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治疗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进展

C ie e ea P a t e hn s G n r l rc c e i
, 躐瓣 -
静濒 蘩 螽
・
中 医 ・中 西 医 结 合 研 究 ・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血 管性 痴 呆 的 临床 进 展
陈 秀峰 ,王 玉红
【 摘要】 血 管性痴呆是老年期痴 呆的一个主要类型
痴 呆 的 临床 治 疗新 进 展 ,尤 其 是 对 中、 西 医 结合 治疗 进 行 了重 点 讨论 。
【 关键 词】 痴呆 ,血管性 ; 断;治疗 诊
【 中图分类号 J 4 【 R7 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97 (0 0 2— 9 5— 4 0 7— 5 2 2 1 )1 3 2 0
展情况 。 1 分 类与 诊 断 标 准
会参照 以上标准 ,经过多次讨论 ,制定 了 ( 括 A 包 D和 V D) 分 为 肾 虚髓 减 证 、心 肝
我 国关于 V D诊 断标 准 ( 案 ) 草 。诊 断标 阴虚证 、心脾两虚证 、痰浊阻窍证 、气滞 最新 的 国际分 类 方案 将 V 准分为临床很可能为血管性 痴呆 ,可能为 血瘀证 5个证 型进 行 讨论 。以上 二 者对 D 划分为 :( )急性起病的 V 1 D:包括卒 中 血 管 性 痴 呆 ,确 诊 血 管 性痴 呆 和排 除性 诊 V D的辨 证分型是 具有 一定代表 性 的,近 后多发梗死性痴呆 ,由单个关键梗死灶所 断几点 。此标准不仅充分考虑到了国内外 年临床分型论治 的证型都在以上证 型范 围 1 1 分类 . 致 的痴呆和与内囊 的下膝部腔梗相关的痴 现有标 准 的优 缺 点 ,还 注意 了我 国的 国 之 内 ,其 也 反 映 出 目前 中 医对 V 病 因病 D 呆 ;( )亚急性起病的 V 2 D:包 括腔隙状 情 。 机的认识倾 向。 态 、Bnw ne 型 老 年 性 痴 呆 、常 染 色 体 2 血 管 性 痴 呆 的 临床 治疗 is agr 2 12 对 V 临床 中医治 疗 的研究 基 .. D 显性遗 传性 脑 动 脉病 ( A A I ) 和 淀 2 1 中 医 治 疗 V 属 中 医 古 籍 文 献 中 本 方加 减和 专方 专 药治疗 。黄 赛忠 等 C D SL . D 粉 样 脑 血管 病 。 生 0g 0g “ 呆病 ” 痴呆 ”范畴 。其病位在脑 ,与 以 参 芪 益智 汤 ( 黄 苠 3 ,党 参 2 , 、“ 12 V . D诊 断 的临 床标 准 目前报 道 过 心 肝 脾 肾关 系 密 切 。中 医 药 治疗 血管 性 痴 川芎 、丹参 、何 首 乌 、葛 根 、茯 苓 各 l 5 1 个 临 床 标 准 ,应 用 较 多 的 主 要 有 : 呆有许多作用靶点而且副作用较小 ,可以 g 0余 ,石 菖 蒲 、郁 金 各 1 ,龟 板 胶 1g 2g 0)
从中医角度解读血管性痴呆

医诊通慢病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缺血性脑卒中或缺血缺氧导致的一种综合性疾病,呈慢性进展状,主要病症为认知功能损害,该疾病发生后直接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从中医的角度解读该病,通过科普来提高对血管性痴呆疾病的理解,并积极做好相应治疗及预防措施,最大程度减少疾病的影响。
血管性痴呆作为临床神经内科疾病之一,虽然不会直接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但疾病发生后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执行功能及认知功能,使其无法独立自主面对生活诸事。
血管性痴呆的具体病因较多,包括暴力因素、脑卒中、高龄、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血脂及过度肥胖等,患者脑内血管受上述因素影响出现破损情况,无法满足脑实质组织正常对于营养及氧气的需求,从而引发脑功能衰竭。
随着病灶不断扩大,在影响足够容量的脑组织后可引起患者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语言表达等认知功能下降,最终威胁其正常生活及健康。
从中医角度来看,血管性痴呆最早被称为老年呆病,患者多为老年群体,早在先秦时期《左传》中记载过“不慧,盖世所谓白痴”“呆”等内容,古人释义称之为呆者,癫也、痴也、不慧也,不明事理谓之呆。
随着时代不断进展,汉代《华佗神医秘传》中正式出现了有关“痴呆”一词的注解和说明,《景岳全书》中也记载“癫狂痴呆候”,认为该痴呆本身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而存在,并针对痴呆病因、病症、治疗及预后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可见“痴呆症”,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惑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
清代则有学者针对既往经验及记载进行分析,明确提出“脑为原神之府,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小儿无记性者,髓海未满,高年无记性者,则脑髓渐空。
”等,认为血管性痴呆具体病机为老年群体脏腑机能逐渐衰退,肾精日渐亏损,髓海失充及气海不足,最终痰浊内生、瘀血阻窍所致。
近年来,随着针对血管性痴呆疾病开展的研究和讨论,对该疾病的病因病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反馈,如有学者提出血管性痴呆发病于五脏皆有一定关系,其中对于心脾肝肾关系尤为密切,而在六腑中,则认为三焦与胆有密切关系。
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目的研究中药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及其脑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治疗用药不同将血管性痴呆患者65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中药天智颗粒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药物奥拉西坦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认知功能和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有效率为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定向力、记忆力及计算力均有改善,对应评分升高,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定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变形和红细胞压积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癡呆,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脑血管循环,改善脑部缺血缺氧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天智颗粒;血管性痴呆;脑保护作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一种常发于老年人的血管性疾病,占阿尔茨海默病的10%~15%[1],是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
痴呆主要是患者智力方面的衰退,脑血管疾病引发脑内缺血或缺氧,常出现多发性痴呆、出血性痴呆和梗死性痴呆等[2]。
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常会出现健忘、肌肉麻痹,失去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不仅给老年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更为其家庭带来严重影响。
研究显示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有一定效果,尤其是天智颗粒,在减少血栓、提高免疫力、改善记忆等方面有显著疗效。
本文采用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32例,分析其药物特性和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65例老年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61~79岁,平均(64.0±5.4)岁;病程5.0~6.5年;中度痴呆28例,轻度痴呆4例。
丹参及其活性成分治疗血管性痴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 2023,Vol.16,No.71475 ㊃综述㊃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4527)作者单位: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杨圆圆㊁倪金霞㊁袁静雪(博士研究生)㊁宋越(博士研究生)],脑病一科(赵子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针灸二科(王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二科(闫禹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汪金宇)作者简介:杨圆圆(1989-),博士,在站博士后,主治医师㊂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疾病的研究㊂E⁃mail:yuanyuan5250@ 通信作者:倪金霞(1972-),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㊂研究方向:针灸防治脑血管疾病的研究㊂E⁃mail:nijinxia118@丹参及其活性成分治疗血管性痴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杨圆圆 倪金霞 王迪 闫禹竹 汪金宇 赵子珺 袁静雪 宋越【摘要】 丹参其活性成分包括丹参酮IIA㊁丹参酸B㊁丹参素㊁隐丹参酮等㊂其中丹参酮IIA 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抑制神经细胞凋亡,通过调节Toll 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系分化初级反应蛋白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protein 88,MyD88)依赖性信号通路,下调β位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切割酶1(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 1,BACE1)表达,调控核因子κB 及其抑制蛋白的活性,减轻神经炎症反应,降低神经细胞炎性损伤;改善胆碱能功能对神经系统发挥保护作用;通过上调磷酸化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ion -extracellularregulated protein kinase,p⁃ER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㊁蛋白激酶C 受体1(protein kinase C receptor 1,RACK1)和抑制自噬来减轻神经元损伤㊂丹参酸B 上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㊁调节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transcription activating protein 3,STAT3)/促血管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通过激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 6,LRP6)/Wnt /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减轻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还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促使突触蛋白恢复,以改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㊂丹参素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 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㊂隐丹参酮可通过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中的β淀粉样蛋白聚集发挥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㊂现将近年来丹参活性成分用于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总结,为丹参的临床运用及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㊂【关键词】 丹参; 丹参酮IIA; 丹参酸B; 丹参素; 隐丹参酮; 血管性痴呆; 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 R285.