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仿真专题训练:地壳运动规律

合集下载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全国通用版)训练题:八 2.4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解析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全国通用版)训练题:八 2.4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八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读下列四种地貌景观图,完成1、2题。

1.四种地貌景观中,其形成与地壳运动有关的是 ( )A.①B.②C.③D.④2.图中属于堆积地貌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1选B,2选D。

图①地貌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貌,图②地貌是地壳水平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图③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侵蚀地貌,图④地貌是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图②地貌与地壳运动有关,图④为堆积地貌。

某地理兴趣小组前往我国某山地考察,绘制如下地形简图(图中等高线单位:m)。

3小组成员在①③两处发现同为距今360万年的古生物化石,在②处发现距今420万年的古生物化石。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所示区域地质地貌为( )A.背斜谷B.向斜谷C.背斜山D.向斜山4. 组员沿着甲支流进行考察,并测量了甲支流源头到与干流汇合点的高差,正确的测量结果可能是( )A.158米B.274米C.48米D.104米【解析】3选A,4选D。

第3题, 图示区域中间地势较低,为河谷,两侧地势较高,可以确定地貌为谷地。

再根据②处地层年代比①③年代老,可确定该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

所以图中所示区域地质地貌为背斜谷。

第4题, 图中等高距为50米,甲支流横跨两条等高线,所以甲支流源头到与干流汇合点的高差H为:(2-1)×50≤H<(2+1)×50,所以正确的测量结果可能为104米。

当地时间2017年9月19日,墨西哥中部莫雷洛斯州发生7.1级地震,造成至少293人死亡。

读世界局部板块示意图,回答5、6题。

913401045.该次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6.下面能表述墨西哥西海岸地貌成因的是( )【解析】5选D,6选D。

第5题,从图中板块分布可知,图示中部为太平洋板块,其东为美洲板块,墨西哥西部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

2019届高考地理重要考点练习卷:地壳的运动规律 含答案

2019届高考地理重要考点练习卷:地壳的运动规律    含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重要考点练习卷:地壳的运动规律一、单选题贵州三都县有一处奇特的地质景观——产蛋崖(下图)。

每隔数十年产蛋崖就会掉落出一些石蛋,石蛋直径约30~60厘米,最重的达300余公斤。

专家推测这些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当时贵州还是一片海洋,随着亿万年的地质运动,这些石蛋才暴然露于地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专家推测,这些石蛋的岩石类型和形成原因是A.玄武岩、火山喷发后冷凝形成火山蛋B.花岗岩、岩浆侵入经抬升后风化成球C.沉积岩、碳酸钙经化学作用形成结核D.沉积岩、恐龙蛋经地质作用形成化石2.石蛋能从陡崖上脱落的主要原因是A.岩石间风化差异B.海水的强烈侵蚀C.风力的搬运作用D.冰川的缓慢堆积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深在0—3km,大陆边缘的地壳一般属于陆壳性质,但厚度往往小于大陆内部的地壳,有宽有窄。

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A图)和活动型(B图和C图)两大类。

读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下列大陆边缘属于上图中A类大陆边缘的是A.我国东海岸B.墨西哥西海岸C.新西兰东海岸D.菲律宾东海岸4.根据板块构造理论,C类大陆边缘成因可能是①洋壳与陆壳碰撞挤压②陆壳与陆壳碰撞挤压③洋壳与洋壳碰撞挤压④洋壳与洋壳张裂分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下图是某区域岩层分布及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Y3岩层与Y4岩层分布位置的最大高差约为A.45米B.95米C.145米D.195米6.Y3岩层所在地属于A.背斜山B.背斜谷C.向斜谷D.向斜山7.从地形和岩层新老关系看,与Y4岩层分布处最相似的是A.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红砂岩地区B.中国云南路南石林地区C.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D.智利比亚里卡火山地区岩层埋藏深度表示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某地地形剖面及同一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高处为背斜,地势低处为向斜B.①地和④地是同一种构造地貌C.③地两侧的岩层较中间的新D.④地最容易找到地下水9.②地发生的地质作用为A.内力作用下形成的褶曲凹陷B.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谷地C.向斜作用下形成的沟谷D.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断裂下陷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迅速抬升和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是一种两壁狭长且陡峭、深度大于宽度的地貌景观。

