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组织观察实验
金相制备及组织观察实验
![金相制备及组织观察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05fa9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3.png)
透射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穿过样品产生信息,再通过电磁透镜放大成像。它具有高分辨率、高放大倍数的优点, 但样品制备过程较为复杂,适用于观察金属材料的超微组织。
03
金相组织分析
晶体结构分析
晶体结构分析是金相制备及组织观察实验中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X射线衍射技 术对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晶体结构,可以了解材料的物理和 化学性质,以及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研磨与抛光
研磨
通过不同粒度的砂纸或研磨剂对样品 进行研磨,逐渐去除表面的划痕和凸 起,使样品表面更加平滑。
抛光
使用抛光布和抛光膏对样品进行抛光 ,进一步平滑表面并消除细微的划痕 ,为后续的金相观察做好准备。
蚀刻与染色
蚀刻
通过化学或电解的方法使样品表面部分溶解,以突出显示组织结构。不同的金 属或合金需要使用不同的蚀刻剂和条件。
优化材料的加工工艺和性能。
微观织构分析实验
织构分析
利用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或电子衍射等技术,研究材料 在微观尺度上的晶体取向和排列规律,揭示其对宏观性 能的影响。
微区织构分析
通过EBSD技术,在微米尺度上对材料的织构进行高精度 测量,有助于深入理解材料的力学行为和加工性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VS
微观织构分析的目的是揭示材料的机 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以及材料的强度、 韧性、耐磨性等性能。这些数据对于 材料科学家和工程师来说非常重要, 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材料的性能和 行为,为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 论支持。
04
金相制备实验操作
金相研磨实验
研磨实验
通过研磨的方式去除金属表面 氧化层和杂质,使金相组织暴
金相制备及组织观察实验
金相实验心得(精选5篇)
![金相实验心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e6517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6.png)
金相实验心得(精选5篇)金相实验心得篇1金相实验心得金相实验是一种研究金属材料内部结构和性能的实验方法。
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可以了解其晶体结构、晶粒大小、形状和分布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对材料的性能和用途进行评估和优化。
我参与的一次金相实验中,我们使用金相显微镜对金属材料的切片进行了观察和测量。
实验中,我们发现金相切片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精度。
因此,我们仔细地控制了切片的厚度、角度和磨光质量等因素,以保证切片的均匀性和透明度。
实验过程中,我们还使用了金相组织定性镜和定量分析仪器,对材料的金相组织进行了分类和测量。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发现该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中,碳化物的分布较为均匀,大小适中,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
此外,我们还通过定量分析,得到了碳化物的含量和晶体尺寸等数据。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金相实验的重要性。
金相切片的质量控制、金相组织的分类和测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精度。
同时,我也学到了如何使用金相显微镜和定量分析仪器,以及如何从金相组织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总的来说,这次金相实验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验,我不仅了解了金属材料内部结构和性能的相关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实验中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我相信,这次实验经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金相实验心得篇2金相实验心得我参加了一次金相实验,这次经历使我受益匪浅。
这次实验是在一个大型的科研机构进行的。
我作为一名实习生,我参与了这次金相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一种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了解其力学性能。
实验的过程是严谨而细致的。
我们首先对金属材料进行了制备,然后使用金相显微镜进行观察。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并对其性能有了深入的了解。
这次实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科研工作的严谨和细致。
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严谨地思考问题,如何细致地观察事物。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fcc32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6.png)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引言: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研究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界分布、相组成等信息。
本报告将对金相组织观察实验进行详细介绍,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金相组织观察,了解金属材料的晶粒尺寸、晶界分布、相组成等信息,从而对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进行评估和优化。
实验原理:金相组织观察实验主要基于光学显微镜的原理,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割、研磨和腐蚀等处理,使其表面显露出内部的组织结构。
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拍摄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而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首先,将待观察的金属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的样品,然后进行研磨和抛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洁度达到要求。
