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模板(保护生物学)

合集下载

文献综述模板例文

文献综述模板例文

《文献综述模板例文》摘要:据文献报道,百合科芦荟属植物有300多种,加上变种有500多种,但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品种不多,最常见的研究报道较多的芦荟有以下四种: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中华芦荟(Aloe vera var chinesis(Haw.)Berg.)(我国科研人员对此品种研究较多)、木立芦荟(Aloe ferox Mill.)、青鳄芦荟(Aloe ferox Mill.),芦荟叶片中的蛋白质经水解后可产生Ala、Lys、Pro、cys、Arg、AsP、Gl、Glu、Thr、Asn’ Ser、Phe、Val、Met、Leu等多种氨基酸,其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组成较为合理,analysis materials 15The first chapter: the style of rectifying and analyzing materialsOne, the main problemTo the court to work near two years, in the Party school, office, leadership and Comrades help, while doing some work more seriously than completed the job assigned by the leadership, and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work, but the control of ideology and style rectification activities revealing implementation plan stage also ask questions does not exist a lot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theoretical level, work stress and other aspects still can not fully meet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tasks, mainly has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One is the theory of learning initiative, self-consciousness is not high. Often recent information submitted to the task heavier than or is writing material for reasons, not consciously take the initiative to take the time to calm down to learn, work and leisure use of spare time to learn less. Often is asked to learn what to learn what what to learn more, and close working relationship, with little working relationship, often need less to learn, what is urgent with what to learn, what to learn, with only material to find the basis, check the information. There is no system to learn some legal knowledge and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not high quality writing material work 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political theory degree is not enough, not to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essence of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rule of law leading quality connotation, for the use of the socialist law comprehensive concept to guide their work and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should also lack the necessary understanding.Two is the business foundation is not solid, the text海南大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报告题目:芦荟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初探学号: 20070124035姓名:张宇博年级: 2007级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系别:化工系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指导教师:陈祎平(教授)/梁振益(工程师)完成日期: 2011 年 3月 30 日前言浸渍法提取时将中草药溶解于溶剂中,以使其有效成分浸出提取出来。

整理文献汇报总结范文

整理文献汇报总结范文

一、汇报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爆炸时代给学术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紧跟学术前沿,提高研究水平,本小组对近期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与总结。

以下是对本次文献汇报的总结。

二、文献综述本次文献汇报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 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然而,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栖息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生物资源过度利用等。

因此,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研究现状(1)栖息地保护: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栖息地保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栖息地质量评估、栖息地连通性研究、栖息地恢复与重建等。

(2)物种保护:物种保护研究主要涉及物种濒危评估、物种保护策略、物种保护实践等方面。

(3)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关注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服务,如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持等。

3. 研究展望(1)加强跨学科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涉及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未来研究应加强学科交叉,形成综合性的保护策略。

(2)重视监测与评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策略。

(3)强化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持力度。

三、总结与展望本次文献汇报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未来研究提出了以下展望:1. 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研究,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保护策略。

2.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高保护效果。

3.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挑战。

总之,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保护生物学论文

保护生物学论文

保护生物学论文姓名:林姿余学院:园林学院班级:13级环境设计二班学号:20133895摘要针对我国目前保护生物以及生物发展状况,论述了现代生物的发展状况以及采取的措施,保护生物的关键所在对人类的影响。

关键词保护生物生态环境使用价值保护措施新兴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很多变化,初期建立起来的秩序都可能被未来新的发现所推翻,学科体系在时间的推移和事实的验证中不断逐渐完善。

当今全球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恶化趋势尚未扭转IUCN近期的分析报告和国内外的众多保护生物学研究所都在不断警告人类迅速行动,遏制生物多样性的高速、毁灭性消失的灾难,研究的紧迫性和时效性更为突出。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2 .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3. 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共同的大事,最主要的是要行动,这必须所有缔约国广泛合作,积极行动,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对濒临灭绝的物种、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和遗传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和抢救。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

生物多样性还具有美学价值。

如大千世界色彩纷呈的植物和神态各异的动物与名山大川相配合才构成赏心悦目的美景。

还激发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

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生物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生物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生物文献综述范文模板标题:生物文献综述引言:(简要介绍主题的重要性和研究背景)本文综述了生物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涵盖了研究主题的重要性、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收集和分析,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且有益的信息。

主题一:(介绍第一个主题,概括研究目的和方法)近年来,生物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xxxx领域。

本文综述了xxxx的研究进展,包括xxxx的定义、重要性以及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显示,xxxx对xxxx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已经在xxxx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未来的研究将重点关注xxxx的xxxx以及xxxx的应用。

主题二:(介绍第二个主题,概括研究目的和方法)另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是xxxx。