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3.07.039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echanism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its active compon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mentiaYANG Yuanyuan ,NI Jinxia ,WANG Di ,YAN Yuzhu ,WANG Jinyu ,ZHAO Zijun ,YUAN Jingxue ,SONG YueDongzhimen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NI Jinxia ,E⁃mail :nijinxia118@【Abstract 】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include tanshinone IIA,tanshinone B,tanshinol,cryptotanshinone and so on.Tanshinone IIA can inhibit neuronal apoptosis by inhibiting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Tanshinone IIA regulates the Toll⁃like receptor 4(TLR4)/myeloid1476 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active protein88(MyD88)⁃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down⁃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1(BACE1),and regulates the activitiesof NF⁃κB and IκB.It can reduce the neuro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damage ofnerve cells.It improves cholinergic function and protects the nervous system.It alleviates neuronal injuryby up⁃regulating phospho⁃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p⁃ERK)/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kinase(ERK),protein kinase C receptor1(RACK1)and inhibits autophagy.Salvianolic acid B up⁃regulates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protein kinase B(Akt)signaling pathway,regulates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pro⁃angiogenic growth factor(VEGF)signaling pathway,and inhibits neuronal apoptosis.It alleviates neuronal oxidative stress injury by activating th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6(LRP6)/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and can also promotes the recovery of synaptic proteins by inhibiting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to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Danshansu plays a neuroprotective role by regulating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hibiting neuronal apoptosis.Cryptotanshinone plays an anti⁃vasculardementia role by inhibiting the aggregation of Aβin cereb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This article reviews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reports of active ingredien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used in VaD in recentyears,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the treatmentof VaD.【Key words】 Danshen; Tanshinone IIA; Danshen acid B; Danshensu; Cryptotanshinone; Vascular dementia; Mechanism of action 血管性痴呆是全球人类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常见痴呆类型,临床缺乏根治的治疗方法,寻找积极有效的抗血管性痴呆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1]㊂丹参属于经典活血中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具有活血化瘀㊁凉血消痈㊁调经止痛的作用,临床广泛用于胸痹㊁癥瘕㊁月经不调㊁中风等症的治疗[2]㊂现代研究发现,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水溶性丹酚酸类化合物(丹酚酸类化合物)及脂溶性醌类化合物(丹参酮类化合物),以及丹参素㊁隐丹参酮等成分,具有抗动脉硬化㊁抗炎㊁抗氧化应激㊁改善血液循环㊁降低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3]㊂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丹参活性成分在血管性痴呆作用机制,以期为丹参的临床运用价值提供参考㊂1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以保护神经功能 丹参活性成分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㊁上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㊁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 PI3K)/Akt信号通路㊁调节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transcription activating protein3,STAT3)/促血管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凋亡,对神经功能发挥保护作用㊂1.1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降低细胞凋亡内质网是蛋白质折叠和分泌的主要隔室,内质网蛋白发生未折叠或错误折叠可引起未折叠蛋白质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action,UPR)的细胞应激反应,进而启动多种应激传感器蛋白,清除有毒的错误折叠蛋白质,维护正常的内质网功能,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能促进内质网应激标志物的表达,并增加内质网应激相关细胞凋亡途径,如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c⁃Jun N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㊁半胱天冬酶⁃12等效应分子的表达[4]㊂Yang等[5]将丹参酮IIA(1~20μmol/L)Aβ1⁃42诱导的SH⁃SY5Y神经母细胞细胞损伤,结果显示,丹参酮IIA呈浓度依赖性提高细胞的活力,降低Aβ引起的细胞收缩㊁形状不规则㊁悬浮,有效降低细胞凋亡,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降低GRP78㊁UPR 蛋白表达,抑制CHOP和磷酸化JNK的表达,降低B 淋巴细胞瘤⁃2蛋白(B⁃cell lymphoma⁃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Bax)㊁4⁃苯基丁酸的表达,提高Bcl⁃2/Bax的比值,降低半胱天冬酶⁃9㊁裂解半胱天冬酶⁃3和半胱天冬酶⁃3/7的活性,其机制与丹参酮IIA抑制内质网应激引起的细胞凋亡㊂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14771.2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细胞凋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广泛表达于大脑皮层㊁小脑㊁下丘脑和海马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多肽物质,可通过控制神经营养反应和细胞信号传导,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还能降低大脑中的糖原合酶激酶3和Aβ水平,改善认知障碍[6]㊂IGF⁃1和p⁃Akt的下调表达与血管性痴呆的认知缺陷有关㊂活化的Akt通过磷酸化其下游蛋白[如半胱天冬酶⁃9㊁Bcl⁃2相关死亡蛋白(Bcl⁃2 related death protein,Bad)㊁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β,GSK3β)],以促进细胞存活并抑制细胞凋亡[7]㊂Ma等[8]运用丹参酸B(20mg/kg)治疗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建立的血管性痴呆大鼠,研究发现,丹参酸B能显著降低大鼠的逃逸潜伏期,增加跨平台时间及数量,上调海马区IGF⁃1和p⁃Akt的表达,减轻神经元细胞形态学改变,减轻海马区及CAI区神经元凋亡,表明丹参酸B通过上调IGF⁃1/Akt信号途径减轻神经元凋亡有关㊂祁敏芳等[9]对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再灌注建立的血管性痴呆小鼠,运用丹参素(10㊁20㊁30mg/kg)进行预处理,结果发现,丹参素能呈剂量依赖性改善脑组织的细胞结构及功能,减轻病理性损伤,缩短小鼠逃避潜伏期,降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㊁中枢神经特异蛋白的水平,上调脑组织中PI3K㊁Akt蛋白的表达,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提高认知功能㊂1.3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调节STAT3/VEGF信号通路降低细胞凋亡脑小血管疾病是种重要的脑血管疾病的类型,可引起老年认知障碍和功能丧失,与中风㊁痴呆和衰老等病理生理学改变密切相关[10]㊂VEGF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不仅能刺激内皮细胞的增殖,维持神经细胞存活,还能抑制细胞凋亡[11]㊂STAT3蛋白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内,在缺血性损伤后呈高表达,能促使VEGF的表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12]㊂Wang等[13]将丹参酸B(80mg/kg)治疗脑小血管疾病大鼠的实验发现,丹参酸B能降低逃逸延长期,增加穿过前平台次数和路径长度,改善大鼠的认知缺陷,显著降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㊁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㊁IL⁃6和IL⁃18水平,显著抑制丙二醛(malondialde