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形象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PPT课件
3.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
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 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 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
诗 歌 鉴 赏 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 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 似侬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 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 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便 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6. 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 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 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 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 然泪下。
2.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 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 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 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 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诗 歌 鉴 赏 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
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 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 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 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高考专题诗歌形象鉴赏获一等奖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
边三山。
什么形象
形象特征
这首词前两句回想当年在抗金前线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 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 “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貂皮大衣。下片表示敌人 还未毁灭,自己衰鬓先斑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 天山,身老沧洲”表示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幽愤。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主人公形象? 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 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 寞又自哀自怜主人公形象。 (悲戚哀伤、愁思难 遣、孤独寂寞、青春流逝主人公形象)
13/50
• ⑶请简明赏析这首词结句。(4分) • 答案:碧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最终消沉在
27/50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主 要景物,用自己语言再现画面。(即用自己语 言解释此诗意思,注意语言生动优美)描述时 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联想和想像加以 再创造,语言力争优美。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含有“诗中有画”特征。观 赏诗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物象组合方式; 二是画面色彩; 三是动态; 四是静态。
23/50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问: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
这首诗写了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四种景物 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春意。四种景物 并列组合,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 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 较详细;上联是静景,下联是动景。远与近相生,概括 与详细结合组成一幅完整春景图。浓艳画面色彩, 谐调画面组合,相宜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 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古典诗词鉴赏》课件
03
古典诗词的主题与情感
山水田园
总结词:描绘自然风光、田园生活的主题,表达对自 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输标02入题
详细描述
01
03
田园诗则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描写农事、农民和农村 的景致,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淳朴民风的赞美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04
山水诗以自然风光为对象,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 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如王之涣的《登鹳 雀楼》。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古典诗词可以分为古诗、律诗、绝句 、词曲等类型。同时,不同流派如唐诗、宋词等也有各自独 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代表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文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通过相似性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 使形象更生动、意义更深刻。例如,“不 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提升审美
通过鉴赏古典诗词,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 修养。
05
古典诗词的现代价值与影响
古典诗词的文化传承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 宝。通过鉴赏古典诗词,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 和思想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背景,对于研究历 史文化、民族风俗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通过深入挖掘古 典诗词的文化内涵,可以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古典诗词的教育意义
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对于培养人的品格、修养、 情操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学习古典诗词,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古典诗词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对于拓宽知识面、启发思维等方面也具 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学习古典诗词,可以增长知识、启迪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 能力。
古诗词鉴赏精品PPT课件
总之,诗歌语言上有何特色,答案在下列词语中选择:
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三)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正侧 面描写、白描、工笔、渲染、直接抒情、间接 抒情) 2、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设问、 反问、借代等) 3、表现手法(衬托或烘托、动静结合、侧面描 写、象征、抑扬、悬念、伏笔、铺垫用典、联 想、想象、渲染、、对比对照、、照应、直抒 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古诗词鉴赏专题
古诗词鉴赏
具体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和 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意象及象征意义
象征精神品质的:梅、竹、松,菊花、东篱、 香草(高尚品质) 表现别离的:柳、长亭、短亭 表现思乡怀人的:柳、月亮、大雁、落日、羌 笛 象征边塞生活的:大漠、黄沙、烽火、长烟、 长河、关山、孤城、羌笛、琵琶、号角等 象征爱情的:连理枝、比翼鸟、鸳鸯等 体现节日、时令的:赏菊、登高、插茱萸、踏 青、扫墓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
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闺怨
唐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先扬后抑,“不知愁”,“悔”等,表达触景伤怀的感伤和 哀怨的情绪,从而表现“闺怨”的主题。
⑵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 歌简要赏析。
A、诗人借物(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 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 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
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三)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正侧 面描写、白描、工笔、渲染、直接抒情、间接 抒情) 2、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设问、 反问、借代等) 3、表现手法(衬托或烘托、动静结合、侧面描 写、象征、抑扬、悬念、伏笔、铺垫用典、联 想、想象、渲染、、对比对照、、照应、直抒 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古诗词鉴赏专题
古诗词鉴赏
具体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和 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意象及象征意义
象征精神品质的:梅、竹、松,菊花、东篱、 香草(高尚品质) 表现别离的:柳、长亭、短亭 表现思乡怀人的:柳、月亮、大雁、落日、羌 笛 象征边塞生活的:大漠、黄沙、烽火、长烟、 长河、关山、孤城、羌笛、琵琶、号角等 象征爱情的:连理枝、比翼鸟、鸳鸯等 体现节日、时令的:赏菊、登高、插茱萸、踏 青、扫墓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
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闺怨
唐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先扬后抑,“不知愁”,“悔”等,表达触景伤怀的感伤和 哀怨的情绪,从而表现“闺怨”的主题。
⑵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 歌简要赏析。
A、诗人借物(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 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 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实用课件)(52张PPT)
例①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 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回答问题:诗中第一、二 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
例②读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 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回答问 题:宫女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来展现的?
