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_李苗
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研究概况
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研究概况
杨丽娜;郜中胜
【期刊名称】《资源节约与环保》
【年(卷),期】2016(000)005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推进,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尤其近岸海洋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严重。
重金属不易被自然界生物降解,可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被生物所富集,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性威胁。
而沉积物是众多水生生物的栖息地,被认为是重金属重要的汇和潜在污染源,对海洋环境质量举足轻重。
本文综述了近岸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概况及目前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海洋环境质量的监测及评估提供一定的思路。
【总页数】1页(P187-187)
【作者】杨丽娜;郜中胜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平面分布研究 [J], 张慧;贺心然;姚远;殷伟庆
2.浙江南部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J], 曹柳燕;张捷;胡颢琰;贾海
波;佘运勇
3.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处理研究 [J], 李政明
4.营口近岸海域海水及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 [J],
5.秦皇岛近岸海域潮间带砂质沉积物中微塑料和重金属污染特征 [J], 陈月琴; 罗维; 孙聪慧; 吴光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范文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黄河作为中国的重要河流,其包头段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一直是环境科学领域关注的焦点。
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不仅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直接影响,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对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行研究,对于了解该地区重金属污染状况、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黄河包头段面临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可通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释放到水体中,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因此,研究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有助于了解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评估环境风险、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
具体包括:1. 采样点设置:在黄河包头段设置多个采样点,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
2.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沉积物样品进行干燥、研磨、过筛等处理,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3. 重金属含量测定: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沉积物中重金属(如铜、锌、铅、镉等)的含量。
4. 生物有效性评估:通过模拟生物体内的环境条件,评估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和生物有效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析通过对黄河包头段沉积物样品的分析,发现该地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其中以铅和镉的含量最为突出。
不同采样点之间的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当地的工业排放、农业活动等因素有关。
2. 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评估通过模拟生物体内的环境条件,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部分重金属具有较高的生物可利用性,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部分重金属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3. 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因素分析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因素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活动等。
海口及三亚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海口及三亚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形成了很多的环境污染问题。
其中,重金属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污染物质,具有高毒性和难以
降解的特点,其长期累积和生物富集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海口和
三亚是海南省的两个重要城市,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其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为了保护海口和三亚市的环境质量,有必要对两城市的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和
污染情况进行研究。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旨在研究海口和三亚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和污染情况,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采集海口和三亚市地表沉积物样品。
(2)对采集的沉积物样品进行样品预处理和化学分析,测定其中的重金属元素
含量和分布。
(3)通过环境地球化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海口和三亚市
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分布和污染情况。
(4)通过对比分析,探讨海口和三亚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差异,以及环境
因素对其分布和污染的影响。
三、研究预期成果
本文将得出以下结论:
(1)海口和三亚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和污染情况与城市化和经济发展
程度有关。
(2)可能存在部分重金属元素在污染源附近土壤和沉积物中高浓度聚集现象,
同时也存在长期累积和生物富集的危险。
(3)海口和三亚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存在差异,这与地质背景和环境
因素有关。
(4)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重金属元素的排放和污染,保护海口和三亚市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2024年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范文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黄河作为中国第二长河流,在中国的生态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包头段作为黄河的一个重要流域,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问题备受关注。
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对于理解其环境行为、生态风险以及人类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期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本研究区域为黄河包头段,涵盖了该河段的多个关键区域。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和数据分析。
通过采集黄河包头段沉积物样品,分析其中的重金属含量,并运用生物有效性评估方法,如生物可利用性提取试验和生物毒性试验等,评估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三、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其中以铜、铅、锌、镉等为主要污染物。
这些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河流流速、地质背景、人类活动等。
此外,不同区域的重金属含量存在差异,可能与当地工业污染、农业活动等因素有关。
四、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评估生物有效性评估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
通过生物可利用性提取试验和生物毒性试验,我们发现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具有一定的生物可利用性。
特别是对于一些易于被生物体吸收的重金属元素,如铜和锌,其生物有效性较高。
此外,我们还发现部分区域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较高,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五、影响因素及环境风险分析影响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温度、pH值、氧化还原条件等)、化学因素(如有机质含量、其他金属元素间的相互作用等)以及生物因素(如微生物活动等)。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和生物有效性。
环境风险分析表明,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影响,如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植物生长的抑制等。
同时,对于人类健康来说,通过食物链摄入重金属可能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存在形态研究进展
WANG Junguang, ZHAO Zhizhong*, ZHAO Guangru, ZHANG Zhongwei, WANG Peng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China)
Abstract: Mangrove wetlands, due to their attributes and speci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the sources
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认为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应
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重视对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在柱状样中的垂直分布的研究,加强
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分析等,以便为探讨红树林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以
及污染红树林的生态恢复提供依据.