专题02_地壳运动规律-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高频考点预测演练 含答案解析

专题02_地壳运动规律-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高频考点预测演练 含答案解析

专题二地壳运动规律【定位考点】考点读高考设问知考向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2018·海南地理,14)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2018·海南地理,15)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2018·北京文综,4)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图中(2017·天津文综,3)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2015·天津文综,3)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2018·全国文综I,6)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2018·全国文综I,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2018·全国文综I,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2018·天津文综,3)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2018·天津文综,4)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2017·全国文综,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2016·全国文综I,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2016·全国文综I,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2016·全国文综I,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外力作用形成的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是考查重点。

其命题特点为1.从考查内容看,主要侧重于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的判断与应用。

2.从命题形式看,结合区域图、统计坐标图,综合考查流水、风等外力作用地貌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答题思路为【精研真题】高频考点一.地质剖面图判读【2018北京卷】下图为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图中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答案】C【考点】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新课标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5地壳运动规律(附答案解析)

新课标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5地壳运动规律(附答案解析)

专融升练5地壳运动规律一、选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全国II巻9~11)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曲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右图示意贺兰山东福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

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峻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据此完成第1~3题。

1 .贺兰山东福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乎可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g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i幟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政高B.±B 瘫C.光照不足D冰源蟀答案1.C 2.B 3.B解析本组题主要考資河流堆积曜。

第1题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曲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河流、沟谷越多,则形成的洪积扇越多,结合图中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处的河流、沟谷可知C项正确。

第2题洪积扇堆积物中颗粒的大小主要受河曲运能力的影响,图中显示甲地洪积扇所在河流的上游为低山,相对高度较小,河宼差小,流速较缱加上河流较长,故洪积扇堆积物中的砾石较少,故选B项。

第3题,图中显示,贺兰山东南部地区山地落差太河橈促搬运能力强故洪积扇中堆积物以砾石为主而堆积物中数量较少、颗粒较小的沉积物主要分布在远离山口的冲积扇边缘,形成的土层浅薄。

故选B项。

读丹霞i嶼形成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丹霞曜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c—*b—*d—*a—*f—*eB.b-*a-*c-*d-*f—*eC. a -*b-*c-*d-*e—*fD.d-*c-*b-*a—*f—*e5.e图中"狗头石或骆马它石”属于(•A.花岗岩B.沉积岩C.变质岩D.玄武岩答案4A 5.B解析第4题丹霞噸的形成发育先是受外力作用后固结成岩,再受到内力作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施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曜。

(全国通用)2019年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5地壳的运动规律

(全国通用)2019年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5地壳的运动规律

2019年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解密05 地壳的运动规律考点热度★★★★★1.地壳物质循环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

(1)地壳物质循环是从岩浆到各种岩石的形成,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

期间经过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等。

(2)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3)主要岩石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及其相互转化。

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基本步骤(1)突破识图关键。

先确定岩浆与岩浆岩。

由于生成岩浆岩的只有岩浆,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岩浆岩。

(2)尝试代入验证。

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3)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①有的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的图中只表示为岩浆岩;②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而有的则没有;③有的示意图中只有变质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而有的图中则示意为各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成为岩浆。

2.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应结合图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1)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岩石圈与板块;板块内部与边缘。

(2)生长边界(海岭、断层)与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3)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群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界。

④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4)解释地理现象,如山脉、裂谷、海洋、岛屿等地形的形成与分布,地震、火山、地热资源、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

高考专题强化训练:地壳运动规律

高考专题强化训练:地壳运动规律

高考专题强化训练:地壳运动规律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伯利兹蓝洞的形成主要与海平面变化和近岸存在大片石灰岩区域有关,其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川时期,后期由海水涌入形成。