2. 腐蚀处理:将样品放入适当的腐蚀液中进行腐蚀处理,以去除表面氧化层和其他污染物,使组织结构更加清晰可见。
3. 清洗和干燥:将腐蚀后的样品进行清洗,去除腐蚀液残留物,并使用酒精或其他适当的方法进行干燥处理。
4. 显微观察:将样品放置在显微镜台上,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焦距,观察样品的显微组织,并通过摄影或录像等方式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显微组织结构:观察到材料的晶粒尺寸、晶界分布和相组成等结构信息。
不同材料的晶粒尺寸和晶界分布情况可能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2. 相变现象:在观察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材料的相变现象,如固溶体相变、相分离等。
这些相变现象对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也有重要影响。
基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分析:1. 材料的晶粒尺寸和晶界分布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有重要影响。
晶粒尺寸越小,晶界分布越均匀,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往往更高。
2. 相变现象的发生与材料的成分和处理工艺密切相关。
通过观察和分析相变现象,可以优化材料的热处理工艺,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效果。
金相观察实验报告
![金相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e64b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8.png)
金相观察实验报告金相观察实验报告引言:金相观察实验是金属材料学中的一项重要实验,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金相观察,可以了解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特点。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金属材料的金相观察,探究其晶体结构和相互作用,进一步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实验目的:1. 了解金相观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金相观察中的样品制备技术;3. 分析不同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互作用。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选择不同金属材料,如铁、铜、铝等,进行样品的制备。
首先,将样品切割成适当大小,并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以获得平滑的表面。
然后,使用酸洗等方法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使样品表面清洁。
2. 腐蚀剂处理:将样品置于适当的腐蚀剂中,如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中,进行一定时间的腐蚀处理。
腐蚀剂的选择和处理时间应根据不同金属材料的特性进行合理确定。
3. 金相显微镜观察:将经过腐蚀处理的样品放置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通过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焦距,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样品的组织结构和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通过金相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互作用。
以铁为例,观察到其晶体结构呈现出典型的立方晶系,晶粒间有明显的晶界。
晶粒内部呈现出不同的晶体取向,形成晶体面和晶体轴。
此外,还可以观察到不同晶粒的形状和尺寸差异,以及晶界处的位错和滑移带。
对于铜和铝等金属材料,其晶体结构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铜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晶粒内部呈现出紧密堆积的排列方式。
铝的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结构,晶粒内部呈现出较为松散的排列方式。
通过观察晶粒的形状和晶界的特点,可以进一步了解铜和铝等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讨论与分析:金相观察实验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金属材料的机会。
通过观察不同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互作用,我们可以了解其内部的晶体取向、晶界特征以及位错和滑移带等微观结构。
这些微观结构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热传导性能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金相观察实验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金属材料的相变行为和相互作用规律。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0582a4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3.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2. 掌握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3. 认识并分析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4. 建立金相组织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金相组织是指金属材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结构。
金相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对金属材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的仪器。
通过观察金相组织,可以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推断出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砂轮机、金相试样制备设备(如砂纸、抛光布、脱脂棉、3~5硝酸酒精溶液等);2. 材料:金属材料试样(如钢铁、铝合金、铜合金等)。
四、实验步骤1. 试样制备(1)将金属材料试样切割成合适的尺寸,并进行打磨处理,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杂质;(2)用不同型号的砂纸对试样进行粗磨、细磨和精磨,直至表面光滑;(3)将磨好的试样放入抛光机中进行抛光处理,直至表面呈现镜面效果;(4)将抛光后的试样进行腐蚀处理,以显示金相组织。
