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学色彩艺术概论
2024年河北省成考(专升本)大学艺术概论考试真题含解析
![2024年河北省成考(专升本)大学艺术概论考试真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ce0b5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b.png)
2024年河北省成考(专升本)大学艺术概论考试真题一、选择题1、在下列选项中,一般认为属于个体创作方式的是()(A)书法(B)戏曲(C)电视(D)电影2、主张艺术起源于巫术的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是【】(A)克罗齐(B)苏珊·朗格(C)爱德华·泰勒(D)斯宾塞3、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画作《创造亚当》的创作者是【】(A)达·芬奇(B)米开朗琪罗(C)拉斐尔(D)凡·高4、法国浪漫主义画作《自由女神领导着人民》的创作者是【】(A)雷诺阿(B)莫奈(C)塞尚(D)德拉克洛瓦5、汉代著名雕塑《马踏飞燕》使用的材质是【】(A)大理石(B)木料(C)青铜(D)泥料6、艺术创作的四个心理要素是【】(A)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联想(B)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知觉(C)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D)审美理解、审美知觉、审美认识、审美情感7、苏轼创作于黄州时期的著名书法作品是【】(A)《兰亭集序》(B)《蜀素帖》(C)《中秋帖》(D)《寒食帖》8、彩色电影的出现是电影技术和艺术发展的重要标志,最早的代表性作品是()(A)《孤儿救祖记》(B)《淘金记》(C)《罗生门》(D)《乱世佳人》9、在下列艺术类型中,一般认为属于集体创作形式的是【】(A)书法(B)文学(C)电影10、下列选项中,属于表情艺术的是()(A)文学、雕塑(B)舞蹈、音乐(C)绘画、影视(D)戏剧、书法11、由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描绘我国江南山水风光的著名画作是【】(A)《溪山行旅图》(B)《富春山居图》(C)《匡庐图》(D)《清明上河图》12、清代戏曲大家洪昇的代表作品是【】(A)《长生殿》(B)《西厢记》(C)《牡丹亭》(D)《赵氏孤儿》13、建筑艺术的“三原则”是【】(A)实用、坚固、雄伟(B)实用、坚固、美观(C)实用、高大、美观(D)精致、坚固、美观14、宋代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者是【】(A)张择端(C)范宽(D)苏轼15、华彦钧(阿炳)演奏《二泉映月》的乐器是()(A)古筝(B)唢呐(C)二胡(D)笛子16、魏晋时期著名画家顾恺之的绘画名作是【】(A)《韩熙栽夜宴图》(B)《五牛图》(C)《送子天王图》(D)《女史箴图》17、1936年播出的一场大型歌舞节目标志着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正式诞生,播出该节目的公司是【】(A)ABC(B)NBC(C)NHK(D)BBC18、法国绘画作品《游船上的午餐》的创作者是()(A)莫奈(B)德拉克洛瓦(C)雷诺19、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在安史之乱时期的著名书法作品是【】(A)《祭侄文稿》(B)《蜀素帖》(C)《多宝塔碑》(D)《玄秘塔碑》20、现代社会中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A)现场表演传播、展览性传播、口头传播(B)现场表演传播、印刷传播、大众传播(C)展览性传播、口头传播、大众传播(D)现场表演传播、展览性传播、大众传播二、简答题21、简述艺术传播的基本要素及其内涵。
2017年河北科技大学考研参考书
![2017年河北科技大学考研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f2a45c2010661ed9ad51f3a4.png)
河北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复试科目参考书复试考试科目参考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华幼卿金日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第四版材料分析方法《材料分析方法》,周玉,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电机学《电机学》,孙克军,化工工业出版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张毅刚,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电力拖动基础《电力拖动基础》,孙克军,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计算机控制技术《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赖寿宏,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工程》,邵裕森,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微机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杨素行,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版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王化祥,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机械设计基础(一)1、《机械原理》高慧琴,国防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013年2、《机械设计》,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七版机械设计基础(二)1、《机械原理》高慧琴,国防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013年2、《机械设计》,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七版压力容器设计基础(一)《过程设备设计》,郑津洋,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纺织工艺原理《纺纱学》,杨锁廷,中国纺织出版社,第一版