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油

合集下载

挥发油和脂肪油的区分方法

挥发油和脂肪油的区分方法

挥发油和脂肪油的区分方法
挥发油和脂肪油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区分两者的几种方法:
1. 颜色:挥发油大多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些挥发油含有特定成分或色素,可能呈现出特殊颜色。

而脂肪油则通常呈现为黄色或深黄色。

2. 形态:挥发油在常温下通常为透明液体。

在低温下,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可能结晶析出,这种析出物被称为“脑”,例如薄荷脑和樟脑。

而脂肪油在低温下也可能结晶,但它们的结晶形状和结构与挥发油的结晶不同。

3. 气味:挥发油具有特殊的气味,大多数为香味。

然而,也有一些挥发油具有不愉快的气味,如鱼腥草挥发油具有不愉快的臭味。

相比之下,脂肪油的气味通常较为温和,有时甚至带有一定的香味。

4. 挥发性:挥发油具有挥发性,可以随水蒸气蒸馏。

这是区分挥发油和脂肪油的一个重要特性。

相比之下,脂肪油的挥发性较低,不会随水蒸气蒸馏。

5. 溶解性:大多数挥发油可以溶于酒精和醚类溶剂,而不溶于水。

而脂肪油则主要溶于有机溶剂,如酒精和醚类,但它们也可以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

6. 油迹实验:挥发油在常温下可以自然挥发,将其涂在纸片上长时间放置后不留油迹;而脂肪油则会留下永久性油迹。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颜色、形态、气味、挥发性、溶解性和进行油迹实验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挥发油和脂肪油。

挥发油成分

挥发油成分

挥发油成分
挥发油为多种复杂成分的混合物,一种植物中的挥发油所含化学成分多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

组成挥发油的成分主要有萜类、芳香族、脂肪族及其含氧衍生物等。

1. 萜类化合物:挥发油中的萜类成分主要是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

它们的含氧衍生物多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是挥发油芳香气味的主要组成成分。

例如樟脑油中的樟脑(50%),桉叶油中的桉油精(70%)。

2. 芳香族化合物:挥发油中芳香族化合物多为苯丙素类含氧衍生物,如丁香油中抑菌、镇静作用的丁香酚,桂皮油中的桂皮醛等均属此类。

3. 脂肪族成分:挥发油中的脂肪族成分多为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如鱼腥草挥发油中的癸酰乙醛,亦称鱼腥草素,具有抗菌活性。

此外,挥发油中还含有其他成分,如芥子油、挥发杏仁油、大蒜油、白头翁素等。

总的来说,挥发油成分复杂,且各种成分的含量可能会因植物种类、生长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如需具体了解某一植物的挥发油成分,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相关领域专家。

中国药典挥发油提取方法

中国药典挥发油提取方法

中国药典挥发油提取方法挥发油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和不稳定性的油状液体,常用于中药的制备和提取。

中国药典规定了多种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其中包括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法、吸收法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等。

1.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是一种常用的挥发油提取方法,其原理是将原料与水共蒸馏,使挥发油与水混合蒸出,再冷凝收集挥发油。

该方法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适用于大多数植物的挥发油提取。

但是,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时间长,可能会造成原料的浪费,同时挥发油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被水解或破坏。

应用案例:桂枝、生姜、荆芥等中药的挥发油提取。

2.溶剂法溶剂法是一种通过溶剂萃取植物中挥发油的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可以较大规模地提取挥发油,同时提取液中不含水分,挥发油稳定性较好。

但是,溶剂法会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存在溶剂残留问题,同时对于某些难以溶解的组分提取率较低。

应用案例:艾叶、薄荷、黄连等中药的挥发油提取。

3.吸收法吸收法是一种通过吸附剂吸附植物中挥发油的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不会造成原料的浪费,同时不会使用有机溶剂,安全性较高。

但是,吸收法提取率较低,需要多次吸附才能达到理想的提取效果,同时吸附剂的吸附容量也有限。

应用案例:金银花、菊花、茵陈等中药的挥发油提取。

4.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是一种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萃取剂的挥发油提取方法。

该方法具有高提取率、低残留、无毒等优点,同时可以保留挥发油的天然状态和生物活性。

但是,该方法设备成本较高,需要使用高压设备,操作难度较大。

应用案例:藏红花、当归、川芎等中药的挥发油提取。

5.挥发油提取方法的比较与选择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法、吸收法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等常见挥发油提取方法各有优缺点。

水蒸气蒸馏法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但提取时间长且会造成原料浪费;溶剂法可以较大规模地提取挥发油,但会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且存在溶剂残留问题;吸收法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但提取率较低且吸附剂的吸附容量有限;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具有高提取率、低残留、无毒等优点,但设备成本较高且操作难度较大。

挥发油的作用

挥发油的作用

挥发油的作用挥发油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揮發性液体,也叫做精油,是由植物中提取而得的。

挥发油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妆品、香料、食品等领域,具有很多功效,以下将简要介绍挥发油的作用。

首先,挥发油在医学上广泛应用。

挥发油可以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某些挥发油还具有镇痛作用,可以减轻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

此外,挥发油还有舒缓的作用,可以减轻焦虑、压力和情绪紧张,对改善睡眠也有一定的帮助。

常用的挥发油如薰衣草、葡萄柚、丁香等可以在医学上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其次,挥发油在化妆品领域也有重要作用。

由于挥发油具有特殊的气味和天然的成分,所以被广泛用于香水、护肤品等产品中。

挥发油可以改善皮肤的健康状况,某些挥发油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可以延缓皮肤的老化过程。

此外,挥发油还可以调节皮肤的分泌脂肪,改善皮肤油腻问题。

常见的挥发油如玫瑰、茶树、柠檬等可以在化妆品中起到很好的滋润和保养作用。

此外,挥发油在食品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挥发油可以用作食品的香精和调味剂,可以增加食品的味道并改善食欲。