2. 金相显微镜观察(1)打开金相显微镜,调整光源和物镜,使视野明亮;(2)将腐蚀后的试样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焦距,使金相组织清晰可见;(3)观察并记录金相组织的形态、分布和大小;(4)根据观察结果,分析金相组织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发现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主要包括晶粒、析出相、相变组织等。
2. 结果分析(1)晶粒:晶粒是金属材料的基本结构单元,其大小和形态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晶粒越小,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等性能越好;(2)析出相:析出相是指在金属材料中形成的第二相,如碳化物、氮化物等。
析出相的形态、大小和分布对材料的性能有显著影响;(3)相变组织:相变组织是指在金属材料中发生的相变过程形成的组织,如珠光体、贝氏体等。
相变组织的形态和分布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了解了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掌握了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认识并分析了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e5135cba1aa8114431d985.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篇一:金相试样制备试验报告金相试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相显微试样制备原理,熟悉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过程。
(2)初步掌握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金相试样制备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取样、粗磨、细磨、抛光和浸蚀五个步骤。
1.取样从需要检测的金属材料和零件上截取试样称为"取样"。
取样的部位和磨面的选择必须根据分析要求而定。
截取方法有多种,对于软材料可以用锯、车、刨等方法;对于硬材料可以用砂轮切片机或线切割机等切割的方法,对于硬而脆的材料可以用锤击的方法。
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应注意,尽量避免和减轻因塑性变形或受热引起的组织失真现象。
试样的尺寸并无统一规定,从便于握持和磨制角度考虑,一般直径或边长为15~20mm,高为12~18mm比较适宜。
对那些尺寸过小、形状不规则和需要保护边缘的试样,可以采取镶嵌或机械夹持的办法。
金相试样的镶嵌,是利用热塑性塑料(如聚氯乙烯),热凝性塑料(如胶木粉)以及冷凝性塑料(如环氧树脂+固化剂)作为填料进行的。
前两种属于热镶填料,热镶必须在专用设备一镶嵌机上进行。
第三种属于冷镶填料,冷镶方法不需要专用设备,只将适宜尺寸(约φl5~20mm)的钢管、塑料管或纸壳管放在平滑的塑料(或玻璃)板上,试样置于管内待磨面朝下倒入填料,放置一段时间凝固硬化即可。
2.粗磨粗磨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1)修整有些试样,例如用锤击法敲下来的试样,形状很不规则,必须经过粗磨,修整为规则形状的试样;2)磨平无论用什么方法取样,切口往往不十分平滑,为了将观察面磨平,同时去掉切割时产生的变形层,必须进行粗磨;3)倒角在不影响观察目的的前提下,需将试样上的棱角磨掉,以免划破砂纸和抛光织物。
黑色金属材料的粗磨在砂轮机上进行,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试样牢牢地捏住,用砂轮的侧面磨制。
在试样与砂轮接触的一瞬间,尽量使磨面与砂轮面平行,用力不可过大。
材料科学实验-金相组织的观察
![材料科学实验-金相组织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e07d6d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a.png)
一.金相组织的观察
实验目的:
1. 熟悉金相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及使用
2. 会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金相组织
实验内容:
1 操作金相显微镜
2 观察工业纯铁的金相组织
3 画组织示意图
实验结果:
1.显微镜科勒照明原理图
2.用平面玻璃作垂直照明器的光路图
显微镜操作规范
不能随便移动显微镜的位置;
保持显微镜的干燥、清洁,避免灰尘、水及化学试剂的玷污;调焦时注意不要使物镜碰到试样,以免划伤物镜;
调焦时先粗后细;
高倍物镜时,不用粗动调焦手轮调节焦距,以免移动距离过大,损伤物镜和玻片;
4.课堂画图并描述组织特征
二.定量金相分析
实验目的:
1.熟悉定量金相方法(比较法、截线法、截面法等)
2.用定量金相方法测量晶粒度和第二相尺寸及含量
实验内容:
1.晶粒度的测定(工业纯铁)
2.第二相尺寸、含量的测定(45#钢760°C淬火)
实验结果:
思考题:
1.什么是材料的晶粒度?测量方法有哪些?
答:反反映材料中晶粒大小的物理量,可通过和标准晶粒度评级图比较或者计算单位长度所
穿过的平均晶粒个数,计算出晶粒的平均截距后和表比对得出。
金相组织的观察实验报告
![金相组织的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d58405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f.png)
金相组织的观察实验报告金相组织的观察实验报告引言:金相组织是材料科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观察材料的金相组织可以了解其内部结构、晶体形态以及相对应的性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不同材料的金相组织,以探索其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材料进行观察,分别是钢材、铝材和铜材。
首先,我们将这些材料进行切割和打磨,以获得平整的试样。
然后,我们使用金相显微镜对试样进行观察,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显微照片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钢材的金相组织:钢材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其内部结构由铁素体、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
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钢材中这三种组织的分布情况。
铁素体呈现出深色,珠光体呈现出亮色,而渗碳体则呈现出深色的颗粒状结构。
这些组织的分布情况对钢材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2. 铝材的金相组织:与钢材不同,铝材的金相组织主要由铝晶粒和亚晶组成。
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铝材中晶粒的形态和大小。
晶粒的大小与材料的冷加工程度有关,通常情况下,冷加工程度越高,晶粒越细小。
此外,亚晶是铝材中的一种细小结构,其存在对铝材的塑性变形和强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3. 铜材的金相组织:铜材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的金属材料,其金相组织主要由铜晶粒和孪晶组成。
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铜材中晶粒的形态和大小,以及孪晶的存在。
晶粒的大小与材料的冷加工程度有关,孪晶则是由于晶格错位引起的。