,2004《机织学》,朱苏康,中国纺织出版社,第一版,2004《针织学》,龙海如,中国纺织出版社,第二版,2008染整工艺原理《染整工艺原理》(全四册),王菊生,中国纺织出版社,第一版,2003年服装工艺学《服装工艺学》(结构设计分册成衣工艺分册),张文斌,中国纺织出版社第三版,2001纺织工艺与设备《纺纱学》,郁崇文,中国纺织出版社,第一版,2009年《机织学》,朱苏康,中国纺织出版社,第一版,2004年《针织学》,斯潘塞(英)、宋广礼译,中国纺织出版社,第三版,2007年服装结构基础《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女装篇》,刘瑞璞,中国纺织出版社,第一版,2008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反应工程》,王承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原理》,陈敏恒,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药物化学《药物化学》,仉文升、李安良,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王积涛,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二版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合成反应基础》,刘守信,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工业药剂学《工业药剂学》,潘卫三,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周群英、高廷耀,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奚旦立,孙裕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五版暖通空调《暖通空调》,陆亚俊、马最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道路与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张新天、罗晓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第一版《桥梁工程》,邵旭东,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二版给排水工程《排水工程》,上册,孙慧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排水工程》,下册,张自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土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高大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物理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郭子成、罗青枝,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二版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孙凤霞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11年常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周义仓等,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普通物理《普通物理》1、2、3册,程守诛、江之水,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企业管理概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案例.技能(第二版),谢和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统计学《统计学》,李荣平,清华大学出版社物流学《物流学》(第二版),汝宜红,高等教育出版社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朱玉贤,高等教育出版社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生物工业下游技术》,毛忠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发酵工艺原理《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姚汝华,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发酵工艺原理与技术应用》,余龙江,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食品化学《食品化学》,王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学》,夏文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英语综合知识《语言学教程》(修订版),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英国文学简史》(新增订版),刘炳善,河南人民出版社《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二版)《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第二版),朱永涛、王立礼,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增订本第4版),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翻译实践与百科知识(参考书目见初试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三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版),陈先达,杨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版刑法学《刑法》,王作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民法学《民法》,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五版电子测量技术《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张永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二版模拟、数字电子综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宋文绪,高等教育出版社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微型计算机接口及应用》,刘乐善,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程佩青,清华大学出版社集成电路原理《半导体集成电路》,朱正涌,清华大学出版社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第六版移动通信《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吴启晖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2 