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猪肉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当前XX市生猪和猪肉价格调研报告

当前XX市生猪和猪肉价格调研报告

当前XX市生猪和猪肉价格调研报告近期,我市生猪及猪肉价格下跌明显,我们深入生猪规模养殖大户、屠宰企业、饲料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专题调研,重点围绕生猪市场价格变化及收益情况,生猪出栏、存栏、能繁母猪数量,生猪价格后期走势及原因,当前我市养猪行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展开专题调查,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目前我市生猪及猪肉价格下跌明显。

我市生猪和猪肉价格自2022年4月下旬止跌转涨,生猪价格连续2个月温和震荡上扬,7月初,生猪价格在连续上涨后进入震荡调整阶段,随着9月开学季到来,猪肉需求的增加,生猪价格持续上涨,10月份,猪价高位运行达到年度高点。

在国家采取了提醒告诫、约谈和储备肉投放等一系列调控举措下,生猪价格在经历了几个月的上涨后,自11月初起,猪价从上涨态势转为下跌态势,价格连续11周下跌,跌至养殖成本以下。

目前,我市生猪出栏价格为7.2-8元/斤,白条肉价格为9.5元/斤,精瘦肉价格为14元/斤,生猪出栏价格和去年10月份14.1元/斤相比下跌了43.3%,白条肉价格和去年10月份17.6元/斤相比下跌了46%,精瘦肉价格和去年10月份22元/斤相比下跌了36.4%,猪仔价格从去年7月份1180元/头跌到现在450元/头,下跌了61.9%。

不到半年时间生猪和猪肉价格近乎腰斩,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一定实惠,但是养殖户利润骤减,不利于生猪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生猪、猪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生猪市场供应充足,前期二次育肥、压栏惜售猪源集中释放,养殖端出栏数量增加;二是受疫情政策优化调整的影响,餐饮消费和腌腊消费均大幅减少,消费对猪价的支撑不足;三是春节过后,猪肉进入消费淡季,需求下降,供应过剩;四是屠宰企业屠宰生猪数量较春节前有所减少,部分屠宰场有圈存猪,收猪积极性不高,且压价收猪较多。

(二)目前生猪养殖收益处于亏损状态。

通过调查,我市生猪从仔猪收购到饲养出栏(300斤为标准出栏),按目前生猪出栏收购价7.5元/斤来计算,每头收入约2250元,其中仔猪成本450元、饲料成本1800元、防疫成本80元、人工成本等300元,合计养殖成本为2630元,每养一头生猪亏损380元,从当前行情来看,生猪养殖行业处于亏损状态。

2024年猪肉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猪肉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猪肉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猪肉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肉类食品之一,享有广泛的消费群体。

猪肉的生产和消费在世界范围内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的猪肉市场现状,并探讨其相关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2. 全球猪肉产量与消费情况根据世界农业生产情况统计,全球猪肉产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中国、欧洲和北美地区是世界上猪肉生产的主要地区。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其猪肉产量占据了全球总量的近50%。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蛋白饮食的需求增长以及经济的发展,猪肉消费量也呈上升趋势。

中国、欧洲和美国是全球猪肉消费的主要国家,其中中国仍然是最大的猪肉消费市场。

3. 猪肉市场价格波动与供需关系猪肉市场价格的波动主要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

供给方面,猪肉的产量受到养殖规模、养殖成本和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需求方面,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和人口结构对猪肉市场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来,猪肉价格的波动引起了广泛关注。

由于非洲猪瘟等疫情的爆发,中国猪肉产量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导致市场供给减少,猪肉价格出现了明显上升。

此外,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也对猪肉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 猪肉市场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猪肉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猪肉产业支撑着广大农民的生计,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其次,猪肉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此外,猪肉贸易也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然而,猪肉市场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大规模养殖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和疫病的传播风险是当前猪肉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此外,猪肉的高脂肪含量与一些健康问题相关联,因此对于消费者健康的影响需要引起关注。

5. 结论猪肉市场作为全球重要的消费品市场之一,其现状需要认真分析和关注。

当前全球猪肉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中国、欧洲和北美地区是猪肉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地区。

猪肉价格波动主要受供需关系影响,政策、养殖规模和消费习惯等因素对市场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2022-2022年我国猪价市场走势分析

2022-2022年我国猪价市场走势分析

2022-2022年我国猪价市场走势分析从2022年三月份以来,猪肉价格节节攀升,短短数月涨幅已超30%,且创下三年内新高。

在中国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统计体系中,食品所占权重为33.2%。

而在食品大类中,猪肉的权重约为10%左右,猪肉价格的变动关系着老百姓的消费水平。

2022-2022年我国猪价市场走势分析详情如下。

猪肉价格正开启新一轮上涨。

Wind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已从4月初的19.63元/千克上涨至目前的25.98元/千克,涨幅近三分之一。

生猪供应收缩,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降到最低点,被市场人士认为是本轮猪价上涨的主要缘由。

生猪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即使养殖户们现在补栏,有效供应也要到年底才能形成。

肉价上涨趋势至少还将持续一年时间。

CPI随之被牵动。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6月猪肉价格上涨7.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0个百分点。

