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护理法律法规

合集下载

护理法律法规

护理法律法规

护理行为与《传染病防治法》
拒绝对传染病人的水、 污物、粪便
进行消毒处理的承担 法律责任。
传染病防治法第六章 第35条第一款
护理行为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事故的概念
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 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 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 故。
医疗事故的分级
护理法律法规
主要内容
一 护理行为涉及的法律法规
二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及法律责任
一 护理行为涉及的法律法规
医疗事故
责任事故
技术事故
指医务人员应违反规章制度,诊疗 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所致的事故
指医务人员因技术过失所致的事故
护理行为与《宪法》
病人的自由权是受宪法保护, 护士执业时,应重视病人的自由权, 保证病人的自由权,如护士以治疗 的名义,非法拘谨或其他形式限制 和剥夺病人的自由,是违反宪法的。
护理行为与《刑法》
《刑法》第335条规定:医务人 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 员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 健康处三年有期徒刑或拘役。
护理行为与《民法通则》
√生命权―公民的生命非经司法程序,任何人不得随 意剥夺。
√健康权―公民有权维护自己身体组织的完整和器官 的正常机能。
护理行为与《消毒管理办法》
√(三)有权获得与本人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职称的权利;有权参加专业培训、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参加行业协 会和专业学术团体。
√(四)有获得疾病诊疗、护理相关信息和其他与履行护理职责相关 信息的权利,有权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 建议。
护理的义务
√(一)有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义务。

关于护理的法律案件(3篇)

关于护理的法律案件(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5月,患者李某因感冒发烧入住某医院住院治疗。

在住院期间,护士小王负责李某的护理工作。

然而,在护理过程中,小王由于工作疏忽,未能及时发现李某病情的变化,导致李某病情恶化,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李某的家属认为,医院及护士小王在护理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李某死亡,遂将医院及小王告上法庭。

二、案件争议焦点1. 护士小王是否存在过错?2. 医院是否对李某的死亡存在过错?3. 医院及小王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三、案件分析1. 护士小王是否存在过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护士应当严格执行医嘱,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在本案中,护士小王未能及时发现李某病情的变化,违反了护士的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护士小王在本案中存在过错。

2. 医院是否对李某的死亡存在过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医院作为医疗机构,未能对护士小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导致小王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疏忽,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医院在本案中也存在过错。

3. 医院及小王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医院作为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护士小王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判决结果经审理,法院认为,护士小王在护理过程中存在过错,医院未能对护士小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医院及护士小王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018.7.11《护士条例》《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相关知识培训.

2018.7.11《护士条例》《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相关知识培训.

护士权利
• 第十三条
• 护士执业,有获得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 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 • 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 险工作的护士,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 规定接受职业健康监护的权利;患职业病的, 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得赔偿的 权利。 • 护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与本人业务能力 和学术水平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权利; 有参加专业培训、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参加 行业协会和专业学术团体的权利。
• 护士数量短缺:护士缺编的恶性循环。 • 社区护理人才短缺:社区护理应占护理 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 • 高学历人才短缺:我国护士队伍仍有 57.65%为中专或高职学历,护士本科 及以上学历仅3.55%。 • 高层次专科护理人才短缺。
立法背景
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护士的合法权益缺乏法律保障。 • 2、个别护士不能全面、严格地 履行护理职责,忽视基础护理工 作,主动服务意识不强。 • 3、部分医疗卫生机构重医疗、 轻护理,医护比例严重失调。
护士的义务
• (二)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 1、不在公共场所谈论病人的病情:保 护隐私,防止纠纷,树立形象。 • 2、与病人诊治无关的医务人员不得了 解病情。 • 3、医务人员不得向自己的亲戚朋友透 露病人病情。 • 这实质上是对患者人格和权利的尊重, 有利于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以诚相待的 护患关系
护士的合法权益缺乏法律保障
• 在新老人事体制并行的情况下,部分医疗 机构存在着正式编制人员和编外聘用合同 制人员的双轨管理机制。 • 一些医疗机构聘用的合同制护士不享有参 加继续教育、职称晋升的权利,不享有国 家规定的节假日待遇。这些问题不仅侵犯 了护士的劳动权益,而且严重影响了护士 队伍的稳定,不利于护理专业的发展,不 利于对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2018-最新-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清单-新修改