关键词: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赋存形态
带的重金属污染物,使其较一般潮滩更宜于重金属 元素的富集,红树林沉积物常常成为重金属污染物 的源和汇 . [2-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急 速发展,农业和渔业等人为活动影响的日益剧烈, 大量的点源、面源污染物被排放到江河湖海中 , [4-5]
基于地积累指数法和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黄河滩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基于地积累指数法和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黄河滩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李刚;蔡苗;魏样【期刊名称】《绿色科技》【年(卷),期】2016(000)024【摘要】为了全面了解韩城市下峪口黄河滩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通过布点采样,检测了该地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地区黄河滩区河道和沙洲中7种土壤重金属(镉、铬、镍、铜、锌、砷、铅)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韩城下峪口地区黄河滩地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土壤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其风险水平较低,不会对该地区土地整治和水田耕作造成影响,虽然黄河滩地土壤中锌含量略高,但是通过土体有机重构方法能够使得锌的影响降到最低.【总页数】5页(P5-8,11)【作者】李刚;蔡苗;魏样【作者单位】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5【相关文献】1.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关中西部某铅锌冶炼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J], 徐玉霞;彭囿凯;汪庆华;薛雷2.基于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广西某蔗田土壤重金属污染 [J], 何东明;王晓飞;陈丽君;苏荣;3.基于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广西某蔗田土壤重金属污染 [J], 何东明;王晓飞;陈丽君;苏荣4.地积累指数法及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及探讨 [J], 彭景;李泽琴;侯家渝5.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对铜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安全评价 [J], 李娟娟;马金涛;楚秀娟;王少博;吴珩;王兆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南宁市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之一。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海陆交错的特殊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红树林生态系统面临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海域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
本文就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
一、重金属污染状况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4.5的金属元素,通常包括铅、镉、汞、铬、锌等元素。
这些重金属元素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对生物体具有慢性毒性和生物蓄积性,对生态系统具有较大的危害。
在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海域的沉积物中,研究表明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汞污染:在研究中发现,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的海域沉积物中存在着汞的污染。
汞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和农业活动,沉积于河流和海洋底部的泥沙中,经过生物转化进入生态系统中。
而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汞的蓄积将对红树林植物和动物产生不利影响。
2. 铅污染: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的海域沉积物中还存在着铅的污染。
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包括燃煤、化肥、电镀、废水排放等。
铅的累积会影响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底栖生物和鱼类等生物。
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海域沉积物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这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构成一定的威胁。
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针对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需要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以了解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为后续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生物毒性评价:针对海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需要进行生物毒性评价。
通过生物毒性测试,可以评估汞、铅等重金属元素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从而了解其对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底栖生物、鱼类等生物的影响程度。
《2024年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范文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黄河作为中国第二长河流,其流域的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和生物有效性一直是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包头市位于黄河上游,是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因此,对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过程,也为评估区域环境风险和制定污染控制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黄河包头段作为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区域,其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和生物有效性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不仅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对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系统研究。
首先,根据地理位置和沉积物类型设置采样点,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
然后,运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生物可利用性试验评估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四、研究结果1.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研究结果显示,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
其中,铜、铅、锌等重金属的含量较高,可能与工业排放和农业活动有关。
此外,部分区域的汞、镉等重金属含量也较高,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通过生物可利用性试验发现,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具有一定的生物有效性。
其中,铜、锌等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较高,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影响。
而汞、镉等重金属虽然含量较低,但其生物可利用性也较高,同样需要引起关注。
五、讨论本研究发现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和生物有效性均较高,这可能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以及自然因素有关。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含有重金属的废水、废渣等被排放到河流中,导致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升高。
黄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离子的形态转化及释放研究
