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穴位讲解图

合集下载

人体各部位穴位图(果断收藏!)

人体各部位穴位图(果断收藏!)

⼈体各部位⽳位图(果断收藏!)⼀、⼈体头部⽳位图及作⽤功效头维⽳的作⽤:治疗⽬痛、眼跳、头痛上关⽳的作⽤:治疗⽿聋、⽿鸣、偏头痛、上⽛痛、⾯神经⿇⽊下关⽳的作⽤:治疗⾯神经⿇痹及痉挛、⽛痛翳风⽳的作⽤:治疗⽿聋、⽿鸣、下颌肿痛、⾯神经⿇痹及痉挛颊车⽳的作⽤:治疗⾯神经⿇痹及痉挛、⽛痛、下颌关节紧闭颧髎⽳的作⽤:治疗⾯部神经⿇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痛⼤迎⽳的作⽤:治疗⾯神经⿇痹及痉挛、⽛痛、下颌肿痛、⾯部浮肿神庭⽳的作⽤:治疗头痛、⿐病阳⽩⽳的作⽤:治疗头痛、⽬眩、眼跳、夜盲丝⽵空⽳的作⽤:治疗偏正头痛、⽬眩、⽬⾚、眼跳睛明⽳的作⽤:治疗眼部诸疾患四⽩⽳的作⽤:治疗⾯神经⿇痹、⽬部疾患、⾯神经痛巨髎⽳的作⽤:治疗⾯神经⿇痹、⽬部疾患、⽛痛、⿐炎、泪囊炎⽔沟⽳的作⽤:治疗昏迷、中暑、休克兑端⽳的作⽤:治疗⿐窦炎、⿐息⾁、⽛龈肿痛上星⽳的作⽤:治疗头痛、⽬痛、⿐痛攒⽵⽳的作⽤: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痛、⿐塞、⾯肿瞳⼦髎⽳的作⽤:治疗眼部疾患、头痛承泣⽳的作⽤:治疗⾯神经⿇痹、眼跳、⽬部疾患迎⾹⽳的作⽤:治疗⿐病、⾯神经⿇痹、⾯肿⽲髎⽳的作⽤:治疗⿐衄、⿐息⾁、⿐炎地仓⽳的作⽤:治疗⾯神经⿇痹及痉挛、⼝⾓炎、⼝腔炎承浆⽳的作⽤:治疗糖尿病、颜⾯病、⽛痛、不语⼆、胸部腹部⽳位图及作⽤功效天突⽳的作⽤:治疗咳喘、咽喉肿痛、咯⾎、失⾳、噎嗝璇玑⽳的作⽤:治疗咳喘、咽喉肿痛神藏⽳的作⽤: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欲不振华盖⽳的作⽤:治疗咳喘、胸满膻中⽳的作⽤:治疗⽓短、哮喘、噎嗝鸠尾⽳的作⽤:治疗胃痛、呕吐、⽓喘、胸满上脘⽳的作⽤:治疗胃肠疾患梁门⽳的作⽤:治疗胃肠胀痛、腹泄、不思饮⾷中脘⽳的作⽤:治疗胃肠疾患、⽓喘下脘⽳的作⽤:治疗胃肠疾患⽔分⽳的作⽤:治疗⽔肿、肠鸣、腹痛、腹胀神阙⽳的作⽤:治疗肠鸣、腹痛、腹泄、虚脱⽓海⽳的作⽤:治疗泌尿、⽣殖系统诸症、便秘、虚脱、⽔肿关元⽳的作⽤:治疗泌尿、⽣殖系统诸症、虚脱、体质虚弱中极⽳的作⽤:治疗泌尿、⽣殖系统诸症、下腹痛、⽔肿曲⾻⽳的作⽤:治疗遗精、⾚⽩带、尿闭横⾻⽳的作⽤:治疗精索及睾丸痛、淋病、遗精、尿闭⼈迎⽳的作⽤:治疗咽喉肿痛、⾼⾎压缺盆⽳的作⽤:治疗咳喘、胸满、项强⽔突⽳的作⽤:治疗咽喉肿痛、咳喘、颈肿云门⽳的作⽤:治疗咳嗽、喘息、胸闷⽓舍⽳的作⽤:治疗咽喉肿痛、咽⾷不利、颈项强痛⽓户⽳的作⽤:治疗咳喘、胸肋胀痛中府⽳的作⽤:治疗咳嗽、喘息、胸痛灵墟⽳的作⽤: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欲不振神封⽳的作⽤: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欲不振期门⽳的作⽤:治疗胸肋痛、呕吐、消化不良不容⽳的作⽤:治疗腹满、呕吐、胸痛、吐⾎、咳嗽章门⽳的作⽤:治疗呕吐、腹胀、腰冷背痛太⼄⽳的作⽤:治疗胃肠疾患天枢⽳的作⽤:治疗胃肠疾患、⽔肿、⽉经不调⼤横⽳的作⽤:治疗腹泄、便秘、⼩腹痛、胃下垂外陵⽳的作⽤:治疗脐周痛带脉⽳的作⽤:治疗妇⼥经带病、腰肋痛⽔道⽳的作⽤:治疗⼩腹胀满、尿闭、腹⽔、精索及睾丸痛府舍⽳的作⽤:治疗腹痛⽓冲⽳的作⽤:治疗阴茎肿痛、睾丸痛、妇⼥经漏胎产诸症冲门⽳的作⽤:治疗腹胀痛、尿闭三、⼈体背部⽳位图及作⽤功效定喘⽳的作⽤:治疗哮喘肩中俞⽳的作⽤: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肩外俞⽳的作⽤: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肩井⽳的作⽤: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秉风⽳的作⽤:治疗肩胛痛、肩凝天宗⽳的作⽤:治疗肩胛痛、⼿⿇、⽿鸣、⽿聋、上肢痛臑俞⽳的作⽤:治疗肩臂酸痛膈俞⽳的作⽤:治疗咳嗽、吐⾎、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魂门⽳的作⽤: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脾俞⽳的作⽤: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京门⽳的作⽤: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三焦俞⽳的作⽤: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海俞⽳的作⽤:治疗腰痛、痔疮关元俞⽳的作⽤: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膀胱俞⽳的作⽤: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秩边⽳的作⽤:治疗腰痛、坐⾻神经痛、前列腺炎⽩环俞⽳的作⽤:治疗遗精、⽩带、⼆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会阳⽳的作⽤: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腹泄、痔疮四、胳膊⼿部⽳位图及作⽤功效商阳⽳的作⽤:治疗⼿痛⿇、脑充⾎少商⽳的作⽤:治疗喉哑、⿇痹、呕吐、呃逆合⾕⽳的作⽤:治疗中风、感冒、头痛、⽛痛、⽉经闭阳溪⽳的作⽤:治疗⼿痛⿇、⽿⽬齿痛阳池⽳的作⽤:治疗感冒、上肢、⼿腕关节炎⽀沟⽳的作⽤:治疗⼤便秘结、⼿⾜倦怠四渎⽳的作⽤:治疗齿痛、肘臂痛⼿三⾥⽳的作⽤:治疗齿痛、半⾝不遂曲池⽳的作⽤:治疗肘中痛、⽉经不调、上臂痛、半⾝不遂肩髃⽳的作⽤:治疗肩臂不举、肩痛、中风、齿痛、半⾝不遂曲垣⽳的作⽤:治疗神经痛、肩部⿇痹肩髎⽳的作⽤:治疗风湿性肩周炎、肩部⿇痹肩贞⽳的作⽤:治疗肩关节炎、上肢⿇痹消泺⽳的作⽤:治疗颈痛、⿇痹、头痛清冷渊⽳的作⽤:治疗肩痛、头痛天井⽳的作⽤:治疗喘息中魁⽳的作⽤:治疗⼿指不伸少泽⽳的作⽤:治疗⼝⼲、前臂痛、⼩指痛、头痛液门⽳的作⽤:治疗⼿臂痛、头痛、齿痛前⾕⽳的作⽤:治疗吐⾎、⽿鸣、⼿痛后溪⽳的作⽤:治疗肘臂痛⿇、⽿聋中渚⽳的作⽤:治疗头痛、⽿聋、⼿臂痛不得屈伸阳⾕⽳的作⽤:治疗臂痛、腕痛、晕眩、⽿聋、⽿鸣养⽼⽳的作⽤:治疗肩臂痛⿇、弱视外关⽳的作⽤:治疗上肢⿇痹、半⾝不遂⽀正⽳的作⽤:治疗肘臂痛、头痛、感冒尺泽⽳的作⽤: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海⽳的作⽤:治疗上臂痛⿇、⼼肺痛青灵⽳的作⽤:治疗肘关节伤痛尺泽⽳的作⽤: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曲泽⽳的作⽤:治疗肘痛、热病少海⽳的作⽤:治疗头⽬眩晕、颈椎病、肘挛⼿颤、⼼痛间使⽳的作⽤:治疗调经、⼼脏病、中风、液肿列缺⽳的作⽤:治疗头痛内关⽳的作⽤:治疗半⾝不遂、臂痛、⼼脏病⼤陵⽳的作⽤:治疗⼼脏病、热病神门⽳的作⽤:治疗失眠、头晕痛、⼼脏病鱼际⽳的作⽤:治疗齿痛、头痛少府⽳的作⽤:治疗⼼脏病劳宫⽳的作⽤:治疗中风、齿痛少商⽳的作⽤:治疗喉哑、⿇痹、呕吐、呃逆五、⼈体腿部⽳位图及作⽤功效伏兔⽳的作⽤:治疗下肢⿇痹、腰痛、胸痛阴市⽳的作⽤:治疗腿痛、⽔肿、糖尿病梁丘⽳的作⽤:治疗膝部⿇痹犊⿐⽳的作⽤:治疗脚⽓、膝关节痛⿇、⽔肿⾜三⾥⽳的作⽤:治疗脚⽓、⿇痹、各种慢性病、胃病、便秘、全⾝病上巨虚⽳的作⽤:治疗四肢痛⿇、腰痛、肠胃病条⼝⽳的作⽤:治疗肩臂不举、不肢痛⿇、胃肠病丰隆⽳的作⽤:治疗下肢痉挛、痛⿇下巨虚⽳的作⽤:治疗坐⾻神经痛、脑贫⾎解溪⽳的作⽤: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冲阳⽳的作⽤:治疗胃胀、⾜⿇痹陷⾕⽳的作⽤:治疗胸胀痛、盗汗内庭⽳的作⽤:治疗腿肿、头痛、转筋箕门⽳的作⽤:治疗腿痛、⽣殖器病环跳⽳的作⽤:治疗腰腿痛、半⾝不遂、舒筋活⾎⾎海⽳的作⽤:治疗⼀切⾎病、妇科病阴⾕⽳的作⽤:治疗膝痛、阳痿、带下风市⽳的作⽤:治疗下肢⿇⽊阴陵泉⽳的作⽤:治疗糖尿病、腰病中渎⽳的作⽤:治疗半⾝不遂、⿇痹、下肢病膝阳关⽳的作⽤:治疗膝关节炎、下肢⿇痹、脚⽓地机⽳的作⽤:治疗⼩腿痛⿇、胃肠病阳陵泉⽳的作⽤:治疗半⾝不遂、关节炎⾜三⾥⽳的作⽤:治疗脚⽓、⿇痹漏⾕⽳的作⽤:治疗⼩腿痛、神衰、脊髓病三阴交⽳的作⽤:治疗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性病三阳交⽳的作⽤:治疗⼩腿痛、颈椎痛阳辅⽳的作⽤:治疗腰腿痛悬钟⽳的作⽤:治疗⼿⾜不遂、⼀切⾻病复溜⽳的作⽤:治疗下肢⿇痹、浮肿、虚脱、盗汗、腹泻、腰痛太溪⽳的作⽤:治疗四肢⿇痹照海⽳的作⽤:治疗下肢病、肾病公孙⽳的作⽤:治疗⼀切⽓病环跳⽳的作⽤:治疗腰胯腿疼、挫闪腰疼、半⾝不遂、舒筋活⾎、下肢痿痹、遍⾝风疹、膝踝肿痛不能转侧承扶⽳的作⽤:治疗坐⾻神经痛、下肢瘫痪、臀部下垂、痔疾、⼩便不利股门⽳的作⽤:治疗腰腿疼、坐⾻神经痛委中⽳的作⽤:治疗腰腿痛、风寒、半⾝不遂、腹痛、吐泻浮郄⽳的作⽤:治疗便秘、膝关节痛、吐泻、急慢性肠炎、⿇⽊、坐⾻神经痛、清热降温、舒筋通络委阳⽳的作⽤:治疗膝关节痛、腰脊强痛、⼩便不利、此⽳解热合阳⽳的作⽤:治疗⾻髓病、抽筋、⽉经不调、前列腺炎、睾丸炎、⼦宫内膜炎、腓肠肌痉挛承筋⽳的作⽤:治疗⼀切筋痛、便秘、急性腰扭伤、⼩腿痛筑宾⽳的作⽤:治疗腹痛、痛经、肾炎、腿痛、膝盖发软、没劲、睾丸炎、精神分裂症承⼭⽳的作⽤:治疗内外伤痛、痔疾、脚⽓、便秘、腰腿拘急疼痛飞扬⽳的作⽤:治疗头痛、眩晕、腰膝酸痛、癫痫、脚⽓、⼩腿⽆⼒跗阳⽳的作⽤:治疗头痛、头重、下肢⿇痹、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脚⽓、脚腿痛、退热散风、舒筋活络昆仑⽳的作⽤:治疗头痛、眩晕、腰痛、⾼⾎压、难产、肠结⽯申脉⽳的作⽤:治疗痉挛、补阳益⽓、疏导⽔湿、此⽳主伸展⼀切⾦门⽳的作⽤:治疗头痛、眩晕、癫痫、腰膝痛、外踝痛、下肢痹痛、筋病京⾻⽳的作⽤:治疗头痛、项强、癫痫、腰痛、脚痛仆申⽳的作⽤:治疗脚⽓、⾜跟⾻痛、膝关节炎、踝关节炎涌泉⽳的作⽤:治疗⾼⾎压、呃逆、此⽳主将⼀切丘墟⽳的作⽤:治疗坐⾻神经痛、腰痛、肺炎、肋膜炎解溪⽳的作⽤: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中封⽳的作⽤:治疗全⾝⿇痹、腰痛、遗尿冲阳⽳的作⽤:治疗胃胀、⾜⿇痹⾜临泣⽳的作⽤:治疗全⾝⿇痛、眩晕陷⾕⽳的作⽤:治疗胸腹痛胀、炎肿、盗汗太冲⽳的作⽤:治疗腰痛、调经内庭⽳的作⽤:治疗腿肿、头痛、转腹⾏间⽳的作⽤:治疗便秘、腹痛、腰痛侠溪⽳的作⽤:治疗⽿聋、头晕痛、下肢⿇痹厉兑⽳的作⽤:治疗⾜痛、脑贫⾎、⿇痹多梦。