hyde,MDA)水平,升高谷胱甘肽㊁过氧化氢酶㊁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水平,抑制半胱天冬酶⁃3和Bax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大鼠神经细胞的数量,上调p⁃STAT3㊁VEGF和VEGF⁃R2蛋白表达,表明,丹参酸B通过调节STAT3/VEGF信号通路以减轻神经细胞凋亡㊂Kong等[14]将丹参酮IIA(30mg/kg)用于四血管咬合建立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实验发现,丹参酮IIA 能显著降低逃逸潜伏期,增加靶向象限的时间和穿越平台的数量,增加CA1海马区域的Tunel阳性细胞数量,减弱了CA1海马区域中4⁃VO诱导的神经元凋亡,促进GSK3β磷酸化和抑制tau磷酸化,与间充质干细胞可发挥协同治疗作用,其机制为丹参酮IIA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㊂2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以减轻神经细胞损伤 丹参活性成分能通过下调β位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切割酶1(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1,BACE1)表达㊁调控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NF⁃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F⁃κB,IκB)的活性,以减轻神经炎症反应,降低神经细胞损伤㊂2.1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抑制调节Toll样受体4 (Toll⁃like receptor4,TLR4)/髓系分化初级反应蛋白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protein 88,MyD88)依赖性信号通路减轻神经炎症反应TLR4可在小胶质细胞㊁星形胶质细胞㊁巨噬细胞上表达,与神经炎症密切相关,TLR4与MyD88结合,能激活NF⁃κB和其他转录因子,诱导主要促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6的释放,进一步加重神经组织的炎性损伤[15]㊂Jin等[16]将丹参酮IIA(1㊁5㊁10㊁20㊁40μmol/ L)预处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的炎性损伤,结果发现,1㊁5㊁10μmol/L丹参酮IIA能呈浓度依赖性提高了U87细胞活力,但20㊁40μmol/L的浓度反而抑制了U87细胞的活力,丹参酮IIA还能抑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高蛋白水平,阻止细胞内IL⁃1β㊁TNF⁃α和IL⁃6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阻止NF⁃κB的核易位,明显抑制了LPS诱导的细胞质中NF⁃κB p65的降低和细胞核中NF⁃κB p65的增加,抑制抑制了磷酸化⁃p38和磷酸化⁃JNK的水平,降低TLR4和下游蛋白1478 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MyD88和TNF受体关联因子6的表达,其机制与丹参酮IIA通过TLR4/MyD88依赖性信号通路调节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以阻断神经炎症反应有关㊂2.2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下调BACE1表达以减轻神经炎症血管性痴呆无论是由外部环境因素还是内部遗传因素引发,所有致病特征都伴随着炎症反应,早期中度炎症可以去除有害物质,对大脑有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脑屏障功能下降,进入大脑的有害异物水平增加,炎症会继续加重症状,由于有毒蛋白质的积累而形成恶性循环,随着损伤的逐渐增加,相关的信号通路被激活,进一步加重神经细胞的炎症反应,最终将导致神经元变性[17]㊂BACE1是Aβ生成途径的限速酶,参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在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脑组织中BACE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18]㊂Huang等[19]研究,采用丹参酮IIA(10mg/kg)治疗Aβ25⁃35诱导的神经炎症大鼠模型,结果发现,丹参酮IIA能显著改善大鼠的学习㊁记忆功能,作用优于间充质干细胞,还能减轻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病理损伤(神经元模糊不清㊁细胞边界不清㊁黑暗细胞核等),显著降低BACE1㊁淀粉样前体蛋白㊁蛋白酶体抑制剂1(proteasome inhibitor1,PS1)的mRNA的表达,降低海马体中IL⁃1㊁IL⁃4㊁IL⁃10和TNF⁃α的表达,下调BACE1㊁PS1和Aβ蛋白质的表达,其机制与丹参酮IIA下调BACE1表达以减轻神经炎症有关㊂2.3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调控NF⁃κB和IκB的活性减轻神经损伤NF⁃κB是炎症反应的关键调节基因,在脑缺血或脑组织损伤是,可由多种信号通路激活,介导多种炎症因子的分泌,加重神经炎症损伤[20]㊂IκB能调节NF⁃κB的活性,IκB磷酸化后可与NF⁃κB的二聚体解离,NF⁃κB被释放后暴露P65亚基,发挥促炎活性[21]㊂周丽等[22]将丹参酮ⅡA(4㊁8mg/kg)用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实验发现,丹参酮ⅡA能呈浓度依赖性减轻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缩小细胞坏死区域面积,显著降低NF⁃κB和IκB的表达,表明丹参酮ⅡA可通过调控NF⁃κB和IκB的活性对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㊂3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抗氧化作用发挥抗血管性痴呆作用 丹参活性成分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促使突触蛋白恢复,激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6, LRP6)/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减轻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㊂3.1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清除氧化自由基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损伤参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病变进程,脑组织缺血及再灌注均可引起大量氧化自由基和MDA的产生,导致神经元迟发性损害㊂脑组织长期慢性缺血还能引起脑组织中谷氨酸㊁γ⁃氨基丁酸的含量显著降低,加重脑组织代谢障碍,导致认知功能损伤[23]㊂何治等[24]研究证实,将丹参酮ⅡA(2㊁4mg/ kg)用于夹闭颈总动脉建立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实验发现,丹参酮ⅡA能明显缩短逃避潜伏期,提高象限探索时间,改善认知功能和空间记忆能力,显著降低海马组织MDA的水平,提高SOD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产生,增加大鼠海马组织及大脑皮层中谷氨酸㊁γ⁃氨基丁酸的分泌,其机制与丹参酮ⅡA通过抗氧化作用发挥神经保护作用㊂李小楠等[25]运用丹酚酸B(20mg/kg)治疗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建立的血管性痴呆大鼠,结果发现,丹酚酸B能显著降低上台潜伏期和上台总路程,提高穿越站台次数,降低活性氧㊁乳酸脱氢酶㊁MDA的水平,改善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变化,提高神经突触凹型㊁活性带长度㊁数量㊁弯曲,提高NR2A/B㊁PSD95㊁CREB等突出蛋白的表达,其机制与丹酚酸B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促使突出蛋白恢复有关㊂3.2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LRP6/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参与神经元的增殖㊁发育㊁分化㊁凋亡㊁氧化应激,该信号通路激活能显著减轻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刺激LRP6能进一步促使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对神经组织发挥保护作用[26]㊂叶明灯等[27]将丹参酮B(2㊁4mg/kg)用于颈总动脉缩窄法建立的血管性痴呆小鼠的实验,结果表明,丹参酮B能提高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降低海马组织和皮层的MDA水平,提高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1479SOD㊁GSH⁃Px的水平,减轻海马区组织细胞皱缩㊁排列紊乱等病理改变,上调Wnt1㊁p⁃LRP6蛋白的表达,其机制与丹参酮B激活LRP6/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氧化应激反应有关㊂4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调节中枢胆碱能发挥抗血管性痴呆作用 神经退行性病变患者认知功能下降与中枢胆碱能神经纤维损伤目前相关,乙酰胆碱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和乙酸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共同维持胆碱能的动态平衡,增强ChAT和AChE的活性可对神经系统胆碱能发挥良好保护作用[28]㊂Kong等[14]研究结果还表明,丹参酮IIA (30mg/kg)能提高ChAT活性和ACh水平,降低AChE活性,有助于调节中枢胆碱能系统的活性㊂孔德燕[29]对血管阻断法建立的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使用4㊁8mg/kg的丹参酮ⅡA治疗,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能缩短逃避潜伏期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延长平台滞留时间改善空间记忆功能,显著减轻海马CAI区组织病理损伤,降低脑组织中一氧化氮㊁一氧化氮合酶的水平,提高AChE㊁ChAT的活性,机制与丹参酮ⅡA改善胆碱能功能对神经系统发挥保护作用有关㊂5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阻止Aβ聚集发挥抗血管性痴呆作用 