答:“寥落”、“寂寞”渲染了古行宫凄凉 萧索的氛围;
人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 (意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咏物诗中的物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 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鉴赏古代诗词的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1、明确诗歌人物形象分类。 2、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 并规范组织答案。
分类别,明特征。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 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 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 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 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那个 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山东 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
考试说明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 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 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共31张PPT
⑴“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
实景,也有喻义。‘片云’在空中飘荡
,就象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 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
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
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意象
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
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问:⑵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 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 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题步骤】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
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绘景)。这里有两个 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 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 求优美。 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 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 点(析景):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 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 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 谈诗人的思想感情。(悟情)
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 界小生命的热爱.
什么是意象?
先看一首诗: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
这些形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分析:
先 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 想 风雨:昨晚风雨交加……
到
落花: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
一般表达式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 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 幅……的图画),表达 了……的感情。
实景,也有喻义。‘片云’在空中飘荡
,就象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 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
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
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意象
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
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问:⑵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 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 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题步骤】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
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绘景)。这里有两个 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 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 求优美。 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 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 点(析景):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 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 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 谈诗人的思想感情。(悟情)
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 界小生命的热爱.
什么是意象?
先看一首诗: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
这些形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分析:
先 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 想 风雨:昨晚风雨交加……
到
落花: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
一般表达式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 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 幅……的图画),表达 了……的感情。
诗歌鉴赏ppt课件
15
现代派诗歌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特点 强调个性表达,追求艺术创新。 注重诗歌内在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2024/1/27
16
现代派诗歌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广泛使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
代表作品
徐志摩《再别康桥》
2024/1/27
17
现代派诗歌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戴望舒《雨巷》 卞之琳《断章》
2024/1/27
追求朦胧与神秘
象征主义诗歌不直接表达诗人的意图 ,而是通过描绘朦胧、神秘的意象来 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注重音乐性
象征主义诗歌非常注重诗歌的音乐性 ,通过押韵、节奏等手法来增强诗歌 的韵律感和美感。
2024/1/27
25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魅力所在
• 强调感官体验:象征主义诗歌还强调感官体验,通过描绘色彩、气味、声音等感官元素来营造独特的诗 歌氛围。
形象性
诗歌语言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手法,塑造出生动、具体的形象。
音乐性
诗歌语言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2024/1/27
32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情景交融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活 动,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和情 境,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
虚实相生
诗歌中的意境往往虚实相生,既 有具体可感的实景,又有抽象朦 胧的虚境,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
• 使用象征与隐喻:浪漫主义诗歌还常常使用 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诗歌的表现 力和感染力。
2024/1/27
23
英美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01
代表作品
2024/1/27
02
03
04
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课件)
②每首诗的句数不限,可长可短。
近体诗的特点:
①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
②诗歌有严格的音韵格律要求,即绝句二四押韵,律诗二 四六八押韵。律诗四联八句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按表现手法分类:
浪漫主义 —— 想象、夸张、语言华美,一般表现对理想的 追求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现实主义——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 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他还有: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
例题:
对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D、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黄州时的孤独与寂寞,表达了他 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
答案:C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 对比、反语、反复等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手段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怀古伤今
表现手法:
1、关于情与景 2、写史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美景衬哀情 借古抒怀 虚实相生 借古讽今 想象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 铺垫 象征
诗歌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1、强烈的抒情性: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 会生活,充满作者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2、和谐的音乐美:节奏鲜明,音调铿锵,讲究 押韵。 3、语言凝练,形象,含蓄。
古体诗 近体诗 隋唐时期出现的比较讲究音韵格律的诗歌。
古体诗的特点: ①作者是唐代以前的诗歌,一般都是古体诗。 ②唐诗中凡题目里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的 均为古体诗。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
谢谢观看!