颈肩腰腿痛穴位讲解图【68页】_291

颈肩腰腿痛穴位讲解图【68页】_291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患者可采用正坐或俯伏的姿势;该穴位于
劳 人体的颈部;在后颈凹处左右约2厘米处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治疗老花眼 颈部
扭筋落枕 脑溢血后的复原都非常有效;此外;长期指压此穴;还可以缓
解歇斯底里 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颈部扭筋落枕 治疗老花眼
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 治疗歇斯底里等
颈部:
天柱 百劳 大杼
临床常用穴位
天柱 word
〖取穴方法〗 天柱穴位于项部大 筋斜方肌外缘之后 发际凹陷中;约当 后发际正中旁开1 3寸 〖主治疾病〗 头痛;项强;鼻塞;癫 狂痫;肩背病;热病

〖取穴方法〗 天柱穴位于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
柱 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 3寸 〖解剖〗 在斜方肌起部;深层为头半棘肌
❖ 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 强直为主症的疾 病
❖ 由于风寒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故常称为漏肩风; ❖ 因本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成人;故俗称五十肩; ❖ 因患肩局部常畏寒怕冷;尤其后期常出现肩关节的粘
连;肩部呈现固结状;活动明显受限;故又称肩凝症 冻 结肩等
❖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
❖ 主穴 外劳宫 阿是穴 肩井 后溪 悬钟
❖ 操作 毫针泻法 先刺远端穴落枕 后溪 悬钟; 持续捻转;嘱患者慢慢活动颈项;一般疼痛可 立即缓解 再针局部的腧穴;可加艾灸或点刺出 血
经外穴名 出自《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在手背侧;第2 3掌骨 之间;掌指关节后0 5寸 主治落枕;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麻痹;五指不 能屈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发痛等 直刺0 51寸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 分钟
大椎
〖取穴方法〗位于人体后正中 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疾病〗热病;疟疾;咳喘; 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 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中 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颈酸疼 肩部酸痛 手臂疼痛 手臂麻痹等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肺俞穴 大 椎穴治咳嗽 气喘;配合谷穴治 伤风咳嗽 〖刺灸法〗斜刺0 5~1寸;可灸 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

颈肩腰腿痛中医特色疗法 PPT课件

颈肩腰腿痛中医特色疗法 PPT课件
后溪、阳溪、风池、合谷、颈夹脊 • 药物选择:1%普鲁卡因2毫升、强的松龙1毫升和当归注
射液2毫升的混合液 • 针具选择:5ml注射器,2-4号针头 • 每穴用药剂量:0.1~0.5ml • 疗程:qd~qod,10次1疗程
落枕穴定位
落枕穴:手背侧,当第2、 第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约 0.5寸处。主治项强、落枕。
颈肩腰腿痛常用穴位
• 上肢:肩贞、肩髃、臂脯、侠白、尺泽、曲池、手三 里、少海、小海、外关、内关、合谷、后溪
• 下肢:环跳、秩边、殷门、髀关、伏兔、梁丘、阳陵 泉、阴陵泉、丰隆、承山、绝骨、太溪
• 腰背: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督脉穴位、腧穴穴位
颈项疼痛常用穴位
• 主穴1-2:阿是、落枕(项强、外劳宫)、后溪、大椎 • 配穴2-4:手三里、列缺、悬钟(绝谷)、肩井、肩髃、
注射 • 如采用麻醉性药物(如普鲁卡因)者,则称为穴位封
闭疗法
水针疗法溯源
• 水针疗法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才逐步形成 • 将西医的封闭疗法与中医的针灸疗法相结合用于临床,
被称为“孔穴封闭” • 穴位选择逐步多样化,使用范围涉及内、外、妇、儿、
五官等临床各科 • 药物选择扩展到中药、西药以及中西药物混合针剂,
常用刺络器械
自制简易刺络器械
辅助工具
刺络取穴原则
• 循经取穴 • 相关腧穴 • 阿是穴 • 病灶区取穴 • 足太阳膀胱经 • 督脉取穴
常见病刺络穴位选择举例
常见病 头痛 扁桃体炎 高热
痤疮
白癜风
穴位选择
大椎、太阳 少商、商阳 大椎 十宣 内迎香 大椎 肺腧、胃腧 皮损处
刺法
点刺 点刺 点刺 点刺 点刺 点刺 挑刺 从刺
辅助疗法
拔罐 — 拔罐 — — 拔罐 拔罐 —

