味增加。味精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一钠,简称MSG:
HOOC- CH2- CH2- CH(NH2)- COONa
二钠盐呈碱味无鲜味。
[ 性状]
实际上,食盐 = 鲜味剂
其水溶液有鲜味,与食盐共用时,鲜味增加
MSG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和丙酮等有机溶剂。
注意事项
在动植物组织中广泛存在的磷酸酯酶能将核苷酸分解,分解产
物失去鲜味,所以不能将核苷酸直接加入生鲜的动植物原料中。
由于这些酶类对热不稳定,一般在80℃就被破坏,所以,使用 核苷酸时先将生鲜食品原料、酱油等发酵产品预热至 85℃,再加入。
尽量安排在整个食品加工的最后。
(二)GMP
(二)鸟苷酸钠(GMP)
对酱油、醋及腌渍等酸性强的食品要比普通食品多加 20%,效果更好; 加入食品中若超过最适浓度,则可口感下降,故有一定的自我限制性。
GB2760-2007规定:可在各类食品种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实际使
用中用量如下( g/kg) :
罐头家禽 1.0~2.0 香肠、火腿 1.0~2.0
调味汁
小吃食品 蔬菜汁
化学名称,鸟嘌呤核苷酸二钠
CNS:12.002
性
状
平均含有7分子结晶水。有特殊的香菇鲜味。鲜味阈值
0.0125g/0.1L,鲜味强度为肌苷酸钠的2.3倍。与谷氨酸钠并用时有
很强的协同增效作用。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吸湿性强,在75%相对湿度下放置24小时,吸水量达30%。5%
水溶液的PH值为7.0-8.5,其水溶液在PH值为2-14范围内稳定。 加热30-60分钟几乎无变化,加热至240℃时变为褐色,对酸、碱、 盐及热稳定。油炸3分钟 ,其保存率为99.3%。 可被磷酸酯酶分解破坏,失去呈味力。
谷氨酸钠的呈味能力与其电离度有关:
PH=3.2(等电点)时,呈味能力最低; 6< PH< 7时,几乎全部电离,鲜味最高; PH>7时,生成二钠盐而无鲜味。 毒 理
[毒
性]
LD50: 17g/kg 大鼠经口;
ADI : 无需规定,不宜用于出生12周以内的婴儿。
注
意
谷氨酸虽然来自于粮食,是天然的鲜味剂,但吃多了
虽然鲜味剂有各种味感,但它不能由具有上述 4种基本味的化 学品混合所产生
Aa鲜味比较
氨基酸类型的鲜味比较
O H HN O CHCOOH NH2
(一)谷氨酸钠
谷氨酸及其一钠盐
[概述]
MSG
CNS:12.003
monosodium glutamate
谷氨酸学名为α-氨基戊二酸,麸酸。分子结构如下:
HOOC- CH2- CH2- CH(NH2)- COOH
§1.概述
一、定义
C13. 增味剂
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食品添加剂。 功能类别代码,12;CNS:12.001~12.007 在96以前的标准及我们的教材里,称为鲜味剂。
二、增味剂类别
氨基酸类增味剂 核苷酸类增味剂 有机酸类
复合类
§2.各论
§2.增味剂各论
一、氨基酸类增味剂
呈味集团是分子两端带负电的基团,如-COOH、-SO3H、-SH 、 -C0等,分子中有亲水性辅助基团,如,a-NH、-OH、C=C等。 凡是与谷氨酸分子中氨基相联的亲水性氨基酸构成的肽,均有 鲜味,如谷氨酸同甘氨酸、天门冬氨酸的肽有鲜味。反之,若是谷 氨酸与疏水性氨基酸构成的肽则无鲜味。 氨基酸类所呈的味是多种风味的复合体,是综合味感。
延长鲜味时间,抑制酸味和苦味,而单种鲜味剂无法实现。
可以达到/鲜味增强作用,用量减少。当与MSG合用时,肌苷
酸钠的鲜味约为MSG的40倍,鸟苷酸钠的鲜味约为160倍。
IMP和GMP以1:1混合物叫I+G(呈味核苷酸二钠),是将
动植物鲜味融合一体的一种较为完全的鲜味剂。
四、酵母精
四、酵母精
(一)来源
酵母精是酵母在温和条件下解体、精制的产品,含有50多种风味 物质和氨基酸、核苷酸、多肽、维生素、无机盐,是一种营养丰富的 增味剂。
(二)性状:
酵母精是一种天然增味剂,具有天然的鱼肉制品鲜味, 产品呈淡黄色,易溶于水,吸湿性强,
由于产品的不同原料和不同制法,有的略带苦味。
(三)使用
其增味特性能赋予食品以浓厚、鲜美的风味,尤其是对肉制品。
增味剂,尤其是鲜味剂在改善食品的风味,提高消费者的膳
食欲望方面,前已述。且它们均属于营养型的物质,故在使 用与添加上不作限制。但,过量的食用,会引起味觉阈值的 提高,极至会出现厌食或拒食恶果 ── 在儿童中已经出现好 多病例。