这些组织的存在对铜材的导电性和塑性变形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结论:通过金相显微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材料的金相组织特征,并进一步探索其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钢材中的铁素体、珠光体和渗碳体对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铝材中的晶粒和亚晶则对其塑性变形和强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铜材中的晶粒和孪晶则对其导电性和塑性变形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金相组织的观察实验为我们深入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组织的观察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组织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cf6804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e.png)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组织的观察引言:金相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金相组织学原理观察金属材料组织结构的实验仪器。
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显微结构,可以了解材料的组成、性能以及制备工艺等,对于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将探究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观察几种典型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
实验目的:1.掌握金相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2.了解金相显微镜观察金相组织的原理;3.观察几种典型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
实验仪器和材料:1.金相显微镜;2.裂解剂(如酸性电解质溶液);3.沉积剂(如铜);4.研磨纸(不同粒度);5.研磨液(如砂轮油、砂轮水);6.特殊试剂(如酸性染色剂);7.不同金属材料样品。
实验步骤: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将所需观察的样品装入铜盘中;2.用研磨纸将样品表面进行打磨,逐渐使用不同粒度的研磨纸进行打磨,直到样品表面平整;3.用研磨液将样品表面进行充分清洗;4.将铜盘放入裂解剂中,进行腐蚀处理,使样品表面显露出金属组织结构;5.将样品表面清洗干净后,取出并用酸性染色剂进行染色处理;6.将样品放置在金相显微镜的样品夹持器上。
1.通过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调节,使样品像清晰可见;2.使用光源适当照明样品,调节显微镜的聚焦和倍率,观察样品的金相组织结构;3.观察样品不同区域的金相组织变化,记录下观察到的显微结构特征。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进行实验观察过程中,首先要正确使用金相显微镜,调节适当的照明和倍率以便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然后,通过观察样品的金相组织结构,可以分析和了解样品的材料成分、晶粒大小、晶界分布以及非金属夹杂物等信息。
对于不同的金属材料,其金相组织结构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钢材,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类型的晶粒和晶界,以及可能存在的碳化物。
对于铝合金,可以观察到铝基体中的各种相,如α-Al、Al₂CuMg等。
这些相的大小、形态和分布状况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观察金相组织时,还可以利用特殊试剂进行染色处理,以突出显示出不同组织结构的特征。
金相组织实验报告
![金相组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687084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01.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2. 掌握金相显微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方法;3. 认识金属材料在显微镜下的金相组织;4. 分析金相组织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金相组织是指金属材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晶粒、相、析出相等。
金相显微镜利用光学原理,通过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将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清晰地呈现在观察者眼前。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砂轮机、脱脂棉、3~5硝酸酒精溶液、试样(成分:xxxxx);2. 材料:各号金相砂纸、抛光布。
四、实验步骤1. 试样制备(1)将试样用砂轮机粗磨,去除表面氧化层;(2)用各号金相砂纸进行细磨,直至试样表面光滑;(3)将试样放入抛光机中,使用抛光布进行抛光,直至试样表面光亮;(4)将试样放入3~5硝酸酒精溶液中腐蚀,直至观察到所需组织;(5)用脱脂棉将试样擦拭干净。
2. 金相组织观察(1)将制备好的试样放置在金相显微镜的载物台上;(2)调整物镜和目镜,使金相组织清晰可见;(3)观察不同倍数下的金相组织,记录观察结果;(4)对观察到的金相组织进行分析,判断其成分、形态和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主要包括晶粒、相、析出相等;2. 通过分析金相组织,发现晶粒的大小、形态、分布等因素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3.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如下:(1)晶粒尺寸:晶粒越小,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等性能越好;(2)晶粒形态:晶粒越接近等轴,材料的性能越好;(3)析出相:析出相的形态、大小、分布等因素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金相显微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认识到了金属材料在显微镜下的金相组织。
同时,我们分析了金相组织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研究金属材料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在试样制备过程中,注意保护试样表面,避免划伤;2. 在观察金相组织时,注意调整物镜和目镜,使金相组织清晰可见;3. 观察过程中,注意记录观察结果,以便分析。
金相试样的制备及金相组织观察
![金相试样的制备及金相组织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eb5dbe0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e.png)