颈肩腰腿痛手三针、足三针疗法

颈肩腰腿痛手三针、足三针疗法

颈肩腰腿痛手三针、足三针疗法原安徽中医学院名老中医张显臣运用手三针、足三针治疗颈肩腰腿痛、顽固性头痛、牙痛、肋间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等疑难痛症近30年,其收效之神速,效果之确切,可谓是:入针即效,拔针即愈,大多能在1~2分钟之内显效或治愈。

手三针、足三针疗法,用之者神,得之者秘,社会上掌握此技的医家并不多见,今不揣浅陋,公之于众,推而广之。

一、手三针、足三针的穴位1、手三针是:后溪、中渚、间谷。

间谷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之三间与合谷两穴连线之中点。

它的适应症是:凡三间穴、合谷穴两穴的适应症均是其适应症。

尤其对颈肩肘臂指部的疼痛麻木,疗效甚为突出,也治头痛、牙痛、腰脊痛,。

中渚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在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间后方凹陷处。

主治:目眩头痛,肘臂痛,五指不得屈伸,四肢麻木、战振、蜷挛无力,肘臂连肩疼痛。

后溪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的循经线上,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尺侧,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

主治:头项强不得回顾,癫痫不醒人事,臂肘拘急,手足拘挛,手足颤摇不能握,中风昏仆不能言语,腿膝腰背历节周身疼痛,手足麻痹,牙痛,头痛,伤寒感冒。

这三个穴位的取穴方法均以松握拳为度。

以上三穴,分取之可治各自的主证,合而用之更有协同作用。

或三穴同用,或两穴同用,或与足三针之一两穴同用,对于颈、肩、臂、肘、手指,及臂、脊、腰、胯、腿、足、趾等部位疼痛麻木,以及头痛、牙痛、偏头痛、胁肋痛(肋间神经痛、胆囊或肝部疼痛),疗效甚为理想,往往拔针而愈。

2、足三针是:太冲、内庭、足临泣。

足临泣:位于足少阳胆经的循经线上,在第四、五趾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内庭穴:位于足阳明胃经的循经线上,第二、第三跖趾关节前当足次趾外间凹陷中。

单刺此穴治疗大、小腿的疼痛麻痹(特别是前侧),足面的肿痛,足趾、足心痛麻,内外踝的疼痛肿胀等症效果特别突出。

太冲穴:位于足厥阴肝经的循经线上,在第一、第二跖骨的骨间隙中,当大趾本节后一寸五分凹陷中,以指轻按有动脉应指。

最全人体穴位图和对治病症(最新彩图)

最全人体穴位图和对治病症(最新彩图)

快来收藏:已知最全面的人体穴位图及对治病症(彩图)特效穴位:1. 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 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3. 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 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 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 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 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 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 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 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 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 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 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颈肩腰腿痛的针灸中医保健治疗ppt课件

颈肩腰腿痛的针灸中医保健治疗ppt课件
12
• 病因病机 • 2邪气侵袭 • (2)居外环境欠佳居住在高寒、潮湿地区、
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寒冷、野外的环 境中生活工作而易患痹证。 • (3)起居调摄不慎日常生活不注意防护,如 睡眠时不着被褥,夜间单衣外出,病后及劳后 居处檐下、电风扇下,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 等。
13
• 病因病机 • 3 药物 • 服用某些抗炎类、激素类药物所造成的软骨
• 5.葡萄:具有补气血、强筋骨之功效。早在《 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主筋骨湿痹,益 气倍力,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可作酒。
34
• 食疗 • 6羊骨:性温,味甘,具有补肾、强筋骨之功
效,痹痛日久,多损及肝肾。羊胚骨炙至焦黄 色,研极细末,每次食后以温黄酒送服3~6克 ,1日2次,治疗腰椎痛、筋骨痛 • 7.-桑葚:具有补益肝肾利关节,健步履,祛风 湿之功,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者宜食之。《随息 居饮食谱》中也认为:桑葚所以,中老年人关 节酸痛或体虚痹痛者,食之最宜。
• 2.蛇肉:无论有毒蛇或是无毒蛇,蛇肉无毒, 皆可食用。蛇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透筋骨 之功效。凡风湿顽痹,骨节疼痛者均宜食用。 以蛇浸酒饮用,更为适宜。
• 3.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虚损、除风湿、 强筋骨之功效,适宜治疗风寒湿痹。
33
• 食疗
4.樱桃:性温,味甘,具有益气、祛风湿的作用 。可治四肢关节酸痛,尤以浸酒食用为宜。《 滇南本草》中记载:“樱桃,治一切虚证,能 大补元气,滋润皮肤;浸酒服之,治左瘫右痪 ,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
23
• 针灸按摩治疗 常用穴位简介: • 肾关穴
补肾健脾,治疗肾虚脾虚的各种病变,还可 以治疗肩周炎有良效。
24
• 针灸按摩治疗 常用穴位简介: • 凤池穴 • 功效:祛风解表,醒脑开窍,治疗头痛头

人体穴位图(图解+说明)

人体穴位图(图解+说明)

人体穴位全图附加: 人体12个重要穴位(从上到下)1、合谷穴。

合谷穴的取穴: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2、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