丹参活性成分能通过自噬及Aβ聚集,降低Aβ的神经毒性,发挥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㊂5.1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抑制自噬减轻神经元损伤自噬是指含有神经炎斑块和细胞内tau蛋白缠结的Aβ的积累,自噬功能障碍参与退行性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自噬激活可促使神经元中细胞内Aβ25⁃35蛋白聚集[30]㊂Zhu等[31]将丹参酮IIA(40㊁80mg/kg)用于Aβ25⁃35诱导的空间记忆障碍小鼠是实验发现,丹参酮IIA能减轻Aβ引起的小鼠逃逸潜伏期的记忆受损,显著增加平台交叉数量,提高海马区及DG区域的神经元数量,提高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蛋白的表达,上调海马体中蛋白激酶C受体1(protein kinase C receptor1,RACK1)㊁Beclin1的蛋白及基因的表达,表明,丹参酮IIA通过上调pERK/ERK㊁RACK1和抑制自噬来减轻神经元损伤,减轻空间记忆障碍㊂5.2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抑制Aβ聚集减轻神经毒性作用Aβ1⁃42聚集可以对神经元和脑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不可逆的细胞毒性,可引发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进一步促使神经元损伤,促使细胞凋亡[32]㊂Ding等[33]将隐丹参酮(4㊁20㊁40mg/kg)用于Aβ1-42诱导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实验发现,隐丹参酮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β1-42聚集,以降低Aβ颤动,减轻Aβ疏水斑的形成,减轻Aβ结构及外观的改变,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β1-42淀粉样蛋白生长,抑制在bEnd.3细胞聚集并抑制TNF⁃α㊁IL⁃1β㊁IL⁃6等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半胱天冬酶⁃3的活性,表明,隐丹参酮可通过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中的Aβ聚集发挥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㊂6 结语血管性痴呆给全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尽早预防及控制病情发展,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34]㊂近年来中医药在血管性痴呆的防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丹参及其活性成分对血管性痴呆的防治效果已获得多篇报道证实,可为丹参的临床运用提供了循证支持㊂但也存在多项不足:(1)丹参的活性成分复杂,其单体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2)丹参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㊁药代特征尚不明确;(3)关于丹参活性成分防治血管性痴呆的报道多为基础实验研究,对人体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尚未明确;(4)临床尚缺乏丹参用于血管性痴呆适应症的新药,对制药工艺也存在一定的考研;(5)丹参活性成分的药物安全性尚未可知㊂以上几点不足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参考㊂参考文献[1] KUANG H,ZHOU Z F,ZHU Y G,et al.Pharmacologicaltreatment of vascular dementia:a molecular mechanismperspective[J].Aging and disease,2021,12(1):308. [2] LU S.Biosynthesis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bioactivecompounds in Salvia miltiorrhiza,a model system for medicinalplant biology[J].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2021,40(3):243⁃283.[3] PENG K Y,GU J F,SU S L,et al.Salvia miltiorrhiza stemsand leaves total phenolic acids combination with tanshinoneprotect against DSS⁃induced ulcerative colitis through inhibiting1480 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TLR4/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in mice[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21,264:113052. [4] NIU X L,JIANG X,XU G D,et al.DL⁃3⁃n⁃butylphthalidealleviates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by regulating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the Shh/Ptch1signaling‐pathway in rats[J].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2019,234(8):12604⁃12614.[5] YANG W N,ZHANG J S,SHI L L,et al.Protective effects oftanshinone IIA on SH⁃SY5Y cells against oAβ1⁃42⁃inducedapoptosis due to prevention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Cell Biology,2019,107:82⁃91.[6] Arjunan A,Sah D K,Woo M,et al.Identification of themolecular mechanism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apromising therapeutic target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syndrome[J].Cell&Bioscience,2023,13(1):16.[7] Kumar S,Ivanov S,Lagunin A,et al.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inhibition as a potential pharmacological target for vascular de⁃mentia:In silico and in vivo evidence[J].Computers inBiology and Medicine,2019,108:305⁃316.[8] MA X,XU W,ZHANG Z,et al.Salvianolic acid B amelioratescognitive deficits through IGF⁃1/Akt pathway in rats withvascular dementia[J].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7,43(4):1381⁃1391.[9] 祁敏芳,吴慧娟,童军卫,等.丹参素经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4):314⁃318.[10] XIE J,CHENG Z,GU L,et al.Evaluation of cerebrovascularhemodynamics in vascular dementia patients with a newindividu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lgorithm[J].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2022,213:106497.[11] 刘璐菘,王春田,王丽敏,等.丹酚酸B对EPCs释放VEGF㊁SDF⁃1㊁IL⁃8和MMP9细胞因子及EPCs黏附能力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8,21(1):5⁃9[12] ZHAO J,LI W,WANG Y,et al.The effect ofelectroacupuncture on the expression of Sirt1and STAT3in hip⁃pocampus and amygdala of vascular dementia rats[J].NeuroReport,2022,33(12):534⁃542.[13] WANG W,HU W L.Salvianolic acid B recovers cognitivedeficits and angiogenesis in a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ratmodel via the STAT3/VEGF signaling pathway[J].MolecularMedicine Reports,2018,17(2):3146⁃3151. [14] KONG D,LIU Q,XU G,et al.Synergistic effect of tanshinoneIIA an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preventing learning andmemory deficits via anti⁃apoptosis,attenuating tauphosphorylation and enhancing the activity of central cholinergicsystem in vascular dementia[J].Neuroscience letters,2017,637:175⁃181.[15] XU J,LIU J,MI Y,et al.Triad3A⁃Dependent TLR4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Pterostilbene on Vascular Dementia[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22,70(19):5896⁃5910.[16] JIN H,PENG X Q,HE Y Y,et al.Tanshinone IIA suppresses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neuroinflammatory responses throughNF⁃κB/MAPKs signaling pathways in human U87astrocytomacells[J].Brain Research Bulletin,2020,164:136⁃145. [17] QI F,HU Y,LI Y,et al.Levels of anti⁃oxidative molecules andinflammatory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and theirclinical significance[J].Pakist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21,37(5):1509.[18] Cervellati C,Valacchi G,Zuliani G.BACE1role in Alzheimer'sdisease and other dementias:from the theory to the practice[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21,16(12):2407. [19] HUANG N Q,LI Y Y,ZHOU Y J,et al.Neuroprotective effectof tanshinone IIA⁃incubat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Aβ25⁃35⁃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J].Behavioural BrainResearch,2019,365:48⁃55.