下图示意伯利兹蓝洞的景观,完成1~2题。

1.伯利兹蓝洞形成的主要作用足A. 冰川侵蚀B. 流水侵蚀C. 地壳下沉D. 火山喷发2.在伯利兹蓝洞形成刚期,全球A. 生物多样性减少B. 地壳运动更为活跃C. 陆地面积从小变大D. 气温由低到高答案:1.B 2.D【解析】1.根据材料,在冰川时期,海平面低,近岸地区存在大片的石灰岩地区。

后海水涌入形成伯利兹蓝洞,形成的主要作用是流水侵蚀,B对。

冰川侵蚀不是主要作用,A错。

与地壳下沉、火山喷发无关,C、D错。

2.在伯利兹蓝洞形成初期,是由冰川时期开始,海平面低,后海平面升高,全球气温由低到高,D对。

生物多样性由少到多,A错。

冰川时间气温低,应与地壳运动弱相关,B错。

随着蓝洞形成,陆地面积从大变小,C错。

“尖峰石阵”是澳大利亚西南部南邦国家公园(南纬30°附近)的一种著名石灰岩景观。

石灰岩由海洋中的贝壳演变而成。

在太古时代,那里被森林覆盖。

从海边吹来的沙逐渐形成沙地,将森林淹埋,在原始森林枯萎、大地被风化后,沙沉下去了,残存在根须间的石灰岩就像塔一样被遗留了下来。

下图为南邦国家公园“尖峰石阵”景观图。

据此回答3~4题。

3. “尖峰石阵”形成的过程是()A.海水沉积、板块运动、风力沉积、风力侵蚀B.海水沉积、板块运动、风力侵蚀、风力沉积C.板块运动、海水沉积、风力沉积、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海水沉积、板块运动、风力侵蚀4. “尖峰石阵”风力沉积最显著的季节是澳大利亚的(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3.A 4.D3. 结合材料可知,“尖峰石阵”是石灰岩景观,石灰岩是海洋沉积物形成的,后经过板块运动上升到海平面以上,海风将沙子吹到该地,沙子沉积后形成沙地并淹埋森林,经风化后沙沉下去,出露的石灰岩经风力侵蚀形成石柱,从而形成“尖峰石阵”。

新资料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考场传真:地壳的运动规律

新资料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考场传真:地壳的运动规律

新资料 2019 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考场传真:地壳的运动规律【复习策略】在复习应试中,考生要注意掌握热门地区地形特色、岩石的形成及互相转化、地表形态形成的缘由等。

在复习褶皱、断层构造的特色和成因时,学会依照岩层曲折形态、新老关系差别背斜和向斜,熟习流水地貌、风力地貌和冰川地貌的特色。

考向 1 三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专家以为,赏析旅行景观,特别需要的是提高感觉力和理解力。

达成下题。

1、(2018 ·浙江文综, 4) 以下对地貌旅行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种类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堆积岩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读以下图,达成下题。

2、(2017 ·全国文综, 2)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变成() 。

A、喷出岩B、侵入岩C、堆积岩D、变质岩考向 2 内力作用与地貌3、(2018 ·山东文综, 3) 以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表示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地区先后发生了 () 。

A、堆积作用、损害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损害作用、堆积作用C、岩浆侵入、堆积作用、损害作用D、损害作用、堆积作用、岩浆侵入4、(2018 ·江苏地理, 10) 以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堆积岩层埋藏深度表示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 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能够用来关怀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回答下题。

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A、褶曲隆起B、褶曲凹陷C、断裂降落D、断裂上涨考向 3 外力作用与地貌5、 (2018 ·山东差不多能力,44) 地球上的江河老是曲折曲折,造成河流曲折的全然缘故是() 。

A、土壤条件B、植被条件C、天气条件D、地形条件6、 [2018 ·福建文综,37(2)]以下图表示中国东部某地区。

回答以下问题。

19年高考地理复习试题:专题卷04 地壳运动规律 高考仿真卷 Word版含答案

19年高考地理复习试题:专题卷04 地壳运动规律 高考仿真卷 Word版含答案

专题卷04 地壳运动规律高考仿真卷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5·真题示范·上海地理,11~12)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