用手指甲点压有痛感处。

属于手太阴肺经。

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等。

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压1-2分钟。

3、神门穴:位于掌小指侧腕横纹尺端稍上方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

功能:安心宁神,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症。

可用“贴膏法”:一般活血止痛膏均可,剪成一元硬币大小,晚餐后贴于净后神门穴处,次晨取下,可辅助治疗失眠症。

4、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5、后溪穴:位于手掌上横纹(手掌最上面一条横纹)尽头处,即小指弯与手掌成90度时,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

全身人体穴位图与注解(免费)

全身人体穴位图与注解(免费)
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 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络走向包括: 1、手三阴经:从胸沿臂内侧走向手。 2、手三阳经:从手沿臂外侧走向头。 3、足三阴经:从足沿腿内侧走向腹。
·躯干部
31、天突: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 32、膻中: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33、气海: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 34、大包:在极泉穴与第十一浮肋端之中点处。 35、腹哀:在大横穴上三寸、即剑突尖下。 36、期门:在脐上六寸、巨阙穴旁开三寸五分处。 37、鸠尾:在脐上七寸,即剑突尖下。 38、神阙:在腹部、脐窝中央处。 39、步廊:在中庭穴旁开二寸处。 40、极泉:举臂开腋时,在腋窝中间、腋动脉内侧。 41、曰月:在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即期门下一寸。 42、上脘:在腹部正中线上,脐上五寸处。 43、京门:在第十二肋骨头下。 44、急脉:在大腿内侧面上部,从耻骨联合之中央外量二寸五分。 45、梁门:在腹上部、脐上四寸、中脘穴旁开二寸处。 46、章门: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缘。 47、库房:在锁骨中线第一肋间隙处,即华盖穴旁开四寸。 48、维道:在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枢前下五分处。 49、渊腋:在腋下三寸,乳头旁开四寸陷中。 50、中府:在云门穴下方约一寸,第一、二肋骨之间,距胸骨正中线六寸处。 51、下脘:在腹部正中线,脐上二寸处。 52、不容:在幽门穴旁开一寸五分,即巨阙穴旁开二寸处。 53、带脉:在章门穴下与脐相平处。 54、乳中:在乳头中央处。
5
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即是。

人体穴位(含图)

人体穴位(含图)

人体耳穴图左脚掌右脚掌头部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後发际正中上七寸。

2,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後约一寸凹陷处。

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後方的凹陷处。

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一寸五分处.7,晴明:在内眼角上方0.1寸处.8,耳门: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9,素口:在鼻尖端正中处.10,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12,承泣:眼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缘上.13,下关:在顴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14,风府:在後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处,即两筋之间陷中。

15,风池:平风府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16,脑户:在後发际正中上量二寸五分,当枕骨粗隆之上缘陷中.17,上廉泉:在颌下正中一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

18,颈臂: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19,哑门:在向後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20,缺盆:在颈外侧处部,锁骨上窝之中点处。

21,天容:在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

22,廉泉:在颈前部正中线,喉头结节上方陷处.23,扁桃:在下颌角下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4,天牖:在乳突後下方,胸锁乳突肌後缘近发际处.25,天柱:在哑门穴旁开三寸处。

26,人迎:在结喉旁开一寸五分,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7,翳风:在耳垂後,乳突和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

28,扶突:在胸锁乳突肌後缘与结喉相平处.29,天窗:在颈外侧部,下颌角下,扶突穴後,胸锁乳突肌後缘处.30,天鼎:在胸锁乳突肌後缘,扶突穴下一寸处.躯干部31,天突: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

32,膻中: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33,气海: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34,大包:在极泉穴与第十一浮肋端之中点处。

最全超高清的人体穴位图

最全超高清的人体穴位图

最全超⾼清的⼈体⽳位图⼿太阴肺经⼿太阴肺经是⼗⼆经脉⽓⾎流注的始发经,联系的脏腑器官有胃、喉咙和⽓管,属肺,络⼤肠,在⾷指与⼿阳明⼤肠经相接。

中府【部位】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 ⼨。

【主治】咳嗽、⽓喘、咳吐脓⾎、胸膈胀满。

云门【部位】在胸部,锁⾻下⽅凹陷中,肩胛⾻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

【主治】咳嗽、⽓喘、胸痛、肩痛。

天府【部位】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3 ⼨,肱⼆头肌桡侧缘处。

【主治】咳嗽、⽓喘。

侠⽩【部位】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4 ⼨,肱⼆头肌桡侧缘处。

【主治】咳嗽、⽓喘、烦满、上臂内侧神经痛。

尺泽【部位】在肘区, 肘横纹上,肱⼆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主治】咳嗽、⽓喘、胸部胀满、热病、咽喉肿痛、呕吐、泄泻。

孔最【部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 ⼨,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主治】咯⾎、⿐出⾎、咽痛、肘臂痛。

列缺【部位】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 ⼨,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主治】咳嗽、⽓喘、少⽓不⾜以息、偏正头痛、颈项僵硬、咽喉痛。

经渠【部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 ⼨,桡⾻茎突与桡动脉之间。

【主治】咳嗽、⽓喘、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胸背痛、掌中热、⽆脉症。

太渊【部位】在腕前区,桡⾻茎突与⾈状⾻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主治】⽆脉症、脉管炎、咳嗽、肺炎、⼼动过速、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膈肌痉挛。

鱼际【部位】在⼿外侧,第1掌⾻桡侧中点⾚⽩⾁际处。

【主治】咽喉肿痛。

【部位】在⼿指, 拇指末节桡侧, 指甲根⾓侧上⽅0.1 ⼨(指⼨)。

【主治】咽喉肿痛、中风昏迷、⼩⼉惊风、热病、中暑呕吐。

⼿阳明⼤肠经经⽳⼿阳明⼤肠经在⾷指与⼿太阴肺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下齿、⿐,属⼤肠,络肺,在⿐旁与⾜阳明胃经相接。

商阳【部位】在⼿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侧上⽅0.1 ⼨(指⼨)。

【主治】咽喉肿痛、昏厥、中风昏迷、热病汗不出。

⼆间【部位】在⼿指,第2 掌指关节桡侧远端⾚⽩⾁际处。

颈肩腰腿痛(2016潘岩)

颈肩腰腿痛(2016潘岩)