金相试样的制备及金相组织观察金相试样是金相学中的重要实验手段,用于观察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相组成和组织形态等信息。
下面我们将介绍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及金相组织观察过程。
一、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1.试样的切割:首先需要从金属材料中切割出代表性的试样。
切割试样时应注意保持试样尺寸的标准,确保试样的大小符合实验要求。
2.粗磨:经切割获得的试样通常都有较粗糙的表面。
因此需要进行粗磨,以便进一步处理。
粗磨可以使用粗磨纸或砂轮进行,以去除试样表面粗糙度和切割留下的锋利边缘。
3.嵌埋:经过粗磨后的试样需要进行嵌埋。
嵌埋是将试样固定在一个透明的树脂中,以便进行后续的研磨和观察。
常用的嵌埋材料有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
4.精磨:嵌埋好的试样需要进行精磨,使试样表面更加光滑细腻。
精磨可以使用细磨纸或细磨粉进行,常见的精磨粉有二氧化硅粉和氧化铝粉。
5.抛光:精磨后的试样表面通常仍然存在一些微小的研磨痕迹和表面附带物。
为了进一步减小试样表面的痕迹和提高试样表面的光洁度,可以进行抛光。
抛光可以使用砂轮、刚玉研磨粉或抛光膏进行。
6.腐蚀:一些试样需要进行腐蚀处理,以便观察金相组织。
腐蚀可以通过直接浸泡试样在腐蚀剂中,或者使用腐蚀电解槽进行。
7.清洗:试样制备完成后,需用酒精/丙酮和超声清洗剂进行清洗,以彻底清除试样表面的污染物和残留物。
最后使用纯酒精对试样进行干燥。
二、金相组织观察过程1.试样装入金相显微镜:制备好的金相试样需要装入金相显微镜进行观察。
可以将试样固定在显微镜的试样夹上,并通过显微镜的调节装置使试样位于镜头的焦点上。
2.调焦: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焦距,使试样清晰可见。
根据试样的形状和纵深,需要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以确保试样表面和内部的细节都能清晰显示。
3.选择放大倍率:根据所需观察的试样细节,选择合适的放大倍率进行观察。
通常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倍率范围从10倍至1000倍不等。
4.观察金相组织:通过显微镜观察试样中的金相组织。
铸铁的金相组织观察
![铸铁的金相组织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80c5ab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a.png)
铸铁的金相组织观察实验铸铁的金相组织观察一、实验目的1(观察和研究灰铸铁、可锻铸铁及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特征。
2(了解影响铸铁中石墨形态的因素。
二、概述根据石墨的形态、大小和分布情况不同,铸铁分为:灰口铸铁(石墨呈片条状)、可锻铸铁(石墨呈团絮状)和球墨铸铁(石墨呈圆球状)。
(一)灰口铸铁灰口铸铁组织的特征是在钢的基体上分布着片状石墨。
根据石墨化程度及基本组织的不同,灰口铸铁可分为:铁素体灰口铸铁,铁素体—珠光体灰口铸铁和珠光体灰口铸铁。
对灰口铸铁石墨形态的观察,应在未浸蚀的试样上进行。
放大倍数为100倍。
灰口铸铁石墨分布形状的说明见下表1。
表1名称符号说明图号A 1 片状片状石墨均匀分布B 2 菊花状片状与点状石墨聚集成菊花状分布C 3 块片状部分带尖角块状、粗大片状粗生石墨及小片状石墨D 4 枝晶点状点、片状枝晶间石墨呈无向分布E 5 枝晶片状短小片状枝晶间石墨呈有向分布F 6 星状星状(或蜘蛛状)与短片状石墨均匀分布(二)可锻铸铁可锻铸铁(又称韧性铸铁)是由白口铸铁经石墨化退火处理而得。
其中渗碳体发生分解而形成团絮状石墨。
按照基体组织不同,可锻铸铁分为铁素体可锻铸铁和珠光体可锻铸铁两类,如下图所示。
(三)球墨铸铁在球墨铸铁组织中石墨呈圆球状。
球状石墨的存在可使铸铁内部的应力集中现象得到改善,同时减轻了对基体的割裂作用,从而充分地发挥了基体性能的潜力,使球墨铸铁获得很高的强度和一定的韧性。
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方法指导 (一)实验内容及步骤1(各小组分别领取各种不同类型的铸铁材料试样。
2(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分析其组织形态特征。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1(金相显微镜;2(金相放大照片;3(各类铸铁的金相显微试样。
(三)注意事项1(对各类铸铁可采用对比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着重区别各自的组织形态特征。
(四)实验报告要求1(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
2(根据观察,综合分析各类铸铁的形成机理。
实验三 焊接接头金相组织观察
![实验三 焊接接头金相组织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4c590c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0.png)
实验四焊接接头金相组织观察一、实验目的1. 观察与分析焊缝的各种典型结晶形态;2. 掌握碳钢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组织变化。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1. 粗细金相砂纸;2. 平板玻璃;3. 吹风机;4. 4%硝酸酒精溶液、脱脂棉;5. 金相显微镜;6. 碳钢焊接接头试块;7. 典型金相照片。
三、实验原理焊接接头由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组成。
熔化焊是利用能量高度集中的热源,将被焊金属和填充材料快速熔化,然后冷却结晶而形成牢固接头。
在该过程中,焊接接头各部分经受了不同的热循环,因而获得的组织不同,从而直接导致机械性能的变化。
因此,了解焊接接头组织变化的规律,对于控制焊接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1. 焊缝凝固时的结晶形态(1) 焊缝的交互结晶焊后联接处的母材和焊缝金属具有交互结晶的特征,图1所示为母材和焊缝金属交互结晶示意图。
由图可见,焊缝由熔池金属结晶凝固形成的,由于熔池金属冷却速度快且在运动状态下结晶,因此形成的组织为非平衡组织。
焊接熔池金属开始凝固时,多数情况下晶粒从熔合区半熔化的晶粒上以柱状晶形态联生长大,长大的主方向与最大散热方向一致。
图1焊缝金属的交互结晶示意图(2) 焊缝的结晶形态根据成分过冷的结晶理论,合金的结晶形态与溶质的浓度C0、结晶速度(或晶粒长大速度)R和温度梯度G有关。
C0、R和G对结晶形态的影响如图2所示。
由图可见,①当R和G不变时,随着C0增大,成分过冷程度增加,结晶形态将由平面晶转变为胞状晶、胞状树枝晶、树枝状晶、等轴晶;②当C0一定时,R越快,成分过冷程度越大,结晶形态逐渐由平面晶转变为胞状晶、树枝状晶及等轴晶;③当C0和R一定时,随着G增大,成分过冷程度减小,结晶形态将由等轴晶转变为树枝晶,最后为平面晶。
由于熔池各部位成分过冷不同,凝固结晶形态也有所不同。
在焊接熔池的熔化边界上,G较大,R很小,因此该处的成分过冷程度最图2 C0、R和G对结晶形态的影响小。
从熔化的边界处到焊接缝中心G逐渐变小,R却逐渐增大,且在焊缝中心处,G最小,R最大,故该处成分过冷程度最大。
金相式样观察实验报告
![金相式样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b3427b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3.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了解显微镜和其他金相试样加工设备的使用。
