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果树的种类、分布和栽培品种
藏青果清咽利喉、降低血糖,农民教你种植技巧收获优质高产!
藏青果清咽利喉、降低血糖,农民教你种植技巧收获优质高产!藏青果,又称西青果,是一棵高达20米的大树。
它的核果呈椭圆形或接近椭圆形,看起来像一颗橄榄。
当它成熟时,它是黑色的。
产于云南省西南部,在广东省南部栽培;印度,缅甸和马来西亚。
西藏水果营养丰富。
它的果肉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C、钙、磷、铁等矿物质。
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是梨和桃子的5倍。
在冬春季节,每天吃两三个新鲜的藏青果可以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民间有“冬春青果参赛”的美誉。
藏青果微凉,尝起来又苦又酸。
它可以降低血糖,使糖尿病消失,将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值,多吃草果,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清喉益喉,有化痰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声音嘶哑等疾病。
可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等疾病的治疗。
藏青果还具有清热、产液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酗酒等症状,也用于预防流感。
现在你知道藏青果的营养价值,你知道种植的步骤吗?接下来,我们将讲藏青果的种植步骤、要点和技巧!!一、整地:苗圃用地为砂质壤土,有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金水花园。
石头和杂草要清除。
深而精的耙后,应挖沟。
沟面宽度根据地形确定。
沟渠应均匀地混合在加沙地带的地面上,供今后使用。
种植地点选择日照充足的森林山坡、丘陵稀疏,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腐殖质、森林灰土、冲积土。
选地后,先除草,再挖洞。
洞的大小取决于秧苗的大小。
在孔洞底部,应施用彻底分解的农家肥作为基肥。
第二种是种植方法:藏青果的种子种类繁多,果实的形状和大小差别很大。
种植时应选择生长力强、产量高、品质好、年龄在20岁左右的种子。
冬季采整粒成熟的黄色果实作为种子,采摘后取出。
然后种子发芽加速。
砂库通常用于种子发芽,当大量种子可以播种时。
播种时,将种子按行距25cm和30cm置于封口,用稻草覆盖3-4cm,保持湿润,便于发芽。
一般来说,幼苗会生长2-3年。
当秧苗高度约1米时,就可以播种。
行距应保持在10-13米左右。
西藏水果类果树新品种引进与试验
1 试 验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验地 . 选 择 在 西藏 自治 区农 牧科 学 院蔬 菜 研
究所 现代农 业示 范 园 区内 。
1 2 试验 引进 的果 树 品种 山西 果 树 研 究所 引进 苹 . 果 品种 3个 , 别 为 昂 林 、 富 2号 、 H 系 意 大 利 早 分 长 S
科技 兴农
《 西藏科技》OO年 1 总第 22期) 21 期( 0
西藏 水 果 类 果 树 新 品种 引进 与试 验
李艳锋 朱 荣杰 王喜龙 王永坡 ( 西藏 自治 区蔬 菜研 究所 , 西藏 拉 萨 80 3 ) 50 2
摘 要 : 文主要 阐述 了通过 引进 国 内外优 良水果 类果树 的不 同品种 , 本 并进 行 品比试 验 筛选 出适 宜西藏
油撬蚂
一
品种
昂林
成活 率
3 . 0% 75
1 . 9% 3 7 5 . 3% 3 3
萌 芽率 成枝 率
0 6 43 5 . 9% 7 . 5% 3 1 9。 0% 4 .1 6 9% 58 8 % 6 . 6% . 8 55
l 5 5 5 3 5
一
一
长寓 2号 S H系 意大利早 红 山楂 寒 富
13 2
0
2 0% 0
— —
4 7 5. 8% — —
.