“猪价上涨带动CPI消失高点的时间很可能在明年上半年。

”证券宏观讨论员讨论报告中推断,猪肉价格对CPI的拉动在2022年1-3月份达到1.5个百分点左右,形成一个CPI的阶段性高点。

货币政策也因此面临肯定的变数。

“猪肉价格假如急速上涨,它对货币政策会有影响,但是货币政策不会因此而快速转向。

”俞平康7月23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他发布的上述讨论报告称,今年下半年货币政策仍旧可以保持一个宽松的政策取向,但是明年年初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会由于CPI的同比回升而受到掣肘。

“这才刚刚开头”WIND数据显示,今年初,猪肉价格在20元/千克价位四周小幅波动。

从4月初开头,持续上涨趋势消失,迄今已达到25.98元/千克,涨幅32%。

“这一轮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缘由是供应收缩遭受需求企稳。

”证券宏观讨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从供应端来看,2022年以来生猪养殖业长期亏损,养殖户大批退出,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

以生猪存栏(能繁母猪)为例,2022年6月生猪存栏(能繁母猪)的数量已降至3899万头,为历史最低点,比之前的最低纪录还低16.8%。

猪肉行业分析报告3篇

猪肉行业分析报告3篇

猪肉行业分析报告3篇受“非洲猪瘟”影响,我国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均同比下降,下面跟来看看大家关于猪肉行业的分析吧!2020猪肉市场深度分析9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5.5%2020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

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2.1%;食品价格上涨7.9%,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上涨2.6%,服务价格上涨0.2%。

1—9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3%。

2020年9月份,畜肉类价格上涨22.6%,影响CPI上涨约1.39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5.5%,影响CPI上涨约1.00个百分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产量近5年一直稳居全球首位。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并且每年都会有更多人参与到生猪规模化养殖工作中。

但是在生猪规模化养殖中不可避免会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疾病对生猪规模化养殖造成的影响,生猪规模化养殖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等。

养殖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更强,在生猪规模化养殖中,可以实现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未来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规模将会逐渐扩大,同时养殖技术也会得到不断提升。

2019年下半年,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明显提高,三元猪留种现象越来越多,部分区域生猪产能开始回升;企业集团抓住机遇大幅扩张,新建项目密集上马,助力生猪养殖产能恢复;各级政府多措并举,大力扶持养殖企业稳定生产,保障猪肉市场供给。

在供需严重失衡状态下,生猪市场强势依然不减。

目前,生猪养殖企业头均盈利可达800元至1000元。

2019年以来随着生猪价格上涨,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加速,将给动物疫苗、饲料添加剂等养殖后周期产业带来机遇。

疫情爆发将倒逼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将率先受益。

产业链上养殖端,集团养殖企业的市占率较低,屠宰端大型企业产能占比不超过10%。

而欧美发达国家大型屠宰加工企业产能超90%。

非洲猪瘟对养殖环节的生物防疫能力和屠宰环节食品安全,可追溯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产业链的集中度有望提升。

2022年行业分析年末生猪市场走势分析

2022年行业分析年末生猪市场走势分析

年末生猪市场走势分析鉴于目前生猪价格急剧下滑,从9月初的13.2元/kg跌至月底时的9.2元/kg,跌幅之大、时间之短、变化之快,使业界人士惊异和费解,让养猪从业者的整个9月都变得有些焦虑和担心,但从目前来看好像还没有触底反弹的迹象。

在生猪价格的垂直打击下,养猪从业者的心情早已跌入谷底。

从早期对后市的乐观猜测到目前价格的持续走低,好像很难再仅仅用传统的供求关系理论来解释。

另外,国内疫病比较简单,其流行又有抬头扩散之势,所谓的“高热病”已波及到我省的菏泽、聊城、济宁、临沂等地的部分小猪场和散养户。

为此,山东省生猪产销分会秘书处组织省内生产一线的专家于9月29日在济南召开专家组紧急会议,全面剖析当前生猪生产现状,拿出具有指导性的应对措施,以保障我省生猪生产的健康、稳定和持续进展。

一、生猪市场走势分析(一)生猪价格急剧下滑的缘由1、生猪存栏增加济宁原种猪场副场长肖龙荣介绍,济宁原种猪场2022年存栏能繁母猪1500头,现已达2300头。

2022年2-5月份母猪销售量比较大,供不应求,整个周边母猪存栏量估量比2022年增长20-30%。

青岛赛博迪(原莒南恒兴猪场)的李玉彩博士谈到当地生猪生产状况时,认为该县能繁母猪比2022年多30%,新增加的母猪基本上都已配种,没有配种的后备母猪不多。

聊城飞泰养猪场吴光达场长反映,该县养猪协会4月份调查,生猪存栏量要比2022年多10%以上。

当地一猪人工授精站,2022年上半年饲养6头种公猪,目前饲养种公猪已扩栏至28头。

莱芜市畜牧局魏述东局长的发言可能从另一个更宏观的层面折射出当前整个养猪业的基本状况。

目前莱芜市实有生猪存栏30万头,其中母猪5万头,整个生猪存栏量增长30%,与2022年上半年生猪存栏量差不多。

据山东省畜牧总站周开锋畜牧师反映,8月中旬全国规模猪场育肥猪平均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较上旬增加0.16%和1.96%。