2. 观察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了解其微观结构,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金相实验是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了解其微观结构,从而分析其性能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金相组织是指金属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各种组织形态,如晶粒、相、析出相等。
金属材料的性能与其组织密切相关,通过观察金相组织,可以了解材料的性能。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 实验材料:不锈钢、纯铁、铜、铝合金等。
2. 实验设备: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砂轮机、砂纸、脱脂棉、3~5硝酸酒精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试样制备(1)取样:从金属材料或零件上截取试样,尺寸约为10mm×10mm×5mm。
(2)粗磨:使用砂轮机对试样进行粗磨,去除表面氧化层和缺陷。
(3)细磨:使用不同型号的砂纸对试样进行细磨,直至表面光滑。
(4)抛光:使用抛光机对试样进行抛光,使表面达到镜面效果。
(5)浸蚀:将试样放入3~5硝酸酒精溶液中,进行浸蚀,观察组织形态。
2. 金相观察(1)将制备好的试样放入金相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焦距,观察金相组织。
(2)记录观察到的金相组织,分析其形态、大小、分布等特征。
(3)分析金属材料的性能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锈钢金相组织观察结果:不锈钢的金相组织主要由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素体组成。
奥氏体组织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塑性,马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铁素体组织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2. 纯铁金相组织观察结果:纯铁的金相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
铁素体组织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珠光体组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3. 铜金相组织观察结果:铜的金相组织主要由单相固溶体和析出相组成。
单相固溶体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析出相可以提高铜的强度和硬度。
4. 铝合金金相组织观察结果:铝合金的金相组织主要由固溶体和析出相组成。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c5641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0.png)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为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选取了不同材料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包括钢铁、铝合金和铜等金属材料,以及陶瓷材料和塑料材料。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材料的晶粒结构、相分布和孔隙结构等微观特征,从而为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特点提供直观的了解。
首先,我们选取了钢铁材料进行金相组织观察。
经过样品的制备和腐蚀处理,我们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了钢铁材料的晶粒结构和相分布情况。
钢铁材料的金相组织呈现出明显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相分布,晶粒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同时在晶界和晶内观察到了一定数量的夹杂物和孔隙。
这些微观特征对钢铁材料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等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我们观察了铝合金材料的金相组织。
铝合金材料具有较为细小的晶粒和均匀的相分布,金相组织呈现出明显的晶粒边界和相界,晶粒内部观察到了一些位错和析出相。
这些微观特征对铝合金材料的强度、耐热性和耐蚀性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另外,我们还观察了铜材料的金相组织。
铜材料的金相组织呈现出较大的晶粒和清晰的晶界,晶粒内部观察到了一些孪晶和孪晶界,同时在晶界和晶内观察到了一些位错和孔隙。
这些微观特征对铜材料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塑性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我们还观察了陶瓷材料和塑料材料的金相组织。
陶瓷材料的金相组织呈现出致密的晶粒结构和均匀的相分布,晶粒内部观察到了一些晶界和孔隙。
而塑料材料的金相组织呈现出均匀的分散相和一些微观孔隙。
这些微观特征对陶瓷材料和塑料材料的硬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金相组织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特点,为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材料的金相组织特征,为材料的性能优化和应用拓展提供更为可靠的基础。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范文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82736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0.png)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范文实验一金属材料显微分析的基本方法一、实验目的: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规则;掌握金相显微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观察,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了解并掌握铁碳合金中的相及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概述:金相分析是研究工程材料内部组织结构的主要方法金相显微分析法:材料的组织和缺陷的方法。
利用金相显微镜在专门制备的试样上观察1.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2.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为了能够在金相显微镜下真实地、清楚地观察到金属内部的显微组织,需要精心地制备金相显微试样。