本文综述了xxxx的研究现状,包括其在xxxx方面的应用以及相关技术和方法的发展。

研究表明,xxxx在xxxx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果。

然而,xxxx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xxxx和xxxx。

未来的研究将专注于解决这些挑战并推动xxxx的发展。

主题三:(介绍第三个主题,概括研究目的和方法)最后一个主题是xxxx。

本文综述了xxxx的研究进展,包括xxxx的定义、相关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研究发现,xxxx对xxxx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在xxxx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xxxx仍存在一些限制,例如xxxx和xxxx。

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克服这些限制,并促进xxxx的发展。

未来研究和结论:(总结综述的主要发现,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通过对生物领域的研究综述,本文总结了xxxx、xxxx和xxxx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未来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xxxx的xxxx、xxxx的xxxx以及xxxx的xxxx方面。

这些研究将为xxxx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并推动生物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列出本文综述所引用的文献列表)。

文献综述标准范文模板

文献综述标准范文模板

文献综述标准范文模板文献综述。

引言。

文献综述是对已有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和评述,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探讨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高。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因此,如何保持身体健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健康领域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健康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方面。

其中,健康管理是一个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疾病管理、慢性病管理、健康档案管理等内容。

健康教育则是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健康促进则是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研究趋势。

在健康领域的研究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研究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健康管理中的健康档案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健康档案管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其次,健康教育中的新媒体教育也逐渐兴起。

新媒体教育可以更好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最后,健康促进中的运动健康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运动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预防各种慢性病的发生。

三、存在问题。

尽管健康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健康管理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健康档案管理的发展,患者的隐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次,健康教育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些错误的健康知识可能会误导人们,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健康促进中的运动方式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不同的人群适合的运动方式不同,如何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论。

综上所述,健康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生物】有关环境保护文献综述

【生物】有关环境保护文献综述

【关键字】生物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研究与应用生物科学200903班李双红摘要:随着人口、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而环境生物技术以其独特的环保性和实用性的特征,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生物技术环境污染前言:环境生物技术(EnvironmentalBiotechnology) 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的生理活动,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的生产工艺,或能够高效地净化被污染的环境以及将污染物转化为资源的人工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科学结合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是从保守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起始, 通过应用现代微生物选育和培养技术和新型高效生物反应器, 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俱佳的、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包括水污染在内的“三废”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1]。

将环境生物技术应用于“三废”问题的治理,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原理将污染物质进行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从而提高环境质量,达到环境污染治理的目的[2]。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工业“三废”、城市汽车尾气以及饮用水的污染,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甚至还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些人类疾病的发病率也急剧上升。

因此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是当前摆在面前十分严峻的问题,许多保守的环保工艺处理技术已不能适应现在环保工作的需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环保治理方式。

而现代环境生物技术以其众多的优点,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了环境保护处理过程当中。

一、我国现在环境面临的现状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也十分严峻,集中表现在工业化学污染、农用化肥及农药污染、水资源严重短缺、饮用水源遭到污染情况严重、土地沙漠化趋势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大量流失、森林草原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珍稀物种动植物灭绝等等[3]。

这些问题都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以及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必须得到我们的重视。

保护生物学综述

保护生物学综述
2 1 功能原 理 ( u c o  ̄ p s lts . F n f n ot ae ) i u
2 0世纪 8 0年代初期…。此概念源于对森林、 渔业和野生 动物等管理问题的探讨 , 它的形成既有科学因素也有社会
因素 。 2 0世纪 6 0至 7 0年代 , 落生 态学 ( o m ny cl 群 C m ui o — tE o y 和 g) 岛屿生物 地理 学 ( l d i e rpy 的理论发 展 和 Ia o o ah ) sn B g g
动 粗掬 保护
保护生物学 综述
杨 蕊 , 湘蓉 景
(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 00 ) 10 4

要 :简要 回顾 了保护生物学的发展历 史, 概括 了该学科的 两大基础原理 , 即功 能原理与伦理原理 , 阐述 了其研 并
究 内容 , 包括物种灭绝研究、 进化潜能研 究 、 落和生 态学研 究等 。最后 , 群 对保护生物 学学科的发展 前景作了展 望。 关键 词 : 保护生物 学; 原理 ; 前景 中图分类号 : 6 Q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10 — 7 0 20 ) 3 04 — 3 03 5 1 (0 8 0 — 0 0 0
小。 2 2 伦 理 ( 规 范 ) 理 ( tia rn r t e p su . 或 原 E hc lo o mai ot. v 1rs ae )
湖南林业技年第卷第期保护生物学综述杨蕊景湘蓉保护生物学发展历史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动膳掬保护摘要简要回顾了保护生物学的发展历史概括了该学科的两大基础原理即功能原理与伦理原理并阐述了其研究内容包括物种灭绝研究进化潜能研究群落和生态学研究等
维普资讯
湖南林业科技 20 年 5 08 第3 卷第3 期

