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案首页

合集下载

第三章-铁路货物运输讲课教案

第三章-铁路货物运输讲课教案
是支承列车重量、引导列 车前进的基础
10/7/2019
铁路线路
路基 轨道
10/7/2019
铁路站场
10/7/2019
1.编组站
编组站通常设在有大量装卸作业的大城 市、港口或大工矿企业附近,是专门为列 车进行编组、解体而设置的车站。
其主要任务是办理各 种货物列车的解体和编组 作业,并且按照运行图规 定的时刻正点接发车。
乌鲁木齐
吐鲁番
库尔勒 喀什
格尔木
包头
北京
京线
兰州 宝鸡 陇
焦作 海
大连
线
连云港
拉萨
成都 昆明
株洲
杭州
贵阳 柳州
湛江 广州 九 龙
上海
第一节 铁路运输概述
一、铁路运输服务的特点 二、铁路货物运输的类型 三、铁路运输设施与设备
10/7/2019
一、铁路运输服务的特点
1.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强。 2.铁路运输速度比较快。 3.运输量比较大。 4.铁路运输成本较低。铁路运输费用仅为汽车运输费用的几
特点 条件
整车运输装载量大 运输费用较低 运输速度快
10/7/2019
我国现有的货车以 棚车、敞车、平车
(1)货物的重量或体积限制和罐车为主。
标记载重量> 50t 或 60t
或 容积 > 100 立方米
(2)货物的性质与形状
①需要冷藏、保温、加温 运输的货物;②规定限按 整车运输的危险货物等;
需要单独使用一辆货车时,应按整车运输。
• 中国工程师设计修建的第 一条铁路:1905年 詹天佑 丰 台西——张家口 长200公里
到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 里程将达12万公里;电气化 里程达16867.6公里。拥有各 种机车14955台,货车449921 辆,承担着全国54.6%的货物 运输量。全国国家铁路建有 车站5500多个。

第三章-烯烃--教案

第三章-烯烃--教案

word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第三章烯烃一、学习目的和要求1. 掌握烯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2.掌握烯烃的结构。

3.掌握烯烃结构的Z/E标记法和次序规则。

4. 掌握烯烃的来源和制法。

5. 掌握烯烃的物理性质。

6.掌握烯烃的化学性质:催化氢化、、亲电加成,马尔柯夫尼柯夫规则,硼氢化-氧化反应、臭氧化反应。

7. 了解烯烃的重要代表物:乙烯、丙烯和丁烯。

二.本章节重点、难点烯烃的分子结构、π键的特点、σ键与π键的区别、Z/E标定法、记住次序规则、碳正离子的结构及其稳定性、亲电加成的反应历程和影响因素、乙烯的分子轨道、丙稀的游离基反应、马氏与反马氏规则。

三.教学内容烯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开链不饱和烃,烯烃双键通过SP2杂化轨道成键,因此和烷烃相比,相同碳原子的烯烃比烷烃少两个碳原子,通式为CnH2n 。

3.1 烯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烯烃的同分异构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比烷烃的要复杂,除碳链异构外,还有由于双键的位置不同引起的位置异构和双键两侧的基团在空间的位置不同引起的顺反异构。

造异构(以四个碳的烯烃为例):CH3-CH2-CH=CH2 1-丁烯位置异构CH3-CH=CH-CH3 2-丁烯构造异构CH3-C(CH3)=CH2 2-甲基丙烯碳链异构烯烃的命名(1) 烯烃系统命名法烯烃系统命名法,基本和烷烃的相似。

其要点是:1)选择含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某烯。

2) 从最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将主链碳原子依次编号。

3) 将双键的位置标明在烯烃名称的前面(只写出双键碳原子中位次较小的一个)。

4) 其它同烷烃的命名原则。

例如:CH 3—CH —CH=CH 2 的名称是3-甲基-1-丁烯。

CH 3烯烃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就是烯基,常见的烯基有: CH2=CH- 乙烯基CH 3CH=CH- 丙烯基(1-丙烯基) CH 2=CH-CH 2- 烯丙基(2-丙烯基) CH2= C –CH3 异丙烯基(2) 烯烃衍生物命名法(补充)烯烃衍生物命名法是以乙烯为母体,将其他烯烃看成他们的烷基衍生物。

初中化学第三章讲解教案

初中化学第三章讲解教案

初中化学第三章讲解教案
主题:物质的化学组成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元素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3.了解化合物的概念和结构。