[20] Cordaro M,D’Amico R,Fusco R,et al.Discovering the effectsof fisetin on NF⁃κB/NLRP⁃3/NRF⁃2molecular pathways in amouse model of vascular dementia induced by repeated bilateralcarotid occlusion[J].Biomedicines,2022,10(6):1448.[21] 易亚乔,何清湖,刘检,等.基于SIRT1/NF⁃κB炎性通路探讨加味脑泰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9(6):684⁃688.[22] 周丽,刘艳平,王芳,等.丹参酮Ⅱ_A对I/R大鼠脑组织NF⁃κB和IκB活性的影响[J].中药材,2013,13(7):1136⁃1139.[23] YANG K,ZENG L,GE A,et al.Exploring the oxidative stressmechanism of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in intervention ofvascular dementia based on systems biology strategy[J].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2021,2021:1⁃29.[24] 何治,潘志红,鲁文红.丹参酮ⅡA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4):1883⁃1886.[25] 李小楠,舒刚明,高畅,等.丹酚酸B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记忆及海马区PSD95突触相关蛋白影响[J].西部医学,2022,34(3):323⁃327,334.[26] YANG Y,ZHAO L,LI N,et al.Correction to:Estrogen ExertsNeuroprotective Effects in Vascular Dementia Rats bySuppressing Autophagy and Activating the Wnt/β⁃CateninSignaling Pathway[J].Neurochemical Research,2021,46(9):2505⁃2505.[27] 叶明灯,汪晶莹,周源,等.丹参酮B调控LRP6/Wnt1/β⁃catenin通路对血管性痴呆性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22,38(2):255⁃260.[28] Kumaran K R,Wahab H A,Hassan Z.Nootropic effect ofSyzygium polyanthum(Wight)Walp leaf extract in chroniccerebral hypoperfusion rat model via cholinergic restoration:apotential therapeutic agent for dementia[J].Advances inTraditional Medicine,2022:1⁃18.[29] 孔德燕.丹参酮ⅡA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含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1481量㊁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胆碱能系统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7):2797⁃2799.[30] WANG X X,ZHNAG B,XIA R,et al.Inflammation,apoptosisand autophagy as critical players in vascular dementia[J].EurRev Med Pharmacol Sci,2020,24(18):9601⁃9614. [31] ZHU J J,LIAO S P,ZHOU L M,et al.Tanshinone IIAattenuates Aβ25–35⁃induced spatial memory impairment viaupregulating receptors for activated C kinase1and inhibitingautophagy in hippocampus[J].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2017,69(2):191⁃201.[32] SoléM,Miñano⁃Molina A J,Unzeta M.A cross⁃talk between Aβand endothelial SSAO/VAP⁃1accelerates vascular damage andAβaggregation related to CAA⁃AD[J].Neurobiology of Aging,2015,36(2):762⁃775.[33] DING H M,KAN S,WANG X L,et al.Cryptotanshinoneagainst vascular dementia through inhibition of Aβaggregation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cereb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J].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2022,15(12):104328.[34] Bir S C,Khan M W,Javalkar V,et al.Emerging concepts invascular dementia:a review[J].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21,30(8):105864.(收稿日期:2023⁃01⁃23)(本文编辑:韩虹娟)。
血管性痴呆中医研究进展

134第15卷 第12期 2013 年 1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5 No. 12 Dec .,201394-97.[ 10 ] 吴荣,刘观,王阶,等.基于关联规则的名老中医冠心病用药规律研究[ J ]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 ( 17 ):1786-1788.[ 11 ] 贾磊,陈德兴,文小平.基于关联规则的王清任桃仁用药配伍挖掘[ J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 ( 4 ):86-88.[ 12 ] 尚尔鑫,范欣生,段金廒,等.基于关联规则的中药配伍禁忌配伍特点的分析[ J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 ( 6 ):421-424.[ 13 ] 李秀娟,张天嵩,张素,等.基于数据挖掘探索董建华治疗老年病的药对规律[ J ] .福建中医药,2009,40 ( 2 ):38-40.[ 14 ] 余俊英,査青林,黄立兴.姚荷生治疗咳嗽医案关联规则分析[ J ]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 ( 2 ):17-20.[ 15 ] 李文林,赵国平,陆建峰,等.关联规则在名医临证经验分析挖掘中的应用[ J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 ( 1 ):21-24.[ 16 ] 付喜芳,黄俗常,苑述刚,等.黄宗勖教授外治法用药的关联规则挖掘[ J ] .中医临床研究,2011,3 ( 13 ):14-16.[ 17 ] 徐建龙.基于关联规则的聂莉芳教授治疗IgA 肾病用药规律分析[ J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 ( 4 ):96-98.[ 18 ] 付先军,周永红,王中琳,等.基于频繁项集与关联规则挖掘技术探索王新陆临床用药及处方配伍规律的初步研究[ J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 ( 9 ):92-94.[ 19 ] 杨允,何新慧.江南何氏医案用药特点关联规则研究[ J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 ( 7 ):252-253.[ 20 ] 叶亮,范欣生,卞雅莉,等.古今治疗痛经的四物汤类方关联规则研究[ J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 ( 2 ):94-96.[ 21 ] 张欢,范欣生,王崇骏,等.古今哮喘方用药规律对比的关联规则研究[ J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 ( 3 ):94-96.[ 22 ] 黄苏萍,杨雪梅,肖林榕.经方治疗失眠药证对应规律分析 [ J ]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18 ( 6 ):53-55.[ 23 ] 罗玲,王静,任玉兰,等.古代针灸治疗中风穴位处方配伍规律研究[ J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 ( 4 ):1-4.[ 24 ] 杨霖,祁明媛,俞仲毅,等.中药药性与毒性之间的关联分析 [ J ] .医学信息,2011,24 ( 2 ):829-830.[ 25 ] 关鹏,曲波,何苗,等.关联规则及其在细菌性痢疾风险预测中的应用[ J ]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 ( 11 ):2007-2008.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功能障碍从而产生的大脑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严重困扰老年人生活质量,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D)后的第二大痴呆疾病。
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型临床研究

主题 词 血 管性痴 呆/ 中 医证 型 【 中图分 类号1 R3 6 4 . 1 【 文 献标识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7 3 6 9 . 2 0 1 4 . 0 4 . 0 0 4 3
脑 组织 损 害所 引起 的痴 呆综 合 征 总称口 ] 。血管 性 痴呆 已成 为人类 衰 老过 程 中的常 见病 、 多发病, 严重 威 胁 着
S D S VD) 进行 血管 性痴 呆 中医 辨证 。它们 是 。 肾精 亏虚
证、 痰浊 阻 窍 证 、 瘀 血阻络证 、 肝 阳上 亢 证 、 火 热 内盛
血管性 痴 呆 ( VD ) 是 由 于 一 系 列 脑 血 管 因 素 导 致
洲l 4 等 制订 的血 管性痴 呆 中医辨 证量 表 ( Th e s c a l e f o r
t he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n o f s y n dr o me s o f v a s c ul a r d e me nt i a,
排 除标 准 经 D S M— I V 标准 和 NI ND S / A DR D A 标 准诊 断 为其他 原 因痴呆 的病 人 , 如老 年性痴 呆 ( Al z h e i — me t ’ s d i s e a s e , AD) , 路 易体 病 ( L e wy b o d y d i s — e a s e , L B D) 等; 缺血 指数 ( HI S ) 评 分< 7分 的病 人 ; 经 DS M— I V标 准诊 断 为 明显 抑 郁 症 病 人 , HAMD 抑 郁 量 表 评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血 管性 痴 呆 ( ac l e n a V 是 指 由各 种脑 血 管 疾 V sua dmet , D) r i
二大痴 呆疾病 ;在欧美 , D患者 占痴呆 总患者 的 1 % ~2 %; V 0 0
V D在 亚 洲 的 发 生 率 较 高 ,在 日本 V 患 者 大 约 占 老 年 性 痴 呆 D
择性 。张乐等同 报道 , D患者连续 3 V 周接受长春西汀静脉注射治
疗, 治疗组 的 MMS E评分显著高 于治疗前 和常规治疗组 , 同时乙 酰 胆碱 酯酶 活性 明显 降低 ,红 细胞 和血浆 乙 酰胆碱 含量 显著