生物文献综述范文

生物文献综述范文

生物文献综述范文生物文献综述,植物内源激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内源激素是一类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化合物,包括植物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激动素等。

这些内源激素通过调控植物的生长、开花、果实成熟等生理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植物内源激素的生物合成、信号转导以及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机制进行综述。

植物内源激素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酶的参与。

以生长素为例,它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内源激素,其生物合成主要通过色氨酸途径进行。

首先,色氨酸在酶的作用下被转化为吲哚-3-乙酸,然后再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最终合成生长素。

而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则是通过异戊二烯途径进行的,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合成过程,需要多个酶的参与。

植物内源激素的信号转导是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重要环节。

植物内源激素通过与受体蛋白结合,触发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最终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以生长素为例,它的信号转导主要通过TIR1/AFB蛋白介导的途径进行。

当生长素与TIR1/AFB蛋白结合后,会激活SCF 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进而降解生长素反应蛋白,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而赤霉素的信号转导则主要通过GID1蛋白介导的途径进行,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

植物内源激素通过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长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调控激素,它对植物的细胞分裂、伸长、分化等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赤霉素则主要调控植物的伸长生长,它能够促进植物的茎、叶等器官的伸长,从而影响植物的整体生长。

而激动素则主要调控植物的开花、果实成熟等生理过程,它对植物的生殖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植物内源激素通过生物合成、信号转导等过程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对植物内源激素调控机制的研究还存在许多未解之谜,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植物内源激素调控机制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多的突破,为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和应用价值。

生物资源文献综述

生物资源文献综述

综述:我国生物药用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邹娜(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215500)前言: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医药资源和中医药产业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睛睐。

中药资源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是21世纪中药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但是,由于国际市场上大量的药用植物提取物的贸易和人类的工业化活动加速,诱发过度地采挖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造成了大量的动、植物种类濒临灭绝。

致使我国野生药用资源逐步匮乏,药用濒危资源的供求矛盾愈加突出,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因此,采取积极的对策和措施,实施药用濒危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战略,保护濒危野生资源,对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生物药用自然资源的现状1.药用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我国药用自然资源由植物、动物和矿物三大类构成。

一是药用植物:约占全部中药资源的87%,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药材、二级保护植物药材、三级保护植物药材;二是药用动物:约占全部中药资源的12%,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药材、一级保护动物药材、二级保护动物药材;三是药用矿物占全部中药资源不到1%。

我国药用自然资源有规律地分布在三大生态型区:东部季风区域分布的药材种类以喜温喜湿为主要特征,栽培药材的种类多,产量大,是全国的传统主产区,如人参、浙八味、四大怀药等;西北干旱区域的药材分布特点是以旱生植物药材为主,面积较广泛,分布的野生药材如甘草、麻黄、黄芪、黄芩等,栽培药材如党参、当归、枸杞等;青藏高原区域分布的药材具有耐旱耐寒的特点,是藏药产区,特产品如高山红景天、冬虫夏草、麝香等。

2. 药用资源种养业的基本情况目前,我国已建立较多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许多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经过系统研究,具有成熟的人工栽培技术,其中许多濒危植物已实现了大规模生产,能基本满足甚至超过市场需求。

药用濒危动物的养殖业也有很大进展。

通过调查研究,人工养殖的鹿产品、熊产品等已经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还有剩余。

赵熠生物科学史文献综述保护生物学

赵熠生物科学史文献综述保护生物学

保护生物学文献综述10生本赵熠10112314150 摘要: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学科,是在人类的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后才出现的学科,其目的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与途径。

本文主要回顾了保护生物学的发展历史,概况了该学科的两大基本原理,即功能原理与伦理原理。

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种保护途径。

保护生物学在中国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以及一些对策。

关键词:保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文献综述1.保护生物学发展历史1.1保护生物学的产生1.1.1保护生物学在中国古代的起源人类在距今160万年的第四纪成为地球上的优势族群,在人类形成初期,人类为了求生到森林里去采果,到草原去猎杀动物,到河流去捕杀鱼类和虾。

以本能的方式生存了几百万年,随着人口的越来越多,人类发展到了黄金时期,人类开始驯养牲畜和栽培作物。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在公元前8000年就有了稻米,小米,蚕和猪等。

在农业社会,我们的先民就产生了一种崇敬自然的情感,中华民族就有了较为自觉的"天人"观念。

《史记·历书》有记载:太史公曰:"神农以前尚矣。

于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是谓五宫,各司其序,不相乱也"。

说的是天地万物不仅对人有养育之恩,还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能被人类随意的干扰和打乱。

这说明在古代中国就已经有了明确的保护野生动物和森林资源的思想。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一直在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最高精神境界。

就从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儒家和道家而言,都是在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

在《易经》中,深刻地阐述了天人关系。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天地感而万物生","天地细蕴,万物化醇"。