4.能够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物的成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难点:掌握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展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组成及其特点。

2.讲解
(1)化学元素:介绍元素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

(2)元素周期表:简要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组织结构和分类原则。

(3)化合物:介绍化合物的概念和结构,以及化学式的表示方法。

3.实践
让学生完成一些化学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5.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四、作业
完成相关练习题,并思考一个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子。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化学组成,通过讲解和实践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外科学》教案第三章:第三节 第四节

《外科学》教案第三章:第三节 第四节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外科学专业班级09三年临床3、6班授课教师殷峪授课序次3授课类型理论授课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三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与外科补液第三节酸碱平衡失调第四节体液失衡的综合处理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酸碱平衡失调的诊断及防治原则,及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综合防治教学重点与难点代谢性酸中毒诊断及治疗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板书、举例使用教材及参考书张建中《外科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2月第6版贺银成《考研西医综合辅导讲义》原子能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教案续页教学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第三节代谢性酸中毒减少增多代谢性碱中毒(HCO3-)(H2CO3)呼吸性酸中毒增多减少呼吸性碱中毒一、代谢性酸中毒病因:①HCO3-丢失过多,②酸性物质产生过多,③肾功能不全,④高钾血症病理基础:1.肺呼出作用:HCO3-↓, H2CO3相应↑→离解CO2、PCO2↑刺激呼吸中枢、加速呼出CO2→PCO2↓→HCO3-/H2CO3重新接近20/1→维持pH值正常范围: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2.肾脏的调节作用:肾小管生成H+和 NH3↑→H+与Na+交换和H+与NH3形成NH4→H+排除↑、NaHCO3再吸收↑临床表现:1 神经系统:疲乏、眩晕、嗜睡、感觉迟钝或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对称性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2 呼吸系统:呼吸深快,有时可达50次/分,带有酮味。

3 心血管系统:面部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常低4 其他:常伴有严重缺水症状,并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周围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度,易发生心率不齐、急性肾功衰和休克,尿呈酸性。

治疗:1 轻度:HCO3->16~18mmol/L消除病因、肺肾调节、纠正脱水后酸中毒自行纠正,不用碱剂。

2 重度:HCO3-<10mmol/LHCO3-量(mmol)= HCO3-正常值-HCO3-测的值×体重(kg)×0.45min 20min5%NaHCO320ml 含Na+和Cl-各12mmol,稀释成1.25%应用*2~4小时内输一半,以后酌情补给*纠酸时注意补钾*酸中毒时离子化Ca2+,纠酸后,注意补Ca2+以防手脚抽搐二、代谢性碱中毒病因:1、酸性胃液丧失过多:失H+、Na+、Cl-和细胞外液,HCO3-重吸收↑;肾小管K+和Na+交换及H+和Na+交换,H+、K+丧失过多,碱中毒和低钾血症。

第3章《代数式单元》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第3章《代数式单元》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3)
n
m
d
1. 长、宽分别为acm 、b cm 的长方形,则周长为________cm ,面积为_______cm
2.
2. 小明在电脑上1min 录入汉字50个,小明的妈妈1min 录入汉字40个.如果各录入x 个汉字,那么小明比妈妈少用 min .
3. 用字母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
4.
有一列数1,2,3,4,5,6,…,按顺序从第2个数数到第6个,
共数了 个数;按顺序从第m 个数数到第n 个数(n ﹥m ), 共数了 个数.
5.已知n 是整数.则 ①2n+3与 ②4n-1中,能表示“任意奇数”的是( )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两个都是 D . 一个也没有 6.观察下列各式:9-1=8,16-4=12,25-9=16,36-16=20,…
这些等式反映自然数间的某种规律,设n (n ≥1)表示自然数,用关于n 的等式 表示这个规律为 .
9. 教学反思与改进
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搭图形的材料,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含有字母的式子搭相应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灵活的掌握本节内容。

第三章圆(教案)

第三章圆(教案)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圆形物体,这一做法效果不错,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新课讲授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圆的位置关系,尤其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我调整了教学方法,通过动态演示和实物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难点。
在新课讲授中,我着重强调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圆的方程。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掌握得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我将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测量硬币的直径和周长,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圆形物体?”(例如:车轮、硬币、圆桌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圆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圆的基本概念:圆的定义、性质、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以及圆周率π的认识。
-重点举例: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圆是由所有与定点等距离的点构成的几何图形,强调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以及圆周率π在计算中的应用。
-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
-重点举例:详细讲解圆的周长C=2πr和面积S=πr²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这两个核心公式。