系通路 中断 , 现不 同程度 的认 知 功能 障碍 ; 血性 脑血 管病 出 出 可 因 直 接 破 坏 及 间 接 压 迫 脑 实 质 而 引起 脑 组 织 缺 血 坏 死 , 致 导
痴 呆。
血流量 的作用 ,更 重要 的是能够抑制 C 2超载造成 的神经细胞 a +
损伤。 a t i 1 P no 等『发现尼莫地平对 V n J J D患者 的认知功能 的改善作
病 引起的脑 功能障碍 而产生 的一种获得 性智 能损害综 合征 , 是
一
种慢性 的进行性 疾病 , 于 中医学 的“ 属 痴呆 ” 畴 ; 临床 表 范 其
现 除神经 系统 定位损 害 的症状 和体 征外 ,尚有 系列异 常 的神
经 心理 症状 和精 神行 为 , 已成 为继 阿尔 茨海 默 病 ( D) 的第 A 后
作 以下 阐 述 。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赵伊 明 等 用 脉络 宁 注 射 液 治 疗 3 6例 多 发 性 梗 死 性 痴 呆 ( I , 果 显 示 各 种 痴 呆 症 壮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改 善 : 忆 提 高 M D) 结 记 4 ( 6 3 ; 言 改 善 9 . V c 1 1 );视 空 间 技 能 改 善 4 4 1/ 6 语 1 6 -1 ,2 6 .2 ( 门4 ; 感 好 转 8 ( / u ; 识 提 高 5 . ( / 4 9 )情 0 81 认 J 27 1 9 3) 6 ;谢 泳泳 用复 方 丹 参 注 射 液 治 疗 V 5倒 , 取 得 良好 疗 D1 亦 效 。 崔玲 用 清 开 灵 注 射 { 丧治 疗 l 0例 VD. 技 7倒 . 教 2 显 有 例, 无效 l , 例 治疗 后 HD S积 分 值 显 著 升 高 , 分 患 者 脑 代 谢 功 部 能 办 有一 定 改 善 。
参、 白茅 根 、 苓 、 牛 膝 等 。高颖 等 认 为化 浊 解 毒 是 治疗 vD 茯 川 的有效方 法, 由于 在 VD 病 情 波 动 期 , 呈 现 浊 毒 壅 # 、 热 内 多 苷痰 盛 之 象 , 浩 清 热 化疲 、 毒 降 浊 为 法 ; 情 平 稳 阶 段 , 以 肾 故 解 病 则 虚 而痰 瘀 阻 络 、 毒 内蕴 为 主 , 浩 益 肾 化 浊 、 癖 解 毒 之法 浊 故 祛
维普 20 0 2年 1月 第 9卷 第 1期
3・ 述・ 综 3
. .
。 。
中 医药 治 疗 血 管 性痴 呆 的 临床 研 究 进 展
何 华 张 荣 英
阳还五 两治疗 6 0例 VD 患 者 , 选 4 另 0倒 V【 患 者作 为 西 药 对 ] 照 组 。结 果 治 疗 组 智 能 改 善 明 显优 干 对 照 组 ( ,<u 0 ) 孙 景 渡 . 1. 等 采 用 醒 脑 通 窍 , 瘵 利 水 法 治 疗 VD, 通 窍 括 血 扬 加 减 . 化 以 取 得 满意 效 果 。
“读经典,做临床”应用举隅-针刺督脉治疗血管性痴呆

“读经典,做临床”应用举隅-针刺督脉治疗血管性痴呆自《黄帝内经》以来,人们对痴呆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之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这段话是对常人的记忆、认知作了描述。
而当气血逆乱之时,在《素问•调经论》:“血并于下,气并与上,乱而善忘”,“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 志伤则喜忘其前言”。
而痴呆另一重要原因为上气不足,《灵枢•大惑论》说:“黄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日: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
血管性痴呆[1]是由于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包括认知能力、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社会生活能力的减退,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
血管性痴呆属中医“中风痴呆病”范畴,是最常见的痴呆原因之一,目前对其发病机理已形成共识,即以肾精亏虚为本,痰浊、瘀血、浊毒互结为实的本虚标实性疾病。
归根其源为气血逆乱,上气不足所致。
笔者运用针刺督脉治疗多例血管性痴呆,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以针刺督脉疏通经络,调其逆乱之气血,而有滋肾阴、补肾阳、豁痰开窍,则脑海充而痴呆得愈。
验案举例:蔡某,男,55岁,高血压病史二十余年,月前突发脑出血致半身不遂,经钻孔引流术治疗,病情好转后转求中医诊治。
2010年10月初诊,面色晦暗,左侧半身不遂,反应迟钝,言语笨拙,健忘,神困肢乏,动则汗出,纳呆,二便尚可,舌淡红苔白,脉细涩。
该患中风后气血亏虚,聚湿生痰,阻于经络,故有上述诸证。
治当疏经通络,益气化浊。
针刺百会、四神聪、合谷、曲池、肩髃、环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昆仑,另取风府、神道、灵台、命门,毫针刺法,捻转得气,留针40分钟。
15天为一个疗程。
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2](MMSE)评分来判断患者智力状况,疗程结束后,该患MMSE评分得到了明显改善。
中医综合治疗血管性痴呆肾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0 0 7 0 3 1 2 , 生 肝 、 肾功 能检查 。 内经D S M— I V 标准诊断为 吸毒者 , 究所生产 ,生产批号2 . 1 . 2 主要疗效指标 包括 简易 滥用其他精神性药物者也排 除在 药含量2 . 5 g , 成分含淫羊藿 、 制何 3 熟地黄、 菟丝子 、 黄芪 、 丹参 、 精神状 态检查 表( M M S E ) 、 B l e s s e d 外; ⑥伴有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患 首乌、
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 , 具有可 5 0 9 0 公斤。⑥年龄5 5 8 O 岁; ⑦男 准诊断 为明显抑郁症 或其他精神 ③因头部损伤患有认知障碍 比性 。见表 1 、 表2 。 女均可 , 女性为无生育能力的绝经 障碍 ; 至少绝经1 年以上 ) 。⑧ 者 ; ④有癫痫病史 、 脑炎病史或 能 ①符合血管性痴 朔后妇女 ( 呆轻度或 中度诊断标准 3 。②符 依从性 良好 , 既往能简单阅读和书 引起痴呆 的其 他疾病 ,如 帕金森
随机分为2 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F o l s t e i n简 易 精 神 状 态 检 查 ( L B D ) 。②抑郁 症或 其他 精神 障 3 O 例 。 两组性别 、 年龄 、 病程、 文 ( MM S E ) 评分 ≤2 6 分。 ̄H a c h i n s k i 碍 ,即康莱尔痴呆 中的抑郁 量表 C S D D ) 评分> 8 分, 并经D S M — I V 标 化程度、 病情严重程度等资料经 比 缺血量表( H I S ) 评分 ≥7 分。 ⑤体重 (
1 . 2 纳入标准
・
2 2・ ( 总 2 2)
广西 中医药 2 0 1 4年 2月第 3 7 卷第 1 期
. 2 治疗组 3 . 1 观察指标 病、 亨廷顿病 、 皮克病等 ; ⑤患有某 2 . 2 . 1 口服 中药 服 用 健 脑 通 脉 3 . 1 . 1 安全 性评价指标 包 括一 些 能干扰认知功能评价 的疾病 , 其 2 四川省 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 般项 目检查 , 如血 、 尿、 大便常规 、 中包括嗜酒患者 ,或者在过去5 年 胶囊(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一种由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疾病,其临床症状包括引起记忆和执行功能障碍等。
它被认为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的第二大常见痴呆类型[1]。
目前,在亚洲和发展中国家的痴呆病例中,VD 约占30%,高于北美和欧洲(15%~20%)[2-3]。
据研究资料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的血管性痴呆发病率为每年每千人中有2.42例[4-5]。
研究表明,我国约有1507万人60岁以上的痴呆患者,其中约有392万人为VD 患者[6]。
VD 会造成日常生活质量不断下降,而且不能扭转,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冲击和负担。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是由王永炎院士多年临床实践研制的具有益智养肝,化浊活血和增智健脑等功效的中成药[7],主料何首乌、肉苁蓉、荷叶、地龙、漏芦等。
Progress of compound ciYizhi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mentia Di Shuai, Zhang Jiapeng, Liu Yixuan, LiYanan, Zhang Jiang, Zhou Fuling.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063000, China【Abstract 】Compound ciYizhi capsule has the effect of nourishing liver,promoting turbidity and activating blood, and increasing wisdom and brain. It is suitable for mild to moderate vascular dementia with liver and kidney deficiency and phlegm stasis blocking collateral syndrome. Recently,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long-term and synergistic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mentia with remarkable efficacy.To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compound ciYizhi capsule. It is found that compound ciYizhi capsule can treat vascular dementia by reducing the expression of MARKS mRNA in hippocampus, inhibiting oxidative stress in brain tissue, protecting mitochondria, reducing the rang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rotecting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and pound ciYizhi capsule combined with other anti-dementia drug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and improve the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subsequent study of compound cistanche qianyi capsule.【Key words 】Vascular dementia; Compound ciYizhi capsule; Dementia; Clinical application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邸帅 张佳朋 刘乙璇 李亚楠 张江* 周福玲作者单位: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内二、四病区*通讯作者【摘要】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具有益智养肝,化浊活血和增智健脑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临床研究

21 0 0年 3月 ~ 0 1 3月期 间 , 21 年 我们 采 用 中西 S 0分 , ≤2 中学 ( 包括 中专 ) 度 S 2分 , 程 ≤2 大专 以上 医结 合 方 法 治疗 血 管 性 痴 呆 ( D)0例 , 效 较 为 S 4分 : V 3 疗 ≤2 脑血 管病 证据 : 部病 例 均行 头 颅计 算 机 全