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主要步骤有:取样磨制抛光浸蚀镶嵌本实验金相试样制备过程的步骤如下:砂纸磨抛光剂抛光机浸蚀剂吹吹风显微镜磨制抛光浸蚀吹干观察水清洗水清洗酒精清洗3.观察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平衡组织分析各种相组分和组织组成物的特征碳钢: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白口铸铁: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相或组织: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区分:铁素体与渗碳体、各种渗碳体实验概述: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磨制方法砂纸平铺在玻璃板上,一手按住砂纸,另一手握住试样,使试样磨面朝下并与砂纸接触,在轻微压力作用下向前推行磨制。
磨制以“单程单向”方式重复进行。
在调换下一号更细的砂纸时,应将试样上的磨屑和砂粒清除干净,并使试样的磨制方向调转90°实验概述: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实验概述: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抛光目的:去除细磨时遗留下的细微磨痕,以获得光亮而无磨痕的镜面方法:机械抛光电解抛光化学抛光本实验采用机械抛光方法。
实验概述: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浸蚀目的:使试样磨面的显微组织显露出来,便于观察分析。
光滑镜面在显微镜下只能看到一片光亮,除某些非金属夹杂物、石墨、孔洞、裂纹外,无法辨别出各种组织组成物及其形态特征。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doc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d6505fdda45177232e60a235.png)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篇一:金相实验报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实验训练报告实验名称金相试验实验日期 XX 年12 月 17 日得分:地点:年级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同组人姓名目录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及讨论………………………………………………………………………..附:实验原始数据处理………………………………………………………………..注意事项1、禁止随意动设备、仪器、药品及实践场所物品,实践活动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
2、安全操作,严格注意电、火、水、试剂等具有伤害性带来的危险,不得违章进行任何活动。
金相试验报告一、实验名称金相试样的制备与观察二、实验项目简介通过制备试样,并在显微镜下观察铝合金的金相组织,使学生掌握金相试样制备的方法,认识铝合金的金相组织和形态特征,建立成分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
三、实验目的1. 掌握铝合金的制备过程和抛光机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2. 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 认识铝合金的金相组织;4. 结合理论,理解铝合金成分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四、实验要求1对实验原理与方法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教材的基本知识,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了解铝合金常规的金相组织,对有关名词、概念有清楚地认识,了解观察显微组织的原理、方法和作用。
2对操作技能与仪器设备的要求: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了解砂纸的型号和使用,熟悉抛光机和显微镜的使用,会判断试样制备的好坏。
仪器设备:砂轮机、砂纸、抛光机、金相显微镜等。
实验一 金相试样的制备及金相组织观察
![实验一 金相试样的制备及金相组织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1eee10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7.png)
实验二 金相试样的制备及金相组织观察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初步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掌握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方法;3. 了解浸蚀的基本原理,并熟悉其基本操作;4. 学习利用金相显微镜进行显微组织观察,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相显微组织初步分析材料类型以及材料可能具备的机械性能等。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1. 金相显微镜;2. 不同粗细的金相砂纸一套;3. 平板玻璃、吹风机、镊子;4. 抛光机、Al 2O 3抛光粉、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5. 待制备的金相试样。
三、实验原理利用金相显微镜来观察金属的内部组织与缺陷是研究金属材料的一种基本实验技术。
下面主要讲述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1.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构造及使用(1)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a.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金相显微镜是基于光学的反射原理而设计的。
它装有两组放大透镜,靠近物体的一组透镜为物镜,靠近观察的一组透镜为目镜,借助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从而得到较高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基本成像原理图如图1所示。
被观察物体AB 置于物镜前焦点F 1略远处,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象A ’B’,位于目镜焦点F 2之内;当实象A’B’通过目镜放大后成为一个正立放大的虚象A”B”。
因此最后的映象A”B”是经过物镜、目镜两次放大后所得到的,其放大倍数应为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经物镜放大倍数为:11''/(')/M A B AB f f ==+物 (1)式中,f 1、f 1’分别为物镜前焦距与后焦距;Δ为显微镜的光学镜筒长。
与Δ相比,物镜的焦距f 1’很短,可忽略,故1/M f ≈物 (2)经目镜放大倍数为:2''''/''/M A B A B D f =≈目 (3)式中,f 2为目镜的前焦距;D 为人眼明视距离,D≈250m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实验概述
3、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
各种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显微组织
含碳量(%) 类 型 显微组织 浸蚀剂
工业纯铁
亚共析钢 碳 钢 共析钢 过共析钢 白 口 铸 铁 亚共晶白口铁 共晶白口铁 过共晶白口铁
<0.02
0.02~0.77 0.77 0.77~2.11 2.11~4.3 4.3 4.3~6.69
400×
1000×
500×
1250×
三、 实验概述