针灸麻醉:一根细长的银针轻轻地捻入病人的手部,然后接通电流,
这样就对病人起到麻醉作用。而在整个前列腺切除手术过程中,病人
没有一点痛苦的表现。这个手术现场震惊了美国总统。医生告诉他,
那根银针扎在合谷穴上,循经感传到头颈部内,便可以起麻醉作用。
科普-黄金七大穴位
• 3、气海穴

升发阳气、治腹泻、体质虚寒
使用方法:大力神雀啄灸在治疗的过程中, 以“风府穴”为中心,进行施灸。同时, “风池穴”也在施灸范围内。实现多一个穴 位同时施灸。
治疗距离: 15CM±3CM 治疗时间: 30min
第一张
大力神雀啄灸穴位实施图
第二张
颈椎病(2)
• 某些颈椎病引起的临床症状在采取施灸“风池穴、风府穴”疗效不佳 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施灸“大椎穴”。
第九张
大力神雀啄灸穴位实施图
第十张
雀啄灸穴位实施图
第十一张
坐骨神经痛
• 坐骨神经痛主要以外邪(风、寒、湿)及损伤为主因,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腰腿痉挛疼痛,难以屈伸,多麻木发凉等。
• 主取部位或穴位:命门穴、腰阳关、环跳穴、承扶穴。
命门穴:强健腰膝。 腰阳关:补肾强腰、治腰痛。 环跳穴:膀胱经最大的排毒通道 承扶穴:腰骶臀股部疼痛。
颈肩腰腿痛
穴位个人小结分享篇
颈椎病(1)
• “气血”理论 淤血阻脉,不通则痛;气虚无援,血运不畅。 • 颈椎病分为很多种,根据症状分类以下几种: • 主要症状:头痛、头晕、落枕、颈肩不适、手臂麻木等。 • 主要针对性:如:头痛、头晕主要取穴为风池穴、风府穴。
黄金穴位之一风池穴:缓解头痛头晕。 风府穴:头痛、头晕。
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人体穴位图背部

人体穴位图背部

人体穴位图背部
以下是人体背部的一些重要穴位:
1. 大椎穴(GV14):位于颈椎第7椎骨棘突下凹陷处。

有舒肝理气,开窍醒脑的作用。

2. 风池穴 (GB20):位于颈椎大椎穴下方两侧,约在头颈交界处。

有舒肝解郁、消除头痛、眩晕的作用。

3. 膀胱经穴 (BL23):位于脊柱两侧第2、3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强肾壮阳的作用。

4. 肾俞穴 (BL23):位于腰椎第2椎骨棘突下凹陷处。

对肾脏有保健作用。

5. 大肠俞穴 (BL25):位于脊柱两侧第5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有清热祛湿、健脾益气的作用。

6. 三焦俞穴 (BL22):位于脊柱两侧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有健脾益气、调理内分泌的作用。

请注意,这里列举的穴位仅供参考,使用中应谨慎,并最好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或指导。

颈肩腰腿痛穴位讲解图 ppt课件

颈肩腰腿痛穴位讲解图 ppt课件

2020/10/15
4
❖ 中医临床分型:
风寒痹阻型:夜寐露肩或久卧湿地而导致颈强脊
痛,肩臂酸楚,颈部活动受限,甚则手臂麻木发 冷,遇寒加重。或伴形寒怕冷、全身酸楚。舌苔 薄白或白腻,脉弦紧。
劳伤血瘀型:有外伤史或久坐低头职业者,颈项、
肩臂疼痛,甚则放射至前臂,手指麻木,劳累后 加重,项部僵直或肿胀,活动不利,肩胛冈上下 窝及肩峰有压痛。舌质紫黯有瘀点,脉涩。
7
பைடு நூலகம் 颈部:
天柱 百劳 大杼
临床常用穴位
2020/10/15
8
天柱.word
〖取穴方法〗 天柱穴位于项部大 筋(斜方肌)外缘 之后发际凹陷中, 约当后发际正中旁 开1.3寸。 〖主治疾病〗 头痛,项强,鼻塞, 癫狂痫,肩背病, 热病。
2020/10/15
9

〖取穴方法〗 天柱穴位于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
11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患者可采用正坐或俯伏的姿势,该穴
劳 位于人体的颈部,在后颈凹处左右约2厘米处。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治疗老花眼、
颈部扭筋(落枕)、脑溢血后的复原都非常有效,此外,长期指压
此穴,还可以缓解歇斯底里。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颈部扭
筋(落枕)、治疗老花眼、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治疗歇斯底里等。
〖主治疾病〗 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肩中俞穴、肩外俞穴治肩背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l)八会穴之一,骨会大杼;手足太阳经交会穴。 (2) 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 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别名〗背俞穴,本神穴,百旁穴,百劳穴。 〖穴义〗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快速上行。

【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针灸绝技:手三针、足三针!

【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针灸绝技:手三针、足三针!

【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针灸绝技:手三针、足三针!运用足三里穴交替加“手三针、足三针”治疗颈肩腰腿和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头痛、牙痛等疑难痛症,其收效之神速,效果之确切,可谓是:入针即效,拨针即愈。

■ 足三里穴 (三里是强壮要穴,若要安,三足常不断。

)一、手三针、足三针的来历针灸临床工作中,根据其对颈肩腰腿痛等痛症的确切疗效而提出命名的。

二、手三针、足三针各是哪几个穴位手三针是:后溪、中渚、间谷。

足三针是:太冲、内庭、足临泣。

1、间谷穴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一个新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之三间与合谷两穴连线之中点。

它的适应症是,凡三间、合谷两穴的适应症均是其适应症。

尤其对颈肩肘臂指部的疼痛麻木,疗效甚为突出。

现将《针灸聚英》关于三间、合谷两穴的主治范围摘引如下:三间:主治喉痹,咽中如梗,下齿龋痛,嗜卧,胸腹满,肠鸣洞泄,寒热症,唇口干,气喘,目眦急痛,吐舌,戾颈,喜惊,多唾,急食不通,伤寒气热,身寒结水等17种病症。

合谷:主治伤寒大渴,脉浮在表,发热恶寒,头痛脊强无汗,寒热症,鼻衄不止,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生血翳,头痛,下齿龋,耳聋,喉痹,面肿,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开,偏风,风疹痂疥,偏正头痛,腰脊内引痛,小片单乳蛾等22种病症。