2018-最新-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清单-新修改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年3月1日
9条、15条、16条、29条、32条、41条、49条、
50条、55条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16年11月7日
9条、12条、13条、16条、21条、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009年5月1日
5条、14条、28条、32条、45条、
12
28-33、35-38、39-78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2009年8月27日
全文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2011年7月1日
全文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009年8月27日
全文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13年7月1日
全文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2005年12月1日
全文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014年1月1日
全文
6
清洁行业经营服务规范 SB/T10595-2011
2011年11月1日
全文
7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008年10月1日
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16
2017年7月1日
所有条款(8.3条款不适用)
9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16年7月2日
22条、23条、26条、37条、39条、40条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2018年1月1日
全文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018年2月份护理工作中的法律法规 蒋佩珊

2018年2月份护理工作中的法律法规 蒋佩珊
护理工作中的 法律法规
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数字表明,全国由 于医患纠纷引发的冲击医院等恶性事件, 2002年有5000多起,2004年上升到8000 多起,2006年则将近10000起。现在,全 国医疗纠纷每年发生达百万起,并以100% 的速度增长。 医疗护理行业具有极高的风险,仅 2011年,全国就发生了10起砍杀医务人员 的血案。
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公共卫生与医政管理为主的单个法律
法规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卫生法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护士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献血法》等
护理法
是指由国家制定的 ,用以规定护理活动 (如护理 教育、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1994.1.1实施 《护士条例》2008.5.12 实施 《护士守则》2008.5.12
为什么要学习护理法律?
1
了解 自己的职责的法律范围,根据自己所学到的专业教育
知识及专业团体的规范和要求;
2
熟知 各项护理工作的原理和效果; 明确 哪些工作自己可以独立执行,哪些工作必须有医嘱或在
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防止法律纠纷;
3
4
自觉 遵纪守法,保护自己的一切合法权益。
案例
患儿,男婴,1岁,因面色苍白,发热、呕吐5天,以营养 不良性贫血入院。入院后医嘱:10%氯化钾10ml加入10%葡 萄糖液500ml静脉点滴。值班护士没有认真阅读医嘱,将 10%氯化钾10ml直接静脉推注。注射完毕发现患儿昏迷、抽 搐、心脏骤停。立即组织抢救,行人工呼吸、心脏按压,注 射钙剂、脱水剂等。经多方抢救无效死亡。 问题思考: 1.值班护士在治疗护理活动中违法了吗? 2.违法行为如何确定? 3.医院及护士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二)引言概述:护理是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患者的健康和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各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法律法规。

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探讨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着重关注护理实践中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和应对措施。

正文内容:一、患者权益保护1.患者知情同意的法律规定:护士在进行任何治疗、操作或者使用药物时,必须通过与患者充分沟通,确保患者充分了解其病情、治疗方案、可能的风险和利益,并获得患者的明确同意。

2.患者隐私保护的法律要求:护士在处理患者的个人信息时,应遵守相关的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隐私,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患者信息的安全。

3.患者自决权的法律保障:患者有权拒绝接受任何医疗护理或治疗措施,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必须尊重患者的自主决策权,并充分尊重其意愿和价值观。

4.患者合法投诉机制:护士的行为应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如有违反,患者应有权提出投诉,医疗机构应建立合法投诉机制,以保障患者权益的实现。

5.患者赔偿权利的法律保护:当护士的疏忽或错误导致患者受伤或损失时,患者有权要求相应的赔偿,医疗机构应遵守相关的赔偿法律法规,为患者提供补偿。

二、护理实践中的法律责任1.护理操作与规范:护士在护理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如手卫生、消毒操作等,确保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2.药物的使用和管理:护士在药物使用和管理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合法处方、正确用药、记录和核对等,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合理性。

3.护理记录的法律要求:护士应及时、准确地进行护理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患者的病情、护理操作、观察结果等,以便日后追溯和评估。

4.护理责任的分界与合作:在多学科协作的医疗团队中,护士应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权限,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确保患者获得全面而有效的护理。

5.护理风险管理:护士应了解和应用相关的风险管理知识和技巧,预防和降低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合理应对突发事件和医疗事故。

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护理服务的管理1. 《医疗机构条例》该法规对医疗机构的基本要求和管理进行规定,其中涉及到护理人员的职业资格和管理。

2. 《护士法》该法规规定了护士的基本职责、权利与义务,以及护理服务的标准、质量控制等内容。

3. 《医疗纠纷处理办法》该法规规定了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其中包括护理服务方面的纠纷处理。