某些挥发油还具有抑菌和防腐的作用,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同时,挥发油还可以用于制作饮料和糕点等食品,给食品增添特殊的口感和香气。

常见的挥发油如薄荷、肉桂、柠檬等可以在食品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挥发油还可以用作清洁和芳香剂。

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可以通过空气中散发出特殊的香味,净化空气和驱赶蚊虫。

因此,挥发油经常被制成香薰蜡烛、香薰灯等家居用品,被放置于室内来改善环境气氛和提供芳香效果。

挥发油还可以用于清洁家居,特别擅长去除异味和厨房油烟,为居住环境提供宜人的气味。

总之,挥发油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多种功效,不仅具有医学上的作用,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和清洁用品等领域。

挥发油的应用不仅使人们体验到了天然的气味,还满足了人们对健康和舒适环境的需求。

挥发油的组成

挥发油的组成

挥发油的组成挥发油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和挥发性的液体,由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

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用于香水、化妆品、清洁剂等产品的制作,还可以作为溶剂和添加剂在工业生产中使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挥发油的组成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挥发油的组成非常复杂,主要包括芳香烃、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酚类等有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挥发性和气味特点,使得挥发油具有独特的香味,并且能够快速挥发到空气中。

1. 芳香烃:挥发油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这些芳香烃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稳定性,能够在制作香水等产品时发挥重要作用。

2. 醇类:挥发油中的醇类化合物主要包括乙醇、丙醇、异丙醇等。

醇类具有较高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常用于制作清洁剂、洗发水等产品,能够起到溶解、增香的作用。

3. 醛类:挥发油中的醛类化合物主要有丁醛、戊醛、己醛等。

醛类具有独特的气味,常用于制作香水、香精等产品,能够赋予产品清新的香气。

4. 酮类:挥发油中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丙酮、甲基乙酮等。

酮类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稳定性,常用于制作溶剂、清洁剂等产品,能够起到溶解、增香的作用。

5. 酯类:挥发油中的酯类化合物主要有乙酸乙酯、苹果酸乙酯等。

酯类具有独特的水果香气,常用于制作香水、香精等产品,能够赋予产品特殊的香味。

6. 酚类:挥发油中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有苯酚、萘酚等。

酚类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杀菌作用,常用于制作消毒剂、清洁剂等产品,能够起到抑菌、去味的作用。

二、挥发油的应用领域挥发油由于其独特的挥发性和气味特点,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香水和化妆品制作:挥发油是香水和化妆品的重要成分,通过调配不同的挥发油可以制作出各种独特的香水和化妆品,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2. 清洁剂和洗涤剂制作:挥发油在清洁剂和洗涤剂中起到溶解、增香的作用,能够提高清洁效果和使用体验。

3. 工业溶剂和添加剂:挥发油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常用于工业生产中作为溶剂和添加剂使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甲法测定挥发油的原理

甲法测定挥发油的原理

甲法测定挥发油的原理挥发油是指在常温下容易蒸发和挥发的液体油类物质。

挥发油广泛应用于印刷、油漆、香水、化妆品等领域。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需要进行挥发油的测定。

测定挥发油的原理主要涉及挥发油样品在一定条件下蒸发和挥发的过程及相关性质。

1.常温蒸发原理:挥发油在常温下由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称为常温蒸发。

常温下,挥发油分子的能量分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挥发油分子表面上的高能量分子会以一定概率从液体中脱离,并进入气相。

而同时,气相中的高能量分子又会以一定概率被液体吸附。

在平衡状态下,液体和气相之间的分子转移速率相等,保持了一定的液-气平衡。

2.相关性质测定:测定挥发油的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刻画挥发油的特性。

(1)密度:挥发油的密度与分子的组成和相互作用有关。

以挥发油的密度为参考可以衡量其疏水性和挥发性。

(2)相对挥发度:相对挥发度是挥发油的挥发性的定量标志。

通过与参照标准物质(如正庚烷)进行比较,可以根据其相对挥发度确定挥发油的挥发性。

(3)沸点:沸点是挥发油的重要性质之一,指的是在大气压下液体沸腾的温度。

挥发油的沸点是表征其挥发性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蒸馏等方法进行测定。

3.测定方法:常用的挥发油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密度测定:通过传统的比重法,利用已知密度的物质作为参考,通过比较高精度测量样品密度的方法来测定挥发油的密度。

(2)气相色谱法: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通过样品的挥发和分离来测定挥发油的组成和含量。

(3)热重分析法:通过将样品加热,测量样品失重的变化来测定挥发油的含量,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样品挥发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来确定挥发油的含量。

(4)蒸馏法:根据挥发油的沸点差异,通过连续加热和冷凝的方法将样品进行蒸馏分离,得到不同组分的挥发油,并根据各组分的质量来定量测定挥发油的含量。

总之,测定挥发油的原理主要涉及到挥发油在常温下的蒸发和挥发过程,以及挥发油的相关性质。

通过测定密度、相对挥发度、沸点等指标,可以对挥发油的组成和性质进行评估和测定。

挥发油名词解释

挥发油名词解释

挥发油名词解释挥发油是指在常温下能够迅速从液体转变为气体的液体,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能够迅速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挥发油主要由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组成,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揮发性。

挥发油常见的有化学品,如石油和天然气中的轻质烃类,如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等。

此外,还可以从植物和动物中提取出来,如薄荷中提取的薄荷油、橙皮中提取的橙皮油和玫瑰中提取的玫瑰精油等。

挥发油具有多种应用,其中一种主要的应用是作为香味剂。

薄荷油和橙皮油常用于制作食品、饮料和口味剂,为其增添天然香气。

挥发油还可以用于制作香水、香熏和芳香蜡烛等,为室内提供愉悦的香气。

挥发油还具有药用的作用,常被用于传统中药和民间医药中。

例如,薄荷油被用于缓解头痛、消化不良和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橙皮油被用于舒缓焦虑和抑郁症状;茉莉花油被用于调节情绪和促进睡眠等。