黄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离子的形态转化及释放研究何江;李朝生;王新伟;孙卫国;米娜【期刊名称】《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3(39)6【摘要】以黄河包头段上游清洁河段的沉积物为吸附剂,以Pb2+、Cu2+、Zn2+、Cd2+等多离子溶液为吸附质,开展了重金属离子被黄河沉积物吸附后的再释放,以及吸附作用对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影响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被黄河沉积物吸附后,各元素均不转入残渣态,Cu2+和Zn2+主要向碳酸盐结合态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转化,Pb2+主要向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转化;Cd2+主要转入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吸附后的赋存形态决定了Cd2+的释放量及释放能力远远大于其它3种重金属离子,由Cd2+排放引起的污染不易消除且影响长久.【总页数】6页(P739-744)【关键词】黄河;沉积物;重金属离子;形态转化;释放;污染【作者】何江;李朝生;王新伟;孙卫国;米娜【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2;X131.2【相关文献】1.HR-ICP-MS研究丰水期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与污染评价 [J], 马小玲;刘菁钧;左航;黄芳;刘颖2.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形态分析 [J], 刘菁钧;赖子娟;邓凤玉;周珊珊;张丽杨;刘颖3.内秦淮河逸仙桥处沉积物中镉吸附与释放及形态转化研究 [J], 魏晓云;徐颖;陈磊;路景玲;方盛荣4.黄河包头段不同粒级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J], 田慧娟;何江;吕昌伟;樊庆云5.沉积物样品处理过程中重金属化学形态转化的研究 [J], 王庭健;洪继华;金相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上游青川甘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黄河上游青川甘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李聪;王振斌;高云霓;李学军;张景晓;董静;张曼;高肖飞;李玫【期刊名称】《水生态学杂志》【年(卷),期】2024(45)2【摘要】评价黄河上游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水平,探讨重金属污染源,为科学保护黄河上游生态敏感区提供理论支撑。
2020年9月选取黄河干流青川甘段以及主要支流(白河、黑河、洮河、湟水)18个位点。
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铬(Cr)、砷(As)、汞(Hg)、镍(Ni)、铜(Cu)、锌(Zn)、镉(Cd)、铅(Pb)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风险评价。
结果显示,沉积物中As和Hg平均含量分别为11.740 mg/kg和0.034 mg/kg,分别富集1.3倍和1.0倍,其他6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中国水系沉积物背景值。
As富集程度最高,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最高,为中度污染,但潜在生态风险远低于Hg和Cd。
Hg的潜在生态危害值最高,为40.29,中等级别,其次为Cd。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推测,部分断面较高的As、Hg和Cd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如干流的龙羊峡库区出水口(G5)、支流洮河的西寨大桥(T1)、黑河的大水(H2),应加强监控。
【总页数】10页(P63-72)【作者】李聪;王振斌;高云霓;李学军;张景晓;董静;张曼;高肖飞;李玫【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6【相关文献】1.沂河小埠东橡胶坝蓄水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2.渭河(杨凌—兴平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粒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3.渭河西安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4.闽江上游富屯溪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5.长江中上游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兰州银滩湿地公园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收集兰州银滩湿地公园沉积物样本,进行重金属含量分析,获取 实测数据。
蒙特卡洛模拟
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湿地公园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模 拟,生成概率分布图,为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实验设计
沉积物样本采集
选择兰州银滩湿地公园为研究 对象,根据地形、水文等因素 ,设计合理的采样点,采集表 层(0-5cm)和深层(510cm)沉积物样本。
风险评价
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兰州银滩湿地公园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域的重 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儿童和孕妇等敏感人群,长期暴露可能 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虽然对兰州银滩湿地公园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样本 数量较少、分析方法不够先进等,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模型输入参数
包括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重金属毒性系数 等。
模型输出结果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风险概率分布、最大可能污染程度等。
附录D: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公式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 = 重金属毒性系数 × (重金属含量 /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
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风险评价公式计算出的风险值,将沉 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划分为低风险、中等 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兰州 银滩湿地公园沉积物重金属
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2023-10-29
目录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文献综述与现状 •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01
重金属在贾鲁河表层沉积物中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 S c h o o l o f L i f e S c i e n c e s ,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j i n g , J i a n g s u 2 1 0 0 9 3 , C h i n a )
ABS T RACT: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6 h e a v y me t a l s i n t h e s u r f a c e s e d i me n t s o f J i a l u R i v e r we r e d e t e r mi n e d b y a t o mi c a b s o r p t i o n
J i a l u Ri v e r
Z HU Di — d i ,Z HA O C h a n g — p o ,Z H ANG Ya n,Z HA NG J i n g ,t - l O NG C h a o ,F U J i e ,Z HU Ha i - l i a n g ,AN S h u — q i n g
中图分类号 : X 5 2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6 7 4 — 6 7 3 2 ( 2 0 1 3 ) - o 2 _ o o 4 卜0 5
Po l l u t i o n Cha r a c t e r a n d Es t i ma t i o n o f So ur c e o f He a v y Me t a l s i n S ur f a c e Se d i me n t s o f t he