第三章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

第三章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

第三章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邵阳医学⾼等专科学校教案⾸页教学过程第三章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新课导⼊】【展⽰教学内容】【给出教学⽬标】护理学理论是在护理及实践中产⽣并经过护理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性认识体系,是对护理现象和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系统的、整体的描述。

第⼀节护理学相关理论⼀、⼀般系统论系统作为⼀种思想,早在古代就已萌芽。

系统论的创始⼈美籍奥地利理论⽣物学家贝塔朗菲1932—1934年,他先后发表了《理论⽣物学》和《现代发展理论》,提出⽤数学模型来研究⽣物学的⽅法和机体系统论概念,可视为系统论的萌芽。

1937年,贝塔朗菲第⼀次提出“⼀般系统论”的概念。

1954年,以贝塔朗菲为⾸的科学家们创办了“⼀般系统论学会”。

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了《⼀般系统论——基础、发展与应⽤》,全⾯总结了他⾃⼰40年来研究⼀般系统论的成果,为系统科学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纲领,被公认为是⼀般系统论的经典性著作。

在贝塔朗菲的创导下,20世纪60年代后,系统论得到⼴泛发展(⼀)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是由若⼲相互联系、相互作⽤的要素组成的具有⼀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这个定义有双重意义:1、系统由(要素)⼦系统组成,组成要素相互作⽤、相互联系。

2、每个要素有⾃⼰独特的功能和结构,系统的功能则具有各要素不具备的整体功能。

(⼆)系统的分类(1)按⼈类对系统是否施加影响分类系统科分为⾃然系统和⼈为系统。

⾃然系统如⽣态系统、⼈体系统等;⼈造系统如计算机软件系统、机械系统等。

⾃然系统+⼈造系统=复合系统,如医疗系统、教育系统.(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

开放系统如⽣命系统、医院系统等输⼊:物质、能量和信息由环境流⼊系统的过程例如⼈体消化系统对⾷物进⾏消化和吸收,呼吸系统完成氧⽓和⼆氧化碳的交换,⼤脑对获得的信息进⾏处理等。

通过对所获得的物质、信息和能量进⾏加⼯、吸收,整个系统可因此⽽发⽣改变。

输出:是指经系统改变后的物质、信息和能量散发进⼊环境的过程。

微分的概念教案首页

微分的概念教案首页

微分的概念教案首页教案作者:[你的名字]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微分的定义和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微分的基本规则和性质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微分的概念。

教学重点:1. 微分的定义和概念。

2. 微分的基本规则和性质。

3. 微分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微分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微分的基本规则和性质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教案和教学资料。

3. 练习题和案例。

教学过程:第一章:微分的定义1.1 引入微分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引入微分的概念,如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引导学生思考微分的意义和作用。

1.2 微分的定义给出微分的定义,即函数在某一点的切线斜率。

解释微分的符号“d”表示微小变化的意思。

1.3 微分的性质强调微分的几何意义,即切线斜率。

引导学生理解微分的正负号表示函数在该点的增减性。

第二章:微分的计算规则2.1 基本函数的微分引导学生回顾基本函数的导数公式。

强调导数与微分的区别和联系。

2.2 导数的运算法则介绍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举例说明导数的运算法则的应用。

2.3 复合函数的微分引入链式法则,解释复合函数的微分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复合函数微分的几何意义。

第三章:微分的应用3.1 微分与切线方程引导学生运用微分求解切线方程。

解释切线方程的求解过程和应用。

3.2 微分与函数的增减性引导学生运用微分判断函数的增减性。

举例说明函数的增减性与微分的关系。

3.3 微分与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微分的应用,如最小值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微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微分的进一步应用4.1 微分与曲线的切线引导学生运用微分求解曲线的切线方程。

解释曲线切线与微分的关系。

4.2 微分与函数的极值引导学生运用微分判断函数的极值。

举例说明函数的极值与微分的关系。

4.3 微分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微分的应用,如最大值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微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章:微分的综合应用5.1 微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回顾物理学中的微分应用,如速度和加速度。

毛概第三章 教案

毛概第三章 教案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通过介绍近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三大法宝等内容,以使学生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及重大意义,领会到:作为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结晶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2、正确认识中国革命“两步走”之间的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辨正统一关系。