挥发油可以通过直接使用、按摩和蒸气吸入等方式发挥其药用效果。

此外,挥发油还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

例如,柠檬油可以用作溶剂和清洁剂的成分,具有去除硬水的功能;植物中提取的挥发油可以用于制作香皂、洗发水和洗浴产品,提供天然的清洁和香气。

尽管挥发油具有多种应用,但也需要注意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挥发油具有高度的挥发性,可能对人体产生刺激或过敏反应。

因此,在使用挥发油时应遵循适当的浓度和频率,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在使用挥发油时,还应注意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以确保其挥发物不会积累到有害的浓度。

总之,挥发油具有多种应用,其主要特点是高度的挥发性和揮发性。

挥发油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工业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香气、药用和清洁等功能。

然而,在使用挥发油时,需要注意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挥发油的组成

挥发油的组成

挥发油的组成挥发油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液体,常用于香水、清洁剂、药物等领域。

挥发油的组成主要包括挥发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

挥发性成分是指在室温下能够快速蒸发的物质,而非挥发性成分则是指无法在常温下蒸发的物质。

挥发油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酯类、醚类、醛类、酮类和萜类等。

其中,醇类是一类常见的挥发性成分,如乙醇、丙醇、己醇等。

醇类物质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能够快速蒸发并散发出香气。

酯类是挥发油中另一类重要的成分,如乙酸乙酯、丁酸丁酯等。

酯类物质具有独特的香味和挥发性,广泛用于香水和食品添加剂中。

醚类是一类具有挥发性和溶解性的物质,如乙醚、甲基叔丁基醚等。

醚类物质常用于工业溶剂和清洁剂中。

醛类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如戊醛、丁醛等。

酮类是一类具有独特香味的物质,如丙酮、戊酮等。

萜类是一类来自植物的化合物,具有强烈的香味,如柠檬烯、松油醇等。

除了挥发性成分,挥发油中还含有一些非挥发性成分,如脂肪酸、糖类、蛋白质等。

脂肪酸是一类不易挥发的有机酸,常见的有油酸、棕榈酸等。

糖类是一类不挥发的碳水化合物,常见的有蔗糖、葡萄糖等。

蛋白质是一类大分子有机物,也是挥发油中的非挥发性成分之一。

挥发油的组成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物和提取方法而有所差异。

不同植物中的挥发油成分也有所不同,因此它们具有不同的香味和功效。

例如,薰衣草挥发油中主要含有薰衣草酮和薰衣草醇等成分,具有舒缓和放松的功效;柠檬挥发油中主要含有柠檬烯和柠檬醛等成分,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挥发油的用途广泛,除了在香水、清洁剂和药物中使用外,还常用于食品和饮料的调味。

挥发油可以赋予食物独特的香味和口感,提高食品的风味。

同时,挥发油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抗菌、抗炎、舒缓肌肤等。

因此,挥发油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挥发油的组成主要包括挥发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

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酯类、醚类、醛类、酮类和萜类等,而非挥发性成分包括脂肪酸、糖类、蛋白质等。

挥发油具有丰富多样的香味和功效,广泛应用于香水、清洁剂、药物、食品等领域。

中药化学课件挥发油ppt课件

中药化学课件挥发油ppt课件
第二节 挥发油 (Volatile Oil)
(Essential Oil)
概述 挥发油的组成 挥发油的通性 挥发油的提取 挥发油的分离 挥发油的鉴定 挥发油研究实例 薄荷油、莪术、吴茱萸、陈皮
概述
挥发油:存在于植物体中的一类具有 挥发性、芳香气味、能随水蒸气蒸馏 出来的油状液体的总称,也称精油。
二氧化碳:临界温度31.04℃;临界压力73atp。
挥发油的分离
冷冻法 分馏法 化学分离法 色谱分离法
冷冻法:低温(0℃或-20℃)析出固体。
薄荷油
粗脑
薄荷脑
薄荷油→-10℃下放置12小时→第一批粗“脑” → 继续降温至-20℃(24小时)→ 第二批 粗“脑” → 粗“脑”加热熔融 → -0℃下放 置 得较纯薄荷脑。
分馏法
利用沸点差异进行分离
单萜(双键):三烯>二烯>一烯 含氧单萜(官能团):醚<酮<醛<醇、酯<酸 沸点:
单萜烯, 150-200℃,35-70℃/1333.2Pa 单萜含氧物,200-230℃,70-100℃/1333.2Pa 倍半萜, 230-300℃,80-110℃/1333.2Pa
SUCCESS
挥发油乙醚液
10%盐酸萃取
酸水层
碱化,乙醚萃取 蒸去乙醚
乙醚层
水洗,5%NaHCO3萃取
碱性成分 碱水层
(挥发性生物碱)
毒藜碱
CH3
N
CH3
CH3 N
CH3
川芎嗪
通性
颜色: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奥有特殊颜色。 气味:大多具有芳香气味,主要来源于芳香族的含
氧物。 形态:常温下为油状液体,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

挥发油

挥发油

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阳春砂 Amomum villosum Lour.