END 作业
作业、思考题
1.什么是增味剂? 2.我国常用的增味剂有哪些种类? 3.举例说明一种增味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毒 理
毒
性
LD50 :大鼠口服 >10g/kg; ADI : 无需规定 酱油、食醋、肉、鱼制品,速溶汤粉、速煮面条及罐
范围、用量
头食品等中的用量约为0.01-0.1g/kg。也可与赖氨酸盐酸盐
等混合后添加于蒸煮米饭、速煮面条及快餐中,用量约为 0.5g/kg。 本品还可与肌苷酸钠以1:1复配使用,见后。
对酸、碱、盐和热均稳定。
毒
理
LD50 :大鼠口服 1590mg/kg ADI :无需规定。
IMP使用
使 用
核苷酸对于甜味、肉味有增效作用,与咸、酸、苦、腥味、焦 味有消杀作用 常与谷氨酸钠及鸟苷酸钠等混合使用,其呈味能力会增强。如 本品以5%~12%的含量与谷氨酸钠混合使用,其呈味作用比单用谷 氨酸钠高约8倍,有“强力味精”之称。 用2.5%IMP+2.5%GMP+95%MSG(4.7-7kg),可代替 45kgMSG。
现在已用于配制复合鲜味剂、调味品和水产品等,其中香肠类用 的较多。
(四)酵母精的作用
能赋予产品宽广的味道。
突出鲜味,使产品味感浓郁,有味精所不具有的原味。 酵母精可增进食欲,对人体机能有调节作用。 有抗氧化效果。 在香肠类产品制作中,现在多加入一些植物性原料,酵母精 的呈味特性恰好在动植物蛋白之间。能在动植物原料的风味 之间起到调和作用,掩盖植物性的味道。酵母精还有一定的
1.0~12
1.0~5.0 1.0~1.5
调味品
酱油 曲香酒
3.0~4.0
3.0~6.0 0.054
二、核苷酸类
二、核苷酸类增味剂
包括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
(一)5′—肌苷酸二钠(IMP) CNS:12.003 性 状
有特异的鲜鱼味。鲜味阈值为0.025g/100ml,鲜味强度低于5′鸟苷酸二钠。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平均含7.5分子结晶水。 40℃开始失去结晶水,120℃以上成无 水物,5%水溶液的PH值为7.0~8.5。
或吃法不当也会对某些人产生不快感或身体不适。
这主要是由于谷氨酸的摄入量超过了肠道的转化能力,
致使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升高所导致。 谷氨酸的两个羧基有很强的螯合作用,可能会限制必 需的微量元素如Ca2+、Mg2+离子的利用。
用途、用量
[用途、用量]
谷氨酸还可以防腐,对豆制品、曲酒的香味也有增强作用,与咸、 酸、苦有消杀作用,谷氨酸钠在一般的烹调、加工条件下相当稳定,对 PH值低的食品可稍有变化,最好在加热后期或食用前加入。
乳化特性,能改善蛋白质和脂肪的亲合性,使产品在风味、
触感上更易于消费者所接受。 防止脱水,减少香肠类的收缩现象。
后 记
后记
增味剂,在实际工作中理解为提高嗅、味觉器官的灵敏度,
即降低阈值的一类添加剂,而不是依靠它本身的赋味作用。 如乙基麦芽酚,它本身即有增香,又有增甜作用。经常用于 香烟、饮料等的调味(用以降低糖耗) 。实例
注意事项
同5′—肌苷酸二钠。
三、复合型
三、复合型(氨基酸类及核苷酸类的协同作用)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MSG(g) IMP(g) 混合物(g) 相当于MSG的量(g)相乘倍数(倍)
99 98 97 96 95 1 2 3 4 5 100 100 100 100 100 290 350 430 520 600 2.0 3.5 4.3 5.2 6.0
熔点为195℃,但加热至120℃时开始逐渐失去结晶水,150℃时完全 失去结晶水,210℃时生成焦谷氨酸,270℃左右时分解。
[稳定性]
不论是谷氨酸还是味精,无吸湿性,对光稳定。水溶液加热也
比较稳定。 PH<5时加热,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焦谷氨酸,呈味力也下 降,鲜味消失,对人体有致癌性作用。 在中性条件下加热则不易变化。5%水溶液的PH值为6.7~7.2。 谷氨酸钠具有强烈的肉类鲜味,特别是在微酸性溶液中味道更 佳。其鲜味阈值为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