3、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4、正确认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和相互关系。

计划学时: 6学时.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谁领导革命?领导谁进行革命?怎样领导革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理论。

广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中国近代的国情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前提: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身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性质和前途、对象和动力、纲领和路线、任务和目的等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式和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农民问题,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问题等等(第三章内容广义上内容)。

狭义——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是关于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领导、前途等根本问题的科学理论。

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人民进行革命?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艰苦努力,不懈探索,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案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案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案【篇一: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案】教案(理论教学首页)12345【篇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案例)】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案例)案例 1 :建国初期的治理案例呈现国民党政府遗留下的几百万军政人员,到 1950 年最高峰时,这些俘虏达到 550 万人,加上国民党政府的 350 万公职人员,共计 900万人。

他们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对他们采取了包下来的政策。

旧中国的工业和农业都极其落后,从 1937 年到 1949 年,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国民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新中国建立时,工农业生产远没有达到战前的水平。

从农业来看,抗日战争以前全国粮食的最高产量为 2800 亿斤,而 1949 年大约只有 2240 亿斤。

1950 年计划增产 100 亿斤,距离战前最高水平还差很远。

棉花生产的情况更坏,只有战前的一半左右。

当时农村每人每年的收入约 400 斤粮食,需要向国家缴纳 80 斤公粮,这个负担是相当重的。

1949 年我国现代工业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17% ,主要产品同历史最高年产量比较,煤减少 48% ,铁减少 86% ,钢减少 83% ,棉纺织品减少 25% 以上。

由于农业生产没有恢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维持正常生产都很困难,而且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出现了空前的恶性通货膨胀,市场极为混乱。

以上海为例,与战前相比,物价上涨高达 200 倍,城乡人民购买力低下,商品卖不出去,使工业受到极大的影响,大批工人失业。

交通运输亟待恢复。

当时全国有铁路 2 万多公里,除了东北(占 40% 左右)因解放早得到恢复外,关内的铁路尚在逐步恢复之中。

航运可供使用的船只很少,大都是吨位小的沿海、内河轮船,许多海轮被国民党胁迫到台湾或香港。

工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商品流通不畅,这就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

当时农村负担占国家财政收入的 41.4% ,城市负担占 38.9% ,而实际上许多税收,如盐税、货物税、屠宰税等,很大一部分还要转嫁到农民身上,国家企业收入只占 17.1% ,以上三种税收政策收不够国家的支出,还会有赤字,这就要发公债。

语文初中教材第三章教学方案

语文初中教材第三章教学方案

语文初中教材第三章教学方案第一节:课程背景介绍第三章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涵盖了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并且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

第二节: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叙述、议论等;2. 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3. 能够在文章中灵活运用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4. 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深入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并从中获取灵感。

第三节:教学内容和方法3.1 写作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在本节课中,我将重点讲解不同的写作技巧,并通过实例演示给学生。

在讲解过程中,我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参与讨论,提升他们对写作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还将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有机会实践并且互相评价。

3.2 修辞手法的学习与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我会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并鼓励他们在写作中进行尝试。

我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让他们发挥创造力,写出自己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章。

3.3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在本节课的最后,我将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学生,并指导他们如何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欣赏。

我将告诉他们如何发现文学作品中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并鼓励他们从中获取灵感,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四节:教学评估针对本章的教学内容,我将采用多种评估手段,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评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观察学生是否理解了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2. 书面作业:设计一些书面作业,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练习题、写作题等。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思维活跃、作品展示等方面。

第3章 引种

第3章 引种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园艺植物育种学计划学时4授课章节第三章引种教学目的和要求:第一节引种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引种的原理第三节引种的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引种的遗传学原理、引种的方法难点:引种的生态学原理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1、多媒体结合板书。

2、将影响引种成功的生态因子介绍完后,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洛阳葡萄品种引种的生态因子分析),说明如何应用书本上的道理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3、在园艺植物引种规律的讲授中,采用大量图片帮助认识、理解这些植物引种的特点。

4、布置一次课后作业,帮助综合理解课堂内容。

作业与思考题:作业如果要引种一种热带果树到你家乡进行栽培,试论述其引种成功的可能性。

需考虑那些因素如要保证引种成功,需采取哪些措施思考题1、引种与驯化的含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如何进行引种的试验研究,怎样才算引种成功3、引种对我国的园艺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第三章引种第一节引种的概念和意义一、引种的概念引种驯化(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tion):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自然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