我省调查也发觉,目前莱芜、临沂、济宁等地社会饲养后备母猪已很少,怀孕母猪、经产母猪存养量较大,约比2022年增加20%-30%。

「转」2023年中国生猪市场数据分析简报

「转」2023年中国生猪市场数据分析简报

2023年中国生猪市场数据分析简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国,中国猪肉产量接近全球猪肉产量的一半,2023年,全球猪肉产量约为1.25亿吨,中国猪肉产量为5541万吨,中国猪肉产量在全球猪肉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4.47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安全、吃得健康逐渐成为主流,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要求逐渐向高蛋白、低脂肪的方向转变,禽肉、水产品在中国肉类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但猪肉依然是中国居民第一大肉类消费产品。

据相关学者考证研究,明代初年猪肉就成为了中国人的首选肉食,2023年,全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为34.6公斤,其中,人均猪肉消费量为26.9公斤。

中国生猪养殖历史悠久,养猪在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大部分地区农业经营的重要手段之一。

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国生猪养殖业逐渐演变成对资金、技术、管理等均具有严格要求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性产业。

最近几年,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在人工成本、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生猪产消环节严重分离,不仅放大了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也造成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生产者及消费者福利的下降,由此在生产端和消费端同时产生了对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

1.1.产出11I .猪肉产量在2023年高猪价带来的高利润的激励下,2023年,中国生猪养殖业高速扩张,养殖规模大幅增长,猪肉产量明显提升,猪肉价格大幅下降,部分生猪养殖企业亏损甚至倒闭;2023年,国内生猪产能继续释放,猪肉产量维持增长趋势,但在上一年行业大幅度亏损的背景下,2023年全国猪肉产量增幅明显放缓。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猪肉产量为5541万吨,同比增长4.63%,距离恢复近年来的峰值产量(2014年,5820.8万吨)还有279.8万吨的差距。

图表1:2023年中国猪肉产量及其变化趋势-0.13%608%3.22%3.60%弓0】%弓加%0∙48%@88% IIII111ii11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3年2023年2023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1. 1.2.生猪出栏量猪肉产量增长的直接原因是生猪出栏量的增长,2023年,中国全年生猪出栏7亿头(69995万头),同比增长4.27%。

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猪肉作为主要的畜牧产品,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猪肉价格呈现出了明显的周期性波动。

本文将对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周期性波动的表现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主要体现在价格上的忽高忽低。

通常情况下,猪肉价格会呈现出大致的周期性波动,这与市场供求关系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当需求超过供应时,猪肉价格上涨;而当供应超过需求时,猪肉价格下跌。

这种周期性波动的趋势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存在。

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1. 生猪养殖规模生猪养殖规模是影响猪肉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养殖规模的扩大会导致供应的增加,从而使猪肉价格相对稳定。

然而,如果养殖规模受到某些因素的限制,如疫情、自然灾害等,那么供应将减少,价格将上涨。

2. 饲料价格猪肉的生产过程中,饲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饲料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猪肉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到市场价格。

当饲料价格上涨时,养殖户的成本增加,他们可能会减少投入,导致供应减少,从而推高了猪肉价格。

3. 疫病和疫苗情况疫病和疫苗情况对猪肉价格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疫病爆发或没有有效的疫苗控制时,会导致生猪的死亡率上升,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相反,如果疫苗有效,疫病控制得当,生猪数量充足,价格则会相对稳定。

4. 政策因素政策因素对猪肉价格的波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当政府对猪肉进口进行限制时,供应可能会减少,价格上涨。

而当政府对猪肉养殖业提供优惠政策时,供应会增加,价格则可能下降。

5. 国际市场影响中国的猪肉市场也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进口猪肉的数量和价格波动都可能对国内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

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货币政策、贸易战等因素都会对猪肉价格产生影响。

三、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上述影响因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例如,当生猪养殖规模扩大时,可能会导致饲料需求增加,从而推动饲料价格上涨;而饲料价格上涨又会影响到养殖户的投入成本,进而影响供应量。

2024年猪肉类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猪肉类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猪肉类市场规模分析
简介
猪肉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非常重要的肉类之一,它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种受欢迎的肉类食品。

本文将对猪肉类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包括市场的价值、增长趋势以及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内容。

市场概述
猪肉类市场是全球肉类市场中最大的部分之一。

它不仅在发达国家,如中国、美国和欧洲国家,具有巨大的规模,也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的需求。

市场价值
根据最新的市场研究数据,猪肉类市场的价值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

猪肉的高蛋白质含量和相对较低价格使其成为大多数消费者的首选肉类之一。

全球猪肉类市场的价值预计将继续增长,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达到新的高峰。

市场增长趋势
猪肉类市场的增长趋势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市场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开始减少对肉类的摄入量。

然而,在许多亚洲国家,如中国,猪肉类市场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需求有望继续增长。