间谷穴之所以能治上述两穴之病症,是因为其穴在两穴连线之中点,其敏感度较两穴高得多。

用指甲或其他小棒如火柴杆、圆珠笔头去按压该点,即会感酸胀,用同样的方法去按压合谷其酸胀度就会感到差一些,三间就更差了。

敏感度高的穴,得气快,疗效速,似乎无需争议的。

2、中渚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在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间后方凹陷处。

其主治,《针灸聚英》谓:“热病汗不出、目眩头痛,耳聋,目生翳膜,久疟,咽肿,肘臂痛,五指不得伸屈”等,《医宗金鉴》谓:“四肢麻木,战振,蜷挛无力,肘臂连肩红肿疼痛,手背痈毒。

”3、后溪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线上,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尺侧,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

其主治,《针灸聚英》谓:“疟寒热,目赤生翳,鼻衄,耳聋,胸满,头项强不得回顾,癫疾,臂肘拘急,痴疥。

全身人体穴位图与注解

全身人体穴位图与注解
5
主治疾病: 印堂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 攒竹穴: 寻找方法: 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 处)即是。 主治疾病: 攒竹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在学 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此穴,可见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 睛明穴: 取穴方法: 找寻此穴道时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 睛明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偏头痛、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三叉神经痛、近视等。 此穴同样是治疗眼部疾病常用的穴道之一,尤其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士来讲,更应该熟练准确的掌握此穴的取穴 方法,只要简单的按摩一两分钟,就可以明显的缓解眼部疲劳,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预防近视的穴 道之一,此外,还有攒竹穴、四白穴、太阳穴、承泣穴、鱼腰穴等眼部重要穴道一起配合来做,效果会更佳。 瞳子髎 寻找方法: 取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眼睛外侧一厘米处(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主治病征: 瞳子髎穴的主治病征为:指压此穴,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治疗常见的眼部疾病,并可以去除眼角皱纹。 承泣穴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 参看:人体穴位图. 主治疾病: 承泣穴的主治疾病为:近视、夜盲、眼颤动、眼睑痉挛、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
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 发际穴 阳白穴 印堂穴 攒竹穴 鱼腰穴 外明穴 睛明穴 丝竹空 瞳子髎 承泣穴 球后穴 四白穴 迎香穴 人中穴 地仓穴 承浆穴 补充:前顶 通天 上星 神庭 承光 当阳 五处 曲差 眉冲 素髎 兑端 龈交 上迎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挛所致。
临床分型
主症
颈项强痛,活动受限,头向患侧倾斜, 项背牵拉痛,甚则向同侧肩部和上臂放射, 颈项部压痛明显。
风寒袭络 气血瘀滞
【临床用穴】
治法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以局部阿是穴 及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外劳宫 、阿是穴、 肩井、 后溪 、 悬钟 操作 毫针泻法。先刺远端穴落枕、后溪、悬 钟,持续捻转,嘱患者慢慢活动颈项,一般 疼痛可立即缓解。再针局部的腧穴,可加艾 灸或点刺出血。
天宗
〖取穴方法〗 位于肩胛 部,当岗下窝中央凹陷 处,与第4胸椎相平。 〖主治疾病〗 肩胛疼痛, 气喘,乳痈、五十肩等 肩部疾病等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肩 外俞穴治肩胛痛;配膻 中穴、足三里穴治乳痈。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 0.5~1寸。
风门 〖取穴方法〗 位于人体 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主治疾病〗伤风,咳 嗽,发热头痛,项强, 胸背痛,感冒、颈椎痛、 肩膀酸痛 。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肺 俞穴、大椎穴治咳嗽、 气喘;配合谷穴治伤风 咳嗽。 〖刺灸法〗斜刺0.5~0.8 寸。
颈肩腰腿痛
临床常用穴位使用解析
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增生性颈椎炎、
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间关节、韧带等组织的 退行性改变刺激和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 脉和颈部交感神经等而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 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
年老体衰、肝肾不足、筋骨失养; 久坐耗气,劳损筋肉; 感受外邪,客于经脉; 扭挫损伤,气血瘀滞,经脉痹阻不通所致。
颈部:
天柱 百劳 大杼
临床常用穴位
天柱.word
〖取穴方法〗 天柱穴位于项部大 筋(斜方肌)外缘 之后发际凹陷中, 约当后发际正中旁 开1.3寸。 〖主治疾病〗 头痛,项强,鼻塞, 癫狂痫,肩背病, 热病。
天 柱
〖取穴方法〗 天柱穴位于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 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解剖〗 在斜方肌起部,深层为头半棘肌:有枕动、静脉干;布有 枕大神经干。 〖主治疾病〗 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痫,肩背病,热病。 〖人体穴位配伍〗 配大椎穴治头痛项强。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 及延髓。 〖穴义〗膀胱经的阳热之气由此快速上传头之天部。 〖名解〗天,一指穴内物质为天部阳气,二指穴内气血作用于人 的头颈天部。柱,支柱也,支承重物的坚实之物,在此喻意穴内气血饱 满坚实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在此为坚实饱满之状。本穴气血乃 汇聚膀胱经背部各俞穴上行的阳气所成,其气强劲,充盈头颈交接之处, 颈项受其气乃可承受头部重量,如头之支柱一般,故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强劲的阳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快速上行。 〖功能作用〗化气壮阳。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名解〗 1)大杼。大,大也,多也。杼,古指织布的梭子。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 吸热快速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虽散热冷缩 为水湿成份较多的凉湿水气,但在本穴的变化为进一步的吸热胀散并化为上行的强劲风 气,上行之气中水湿如同织布的梭子般向上穿梭,故名。 2)背俞。背,穴内气血来自于背部也。俞,输也。背俞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背部各 个俞穴。理同大杼名解。 3)本神。本,根本也。神,与鬼相对,言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也。本神穴名意指本 穴为头部气血的来源根本。本穴气血为湿冷的水气,运行为向头部传输,而头部为诸阳 之会,热有余而寒不足,本穴上行头部的湿冷水气能使头部之热降温,维持头部在正常 的温度范围,故名本神穴。 4)百旁。百,数量词,多也。旁,侧也。百旁名意指背俞各穴上行至本穴的阳热之 气不走督脉正中路线,而是走膀胱经的旁侧路线上行头部。理同大杼名解。 5)百劳。百,数量词,多也。劳,劳动也。百劳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背俞诸穴。理 同大杼名解。 6)骨会。骨,水也。会,汇合也。本穴为人之骨会者,是因为本穴的气血物质为人 体五脏六腑外输之气的冷缩水湿汇合之处,冷缩水湿表现出水的润下之性,故为骨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冷水气。 〖运行规律〗吸热后循膀胱经快速上行头颈天部。 〖功能作用〗为头部提供湿冷水气,清热除燥。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
中医临床分型:
风寒痹阻型:夜寐露肩或久卧湿地而导致颈强脊 痛,肩臂酸楚,颈部活动受限,甚则手臂麻木发 冷,遇寒加重。或伴形寒怕冷、全身酸楚。舌苔 薄白或白腻,脉弦紧。 劳伤血瘀型:有外伤史或久坐低头职业者,颈项、 肩臂疼痛,甚则放射至前臂,手指麻木,劳累后 加重,项部僵直或肿胀,活动不利,肩胛冈上下 窝及肩峰有压痛。舌质紫黯有瘀点,脉涩。 肝肾亏虚型:颈项、肩臂疼痛,四肢麻木乏力。 伴头晕眼花、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或月经不调。 舌红少苔,脉细弱。
诊 断 要 点
发病缓慢,以头枕、颈项、肩背、上肢等部位疼 痛,进行性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症。轻 者头晕、头痛、恶心、颈肩疼痛,上肢疼痛、麻 木无力;重者可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按受压部位的不同,一般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 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混合型等。经 常以神经根压迫和刺激症状为主要表现,以后逐 渐出现椎动脉、交感神经及脊髓功能或机构上的 损害,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X线片:颈椎有唇状骨刺突出,小关节及椎间孔 变窄或周围骨质密度增加,颈椎生理曲度消失或 反张。