萜烃和芳香烃

萜烃和芳香烃的含氧衍生物

含挥发油的生药及其挥发油具有多方面的
药物功能,诸如发散解表、芳香开窍、理气 止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祛寒温里、清 热解毒、解暑辟秽以及抑菌、杀虫等,近年 还发现有的具抑制肿瘤的作用(如莪术及莪术 油等)。

常见含挥发油的中药:薄荷、苏合香、小
茴香、细辛、川芎、肉桂、广藿香、枳实、
水乙醇中可溶解一定量,乙醇浓度愈小,挥发
油溶解的量也愈少。
各种挥发油均具一定的旋光性与折光率, 折光率是挥发油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一般在 1.450~1.560之间。

挥发油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混合物, 故大多无确定的沸点与凝固点。在低温时有的 挥发油会析出固体物质(油的组成之一)。

挥发油放置过程中受空气、水分、光线的 影响会产生氧化聚合反应而成树脂状,故要满 装、密闭、低温、避光贮藏于非金属容器中。

气候温热的地区含挥发油的植物较多,而 且含量也较高。


大多数挥发油无色或淡黄色,具特殊气与辛
辣味,一般在室温下可挥发。

极大多数挥发油比水轻,仅少数挥发油比水
重,如丁香油、桂皮油等,相对密度一般在 0.850~1.180之间。

挥发油难溶于水,能完全溶解于无水乙醇、

乙醚、氯仿、脂肪油中。在各种不同浓度的含
枳壳、当归、白术、砂仁、郁金、姜等。
薄 荷
Mentha haplocalyx
广 藿 香
Pogostemon cablin
紫 苏 P. frutescens acuta

挥发油的沸点

挥发油的沸点

挥发油的沸点
挥发油是一类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在很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包括石化、化妆品、医药等。

与其他化合物一样,挥发油在不同温度
下的沸点也不尽相同。

挥发油的沸点可以分为三种:低沸点、中沸点和高沸点。

低沸点挥发油的沸点一般在0℃-50℃之间,例如甲苯、二甲苯等。

这种挥发油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可以在室温下就蒸发掉。

因为它们在低
温下就易于挥发,所以通常被用于制作化妆品、香水等。

中沸点挥发油的沸点一般在50℃-200℃之间,例如苯乙烯、丁二烯等。

这种类型的挥发油更适合用来制造塑料、油漆、合成纤维等,因为它
们在较高温度下才会挥发,对于这些应用领域来说,挥发油不会因为
温度变化而太过频繁地蒸发。

高沸点挥发油的沸点则在200℃及以上,例如萘、硫化油等。

这类挥
发油在制造化肥、杀虫剂等方面非常常用,因为它们会在极高的温度
下才蒸发,相对稳定。

同时,高沸点挥发油也常用于沥青、涂料、橡
胶等材料的制造。

在实际应用中,挥发油的沸点是制定工艺方案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挥发油的沸点,生产者可以选择相应的生产温度和压力,使挥发油变得更具有稳定性,同时也更容易用于特定领域的制造。

因此,对于挥发油来说,其沸点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物化性质,并且因为挥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圆点不尽相同,所以也需要在不同领域中分别使用。

挥发油提取工艺

挥发油提取工艺

挥发油提取工艺引言:挥发油是指在常温下能够迅速挥发的油类物质,具有浓郁的香味和良好的挥发性。

挥发油广泛应用于食品、香精香料、药品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包括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一、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油提取工艺。

其原理是利用水蒸气的热量使挥发油迅速挥发并与水蒸气一起进入冷凝器,然后通过分离器将挥发油和水分离。

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适用于一些易于蒸馏的植物材料。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植物材料放入蒸馏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2. 加热蒸馏器,使水蒸气通过植物材料,将挥发油带出。

3. 将水蒸气和挥发油一起冷凝,形成液体混合物。

4. 将液体混合物通过分离器进行分离,得到挥发油。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挥发油提取工艺,其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对植物材料中的挥发油进行溶解和萃取。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具有高扩散性、低粘度和可调节的溶解性等特点,能够提高挥发油的提取效率。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植物材料放入超临界流体萃取器中。

2. 加压加热,使超临界流体达到超临界状态。

3. 超临界流体渗透进入植物材料,将挥发油溶解。

4. 降压冷却,使超临界流体恢复为气体状态,挥发油析出。

5. 分离挥发油和超临界流体,得到纯净的挥发油。

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都是常用的挥发油提取工艺,具有各自的特点。

水蒸气蒸馏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一些易于蒸馏的植物材料。

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效率高,对挥发油的质量要求较高,适用于一些高附加值的植物材料。

总结:挥发油提取工艺是获取挥发油的重要步骤。

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常用的提取工艺,各自具有优点。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植物材料的特性和提取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并结合工艺参数的优化,提高挥发油的提取效率和质量。

挥发油在植物中的作用

挥发油在植物中的作用

挥发油在植物中的作用植物中的挥发油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叶、果实、根茎等部位。

挥发油在植物中起着多种重要的作用,包括保护植物、吸引传粉媒介、抵御病虫害、调节植物生长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挥发油在植物中的作用。

一、保护植物挥发油在植物中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

植物通过挥发油的释放来抵御外界的伤害,例如抵御紫外线的照射、抵御寒冷的侵袭等。

挥发油可以形成植物表面的保护膜,防止水分的蒸发和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从而保护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二、吸引传粉媒介挥发油在植物中还起到吸引传粉媒介的作用。

许多植物通过释放特定的挥发油来吸引昆虫、鸟类等传粉媒介,以促进花粉的传播和受精过程。

这些挥发油具有特殊的气味,能够吸引传粉媒介的注意力,使它们更容易找到植物的花朵,并将花粉带到其他花朵上,从而实现植物的繁殖。

三、抵御病虫害挥发油在植物中还具有抵御病虫害的作用。

许多植物通过释放挥发油来抵御病原菌和害虫的侵袭。

这些挥发油具有抗菌、杀虫的作用,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害虫的繁殖,从而保护植物的健康。

此外,挥发油还可以改变植物的味道和气味,使其对病虫害的感知能力降低,减少受害的可能性。

四、调节植物生长挥发油在植物中还起到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

植物通过释放挥发油来调节自身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挥发油可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代谢等生理过程,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速度、形态和功能。

此外,挥发油还可以影响植物的开花时间、开花数量等繁殖特征,使植物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综上所述,挥发油在植物中具有多种重要的作用,包括保护植物、吸引传粉媒介、抵御病虫害、调节植物生长等。

这些作用使植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保持自身的生命活力和繁衍能力。

因此,研究挥发油在植物中的作用对于理解植物生物学和开发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挥发油分析