市场份额
全球猪肉类市场中,中国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最大的猪肉消费国。

据统计,中国猪肉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近50%。

此外,许多其他国家,如美国、巴西和德国等,也在全球猪肉类市场中具有重要的市场份额。

结论
猪肉类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的规模和潜力。

尽管市场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随着亚洲国家如中国的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猪肉类市场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吸引力的市场。

对于猪肉类市场的投资和战略规划,将有助于在这个市场中取得可观的利润。

下半年猪肉价格走势、生猪及母猪存栏情况、猪肉进口量情况及猪肉价格未来展望

下半年猪肉价格走势、生猪及母猪存栏情况、猪肉进口量情况及猪肉价格未来展望

下半年猪肉价格走势、生猪及母猪存栏情况、猪肉进口量情况及猪肉价格未来展望一、2019下半年猪肉价格走势据了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生猪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猪肉占居民肉类消费的62.7%。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猪肉市场波动始终是各方关注的热点。

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的定点监测,9月第4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27.58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 1.6%,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94.2%。

海南、上海、黑龙江活猪价格下降,其余省份价格上涨,福建涨幅最大,为 4.9%。

华南地区活猪平均价格较高,为31.68元/公斤;西北地区较低,为24.92元/公斤。

全国猪肉平均价格42.98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0%,同比上涨82.5%。

海南、北京、黑龙江、重庆、山西、青海、河北、陕西等省份猪肉价格下降,其余省份价格上涨。

华南地区猪肉平均价格较高,为49.24元/公斤;东北地区较低,为39.03元/公斤。

全国仔猪平均价格58.54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3.0%,同比上涨129.9%。

甘肃、青海仔猪价格下降,天津价格与上周持平,其余省份价格上涨。

针对猪肉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问题,近期,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保供稳价的方案和措施,大力支持生猪养殖能力建设,增强储备调控能力,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等。

为了填补市场缺口,中国正在增加进口,并从中央储备中释放冷冻猪肉。

但着眼于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中国正在鼓励大规模养猪。

为了稳定猪肉供应,中国决定从中央预算中向大型养猪场提供补贴,以支持其设施建设。

补贴在50万元到500万元之间。

一、9月行情回顾及主要预测观点9月份全国外三元生猪月均价达到28.41元/公斤,相比8月份均价上涨19.8%,涨幅减缓,比2018年同期涨幅由上个月的71.4%增至100.2%。

也就是说,目前的生猪月均出栏价比去年同期已经翻倍。

9月原料价格一跌一涨,测算自配料成本约为2.54元/公斤,环比持平,比去年同期下降1.6%。

2022年我国生猪价格走势分析:价格高点或现 需警惕断崖式下跌

2022年我国生猪价格走势分析:价格高点或现 需警惕断崖式下跌

2022年我国生猪价格走势分析:价格高点或现需警惕断崖式下跌在业内人士看来,罕见的淡季高猪价在肯定程度上推升了物价,但从二季度开头,猪价的推升作用将会开头消失减弱,中国经济消失滞胀的可能性微小。

货币政策仍有空间,偏宽松的环境不会转变。

以下是2022年我国生猪价格走势猜测分析:“火箭猪”窜天菜篮子淡季不淡定据数据显示,2022年3月11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11.50元/斤,比2022年3月4日的11.05元/斤上涨4.07%;比2022年3月11日的7.18元/斤上涨60.17%。

周环比小幅上涨;年同比涨幅巨大。

“进入3月份,国内生猪价格整体冲高小幅回落后再次持续涨势,国内多地生猪出栏价破20元/公斤,3月10日国内外三元生猪市场均价为18.60元/公斤,较月初3月1日上涨1.97%,较2022年最低点(3月19日、11.89元/公斤)上涨56.43%,目前国内生猪价格已经创下新高。

”生意社分析师李文旭告知中国证券报记者。

风水轮番转。

对于猪价的变化,养殖户有切身体会。

据相关人士估算的数据,去年养一头猪大约亏300元,今年养一头猪却能赚500元,稳定的上涨行情,让养殖户最终松了一口气。

“熬过来的,现在可以数钱了!”中粮期货讨论员陈建业说也表示,猪价呈现淡季不淡的态势,无论是生猪价格还是生猪养殖利润都处于历史同期的高位。

“今年是罕见的淡季高猪价。

”芝华数据生猪分析师姚桂玲告知记者,仔猪价格持续高位,局部地区仔猪价格接近千元。

养殖利润方面,根据自繁自养110公斤出栏推算,局部省份头均利润接近800元/头。

目前主要产销区养殖户压栏心情比较浓,生猪供应量仍旧明显偏少。

猪价强势上涨,也带动多种食品价格走强。

鸡蛋价格就在近期触底反弹。

数据显示,3月11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3.31元/斤,比3月4日的3.24元/斤上涨2.16%,周环比小幅上涨。

果蔬价格亦是如此。

上周蔬菜价格连续在历年同期的最高位运行。

猪肉价格走势的综合预测分析

猪肉价格走势的综合预测分析

猪肉价格走势的综合预测分析摘要1985年后,我国猪肉计划流通体制开始向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流通体制过渡,国家放开猪肉供销价格管制,猪肉价格问题开始出现并一直困扰着我国猪肉市场。