说的是天地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同为天地所生的鸟兽草木和人都是神圣的,人与天地万物和睦相处天下才能太平,人如果不与天道合一,人类就不可能存在。

而且佛教教义认为,人类与其居住和生存的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只有融合谐调,才能共存共荣。

生物文献综述范文

生物文献综述范文

生物文献综述范文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涉及的领域广泛且深奥。

在生物学研究领域中,文献综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导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对生物学领域中的文献综述进行梳理和总结,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首先,我们将从生物学领域中的分子生物学文献综述开始。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文献综述中,研究者们通常会对特定分子或者分子类别进行综合性的总结和分析,包括其结构、功能、调控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导。

其次,我们将关注生物学领域中的生态学文献综述。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涉及到生物个体、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等多个层次。

在生态学领域的文献综述中,研究者们通常会对某一生态系统或者生态过程进行综合性的总结和分析,包括其结构、功能、稳定性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生态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趋势,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

最后,我们将探讨生物学领域中的遗传学文献综述。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变异与遗传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涉及到基因、染色体、遗传物质等。

在遗传学领域的文献综述中,研究者们通常会对某一遗传现象或者遗传机制进行综合性的总结和分析,包括其遗传规律、分子机制、应用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遗传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突破,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提供启示。

总之,生物学领域中的文献综述对于我们了解当前研究进展、总结前人经验、指导未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所帮助,也希望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能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文献综述论文范文

文献综述论文范文

文献综述论文范文文献综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摘要,本文通过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文献综述,探讨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首先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概念,然后总结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包括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接着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机制,包括物种相互作用、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

最后,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1.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础,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功能是指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的能力,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服务等。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物种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研究表明,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物种多样性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物种多样性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

其次,物种多样性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竞争和共生关系,物种多样性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促进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

此外,物种多样性还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抗病能力和抗灾能力,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2 功能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生物科学文献综述

生物科学文献综述

生物科学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在我们的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提供了已有研究的背景和现状,还帮助我们确定研究的目标和研究方法。

我们要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和组织。

一个优秀的文献综述应该具备明确的引言、论文主体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要简明扼要地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出我们的研究问题和目标。

在论文主体部分,我们要按照时间或主题的顺序,对相关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展示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已有研究成果。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要总结和评价已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我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之后选取权威可靠的文献资源。

生物学是一个发展迅猛的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为了确保文献综述的质量和权威性,我们应该选择权威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和学术论文数据库,以获取最新、可靠的研究成果。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引用的文献数量和质量,避免过于依赖某一篇文献或篇幅过大,要尽可能综合和全面地考察已有的研究。

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文献综述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和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对这些成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对已有研究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批判性思考。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启示和指导,提出合理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当然我们也要注重语言表达和写作的规范性。

一个好的文献综述不仅内容要丰富准确,语言表达也要清晰流畅。

我们应该避免使用词汇和句子结构复杂难懂的写作风格,而要选择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我们的意思。

另外,引用和参考文献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引用和参考文献的格式,确保文献综述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撰写高质量的生物学专业论文文献综述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我们需要有良好的结构和组织,选择权威可靠的文献资源,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以及注重语言表达和写作的规范性。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关键要点,我们能够撰写出思路清晰、内容丰富、语言准确的高质量生物学专业论文文献综述。