o r g a n i c ma t t e r s c a n b e me a s u r e d .T h e s e d i me n t s p o l l u t i o n a s s e s s me n t w a s a r r i e d o u t u s i n g g e o a c c u mu l a t i o n i n d e x .T h e s o u r c e s o f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范文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黄河,作为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重金属元素如铅、锌、镉等,不仅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威胁,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因此,对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行研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形态分布是决定其生物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生物有效性反映了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利用的能力,直接关系到重金属对生态环境和生物体的潜在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研究其生物有效性,为评价黄河包头段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其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在黄河包头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进行沉积物采样。
然后,利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通过生物实验评估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最后,结合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一)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本研究发现,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等形式存在。
其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重金属具有较高的生物可利用性,而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较低。
(二)生物有效性的评估通过生物实验发现,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生物有效性存在显著差异。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重金属更容易被水生生物吸收利用,具有较高的生物有效性。
而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重金属由于稳定性较高,生物有效性较低。
(三)环境风险评价根据研究结果,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重金属含量较高,表明该区域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风险。
伶仃洋河口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Pb的时空分布研究的开题报告
伶仃洋河口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Pb的时空分布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重金属污染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
伶仃洋河口湾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和海岸带,但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沿岸海域存在较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其中,铅(Pb)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对其时空分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伶仃洋河口湾表层沉积物中Pb的时空分布规律,为湾区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
1.采集伶仃洋河口湾不同区域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其中Pb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
2.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Pb的时空变异规律和影响因素;
3.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分析Pb的来源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四、研究方法
1.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
2.利用ICP-MS等分析方法测定Pb的含量;
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绘制Pb的空间分布图;
4.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时空变异规律和影响因素。
五、预期结果
1.获得伶仃洋河口湾表层沉积物中Pb的时空分布数据;
2.探究Pb的变异规律和影响因素;
3.分析Pb来源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六、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以为伶仃洋河口湾及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于重金属污染的防治研究和相关政策制定也具有参考价值。
向海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的开题报告
向海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着严重影响。
海洋是全球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随着近年来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环境也受到了日益加剧的重金属污染的威胁。
海湾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环境之一,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直接反映了周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因此,进行海湾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对全面了解海湾重金属污染现状、确定和评价沉积物中的潜在生态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思路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选取某海湾为研究区域,在该海湾表层沉积物中测定多种重金属元素(如Pb,Zn,Cu,Cd等)的含量,进行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结合毒性参考值和沉积物质量,开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同时,对重金属来源、迁移和转化机制展开探讨,以深化对该海湾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的认识。
2.研究思路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思路:第一步,收集该海湾区域的水文地理信息和历史研究成果,并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第二步,分析沉积物中的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地球化学背景值法对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并结合重金属来源分析,揭示重金属污染特征。
第三步,计算单一重金属元素污染指数(PI)、全局污染指数(Igeo)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评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揭示生态风险微观分布和空间分布规律。
第四步,剖析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输运途径,研究和模拟其迁移和转化机理,为制定有效的污染控制对策提供理论指导。
三、研究进展与计划目前,本研究已经完成了研究区域的水文地理信息收集、沉积物采样和处理,以及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等工作。
下一步将进行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开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探讨重金属来源、迁移和转化机制,预计在2022年完成本研究的开题报告和论文撰写工作。
渭河(陕西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风险研究
渭河(陕西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风险研究
杨学福;关建玲;和莹;王蕾;刘浩前
【期刊名称】《环境科学与管理》
【年(卷),期】2018(043)008
【摘要】基于实测数据分析渭河陕西段表层沉积物Hg、As、Se、Sb、Cu、Zn、Pb、Cd、Cr、Ni、Mn、V、Co和Tl 14种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受到多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除Sb和Tl外,其余12种重金属
的平均含量超过其土壤背景值;依据地质累积指数(Igeo)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评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介于轻微生态危害和极强生态危害之间,Hg和Cd污染最为严重,是该区域优先防控的重金属.