本文就猪肉价格走势的综合预测分析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在合理的假设下,建立四个模型。

模型一为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模型二是在采用灰色关联度,建立猪肉价格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后,算出各因素关联度所占的权重,建立猪肉价格预测模型;模型三是建立GM (1,1)模型进行长期预测;模型四是指数滑动模型,在模型三不足的情况下,对未来猪肉价格的预测。

通过求解这四个模型,很好的解决了问题。

对于问题一,我们先分析出,影响猪肉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出栏猪的价格、猪仔的价格以及玉米的价格。

然后,描绘出各自的价格与猪肉价格的变动情况,发现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猪肉的价格。

对于问题二,我们选取了2000年1月到2009年6月各月,共114个猪肉的实际价格,来对猪肉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分析,并用matlab 进行拟合,得到猪肉价格与时间的拟合图像的线性拟合方程:1 1.4832 2.8564y x =-,并消除数据随机性,得到猪肉价格周期拟合图像,并推断出我国猪肉价格的变动周期近似为3年。

对于问题三,对于短期预测,我们先将各因素与猪肉价格单独分析,拟合得到各因素与猪肉价格的线性拟合方程,并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算出各因素关联度所占的权重,建立猪肉价格预测方程:1230.36(1.4313 3.8942)0.34(1.4832 2.8564)0.3(19.020319.2491)y x x x =⨯++⨯-+⨯-并进行短期预测。

对于长期预测,我们建立了GM(1,1)模型,并求解得到其预测方程:0.00955(0.00955)7.65192ˆ(1)(9.3)0.00955i x e e ---=---,进行了长期预测。

在模型改进中,对于短期,我们进行多项拟合,将线性拟合后的平均相对残差3.1%下降到2.6%,显然后者更精确。

猪肉市场调查报告

猪肉市场调查报告

猪肉市场调查报告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猪肉市场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猪肉市场调查报告1商务部发布食用农产品价格数据显示,上周猪肉价格加速上涨,比前一周上涨2%。

另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6月下旬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涨势明显,近一周来涨速加快,东北地区涨幅居前。

目前,全国猪肉价格已高于去年同期。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速度快、幅度大,超出了市场预期。

”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记者,夏季一般是猪肉消费淡季,但今年局部地区阶段性供应较少,加上暴雨天气导致生猪运不出去,养殖户出现惜售心理,从而推升了生猪和猪肉价格。

冯永辉分析称,全国生猪市场在经历了连续近2个月的平稳震荡后,近两周涨幅明显加大。

在猪价大幅上涨的带动下,仔猪和猪肉价格也继续上涨,但涨幅均小于猪价。

由于猪肉价格略滞后于生猪价格,下周猪肉价格还会上涨。

不过,从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来看,生猪和猪肉价格进一步大涨的可能性不大。

天气是左右农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20xx年7月美国遭遇世纪大旱,令豆类飙升,玉米上涨幅度超过50%。

就笔者观察,20xx年全球气候并非风调雨顺,农产品或发力上涨,演绎年内翘尾行情。

目前全球天气表现,南半球的阿根廷和巴西相对干燥,利于当地田间作业和作物收获,而澳洲东部出现些许降水,影响有限。

北半球的欧洲和中东相对炎热干燥,前苏联从东到西降水减弱。

而重点关注的区域主要来自美国、东南亚和中国地区。

这三个地区分别为粮食主产区、甘蔗主产区以及中国自身。

美国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大豆、玉米和棉花处于生长的关键时期,而东南亚的季风降水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中国“南旱北涝”的气候特征值得关注。

美国干旱向中东部扩散美国帕默尔干旱指数显示,截至8月17日,美国干旱集中在西部地区,东部沿海仍保持了适宜的降水。

不过从干旱监测图看,美国干旱地区正逐渐向中东部扩散。

2023年全球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及2024年的趋势

2023年全球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及2024年的趋势

3241卷第22023年,全球生猪产业迈入新阶段。

经历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洗礼后,生猪养殖业逐步恢复生机。

国际猪肉贸易竞争激烈,各国努力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优化品种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中国及欧盟在全球猪肉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猪肉产量变动对全球市场影响巨大。

美国和巴西猪肉产量增长,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球猪肉消费需求持续上升,我国市场猪肉消费对全球产业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1 全球生猪产业现状分析1.1 生猪产能与市场规模变化全球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略有减少。

2023年,全球生猪存栏量为77 810.9万头(图1),存栏量前三的国家为中国、欧盟(27国)和美国,占总存栏量的比重分别为58.16%、17.27%、9.62%。

预计2024年全球生猪存栏总量将小幅下降。

2023年全球生猪出栏量为128 431.8万头(图2),中国、欧盟和美国的出栏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54.89%、18.22%、10.39%,前三国(地区)的出栏量占比达到83.50%。

2023年全球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及2024年的趋势张海峰 1,王祖力 2,陈泽芳 1,黄玄星 1,陈 南 1 *(1.湛江科技学院生猪产业研究所,广东 湛江 524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基金项目: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35)湛江生猪市场监测预警分析研究(2023ZKDCJJ57)*通信作者:陈南(1989—),男,湛江科技学院生猪产业研究所研究员,2023年,全球猪肉需求持续增长,推动生猪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全球猪肉总产量同比增长0.85%,达到11 550万t (表1)。