保护生物学第二版参考文献

保护生物学第二版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1.安树青, 林金安主编. 1994. 生态学词典.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艾山江·阿布都拉, 文玉香, 唐顺学等. 1997.一个多抗小麦一中间惬麦草新种质的选育和细胞分子生物学鉴定. 遗传学报, 24(5):441~4463.蔡淇松. 1999.关于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问题与建议二、管理与对策. 生物多样性, 7(1):68~724.蔡清秀,林柳,潘文婧等. 2008. 勐养保护区亚洲象微卫星位点筛选及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兽类学报,28(2):126~1345.曹邓.2005.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变与诠释. 当代财经, (11):19~216.曹丽敏, 司马永康, 曹利民等. 2001. 保护生物学概述.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 (植物学专辑):65~707.车晋滇, 郭喜红. 1999. 北美一枝黄花. 杂草科学, (1):178.陈领. 1999. 中国的濒危物种及其保护. 动物学报, 45(3): 350~3549.陈辉,范源洪. 2003. 甘蔗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检测. 分子植物育种, Z1: 713~72010.陈灵芝主编. 1993.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北京:科学出版社11.陈灵芝, 陈清朗, 刘文华. 1997. 中国森林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北京:科学出版社12.陈道海, 钟炳辉. 1999. 保护生物学.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3.陈大鹏, 沈怀舜, 丁亚平等. 2004. 文蛤(Mertrix meretrix)地理种群ISSR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南京师大学报. 27(3):74~7714.陈清郎, 刘文华. 1997. 中国森林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北京:科学出版社15.陈婴芳, 徐宏发. 2003.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1):60~6416.陈伟烈.1988. (西藏)植被的植物区系特征. 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西藏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41~8417.迟德富, 孙凡, 严善春. 2005.保护生物学.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8.丁建清, 王韧, 付卫东. 1998. 化学除草剂对恶性杂草水葫芦的控制效果. 植物保护学报, (4):373~37419.丁炜,张正旺,常江等.2005. 基于RAPD的藏马鸡亲缘关系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5):507~50920.段小燕,廉振民,王文.2008. 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7(1): 64~6821.杜恒俭,陈华慧,曹伯勋. 1979.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22.傅德志, 左家晡. 1995.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定量化研究——III 区系指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3(4):23~2923.傅之屏. 2001. 保护生物学. 成都:四川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4.冯祚建,蔡桂全,郑昌琳. 1986. 西藏哺乳类. 北京:科学出版社25.高秀梅, 贺善安, 顾姻等.1996. 南京中山植物园活植物信息管理子系统. 植物资源与环境,5(1):43~4726.高增祥, 季荣, 徐汝梅等. 2003. 外来种入侵的过程、机理和预测. 生态学报, 23(3):559~57027.戈峰. 2002. 现代生态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8.葛颂, 洪德元. 1994. 遗传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见钱迎倩, 马克平主编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9.葛颂, 王海群, 张灿明, 洪德元. 1997.八面山银杉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 植物学报,39(3):266~27130.葛永奇, 邱英雄, 丁炳扬, 傅承新. 2003. 孑遗植物银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生物多样性,11(4):276~28731.顾万春. 2004. 白皮松交配系统及其种内遗传多样性分量比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7(1):19~2532.关广清, 韩亚光等. 1993. 豚草替代控制研究.豚草及豚草综合治理.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33.郭传友, 王中生, 方炎明. 2003. 外来种入侵与生态安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7(2):73~7834.郝守刚, 马学平, 董熙平等. 2000.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地球历史中的生命.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5.杭炎, 金燕, 卢宝容. 2004. 濒危植物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43(2):260~26636.何浩,潘耀忠,朱文泉等. 2005.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量.应用生态学报,16(6):122~12737.贺善安, 夏冰, 钱俊秋. 1999. 植物园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植物资源与环境, 8(4):47~5138.贺善安, 顾姻. 2002. 植物园发展战略研究. 植物资源与环境, 11(1):44~4639.黄百渠, 曾庆华, 尹东.1996. 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3):90~9240.黄磊,王义权. 2004. 扬子鳄种群的微卫星DNA多态及其遗传多样性保护对策分析.遗传学报,31(2):143~15041.黄良民. 2004. 紫红笛鲷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热带海洋学报, 23(5):50~5542.纪力强. 2000. 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及CBIS简介. 生物多样性, 8(1): 41~5543.计宏祥,徐钦奇,黄万波.1980. 西藏吉隆沃马公社三趾马动物群. 西藏古生物第一分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18~3144.Richard Primack,季维智等.2000.保护生物学基础.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45.蒋志刚. 2000. 物种濒危等级划分与物种保护. 生物学通报,35(9):1~546.蒋志刚, 马克平, 韩兴国. 1997. 保护生物学. .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47.蒋志刚, 马克平. 2009. 保护生物学的现状、挑战和对策. 生物多样性,17(2):107~11648.金燕, 卢宝荣. 2003. 遗传多样性的取样策略. 生物多样性,11(2):155~16149.金燕, 张文驹, 傅大煦等.2003. 利用ISSR标记研究野大豆居群内遗传变异及其取样策略.植物学报,45(8):995~100250.廖信军,常洪,张桂香等. 2008. 中国5个地方牦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生物多样性,16 (2):156~16551.李难. 1983. 生物进化论.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52.李博. 1993. 普通生态学.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53.李斌, 顾万春. 2004. 白皮松交配系统及其种内遗传多样性分量比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 17(1):19~2554.李渤生. 1988. 西藏植被发展历史概述. 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西藏植被. 北京:科学出版社,23~4055.李海生. 2004. I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生物学通报, 39(2):19~2156.李力,王仁卿,王中仁等.1996.