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把园艺植物资源引入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地区栽培。

不同植物种类在自然界都有其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

例如:同属蔷薇科的梅和杏,都有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

梅花:我国的名花,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原产我国中部及西南部山区,梅花喜阳光、温暖、湿润,黄河以南可露地越冬。

图示:赏梅胜地:杭州的孤山、无锡的梅园、武汉的梅岭、南京的梅花山(虎丘晚粉)、广东的罗浮山(复瓣跳枝)。

杏:原产我国,栽培历史2600多年,耐寒、耐旱、耐瘠薄,喜温凉、干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黄河流域为中心产区。

南梅北杏。

梅从自然分布范围→黄河以北地区(引种)二、引种的类型在这种人为迁移的过程中, 植物对新的生态环境的反应大致有两种类型:(1)简单引种(introduction):直接引种。

第三章 幼儿的感觉和知觉 教案

第三章 幼儿的感觉和知觉    教案
2.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
A.视觉B.听觉C.感觉D.知觉
3.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
A.感觉B.知觉C.记忆D.想像
4.看见一面红旗时,人们立刻能认识它的心理活动是( )。
A.视觉B.色觉C.知觉D.感觉
5.判断下列描述的现象是感觉还是知觉?
学生分析案例:某天下午,某小学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小明迟到了,进影院时,电影已经开始了。他想找自己的座位,可是什么都看不清,结果不小心手摸到了一位女同学的头上。这位女同学非常气愤,狠狠地骂了他,说他是故意的,小明却分辩说自己什么都看不清,不是故意的。过了一会儿,他也觉得放映厅越来越明亮,座位和人看得清清楚楚,他感到很纳闷。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幼儿心理学》
教 案
20至20学年第学期
第三章幼儿的感觉和知觉
章节课题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概念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了解感觉和知觉的种类与作用
能力目标
能够初步认知身边的感知觉现象
素质目标
认同感知觉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完善儿童观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教学难点
能够初步认知身边的感知觉现象
3.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A.知觉选择性B.知觉理解性
C.知觉主观性D.知觉恒常性
4.双关图是()中的现象。
A.知觉选择性B.知觉整体性
C.知觉恒常性D.知觉理解性
5.把煤放在日光照射下,把白粉笔放在阴影里,尽管前者反射的光比后者更多,但看起来依然是煤较黑,粉笔较亮,这是()
A.知觉理解性B.知觉选择性
幼儿辨别空间方位从以自身为中心辨别过渡到以其他客体为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首页第三章医院急诊科管理第一节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急诊科的任务急诊科的任务:急诊、急救、培训、科研(一)急诊:急诊科要求24小时随时应诊,急诊护士负责接收、预检分诊、参与诊治和护理就诊的病人,随时接收院外转来的伤病员,并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后续救治。

(二)急救:急诊护士应与医师密切配合,对重病人或伤员,及时、有效的抢救,必要时在急诊科进行急诊手术抢救生命。

(三)培训(四)科研二、急诊科的设置(一)基础设置急诊科的设置主要为预检分诊室、急诊诊断室、急诊抢救室、治疗室、清创缝合室、重症监护室、观察室、隔离室8个部门。

(二)辅助设置与布局辅助科室包括急诊挂号室、收费室、药房、化验室、放射科等。

辅助科室也应在急诊区域内。

(三)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绿色通道即急救生命绿色安全通道,是指对危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的原则,医疗相关手续按情补办。

1.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范围:原则上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和预见可能危及生命的各类急、危、重病人均应纳入急救绿色通道。

2.急救绿色通道的硬件要求(1)方便有效的通讯设备(2)急救绿色通道的就诊流程图(3)急救绿色通道的醒目标志(4)急救绿色通道的医疗设备:可移动推车和床、可充电或带电池的输液泵、心电图机、多功能(心电、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等)监护仪、吸引器、气管插管、除颤起搏设备、简易呼吸机等。

3.急救绿色通道的人员要求4.急救绿色通道的相应制度(1)首诊负责制是急诊科的工作制度之一。

首诊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启动急救绿色通道,并及时报告科主任和护士长或相关院领导,科主任和护士长应随叫随到,组织抢救工作。

首诊科室:凡是第一个接待急诊患者的科室。

首诊医师:凡是第一个接待急诊患者的医师。

首诊医院:凡是第一个接待急诊患者的医院。

首诊医师发现涉及他科或确系他科患者时,应在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写好病历并进行必要的紧急处置后,才能请有关科室会诊或转科。