4.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该法规对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和责任进行规定,其中也包括护理服务方面的事故处理。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该法规规定了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侵权责任的赔偿标准和程序,也合用于护理服务方面的侵权赔偿。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规规定了消费者在购买服务或者商品时的权利和保护措施,也合用于护理服务的消费者。

二、护理操作的规范1. 《护理操作规范》该规范是我国护理行业的基本规范,包括护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如手术护理、感染控制等等。

2. 《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医疗机构内感染控制的标准和程序,其中也包括护理服务方面的感染预防和控制。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该法规规定了药品管理的程序和标准,也合用于医疗机构内护理服务中使用的药品管理。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计生行政执法条例》该法规规定了卫生计生行政执法的程序和标准,也合用于护理服务方面的卫生管理和执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条例》该法规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注册、生产、流通和使用等方面的管理程序和标准,也合用于医疗机构内的护理服务中使用的医疗器械管理。

6. 《医疗机构利润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医疗机构的利润管理程序和标准,也合用于护理服务方面的收费和利润管理。

总结:1、列举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 护理服务: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对病人进行综合护理的服务;- 管理程序和标准:管理程序指对管理活动的具体步骤和流程,管理标准则是对管理活动的质量要求;- 感染控制:是指防止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工作;- 药品管理:是指对医院内使用的药品进行管理,保证其合理使用和安全性;- 卫生管理:是指对医院内卫生情况进行管理,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利润管理:是指对医院内的收费和利润进行管理,保证其合理性和公平性。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护理相关法律法规1. 医疗机构管理1.1 医疗机构分类和等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分为三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

等级分为三级,根据医疗服务的能力、科室设置和医疗设备情况来确定等级。

1.2 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医疗机构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执业许可证,方可进行医疗服务。

执业许可证包括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信息。

1.3 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卫生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医疗机构还应当配备专职法律顾问,确保医疗工作合法合规。

2. 护理人员管理2.1 护士执业注册按照《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士管理办法》,护士必须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护士执业注册考试,取得执业护士注册证书,方可从事护理工作。

2.2 护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护士要恪守职业道德,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护士应当遵守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正确执行医嘱,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

2.3 护理人员的权益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护理人员享有劳动合同、工资福利、休假等权益。

医疗机构应当保障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

3. 患者权益保障3.1 患者知情允许医疗机构在进行诊疗操作前,应当向患者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充分告知诊疗内容、风险和可能的后果,征得患者的知情允许。

3.2 患者隐私保护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应当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3.3 医疗纠纷处理对于患者和医疗机构之间的纠纷,可以通过商议、调解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执业许可证:由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的准许证明。

2. 护士执业注册证书: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护士执业注册考试合格后,颁发给护士的执业准许证书。

护理活动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

护理活动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

护理活动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引言在医疗保健行业中,护理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各国都制定了与护理活动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疗法律法规,以帮助护理人员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医疗法律法规的意义医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在于保护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护理人员在提供护理活动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其工作符合法律规定,并提供符合标准的护理服务。

医疗法律法规还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建立清晰的责任和义务,以及限制其行为范围,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医疗法律法规的内容下面是一些与护理活动相关的常见医疗法律法规:患者权益保护法患者权益保护法是一项关于患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法律法规。

其目的是确保患者在医疗保健服务中享有平等、尊重、自主、知情的权益。

护理人员应该尊重患者的自主权,保护其隐私和医疗信息的机密性,并根据患者的意愿为其提供合适和安全的护理服务。

医疗纠纷处理法医疗纠纷处理法是为解决医患纠纷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护理人员在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应该注意规避潜在的纠纷,并善于与患者沟通和协商。

如果发生医疗纠纷,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和解决,并提供相关证据和信息。

医疗事故管理条例医疗事故管理条例旨在规定医疗事故的管理程序和责任。

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应该严格遵守医疗事故管理条例的规定,确保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护理人员应及时报告并协助医疗机构进行事故调查,并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医疗伦理道德规范医疗伦理道德规范是指医疗行为应遵守的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

护理人员应该遵守医疗伦理道德规范,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保证护理过程中的公正和公正性,不得滥用权力或对患者进行歧视。

护理质量评估和管理规定护理质量评估和管理规定是指医疗机构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管理所应遵循的规范。

