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思想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习“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意义

学习“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一方面对于学习物理知识本身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能力提高,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都有深远的意义。

1.激发兴趣,产生快乐

高中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不存在“因为缺少学习时间所以成绩差”的因果关系,很多学生也不存在“因为脑子慢所以成绩差”的因果关系。凡是成绩好的学生,特别是成绩极好的学生,都是对物理的兴趣浓,学习中产生快乐。以前有人说男孩子物理好的多,其实是以前男孩子对物理感兴趣的人多──男孩子在儿童时期的游戏特点(追求刺激和竞争、喜欢创造和探索),造就了男孩子的兴趣特点──男孩子就喜欢探究客观奥秘。就是女孩子,也有物理学的很好的,追踪其原因会发现,这样的女孩子在儿童时期就形成了与男孩子一样的性格和爱好。物理知识一般来讲是枯燥的,而一旦钻入其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境界,将对其产生极大的兴趣。现在人们生活特点的变化以及各种综合因素的原因,使女孩子与男孩子儿童时期的环境特点拉近,所以就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女孩子不逊色于男孩子,也不像过去物理好的多数是男孩子了。

那么,进入学生时代,特别是进入高中,如何能保持对物理的兴趣,关键就是能否在“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层面上去学习物理。若不上升到这个层面上学习,物理的知识本身会给学生以“枯燥无味”的感觉,没有了色彩,没有了生气,进而也就没有了对物理的感情。而“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犹如调味剂,它能把学生带到快乐学习的境界之中。

2.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必要工具

特别高中物理:用力学,也只能学的一般,用心学,才能学的优秀。所谓用力的学,可理解为单纯的、机械的学知识,那么用心的学,则是学思想方法、学物理哲学。思想方法、物理哲学是由于物理知识深刻性的引发,而升华到“方法”、“哲学”层面上的认识。在此层面上学习物理,回头看一些具体的物理知识层面的问题时,会有“居高临下”的感觉,能给物理规律以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以致提高人看问题的敏锐性和正确性。

物理学与哲学可以说是同系一个源头,很多哲学思想来源于物理学科内容,一些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始于物理规律的发现。就是思想方法的问题也是与物理知识交织在一起是分不开的,甚至二者没有明显的界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从哲学的角度来揭示物理规律的,是哲学思想向物理学延伸的最好例证。波粒二象性、量子理论、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内容,与思想方法、物理哲学交融在一起。特别是高中物理里面有些知识体系本身是比较深奥和复杂的,对于高中学生,要求系统掌握是不现实的。与其说在高中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还不如说是在向学生渗透这些知识之中的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

3.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有人说“物理好的人,讲起数学来,条条是道”、“数学好的人,在学习物理上也占优势”,还有人说“过一定时间所忘了的东西是知识,没忘的就是能力”,这些话都有一定的道理。这说明,在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层面上学习物理,收获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提升了思维能力。所谓的打造“物理人”、“物理头脑”,其实是在打造他的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头脑。

笔者有个观点:“极端地强调教学的形象化、直观性,是不冷静的,片面的”。来自落后地区的学生,与条件比较好的城市学生比较,如果中考成绩一样,很可能落后地区的学生更有发展,因为他抽象能力强。而那些条件好的城市孩子在课堂上,老师用的多媒体三维动画等教学手段,把孩子抽象思维的锻炼机会给剥夺了。现在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普遍差,可能是因为现代的教学手段太方便了,看来,先进的教学手段也是双刃剑。高中物理的学习,更主要的是抽象和理性的思维形式,它是以“演绎推理”为主线的大量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高中物理的内容,很多是比较大块的知识体系,是很严谨的抽象思维的产物。如果说初中物理是用“抽象思维形象化”来降低难度,那么高中物理则是“形象思维抽象化”的锤炼人脑的过程。这“形象思维抽象化”,是学习高中物理的工具,也是学生将来学习和工作的法宝,是学生重要的能力之一,是高中学生必修的课程。初中常常进行“举三反一”的归纳推理的学习,而高中更多更主要的是“举一反三”的演绎推理的学习。初中常常“品尝”问题的滋味而回避问题的难点,高中却要迎着困难“知其所以然”。

4.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使人更加崇高起来

打造智慧,反过来更会学习,学习了丰富的知识,使人更加智慧。这种良性的循环,又渗透在其他领域,而且,使人更加提高了学习的兴趣,热爱学习。这样,使整个人更加崇高起来、智慧起来。

大多数家长们都知道“应该让孩子上高中,有好处”。若问孩子上了高中,所学的那些知识以后能用到多少?可能回答是否定的。但大多数的人都知道上了高中的“人群”比不上高中的“人群”素质好,当然,上了大学,更好。显然,使人素质好,或者使人崇高起来的,并不一定是所学知识本身的影响,而是被那些方法和哲学所熏陶了的结果。

二、物理思想的育人功能

物理思想是人类在创立和发展物理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对物理知识与方法进行概括而形成的科学认识,并对人们在

理论创新和问题解决上具有意识导向作用.