青岛耐冬山茶的多样性(Ⅱ) —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生物多样性,4(1) :1~657.李俊清, 李景文. 2002.保护生物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58.李珊, 赵桂仿. 2003. AFLP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西北植物学报,23(5):830~83659.李珊,蔡宇良,钱增强等. 2004. 云南金钱槭形态变异与遗传变异的相关性研究.生态学报,24(5):925~93160.李中明. 1994. 论生物多样性发展史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生物多样性,2(3):169~17261.李海生. 2004. I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生物学通报,39(2):19~2162.李华章,刘清泗.1988. 北京平原第四纪环境演变初议. 见: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地质学会主编. 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 5 : 41~5163.李景文. 1992. 森林生态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64.李义明.1995. 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和趋势. 见: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65.李义明, 李典谟. 1994. 种群生存力分析的主要原理与方法. 见:钱克倩、马克平主编.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北京:科学出版社66.李振宇, 解炎. 2002. 中国外来入侵种.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67.李星学, 周志炎, 郭双兴. 1981. 植物界的发展和演化. 北京:科学出版社68.李太武, 李成华, 宋林生, 苏秀榕.2003. 5个泥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生物多样性,11(2):118~12469.栗琪, 李作洲, 黄宏文. 2004. 猕猴桃野生居群的ISSR分析初报.武汉植物学研究, 22(2):175~17870.林万华,黄路生,任军等. 2002. 中外十个猪种H-FABP基因遗传变异的研究.遗传学报, 29(1):12~1571.刘伦辉, 谢寿昌等.1985. 茎泽兰在我国的分布,危害与防除途径的探讨. 生态学报, 5(1):1~672.刘兰锁. 1988.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以来自然环境的演变. 见: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地质学会主编.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 5 : 68~7573.刘苏, 王祥荣.2002.生态入侵及其对植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41(4):459~46574.刘志毅, 相建海.2001.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在海洋动物遗传分析中的应用.Marine Sciences,25(6):11~1375.刘小莉, 刘飞虎, 李宗菊, 曾淑华. 2004 . 10种报春花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5):454~45876.刘登义, 储玲, 杨月红. 2004. 珍稀濒危植物天目木兰(Magnolia amoena)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15(7):1139~114277.刘晓楠.2003.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教育发展的新取向. 全球教育展望, (6): 14~1678.刘亚令,李作洲,姜正旺等.2008. 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自然居群遗传结构及其种间杂交渐渗. 植物生态学报, 32(3):704~71879.刘志敏.2007.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7(2):17~1980.柳建华.1994. 中国移地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见:张友居、何光昕主编. 成都国际大熊猫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81.马渐新,周荣华,董玉琛,等.1999.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1):1~682.卢晓娜.2009. 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教师问题的思考. 教育探索,(5):82~8383.马桂新. 2007. 环境教育学(第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84.马克平.1993. 试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1(1):22~2485.马敬能, 孟沙,张佩珊等. 1998.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综述,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86.马乃喜. 1995.中国西北的自然保护区.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87.牛继宗, 张德全, 盖文杰等.2002.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防护林科技. (1):51~5288.欧阳志云, 李振新, 刘建国等.2002.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恢复过程研究. 生态学报,22(11):1840~184989.彭少麟. 2001.恢复生态学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90.彭云滔,唐绍清,李伯林等. 2005. 野生罗汉果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生物多样性, 13(1): 36~4291.浦庆余,陈霞,陈明等. 1988. 中国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基本特性和研究现状. 见: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地质学会主编.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 5 : 1~1392.Pielou ,E. C. 卢泽愚译. 1985.数学生态学(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93.祁承经译. 1996. 保护生物学概论.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94.钱丽霞. 2006. 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全球教育展望, 35(8): 31~3795.钱迎倩, 马克平. 1994.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和方法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96.强胜, 曹学章. 2000. 中国异域杂草的考察与分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9(4):34~3897.权洁霞, 戴继勋, 尚迅. 1999. 海洋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29(2):283~28898.邱芳, 伏健民, 金德敏, 王斌. 1998. 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检测. 生物多样性, 6(2):143~15099.邱英雄, 傅承新. 2001. 明党参的濒危机制及其保护对策的研究.生物多样性, 9(2):151~156100.任军, 黄路生, 艾华水等.2002. 24个中外猪种(群)的AFLP多态性及其群体遗传关系. 遗传学报, 29(9):774~781101.Richard Primack, 季维智. 2000. 保护生物学基础.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02.沙伟, 周福军, 祖元刚.1999. 东北地区豚草种群的遗传变异与遗传分化. 植物研究, 19(4):452~456 103.沈浩, 刘登义. 2001. 遗传多样性概述. 生物学杂志, 18(3):5~7104.邵丹,裴赢,张恒庆. 2007. 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天然红松种群遗传多样性在时间尺度上变化的cpSSR 分析.植物研究, 27(4):473~477105.史根东. 2003.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教育研究,(12):44~50106.史根东,王巧玲.2007.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1~4 107.史根东. 2008. 