护理人员应积极参与护理质量评估和管理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和职业素养。

护理人员还应参与相关培训和继续教育,以确保其护理服务符合标准。

护理活动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

护理活动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
Company Logo
正确的认识病人或家属的抱怨和投诉: 绝大部份医疗纠纷的发生是由不良服务 而非医疗水平 造成的,甚至相当大 一部份是发生在一些细微之处,而我 们在工作中没有足够的重视形成的。
Company Logo
一定记得换位思考:
病人有抱怨或投诉时,我们以理解的心 态去面对病人或病人家属,因为他告 诉了我们他的需求。
一、卫生法体系与护理法
(一)我国的卫生Βιβλιοθήκη 体系1.卫生法概念: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作 保证,用以调整人们在卫生活动中的各种 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卫生法体系:
主要由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法、医政法、药 政法、妇幼卫生法、优生与计划生育法组成。 医政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面对新法,护士如何确保护理安全?
1) 重视护理记录的书写与管理,把好证据 关。
(2) 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3) 恪守医疗规范、常规。 (4) 注意收集有关的物证。 (5) 护生的操作必须在有执照的护士指导
下完成工作。 (6) 了解可作为证据使用医学文献,当发
生纠纷时可以到文献中去寻找支持无过错 的依据。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0:36 :092 0:36:0920:3612 /19/ 2020 8:36:09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2.1 920:36:09 20:3 6Dec- 2019 -Dec -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20 :36:0 920:36:09 20:3 6Satu rday, December 19, 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规 定的法律制度包括:

护理法律法规 2018年版

护理法律法规 2018年版

• 3.构成要件: • 1)护理民事法律责任的主体。不是医务人员, 而是医疗机构。 • 2)存在护理过失行为。主观上是过失而不是故 意,过失包括粗心大意和盲目自信。 • 3)造成护理服务对象损害。 • 4)护理过失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 4.承担护理民事法律责任的方式:赔偿
2.护理行政法律责任
第四节 卫生法律责任和救济
• 一、卫生法律责任的概念: • 是指卫生法主体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 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某种不利 后果。
• 卫生法的主体: 是指卫生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即在卫生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当 事人。在我国,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 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
(二)法的分类:
• 1、按创制方法和表达形式:成文法和不 成文法 • 2、按具体内容分:实体法和程序法 • 3、按法的地位、效力、制定主体、程序 分:根本法和普通法 • 4、按适用范围分:一般法和特殊法 • 5、按适用主体和创制主体分:国内法和 国际法
三、法的制定和实施:
• (一)法的制定: • 1、也称立法,是指国家机关在法定职权 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法律规范的活 动。
• 3.护理法律关系所体现的利益是个人和社 会的健康;利益。
第二节 护理法律关系
• 三、护理法律关系的构成: • 1.护理法律关系的主体: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 构、护士、医生和患者或其他护理服务对象。 • 2.护理法律关系的客体:生命健康权、物
、行为、智力成果。
• 四、护理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护理法律关系
四)、护理法律法规的分类:
• • • • • 1.医疗卫生法律 2.卫生行政法规 3.卫生部门规章 4.地方性卫生法规及规章 5.护理整料规范、常规

【最新2018】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汇编-word范文 (14页)

【最新2018】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汇编-word范文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汇编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律法规汇编(201X)卫生法(供公共卫生各专业使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法目录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 (3)卫生行政处罚程序 (8)传染病防治法 (13)艾滋病防治条例 (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9)职业病防治法 (34)国境卫生检疫法 (42)公共场所管理条例 (45)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47)食品安全法 (50)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 (61)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64)药品管理法…………………………………………………………………………… ..67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76)执业医师法 (80)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84)母婴保健法 (91)献血法 (94)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96)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201X年12月18日卫生部令第24号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的文书适用于现场卫生监督、卫生行政处罚等卫生行政执法活动。

第三条规范确定的各类文书格式样式由卫生部统一制定。

除本规范规定的文书样式外,省级卫生行政机关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补充相应文书。

