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五大有名秘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五大有名秘书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5个秘书
准备写一篇题为“秘书为什么能成功”的博文。

在此之前我想跟各位网友认识一下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5名秘书。

他们的成功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史上最牛秘书——NO1 姜尚—公元前1021年字子牙号太公望是我国周初著名军事家。

因其先祖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今南阳宛县西故从其封姓也称吕尚一吕望。

新乡市卫辉太公泉乡人。

姜尚青年时期家境穷困曾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屠牛卖肉后又到孟津今河南孟州市司厨卖饭他还在商朝做过官因感商纣王昏残无道辞官而去。

游说诸候无所遇遂隐居下来。

《孟子》曰“太公避纣乱居于东海之滨。

”后来姜尚听说周文王西伯在西歧崇贤尚老就千里跋涉迁徒陕西。

这时的姜尚已是古稀之年但他音识曲籍见闻广博胸怀治国之道心藏用兵之术兴世强国之心不衰。

相传姜尚到陕西后垂钓于渭滨周文王出猎相遇两人一见如故话语投机周文王听了姜尚侃侃而谈治国安邦之策赞赏不已遂同载而归说“吾太公望子久矣。

”尊号“太公望”并立为掌管军事的“太师”。

公元前1066年一说1027年武王以姜尚为国师率部伐纣由孟津渡河大战于牧野今新乡市郊纣军纷纷倒戈纣王见人势已去逃回朝歌城中登鹿台自焚。

姜尚辅佐武王灭商纣有功封于齐都营丘今山东淄博。

为齐国始祖。

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亦称“齐太公”。

成王时曾被授权自以讨伐有罪之小国齐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周初大国。

相传作有兵书《六韬》。

太公卒后归葬于故里后人在太公泉上修建了太公庙、太公祠以示怀念。

史上最牛秘书——NO2张良—前186宇子房西汉杰出的军事谋略家与萧何、韩信同被称为汉初三杰被封留侯谥文成侯。

秦灭韩时张良尚有家僮三百人。

他倾全部家财寻求刺客企图暗杀秦始皇为韩报仇。

后乘始皇东游之机与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未遂。

于是变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曾从圯上老人学《太公兵法》。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聚众响应。

不久归属刘邦此后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

他协助刘邦制订作战方略并在政治上、策略上提出许多重要建议。

这些建议对刘邦夺取楚汉战争的胜利和建立西汉王朝起了重要作用。

刘邦进据咸阳时看到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很想留居宫中张良说刚入秦就想贪图安乐这是“助桀为虐”。

刘邦听了立即还军霸上因此得到秦民的拥护。

项羽进入关中后刘、项之间关系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张良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的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

汉二年前205刘邦在彭城一战中遭到惨败张良又建议刘邦争取英布、彭越和韩信起兵反楚从而奠定了日后对项羽实行战略包围的基础。

楚汉相持于荥阳、成皋时刘邦为了摆脱困境曾一度想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复立六国之后以牵制项羽。

张良力陈其弊。

刘邦顿时改变主意这对楚汉战争以及此后的形势有重大影响。

刘邦即帝位后封张良为留侯。

他劝说刘邦封旧有怨隙的雍齿以安抚功臣的不满情绪力主建都关中拥立刘盈为太子等。

这些建议有助于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惠帝六年病卒。

谥号文成侯。

史上最牛秘书——NO3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

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

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

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

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

后来孔子感叹说“假如没有管仲我也要穿异族服装了”。

管仲之所以能相齐成霸是与鲍叔牙的知才善荐分不开的。

管仲晚年曾感动地说“我与鲍叔牙经商而多取财利他不认为我贪心同鲍叔牙谋事我把事情办糟了他不认为我愚蠢我三次从阵地上逃跑他不认为我胆小怕死我做官被驱逐他不认为我不肖我辅佐公子纠败而被囚忍辱他不认为我不知羞耻……。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的著作收入《国语·齐语》和《汉书·艺文志》。

《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我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史上最牛秘书——NO4魏征公元580公元643字玄成巨鹿今河北巨鹿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

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

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

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

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

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

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

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

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

」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62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

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

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

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

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

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

”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

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

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

」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

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
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

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

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

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

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

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

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

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

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

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

其中缘故十分清楚。

不足为怪。

」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妥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