1.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A.地震和火山B.火山和断裂C.地震和断裂D.火山和褶皱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①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②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③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④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15·真题示范·天津文综,3~4)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

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

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4.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2015·真题示范·浙江文综,5~6)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6.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大理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灰岩D.安山岩玄武岩(2015·真题示范·新课标Ⅰ,10~11)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推荐】专题04+地壳运动规律(命题猜想)-2019年高考地理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解析版)

【推荐】专题04+地壳运动规律(命题猜想)-2019年高考地理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解析版)

【高考命题考向解读】1.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4.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网络构建】【命题热点突破一】内力作用与地貌1.内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2.板块边界与地貌3.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其判断方法及相应关系如下:【易错警示】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仅依据地表形态判断地质构造是不准确的。

例1.(2018·海南地理,14~15)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

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

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D.岩层断裂(2)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喷发物质差异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D.地壳运动差异答案(1)D (2)C【举一反三】(2018·江苏地理,5~6)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1)~(2)题。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答案(1)A (2)A【方法技巧】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要点1.确定岩层及其新老关系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中地区存在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也可以通过岩层之间的关系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一般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为背斜则两翼新中间老;若为向斜则两翼老中间新;若有侵入岩体,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

2.判断地质构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区域是向斜还是背斜;结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点判断出断层构造。

3.判断地表起伏状况及地貌类型背斜和向斜都可以发育成山地或谷地。

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4地壳运动规律教学案含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4地壳运动规律教学案含答案解析

专题04 地壳运动规律
【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
本讲在高考命题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从考查内容看,主要包括:内、外力作用以及地质构造,岩石圈物质循环和板块构造理论等。

从考查形式看,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地质构造图、地貌图、景观图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题型解读考纲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多以景观图、流程图、示意图的形式考查
2.依托景观图、剖面图、区域图等,结合石油开
采、工程建设等热点,考查地质作用、地貌成因及地
质构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地质、地形对交通线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地形、河流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网络构建】
【重点、难点剖析】
一、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运动1.地壳物质循环。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专题强化练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专题强化练

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一、单选题崮,是指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山。

该地形以山东蒙阴县岱自镇最为典型,故称“岱岗地貌”。

这是我国继喀斯特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丹霞地貌之后的第五种岩石造型地貌。

构成崮的岩层中,有的含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化石,有的崮顶能密生侧柏等植物。

下图示意崮的外貌形态。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形成崮的岩石应多为A.花岗岩 B.石灰岩 C.玄武岩 D.板岩2.在同一岩层,最易与崮相伴生的地貌是A.喀斯特地貌 B.嶂石岩地貌 C.张家界地貌 D.丹霞地貌3.崮是多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起主导作用的是A.侵蚀 B.风化 C.崩塌 D.隆升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不同岩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有关图中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断层E形成时间早于④地 B.形成②③的内力作用相同C.①受外力作用堆积形成山 D.岩层⑤断裂发生明显位移5.研究地质构造对生产实践的意义是A. a地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 B. b地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C. c地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河流水能 D. d地的地貌景观可发展旅游业读岩层相互关系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回答下列问题。

6.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④③②①⑥⑤B.④③②①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⑤⑥④③②①7.若①为石灰岩,则在①与⑥之间的结合部位容易形成()A.花岗岩B.石英岩C.大理岩D.玄武岩大同盆地是数百万年前开始形成的断陷盆地,山地与盆地之间由断层分界,盆地内部也发育了众多断层。

下图示意大同火山群地貌及横剖面,图中古湖存在时间长达200余万年,期间由于气候变化,湖泊多次出现进退。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大同火山群地貌及横剖面图8.图中古湖湖床较盆地北部地势低是因为同一时期A.岩体沉降差异 B.流水侵蚀差异C.物质堆积差异 D.火山活动差异9.古湖于数万年前彻底消失,推测其消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全球变冷,水源封冻,湖泊干涸 B.全球变暖,气候变干,蒸发旺盛C.地壳运动,河流侵蚀,湖水外泄 D.火山活动,岩浆喷发,掩埋湖泊读等(山东省菏泽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单位:m),完成下列各题。