2、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LDW200—4XB型光学显微镜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根据放大倍数选用所需的物镜和目镜,分别安装在物镜和目镜 筒内,并使转换器转至固定位置(由定位器定位)。
(2)转动载物台,使物镜位于载物台中心孔的中央,然后把金相试
4、铁碳合金的非平衡组织
(3)淬火组织 经淬火后获得不平衡组织。碳钢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 体和残余奥氏体,低碳钢淬火后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和少量的 残余奥氏体,随含碳量的增加,残余奥氏体量增多,淬火马
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其形态取决于马氏体
中的含碳量,低碳马氏体呈板条状,强而韧,高碳马氏体呈 针叶状,硬而脆,而中碳钢淬火后得到板条马氏体和针叶状 马氏体的混合组织。
四、 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法
2、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及画金相示意图
画组织示意图的方法:
(1)先认识了各组织特征后,再画每个试样中典型区域的显微组织 示意图,注意不要把杂质、划痕等画在图上。 (2)应画在30—50直径的圆内,在图边注明:材料名称、含碳量、 腐蚀剂和放大倍数。并将组织组成物用细线引出标明(图2-11)。 (3)先在草稿纸上按要求画出,再画在正式报告上。
铁素体
铁素体+珠光体 珠光体 珠光体+二次渗碳体 珠光体+二次渗碳体+莱 氏体 莱 氏 体 莱氏体+一次渗碳体
4%硝酸酒精溶液
4%硝酸酒精溶液 4%硝酸酒精溶液 苦味酸钠溶液, 渗碳体变黑或呈 棕红色 4%硝酸酒精溶液 4%硝酸酒精溶液 4%硝酸酒精溶液
三、 实验概述
4、铁碳合金的非平衡组织
温度˚C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100 MS M 型 B 型 A1 P 型
2、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不能用手指去触摸试样,更不能用手指去触摸镜头。
若 镜头中落有灰尘时,可以用镜头纸擦拭。
(2)操作时必须特别细心,不得有粗暴和剧烈的动作,光 学系统不允许自行拆卸。 (3)在更换物镜或调焦时,要防止物镜受碰撞损坏。 (4)在旋转粗调或微调手轮时,动作要缓慢,当碰到某种 障碍时应立即停下来,进行检查,不得用力强行转动, 否则将会损坏机件。
材料名称 : 处理状态: 放大倍数 : 腐蚀剂: 金相组织:
组成物1
组成物2
组织示意画法
MS~Mf
非扩散性
板条状
三、 实验概述
4、铁碳合金的非平衡组织
(1)退火组织
碳钢经退火后获得上述的平衡组织,共析钢和过共析钢
经球化退火后,获得由铁素体和球状渗碳体组成的球状珠光
体组织。 (2)正火组织 碳钢经正火后的组织比退火细,相同成分的亚共析钢, 正火后珠光体含量比退火后的多。
三、 实验概述
观察,找出典型组织,然后再用中倍(500X)对这些地区进行仔
细观察,这样整体和局部观察结合起来,才能对一块金相试样做 出全面分析。
四、 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法
2、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及画金相示意图
(1)注意观察金相组织中每个相组成物和组织组 成物,如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等的形态、数量、 大小及分布特征,并联系铁碳相图分析其结晶过程 及组织。 (2)画出所观察试样的组织示意图。
MZ
1
10
102
103
104
105
时间(秒)
共析碳钢C曲线
三、 实验概述
4、铁碳合金的非平衡组织
共析钢(T8)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转变的组织和性能
转变类 型 珠光体 转变产 物 P S T B上 贝氏体 B下 M针 马氏体 M板条 350~Ms 形成温度 ℃ A1~650 650~600 600~550 550~350 半扩散性 扩散性 转变机制 显微组织特征 粗片状,F、Fe3C相间分布 细片状,F、Fe3C相间分布 极细片状,F、Fe3C相间分布 羽毛状,短棒状Fe3C分布于过饱 和F条之间 竹叶状,细片状Fe3C分布于过饱 和F针上 针状 HRC 2~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65 50 淬火 工艺 退火 正火 等温处 理 等温淬 火
样的观察面朝下倒置在载物台上。 (3)将显微镜的电源插头插在变压器上,通过低压(6~8v)变压器 接通电源。 (4)转动粗调手轮,使载物台渐渐上升以调节焦距,当视场亮度增 强时 再改用微调手轮进行调节,直至物象调整到最清晰程度为止。 (5)适当调节孔径光栏和视场光栏,以获得最佳质量的物象。
三、 实验概述
二、 实验仪器与材料
1、LDW200—4XB 型金相显微镜数台。
2、金相组织照片一套
。
3、金相样品一套
。
三、 实验概述
1、金相显微镜的构造
1
2
LDW200—4XB 型金相显微镜的结构
7
1—载物台
2—双目镜
3—调节螺钉
5—孔径光栏圈 7—物镜 9—横动手轮
4—视场光栏圈
6—底座 8—纵动手轮 10—粗调焦手轮
子组成的混合物,下贝氏体强而韧。
四、 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法
1、金相显微镜的使用
每一小组同学领取表2—4中所列样品一块及对应的金相图片一 张,将样品放在显微镜上观察,注意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分析显
微镜下的组织特征。
观察组织前选显微镜放大倍数,其选用原则是先用低倍(125X)
观察试样的组织时,先明确材料成分、处理条件及浸蚀剂等。
3 4 5 6
8 9 10 11 12
11—微调焦手轮 12—偏心螺钉
三、 实验概述
1、金相显微镜的构造
LDW200—4XB型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光学系统 目镜 放大倍数 10× 100× 12.5× 125×
物镜 干燥系统 10× (NA=0.25) (工作 距离7.32mm) 干燥系统 40× (NA=0.65) (工作 距离0.66mm) 油浸系统 100× (NA=1.25) (工 作距离0.37mm)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组织的观察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仪器与材料
三、 实验概述 四、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法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 2、观察和分析碳纲和白口铸铁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3、识别淬火组织特征,并分析其性能特点,掌握平衡
组织和非平衡组织的形成条件和组织性能特点。
四、 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法
2、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及画金相示意图
(3)小组之间进行场地交换(其他小组已经调整好的
显微镜不要再动),观察下列组织并画出组织示意图。
●亚共析纲20钢、45钢、65钢中任选一个 ●过共析钢T12退火、球化退火中任选一个 ●白口铸铁:亚共晶、过共晶中任选一个 ●淬火马氏体:低碳和高碳马氏体任选一个
三、 实验概述
4、铁碳合金的非平衡组织
(4)等温淬火组织 等温淬火后获得贝氏体组织,等温温度较高时,获得 上贝氏体,呈羽毛状,它由过饱和的铁素体片和分布片间 的断续细小的碳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塑性、韧性较差,应 用较少。等温温度较低时,获得下贝氏体,呈黑色的针叶
状,它是由过饱和的铁素体和其上分布的细小的渗碳体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