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创新特色——纪念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10周年. 教育研究,(12): 81~83108.施立明. 1990. 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科学信息,(3): 158~164109.施立明, 贾旭, 胡志昂. 1993. 遗传多样性. 见:陈灵芝主编.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其保护对策. 北京:科学出版社110.宋乃庆, 唐智松. 2009. 试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5(2):123~127 111.宋延龄,杨亲二,黄永青. 1998. 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12.宋卫华李晓东李新伟等.2004. 三狭库区稀有植物裸芸香的遗传多样性和保育策略. 生物多样性,12(2):227~236113.宿兵,施立明,何光晰等. 1994. 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的蛋白电泳研究.科学通报, 39(8):742~745114.万方浩,关广清等. 1993.豚草及豚草综合治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15.谭荣, 曲福田. 2005. 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学报, 20(6):797~805116.田青. 2003. 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初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3(3):125~127117.田青.2004. 从环境教育到可持续发展教育. 学科教育, (8):7~11118.田道勇, 赵承福. 2009.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的解析. 教育研究, (3):86-91119.王大力. 1995.豚草属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综述. 生态学杂志,14(4):48~53120.王秉洛,郑淑玲.1998. 迁地保护在动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见:宋延龄,杨亲二,黄水青. 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21.王庆礼, 邓红兵.2002. 自然资源生态伦理观及其可持续发展. 应用生态学报,13(7):892~894122.王中仁. 1996. 植物等位酶分析. 北京:科学出版社123.王洪新,胡志昂.1996. 植物的繁育系统、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 4(2):92~96 124.王洪新,胡志昂,钟敏等. 1994. 毛乌素沙地锦鸡儿(Caragana)种群形态变异.生态学报,14(4):366~371 125.王崇云.2002.植物的交配系统与濒危植物的保护繁育策略.生物多样性,8(4):298~303126.王静波, 胡长龙, 徐宏发. 2001. 线粒体DNA(mtDNA)多态性在动物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 生物多样性, 9(2):181~187127.王民. 1999.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原则与教学方式. 学科教育, (7): 10~13128.王民.2006.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主题. 环境教育,(1): 27~30129.王祖良,丁丽霞,赵明水等. 2008. 濒危植物天目铁木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浙江林学院学报,25(3):304 ~308130.汪小全,邹喻苹,张大明等. 1996. 银杉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中国科学(C辑), 26(5):436~441131.吴谡琦,张进兴,洪旭光,孙修勤.2001.分子标记技术的进展及其应用. 高技术通讯, (4):102~106 132.魏臻武.2004.利用SSR、ISSR和RAPD技术构建苜蓿基因组DNA指纹图谱. 草业学报,13(3):62~67 133.吴克强.1993.初谈滇池流域的生态平衡.国内湖泊(水库)协作网通讯, 1:47~49134.吴征镒主编. 1989. 中国植被, 北京:科学出版社135.吴征镒. 1991.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云南植物研究,(增刊IV ):1~139136.吴征镒,王荷生. 1983. 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上). 北京:科学出版社137.肖宜安, 时明芝, 李晓红, 曹雪松. 2003. 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4):46~49138.谢国文,颜亨梅,张文辉.2001.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62~84.139.谢佳燕, 张知彬.2004. ISSR标记技术及其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兽类学报,24(1):71~77 140.谢孝福. 1994. 植物引种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41.徐成,王可玲,尤锋等. 2001. 妒鱼群体生化遗传学研究.海洋与湖沼,32(1):42~49142.徐海根. 1998.我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建设若干问题研究,农村生态环境,14(4):11~15133.徐立安,李新军,潘惠新,邹惠渝, 尹佟明,黄敏仁 .2001. 用SSR研究栲树群体遗传结构. 植物学报,43(4):409~412143.徐汝梅,叶万辉主编. 2003 生物入侵理论与实践. 北京:科学出版社144.许再富.1998. 迁地保护在植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见:宋延龄,杨亲二,黄水青. 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45.许再富.1998.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原理与方法.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46.胥晓刚,张新全等. 1999. 我国草坪引种选育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草地, (1):57~61147.杨怀仁,陈西庆. 1988. 中国末次冰期的古气候. 见: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地质学会主编.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 5:22~40148.杨君兴. 2001,云南的外来鱼类和土著鱼类:影响方式和程度及相关问题.《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二)》.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29~138149.杨清,韩蕾,许再富.2005.中国植物园保护稀有濒危植物的现状和若干对策.农村生态环境. 21(1):62~66150.杨世杰. 1987. 植物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430~438.151.应俊生. 2001. 中国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 生物多样性, 9 (4) :393~398152.应俊生,张志松.1984. 中国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特有属的研究. 植物分类学报,22(4): 259~298 153.姚大伟. 2004. 中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3(3):116~118 154.于洪贤, 覃雪波, 何卓等.2005.保护生物学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中的应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3(4): 67~69155.曾杰,王中仁,周世良,郑海水,白嘉雨.2003. 广西区西南桦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27 (1)66~72156.曾建平. 2004. 绿色学校世纪教育的必然走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3(2):59~63157.赵平,彭少麟,张经纬. 2000.恢复生态学—退化生态系统多样性恢复的有效途径. 生态学杂志.19(1):53~58.158.赵凯,李军祥,张亚平等.2001.青海湖裸鲤mtDNA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遗传,23(5):445~448 159.曾杰, 王中仁, 周世良等.2003. 广西区西南桦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植物生态学报, 27(1):66~72160.张荣祖.1979中国自然地理。