第四条制作的文书应当完整、准确、规范,符合相应的要求。

文书中卫生行政机关的名称应填写机关全称。

文书本身设定文号的,应在文书标注的“文号”位置编写相应的文号,文号的形式为:地区简称+卫+执法类别+执法性质+[年份]+序号,如京卫食罚〔201X〕001号。

文书本身设定编号的,应在文书标注的“编号:”后印制编号,编号形式为年份+序号,如201X—001。

第二章制作要求第五条文书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印制后填写。

两联以上的文书应用无碳复写纸印制。

2018年护理法律法规培训

2018年护理法律法规培训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 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 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 的护士配备标准和在医疗卫生机构合法执业的护士数量核 减其诊疗科目,或者暂停其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 国家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的, 还应当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 予处分: (一)违反本条例规定,护士的配备数量低于国务院 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的; (二)允许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或者允许未依 照本条例规定办理执业地点变更手续、延续执业注册有效 期的护士在本机构从事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护理活动的。
第四章 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
第二十二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护士提供卫生 防护用品,并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 健措施。
第二十三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工 资、福利待遇等规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在本 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 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或者从事直接接触 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 所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津 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第五十五条 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 示威,不听劝阻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 下拘留。
护士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517 号
《护士条例》已经2008年1月23日国务 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第二章 执业注册
第八条 申请护士执业注册的,应当向拟 执业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 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收到申请的卫生主管 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做出决定,对具备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准 予注册,并发给护士执业证书;对不具备 本条例规定条件的,不予注册,并书面说 业,应当遵守法律、 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发展和规范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发展和规范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发展和规范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18.12.25•【字号】•【施行日期】2018.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护理正文关于发展和规范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的通知各区卫生计生委、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人力社保局,各三级医院: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1部委《关于印发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20号)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8〕22号)精神,促进居家护理服务安全、规范、科学、健康发展,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现就规范开展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功能定位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是指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派出本机构执业护士为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医疗护理的患者提供居家护理的一种服务模式。

互联网居家护理让群众获得“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成果带来的实惠,是医疗机构执业活动的组成部分。

二、发展原则(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健康问题是发展互联网居家护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发展机构护理、社区护理和居家护理等多种方式。

鼓励医疗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将护理服务从机构延伸到社区、家庭,构建连续性护理服务。

(二)坚持以质量安全为要义加强质量安全制度体系建设是开展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的前提和保障。

医疗机构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法律法规要求及各项医疗质量规章制度,完善和优化服务流程,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安全。

(三)坚持以改革发展为动力坚持改革与改善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护理服务领域,为出院患者、慢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的居家护理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护理法律法规

护理法律法规

护理法律法规一、引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保障患者权益,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护理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护理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分析其内容,以期为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护理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护士执业注册管理《护士条例》是我国第一部针对护士执业的行政法规,明确了护士的定义、职责、权利和义务。

根据《护士条例》,护士需通过国家统一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方可从事护理工作。

护士还需定期参加培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2.护理质量管理《医疗机构护理管理规定》对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开展护理质量监控与评价等。

医疗机构应设立护理管理部门,负责护理质量管理、护理科研和护理教育等工作。

3.护士权益保障《护士条例》明确规定了护士的权益保障,包括:获得与其业务能力和工作量相适应的薪酬待遇;享有参加培训、晋升、职称评定等权利;享有劳动保护、职业健康和卫生等权益;有权拒绝违法、违规、违章的指令。

医疗机构不得安排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不得降低护士的薪酬待遇。

4.护理伦理与法律责任《民法典》对护理伦理与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

护士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循护理伦理原则,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若护士在执业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导致患者损害,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护理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管1.护理法律法规的实施医疗机构应加强护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

同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患者权益。

2.护理法律法规的监管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监管,确保护理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对违反护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应依法予以查处。

同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护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

四、结论护理法律法规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患者权益、规范护理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PPT 57页)

护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PPT 57页)

侵权责任法
• 第六十一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 规定填写并妥善保管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 告、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 医疗费用等病历资料。 患者要求查阅、复制前款规定的病历资料的, 医疗机构应当提供。
侵权责任法
• 第六十二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 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泄露患者隐私或 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 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病历书写规范
• 第七条 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 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 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 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 原来的字迹。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 书写的病历的责任。
病历书写规范
• 第十条 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 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 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 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 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 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 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2.药物剂量查对失误 西地兰0.2mg 按2mgIV,结果造成洋地黄类药物中毒。
护理医疗纠纷与法律责任
• (二)病人姓名、床号查对失误 1.因查对失误而用错药。如本该给甲产妇用的 缩宫素用到乙产妇身上,造成乙产妇子宫强制 性收缩,使胎儿窒息死亡。 2.因查对失误而致新生儿调换。如两同性别婴 儿洗澡时手腕带脱落,护士未认真查对便给婴 儿各补了手腕带,结果使量婴儿调换。
成静注。将皮下注射执行成肌注。
2.擅自改变医嘱 例如:护士因图省事,将医嘱中分次执行
的脱敏疗法改为一次执行。有的护士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自行执 行医嘱:某病人夜间出现腹痛加剧,家属找到护士,护士认为病 人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自行给予哌替啶IM,病人用药后,腹痛 减轻,可是第二天发现病人已肠肠穿孔,并发一系列的腹腔感染。