【总页数】5页(P176-180)
【作者】杨学福;关建玲;和莹;王蕾;刘浩前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2;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陕西西安710054;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陕西西安710054;陕西省环境监测
中心站,陕西西安710054;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4
【相关文献】
1.渭河陕西段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来源探析 [J], 田渭花;王蕾;关建玲;王舒婷;
张宇
2.渭河陕西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风险 [J], 杨学福;姚志鹏;王蕾;张宇;关建玲
3.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 [J], 王利军;卢新卫;雷凯;翟雨翔;黄静
4.渭河陕西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 [J], 黄悦;张风宝;杨明义;李玄添
5.渭河陕西段河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析 [J], 罗琳;宋进喜;王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范文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拥有丰富的流域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包头段作为黄河中游的一部分,其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不仅影响水质,也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因此,本研究以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期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黄河包头段作为研究区域,该区域具有丰富的沉积物和多样的生态环境。
2. 研究方法(1)样品采集:在黄河包头段不同位置采集沉积物样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较性。
(2)样品处理:对采集的沉积物样品进行预处理,如烘干、破碎、过筛等。
(3)重金属含量测定: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4)生物有效性评估:通过生物实验和模型预测等方法评估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三、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1. 重金属含量通过对黄河包头段沉积物样品的化学分析,发现该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主要重金属包括铜、锌、铅、镉等。
2. 重金属分布特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水流速度、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
在黄河包头段,重金属分布呈现一定的空间异质性,不同位置的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四、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1. 生物实验法评估生物有效性通过植物生长实验和动物毒性实验,评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实验结果表明,部分重金属具有较高的生物有效性,对生物体产生潜在危害。
2. 模型预测法评估生物有效性采用数学模型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行预测。
模型结果表明,某些重金属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生物可利用性,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五、影响因素及机制分析1. 影响因素影响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因素包括水质、底质环境、微生物活动、人类活动等。
其中,人类活动如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污水等对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存在形态研究进展
关键词 : 红树 林 沉积 物 ; 重金 属元 素 ; 存 形 态 赋
中 图分类 号 : 4 X 1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4 4 4 ( 0 0 0 — 3 3 0 17— 9 2 2 1 )30 4 —4
W ANG u g a g ZHAO ih n ZHAO a g u ZHANG o g i Jn un, Zhz o g , Gu n r , Zh n we ,W ANG n Pe g
( ol eo ega h n o r m, ia oma U i m  ̄, io 7 1 8 C ia C l g G or ya d T ui Han N r l nv i Ha u 5 15 ,hn ) e f p s n e k