2019年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第四讲地壳的运动规律专题跟踪训练(含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地理规律第四讲地壳的运动规律专题跟踪训练(含答案)

专题跟踪训练(八)第四讲地壳的运动规律一、选择题(2018·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高三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可推断乙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A.浩瀚沙漠C.温暖浅海B.冷湿沼泽D.长寒苔原[解析]石灰岩属于海相沉积,是在温暖的浅海环境下形成的。

根据图例,图中乙是石灰岩,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温暖浅海,C对。

浩瀚沙漠、冷湿沼泽、长寒苔原环境下,不能沉积形成石灰岩,A、B、D错。

[答案]C2.图中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A.背斜成山C.块状山地B.向斜成山D.地堑[解析]图中山地的岩石与两侧岩层不同,有断层分布,相对两侧岩体上升,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块状山地,C 对。

不能体现出背斜、向斜构造,A、B错。

地堑是岩层相对两侧下沉,D错。

[答案]C(2018·安徽省A10联盟高三开年考)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

下图为贵州绥阳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Ω”倒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

据此完成3~4题。

3.壶穴形成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读材料可知,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

说明壶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贵州绥阳河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故壶穴形成的季节是夏季。

故选B。

[答案]B4.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A.甲乙丙C.乙甲丙B.丙乙甲D.乙丙甲[解析]读材料可知,壶穴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Ω”倒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

乙图壶穴如“碟”型,甲图壶穴如“Ω”倒型,丙图壶穴如“锅”型。

故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乙甲丙。

故选C。

[答案]C(2018·福建省泉州市普通高中质量检查)大同盆地是数百万年前开始形成的断陷盆地,山地与盆地之间由断层分界,盆地内部也发育了众多断层。

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4地壳运动规律

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4地壳运动规律

专题04 地壳运动规律图1为澳大利亚某著名花岗岩景观图(岩石由表及里、层层风化剥离脱落),图2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1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 )A.甲 B.乙C.丙 D.丁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1.B 2.A下图为太平洋板块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

读图回答3~4题。

3.与图示区域相邻的板块有( )A.2个 B.3个C.4个 D.5个【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太平洋板块,其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邻,故C选项正确。

【答案】C4.下面关于上图中各点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虚线表示海平面),与实际相符的是( )【答案】D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有关该地岩层形成顺序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在乙之前形成 B.丙形成时间最早C.丁形成时间最晚 D.戊在乙之前形成【解析】读图结合图例可知,甲和乙岩层均在戊岩层下面,说明形成年代在戊岩层以后,但是两者形成年代早晚不能确定,A错。

①处缺失了丙乙岩层,既有可能形成以后被外力侵蚀掉了,不能确定丙岩层形成在甲之前还是之后,B错。

图中丁岩层位于所有岩层最上层,形成年代最晚,C对。

戊在乙上面,形成年代晚,D错。

故选C。

【答案】C6.①②两地( )A.所处地质构造相同B.可能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C.岩石破碎程度相似D.目前主要受外力作用影响【答案】D下面图片中这个“地狱之门”位于土库曼斯坦一个叫做达瓦扎的小镇附近。

1971年,地质学家意外发现一个地下洞穴,里面充满了可燃气体,将气体点燃后,大火竟燃烧了40年仍未熄灭。

下图为“‘地狱之门’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地狱之门”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解析】“地狱之门”的火焰是地下的可燃性气体燃烧所致,地下的可燃性气体通过断层向外泄漏。

【人教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预测演练专题02地壳运动规律(含解析)

【人教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预测演练专题02地壳运动规律(含解析)