护理的法律法规

护理的法律法规

案例解析
处理医疗纠纷的归责原则基本是单一归责原则说。即过错责任是侵权行为的唯一归责原则,即行为人仅在 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
过错的形式
故意: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行为的有害后果,仍然放任有害结果的发生。 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不良后果而没有预见到(疏忽大意的过失),或虽然预见到 了却轻信此种结果可以避免(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心理状态。
护理法的范畴
① 国家规定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条例; ② 地方行政主管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规定、
标准办法、通知; ③ 医疗卫生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医疗技
术操作规程等。
护理法
是指由国家制定的,用以规定护理活动 (如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护理服 务)及调整这些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
护理的法律法规
汇报人:XXX
2021年9月8日
目 录
CONTENTS
01 我国卫生法体系 02 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03 法律问题及法律责任
第一部分 我国卫生法体系
概念
卫生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关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医疗事故的处理、卫生防疫'、药品 药械管理、从业资格、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健康权:公民有权维护自己身体 组织的完整和器官的正常机能。
• “民法通则”第98条:公民享有 生命健康权。
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 正式承认了在医患关系的主要形 式从“医生决定”的家长主义变 为“医生建议,患者决定” 。
• 知情的要素:1)信息的揭示 ; 2)信息的理解
• 同意的要素:1)自愿的同意 ; 2)同意的能力
案例解析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可修改版ppt]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可修改版ppt]
1.该案例中护士违法了吗? 2.违法行为如何确定? 3.该患者死亡责任该由谁承担?
100% 80% 60% 40% 20% 0%
821 731 责任
医疗纠纷发生因素
953
599 技术
1421
131 意外
1501
1512
其他 发生例数
51 患者
40 无责赔偿
林雪玉. 1552例医疗纠纷调查分析[J]. 中国医院, 2015, 19(2): 61-62
护理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认识的现状 相关内容介绍
获得途径
16%
获得途径比例 15%
69%
学校 在职培训 媒体
了解程度
90%
8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正确6项
总数16项问答正确率
70% 50%
正确8项
正确15项
李新萍. 护士法律知识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 华夏医学, 2005, 18(5): 863-864
第三条
护士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护士 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全社会应当尊 重护士
第十三条
权利
护士执业,有获得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 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 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 危险工作的护士,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 规的规定接受职业健康监护的权利;患职业 病的,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 得赔偿的权利
Critical Care Medicine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
重症医学科
内容
护理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认识的现状 相关内容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医生泄露患者的秘密