值 根 据 患 者 的 文 化水 平 : 盲 S 7分 , 学 文 化 10 g 1次/ 文 ≤1 小 0r , a d口服 ; 血压 病患 者 给予 降血压 药 , 高 血 之 间 的相 互 交 流鼓 励 , 郁 症 状 逐渐 得 到 缓解 。术 肝 后第 6日6 0岁 以上 的 老 年 组 心 脾 两 虚 型 和 气 阴 年 人 脾 胃功能 恢 复 慢 , 后整 体 恢 复滞 后 。脑 力劳 术 动 者 术 后 气 血 两 亏兼 脾 气 虚 弱 明显 高 于 其 他 人 群 可 能 与 工 作 性 质 有 关 。临 床 分 期 的术 前 各 证 型 之 间有 统 计 学 差 异 , 瘤 时 间 、 瘤 类 型 的 术 前 、 带 肿 术
资 料 经统 计 学处 理 无 显 著性 差 异 ( > . ) 具 有可 精 神 病 患 者 ; 不 符 合 纳 入 标 准 , 按 规 定 用 药 , P 00 , 5 凡 未
比性 。
无 法 判 断 疗 效 或 资 料 不 全 等 影 响 疗 效 或 安 全 性 判
1 . 纳入标 准 2
:
中西 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 呆 3 0例 临床研 究
罗 彩 容 张 波 尹 靖 云 ( . 州 海 珠 区 石 溪 中 医 医 院 , 东 广 州 5 0 8 ;2广 州 医学院 第二 附属 医院 , 东广 州 5 0 6 ) 1广 广 1 2 8 . 广 1 2 0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研究新进展

时珍 国医国药 2 1 00年第 2 卷第 3期 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度适 中 , 心态平和 ; 阴人冷静安 闲、 少 不易激怒 ; 阴人悲 观失 望 、 肾大而脾小者名 日少 阴人 ” 太 在气血 阴阳方面 , 灵枢 ・ 《 通天》 描述较 为详尽 , 太 阴之人 , “ 忧愁 多 、 焦 虑 。 善 多 阴而无 阳 , 阴血浊 , 其 其卫 气涩 , 阴阳不 和 , 筋而 厚皮 ” “ 缓 ; 少 2 1 3 意志 太阳人勇敢激昂 、 .. 容易放弃 、 喜欢寻求新 的事 物 ; 少 多 小 六府不调 , 阳明脉小 而太 阳脉 其 阳人缺乏耐力及毅力 、 做事不易坚持 ; 阴阳和平人做 事坚持 、 有耐 阴之人 , 阴少 阳 , 胃而大肠 , 大 ” “ 阳之人 , 阳而少 阴 , ;少 多 经小 而络大 , 血在 中而 气外 , 阴 实 心 ; 阴人能 自制 、 少 持久力 强 、 耐受性 好 ; 阴人谨 慎 , 太 耐受 性很 而虚 阳” “ 阳之人 , ;太 多阳而少阴” “ ; 阴阳和平之 人 , 阴 阳之气 其 强。 血脉 调 ” 。 2 14 人 际关系 太 阳人傲 慢 、 .. 自用 ; 阳人 善交 际 , 友多 ; 少 朋 阴 和 , 虽然二者在生理上 的描 述各有 侧重 , 二者之 间是相通 的。 但 阳和平人待人诚恳 、 虚 、 谦 关系和谐 ; 少阴人待人冷淡 , 警惕性 高 , 太阴之人在脏腑形态上 肝大肺 小 。肺 主气 , 阳; 属 肝藏 血 , 阴。 属 有妒忌心 ; 阴人不 愿接触人 、 太 内省 孤独 , 与人有一 种距 离感 , 总 肝大则 阴血盛 , 小则肺气不 足 , 肺 使卫气运行涩滞 。太 阳人肝小 是停 留在 固定地交际圈子里 。 肝小则 阴血少 , 阴血少而致 阴不敛阳 , 阳气亢盛 , 即为太 2 15 行事风格 太 阳人做 事容易 冲动 , 刚毅勇敢 、 .. 但 坚持 自己 而肺大 , 阳; 四象人学说认 为少 阴人 肾大脾小 , 因脾与阳明脉 , 肾与太 阳脉 的观点 、 进取心强 ; 阳人做事不易 坚持 、 少 凡事不放在 心上 ; 阳 阴 与《 中论述 的少 阴人小 胃而大肠 , 阳明脉 和平人做事公正无 私 、 不计 较 得失 、 为利 益所 诱惑 ; 阴人 细 之间有密切联系 , 内经》 不 少 小而太 阳脉大 , 以及少 阳人 的血 在中而气在 外 , 阴而 虚阳是 吻 实 心、 稳健 、 做事有计划 、 惕性高 ; 阴人不喜 欢兴奋 的事 、 警 太 畏缩 、 合的 。可见 , 四象 医学 ” “ 的体质分 型与《内经 》 密不可 分 的关 有 犹疑不决 、 冷静庄 重 , 善于察言观色而行事 。 系, 分别站在不 同的视 角论述 了五态人 的生理特点 。 2 16 工作特长 太 阳人喜好 言谈 、 .. 善于表 达 , 在演讲 中易 吸引 听众 , 具有较强 的感 召力 , 显示出领导才能 ; 阳人分析 和推 理能 少 总之 , 随着对人格理论研究 的不断深入 , 内经》 在《 对五态人 力强 、 思维敏捷 、 反应迅速 , 在工作方 面适宜做相互接触 的活动性 论述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格理论 , 对五态人 的心身 特征做深入地 工作 ; 阴阳和平人精力充沛 、 反应灵活 、 思维 活跃 、 工作潜力大 、 能 剖析 , 以期为 临床诊疗提供进一 步的参考 。 顺应事物发展规律 , 有很强 的 自身 调节 和对 外适 应能力 ; 阴人 少 喜静 、 细心、 稳健 , 适于高度精确性 、 算和判断能力 的工作 ; 阴 参考 文献 : 计 太 人深谋远虑 , 有度 量 、 有很 强地 坚持 性 , 适合 需 要持 之 以恒 的工 [1] 聂世茂. 黄帝 内经心理学 概要 [ . M] 重庆 : 科学 技术 出版社 重庆分 作。 社 ,96:5 . 1 8 2 5 2 2 生理特征 在 五态人分 型中以阴阳盛 衰为划分 依据 、 . 论述 最 [ 2] 郑 雪. 人格心理学 [ . M] 广州 : 大学 出版社 , 0 : 暨南 2 16 0 . 多的是《 灵枢 ・ 通天 》 四象 医学” 四象 医学 ” 朝鲜 名 医 [ 和“ 。“ 是 3] 周 萍 , 董彦皓. 关于《 内经 》 五态人 格研究 的思 考 [ ] 湖 南师范 J. 李济马(13 87~10 9 0年 ) 灵 枢 ・ 在《 通天》 五态人 ” “ 的基 础上发 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0 , : 0 2 711 . 0 2 展而成 的。李济马认为人 的体质应该是或 阴或 阳 , 不偏不倚 的中 [ ] 杨秋莉 , 4 薛崇成. 中医学心理学 的个性学说与五态人格测验 [ ] 中 J. 和之人是不存在 的 , 因此 , 没有 实际临床 意义 的阴 阳和平 人进 对 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0 6 1 ( 0 :7 . 2 0 ,2 1 ) 77 5 崔 人格维度 、自我和谐及行 为抑制与心身症 状的关 行阐述 , 尽管 中、 韩对体质理论 的研究各有所侧重 , 语言描述各不 [ ] 王登峰 , 红. 系[ ] 心理学报 ,07,9 5 :6 . J. 20 3 ( ) 8 1 相同 , 但二者是“ 同源异流”_ , 6 本质相通 , J 理论互补 。 6] 王 琦 , 李英 帅 , 晓峰. 马 中韩 医学对 体 质 问题 的研究 比较 ( ) 上 在五态人脏腑 形态 的分类 方面 《 内经 》 有提及 , 济 马在 [ 没 李 [ ]浙 江中医杂志 ,0 84 ( )3 1 J. 20 ,3 6 :1 . 《 东医 ・ 寿世保元 》 中论述到“ 人禀脏理 有 四不 同, 肺大 而肝小者 名日太 阳人 , 肝大肺小 者名 日太 阴人 , 脾大而 肾小者名 日少 阳人 ,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增加动脉血氧分压 , 给脑 组织 更多 的氧 , 改善 脑循 环 的流速 促进脑 内 D A, N N R A的生 物合 成 , 提高 神经元 的存活 率 , 维
持神经元的完整性 , 加快 神经 细胞 的恢复 , 因此活 血化瘀 也
老年医学和精神 医学领域里 的重要研究课 题。 中医学对 V D 的认识和治疗 有独 自的理 论基 础 , 于 临床 亦有 一定 的疗 用 效, 本文就近年来 中医治疗 V D的进展做一概述 。
1 补肾填精 中医学认为衰老 的基本成 因在 肾 , 肾为先天之本 , 藏精 ,
与梗死容积密切 相关 。活 血化瘀 治疗 能够 明显 改善 V D患
神, 思维活动 的异 常 , 医方集 解》中指 出: 《 肾精不 足则 志气
衰, 不能上通 于心 , 惑善忘也 ,医林改 错》 故迷 《 亦云 : 高年 无
记性者 , 脑髓渐空 。
是治疗 V D的主要 方法 。刘传 珍 用 通窍 活血 汤和 补 阳还 五汤治疗 V 6例 , D3 对照组 2 8例用都可喜 , 两组分别治愈 4 、 2例 , 显效 9 5例 , 效各 9例 , 、 有 总有效 率 6 . %、7 1 ( 11 5.% P < .5 。李辰 佳 用 痴呆汤 ( 00 ) 赤芍 、 郁金 、 菖蒲 、 参 、 丹 当归 、 地龙 、 远志等 ) 合并 尼莫 地平 、 复康 、 司匹林 治疗 V 8 脑 阿 D 3 例, 基本控制 4例 , 显效 1 例 , 1 有效 1 , 3例 总有效率 7 .% 。 84
师会 用活血化瘀方 ( 川芎 、 仁、 桃 红花 、 丹参 、 茺蔚 子、 郁金 、 水蛭 、 地龙 、 菖蒲 、 熟地 等 ) 治疗 V 6例 , D4 与对 照组 3 2例 均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综 述
������2269������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李 欧ꎬ吴 双ꎬ沙中玮ꎬ李志敏ꎬ徐 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ꎬ上海 200071)
[ 通信作者] 徐建ꎬE - mail:0296@ szy. s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 [基金项目] 上海市卫计委神志病中医临床基地建设项目 ( ZY3 - LCPT - 1 - 1010 ) ꎻ 上 海 市 卫 计 委 薄 弱 学 科 建 设 项 目 (20151052) ꎻ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ZR1428100)
全书»中提出“癫狂痴呆” 的专论ꎬ并对其病因病机、 临床症状、治疗预后均作了详细论述ꎻ提出病位在心 及肝胆二经ꎬ临床症状具有“ 千奇百怪、变易不常” 的特点ꎮ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 中提到“高年无记性 者ꎬ脑髓渐 空 ” ꎬ 说 明 老 年 肝 肾 亏 虚、 脑 髓 失 养 是 痴 呆发病的主要病因ꎮ « 临证指南医案» 指出:“ 中风 初起ꎬ神呆遗尿ꎬ老人厥中显然ꎮ” « 灵枢������调经论» 曰:“血并于上ꎬ气并于下ꎬ乱而善忘ꎮ” « 杂病源流犀 烛������中风» 进而指出:“ 有中风后善忘ꎮ” 陈士铎« 辨 证奇闻»中提出“ 呆” 门ꎬ提出其主要病机为肝郁乘 脾ꎬ胃 衰 痰 生ꎬ 积 于 胸 中ꎬ 盘 踞 心 窍ꎬ 使 神 明 不 清 而 成[3] ꎮ 由此可见ꎬ古代医家认为痴呆发病的基本病 机是髓海失养、肾精亏虚ꎮ 病位在脑ꎬ与肾、心、肝、 脾脏脏腑功能失调相关ꎬ尤与肾脏关系密切ꎮ 此病 多为本虚标实ꎬ以肾虚为本ꎬ痰、瘀为标ꎮ 1������ 3 近现代医家对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 黄立武 等[4] 认为肝脏与痴呆发病有直接密切关系ꎬ肝血亏 虚、肝阴不足、痰瘀阻窍、脑脉失养是血管性认知功 能障碍的基本病因病机之一ꎮ 黄煜[5] 认为 VCI 具 有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机特点ꎬ以脏腑功能衰退 为本ꎬ痰瘀痹阻脑络为标ꎻ三焦气化失常、脏腑气血 津液运化功能失调ꎬ脑气于脏气不相顺接ꎬ神机失用 而致痴呆ꎮ 王永炎等[6] 通过“ 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 期血管性痴呆” 研究临床病例收集分析提出“ 毒损 脑髓、脑络” 学说ꎮ 认为痴呆与中风有相同的体质 因素ꎬ年老之人脏腑气血皆虚ꎬ水津失布ꎬ津液、气血 不能濡养脑之清阳ꎬ加之痰瘀内生ꎬ日久化生浊毒ꎬ 郁蒸腐化ꎬ败坏形体脉络结滞ꎬ脑络痹阻ꎬ终以元神 失养ꎬ大脑功能全面下降ꎬ灵机记性渐失而发病ꎮ 任 继学[7] 认为脑中血海受损导致血中脉络瘀滞ꎬ轻者 血凝痰生、热结、毒生ꎬ脑络瘀塞ꎬ损伤脑之神机ꎻ重 者脑气不能束邪ꎬ内风统领热邪火毒ꎬ窜扰脑络ꎬ毒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况进行 了阐述 , 旨在指导 临床 。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2 7 4 R 8 .
血管性痴呆 (a c l r d m n i ,D 是一类 因脑血管 v su a e e t a V ) 病变 引起 的认知功能障碍,属于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之
风 阳 上 冒 , 闭 心 窍 , 成 V 。郑 绍 周 [] 证 论 治 , 出主 蒙 形 D 辨 提
7
2 2 1 当归芍药散 当归芍药散中茯苓、 . . 白术 与泽泻对抗 缺血再灌注致学习记忆损伤 的作用 明确 , 较当归、 芎与 白 川
芍具有更大防治 v D意 义[ ] m 。詹 莹 等 [ 研 究 表 明 在 改 善 小 1 】
2 1 1 本虚标 实论治 ..