9
—
பைடு நூலகம்
8 2 5 5 2
24 果树 萌芽率 与成枝 力 . 由图 4可见 , 九种 果 树 萌 芽率 与 成 枝力 差 异性 较 大, 昂林 萌 芽 率 4 % 以上 , 0 成枝 力 可 达 7 % 以 上 , H 0 S 系意 大利早 红 与盖县 李 的萌 芽 率 与成 枝 力 都较 高 , 都 达 到 6 % 以上 , 0 寒富苹 果萌 芽 率较 高 , 成 枝 力较 差 , 但 仅为 2 % 左右 , 运 李 、 统李 及油 桃 9号 都 具 有 较 0 幸 总 强 的成 枝 力 。
果树分类
果树分类果树分类1、按植物学分类2、按叶的生长期分类3、按果实形态构造分类4、按果树形态特征分类5、按果树生态适应分类6、果树带的区划1、按植物学分类A.裸子植物银杏科的银杏;松科的果松、华山松、云南松;紫杉科的香榧等。
B.被子植物蔷薇科的苹果、梨、刺梨、桃、李、梅、杏、樱桃、批杷、草莓、山碴、树莓等;芸香科的柑、桔、橙、柚、柠檬、金柑、枳壳等;葡萄科的葡萄;杨梅科的杨梅;胡桃科的核桃、山核桃;山毛榉科的板栗;鼠李科的枣、拐枣;猕猴桃科的猕猴桃;桑科的菠萝蜜、无花果;番荔枝科的番荔枝、牛心果;无患子科的荔枝、龙眼、红毛丹;大戟科的余甘子;漆树科的芒果、腰果;柿树科的柿子;风梨科的凤梨;芭蕉科的香蕉、芭蕉;棕榈科的椰子、枣椰子等。
2、按叶的生长期分类A.落叶果树落叶果树到秋末全树落叶,有明显的休眠期,翌春重新萌芽发叶,如樱桃、梨、桃、葡萄、猕猴桃、柿等。
B.常绿果树常绿果树的树冠内叶片全年保持常绿,每片叶在树上的寿命有2——3年,一般不会集中全部落叶,没有明显的休眠期,如柑桔、枇杷、杨梅、草莓等。
3、按果实形态构造分类A.仁果类果实为假果,花托肉质化,成为主要食用部分;子房形成果心,位于果实中央,果心内有数粒小种子;如苹果、梨、木瓜、山楂等。
B.核果类果实为由子房发育而来的真果,有明显的外、中、内三层果皮。
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为主要食用部分;内果皮木质化,在果实中央形成一坚硬的核。
如桃、李、梅、樱桃等。
这类果树的果实一般不耐贮运。
C. 浆果类果实成熟后柔软多汁,种子小而散布在果肉内,不耐贮运。
如葡萄、猕猴桃。
D. 柑果类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
外果皮革质,含许多油胞,内含芳香油;中果皮疏松,呈白色海绵状;内果皮薄,囊瓣状,内含汁泡和种子,汁泡是果实的主要食用部分。
这类果树都为芸香科植物,供应期长,多耐贮运。
如柑、桔、橙、柚、柠檬等。
E.坚果类果实具坚硬的外壳,食用部分多为种子,含水量少,又称干果,含丰富的脂肪、淀粉和蛋白质,耐贮运。
2果树种类及其分布课稿
1.果树(guǒshù)带:是指果树(guǒshù)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
的适应,以及环境对树种品种的选择,形成了一定的自 然分布地带。
? 根据果树自然分布与环境条件的一致性规律可以将我国
划分为多个果树自然分布地带。 2. 意义:
? 果树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制定规划、建立基地
第五页,共22页。
? 芸香(yú:nx柑i桔ān属g),科柠檬(nínɡ ménɡ)、柚、甜橙、宽皮桔、酸橙 ? 漆树(qī:s芒hù果)科属,芒果 ? 无患子科 :龙眼属、荔枝属,龙眼、荔枝 ? 鼠李科 :枣属,枣 ? 葡萄科 :葡萄属,欧洲葡萄、美洲葡萄
第六页,共22页。
二、园艺学分类(fēn lèi)
薄,且光滑披果粉或有柔毛多。中果皮肥厚多汁,为食用部 分,内果皮硬化成核。
? 不耐运输和贮藏。
? 主要代表:桃,梅,李,杏,樱桃等。 注意:不包括枣,因为枣的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有蜜盘参与,
是假果。
第十一页,共22页。
2.仁果(rénguǒ)类
主要特点:果实的食用部分(bù fen)是由花托和萼茼基部发
本带地势较低平,落叶果树树种多,有苹果,梨,桃,枣, 核桃,葡萄,板栗,杏,李,樱桃等,为落叶果树最大生产 基地。
第二十页,共22页。
5.旱温落叶果树(luò yè ɡuǒ shù)带
? 本带位于第三、四带西北,包括(bāokuò)甘肃,陕西,山西,四
西藏,新疆(xīn jiānɡ),青海等7地00。--海36拨00m,年无温 7-12℃,最高 15-- 26℃,最低 3--10℃,年降水量 32--600mm ,
(一)野生(yěshēng)果树和栽培果树
雪莲果的生长环境和栽种方法
雪莲果的生长环境和栽种方法雪莲果是一种高山果树,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的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山区。
这种果树偏爱寒冷、干燥、高海拔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一般不耐盐碱及大风,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高寒环境中比较适合栽种的果树之一。
1. 生长环境(1)气候:雪莲果喜欢寒冷、高海拔的气候环境,温度一般在低于18℃的地方,降雪充沛且气温变化幅度大;在春季会有丰富的降水量,夏季温度较低,光照充足;秋季则是果实发育的关键时期,需日夜温差大才能促进果实膨大。
(2)土壤:雪莲果的生长适宜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环境中,一般以黄土、砾石土、炭渣等为主。
同时,沙质土壤也可以作为雪莲果的基质,但要注意水肥调节,确保营养充足,土壤保持适度的湿润度,促进雪莲果的健康生长。
(3)光照:雪莲果是一种喜光树种,日照时间越长,对果实生长的促进效果越大。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确保果树有充足的光照,避免遮阳和阴暗条件的影响,否则对雪莲果的果粒数量和品质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2.栽种方法(1)选品种:在栽种雪莲果时,应选择品种好、产量高、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目前市场上推荐的优良品种包括“龙源雪莲”、“茂县雪莲”、“生态雪莲”等。
(2)选地种植:雪莲果适合在坡地、山地等高寒环境中种植,需要保证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山势平缓;同时,要避免选择盐碱地、沼泽地等不适合种植的地方。
(3)栽植方法:在栽植雪莲果时,首先需要进行地面平整,然后将苗株移植进去,埋入土壤中,保留15~20cm的枝条高度,同时浇透水,确保苗株扎根。
苗期需要注意防干旱、抗风防寒等,加强施肥和管理,保证晚春发芽期足够的养分供应。