亚洲(尤其是中国)、欧洲和北美洲为全球主要养殖区域。

美国农业农村部预测,2024年全球猪肉产量将略有下降,主要源于中国和欧盟的猪肉产量可能小幅减少。

我国猪肉产量预期下滑的原因是调控过剩的生猪产能,而欧盟猪肉产量下降则源于猪肉出口需求减少。

猪肉涨价的因素分析及建议

猪肉涨价的因素分析及建议

猪肉涨价的因素分析及建议1. 引言1.1 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引发广泛关注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引发广泛关注,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猪肉价格呈现出持续上涨的态势,让消费者感受到了生活负担的加重。

据统计数据显示,猪肉的价格已经连续多个月呈现上涨趋势,这让人们开始担忧日常生活成本的增加。

猪肉作为我国主要的肉类食品之一,其价格上涨影响着消费者的日常饮食选择。

随着价格的持续攀升,许多家庭开始减少猪肉的消费量,转而选择其他肉类或蔬菜水果来替代。

这不仅给家庭经济造成了一定压力,也让人们开始思考猪肉价格上涨背后的原因。

除了猪肉价格上涨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外,还有许多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

猪肉价格的上涨不仅会导致居民生活水平的下降,也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研究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推动猪肉价格的稳定和合理发展,让广大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价格合理的猪肉产品。

1.2 消费者生活负担加重消费者生活负担加重,是当前猪肉价格持续上涨所带来的严重影响之一。

随着猪肉价格的不断攀升,消费者购买猪肉的成本也随之增加,使得家庭日常开支增加,生活负担加重。

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猪肉价格的上涨意味着他们的膳食结构受到影响,可能不得不寻找替代品来替代猪肉,影响到家庭成员的健康和营养摄入。

对于餐饮行业和食品加工行业来说,猪肉价格的上涨也会导致成本增加,可能会进一步推高食品价格,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

消费者生活负担加重不仅仅是个人经济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稳定和消费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缓解消费者生活负担加重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猪肉价格,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保障消费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2. 正文2.1 全球猪肉供应减少全球猪肉供应紧缩是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猪肉产量受到限制,导致市场上猪肉的供应量不足。

一些主要养猪国家出现了生猪疫病等问题,造成猪群减少,从而影响了猪肉的生产量。

2024年猪肉类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猪肉类市场前景分析

猪肉类市场前景分析引言猪肉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肉类食品之一,也是许多国家的主要食物之一。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对猪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旨在对猪肉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市场概况1. 猪肉市场规模根据最新的数据,全球猪肉产量占据肉类总产量的约36%,成为全球最主要的肉类品类之一。

世界各地的人们普遍喜欢食用猪肉,使得猪肉的需求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2. 区域分布猪肉市场的发展不均衡,各个地区对猪肉的需求和供应有所不同。

亚洲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市场,占据了全球猪肉消费量的近60%。

其他主要市场包括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

市场驱动因素1. 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猪肉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倾向于食用高质量的肉类产品,这进一步推动了猪肉市场的发展。

2.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通常伴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导致人们更加有能力购买猪肉。

因此,猪肉市场的发展与经济状况息息相关。

3. 政策支持一些国家在农业政策方面给予猪肉生产以支持,通过降低农业税收和提供补贴等措施,鼓励并促进猪肉产业的发展和提高。

市场挑战和风险1. 疾病和疫情猪肉市场容易受到疾病和疫情的影响。

例如,非洲猪瘟等传染性疾病的爆发可能导致猪肉生产减少和价格的上涨,对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2. 环境问题猪肉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挑战。

养殖业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排放,以及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和水资源消耗等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处理和管理。

3. 替代产品和健康意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提高,一些替代产品如植物性肉类和蛋白替代品的发展可能对猪肉市场构成竞争。

此外,素食主义和严格的饮食限制也可能影响市场需求。

市场前景1. 增长趋势尽管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猪肉市场的增长前景仍然乐观。

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将继续推动猪肉需求的增长。

2. 技术进步和创新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猪肉产业也将受益。

这张折线图是我国近13年的猪肉价格走向

这张折线图是我国近13年的猪肉价格走向

大家好,我们是来自31班的甲一组和甲三组。

下面呢由我们小组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猪的供给影响因素以及供给函数。

关于猪的供给影响因素,根据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引起生产波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外部冲击,导致经济波动;二是内部结构,它决定了经济体系以某种方式对初始外部冲击做出反应。

我们小组也试图从这样2个方面对生猪供给的变动进行解释。

首先我们来看下内部传导机制下的波动因素:①,生产成本;②,生猪的生产结构;③,生猪的生产周期;简单的介绍一下生产结构:生猪的生产结构一般分为农户散养(年出栏50头一下),中小规模养殖(年出栏量50-2999头),大规模养殖(年出栏3000以上)。