o e v t lp l t n n r c n e r,h a y mea o l t n i e i n f ma g o e wel n s h s a o s d g e t f h a y mea ol i .I e e ty a s e v tl p l i n s d me t o n r v t d a r u e r a uo u o a c n eT a d a g e t u e fr s a c e n e e n e c e sr e t r a e b e o d ce . i p p r h r ' o c i n r a mb r o e e r h s o l me tg o h mit f a u e h v e n c n u td Ths a e e e t — l n y e
Sp2 0 e . 01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 含量及其存在形态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奎河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水平 Table 1 Concentration level of heavy metals in core sediments of Kui River
采样断面
元素种类
最大值
K2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K3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K4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K5
最小值
平均值
注: 采样深度为 40 cm。
Key words: Kui River; sediments; heavy metals; pollution assessment
水体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绝大部分来自于降尘、降水、地表 径流、土壤冲刷、各种污水、固体废弃物和农药等[1]。重金属 进入水环境后,绝大部分迅速由液相转入固相,结合到悬浮物 中。悬浮物中的重金属在被水流搬运过程中,当负荷超过搬运 能力时,最终固化到沉积物中。因此,沉积物是水环境中重金 属的主要的受纳体,可以反映河流受重金属污染的状况。笔者 针对奎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柱状样品在不同深度垂直方向上含量 分布研究,则可以帮助了解奎河重金属的沉积迁移历史。并通 过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 分析和评价。
图 2 K3 断面柱状沉积物重金属的垂向分布曲线 Fig. 2 Vertical distribution curves of heavy metals in core sediments of K3
图 4 K5 断面柱状沉积物重金属的垂向分布曲线 Fig. 4 Vertical distribution curves of heavy metals in core sediments of K5
第 43 卷第 16 期 2015 年 8 月
广州化工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l. 43 No. 16 Aug. 2015
环境保护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李 苗,沈宁宁,汤大山
( 徐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 徐州 221000)
摘 要: 对奎河徐州段中的 5 个采样断面的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 As、Cu、Cd、Cr、Pb 和 Zn 等 6 组重
金属的浓度水平,解析了沉积物中重金属沿垂直方向的分布特征。各个断面柱状样品重金属的累积量测定值差异较大,各断面样 品中重金属含量平均水平排序为: K5 断面 < K4 断面 < K3 断面 < K2 断面,在 K2 断面上,所有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都处于较高的水 平。应用潜在生物风险指数法评价,各断面的 RI 值排序为: K5 断面 < K4 断面 < K3 断面 < K1 断面 < K2 断面。
2. 2 柱状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垂向分布特征
图 1 K2 断面柱状沉积物重金属的垂向分布曲线 Fig. 1 Vertical distribution curves of heavy metals in core sediments of K2
图 3 K4 断面柱状沉积物重金属的垂向分布曲线 Fig. 3 Vertical distribution curves of heavy metals in core sediments of K4
Abstract: the sediments from 5 sampling cross - sections in Xuzhou section of Kui River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As,Cu,Cd,Cr,Pb and Zn were obtained by data analysis. The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varied with sediments. The order of average level of heavy metals was K5 < K4 < K3 < K2 ,and it had high levels in K2 sedi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the order of RI in different sediments was K5 < K4 < K3 < K1 < K2.