临床分型及选穴
风寒痹阻:风府、风门---祛风通络; 劳损血瘀:膈俞、太冲---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肝肾亏虚:肝俞、肾俞---补益肝肾,生血养筋; 加减:肩背痛:肩井、天宗、风门---疏通经气、活 络止痛; 头晕目眩:百会、风池、太阳---祛风醒脑、明 目止痛 恶心、呕吐:天突、内关---调理肠胃
百劳.
〖取穴方法〗取定穴 位时,患者可采用正 坐或俯伏的姿势,该 穴位于人体的颈部, 在后颈凹处左右约2厘 米处。 〖主治疾病〗 治疗颈部扭筋(落 枕)、老花眼、中风 后遗症
百 劳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患者可采用正坐或俯伏的姿势,该穴 位于人体的颈部,在后颈凹处左右约2厘米处。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治疗老花眼、 颈部扭筋(落枕)、脑溢血后的复原都非常有效,此外,长期指压 此穴,还可以缓解歇斯底里。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颈部扭 筋(落枕)、治疗老花眼、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治疗歇斯底里等。 〖标准定位〗位于项部,当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取穴〗患者正坐位头稍前倾或俯卧位,大椎穴直上2寸,旁开1 寸处取穴。 〖功用〗滋补肺阴,舒筋活络。 〖主治疾病〗1、咳嗽,哮喘,肺结核。 2、颈项强痛,角弓反张。 〖刺灸法〗直刺或向内斜刺0.5-1寸;可灸。

经外穴名。出自《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在手背侧,第2、3 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主治落枕,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 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发痛等。直刺0.5-1寸。艾 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具体在在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指背 动、静脉,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 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
临床分型

手太阴经证:以肩前中府穴区疼痛为主,后伸疼痛 加剧; 手阳明、少阳经证:以肩外侧肩髃 、肩髎疼痛为主, 三角肌压痛,外展疼痛加剧。 手太阳经证:以肩后侧肩贞、臑俞穴疼痛为主,肩 内收时疼痛加剧。
临床用穴分析
治法 通经活血,祛风 止痛。以局部阿是穴 及手阳明、手少阳、 手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肩三针、合谷、曲池、 臂臑、外关、 阿是穴 芒针:肩贞透极泉 条山头承山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
病因病机
因体虚、劳损、风寒侵袭肩部,使经气不利
所致。
肩部主要归手三阳所主,内外因素导致肩部
经络阻滞不通或失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诊断要点
1、早期以剧烈疼痛为主,单侧或双侧肩部酸
痛,并可向颈部或整个上肢放射,日轻夜重, 畏寒,或伴有手指麻胀。 2、肩关节呈不同程度僵直,手臂上举、前伸、 外旋、后伸等动作均受限制。 3、后期则以肩部功能障碍为主,常因寒湿凝 滞、气血痹阻导致肩部肌肉萎缩,疼痛反而 减轻。
大杼.word
〖取穴方法〗 大杼穴位于人体的背 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主治疾病〗 咳嗽,发热,项强, 肩背痛。
大 杼
〖取穴方法〗大杼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最深层为最长肌; 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一 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疾病〗 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肩中俞穴、肩外俞穴治肩背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l)八会穴之一,骨会大杼;手足太阳经交会穴。 (2) 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 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别名〗背俞穴,本神穴,百旁穴,百劳穴。 〖穴义〗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快速上行。
夹脊穴
〖取穴方法〗患者俯伏或俯卧 位,在背腰部脊柱棘突间两侧, 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 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 个穴位。(夹脊穴为经外奇穴之一,亦
称华佗穴、华佗夹脊穴、佗脊、脊旁等 )
〖主治疾病〗胸1-5夹脊:心肺、 胸部及上肢疾病。胸6-12夹脊: 胃肠、脾、肝、胆疾病。腰1-5夹 脊:下肢疼痛,腰、骶、小腹部 疾病。 颈夹脊、骶夹脊:现代将颈椎、 骶尾椎各椎棘突下两旁0.5寸处穴 也归于夹脊穴(现今别称颈夹脊、 骶夹脊),从而使主治范围有所扩 大。
落 , 活动受限的一种病证,系颈部伤筋。
轻者4~5日自愈,重者可延至数周不愈;如
果频繁发作,常常是颈椎病的反映。
病因病机
颈项侧部主要由手三阳和足少阳经所主,因
此,手三阳和足少阳筋络受损,气血阻滞, 为本病的主要病机。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各种原因导致颈部肌肉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