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

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

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

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

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

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

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

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

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

」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

」想
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

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

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

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

」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

」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陕书》、《齐书》时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

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

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

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

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

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

不久魏征病逝家中。

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 留有《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史上最牛秘书——NO5 霍光公元前68年字子孟霍去病的异母兄弟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中期的权臣。

霍去病死后他升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

霍光做事持重深得汉武帝赏识在公元前87年病危时立八岁弗陵为太子时汉武帝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辅佐少主。

霍光职业生涯
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主持朝政于公元前85年封博陆侯。

他的女儿和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结婚。

后来上官安的女儿通过盖长公主的关系进宫做了婕妤后来立为皇后。

上官安得以加封桑乐侯。

上官桀为感谢盖长公主多次为公主亲信求官都被霍光拒绝。

霍光以皇后外祖父的身份把持朝政致使双方矛盾日益紧张。

桑弘羊在盐铁官营等事务方面和霍光意见相左。

公元前
80年上官父子、桑弘羊、谋取帝位的燕王刘旦、盖长公主共同密谋企图杀霍光废昭帝立燕王为天子。

最后事情败露上官父子、桑弘羊被族诛燕王和盖长公主自杀。

此后不但霍光权倾朝野其儿子、女婿、弟弟也纷纷担任要职霍氏势力达到高峰。

在辅佐昭帝期间霍光继续执行武帝末年的“与民休息”政策经济继续发展国内富足。

同时也重新恢复了和匈奴的和亲关系。

这些措施对于稳定武帝后期以来动荡不安的局势恢复社会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公元前74年昭帝病逝因为他没有儿子霍光拥立武帝的孙子刘贺即位。

但刘贺因为荒淫无道被废霍光又立武帝之孙刘询这就是汉宣帝。

宣帝即位后霍光继续执掌朝政并得到宣帝很多赏赐。

在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

霍光个人荣誉及个人影响
霍光死后霍氏家族的权势依然强盛。

但后来霍光夫人毒杀宣帝许皇后的事被揭发宣帝削夺霍家权力。

霍家人谋划废宣帝立自家人。

最后失败霍家多人自杀、被杀霍氏家族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

霍光人物评价
霍光秉持汉朝政权前后达20年,他忠于汉室老成持重而又果敢善断知人善任实为具有深谋远略的政治家。

他击败上官桀等人发动的政变废刘贺立汉宣帝使汉室转危为安其政治胆略颇可与萧何相比他改变武帝末年急征暴敛、赋税无度的政策不断调整阶级关系与民休息使汉代的经济出现了又一个发展时期这也说明他以国家为重以民生为重的治国思想。

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成就的取得都与汉武帝所创立的业绩分不开如果没有汉武帝时期奠定的基础霍光在政治经济上都很难成功。

但尽管如此也不能否认他的才略和努力。

霍光善干用人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急于奉公的政治团体。

他辅政之初大臣议事的殿中曾发生怪异现象众大臣都很惊疑他为了防止意外变故把掌管皇帝印玺的郎官召来要郎官交出印玺避免有人盗用它变乱朝政。

但是这位执掌印玺的郎官却不愿把印玺交给他。

当霍光想要夺取印玺时这位郎官顿时愤怒按着剑柄说我的头可得印玺不能交出去这样忠于职守舍生忘死的人自然是国家需要的人材因此霍光很快给他增加了俸秩。

他在平定上官桀等人政变后所用的丞相田千秋、太仆杜延年、右将军张安世等人都是昭、宣之际颇有治
略的人材正是由于能够知人善任团结了一大批政治素质较高的人物才使他的各项措施得以顺利推行。

霍光也十分注意自身的政治修养注意以儒学经术约束自己。

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一定规矩都要合于礼法。

这些从他废除刘贺的奏章中也可以看出。

他在奏章中列举的刘贺的劣迹多数属于不遵礼法不守古训的事情。

他重视贤良、文学的作用从思想意识上来说也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的。

同历史上任何有作为的政治家一样霍光也受到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摆脱不了光宗耀祖思想的束缚也摆脱不了身为将相子弟封侯的腐朽传统。

在他在位时他的宗族、子弟都已是高官显贵霍氏势力亦已“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而他的宗族又多不奉公守法为霍氏家族留下了祸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