1. 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沿奎河水流方向,柱状样品采用自制柱状取泥设备进行采 集,在 5 个水质监测的省控断面上分别设 5 个沉积物采样断
面,在每个沉积物采样断面上对不同深度沉积物柱状样品分别 采样,柱状样品为 2 根,且柱状样品根据实地情况至少采取深 度为 40 cm 的样品。样品采集完成后用聚乙烯塑料袋进行封装, 带回实验室。在实验室里,柱状样品按每 2 cm 细分成一个单独 的样品。在沉积物样品采集过程中所有使用到的与样品接触到 的器材必须为非金属器材,如聚乙烯、木质、竹质等,以避免 干扰和污染样品。
1. 3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 Microsoft Excel 和 origin8. 0。
2 结果与讨论
第一作者: 李苗( 1983 - ) ,女,工程硕士,助理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152
广州化工
2015 年 8 月
2. 1 柱状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水平分布特征
奎河研究区段由于 K1 断面进行了河流清淤工程,对河床 进行了加固,沉积物自然形态被破坏的比较严重,因此失去了 研究价值,故仅对 K2 、K3 、K4 和 K5 总共 4 个采样断面进行柱 状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的测定,由表 1 得出,奎河研究区段各 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断面的柱状沉积物中的变化范围都比较大。
As
15. 79 7. 33 10. 40 12. 19 6. 44 8. 18 12. 23 4. 43 7. 54 11. 43 6. 31 8. 74
Cu
265. 72 41. 64 92. 84 69. 15 22. 46 44. 19 54. 03 22. 65 36. 08 29. 08 16. 58 23. 28
2. 3 潜 在 生 态 风 险 指 数 法 的 污 染 评 价 (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从分析结果得出,As、Cr、Pb 和 Zn 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 均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的范围内,在 5 个采样断面的值均处于 Eir < 40 之内。元素 Cu 的大部分都处于轻微生态危害范围之中, 只有在 K2 断面中处于中等生态危害水平。元素 Cd 在 K2 断面 处于很强生态危害水平,在 K1 和 K3 断面处于强生态危害范围 内,在其它断面上处于轻微生态危害之中。
在 K2 断面上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 Cr、Pb 和 Cd 在垂直方 向变化规律大体一致,而重金属 As、Cu 和 Zn 则在垂直方向变 化剧烈; 在 K3 断面 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 Cu、Cd、Cr 和 Pb 在
第 43 卷第 16 期
李苗,等: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153
垂直方向变化规律大体一致,而重金属 As 和 Zn 则在垂直方向 变化剧烈; 在 K4 断面柱状沉积物中只有重金属 Cd 元素在垂直 方向变化比较稳定,而重金属 As、Cu、Cr、Pb 和 Zn 在垂直方 向变化剧烈; 在 K5 断面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 As、Cd 和 Zn 在 垂直方向变化规律大体一致,而重金属 Cu、Cr 和 Pb 在垂直方 向变化剧烈。各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断面上的不同深度的样品 中,含量波动变化非常大,这反映了非线性动荡引起的环境累 积效应[5],河流复杂的水文环境变化和沿岸的人为活动的影响 可能是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各断面柱状沉积物中各种重 金属元素变化幅度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说明随着沉积物 深度的增加,沉积物中重金属趋于稳定,受人类的生产活动影 响较小。在进行空间分布的分析后得出,在所有断面的柱状样 品中的 As、Cd 和 Zn 均表现出极其相似的深度方向的变化趋势, 表明这些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大致相同或者是发生了类似的迁移 行为[6],而 Cu、Cr 和 Pb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性不强。
Pb
85. 89 26. 57 46. 44 35. 97 13. 99 24. 81 32. 89 17. 73 23. 31 24. 81 17. 31 21. 14
( mg / kg)
Zn
538. 94 389. 57 442. 69 228. 26 127. 74 178. 44 178. 33 98. 96 135. 91 69. 16 54. 38 61. 04
Cd
1. 21 0. 04 0. 37 0. 49 0. 03 0. 21 0. 64 0. 11 0. 24 0. 21 0. 06 0. 13
Cr
99. 46 64. 39 74. 83 69. 41 37. 18 51. 08 38. 72 19. 27 27. 55 30. 13 17. 12 22. 83
所有的沉积物样品带回实验室后在阴凉干燥处于室温下自 然风干 2 ~ 3 周。在分析重金属之前,对样品粒度也有一定的 要求,一般情况下,细粒样品( 直径 < 0. 6 mm) 中微量元素浓度 相对较高,可以确保有最高的异常 / 背景比[2]。对于河流沉积 物而言,重金属的浓度水平随沉积物粒径的变化而变化[3]。粗 粒样品( 直径 < 2 mm) 由于容纳大量的岩石结构物质,其代表 了岩石圈表层物质的浓度[4]。所以,在细粒样品中,重金属浓 度相对而言比较高,而粗粒样品中,重金属浓度则较低。鉴于 此,自然风干后的沉积物样品需经过磨细和过筛,需要注意的 是: ①任何通过筛孔的样品都必须对样品的整体具有代表性; ②任何样品不得在制备过程中受到污染。
关键词: 奎河;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中图分类号: X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9677( 2015) 016 - 0151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