C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专业设计(工业设计及理论方向)《再现设计构想》,胡雨霞、梁朝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快题与表现》,李娟、江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人机工程学》,丁玉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版专业设计(插图设计及理论方向)《插图设计》,张雪、黄雷鸣、毛兴华译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版《插图创意设计手册》(上下册),秦旭萍,中国青年出版社第一版《商业绘画技法》,何晶,吉林美术出版社第一版专业设计(室内设计及理论方向)《室内设计资料集》,张倚曼、郑署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人机工程学》,丁玉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版《室内空间徒手表现法》,杨健,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版专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方向)《图形创意》,徐伟德、黄元庆,广西美术出版社第一版《招贴设计》,陈华沙,上海画报出版社第一版《色彩构成》,叶颜妮,广西美术出版社第一版专业设计(服装设计及理论方向)《时装设计:过程、创新与实践》(英)凯瑟琳·麦凯维、詹莱茵·玛斯罗著,郭平建、武力宏、况灿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第一版《服装艺术设计》,胡月,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第一版《女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巧》刘元凤、刘瑞璞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第二版专业创作(美术学)《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郑朝、蓝铁,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版《油画》,陈和西,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水彩画》,陈孝荣,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邵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版《欧洲绘画史》,邵大箴、系静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版专业创作(美术)《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郑朝、蓝铁,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版《油画》,陈和西,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水彩画》,陈孝荣,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专业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资料集》,张倚曼、郑署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版《人机工程学》,丁玉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版《室内空间徒手表现法》,杨健,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版专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图形创意》,邱秀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招贴设计》,陈华沙,上海画报出版社,2002《色彩构成》,叶颜妮,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专业设计(服装命题《服装设计艺术》,刘晓刚、刘元凤,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版(第一版)《服装命题设计》,胡月,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版(第一设计)版)《服装结构设计》,张文斌,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版(第一版)专业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插图创意设计手册》(上下册)秦旭萍,第一版,中国青年出版社《商业绘画技法》,何晶,吉林美术出版社第一版专业设计(工业设计)《产品创意设计》,刘传凯、胡雨霞,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版《再现设计构想》,梁朝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第2006版专业设计(产品设计)中韩联合《产品创意设计》,刘传凯、胡雨霞,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版《工业产品造型设计》,陈震邦,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专