(4)修剪管理:雪莲果苗期的修剪管理是关键,需要注意手法,保留1~2个分枝;同时要避免长期摘心,控制芽芽数量,使新梢加粗,树身壮实。
在成树后,树冠形态及修剪将对生长和产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5)病虫害防治:在雪莲果种植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时预防和治疗果树的病虫害问题。
西藏苗圃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西藏苗圃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西藏苗圃是一个重要的农业领域,它提供了大量的苗木和植物供应,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发展和改善农民收入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西藏苗圃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西藏苗圃的现状1. 基本情况西藏苗圃位于西藏自治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具备良好的苗木生长环境。
农民和农业企业在此地发展了大量的苗木种植业务,种植规模逐年增加。
2. 种植品种西藏苗圃以果树、花卉和草地植物为主,包括苹果、梨、杏子、玫瑰花、郁金香等。
这些植物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的需求,还被广泛出口到其他地区。
3. 技术创新西藏苗圃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了苗木的产量和品质。
农民和农业企业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改进种植技术,提高了苗木的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4. 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西藏苗圃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城市中的公园、景区、社区和家庭等地方对苗木的需求量大,特别是具有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的苗木。
二、西藏苗圃的未来趋势展望1. 健康与环保未来,西藏苗圃将更加注重健康与环保。
农民和农业企业将进一步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管理,采用有机种植和绿色环保的方法,提高苗木的质量和品质。
2.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西藏苗圃将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提高苗木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通过利用远程监控、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高种植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
3. 多元化种植和扩大市场未来,西藏苗圃将加大多元化种植的力度,推广更多种类的苗木植物,满足市场对不同植物的需求。
同时,积极扩大市场开拓海外市场,提升苗木的出口比例。
4. 产业链的完善与农民收入的提升西藏苗圃发展的未来趋势还包括进一步的产业链完善和农民收入的提升。
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提高销售效益和品牌影响力。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和收入水平。
果树的分类资料
B.灌木果树
灌木果树植株矮小、没有明显的主干,自地面开始分枝,呈丛生状, 如树莓、滇杨梅等。
C. 藤本果树
藤本果树的茎细长蔓生,不能直立,全靠攀援他物向上生长或鲤鱼鲷 匐地面生长,如葡萄、猕猴桃等。
D. 多年生草本果树
多年生草本果树的茎非木质,具草本植物形态,如香蕉、凤梨、草莓 等。
5、按果树生态适应分类
全年无霜。
本带主要栽培热带果树,以香蕉、菠萝为主,尚有番木瓜、芒
果、树菠萝、黄皮、番荔枝、椰子、人心果、油梨、韶子(红毛丹) 等少量栽培。发展重点为菠萝和香蕉。
B. 亚热带常绿果树带
亚热带常绿果树带:位于落叶、常绿混交带以南,东起台湾的台
中向西经福建的泉州、漳州,再经广东潮汕、佛冈至广西梧州、
D. 热带果树
热带果树分布于热带地区,有香蕉、菠萝、芒果、菠萝蜜、番木瓜、 椰子、番荔枝、人心果、澳洲坚果、腰果、槟榔等。
6、果树带的区划
我国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果树资源丰富。大体来说,长 江以北(北纬30°以北)为落叶果树带,长江以南为常绿果树带。 若进一步划分,则可把我国果树分成8个带: A.热带常绿果树带
江齐齐哈尔以东地区。年平均气温3.2-7.8℃,1月平均气温-22.7 –
12.5℃,7月平均为21.3-24.5℃,绝对最低气温为-40.2 -30.0℃;无 霜期130· 153天。
栽培果树:中小型苹果、秋子梨、中国利、美洲李、杏、葡萄、
醋粟、树莓等
G. 青藏高寒落叶果树带
青藏高原落叶果树带: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包括西藏全部、青海
栽培最多的果树为:苹果、梨、枣、柿、葡萄、杏、桃、板栗、
木瓜树的经济药用价值和园林用处以及栽培要点和市场前景介绍
木瓜树的经济药用价值和园林用处以及栽培要点和市场前景介绍木瓜树别名木梨,是我国特产的蔷薇科、木瓜属,落叶乔木;单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长5~9cm,宽3~5cm,边缘有锐锯齿;花两性,淡粉红色或红色,花期4月,果期9至10月。
梨果长椭圆形,长10~15cm,熟时黄绿色,5室,每室有种子多数。
木瓜属有5种即:木瓜(光皮木瓜)、皱皮木瓜、毛叶木瓜、日本木瓜、西藏木瓜。
木瓜主要分布于我国温带和亚热带,喜光照充足,稍耐阴,耐寒,耐旱,抗病,对土壤要求不严,微碱及微酸性土壤均能生长。
木瓜树生长缓慢,树形,树皮,花果奇特,可适应任何土壤栽培。
木瓜果香味独特,持久,既可浸酒,又是疗效显著的药材。
木瓜的果实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又可作食品原料,花和果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食品、化妆品、中药材生产和园林绿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木瓜树已成为国内城市绿化、园林景观、别墅区与私家花园的首选景观树种,相继成为一些名园的镇园之宝。