不得私自涂改科别,或让患者取预检分诊处改科别。

凡是遇到多发伤、跨科疾病或诊断未明的伤病员,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首先承担主要诊治责任,并负责及时邀请有关科室会诊。

在未明确收治科室前,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负责到底。

如需要转院,且病情允许搬动时,由首诊医师向医教科(医务处)汇报,落实好接受医院后方可转院。

(2)急救绿色通道的记录制度:纳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应有详细的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就诊时间、陪护人员及联系电话、生命体征及初步诊断等。

病人的处方、辅助检查申请单、住院单等单据上须加盖“急救绿色通道”的标志,保证病人抢救运输的通畅。

(3)转移护送制度(4)备用药管理制度:常规抢救药品专人负责保管、清点以保证齐全可用。

抢救急救绿色通道病人时,可按急需先用药,后付款。

第二节急诊科护理的工作程序一、急诊科护理的工作特点1.急??病情紧急、心情急。

2.工作繁忙,责任重大。

3.随机性大,可控性小。

4.病谱广泛、专业性强。

5.向心抢救,多方协作6.连续工作,服务性强涉法及暴力事件多。

二、急诊科的工作流程(一)急诊接诊1、接诊方法护理体检注意“三清”。

ð听清??病人或陪伴者的主诉;ð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ð看清??与主诉相符合的症状和体征及局部表现;(1)望:(2)闻:通过听觉和嗅觉(3)问:(4)触:2、急诊分诊概念: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区分病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的过程。

分诊重点:病情分诊和学科分诊。

(一)分诊目的1.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急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2.提高急诊工作效率。

3.有效控制急诊室内就诊人数,维护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地点。

4.增加病人对急诊工作满意度。

分诊系统功能1.经初步评估,根据病情决定优先诊治顺序。

对需要抢救的危重患者开放绿色通道,并立即通知有关医师进行急救。

病情稳定后再挂号收费。

2.给予病人初步的救护措施。

如止血、吸氧等。

3.根据病情,优先安排病人进行简单的化验检查,缩短病人就诊时间。

4..减轻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心情。

5.保证急诊通道通畅,减少病人等待就诊时间。

6.解答病人及家属的询问。

7.遇到暴力事件及时和保安部门联系。

(二)分诊技巧SOAP公式Subjective(主诉):收集病人或陪护人告诉的资料Objective(观察):运用观察手段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获得初步印象。

Assess(估计):综合上述情况对病情进行分析。

Plan (计划):组织抢救程序,进行专科分诊。

(三)病例分析?1病例:病人驾驶摩托车,因避让行人,不慎从车上摔下,被交警送入医院。

目前病人神志不清,头上有一5cm 左右的头皮裂伤,出血不止,无呼吸困难、无脑脊液漏。

S(主诉):病人驾驶摩托车,因避让行人,不慎从车上摔下,被交警送入医院。

O(观察):病人神志不清,头上有一5cm左右的头皮裂伤,出血不止,无呼吸困难、无脑脊液漏。

A(估计):病人有明确颅脑外伤,是否还有颅骨骨折、颅内损伤需要神经外科检查。

P(计划):立即送入急诊手术室,止血。

呼叫神经外科医生进行处理。

(1级)病例分析?2患者,女,55岁。

午饭后感到上腹部疼痛,胸闷,本人有恐慌感故前来就诊。

病人心律快、脉律不整,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呼吸浅速。

S(主诉):午饭后感到上腹部疼痛,胸闷,本人有恐慌感故前来就诊。

O(观察):心律快、脉律不整,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呼吸浅速。

A(估计):病人消化系统以外症状占主要地位,心脏病可能性最大。

P(计划):内科诊室,优先就诊。

(2级)(四)PQRST公式?描述疼痛病人主诉Provokes(诱因):疼痛的诱因是什么?怎样可以缓解?怎样加重?Quality(性质):疼痛的性质?Radiates(放射):疼痛的位置?有无放射?Severity(程度):相当于1~10哪个数字?Time(时间):疼痛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病例分析患者,男,34岁。