2.1 物理思想的思维创造性特征,使它具有启迪智慧、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功能当我们领略前人的物理思想时,常常会发现,这些思想往往不是公式化的推导得出的,而是经过深刻的思考,进行科学想象和创造而形成的.在学习过程中要形成一种简单的或复杂的物理思想,学习者也必须对某一部分知识或某种方法进行充分的理解,而且必须有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学习和形成物理思想,可以开阔人的思维,培养人的科学创造力.

2.2 物理思想的内容科学性特征,使它具有促进受教育者深刻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与方法的功能任何物理思想都以物理知识或方法为基础,物理思想的形成尤其强调对物理知识与方法的反复认识和思考.这个过程并不是知识的简单累积或方法的简单模仿,而是不断深入、细致的理解和概括的过程.学习和形成物理思想,有助于对科学理论的掌握.事实上,形成物理思想是学习物理知识和方法的更高目标[3].

2.3 物理思想的观念指导性,使它具有激发受教育者的理论创新的意识和树立受教育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观念的功能任何一种成熟的物理思想,均可指导人们认识在物理科学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课题,或指导人们去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物理问题.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正是根源于其科审美思想.另外,在物理科学发展的历史上,新的物理思想的诞生,需要冲破宗教迷信的腐朽观念和某些哲学思想和学术思想的束缚.如,哥白尼的日心说思想,打破了宗教神学的禁锢,为揭示自然界中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开辟了新途径;“世纪之交”的量子论思想和相对论思想,改变了人们的机械决定论思想和绝对时空观,开始了物理科学的新时代.物理思想所包含的这种创新精神,使它具有培养受教育者的科学品质的功能[4].

3 物理思想与物理教育

3.1 物理思想的形成在物理教育中的可行性及其作用从物理思想的多种育人功能,可见,在物理教育中重视学生的物理思想的形成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要把那些综合性物理思想看作是真正的物理思想,同时,在物理教育中,凡是对物理概念、规律、方法、理论进行充分思考所产生的超越教材中的有关定义和表述的更概括的认识就是物理思想.再者,物理思想具有层次性,有简单的物理思想,有复杂的物理思想,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它的形成总有个渐进的过程.综合性物理思想也必然是各种简单的物理思想逐步综合、概括而成的,尤其是它的创造性是由许许多多简单的创造而逐步养成的.其作用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勇气,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物理科学理论的学习和运用.

3.2 在物理教育中进行物理思想培养的设想在物理教育中进行物理思想培养,会涉及到许多方面,如教育观念、课程与教材等.在此仅从物理课堂教学角度,谈几点设想.

3.2.1 物理思想培养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物理思想培养是比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更高层次的物理教育,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与意识为目的,因此,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物理专业知识水平和课堂教学艺术.教师要有能力挖掘教材中的物理思想培养因素,并能以适当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2.2 物理思想培养要抓住创造性思维这个关键在物理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为强调物理概念、规律、理论的科学性,从教材的描述到教师的讲授,普遍把它们视为逻辑推理的必然如此的结论,很少强调其中的主观创造成分.事实上,物理概念、规律、理论更多的正是创造,那些对客观物理现象的唯象的描述规律并不是物理科学理论的精华.物理教学回避了直觉、猜想、假设,于是就失去了创造,进行物理思想培养,必须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物理科学并不是只从现象往上推的,还可以是从某种观念往下推的,只要其推论能解释有关问题.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就某一问题的解释依据自己的某种观念进行构想,以开阔其思维,发展其创造力.

3.2.3 物理思想培养要从“双基”入手,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物理思想不能脱离物理知识、技能、方法而存在,因此也依赖“双基”教学.学习和形成物理思想,还要先从简单入手,如从初步的物理观察、测量思想,到力的思想、能量的思想、场的思想;从初步的物质守恒、运动守恒、能量守恒思想,到概括的守恒思想等等.

3.2.4 物理思想培养要结合物理学史,结合历代物理学家的科学活动来进行让学生了解重大物理思想的演变过程和物理学家在物理思想认识上的突破或失败的经历,对他们学习和运用物理思想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也有助于其创造精神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