木瓜树也是制作盆景优选树种。
在我国古代,木瓜树也是庭院避邪之树,又称“降龙木”。
一、木瓜的经济价值1、果实营养价值椐化验分析,木瓜优良品种的果实含蛋白质0.45%,脂肪0.57%,粗纤维2.11%,可溶性固形物8.8%,果胶9.5%,有机酸3.2%。
每100g鲜果中含钙24.79mg,磷6.04mg,铁4.53mg,维生素C96.8mg,维生素A6.35mg。
此外,木瓜中还有含有17种氨基酸,每100g鲜果中含赖氨酸33.8mg,缬氨酸28.13mg,蛋氨酸18.67mg,谷氨酸83.49mg,天门冬氨酸149mg,齐墩果酸20mg,精氨酸31mg,异亮氨酸34mg,还有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等,由于木瓜最突出的特点是富含齐墩果酸等有机酸,其加工品不需添加防腐剂、柠檬酸、香精、色素,是风味独特的纯天然食品。
木瓜的果实可制作木瓜酒、木瓜汁、木瓜果脯、木瓜罐头、果冻、木瓜丝、木瓜醋等营养保健食品。
西藏野生果树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西藏野生果树资源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西藏地处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地势高峻,但却是野生果树生长的理想环境。
野生果树资源丰富,品种繁多,被誉为“天然果园”。
二、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西藏野生果树资源情况,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
首先,我们组织了专业的调查团队,由植物学家和农业专家组成。
其次,我们走访了西藏各地的农民和果农,了解他们种植的野生果树种类和分布情况。
最后,我们还对野生果树的生长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三、野生果树种类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西藏拥有丰富的野生果树种类。
其中,最常见的有杜鹃、苹果、樱桃、山楂、草莓等。
这些野生果树在西藏高原地区生长良好,果实味美可口,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四、野生果树分布西藏野生果树分布广泛,几乎遍布整个地区。
根据我们的调查,西藏南部的林芝、昌都等地是野生果树的主要分布区域。
这些地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非常适合野生果树的生长。
此外,西藏北部的那曲、阿里等地也有部分野生果树的分布。
五、野生果树资源利用西藏的野生果树资源丰富,但目前大部分仍处于未开发利用状态。
农民和果农主要依靠野生果树的自然生长,采摘果实供自家食用。
同时,一些果农也将野生果树的果实采摘下来进行加工,制作成果酱、蜜饯等产品,供销到外地。
六、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野生果树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地区的野生果树遭到了滥伐和破坏,导致野生果树的数量大幅减少。
为了保护野生果树资源,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野生果树的保护,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和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野生果树的保护意识。
七、结语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全面了解了西藏野生果树资源的情况。
西藏的野生果树资源丰富多样,是西藏独特的自然财富。
我们希望能够加强对野生果树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西藏的农业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适合西藏种植的苗木
适合西藏种植的苗木西藏的苗木种植以草原植被为主,高原树种、果树种类繁多,适合栽植的树种有青杨、柳树、松树、桦树等。
这些树种在高原地区生长良好,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和抗寒性,能够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生存,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青杨是西藏高原地区的一种特色树种,它通常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是西藏地区的主要森林资源之一。
青杨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其木材质地坚硬,耐腐蚀,是制作家具和建筑材料的重要原料。
同时,青杨是一种耐寒的乔木,能够适应西藏高原地区的严寒气候,对防风固沙和保护水源具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在西藏地区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利用。
柳树是西藏地区另一种适合生长的树种,它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能够适应西藏高原地区的高寒气候。
柳树具有很强的抗旱性和抗寒性,能够在干旱和寒冷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因此在西藏地区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利用。
柳树的叶子柔软细长,树冠繁茂,是西藏地区优良的防风固沙树种,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水源具有很好的作用。
除了乔木类的树种外,西藏地区还适合种植一些灌木和果树。
比如,在西藏高原地区,松树和桦树是常见的乔木树种,它们生长良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而像杏树、梨树、苹果树等果树种类也非常适合在西藏地区种植,这些果树品种对西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土壤和地形都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高寒地区生长和结果,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果实资源。