饱餐后出现腹痛,伴恶心、呕吐,疼痛似刀绞一样,弯腰时疼痛加重。

疼痛位于右上腹,并向右肩部放射。

疼痛剧烈但勉强忍受,如果用数字1~10表示,病人说自己的疼痛“大约相当于8”。

以往曾有2次类似发作,每次均在饱餐后,持续时间不等。

P(诱因):饱餐后出现腹痛,伴恶心、呕吐,弯腰时疼痛加重。

Q(性质):疼痛似刀绞一样R(放射):疼痛位于右上腹,向右肩部放射。

S(程度):疼痛剧烈但勉强忍受,病人说自己的疼痛“大约相当于8”。

T(时间):以往曾有2次类似发作,每次均在饱餐后,持续时间不等。

A(估计):可能是急性胆囊炎。

P(计划):外科诊室,优先就诊。

多个病人同时来诊病人1:男性,60岁,建筑工人。

主诉急性后腰疼痛。

病人弯腰捂背,直不起腰来。

病人2:16岁,男性。

主诉踝部疼痛,由朋友搀扶来急诊室。

一脚着地。

踝部红肿。

病人3:男性,27岁。

病人呼吸骤停,由救护车送至急诊室。

急救医师正在经气管插管给病人做辅助呼吸。

心电监测显示:窦性心动过速,144次/分。

病人4:女性,76岁。

主诉在家呕血并感到头晕。

病人面色苍白,BP:80/50mmHg,P:130次/分。

A(估计)、P(计划)病人3:呼吸骤停。

立即送抢救室。

病人4:休克的可能。

立即送抢救室。

病人1:腰扭伤可能性最大。

外科诊室,优先就诊。

病人2:踝关节扭伤可能性最大。

急诊骨科候诊。

(五)病情等级:一般分Ⅳ级。

一级:(急危症)1.病人情况:有生命危险。

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急救。

如心搏呼吸骤停、剧烈胸痛、持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重度创伤大出血、急性中毒及老年复合伤。

2.决定:进入绿色通道和复苏抢救室。

3.目标反应时间:即刻。

每个病人都应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得到治疗。

2.二级:(急重症)1.病人情况:有潜在的生命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

如心、脑血管意外;严重骨折、突发剧烈头痛、腹痛持续36小时以上、开发性创伤、儿童高热等。

2.各诊室优先就诊。

3.目标反应时间:<15分钟。

即在15分钟内给予处理,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5%的病人。

三级:(亚急症)1.病人情况:生命体征尚稳定,急性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病人。

如高热、寒战、呕吐、闭合性骨折、轻度腹痛等。

2.决定:各诊室候诊。

3.目标反应时间:<30分钟。

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病人。

四级:(非急诊)1.病人情况:可等候,病情不会转差的非急诊患者。

如轻、中度发热、皮疹等。

2.决定:可在急诊候诊或去门诊候诊。

3.目标反应时间:<180分钟。

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病人。

(二)急诊处理1.一般急诊病人处理由分诊护士送到相关科室就诊,病情复杂难以确定科别的,按首诊负责制度处理。

2.危重病人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在医生带来之前,抢救护士可酌情予以急救处理,如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心肺脑复苏、吸痰、止血等,凡抢救病人都应有详细的病例和抢救记录。

3.成批伤病员处理应通知上级部门,协助调配医护人员参加抢救,复合伤病人涉及两个专科以上的,应由病情严重的科室首先负责处理,其他科室密切配合4.病人转运处理途中均应有医护人员陪送监护,并做好交接记录。

5.病人的血、尿、粪、生化检查均由护工送检。

需做X线、B超等检查应有专人陪送。

6.严格交接班制度、查对核对制度、口头医嘱复述制度、伤情疫情报告制度。

第三节急诊科的工作管理急诊科的人员管理二、急诊科的设备管理(一)贵重仪器及设备管理各室仪器、设备做到定位、定人、定时、定班负责日常清洁检测,有损坏立即报告,以便及时排除故障,使之保持随时备用状态。

保养要做到“五防一上”:防潮、防震、防热、防尘、防腐蚀,定期上油。

(二)消耗品和固定设施的管理各单元的主班负责每天检查管道系统的正常与否,对中心氧气和负压吸引管道的检测尤为重要。

定期维修和更新。

课后作业:1、名词解释:“五防一上”2、简述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

B型题(3~6题共用备选答案)请选出下列病情相应等级AⅠ级BⅡ级CⅢ级DⅣ级E V级3、开放性骨折4、中度发热5、心脏呼吸骤停6、闭合性骨折选择题3B 4D 5A 6C问答题:7.何谓“首诊负责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