根据2007年的统计,小规模养殖占我国生猪供给总量的65%以上。

这样使得我们生猪养殖市场的供给波动很大。

为什么呢?一方面小规模养殖户具有生产成本小,生产方式灵活的特点,生产者比较容易进退市场,直间导致我们生猪养殖市场的供给波动很大。

另一方面,小规模的养殖,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导致不能准确的调整市场供给。

再来看看生猪的生产周期。

猪肉的生产必须经过繁育母猪,产仔,育肥3个阶段这个循环需要经过一年半的时间。

这样的生产周期呢,使得一旦市场供需失衡,生产者不能马上的通过扩大生产来提高供给量。

而其他产品就不相同,比如说电子产品,生产者发现成品销售好,市场需求大的时候可以迅速的反应,即使的调节供给量。

由此看来,生猪的生产周期也使得我国猪肉市场很不稳定。

经过上面的分析你,我们发现,我国生猪的生产周期和生猪的生产结构都使得猪肉市场极不稳定。

今年,我国猪肉价格居高不下,也受到了刚才说的两点的影响,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生产成本这一块儿。

生产成本呢,主要有饲料成本,工资成本以及其他成本。

其中饲料成本方面主要指玉米和豆粕。

因为寻找猪肉供给量的数据比较困难,我们组想通过猪肉价格来反映生猪供给情况,从而呢,把寻找影响猪的供给因素转化为影响猪肉价格的因素。

为什么能够这么做,这个与猪肉市场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近20年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分析

近20年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分析

近20年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分析张颖娴(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1130)摘要:该文对我国2000—2020年猪肉价格序列,运用X13季节调整和HP滤波法进行分解,以此反映猪肉价格的波动周期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波动、季节性波动以及不规则波动的特征。

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猪肉价格;波动;季节调整法;HP滤波法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0)09-0007-031引言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和猪肉消费国,2018年我国养猪业年产值约1.7万亿元,人均猪肉消费量约40kg,猪肉消费占肉类消费的65%。

大幅度波动的猪肉价格,不仅对养殖户和居民生活造成了影响,也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冲击。

2018年我国遭受猪瘟,猪肉价格经历了大幅度波动,截至2020年2月,猪肉价格涨幅超过55%,猪粮比从2018年5月的5.18∶1上升至2020年2月的17.42∶1,已远超过国家发改委出台的猪粮过快上涨(8.5∶1)与下跌(6∶1)的预警点。

为此,本文分析了猪肉价格波动存在的周期与波动效应,以期为我国猪肉价格的研究提供参考。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2.1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畜牧信息网发布的谷物及畜牧饲料行业2000年1月至2020年2月去皮带骨猪肉月度集市价格(CAAA)。

为了更好地反映分析结果,本文选取242个月的月度猪肉数据,数据样布基本符合大样本特征,能更好地反应模型,使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数据处理运用Stata15、Eviews10和Excel共同完成。

2.2X13季节调整法季节调整法通过估计“季节因子”(seasonal factor)来进行。

根据季节因子分析的方式,其主要有2种计算方式,既“加法季节因子”与“乘法季节因子”。

本文采用“加法季节因子”,即意味着对所有第1月(或第1季)加上相同的季节因子,以此类推。

“加法模型”(additive model)的数学表达式如下:Y=TC+S+I。

2022年我国生猪行业市场分析:价格连涨4个月

2022年我国生猪行业市场分析:价格连涨4个月

2022年我国生猪行业市场分析:价格连涨4个月“近期全国猪价已经开挂,一句话代表了绝大部分养猪人的心情,只要栏里有猪,你就是幸福的。

”业内人士的一句调侃道出了养殖户对猪市持续回暖的兴奋之情。

国内生猪价格自3月下旬触底反弹以来,目前已经连续上涨接近4个月,几乎可以说“一天一个价”。

数据显示,3月13日,全国22省市生猪平均价仅为11.6元/公斤,为2022年5月初以来的最低点,此后猪价明显反弹,当月月底达12.24元/公斤;此后猪价加速上涨,4月底、5月底和6月底分别达到13.67元/公斤、14.54元/公斤、15.65元/公斤。

截至目前,全国22省市生猪平均价达到17.39元/公斤,近4个月的累计涨幅为50%,多地甚至冲高突破18元/公斤大关。

“部分高价地区生猪出栏价格已经达到18.0元/公斤,北方猪价大涨刺激南方养殖户惜售心理增加,市场收购较为困难,国内生猪价格连续‘火箭猪’涨势。

”分析师表示。

生猪存栏量的低迷与猪周期的启动是促使这一轮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受“卖跌不卖涨”心理的影响,养殖户压栏待涨心理较重,进一步加剧了猪源阶段性偏紧的局面。

据方正证券介绍,2022年年中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导致养猪业亏损明显,养殖户和散户养殖均大量退出市场,从而带来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趋势性降低,供应端的下行压力最终传递到了价格端。

中国生猪产业深度讨论报告数据显示,5月全国生猪存栏量为38615万头,比2022年同期削减9.8%,环比4月削减0.2%;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923万头,同比和环比分别下跌15.5%和1.2%,相比前期高点5068万头,下降了22.59%。