在西藏高原地区,种植苗木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能够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树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可以为当地的林业产业和观光旅游业带来很大的效益。
在当地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下,西藏地区的苗木种植事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总之,西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独特,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果树等各类树种。
通过大力发展苗木种植业,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西藏地区常用园林植物16.02
Arbor 20
乔木类—
20、青冈栎,正名为青冈,壳斗科青冈属常绿乔木,拉丁文名:(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 Oerst. ), 别名:紫心木、青栲、花梢树、细叶桐、铁栎、铁稠。为常绿阔叶林重要组成树种,性耐瘠薄,喜钙。木材性质优良, 为纺织工业木梭的重要材料。花期4-5月,果10月成熟。因它的叶子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色,所以称为“气象树”。
Arbor 6
乔木类—
6、川滇柳(学名:。分布在中国大陆的青 海、西藏、陕西、云南、甘肃、宁夏、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400米至4,0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灌丛 中、山坡、山脊、林缘或山谷溪流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花期4月,果期5-6月。
Arbor 1
乔木类—
1、白桦(学名:Betula platyphylla Suk.):桦木科桦木属植物,落叶乔木,树干可达25米高,50厘米粗。有 白色光滑象纸一样的树皮,可分层剥下来,用铅笔还可以在剥下薄薄的树皮上面写字。白桦的叶为单叶互生,叶边缘有 锯齿,花为单性花,雌雄同株,雄花序柔软下垂,春天树上的叶还没长出来的时候就开花了。白桦树的果实扁平且很小, 叫翅果,很容易被风刮起来传到远处。 白桦喜欢阳光,生命力强,在大火烧毁的森林以后,首先生长出来的经常是白桦,常形成大片的白桦林,是形成天 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木材可供一般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树皮可提桦油,白桦树孤植、丛植于庭园、公园的草坪、 池畔、湖滨或列植于道旁均颇美观。白桦树是俄罗斯的国树,是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乔木类—
3、白柳(学名:Salix alba L.):杨柳科柳属植物,花期4-5月,果期5月,白柳,中药名。为杨柳科柳属植物白 柳Salix alba L.的叶、芽或根。分布于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之功效。常用于急性扁 桃体炎,咽喉炎,腺腮炎,黄疸性肝炎,盆腔炎,肾炎,疮疖,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西藏设施果树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西藏设施果树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一、引言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气候寒冷干燥,土地资源贫瘠。
然而,在近年来的发展中,西藏设施果树种植业逐渐兴起,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探讨西藏设施果树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二、现状分析1. 西藏设施果树种植业的发展历程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府政策的支持,西藏设施果树种植业开始逐渐兴起。
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苹果、桃子、杏子等为主要品种的设施果树产业链。
2. 西藏设施果树种植业的优势和劣势(1)优势:因为西藏气候寒冷干燥,空气清新无污染,土壤肥沃且未受过污染,这些都为设施果树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2)劣势: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和交通不便,设施果树产品的运输成本较高,同时当地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也给设施果树种植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对策建议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设施果树品质和产量西藏设施果树种植业在品种选择、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设施果树品质和产量。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并且鼓励农民参与到农业科技创新中来。
2. 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降低运输成本由于西藏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设施果树产品的运输成本较高。
政府可以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并且鼓励企业和合作社等组织开展联合运输等形式降低运输成本。