专题二地壳运动规律【定位考点】考点读高考设问知考向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2018·海南地理,14)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2018·海南地理,15)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2018·北京文综,4)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图中(2017·天津文综,3)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2015·天津文综,3)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2018·全国文综I,6)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2018·全国文综I,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2018·全国文综I,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2018·天津文综,3)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2018·天津文综,4)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2017·全国文综,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2016·全国文综I,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2016·全国文综I,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2016·全国文综I,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近几年高考大题对岩石圈的考查方向主要是运用内、外力作用分析某种地貌类型的形成,其中外力作用形成的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是考查重点。

其命题特点为1.从考查内容看,主要侧重于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的判断与应用。

2.从命题形式看,结合区域图、统计坐标图,综合考查流水、风等外力作用地貌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答题思路为【精研真题】高频考点一.地质剖面图判读【2018北京卷】下图为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图中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答案】C【考点】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微练6地壳运动规律课件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微练6地壳运动规律课件

)
解析 “火焚水激”法其实就是先用火烧石,待石温很高时突然用凉水 激冲,岩石温度骤变受热胀冷缩影响,裂开,便于开凿。这种在温度的差异 影响下,岩石遭受破坏,产生裂隙并形成松散物的作用属于风化作用, A项正 确;侵蚀作用是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风化产物进行 破坏,侵蚀作用常伴随着搬运作用,B、 C两项错误;而堆积作用则是在搬运 过程中,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的作 用, D项错误。故选 A。 答案 A
答案 (1)断层 (地堑);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低 地,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平原地形。 (2)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 用影响;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 堆积作用为主。
(3)减轻冬季寒冷的西北季风或寒潮对宁夏平原农业的影响;减轻冬春季节 沙尘暴对农业的危害;宁夏平原正好处于贺兰山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 雨,为农业发展提供降水;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贺兰山的冰雪融水为宁 夏平原的农业发展提供了灌溉用水等;贺兰山植被覆盖率较高,可以涵养水 源,保持水土,调节区域小气候。
专题微练(六) 地壳运动规律
(2018· 浙江三钉教育模拟)在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内,一堆 堆硕大的圆形石头,鬼斧神工般排列在一起,蔚为壮观。其实这里的圆形 大石头不是大理岩,而是典型的花岗岩。据此,完成1~2题。
1.“魔鬼大理岩”属于( A.侵入岩 C.变质岩
)
B.沉积岩 D.喷出岩
解析 读材料可知,这里的圆形大石头不是大理岩,而是典型的花岗 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故选 A。 答案 A
(1)简述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2)指出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3)推测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的原因。 (4)简述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地理仿真专题地壳运动规律一、选择题蓝田汤峪和蓝田玉是蓝田的特色,下图为陕西蓝田汤峪地区地质图。

读图完成1~2题。

1.蓝田汤峪最可能存在于图中的()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解析】蓝田汤峪是地下热水沿地壳断裂带出露于地表形成的温泉,因此一般出现在断裂带附近。

丙地位于山前断裂带,且为断裂交会处,岩石破碎,地下水易出露;丁附近为变质岩,不可能存在温泉;甲、乙两地距断裂带较远。

选C。

【答案】C2.蓝田玉的成因是()A.岩浆喷发作用 B.岩石变质作用C.岩石风化沉积 D.河流沉积作用【解析】蓝田玉是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的美玉。

选B。

【答案】B风蚀坑通常指植被覆盖的固定沙丘或者平坦草地受风吹蚀而形成的凹地、槽和洼地。

读风洞实验中植被覆盖度与土壤风蚀之间的关系图,完成3~4题。

3.下列条件中最有利于风蚀作用的是()A.盛行风风速大 B.地表坡度大C.土壤颗粒大 D.植被覆盖率低【解析】结合风洞实验中植被盖度与土壤风蚀之间的关系图,可以看出影响“风蚀量”的主要因素是“植被覆盖度”。

选D。

【答案】D4.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描述雅丹地貌的形成“浍其崖岸,馀溜风吹,稍成龙形”,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风力侵蚀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唯一原因B.风力搬运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唯一原因C.雅丹地貌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D.雅丹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风力和流水作用【解析】从描述中的“浍”“溜”和“风”可以看出雅丹地貌的成因既有流水作用也有风力作用。