[诗意赏析]
首联用简单几笔勾画出了李将军居处的清静。用“高树蝉声”意象一是以动衬 静,产生“鸟鸣山更幽”的效果;二是蝉为高蹈出尘的象征,取“居高声自远”之意。 朱门本是名利场的代名词,“冷静似闲居”,可见李将军的趣味与寻常官宦大相径 庭。颔联写将军书斋之中,数茎墨竹图挂于墙壁,可见重新裱过的痕迹,可谓高 古;一架书卷立于地,上面安放着香薰,篆烟袅袅,应是长年安放。这从侧面写 出了李将军情趣的高雅。颈联前句写将军府侍儿的“知礼”,侧面衬托了李将军的 修养之高;颈联后句与尾联描绘了李将军吟咏豪放、爱读英雄人物传记、渴望建 立功勋却担心自己不如书中英雄的形象特点,表现出了李将军性格豪爽、狂放不 羁。
就古代诗歌而言,更看重动作、神态、细节描写与环境烘托。
赏析人物塑造手法“三方法”
方法一:一颦一笑总关情,言行肖貌要留心。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容貌、衣着、姿态等;神态描写,面部表情等;心 理描写,心理活动等;动作描写,动作、行为等;语言描写,对话和自问 自答。 方法二:缘景明情品意象,侧面描写来衬托。 侧面描写:注意环境背景(时间、天气、地点、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起 到的作用;注意意象的含义,理解这些意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注意他人 眼中人物的形象。 方法三:知人论世细推敲,巧看注解获信息。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细看题目,巧看注释。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思 想抱负,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的身份。
赏析人物塑造手法的答题步骤
例2 (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1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微知点】 鉴赏景物形象的三个步骤 描绘诗中展
现的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 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 括景物所
营造的氛围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 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
思想感情分析情感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 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意象大都是一个名词性词语 查找
如果是主谓式或动宾式,则转换成名词结构,如“柳细”“花红” 意象
可转换为“细柳”“红花”
描绘 要找出诗中所写的景物,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画面 描绘画面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切忌直接翻译
抓住描述该景物的关键性词语,如动词、形容词,把握其外 在特征。动词要从动态感、形象感、包孕性上去体味。形容 概括 词要抓住形容描摹的声、形、色、味等体味。还需关注有关 特征 景物的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的词语
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突出了居庸关怎样的环境特征? 【我的分析】 本诗写诗人入居庸关时的所见所思。前四句写景, 后四句写感。颈联写面对时局混乱,良臣进阶无路的现状,诗人十分失 望、愤懑,想暂居家中;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 动的故事。 (1)指出首联交代的内容 ____________(首联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是冬日傍晚,地点是古镇 青山口,天气是寒风呼啸,这些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
【注】 ①彦辅: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他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 俗、高风亮节闻名。②大:一作“太”。
这首词上阕刻画了桂花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我的分析】 这是一首咏桂花词。分析桂花的形象,可以从形(外 在形象)、神(内在品质)两个角度考虑。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课件
杜甫形象:生活贫苦、热情真诚、率真纯朴的诗人形 象。 曹操形象:求贤若渴、惜时如金、具有一统天下理想 的志士形象。 陆游形象:客居京城、百无聊赖、落寞孤独、看透世 态炎凉、始终矢志不渝的爱国斗士形象。 李清照形象:天涯沦落、形影相吊、漂泊孤独的女子 形象。 周瑜形象:年轻有为,从容闲雅,雄才大略的儒将形 象。 劳动者形象:辛勤劳动,吃苦耐劳、以农事为重的农 民形象。 士兵形象:渴望建功立业、力竭苦战、不畏生死、不 顾荣誉、思亲念家的战士形象。 离人形象:思家念亲、感慨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归家 遥遥无期的孤独寂寞的离人形象。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插秧歌杨万里 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 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 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宋
[答案] 琵琶女 年老色衰 沦落江湖 作者(白居易) 怀才 不遇 沦落江湖 忧愁痛苦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 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2024年全国三套试卷均未涉及形象内容,属于轮考题型。
人物形象p247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 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是 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 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 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 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 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 得失的思想感情。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 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 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 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 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 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 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感慨。
思想感情
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
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 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 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 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 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 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 人逸士的形象。
①通过前四句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 间接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②通过最后两句 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 潇洒疏放。
二、鉴赏诗歌的景象描写
古典诗歌鉴赏之
鉴赏诗歌形象
考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试
表达技巧;
说 明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
学习要点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2、如何鉴赏诗中人物形象 3、如何鉴赏诗歌的景象描写(意象) 4、如何鉴赏诗歌的物象描写(意象)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 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 情的艺术形象。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
边的三山。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பைடு நூலகம்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
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
“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
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
古典诗歌,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鉴赏景或物 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作者自己)
形 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 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人物形象。①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②诗中的诗人 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 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 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 即“意象”。
(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
(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 “蓬头”、 “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 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寒冷、寂静(或:冷峭)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 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 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 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 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 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 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 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 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 鱼)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时代背景、环境特征,了 解作者经历。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 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 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
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 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 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 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 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 得失的思想感情。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 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 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 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 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 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 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感慨。
思想感情
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
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 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 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 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 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 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 人逸士的形象。
①通过前四句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 间接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②通过最后两句 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 潇洒疏放。
二、鉴赏诗歌的景象描写
古典诗歌鉴赏之
鉴赏诗歌形象
考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试
表达技巧;
说 明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
学习要点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2、如何鉴赏诗中人物形象 3、如何鉴赏诗歌的景象描写(意象) 4、如何鉴赏诗歌的物象描写(意象)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 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 情的艺术形象。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
边的三山。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பைடு நூலகம்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
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
“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
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
古典诗歌,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鉴赏景或物 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作者自己)
形 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 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人物形象。①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②诗中的诗人 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 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 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 即“意象”。
(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
(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 “蓬头”、 “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 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寒冷、寂静(或:冷峭)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 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 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 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 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 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 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 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 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 鱼)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时代背景、环境特征,了 解作者经历。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 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 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
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 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