3. 推广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效率现代化管理模式可以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政府可以通过培训、示范、科技服务等方式,推广现代化管理模式,帮助农民提高设施果树种植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4. 加强市场营销,拓宽销售渠道西藏设施果树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较大,但销售渠道相对狭窄。
政府可以加强市场调研和信息发布,帮助农民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并且鼓励企业和合作社等组织开展电商、线上销售等形式拓宽销售渠道。
四、结语西藏设施果树种植业是西藏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发展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任选一种果树,试论述湖南或西藏主要的栽培品种、修剪的关键技术
任选一种果树,试论述湖南或西藏主要的栽培品种、修剪的关键技术一引种育苗西藏果树栽培历史悠久,特别是核桃、梨、石榴等果树的栽培历史更为久远,但在民主改革前除了核桃以外,水果均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只有零星栽培,其中苹果、桃的栽培几乎为空白。
因此,引进果树良种扩大栽培,是发展高原果树生产的必由之路。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大量开展了果树特别是水果良种的引进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多年的引种实践中总结出,西藏高原的果树良种引进,必须从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域引种方可成功。
因为高纬度、高海拔地域的果树,与西藏高原果区才具有相似的自然生态条件。
因此,凡是从我国北方省、市引进的苹果、梨、桃等果树,绝大部分均能较好地适应西藏果区的自然条件,生长结果表现良好。
在育苗方面,1963年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就开始进行研究与探索,掌握了砧木苗培养、芽接方法、芽接时间和嫁接苗木等管理技术。
近10余年来生产上已开始自己批量育苗。
其中苹果、桃苗的培育,逐步走向就地采种、播种培育砧木,就地嫁接繁殖为主,即实行“自繁、自育、自栽为主”的方针,辅以区外引种调节的措施。
由于利用了西藏当地的果树砧木资源培育苗木。
因此具有生长快、抗寒、抗旱、抗病等优点,其生长发育、抗逆性等,均比从内地直接引苗高一筹。
同时,就地培育苗就可避免长途运输大批苗木造成损伤死亡引起经济损失以及定植后成活率低的问题。
经过30年的探索,在砧木培育及幼苗管理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施肥与灌溉西藏果园大部分建立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河谷阶地和缓坡地带,但有三分之一的果园建立在土质比较贫瘠的卵石或河滩砂地上。
这些果园因土质不良、土层瘠薄,所栽果树营养不良,对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抵抗力弱,故多不能适龄结果,产量很低。
因此,凡是在西藏立地条件比较差的地段栽植果树提高其土壤肥力就成为发掘果树增产潜力的根本措施。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采用深挖扩穴的措施(又称放窝子),即于栽植当年挖出定植坑中的石头、砂子,换上好土。
西藏果树的种类、分布和栽培品种
西藏果树的种类、分布和栽培品种一、果树的种类据初步调查,西藏现有果树(包括栽培果树和野生果树),计22科37属180种。
西藏野生果树种类丰富,且分布较广,其中有世界罕见、树龄逾千载的超高龄果树“活化石”,它们是稀有的果树种质材料和可供直接利用的宝贵种质资源。
这些果树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南、林芝、昌都三个地区。
根据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和西藏农牧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考察队及西藏园艺学会等单位多年多次考察积累的资料,西藏主要果树有:(一)苹果属(Malus L.)苹果(M.pumila Mill.) 分布于藏南,藏东南各地,为引进栽培种。
主产区有林芝和山南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多为1 700~3 500米。
丽江山荆子(M.rokii Rehd.) 又名喜马拉雅山荆子。
分布于林芝..米林、波密等海拔1 500~4 180米地域。
可作为苹果砧木,其嫁接苗适应性强,生长茂盛,已在林芝等地苹果栽培中广泛应用。
沧江海棠(M.ombrophila Hand,-Mazz.) 分布于温暖多湿地区或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生长结果良好,抗涝性强,为温暖,湿润区苹果良好砧木。
花叶海棠[M.transitoria(Batal)Schneid.] 主要产于昌都地区。
该种有长果和小圆果两种类型。
圆果类型分布较广,树体高大,适应性较强,长果类型分布于昌都地区中北部海拔3 000米左右的地带,抗寒抗旱性强,可作为苹果抗寒育种及矮化砧木育种材料。
楸子[M.prunifo lia(Willd)Borkh] 许多学者指出楸子起源于山定子和新疆苹果,也有的专家认为是山定子与栽培苹果品种杂交后,又与栽培苹果回交所产生的杂种。
分布于林芝地区。
为乔木,高10余米,适于作苹果砧木。
其嫁接苗适应性强,生长旺盛,是西藏优良砧木之一。
(二)梨属(Pytrus L.)川梨(P.pashia Buch,-Ham.) 零星分布于横断山脉中段海拔1 500~3 680米山坡或河谷地段。
西藏苹果树栽培方法和技术
西藏苹果树栽培方法和技术西藏是我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之一,尤其以南部地区种植的苹果品质优良、口感奇特而享誉国内外。
那么如何在西藏的特殊气候条件下进行苹果树的栽培呢?底下将介绍几种西藏苹果树栽培的方法和技术。
起首,选择适合西藏气候的苹果品种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西藏的高海拔和寒冷气候,选择耐寒性强、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苹果品种特殊重要。
如台湾富士、红富士、黄金苹果等品种,它们对低温、寒潮以及病虫害的反抗能力较强。