挥发油分析

萜类
单萜,倍半萜及它们的含氧衍生物 是组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其中含 氧的衍生物大多生物活性较强,并 具有芳香气味.
2.性质
2.1 颜色 大多数挥发油为无色或淡黄色油 状透明液体.少数挥发油中含有奥类化合 物或溶有色素的具有颜色,如桂皮油呈棕 色或黄棕色,麝香油呈红色,洋甘菊油呈 蓝色,苦艾油呈蓝绿色,佛手油呈绿色.
2. 2 气味
挥发油具特殊的香气或其它气味, 多具刺激性的灼热或辛辣味.挥发 油的气味是其品质重要标志之一.
2.3 挥发性 挥发油在常温下 可挥发,并不留下持久性的油 斑,这可与脂肪油相区别.
2.4 比重 大多数挥发油比水 轻,仅少数比水重(如丁香油, 桂皮油等),比重为0.850~ 0.850 1.070.
2.9 凝固点
挥发油在常温下大多为液体,少数为固体,如八 角茴香油.多数挥发油无确定的凝固点.有些挥发油 在低温条件下,可析出固体成分,称为"脑".如薄 荷油中的薄荷脑,樟油中的樟脑等.滤去"脑"的油 称为"脱脑油",如薄荷的脱脑油习称"薄荷素油", 其中含50%的薄荷脑.药典规定八角茴香油的凝固点 不低于15℃,这是因为挥发油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常与 其凝固点的高低成正比的关系,八角茴香油中茴香醚 的含量与凝固点成正比.

中国药典
水蒸汽蒸馏法..\挥发油
甲法,乙法
GC
薄荷及薄荷油的质量分析
薄 荷 的 鉴 别
薄荷中总挥发油测定
薄 荷 油 的 含 量 测 定
萜类分析
萜类(terpenes)是一类天然的烃类 化合物,其分子中具有异戊二烯 (isoprene)的基本单位.通式为 (C5H8)N.在挥发油中主要有单萜与倍 半萜类化合物,少数为二萜类化合物.

挥发油的名词解释

挥发油的名词解释

挥发油的名词解释挥发油是指在常温下能够蒸发成气体的液体。

它是一类在大气压力下具有较低沸点的液体,常见的包括酒精、醚类、石油醚、酮类等。

这些挥发油不仅广泛应用于化学、制药、香料、溶剂等领域,还具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性质和应用。

首先,挥发油的挥发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

由于其相对较低的沸点,挥发油能够迅速转变为气体,散发出特殊的香味。

这也是挥发油在香水和香料中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

例如,薰衣草和玫瑰等植物的精油就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油,通过提炼和浓缩植物中的有机化合物得到。

这些挥发油的芳香特性使其成为制作香水、精油、芳香蜡烛等的理想原料。

其次,挥发油在溶剂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由于其挥发性和溶解性的特性,挥发油被广泛用作溶剂,用于溶解脂肪、树脂、油漆等物质。

在油漆工业中,常用的溶剂就包括酒精、石油醚和酮类等挥发油。

这些挥发油在涂装过程中能够快速挥发,使得涂层干燥迅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便利。

此外,挥发油还被广泛用于制药工业。

由于挥发油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酚类、酮类等,因此常被用于药物的提取和制备。

例如,丁香油中的丁酚和丁醛等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止咳化痰药物中;樟脑油中的樟脑能够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具有杀菌消炎的功效。

这些挥发油在药物中的应用,既发挥了自身的药理活性,又能够提供良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

除了上述领域,挥发油还在化学研究和实验室中有广泛用途。

由于其优良的溶剂性和挥发性,挥发油常被用作实验室中的试剂溶剂。

例如,醚类化合物常用于溶解不溶于水的物质,用于分离或提纯化合物。

酒精也是常用的试剂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和分析中。

尽管挥发油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我们也要注意挥发油的安全使用。

由于其具有易挥发性和易燃性,操作时需要注意防火、通风等安全措施。

此外,个人对某些挥发油成分可能产生过敏反应,故在使用挥发油制品之前应先进行过敏性测试。

总之,挥发油是一类具有挥发性的液体,其广泛的应用涵盖了香料、制药、溶剂等多个领域。

第七章挥发油

第七章挥发油

一、概 述 1.萜类化合物
化学组成
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化物。其构成
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大多是生物活性较强或具有芳香气味的主要
组成成分。
如:薄荷油——含薄荷醇(menthol)8%左右
樟脑油——含樟脑(camphor)约为50%
一、概 述 2.芳香族化合物
化学组成
大多是苯丙素衍生物(苯丙烯、苯丙烯酚、
水 100
苯 80.1 760mmHg
①混合物的沸点比任一单一液体的沸点低; ②分馏比不变; (即:蒸出油的质量与水蒸气用量成正比) ③沸点高的可被水蒸气蒸馏出来。
三、挥发油的提取 ㈡浸取法 (油脂吸收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用有机溶剂进行浸取——适用不宜用水蒸气蒸 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原料。 1.油脂吸收法 油脂类一般具有吸收挥发油的性质。 分冷吸收法、温浸吸收法。方法如下图所示。
OH
3 牻牛儿醇
OH
OH
4 愈创木醇
5 龙脑
6 雪松醇
主 要 内 容
一、概述
二、挥发油的通性 三、挥发油的提取
四、挥发油成分的分离

五、挥发油成分的鉴定
五、挥发油成分的鉴定
㈠物理常数的测定——比重、旋光、折光等 ㈡化学常数的测定 1 .酸价:指中和 1 克挥发油中的游离羧酸和酚性成分所 需要的KOH毫克数。
+
乙醚提出不具羰基组分
四、挥发油成分的分离 ㈢化学方法 2.利用官能团特性进行分离 ⑶其它成分的分离 酯类成分——精馏或层析分离
醚萜成分——加浓酸形成烊盐易于结晶
具双键成分——利用Br2、HCl、HBr等试剂与双
键加成(这种加成产物多为结晶状态)
挥发油的几种分离方法可用下列流程表示:

提取挥发油的常用方法

提取挥发油的常用方法

提取挥发油的常用方法
挥发油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液态混合物,通常是由植物、动物或矿物等天然物质中提取而来。

挥发油具有浓郁的香气和药用价值,因此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提取挥发油的常用方法。

1. 蒸馏法
蒸馏法是提取挥发油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挥发油的低沸点特性,将原料加入蒸馏器中,加热使其挥发,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收集挥发油。

蒸馏法适用于提取植物挥发油,如薄荷油、茶树油等。

2. 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是利用溶剂将挥发油从原料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溶剂有乙醇、丙酮、石油醚等。

该方法适用于提取动物和矿物挥发油,如鲨烯、龙脑等。

3. 冷浸法
冷浸法是将原料浸泡在低温溶剂中,使挥发油慢慢溶解出来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提取植物挥发油,如玫瑰油、橙花油等。

4. 压缩法
压缩法是将原料放入压缩机中,利用高压将挥发油压缩出来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提取植物挥发油,如柠檬油、葡萄柚油等。

5. 超声波法
超声波法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作用,使原料中的挥发油分子振动加速,从而加速挥发油的提取过程。

该方法适用于提取植物挥发油,如迷迭香油、薰衣草油等。

提取挥发油的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原料的性质和挥发油的用途。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以保证挥发油的质量和产量。

挥发油提取方法

挥发油提取方法

挥发油提取方法一、引言挥发油是指可以在常温下迅速挥发的液体混合物,具有浓郁的香气。

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香水等行业。

对于提取挥发油,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挥发油提取方法。

二、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常用的挥发油提取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了挥发油的挥发性质,通过加热使挥发油蒸发,然后通过冷凝收集蒸馏液。

蒸馏法的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挥发油的提取。

三、浸提法浸提法是一种将挥发油溶于溶剂中,通过浸泡的方式将挥发油从原料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溶剂有乙醇、丙酮等。

浸提法能够提取出较多的挥发油,但需要较长的提取时间。

四、压榨法压榨法适用于一些植物中的挥发油提取。

这种方法将植物材料加入榨油机中,通过机械压榨的方式将挥发油从植物中提取出来。

压榨法可以提取出较多的挥发油,但提取效率较低。

五、热水蒸气法热水蒸气法是一种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油从原料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这种方法将原料加入蒸馏器中,通过加热产生蒸汽,蒸汽中的挥发油与水蒸气一起升入冷凝器,然后通过冷凝收集挥发油。

热水蒸气法适用于一些易挥发的植物材料。

六、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将挥发油从原料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超临界流体是指在临界点以上的温度和压力下存在的物质,具有较高的溶解性能。

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使超临界流体对挥发油具有较高的溶解力,从而实现提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

七、液液萃取法液液萃取法是一种将挥发油从原料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了挥发油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溶剂的选择将挥发油从原料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溶剂有石油醚、氯仿等。

液液萃取法可以提取出较纯的挥发油。

八、结论挥发油提取方法多种多样,选用合适的方法可以高效地提取出所需的挥发油。

蒸馏法、浸提法、压榨法、热水蒸气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液液萃取法都是常见的提取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原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提取。

挥发油的沸点

挥发油的沸点

挥发油的沸点简介挥发油是一类轻质石油产品,由于其低沸点和易挥发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香料、清洁剂等领域。

了解挥发油的沸点对于其生产、储存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挥发油的沸点及其相关知识。

一、挥发油的定义挥发油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石油产品,其主要成分是石脑油、汽油和溶剂油等。

它们具有低粘度、低表面张力、易与其他物质混溶等特点,能够迅速挥发和蒸发。

挥发油的分类1.低挥发性油:易于挥发,沸点在20到100摄氏度之间,常用于清洁剂、印刷油墨等领域。

2.中挥发性油:沸点在100到180摄氏度之间,常用于动力清洁剂、润滑油等领域。

3.高挥发性油:沸点在180到250摄氏度之间,常用于涂料、香料等领域。

二、挥发油的沸点挥发油的沸点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温度。

不同类型的挥发油具有不同的沸点范围,沸点的高低影响着挥发油的使用性能和应用范围。

挥发油的常见沸点范围1.低挥发性油:其沸点范围一般在20到100摄氏度之间,具体沸点取决于其成分和用途。

例如,石脑油的沸点在90到100摄氏度之间,汽油的沸点在30到60摄氏度之间。

2.中挥发性油:其沸点范围一般在100到180摄氏度之间,具体沸点取决于其成分和用途。

例如,苯的沸点为80摄氏度,醇类溶剂的沸点在100到150摄氏度之间。

3.高挥发性油:其沸点范围一般在180到250摄氏度之间,具体沸点取决于其成分和用途。

例如,醚的沸点在30到100摄氏度之间。

沸点对挥发油的影响挥发油的沸点直接影响其在不同温度下的蒸发速率和挥发性能。

沸点越低,挥发速率越快,溶解能力越强,但蒸发后残留物相对较少;沸点越高,蒸发速率越慢,溶解能力越弱,但蒸发后残留物相对较多。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挥发油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沸点范围。

三、影响挥发油沸点的因素挥发油的沸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1. 成分挥发油的成分决定了其沸点的范围。

挥发油的名词解释

挥发油的名词解释

挥发油的名词解释1. 引言挥发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化学物质。

它具有挥发性和流动性,因此常被用作溶剂、燃料以及各种工业产品的原料。

本文将对挥发油的定义、性质、制备以及应用进行全面解释。

2. 定义与分类2.1 定义挥发油是一类具有低沸点和高蒸气压的液体,具有挥发性和流动性。

它们在常温下能够迅速蒸发,在大气中形成可燃蒸汽。

2.2 分类挥发油可以分为天然挥发油和人工合成挥发油两种。

2.2.1 天然挥发油天然挥发油是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提取得到的。

常见的天然挥发油包括橘子油、薰衣草油、薄荷油等。

它们通常用于香料、食品添加剂以及药品制备中,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2.2 人工合成挥发油人工合成挥发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