生物与健康---文献综述

生物与健康---文献综述

生物与健康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班级:药学1班姓名:吴瑞鼎摘要: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在人类生活中占有的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与之相接触,它既能引起人类疾病也能造福于人类。

目前,生物大致分类为动物,植物,微生物。

在现今科学如此发展的时代,我们要正确认识和使用生物,让生物给我们带来健康.关键词:疾病、微生物、抗生素、浙八味、银杏、红豆杉、纳豆、杂交瘤技术、克隆器官、心理归宿—————-—-——微生物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21世纪,虽然我们能够制服引起一般传染病的微生物,但是,艾滋病和新出现的疾病依然严重威胁着人类,还有些一度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开始死灰复燃。

人类每天都和这些恐怖的传染病,如狂犬病,禽流感作斗争,在精神和资源方面深受侵害,人力和物力财力不断投入。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全世界每年因疾病死亡的人中,有1/3是由传染病造成的。

鼠疫,艾滋病(AIDS),癌症,肺结核、疟疾、霍乱“卷土重来",埃博拉病毒、疯牛病、SARS、禽流感等都是由一些极少部分的微生物所致,而且这些病毒极易突变,难以研制疫苗.拿鼠疫来说吧,1347年的一场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1/3 的人(约2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在此后的80年间,这种疾病一再肆虐,实际上消灭了大约75%的欧洲人口,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场灾难甚至改变了欧洲文化。

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多次流行鼠疫,死亡率极高.而且还证实,这些病毒还在变异,这就更加增加了对这些疾病研究的困难。

全世界虽然已经花费了无法统计的经费,但有些疾病的危害力不减小,甚至艾滋病的患者和感染者还在每年成倍增长。

人类和病原微生物的斗争也许是一场永远看不到尽头的战争。

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虽然说微生物处处存在,但并不是说一切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有危害的,如果是这样,人类或许早就灭亡了。

1929年,青霉素研究诞生,青霉素能抑制病菌细胞壁的形成,使菌体的新陈代谢失调,达到抑菌和杀菌的效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题目(宋体,加粗,小二号字,居中)学生:指导老师:【摘要】××××××××××××××××××××××××××××××××××××××××××××××××××××××××××××××××××××××××××××××××××××××××××××××××××××××××××××××××××××××××××××××××××××××××××××××××××××××××××××××××××××××××××××××××××××××××××××××××××××××××××××××××××××××××××××××××××××××××××××××××××××××××××××××××××××××××××。

(宋体小五号、标题加粗内容不加粗)要求:摘要的字数为200字左右,不超过300字为宜。

【关键词】××××;××××;××××。

(宋体小五号、标题加粗内容不加粗)要求:关键词3--5个,中间用“;”间隔。

1.XXXX(宋体四号字加粗)1.1XXXX(宋体五号字加粗)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1.1.1XXXX(宋体五号字加粗)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正文:宋体五号,段前段后0行,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1.2XXXX(宋体五号字加粗)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XXXX(宋体四号字加粗)2.1XXXX(宋体五号字加粗)………………………………………………………………………………………..此处空一行。

参考文献:(宋体五号字加粗、居中)要求:a、与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格式保持一致;b、所列参考文献要与综述正文引用情况对应(采用顺序编码法列出)。

1、专著著录格式(宋体/Times New Roman,五号)[序号] 著者. 书名[M]. 版本(第一版不写).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例:[1] 孙家广, 杨长青. 计算机图形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 26~28[2] 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2、期刊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名[J]. 刊名, 出版年份, 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例:[3] 李旭东, 宗光华, 毕树生, 等. 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2, 28(3): 249~252[4] 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 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 28(3): 249~252(in Chinese)3、论文集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名[A]. 见(英文用In): 主编. 论文集名[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例:[5] 张佐光, 张晓宏, 仲伟虹, 等. 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A]. 见: 张为民编. 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6. 410~416 [6] Odoni A R. The flow management problem in air traffic control[A]. In: Odoni A R, Szego G, eds. Flow Control of Congested Networks[C].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87. 269~2984、学位论文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名[D].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例:[7] 金宏. 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 19985、科技报告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名[R]. 报告题名及编号, 出版年例:[8] Kyungmoon Nho. Automatic landing system design using fuzzy logic[R]. AIAA-98-4484, 19986、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录格式[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例:[10]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7、专利著录格式[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 专利号, 出版日期例:[11]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 中国专利: 881056073, 1989-07-068、电子文献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12]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pub/wm1.txt, 8-16/1998-10-04说明:①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按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

②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称,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不加缩写点(见例2)。

③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或少于3人应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见例3)。

④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见表1,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见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