选D。

【答案】D崮,是一种四周陡削、山顶较平的山,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山”,高度在10米至100米之间。

山东枣庄市抱犊崮是国家级森林地质公园,丰富的地质岩层记载着华北寒武纪数亿年的地质史,大量的生物化石述说着远古的繁盛。

寒武纪华北地区为稳定的陆表海碳酸盐沉积。

据此完成5~6题。

5.构成抱犊崮的岩石属于()A.石灰岩B.页岩C.花岗岩 D.大理岩【解析】由材料可知,抱犊崮地质公园有“丰富的地质岩层”“大量的生物化石”;结合岩石特点可知沉积岩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故排除选项C、D;石灰岩、页岩属于沉积岩,而华北地区寒武纪主要以陆表海碳酸盐岩沉积为特征。

选A 【答案】A6.抱犊崮的形成过程是()A.流水沉积—外力侵蚀—隆起抬升B.海相沉积—隆起抬升—外力侵蚀C.隆起抬升—流水沉积—外力侵蚀D.外力侵蚀—海相沉积—隆起抬升【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已知该区域岩石为海洋沉积形成,即先是海相沉积;此后随着地壳运动,岩层隆起抬升,形成山地;后遭受外力侵蚀,形成“桌形山”或“方山”。

选B。

【答案】B花山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峰丛洼地地貌区,区内由几座相连的山峰簇拥,山峰主要由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组成。

下图为世界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图。

据此完成7~8题。

7.左江花山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可能形成的岩石是()A.花岗岩 B.大理岩C.砂岩 D.页岩【解析】花山岩石属于石灰岩,其经变质作用后形成大理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砂岩和页岩属于沉积岩。

选B。

【答案】B8.左江花山地貌在形成过程中可能()A.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B.流水冲蚀作用对地貌影响最大C.山峰之间有封闭性溶蚀洼地发育D.生物起到的作用较小【解析】花山岩石为石灰岩,因此其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其岩溶地貌形态主要是流水濬蚀作用形成的,并且生物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选C。

【答案】C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其中“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

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该区域“天坑”等地貌的形成过程,推断最可能正确的是()A.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B.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作用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C.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作用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D.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解析】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先是在海底沉积形成石灰岩,然后是石灰岩地区受内力作用抬升为陆地,最后是在流水侵蚀和溶蚀等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

【答案】A10.溶洞的形成与地壳的抬升、沉降作用有关,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

下列有关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至少经历了三次地质稳定期B.河谷的形成与河流侵蚀有关,与地壳抬升无关C.该处降水偏少,故溶洞内无水D.石灰岩多裂隙,故地下水多且埋藏浅【解析】此题的关键信息是“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

当然河谷的形成不仅与河流侵蚀有关,还与地壳抬升导致的下切侵蚀有关。

喀斯特地貌一般发育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降水较多;因为溶洞有多层,且水往低处流,所以地下水埋藏不一定浅。

【答案】A大瓦山位于我国四川省,横断山东侧,为世界第二大桌状山。

桌状山常发育在近于水平或倾斜平缓的软硬相间的岩层分布区,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顶部覆有坚硬的岩层时,就会形成顶平坡陡的桌状山。

大瓦山是地形倒置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

完成11、12题。

11.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A.沉积作用——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活动——断块抬升B.板块挤压——岩浆侵入活动——地壳抬升——周边岩层被侵蚀、搬运C.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地壳下陷——沉积作用——地壳抬升D.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活动——断块下沉——外力沉积形成石灰岩12.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A.桌状山B.丹霞地貌C.雅丹地貌D.喀斯特地貌【解析】11选A,12选D。

第11题,大瓦山下部石灰岩是沉积作用形成是向斜山,说明有板块水平挤压;板块挤压产生断层,岩浆沿断层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断块上升,并且覆盖上层的玄武岩不易被侵蚀,形成桌状山。