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中韩联合《图形创意》,邱秀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招贴设计》,陈华沙,上海画报出版社,2002《色彩构成》,叶颜妮,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专业设计(建筑环境设计)中韩联合《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黑川纪章(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版《城市设计与环境命题设计》,张斌、杨北帆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专业设计(装饰设计)中韩联合《装饰图案设计技法创意》,庄子平,吉林美术出版社2008年7月版《装饰设计》,辛敬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图案与装饰》,林家阳、于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版《思维与设计》,周至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专业设计(服装设计)中韩联合《服装设计概论》东华大学出版社刘晓刚2010年7月版《女装款式和纸样系列、设计与训练手册》中国纺织出版社刘瑞璞2010年7月版命题创作(电影导演创作与研究)1、《电影编剧学》,汪流,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05月2、《悉德·菲尔得经典剧作教程》,悉德·菲尔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2年2月3、《编剧:步步为营》,(美)汉森著,郝哲,柳青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2-1出版。
新版河北科技大学设计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河北科技大学设计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860b80ed630b1c58eeb51f.png)
考研已落下帷幕考研虽然已经结束好长时间,而它对于我来说,就像是昨天刚发生一样,清晰且深刻。
回首考研的这段经历,我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以后一直到临近考试的状态,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考研一路走来,真的很辛苦,考研帮里学长学姐们分享的宝贵经验不仅能让我打起精神背水一战,还使我的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
初试成绩出来的这两天,酝酿了一下,我也想为将要参加下一届考研的的学弟学妹们写一篇文章,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
文章字数很多,大家有时间可以阅读,文末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分享,谢谢大家。
河北科技大学设计学专业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7专业史论825命题设计复试科目:专业设计考试大纲:参考书目:《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色彩基础》,孙化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版;《造型原本》,吕胜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图形创意》,徐伟德、黄元庆,广西美术出版社第一版众所周知,真题是考研英语复习的treasure,正所谓真题吃透,英语不愁!那应该什么时候开始拿真题练手呢?假如你是从1月份开始准备考研,考虑到你第一个月刚入门,决心不定、偷工减料,并且觉得考研难不时地需要给自己做点心理建设,那么1月份等同于没学。
真正投入考研事业要从2月份开始算:2、3月两个月的时间怎么也可以背完一轮单词并学到一点语法皮毛了,故在4月这个春暖花开之际刚好可以开始练习真题啦~千万不要单词没背多少或者跳过语法直接做真题,这样不仅做题过程很生涩,而且囫囵吞枣只能是浪费真题,关于真题大家可参考木糖的。
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及复试
![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及复试](https://img.taocdn.com/s3/m/60462e6c4028915f814dc22e.png)
作者: 时间:2011-8-30 17:42:00 点击数: 5445
初试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241 日语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
出版社与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合编
242 法语
《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册,孙辉, 商务印书馆
统各占 50%
《计算机操作系统 》,汤小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7 年 5 月
831 设计基础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敖进、胡有慧,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 4 月出 版
832 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 蔡增基 龙天渝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 5 版
833 工程热力学二
《工程热力学》 刘宝兴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 1 版
826 企业管理概论
《企业管理概论》,尤建新,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827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奚旦立,孙裕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828 工程热力学一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829 材料力学二