它们通常以石油为原料,经过加工和处理而成。

人工合成挥发油在化工行业中广泛应用,用作溶剂、涂料、燃料等。

3. 挥发油的性质挥发油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性质:3.1 挥发性挥发油能够迅速蒸发成为气态,分子间的吸引力较弱,使其能够迅速散发出来。

这种挥发性使得挥发油成为了理想的溶剂和燃料。

3.2 可燃性挥发油往往具有可燃的性质,可以在适当条件下燃烧。

这使得挥发油在燃料和能源领域有广泛应用。

3.3 低粘度挥发油具有很低的粘度,因此能够很容易地流动和扩散。

这样的性质使得挥发油在润滑剂和液体工艺中被广泛使用。

3.4 与其他物质的相容性挥发油通常具有良好的与其他物质相容性,可以与多种物质混合而不发生相分离。

这使得挥发油成为溶剂、稀释剂以及混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挥发油的制备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因其来源和用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4.1 天然挥发油的提取天然挥发油通常通过蒸馏、冷榨、浸提等方法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提取得到。

这些方法可以保留挥发油的天然特性和香味。

4.2 人工合成挥发油的制备人工合成挥发油通常从石油或其他有机化合物出发,通过裂解、合成和精制等化学过程得到。

这些方法可以合成出具有特定性质和组分的挥发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于植物的腺毛,油室,油管,分泌细胞或 树脂道等组织器官中。 大多以油滴形式存在,也有与树脂,粘液质共存, 少数以苷的形式存在。 在植物中存在的部位因植物品种不同而各异 全草药材以开花前期或含苞待放时含量最高 生理活性: 止咳,平喘,祛痰,消炎,驱风,健胃,解热,镇痛,解痉, 杀虫,抗癌,利尿,将压和强心等作用.
1 碱性成分分离:
碱+酸

碱化 碱
乙醚层 乙醚பைடு நூலகம்碱化 萃取
挥发油
溶于 乙醚
乙醚液
1%HCl H2SO4萃取
水层
碱性成分 (挥发性生物碱)
2 酸性成分分离
酸+碱

酸化 碱
乙醚层 乙醚 酸化 萃取 酚性 水层 成分 强酸性成分
5% NaHCO3 挥发油的 萃取 乙醚液
2% NaOH 乙醚层 萃取 乙醚 酸化 萃取
α-细辛醚
答案
α-细辛醚>β-细辛醚>欧细辛醚
3 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法是研究挥发油组成成分的好 方法,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应用广泛。近 年来已应用制备性气-液色谱,成功地把挥 发油中许多成分分离开来。
流动相:氢气、氮气或氦气 载体:常用耐火砖粉、硅藻土 固定相:硅油、硅酮、硅酯、聚乙二醇 柱温: 100-250℃,程序升温 定性:与标准品对照,比较保留时间 定量:峰面积的积分值
a<b<c<d<e
低分子醛酮酸 150-200℃ 单萜 200-250℃ 单萜含氧化合物 250-270℃ 倍半萜内酯 270-300℃ 奥类 单萜:双键数目增加沸点升高:三烯>二 烯>一烯 含氧单萜:---官能团的极性:酸>醇>醛> 酮>醚;酯>相应的醇 根据此性质可利用分馏法来分离挥发 油
<150℃
化合物 单萜 含氧单萜 倍半萜
常压 150-200℃ 200-250℃ 250-300℃
减压 35-70℃/1333.22pa 70-100℃/1333.22pa 80-110℃/1333.22pa
挥发油的某些成分在bp温度下,往往被 破坏,故通常采用减压分馏. 所得馏分组成呈交叉情况,还需进步精馏 或结合冷冻析脑、色谱法等,可得到单一 化合物。
第二节 挥发油(Volatile oil)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概 述
组 通 提 分 鉴 成* 性 取* 离* 定*
一、概

含义 挥发油(Volatile oil): 也称精油(Essential oil)。 是存在于植物体内一类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汽 蒸馏出来的与水不相溶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大多 具有芳香嗅味和较强的生理活性. 存在:56科136属 分布最多的科属为菊科、芸香科、伞形科、唇 型科、樟树科、木兰科、马兜铃科、败酱科、 姜科、胡椒科、桃金娘科、马鞭草科、等。 (松科、柏科等)
挥发油的乙醚液 1%HCl H2SO4萃取 酸水层 碱性成分 碱水层 强酸成分 碱水层 弱酸性成分 沉淀或水层 醛、甲基酮类 乙醚层 Girard试剂 水层 酮类化合物 (不含甲基酮) 乙醚层 邻苯二酸酐 水层 醇类 乙醚层 其它成分 乙醚层 (中性成分) 30%NaHSO3萃取 乙醚液 2%NaOH萃取 乙醚层 5%NaHCO3萃取
(4)色谱分离法
1 普通柱色谱:氧化铝和硅胶柱色谱,常 用洗脱系统有石油醚、环己烷、乙酸 乙酯、二氯甲烷等,可用单一溶剂系统, 也可用混合溶剂系统。
2 硝酸银络合柱色谱: 应用:含双键的混合物,双键数目不同 或位置不同 原理:利用双键与硝酸银吸附强弱而分 离 一般有以下规律: 双键数目多吸附强; 末端双键吸附强; 顺式双键吸附强;
O
OH
樟脑
薄荷醇
7.易氧化变质.挥发油经常与空气、光线 接触会逐渐氧化变质使颜色加深,并成粘 稠树脂状,比重增加,粘度增大,生成臭味, 因此提出挥发油后,放入棕色瓶内密闭低 温避光保存.
四、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
原理:挥发油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汽蒸 馏,能溶于有机溶剂性质. (1)蒸馏法(水蒸汽蒸馏法*) (2)溶剂提取法 (3)压榨法 (4)吸收法 (5)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二、组