隐私:不容许他人随意入侵的领域。有时也
指患者患有某种特殊疾病或精神、心理处于某种 特殊状态,不宜或不能向外界透露
15
隐私权:人们对自己身体和精神独处的享有权 隐私通常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社会地位和尊严,一旦将患者的隐私泄露, 可能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生活压力,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
做心电图检查。1h输液完毕后,患者自述胸闷无好转,护士未予理会,
也未查心电图,让患者回家,次日晨患者因心肌梗死死于家中。
——犯罪;依法惩处——刑事责任;
客观:不作为(应及时报告医生),主观:疏忽大意 如,护士未认真听,引起患者不满——侵犯了患者的 生命健康权——侵权;赔礼、道歉解决。
26
(二)疏忽大意与渎职罪
分清犯罪与侵权行为的关键是对护理行为的目的和后果的
正确鉴定。
24
医疗事故罪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 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5
例:沈某,男,59岁,胸闷4h余,急诊,心率102次/min,无其他体征。 医生疑为冠心病,即给予5%葡萄糖250ml加复方丹参16ml静滴,并嘱
20
是否注意对待 患者的态度 是否把自己的 情绪带到工作中
是否注意对待患者 的语言使用方式 引起医疗纠纷)
护理服务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
是否做好连接医生 与患者的纽带 是否注意患者的心理需求
是否与患者沟通顺畅
是否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
21
是否输错药、配错药 该做试敏, 是否做试敏试验 (青霉素未作试敏 出现过敏反应 引起纠纷)
2
3
医疗卫生单位制 定的管理制度和 办法;医疗技术 操作规程等。
3
• 护理法
是指由国家制定的 ,用以规定护理活动 (如护理教育、 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护理服务 )及调整这些活动而产生 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1994.1.1实施 《护士条例》2008.5.12 实施 《护士守则》2008.5.12
4
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
中,避免发生医疗过失行为,防止患者 出现不良损害后果。
5
护士的法律责任
• 法律责任 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 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刑事责任 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 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疏忽大意是指不专心致志的履行职责,因一时粗心或遗 忘而造成客观上的过失行为,过失可导致两种后果: 1、疏忽大意的错误仅损害了被护理者的心理满足、生活利 益或恢复健康的进程。 侵权行为 2、因失职而致残、致死。 渎职罪
27
护士责任心不强、不遵守查对制度 而导致差错过失,这种过失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 的损失和痛苦、引起护理纠纷时,从法律上它属 于失职但未构成犯罪,构成侵权,如给药、输液 错误,热水袋烫伤,躁动患者未给予保护而坠床, 护理记录中的错误等。但当疏忽大意导致患者残 废或死亡时,从法律性质上就可能构成了玩忽职 守(渎职罪),属于犯罪。
10
病情所需的
尊重人的 公正的 负担得起的
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不能因年龄、 病种、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因素受歧视或不公 正待遇。
基本的医疗护理权
11
患者的自主权
自主权
一个人就有关自己的问题作出
决定的权利。
传统的“家长主义”容易出现为了病人的利益而忽视其愿 望的现象。 如,安乐死
12
丧失/不具备行为能力的患者---家属或监护人代理同意。 自主权不是绝对的----对自己或他人有害的决定;家长主义干涉。
是否有发错药的情况
护理操作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
输液时出现输液 反应是否及时发现
输液或扎针时 是否遗漏针头 是否违规操作, 扎到陪护人员 (后附案例)
22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及法律责任
23
(一)侵权行为与犯罪(过失)
侵权行为一般指对某人或许多人的人身权利不应有的侵犯
。民事责任;如,病人的知情权 犯罪则指一切触犯国家刑法的行为。刑事责任 犯罪分故意和过失。 护理工作中最为严重的是过失。
1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

对长期卧床患者 是否注意2小时翻 身以免褥疮
对待产产妇是否 予以特殊护理
对急诊患者输液 液过程中是否注意 观察
对跳楼走失等 特殊情况患者 是否及时发现 并报告
护理观察患者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
对留院观察患者 是否注意及时 观察病情
对二级护理患者 是否看护不 离开病区 (患者外出死亡)
对手术后患者 是否尽到告知及 注意义务 对一级护理患者 是否做到每隔 15—30分钟 查房一次 (病人掉地上) 对危重患者 是否密切注意 (患者死亡未发现)
健康权—公民有权维护自己身体组织 的完整和器官的正常机能。 “民法通则”第98条:公民享有生命 健康权。
9
基本的医疗护理权
公民患病或受到其它损伤时,享有从医疗保健机构获得医 疗保健服务的权利。
“宪法”第4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力。
患者的自主权
13
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正式承认了在医患关系的主要形式从“医生决定”的家长主义变为
“医生建议,患者决定” 。
知情的要素:1)信息的揭示 2)信息的理解 同意的要素:1)自愿的同意 2)同意的能力
14
患者的保密权和隐私权 保密权:控制一个人有关自己的信息的权利 侵权: 医务人员有意无意地泄露患者的秘密,或外部的压力迫
民事责任 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 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 是指因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 承担的法律责任。
6
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7
患者的权利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基本的医疗护理权 患者的自主权
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患者的保密隐私权
8
生命健康权
生命权—公民的生命非经司法程序, 任何人不得随意剥夺;
1
我国的卫生法体系
卫生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关食品
概念
安全、医疗卫生、医疗事故的处理、卫生防疫 、药品药械管理、从业资格、突发性公共卫生 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护理法的范畴
1
国家规定的医疗 地方行政主管及 卫生法律、法规 卫生行政部门制 和条例; 定的规定、标准
、办法、通知;
16
患者的义务
17
患者的义务
患者应向医生真实地提供病史 患者不应要求医生签发不真实的:
收据; 诊断和治疗证明书; 病假证明
在疾病确诊后,患者应遵医嘱,在与医生共同制定的目标上进行 合作 每个公民都有义务避免使自己成为一个患者 患者有义务尊重医务人员以及医务人员的劳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