生猪养殖业“去产能”力度和时间均远超预期,加剧了对后市供应紧急的担忧。

安信证券讨论认为,当前母猪存栏量意味着2022年生猪供应严峻紧缺,估计能繁母猪存栏量的下降至少将持续到2022年7月份,存栏在3900万头以下,这将导致将来生猪供应量的严峻失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年 内价格 回 升或 猪 肉价格 处 于高 位 时 出栏 。根
据价值规律 ,科学安排生猪填槽补栏时间 ,既可 以节约养猪成本 ,又可以保证育肥猪适 时出栏 ,
调剂市场余缺 ,使生猪养殖获得更佳效益。
■ 东部 ■ 中部 ■ 西 部
3 . 根据 分 析 可知 ,猪 肉价格 在某 时段 某地 区有 相对优 势 ,这 对于 肉食 品企 业合理 确定猪 肉产品的流通方 向和计划安排有一定的指导作
东部地 区 。
场波动 。肉类加工企业特别是猪肉加工企业 ,可 以根据全 国猪 肉价格在不 同地区不同时段的涨跌
三 、结论 与讨论
1 . 2 0 1 2 年我 国东 、 中、西部 地 区猪 肉价格 无显著差 异 ( P>0 . 0 5),说 明在 市场经 济条件 下,全 国市场是统一的、开放的,流通是快速 有效的 ,地区间价格 竞争优 势不 明显 。西部地区
用 。在春季 要减少 猪 肉的投 放 ,流通方 向应 以 东部省 区为主 ,因那里受 “ 年货”消费习惯的影
图3 2 0 1 2 年全 国不 同地 区 四季猪 肉价 格走 势
响较小 。夏季猪 肉应 多向中、西部地区投放和流 动 ,这些地 区相对东部地 区气温较低 ,加之猪 肉
如 图3 所示 ,春季 ,东部地区猪 肉平均价格较 消费习惯 的原 因,使夏季猪 肉消费较东部地 区为 高 ,中部和西部地 区基本持平 ;夏季 ,西部地 区 多。秋 、冬季节要特别注意 中、西部地 区的猪 肉 高 ,中部地 区次之 ;秋季 ,中部地 区最高 ,比最 消费和供 给,这些区域的居 民多习惯腌制腊 肉和 低的东部地区高7 . 2 0 %,西部地区居 中;冬季 ,全 贮备大量 “ 年货” ,容易引起猪肉价格上涨和市 国猪肉价格居于高位 ,而西部地 区又略高于 中、
l l i 5 9
方 式有 很 大关 系 。春 季 的2 、3 、4 月 ,居 民正在 消
费春节的猪肉腌腊制 品,生鲜猪 肉消费量较少 , 市场 的购 买力不活跃 ;同时 ,4 月是春夏交替之
◎图1 2 0 1 2 年全 国不 同地 区猪 肉价格 走势
元/ 千克
时 ,南方大量 春季农作物收获 、蔬菜地换茬 ,产 生 了大量的青绿饲料和精饲料用于生猪的育肥 , 肥猪大量出栏上市 ,猪 肉充滞市场 ,因此春季特 别是4 月全国猪 肉价格较低 。而冬季气候寒冷 ,人 们喜欢消费肉类食 品进补和御寒 ;同时 ,1 2 、1 月 也是人们购买猪 肉抢制腌腊 制品的旺季 ,居民对 猪肉的大量消费带动了全国猪肉价格的上涨。
趋势和规律 ,科学合 理地制定猪肉产品的流通计 划方案 ,既可 以减少 流通 的盲 目性和无效性 ,降 低企业 的流通成本 ,又可 以增强市场保 障的预见 性 ,保证市场货源充 足 ,满足不同地 区百姓生活
之需 ,维 护社会 和谐 稳 定 。
2 . 根据 全 国猪 肉价 格 在不 同区域 和不 同时 段 里存在 差异 的特 点 ,来科学 安排 生猪 的填槽 补 栏 工作 。农 区分散养猪 户 由于养猪 的出栏周
◎ 图2 2 0 1 2 年 全 国猪 肉价 格月 度走 势
期 长 ,要 切 实抓 好 一来自年 中1 、2 、3 月 的 填 槽 补 栏

 ̄2 0 1 3 年第1 期
E c o n o m i c A n a l y s i s i 经济分析
是 “ 年货”消费的集 中地区,到4 、5 月 “ 年货”消
耗将尽 ,大量居 民从市场上购买猪 肉,引起猪 肉 价格上行。但从全 国不 同时段不 同地区分析 ,春 季特别是4 月猪 肉价格较低 ,冬季特别是1 1 、1 2 月 猪 肉价格较高 。这与我 国居 民的生活习惯 、生活
工作 ,增加存栏猪 的数量 ,确保在秋冬季节有足
言 , 四季 变化 幅度 小 ,波 动 不 明 显 ;冬 季 稍 高 ,
够 的肥猪出栏 ,既保证供应 ,又能收到较好 的效

春季稍低 ,相差8 . 5 2 %;而在相 同季节 ,不 同地区 益 。规模养殖企业养猪出栏周期短 ,要 特别注重 的猪 肉价格 又有所 不 同 ( 图3 )。 年中4 、5 、6 月的生猪填槽补栏工作 ,使育肥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