治 。肾气虚 多用淫羊藿 、 杜仲 、 刺五加等 : 肾精虚 多用熟地 黄、 山茱萸、 鹿角胶 、 甲等 : 龟 活血药多用葛根 、 杏叶、 银 酒大 黄等 。王永炎等[] 为本虚者不外髓 海不足 、 肾阴虚和 7认 肝 脾肾不足 , 实者不外痰 浊阻窍, 瘀血 内阻 。髓海不足宜填精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李 明秀 , 宏 志 , 巧 霞 王 李 指导: 学忠 , 明贤, 陈 周 尹 芳
四川省 中医药科学研究院 , 四川 成都 6 0 7 105
摘
要
通 过分析 、 阐述 、 概括近年来 中医药治疗血 管性 痴呆的相 关文 献, 对血 管性痴 呆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情 痴 呆, 血管性 ; 中医病 因病机 ; 治疗
补 髓 , 窍 醒 神 , 选 补 肾益 髓 汤 加 减 ; 肾 阴虚 宜 滋 阴养 开 方 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0.09%氯化钠注射液250nd加丹红注射液40m1静脉滴注,对照组予川芎嗪注射液320mg加入0.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优于对照组64%(P<0.01)。
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流变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
所有患者出院后随防半年。
治疗组再梗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4针刺治疗王玲等¨纠选择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成2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针刺养阴通络法治疗,选取双侧阴经腧穴。
上肢:极泉、尺泽、内关。
下肢:血海、三阴交、太溪、太冲。
诸穴留针30min,15min行针1次;缓慢出针,出针后紧按针孔。
1次/d,连续治疗30d。
对照组给予口服补阳还五汤汤药。
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l%,对照组为55.8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表明针刺养阴通络法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方惠等¨41采用中药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治疗组在用药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穴位选取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半身不遂上肢加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加阳陵泉、委中;语言不利加廉泉;吞咽困难加完骨;尿失禁加中极、关元。
电针用疏密波15min,1次/d,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综合证候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尸<0.01);治疗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恢复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O.05)。
5讨论与展望综上说述,中医药治疗消渴兼中风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十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有关实验室指标方面有显著性作用。
随着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发病率的增长,利用中医药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优势防治本病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但目前中医尚无统一的糖尿病脑血管病诊断标淮、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文献报・19l・道的许多资料之间差异很大,资料的可比性差,难以正确评估治疗方法及水平。
制定全国统一的糖尿病脑血管病中医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1]董彦敏,倪青,李惠林。
等.益气养阴活血合氨氖激光治疗糖尿病脑梗死77例分析.中医药学刊,2003,21(io):17-36.[2]赵晶,任可.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的cT表现与中医分型的关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8):500.[3]鞠风芝.从痰论治2型糖尿病浅探.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1):22.[4]谢琪,刘琴,等.补阳还五汤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急性糖尿病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16例.衡阳医学院学报,2000,28(2):160-161.[5]李希言,高士清.中风与糖尿病.中医研究进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6]盂庆玲。
谭凤梅.苍蒺槐米汤治疗糖尿病性脑梗塞.河南中医,1997,17(4):247.[7]李红卫,汪栋材.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性脑梗塞30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2,34(8):29.[8]赵世珂,郭立华,等.补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脑梗塞70例.江苏中医药,2002,23(1):17.[9】陈文娟。
杨劲松.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48例.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3):194-195.[10]方建安.滋阴活血汤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87例.陕西中医,2006。
27(7):818-819.[1I]黄倩倩,吴晓升.心脑宁颗粒冲剂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河北中医,2004,26(6):411-412.[12]李英,高建花.丹红注射液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l(3):17・19.[13]王玲,刘筱慧.针刺养阴通络法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4(4.):9-10.[14]方慧,陈艺.中药合针剌治疗糖尿病脑梗死临床研究.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15):273-274.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治疗进展侯玉晋康豪鹏薛芬芬张运克【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中医;临床治疗回顾近年来的文献资料,阐述了中医对血管性痴呆治疗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由~系列脑血管因素(缺血或出血及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导致脑组织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在祖国医学属“呆病”范畴。
由于痴呆造成患者记忆、认知等方面的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而该病已成为世界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中医学者在发掘和继承的基础上,中医理论为指导,对该病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探索,经过反复大量的筛选和验证,创立了许多分类和治法,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现综述如下:1治疗作者单位:450008河南中医学院(侯玉晋康素鹏薛芬芬);郑州,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张运克)1.1分期论治周文泉u1根据痴呆的发病过程将其分为3期,早期多实,治以化痰逐瘀,用菖蒲郁金汤加减;中期虚实夹杂,治以平肝潜阳、化痰逐瘀,以镇肝熄风汤和菖蒲郁金汤化裁;气虚血滞和气滞血瘀者分别以补阳还五汤和柴胡疏肝散化裁;疾病后期以虚为主,可用一贯煎或八珍汤化裁。
谢颖桢等旧。
认为VD分为平台期,以肝肾精亏、痰瘀阻络、脾肾不足、痰瘀阻络、肝脾肾虚、痰瘀阻络为常见证候,补虚通络祛痰并治,提倡通补兼施;波动期常见肝肾阴亏、风痰瘀阻、脾肾不足、痰浊瘀阻及痰火扰心、心肾不交等证候,予以化痰清热通络熄风,强调以通为主;下滑期风火上扰、浊毒阻络、痰浊蒙窍、痰火扰心、浊毒阻络证候常见,以疏散诸邪、调畅气机、降浊解毒、醒神开窍为主。
1.2分型论治近年的临床研究,仍以辨证论治为主,但临床辨证分型尚不统一。
傅仁杰口1将脑血管性痴呆归纳为虚实两大类,虚证因髓海不足者。
用补肾益髓汤加味,因肝肾亏损者用定智汤加减;实证因肝阳上亢者用大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加减,因心火万方数据・192・亢盛者药用黄连、黄芩、栀子、生地黄、玄参、当归、川芎、丹参、牡丹皮、石菖蒲、郁金、远志,因湿痰阻窍用转呆丹和指迷汤加减,因气郁血虚者用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李晓宏【41根据病因病机主要分为两型:气虚血瘀,痰浊阻窍型,治宜益气活血、涤痰开窍,方用补阳还五汤合涤痰汤加减;肾虚髓枯型,治宜补肾填精、醒脑益智,方用地黄饮子加减。
姜建德"o分四法论治:活血化瘀以通脑络,予血府逐瘀汤加减;化痰降浊以醒脑神,予清迷汤、洗心汤加减;滋补肝肾以养脑髓,予还少丹加减;益心健脾以助神明,于归脾汤加减。
许杰忠№1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四型,痰浊蒙蔽清窍不利型用一陈汤加减,癖血内停脉络阻滞型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肝肾阴虚髓海失充型用左归丸加减,脾肾阳虚脑髓失养型用桂附理中汤加减。
孔繁林"o等将其分为五型:心肝火盛,痰热内扰,治宜清心凉肝,通腑化痰,方选黄连解毒汤合清气化痰丸;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治宜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方用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水亏火旺,痰浊阻窍治宜滋阴降火,化痰开窍,方用六味地黄丸合朱砂安神丸;心脾两虚,气虚血瘀治宜益气活血,健脾补肾,方用补阳还五汤合归脾汤;髓海不足,痍瘀交阻治宜健脾补肾,化痰开窍,方用左归丸合六君子汤。
田金洲,等哺1将VD按中医辨证分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肝阳上亢证、火热内盛证、腑滞浊留证、气血亏虚证7型,并配以分值予以量化,既有利于治疗,又利于评判疗效,分别选用补肾益髓汤、知柏地黄丸、转呆定智汤、还少丹、归脾汤、金匮肾气丸、龙胆泻肝、黄连解毒汤、洗心汤、转呆丹、指迷汤、通窍活血汤、桃红四物汤等经典方进行配合使用。
1.3专方专药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近代学者意识到VD患者的治疗需要长期服药,故选用专方专药的临床研究渐占主导地位。
樊学忠等”1应用水蛭通胶囊(西洋参、水蛭、大黄、桃仁、琥珀、穿山甲、石菖蒲、枸杞子等组成)治疗VD,总有效率90.2%,明显优于脑复康对照组(总有效率61.8%),P<0.01,能增进智能,明显改善HDS及社会活动功能量表积分,提高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降低血液粘稠度、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改善事件相关电位P300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黄丽娜¨驯则用红花、丹参、川芎、菖蒲、水蛭、西洋参、冰片组成脑脉舒胶囊治疗VD57例,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痴呆及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症状(P<0.01),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路辉[1¨用神通胶囊治疗VD30例,与对照组对照,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5.O%(P<0.05),MMSE积分增加,而BBS积分和自觉症状积分则减少(P<0.01)。
神通胶囊由黄芪,天麻,葛根,石菖蒲、麝香,淫羊藿等组成,能改善脑去甲肾上腺素能,胆碱能样神经功能,恢复记忆,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加脑血流量,增强脑组织耐缺氧能力。
刘兴山等¨纠应用补肾健脑胶囊(熟地黄、山茱萸、女贞子、远志、红花)治疗VI)42例,总有效率与喜得镇对照组相似(P<0.05),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智能、认知功能、行为能力,疗效与喜得镇相当(P>0.05),且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如腰膝酸软、耳鸣、腰痛、头痛、心悸、脘胀疗效优于喜得镇(P<0.01),且不良反应少。
蔡晶等¨如应用自行研制的康欣胶囊(女贞子、菟丝子、何首乌、黄精、黄芪、淫羊藿、当归、丹参、牡丹皮、菊花、山楂、酸枣仁组成),不仅观察了其疗效,可以提高MMSE评分,减少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而且研究表明其治疗VD的机理可能是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cy)和血清13淀粉样蛋白(8)。
程微微等[14’用胡桃肉,鹿角胶,枸杞子,全虫,桃仁,石菖蒲,蔓荆子制成还聪胶囊治疗VD37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56.76%和48.57%(P>0.05)。
治疗组在改善中医I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全血粘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
1.4单味中药研究从近lO年来文献报道分析发现,临床上治疗VD常用药物有:①补肾填精之品如杜仲、菟丝子、首乌、枸杞子、鹿茸、补骨脂等;②补心养神之品如人参、远志、菖蒲、酸枣仁、刺五加、柏子仁;③清热解毒之品如黄连、连翘等;④活血化瘀之品如川芎、赤芍、三七、葛根、当归等。
药理实验证明以上中药一是通过改变机体的一般机能状态而影响记忆;二是作用于与记忆有关的神经结构,易化记忆过程,如对中枢胆碱能系统、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脑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代谢、脑供血供氧等作用,从而影响学习记忆过程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