第12题,石灰岩是易溶岩石,如果位于上层,又处于水热丰富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溶蚀作用强烈,易形成峰林、峰丛等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由风力作用形成,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丹霞地貌是红色砂砾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剥离以及流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山峰和奇岩怪石的特殊地貌。

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一处绝壁之巅。

这里海拔1 700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

图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

读图完成13、14题。

13.郭亮村绝壁岩层()A.具有层理构造B.含有丰富的化石C.由变质岩构成D.由岩浆冷凝而成14.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A.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B.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C.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断裂抬升、固结成岩D.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解析】13选A,14选D。

第13题,材料中显示岩石以砂岩为主,砂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有层理构造,有化石,但从图中只能看出水平层理结构,看不出化石岩浆冷凝形成的是岩浆岩。

第14题,砂岩是沉积岩,因此应先是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受侵蚀一定会露出地表,而后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长江流域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多样。

图甲为蜿蜒于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区)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景观,该地区森林覆盖率低。

图乙为鄱阳湖附近区域图。

据此完成15~17题。

15.图甲所示河谷中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炎热干燥,岩石物理风化严重B.河谷多大风天气,风力搬运作用强烈C.河流流速和流量减小,碎石大量沉积D.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碎石堆积较多16.金沙江干热河谷对长江三峡水库存在着较大的危害,主要是因为该地区()A.水土流失严重B.碎石裸露面积广C.河流流速较快D.河水蒸发量巨大17.形成乙图中鄱阳湖西侧山脉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A.背斜成山B.向斜成山C.沉积成山D.断层成山【解析】15选C,16选A,17选D。

第15 题,该区域虽然位于河谷,但整体海拔高,气候不是“炎热”;由于山脉阻挡,河谷大风天气少;由于该区域降水少,滑坡和泥石流相对较少;图中显示该河谷坡度较为和缓, 河流流速和流量减小,碎石大量沉积。

第16 题,由图可知干热河谷地区地势相对和缓,河流流速较慢,因而碎石裸露面积广,二者对下游地区的长江三峡水库基本没有影响;由于该区域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 河水蒸发量不是很大,而且金沙江河水蒸发量对长江三峡水库影响小; 由材料可知金沙江干热河谷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造成在长江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第17 题,从图中可看出该山地有温泉和自流泉,断层线处岩石破碎,地下水出露形成泉,可知该山地最可能是断层成山。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

湿润地区丹霞地貌(下左图)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下右图)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回答18、19题。

18.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死亡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19.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解析】18选C ,19选A 。

第18题,根据题目材料及图示,可以知道只露“腰身”是因为顶部和底部都有植物生长,掩盖了地貌的其他部分。

而“腰身”也即中间部位,雨水冲刷不严重,因为地势陡峻,难以发育土壤或土壤浅薄,难以生长植物,形成只露“腰身”的现象。

第19题,“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应该是风化和侵蚀作用的共同作用结果。

仅有光照,无法拂去岩石表层碎屑,不足以形成“圆头圆脑”;球状风化是花岗岩地貌景观;融水侵蚀会形成切割地貌。

下图为某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示()A.甲岩石形成早于岩浆岩B.乙处为向斜谷C.丙断层形成于泥砂岩之前D.丁为断块山21.该地区()①地形以山地为主②易形成喀斯特地貌③乙地适宜修水库④丙地可能有地下水出露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20选B,21选D。

第20题,结合图示,甲岩石位于沉积岩层的最上层,故形成年代最晚;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可判断为向斜,地表为谷地,故为向斜谷;丙断层附近泥砂岩也发生断裂,故断层形成于泥砂岩之后;丁处为背斜山。

第21题,该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不大,主要以低矮的山地、丘陵为主。

该地区石灰岩广布,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易形成喀斯特地貌;丙地虽然为谷地,但地下多为石灰岩,易形成地下溶洞,导致地表水下渗,故不宜修建水库;丙地有断层,且地势较低,可能有地下水出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