其次,适应西藏特殊气候条件的栽培技术也要精通好。
西藏的气候干燥,夜温低,日温差大。
为保证树体发展健壮,可实行遮盖技术,即在树木四周建设遮盖物,增加温度和空气湿度,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
此外,控制苹果树的发展发育也是特殊重要的一项技术。
在西藏的高海拔地区,日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因此要准时修剪苹果树的枝条和叶片,保证光线的透射和丰富。
另外,准时供给合适的水分和肥料也是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在栽培过程中,西藏的低氧气条件也是需要沉思到的因素之一。
苹果树需要充分的氧气供应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因此,在土壤处理时,可进行翻耕,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持土壤潮湿,提供丰富的水分和氧气。
最后,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是苹果树栽培过程中必不行少的一环。
西藏气候干燥、温差大,容易引发苹果疾病和虫害。
可实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定期喷洒农药,留意病虫害发生的早期预警,准时实行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西藏苹果树的栽培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选择适合的苹果品种、精通适应西藏气候条件的栽培技术、控制树体发展发育、沉思低氧气条件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提高西藏苹果的产量和品质,推动西藏苹果产业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果树的种类、分布和栽培品种一、果树的种类据初步调查,西藏现有果树(包括栽培果树和野生果树),计22科37属180种。
西藏野生果树种类丰富,且分布较广,其中有世界罕见、树龄逾千载的超高龄果树“活化石”,它们是稀有的果树种质材料和可供直接利用的宝贵种质资源。
这些果树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南、林芝、昌都三个地区。
根据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和西藏农牧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考察队及西藏园艺学会等单位多年多次考察积累的资料,西藏主要果树有:(一)苹果属(Malus L.)苹果(M.pumila Mill.) 分布于藏南,藏东南各地,为引进栽培种。
主产区有林芝和山南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多为1 700~3 500米。
丽江山荆子(M.rokii Rehd.) 又名喜马拉雅山荆子。
分布于林芝..米林、波密等海拔1 500~4 180米地域。
可作为苹果砧木,其嫁接苗适应性强,生长茂盛,已在林芝等地苹果栽培中广泛应用。
沧江海棠(M.ombrophila Hand,-Mazz.) 分布于温暖多湿地区或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生长结果良好,抗涝性强,为温暖,湿润区苹果良好砧木。
花叶海棠[M.transitoria(Batal)Schneid.] 主要产于昌都地区。
该种有长果和小圆果两种类型。
圆果类型分布较广,树体高大,适应性较强,长果类型分布于昌都地区中北部海拔3 000米左右的地带,抗寒抗旱性强,可作为苹果抗寒育种及矮化砧木育种材料。
楸子[M.prunifo lia(Willd)Borkh] 许多学者指出楸子起源于山定子和新疆苹果,也有的专家认为是山定子与栽培苹果品种杂交后,又与栽培苹果回交所产生的杂种。
分布于林芝地区。
为乔木,高10余米,适于作苹果砧木。
其嫁接苗适应性强,生长旺盛,是西藏优良砧木之一。
(二)梨属(Pytrus L.)川梨(P.pashia Buch,-Ham.) 零星分布于横断山脉中段海拔1 500~3 680米山坡或河谷地段。
主要品种有乌梨(又称藏梨)。
滇梨(P.pseudopashia Yu) 分布地段与川梨相同。
木梨(P.xerophila Yu) 主要分布于横断山中部海拔3 200米的怒江河谷地段。
主要品种有醉梨等。
秋子梨(P.ussuriensis Maxim.)分布于横断山中部的八宿、芒康境内。
白梨(P.bretschneideri Rchd.)为引进种,分布于海拔1 700~3 200米的林芝、米林、加查、朗县等。
沙梨(P.pyrifolia(Burm.)Nakai) 分布于林芝、米林等县境内。
西洋梨(P.communis L.) 分布于林芝、米林县境内。
(三)桃属(Amygdalus L.)光核桃[A.mira(Kochne)Kov.et Kpst.] 又名西藏桃。
为西藏特有种类,原产于藏东南地区,其变异类型很多。
光核桃是西藏分布最广的野生果树之一,其面积约为15~20万亩,共约30~40万株。
多生于海拔1 700~4 200米的山坡谷地,其中以海拔2 400~3 500米地带分布较为集中。
以成片分布为其特点,常见有数十亩乃至上百亩的纯桃林。
有高达21米、干周10余米、树龄逾千年的古老植株,生长旺盛,结果正常。
树龄在300~400年的大树随处可见,比普通栽培的桃龄要大5~20倍。
光核桃有长寿、抗性极强的特性,有可能成为解决世界范围内桃树栽培寿命短这一难题的珍贵种质资源及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
因此,西藏丰富的光核桃种质资源,有待于深入研究、整理、分类和利用。
桃(A.persica L.) 藏语称洛松康布,意为“三年桃”,在西藏有100年的栽培历史。
西藏年产桃20万公斤左右,多数品种为民主改革后及近20年内引进,集中分布于拉萨、林芝及昌都地区三江中游的察雅等县。
栽培早熟、中熟桃品种生长结果良好,色泽艳丽,品质优良。
蟠桃(A.persica L.var.compressa Bean) 在西藏有少量栽培,分布于林芝、米林县境内。
油桃(A.persica L.vaf.nucipersica L.) 西藏油桃为近年引进,生长结果表现良好,分布于林芝地区。
(四)杏属(Armeniaca L.)藏杏[A.holosericea(Batal.)Kost.] 主要分布于山南、昌都等地区,以芒康、左贡等县分布较多,生于海拔2 700—3 000米之间。
树体中等,高4~8米。
果实有大小之分,果个大者味酸甜、微香,可直接在生产上利用,果个小者不堪食用。
毛叶杏为西藏特有树种,抗逆性强,可作为栽培杏和育种材料。