挥发油是一种混合物,所含的化学成分较 多,但其中数种成分占比例较大,为主要成 分.----具有固定的理化性质及生理活性. 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 (一)萜类化合物(含氧衍生物) (二)芳香族化合物 (三)脂肪族化合物 (四)其它类化合物
(一)萜类化合物
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而含氧衍生物多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或 芳香气味,如樟脑、薄荷醇、桉油精等。 单萜和倍半萜化合物,除它们的苷、内 酯衍生物等外,几乎在挥发油中均有存 在。
薄荷油 0-5 ℃冷冻过滤 薄荷醇结晶 油状物 分馏 150-200℃馏分 (单萜) 200-220℃馏分 (薄荷醇、酮) >250℃馏分 (倍半萜类) 0-5℃冷冻, 析出结晶 油(大量薄荷酮)
<150℃馏分 (乙醛、丙酮 、异戊醇)
薄荷醇
(3)化学分离法*
根据挥发油各组成成分的结构和功能团 不同,主要有生物碱类、酸类、酚类、醛 类、酮类、醇类等,用化学方法处理使这 些成分分离。
药材 直接压榨 静置分层 离心机 粗油
优点:不受热,不变质,保持原有新鲜香味. 缺点:很难压榨干净,故压榨后的残渣进 行水蒸汽蒸馏.
(4)吸收法 对热敏感的贵重挥发油如玫瑰油,茉莉花 油。冷吸收和温浸吸收.
脂肪吸附法 乙醇萃取
“香脂” 0℃真空干燥
(5) 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乙醚层 酸化或 乙醚 碱化 萃取
水层
羰基 化合物
4 醇类成分分离:
O R OH + 萜醇 C O COORNaOH COOH 皂化 COONa + R-OH COONa
C 邻苯二甲酸酐 O
邻苯二 挥发油的 甲酸酐 乙醚液 酯化物
NaHSO3 萃取
乙醚层 乙醚 皂化 萃取 水层
醇类成分
挥发油的系统分离图:
1 2 4
2 1
3
4 3
α-蒎烯
β-蒎烯
δ-蒎烯
O
OH
樟脑
龙脑
柠檬烯
(二) 芳香族化合物
小分子芳香成分,在油中存在比例次于萜 类.有些是苯丙素类衍生物,多具有C6-C3 骨架,多为酚或其酯类.如桂皮醛、茴香 脑(大茴香醚),丁香油酚; 还有些具有C6-C2或C6-C1骨架的化合物 如苯乙醇、苯乙烯、花椒油素等。
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产品质量的突出 优点
(二)、分

从植物中提取到的挥发油是混合物,欲要 得到单一化学成分,必须进一步分离常用 方法有: (1)冷冻法 (2)分馏法 (3)化学分离法 (4)色谱分离法
(1)冷冻法
将挥发油置于0℃以下,必要时降至-20℃, 继续放置,析出的结晶,再进一步冷冻析晶, 可得纯品.例如薄荷脑的分离。
H H HC C CHO HC C CH3
H 3C HO
CH
CH3
OCH3 桂皮醛 H 2C H3CO OH 丁香油酚 C CH2 H 茴香脑
CH3 百里香酚 CH2 OH
H 2C
苯乙醇
(三) 脂肪族化合物 挥发油中也存在小分子的脂肪族化合物 如甲基正壬基甲酮,正癸烷等。
O C
H3C
(CH2)8
(CH3)3N
+ -
CH2CONHNH 2
N+
Cl Girard T
R R' O
CH2CONHNH 2 Cl-
Girard P
+
(CH 3)3N
+
CH2CONHNH 2 R R'
Cl + -
(CH 3)3N
CH2CONHN C
Cl
腙类
吉拉德(Girard)试剂法适用于所有的含羰基化 合物
Girard 挥发油的 乙醇液 水稀释 乙醚液 回流加热
4.光学活性,比旋度97-117°,折光率1.431.61.折光率是挥发油质量鉴定的重要依 据之一。 有一定的比重,一般在0.85-1.07,多数小于 1,少数大于1,如丁香油比重为1.03.
5.沸点(bp)在常压下在70-300℃,不同类型 的萜类bp不同,此性质可利用分馏法来分 离挥发油.
水层
3 醛酮类成分的分离:常用亚硫酸氢钠或吉 拉德试剂. 1)亚硫酸氢钠法
R C O + NaHSO 3 H H 或 OH OH R C SO3Na R H (亚硫酸氢钠加成物)
+
CHO
挥发油的 乙醚液
30% NaHSO3 萃取
乙醚层 酸化或 乙醚 碱化 萃取
水层
醛和甲基 酮类成分
2)吉拉德(Girard)试剂法
挥发油与中药
古代早有应用含挥发油的中药治病的记载 现代研究表明,挥发油是中药中一类重要 有效成分,挥发油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理活 性,例如:止咳、平喘、祛痰、发汗、驱 风、健胃、抗菌、消炎、镇痛等.
植物来源
成分
药理作用
薄荷叶
桂皮
薄荷油
桂皮油
疏散风热利咽
抑菌
小茴香
当归
小茴香油
当归油
驱风健胃
活血
莪术
CH3
CH3(CH2)8CH3
(四)其它类
除以上三类.有些中药经水蒸气蒸馏分解出挥 发性成分.芥子油,原白头翁素,大蒜油等. 原来在植物中以苷的形式存在,酶解后其苷元 随水蒸气蒸出. 此外,还有川芎嗪、烟碱、麻黄碱等挥发性生 物碱。
H3C H3C N CH3 Ch3
N 川芎嗪
三、 通

1.性状:多为无色或淡黄色油状透明液体, 少数为暗棕色(桂皮油)、蓝色(愈创木)、 红色(麝香草油)、绿色(佛手油),有特殊而 强烈的香味。 2.挥发性:自然挥发(区别脂肪) 3.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高 浓度的乙醇中能全部溶解.低浓度只能溶 解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