《材料力学》,苏翼林,天津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830 数据结构、操作系 《数据结构(C 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年
概论
822 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上、下),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823 模拟、数字电子综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825 色彩
《色彩基础》,孙化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版; 《艺术设计教学新理念名师讲座系列丛书》,李睦,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年 8 月出版; 《造型原本》,吕胜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2 年 12 月出版
色彩艺术概论
![色彩艺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d3dbfdaaf524ccbff12184d5.png)
色彩的再认识刘元卿(长沙理工大学学号:201219040614 水利类 1206班)摘要:色彩是一种“会说话”的绘画语言,在绘画中有独特的意蕴,是任何绘画语言都无法替代的。
在没有学习这门课之前,色彩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空泛的词。
我很难解释他的具体含义,总会有种色彩不就是颜色这类无知的想法。
学习了这门课后,我对色彩有了重新的认识。
下面我就从色彩的产生、色彩的基本要素、色彩与自然关系等方面谈谈认知,以及对色彩心理认知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色彩的产生、色彩的基本要素、色彩的配色原则、色彩与自然、色彩的应用正文:色彩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学科,色彩是绘画语言的重要成分,可以说是绘画语言诸要素中最具感情特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语言。
在现实世界中,色彩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类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中,色彩是构成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色彩不仅使物体生辉,而且色彩还富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色彩的产生色彩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
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仅仅由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比如人类对颜色的感觉往往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
有时人们也将物质产生不同颜色的物理特性直接称为颜色。
二、色彩的分类和要素色彩的分类:色彩分为原色、间色、复色;色系分为有彩色系和无彩色系。
色彩的三要素:(1) 色相是从物体反射或透过物体传播的颜色。
在通常的使用中,色相由颜色名称标识,如红色、橙色或绿色。
(2) 亮度是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通常用0%(黑色)~100%(白色)的百分比来度量。
(3) 饱和度(有时称为彩度)是指颜色的强度或纯度。
饱和度表示色相中灰色分量所占的比例,它使用0%(灰色)~100%(完全饱和)的百分比来度量。
在标准色轮上,饱和度从中心到边缘递增。
三、色彩心理日常生活中观察的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即形成心理颜色视觉。
在色度学中,颜色的命名是三刺激值(X,Y,Z);(R,G,B);色相,明度,纯度,主波长等。
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名称及科目代码对照表
![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名称及科目代码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60b82e9bf524ccbff12184d8.png)
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名称及科目代码对照表
考试科目
适用专业
卷面分值
命题学院
241日语
英语语言文学
100分
外语学院
242法语
英语语言文学
100分
外语学院
243俄语
英语语言文学
100分
外语学院
362数学分析
应用数学
150分
理学院
701专业综合[含有机化学(60%)、分析化学(40%)]
药物化学
理学院
811结构力学
结构工程
150分
建工学院
812运筹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业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150分
管理学院
813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150分
管理学院
814高等代数
应用数学
150分
理学院
815量子力学
凝聚态物理
150分
理学院
816金属学及热处理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生物化工
食品科学
食品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150分
化工学院
808环境工程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150分
环工学院
809材料力学(一)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化工过程机械
150分
机械学院
810物理化学
材料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应用化学
150分
材料学院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50分
电气学院
色彩艺术概论
