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增韧理论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切形变过程 银纹化过程
a.剪切形变
材料发生拉伸作用时,会发生剪切形变。这是因 为拉伸力可分解为剪切力分量,它的最大值出现 在与正应力成45º的斜面上。在塑料发生剪切形变 的地方,可观察到剪切带的形成。
厚度≈1μm,宽度:5~50 μm。大量不规则 线簇,每一条的厚度构成0.1 μm
形成原因:ⅰ由于应变软化作用引起
厚度:103~104Å
特征: ⅰ应力发白
ⅱ密度降低(空洞)
作用机理:银纹化的产 生,使大分子产生了 很大的塑性形变及粘 弹形变,形成细丝, 使作用与样品的能量 被消耗掉。
三个阶段:引发、增长、终止 塑料:未改性——结构缺陷或不均匀而造成的 应力集中
改性——分散相粒子是引发银纹的中心, 两相界面是引发银纹的主要场所 银纹必须被及时终止,才有增韧作用
缺点:
橡胶颗粒产生静张力场的概念是正确的, 这是因为橡胶颗粒的应力集中作用以及其 与基体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别所引起的。
但是,这种静张力的作用是不大可能足以 使材料产生如此大的屈服形变。所以这不 能作为增韧的主要原因。 硬性颗粒如TiO2以及气泡会产生更大的膨 胀效应,应该有更大的增韧作用,显然与 事实不符。
基体:脆性——主要诱发银纹 韧性——主要诱发剪切带 韧性↗剪切带比例↗
形变速率↗银纹化比例↗
橡胶颗粒的第二个重要作用:控制银纹的 发展并使银纹及时终止而不致发展成破坏 性的裂纹。
在橡胶颗粒的影响下,当受到外力作用时, 材料中就产生并发展大量的银纹和剪切带, 吸收大量的能量。橡胶颗粒又能及时将产 生的银纹终止而不致发展成破坏性的裂纹, 所以可大大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
2.3.2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4)
提高聚合物的力学强度,是共混改性的最 重要的目的之一。其中,提高塑料的抗冲 击性能,即塑料的抗冲改性,又称为增韧 改性,在塑料共混改性材料中占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 ——研究的重点
1.弹性体增韧塑料体系
弹性体为分散相,塑料为连续相。塑 料又称为塑料基体。 ①塑料基体的形变
缺点:
将韧性的提高主要归结于橡胶粒子吸收能 量的作用,这无疑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 要原因。按Newman和Strella的计算,这种 机理所吸收的能量不超过冲击能的1/10。 这种理论不能解释气泡以及小玻璃珠之类 的分散颗粒有时也有明显增韧效应的现象。
ⅱ次级转变温度理论
由Nielsen提出,聚合物的韧性往往与次级 转变温度有关。 PC、POM -40℃有低温转变峰,因而冲击 强度较高。 在橡胶增韧塑料的体系中,橡胶的Tg即相 当于一个很强的次级转变峰,提高了韧性。
ⅳ裂纹核心理论
– 由Schmitt提出 – 机理:橡胶颗粒作为应力集中点,产生了大量
的小裂纹而不是大裂纹。扩展大量的小裂纹比 扩展少数的大裂纹需要更多的能量。同时,大 量小裂纹的应力场相互干扰,减弱了裂纹发展 的前沿应力,从而会导致裂纹的终止。应力发 白现象就是形成大量小裂纹的原因。
缺点:
第一,未能将裂纹和银纹加以区别。小裂纹 其实就是银纹,没阐明小裂纹的特性。
终止因素:ⅰ 与剪切带的相互作用 ⅱ 银纹尖端应力集中因子的下降 ⅲ 银纹支化
2 塑料基体的分类
1985年wenku.baidu.com吴守恒对热塑性基体进行了分类, 并阐述了基体破坏时的能量吸收方式: 分类:脆性基体:PS、PMMA
韧性基体:PA、PC、PET 特点:脆性基体:裂缝引发能和增长能都 很低, 有缺口、无缺口冲击强度都低
韧性基体:裂缝引发能高,无缺口 冲击强度高;裂缝增长能低,有缺口冲击 强度低
能量吸收方式 脆性基体:通过形成银纹,吸收能量 韧性基体:通过剪切屈服,消耗能量
吴守恒这一科学分类对材料增韧有重要意义, 正是在这个分类的基础上,才发展了非弹 性体增韧体系。
3.弹性体增韧塑料的机理
开始于50年代 目前有较大进展 仍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
第二,只强调了橡胶颗粒诱发小裂纹的作用, 未考虑其终止小裂纹的作用。
第三,忽视了基体特性的影响。 尽管如此,该理论关于应力集中诱发小裂纹
这一思想对增韧理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启发 和推动作用。
b增韧理论的主流与进展
ⅰ银纹-剪切带理论 ⅱ银纹支化理论 ⅲ界面空洞化理论 ⅳ逾渗理论
ⅰ银纹-剪切带理论
ⅰ银纹-剪切带理论实在Newman和Crancio 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 这种理论认为:橡胶增加塑料的韧性不但 与作为分散相的橡胶颗粒有关,而且与作 为连续相的基体树脂有关。增韧的主要原 因是银纹、剪切带的大量产生和银纹与剪 切带的相互作用。
缺点:
没有普适性 如PPO并无明显的低温次级转变峰,冲击 强度较高; 聚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有明显的低温峰, 冲击强度却甚低。
ⅲ屈服膨胀理论
Newman和Strella 1965年首先提出。 机理:增韧塑料之所以有很大的屈服变形 值是由于膨胀活化。橡胶颗粒在其周围的 基体树脂中产生了静张力,引起体积膨胀, 增加了自由体积,从而使基体的Tg下降。 这样就是基体能发生很大的塑性形变,从 而提高了材料的韧性。
ⅱ结构缺陷造成的局部应力集中
特征: ⅰ产生细颈 ⅱ密度基本不变
作用:剪切带的形成,可耗散外力作用于样品 上的能量,使材料有韧性。
塑料:未改性——内部结构不均一或缺陷诱发
改 性——分散相颗粒诱发,达到增韧 目的。
(b)银纹化
银纹是由聚合物细丝和贯穿其 中的空洞所构成。
聚合物细丝:100~400Å;空 洞:100~200Å 方向:垂直于外加应力方向
橡胶颗粒的作用
第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充当应力集中中心, 诱发大量的银纹和剪切带。
在橡胶颗粒的赤道面上会诱发大量银纹。 当橡胶颗粒的浓度大时,由于应力场的相 互干扰和重叠,在非赤道面上也能诱发银 纹。
橡胶颗粒还能诱发剪切带。
橡胶颗粒究竟是诱发银纹还是诱发剪切带以 及银纹和剪切带所占的比例与基体性质和 形变速率有关。
a.传统的弹性体增韧机理
ⅰ能量的直接吸收理论 ⅱ次级转变温度理论 ⅲ屈服膨胀理论 ⅳ裂纹核心理论
为银纹剪切带理论奠定基础
ⅰ能量的直接吸收理论
Mrez 1956年提出,又称为微裂纹理论——第一 个橡胶增韧理论。 机理:样品受到冲击时会产生裂纹,橡胶粒子跨 越裂纹两岸,裂纹要发展,就必须拉伸橡胶颗粒, 因而吸收了大量的能量,提高了材料的冲击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