杏(A.vulgaris Lam.) 为近年引进,生长结果良好,品质优异,在林芝有零星栽培。
梅(A.mume Sieb.) 原产西藏,生于海拔2 000~2 300米的波密通麦的山脚林缘杂木林中。
株高2~4米。
果实圆形,平均果重12克,味极酸,粘核,果实9月中旬成熟。
可作为栽培杏砧木之用。
(五)李属(Prulus Lindl.)李 藏语称“元洛”,为李核实生苗,零星分布予林芝一带。
中型落叶乔木。
树势较强,直立。
果实圆球形,平均单果重9克,果实底色绿色有紫红晕,汁多味酸稍有甜味,品质中下,可食用。
李(P.salicina Lindl.) 栽培李多为近年引进,品种有盖县大李,平顶香等,只有零星栽培。
(六)草莓属(Fragaria L.)西藏草莓[F.nubicola(Hook.f.)Lindl.] 本品种分布于林芝、波密、亚东、定结县境内,生于海拔1 600~4 500米地带。
其中以白果类型品质为最好,肉细,香味浓郁。
波密草莓(F.puonmiaesis sp.nov.Z.) 分布于波密、林芝等县,生于海拔2 700~3 200米杂木林下。
极耐阴湿,可作为育种材料。
墨脱白果草莓(F.matuensis sp.nov.Z.et.Dn.) 本品种分布于墨脱县之海拔2400米左右的林缘杂木林中或沟谷灌丛中。
其聚合果为长卵圆形,果肉纯白色,为培育白果草莓的珍贵种质材料。
晚熟裂萼草莓(F.daltoniana var.Z.) 分布于樟木等地,生于海拔2 800~3 500米地带。
聚合果为长圆锥形,9月下旬成熟,为极晚熟品种。
裂萼草莓(F.daltoniana J.Gay.) 主要分布予聂拉木、定结、墨脱等县,生子海拔3 500~5 000米地带。
耐寒,并有多种类型,为耐寒育种的好材料。
凤梨草莓(F.ananssa Duch.) 别名大果草莓。
原产智利等国,西藏近年引种。
目前引进的品种有宝交早生、莱斯特、金明星、梯旦、因都卡、如年等。
(七)树莓属(Rubus L.)西藏约有36个种或变种,为西藏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
生于海拔1 600~4 700米的林缘杂木林中和坡地、谷地。
果实维生素含量高,色艳丽,香味浓郁,可鲜食,有的可入药,可加工。
西藏树莓适应性强,生长旺盛,可栽培驯化利用,作草莓育种材料、观赏等用。
主要种类有:紫色树莓(R.irritans Focke)、圆锥树莓(R.paniculatas Smith)、墨脱树莓(R.metoensis Yu et Lu)、匍匐树莓(R.pectinaricides Hata)、粉枝树莓(R.biflous Bucll-Ham et Smith)等。
(八)木瓜属(Chaenomeles L.)西藏木瓜(c.tibetica Yu) 原产波密县易贡、通麦等地。
生于海拔2 000~2 400米地带。
多零星分布于杂木林或灌丛中,也有小片野生群落。
近年被移植予海拔3 000米地带栽植,表现良好。
为小乔木。
果实长圆或卵圆形,果重150~250克。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成熟。
可入药,可作为苹果砧木,具有一定的矮化作用。
果实经过加工去除酸涩味,可作果品食用,具有菠萝味,风味独特。
毛叶木瓜[C.cathayensis(Hemsl.)Schneid] 本品种分布于林芝县境内,海拔2 700~3 000米的山坡、林缘地。
皱皮木瓜[C.speciosa(Sweet)Nakai] 本品种分布于林芝、波密县境内,海拔2 700~3 000米山坡、林缘地。
(九)核桃属(Juylans L.)核桃在西藏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加查、朗县、米林、林芝、波密、左贡、芒康等县。
生于海拔1 500~4 000米地带,以3 000~3 500米之间为最集中。
西藏核桃由于实生繁殖,种类多种多样,具有树体高大、植株古老、丰产、病虫害少、含油率高等特点。
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念青唐古拉山东端林缘杂木林中有野生核桃林分布,如林芝东久的腺毛核桃,是核桃育种的珍贵种质资源。
(十)石榴属(Punica L.)石榴(P.qranatum L.) 主要分布在三江流域的芒康、左贡等地,常生于海拔l 700~3 000米的河谷、山坡、阶地和村庄附近。
属野生状态。
树龄大小不一,有200多年的老树。
品质差,多数属酸石榴。
(十一)葡萄属(Vitis L.)西藏栽培葡萄主要分布在八宿、左贡、芒康及朗县,常生于海拔1 500~3 400米地带。
品种有白葡萄、红葡萄,属东方品种群。
栽培历史悠久,树龄多在50~100年左右。
最老的葡萄树干周达1.68米,约200年生,生长结果良好,品质优良,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23%,病虫害少。
西藏野生葡萄主要有毛叶葡萄(V.1anata Roxb.)、桦叶葡萄(V.betulifolia Diels et Gilg.)等种。
多生予海拔1 500~3 000米的山坡、谷地、河边杂木林中。
集中分布于墨脱、察隅、波密、吉隆、樟木等地。
西藏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
根据考察鉴定,可分为黄毛猕猴桃、奶果猕猴桃、两广猕猴桃、脉叶猕猴桃、长叶叶柄猕猴桃、红肉类型猕猴桃等。
主要分布在察隅、波密、林芝、墨脱,隆子、错那、亚东、定结等县,生于海拔1 200~3 100米地带。
二、果树的自然分布西藏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特别是海拔高度和受季风影响不同,因此水热条件变化很大,气候类型复杂,对果树的生长和分布起着重要作用,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区域分布。
西藏果树除了水平分布规律以外,垂直分布也十分明显。
根据生态条件和果树种类,西藏大体有以下四个果树自然分布区:(一)温热湿润区本区包括喜马拉雅山南麓和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墨脱、察隅等县。
此区海拔在1 700米以下,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为常绿雨林和阔叶林区。
年平均温度11~15℃,大于10℃积温为3 000~3 500℃,年降雨量1 000~2 300毫米,日照率为30~40%。
土壤属于山地黄壤、黄棕壤,微酸性。
森林茂密,植被繁茂。
主要果树有巴蕉、枸橼、柑桔、杨莓等,并适于龙眼、荔枝、番木瓜、木菠萝、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水果生长。
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是果树种质资源的一大天然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