![色彩艺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e9df83543323968011c9275.png)
色彩的认识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0902班胥媚200926060203摘要:色彩是绘画中十分重要而又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它可以给我们创造心理、生理及视觉上无限的想象空间。
从色彩的起源、表现手法、与自然关系等方面谈谈认知,对色彩与心理关系谈认识。
关键词:色彩的构成、表现技法、设计用色正文:色彩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学科,色彩是绘画语言的重要成分,可以说是绘画语言诸要素中最具感情特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语言。
卡尔马克思认为:“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得形式”,它点出了色彩的特性: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
在造型艺术领域,色彩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它关系处理的优劣,决定了艺术作品成败。
蓝色,充满阳光的蓝色天空有一种活跃欢欣的效果;而月光照耀的蓝色天空的气氛则有些消极,并且会挑起微妙的怀乡情绪。
大海和远处山岳的深蓝色会使人心醉,然而同样一种蓝色用作室内装饰,则有一种神秘的感觉。
同时色彩还意味着力量,颜色的选择与搭配能渲染出不同的气氛,不仅在视觉效果上,也在心理与象征上起到一定作用。
一、色彩的产生色彩源于自然。
对人的眼睛来说,世界永远都是无比丰富和具有无限吸引力的,大千世界气候季节的交叠更替,都使自然界的色彩变幻无穷:时而辉煌瑰丽、时而清澈明晰、时而深沉浓郁、时而素雅清新⋯⋯这美轮美奂的色彩效果是无法以想象来获取的。
始终要面对生活、以自然为研究的对象,因为它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而色彩,在西方从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到中世纪,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从十八世纪洛可可时期到十九世纪的色彩再到二十世纪。
在中国从丹青时期到色墨交相辉映的时期,从水墨为主,色彩为辅的时期到中西交融、色彩卷土重来、色墨走向独立的时期。
人的色彩感觉信息传输途径是光源、彩色物体、眼睛和大脑,这色彩的四要素让人们感觉到色彩。
二、色彩的分类和要素色彩分为原色、间色、复色;色系分为有彩色系和无彩色系。
而色彩的相貌即色相,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明度,色彩的纯净程度即纯度组成色彩的三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科技大学色彩艺术概论校区:_新校区_本科(二、三):_本一_小学号:__《色彩艺术概论》论文论文名称:论红与黑的色彩搭配院系班级:学生姓名:14 年 5 月 9日论红与黑的色彩搭配对于我个人来说,总是偏爱红色与黑色搭配的,都说黑色是个百搭百配的颜色,无论与什么色彩放在一起,都会别有一番风情,它稳重、干练,特别是职场女性喜爱的颜色,并且许多艺术类练功服都采用黑色或者黑色配以其他颜色而成,可见黑色的百搭效果和其流行程度。
红色与黑色的搭配是经典的服装颜色搭配,无论怎样搭也不会错,红色给人注入活力, 极具个性和气质,冷静之处的点缀,红色与黑色搭配的经典,不只是黑白之配才算得上至上的经典,红色与黑色,红色与白色都能创造另外一种至上的精致。
热烈、冷静互相交融于此. 在红色那般热情的邀约下,也透露了难得少见的热烈与奔放,如一向稳重的黑色绅士也经受不起金发女郎的陪舞要求。
这种搭配很有可能是羽西带给中国的。
都说是她给中国人开启了时尚之门,而她最爱的就是红黑两色的搭配。
于是,从八十年代至今,我常常看见妇女们为了表达自己具有典雅不失热情、简洁而又高贵的风范,把红黑两个大色块穿在身上。
但我真的觉得很多人这样穿着,是一个巨大的误会。
在艺术作品里,常常会出现红与黑占主调的画面。
比如高更的《雅格与天使搏斗》里,红色的土地,人身上黑色的衣服和白色的帽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高更原本想把这幅画送给当地教堂,但牧师拒绝了,认为这是一个恶意的玩笑。
画面冲击力太强,红色的土地给人以暴力和紧张的感受,而人身上的黑色又是如此压抑。
还有蒙克的《吸血鬼》,一个红头发的吸血鬼俯身亲吻一个隐于黑暗中的男子,这幅画第一次公之于世时震惊了世界,有人对它感到非常愤怒,因为它像在描绘施虐与受虐的激情。
卡拉瓦乔的《圣母升天》也是典型的红黑为主调的画作,红色表现了宗教的神秘气氛,阴影的黑色在它的对比之下显得格外黑暗与恐惧。
在有关战争的作品中,红色和黑色更是往往占据主色调。
中国当代艺术绘画作品里,红色和黑色最能唤起人们对过去未久的革命时期的记忆。
红色和黑色是一对很重要的色彩,它们不仅自身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它们的搭配使用也是色彩运用中极其精彩的组合。
本文试从色彩的物理性和象征性方面对其加以阐述。
红与黑总让人产生正与邪、生与死、阳光和阴影、喧哗和沉寂、激进和保守的感觉。
它们虽然极端对立,却又有难以言状的共性,将这一对矛盾的色彩同时使用是色彩运用中不可否认的经典搭配。
一、从色彩的物理性看红与黑黑色具有双重性。
从颜料学的角度来说,它是所有色彩的总和,而从光学的角度来讲,它是没有一丝色光的空白,是色彩世界暗的一方面的抽象与概括。
把它和其它色彩放在一起,总能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比如黑与白是一对绝对的对比色,一重一轻,一明一暗,并且有着同样无彩的属性。
再如黑与黄,这是一对色彩搭配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组合,然而白色和黄色显得太单薄,它们与黑色搭配只能突出一方的过分强或另一方的过分弱。
能与黑色这样丰富而具神秘感的色彩抗衡、并且同样饱满而有量感的应当是红色。
红色是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最有色彩感的颜色。
它的色阶很长,与其它色彩的混合能产生丰富的变化。
因此,红色与黑色的搭配才是实力相当的较量。
二、红与黑在原始艺术中的重要性从开始使用颜色时起,红与黑这两种颜色就同人类紧密相关。
原始时期的人类,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在自发的精神层次中运用色彩的共同特征是单纯、简朴。
红与黑的搭配始自远古人类对在黑暗中燃起红色火焰时的强烈而简单的印象。
黑色象征着神秘莫测的自然,红色代表着征服自然的力量。
原始人对着色于自身和着色于物体的色彩都赋予了咒术的功能。
距今七千年前,居住在亚洲、非洲、欧洲的相当范围的尼安德特人就开始用红褐色和黑色来修饰遗体,他们将象征生命之血的红色涂在墓碑和遗体上,希望死者再生。
①红色极易从动物及人体血液中提取,因而是原始人生命和血的见证。
黑色则是从木炭粉或燃烧过的骨头中提取,是死亡的象征。
古埃及壁画中的冥府之神,死者的审判官奥赛烈司的脸上总是涂有黑色,其忠实的仆人阿南比斯 (狗的形象) 也总是以黑色表现头部。
②原始人还喜欢在黑暗的洞穴中用红色描绘狩猎和战争的场面。
在很多古代墓穴的装饰中红色和黑色都是作为主要色彩出现的。
史前的陶瓷工艺也多以黑色红色为主,在自然的土红或黑紫色基础上手绘黑色、红色。
比如“仰韶文化”及其后继的“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 ,主要有“黑绘红陶”、“红、黑两色彩陶”与“红、黑、白之色彩陶”,陶胎有以红为主的,也有以灰、黑为主的。
③原始人凭着本能找到了色彩系统中最稳定的色相: 黑、白、红。
这些手绘陶器在当时人类物质条件较简单的自然状态下无疑能产生鲜明的感官刺激。
三、红与黑在中国传统用色中的特殊地位红与黑历来在中国传统用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对联,红底黑字是一个绝好的搭配,既有欢乐又有适度沉稳,正是中国民族性格中的放与收的最好体现。
同时这两种颜色也具有极强的象征性,如传统戏曲的脸谱,红脸的关公代表忠诚,黑脸的包公代表憨直。
中国人的色彩观是同阴阳五行说相关联的,是一种相当主观的色彩观,是代表了东方文化精神的哲学色彩体系。
《周礼·冬官考工记》说: “画绘之事,杂五色。
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
天谓之玄,地谓之黄。
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
”④五色是由蓝、红、黄三原色加黑、白两种极色组成的,其中红与黑分别对应朱明 (夏天)和玄冬 (冬天),以及朱雀 (南方) 和玄武 (北方),代表了两种极端。
黑色在中国传统中是最受尊重的色彩。
“天玄地黄”,天的色彩为黑,四方中最神圣的北方也是黑色。
据记载,自夏开始就确立了黑色的特殊地位。
《韩非子·十过》篇中说:“尧禅天下,虞舜受之。
作为午器,斩山而材之,削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 ,输之于宫,力午器……舜禅天下而传之禹,禹作祭器,墨染其外,朱画其内。
”⑤尚墨的趋势自此一直发展。
至秦统一六国之后,易服色与旗色为黑。
可见黑色在中国色彩发展中的显著地位是经过长期审美心理积淀而形成的。
这种崇尚黑色的传统影响了后来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和利用。
老子曰: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黑这种超越生界和死界的颜色最后演变成了中国绘画中的“墨色思想”。
黑成了个体精神同大自然精神的契合。
红色是中国色彩体系中与黑色同等重要的颜色。
《礼记》中记载: “天子丹,诸侯黑,大夫苍,士黄。
”红色一直与黑色相伴,因此有“赤与黑相次”的说法。
从出土的陶瓷中可以看出,黑红两色并置所产生的庄重稳定的色彩效果已被充分认识。
王国维的《胡服考》中说“汉代尚赤 ,‘汉光武帝常着绛衣赤帻’” ,“前汉侍臣和武官之服亦如此”。
至明朝 ,红色也被用于官服。
红色是典型的暖色,使人兴奋,象征着阳光和火,因此有红红火火、大吉大利的意思。
在民间 ,红色作为吉祥之色至今仍在各种各样的吉庆喜事中广泛应用。
如婚礼上用红色包裹所有的用具,还有迎新年时用的贺卡、门联、灯笼、火炮,以及穿红衣以避邪的风俗等。
与黄色和紫色在中国传统色彩运用中的极权地位相比,红色更具人性化一些。
四、黑红搭配产生的色彩效果康定斯基曾将红色与 90°角相连,黑色与180°角相连。
直角和平角都具有稳定、平衡之感,因而可以见得黑红二色在心理上具有同样的稳定性。
黑色是吸收光的色彩,它在所有色彩中的分量感是最强的,它象征着踏实、刚健、沉默。
这让我们想起十九世纪英国绅士们身穿黑西装、头戴黑礼帽,还有庄重的钢琴的色彩。
它也是地位的象征 ,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中的“黑”即是代表了达官贵人。
黑色的这种稳重感也常被用在绘画中,如蒙德里安晚期的作品里只用黄、红、蓝、白、黑这些基本色彩,这些色彩中的每一种都具有独特的品性和专门的质量。
画面中用宽阔的黑色线条划分 ,因而取得了稳定性和明晰度的效果。
用作隔离的黑色使得每种色彩显得孤立而具体,他还通过这种布局的引导,达到一种不加修饰的、几何图形的现实主义,造成视觉上强烈的印象。
红色是正统的三原色之一,正红代表正直、正派、正义。
色彩学家伊顿把红色比作正方形。
三原色的色域平稳比例为: 黄∶红∶蓝 = 3∶ 6∶ 8。
也就是说,红色既不过分跳跃,也不过分收缩,具有四平八稳的端正感。
红色一旦偏向紫,成为紫红色就显得邪; 偏黄,成为橙红色就显得媚。
因此,红色让人产生不可侵犯的感觉。
比如中国国旗 ,“世界各国的国旗上有红色的,至少在一百一十个以上。
其中以红色为主调的,约占三分之一”。
但是,红黑两色同样也可以是极端色彩的典型。
红色是革命的象征,意味着恐怖、流血和牺牲,如《红与黑》中的“红”代表着进步力量。
如果用通感的方式,红色就是战斗中高亢激昂的小号吹出的高音,让人产生兴奋的情绪和冲锋的欲望。
英文中有一句“I see red.”直译为“我看到红色”,意译是“我要发怒”,表达得很形象。
黑色却是代表着死寂。
莎士比亚这样描述它:“黑色是地狱的象征,是地牢之色,是黑夜的衣裳。
”黑色在生活中常是贬义词,如黑名单、黑布、黑社会等,是罪恶的象征。
当红色遇到黑色时,红色会迸发出不可征服的恶魔般的激情,这就是为什么魔鬼大多身披黑红两色搭配的长袍的原因。
伊顿的《色彩艺术》中写道: “色彩加入黑色,这种掺合使黄色失去其光亮特征,变成令人生厌的或阴险的恶意色,黄色的辉煌度不复存在。
籍里柯的作品《精神病者》就是用的黑黄色,它对于精神错乱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表现力。
黑色可以使紫色产生它‘固有的’幽暗,就好像变成了夜色。
……黑色可使蓝色失色,蓝色只需掺合少数几级黑色就会全部失去光亮,……概括地说,黑色会剥夺色彩的光亮质感 ,它可以使色彩脱离光亮,并且早晚会使它们黯然无光。
”而红色和黑色掺合却能产生丰富的色彩效果 ,降低这二色本身的过激因素,从而得到中庸且平和的灰色。
当红色多于黑色时,得到如母亲般慈祥的土红色; 增加一些黑色成分,得到大地般宽阔的褚色; 再增加一些黑色,便得到庄重、沉稳的褐色。
这些是古典油画的色彩基调。
由于红色和黑色这些独有的特性,使得它们的搭配能产生悲壮的戏剧性效果。
如大卫有名的《马拉之死》,大面积的黑色背景营造出凝重的悲剧气氛,而右下角红色的矩形则表达了革命者崇高的牺牲。
综上所述,黑红二色不但在它们独自的色彩运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它们的搭配也是自古以来堪称经典和完美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