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教案_3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共19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共19张PPT)
秋瑾借“青衫湿”的典故,来表达知音难觅的 孤寂与苦闷。
难遇知音的苦闷,并没有阻止秋瑾的求索之路,就在写作《满江红》的第二年, 秋瑾终于冲破重重束缚,东渡日本,广泛结识爱国人士,踏上了挽救民族危亡的道 路。因此,秋瑾的“青衫之泪”,并不是消极的自怨自艾,而是积极的探索和追寻, 蕴含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词四首之 《满江红·小住京华》
关于“词”
词早期是和着曲子写的,注重与曲的配合,故被称为“曲词”或 者“曲子词”。
词被认为是诗之别体,故被称为“诗余”。 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故又称为“长短句”。
上片/上阙 下片/下阙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8~90字) 长调(多于90字)
词在形体上的特点,有利于景的描写、事的叙述、情的抒发, 词人所表达的情意便在一转一折,一深一妙中,曲尽其妙地抒发繁 复多样的思想感情。
秋容如拭。
一般。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四面的歌声渐歇,北京城被八国联军攻陷,八年来空 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 不屑啊!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我虽然身子不在男儿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 的心还要刚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孙中山为秋瑾烈士题词“巾帼英雄”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03年的中秋节。秋瑾跟随丈 夫来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 新文化,受到很大的启发。
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 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 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 钧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 顺客栈。后虽由朋友出面调解,但她下决心冲 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1904年7月便东渡日本 留学。

第12课《词四首——满江红》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满江红》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社会经历
满江红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来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激动。
那些心胸狭窄的俗人怎么能懂我呢?
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
在这莽莽人世中,哪里才能觅得到知音呢?
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为篱下黄花开遍
化用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醉花阴》“人比黄花瘦”的词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中秋佳节应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作者却寓居客栈,不免有“人比黄花瘦”的感叹。但想到八年奴仆不如的生活,而今冲破束缚,又不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之情。
莽莽人世。
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表达了词人难觅知音的孤寂与苦闷,充满了不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个人爱好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我。
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
很,甚。
不屑,轻视。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
“强派”“殊未屑”等词,强烈地表达了词人不屑当贵夫人,不甘心受到各种束缚,决心报效国家的愿望。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第12课《词四首——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共20张PPT)

第12课《词四首——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共20张PPT)

4.因人常热
不因人热。因,凭借。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 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瑾借此表明自己虽真心 诚意地结交志同道合的同志,但叹无知音可交。
秋瑾为国为民满腔热血,而麻木、狭隘、昏迷的俗子之流怎能理解呢?
5.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的典故,来自唐代诗人自居易的名作《琵琶行》。自居易贬谪九江 郡司马时,在船上听到琵琶女讲述经历,白居易联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发出了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泪水湿透了身上的青衫。所以后人也用“司马青衫” 或“青衫泪”来形容悲伤到极点,潸然泪下。
思辨体悟 话题:从词作中,通过______(典故)我感受到_______。
1.为篱下,黄花开遍
《饮酒》(其五)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满江红
——秋瑾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课堂地图
走进作者
【秋瑾】(1875.11.8—1907.7.15),字瑢(xuán) 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内容
知晓内容 说说上下阕的内容,概括大意。
上阕:我在北京小住了一段时间,转 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下开遍菊 花,在菊花的点缀下,秋天的风景更 加明净。国家四面受敌,陷入孤立无 援的困境,八年来空想着故乡的风味。 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 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寸哀情,用仿佛擦拭过一样明 丽的秋景衬托孤独寂寞之情。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满江红(小住京华)》教学教案一、学情分析在进行《满江红(小住京华)》的学情分析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文化背景。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历史人物和革命精神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们的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具备了一定的文学鉴赏和历史分析能力。

然而,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历史知识有限,他们可能对秋瑾的生平和晚清社会背景不够了解,对词中的典故和修辞手法理解起来可能存在困难。

此外,学生可能对文言文的阅读和鉴赏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特别是对于《满江红》这样情感丰富、语言凝练的词作。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取适当的策略,如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和词汇解析,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初中学生正处于形成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秋瑾的爱国情感和革命精神有着天然的共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因此,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秋瑾的个人经历出发,联系当代社会,思考女性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继承和发扬秋瑾的革命精神。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秋瑾的爱国情感和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并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词句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结构,理解其深层含义。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秋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背景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清代女词人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件_18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件_18
“英雄末路当磨折”:自己目前尴尬的处境,秋瑾认为 这是英雄末路,而把自己身为女性所遭受的困扰,视为 每个英雄都要经历的磨折。
鹧鸪天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 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 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沦:沉没,危亡的意思。不禁:忍不住。海外:指 日本。作者曾东渡日本留学。知音:这里指革命同 志。金瓯已缺:指国土被列强瓜分。金瓯(ōu):金 盆。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于指国土。
情感:知音难觅的苦闷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 末路当磨折。”怎么理解这几句词?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她曾在《致琴文伯母》书自 称:于时事而行古道,处冷地而举热肠。以古道热肠, 也就是侠客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俗子胸襟谁识我?”:懂得自己胸怀与抱负的知己的确 难遇,但如果人们因为我的外表而把我这个骄傲的英雄 只看作卑微的弱女子的话,那他就是被表象所迷惑的俗 子,不值得在意。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此句振聋发聩:“强”字和“殊”字感情 强烈,表达了其不甘心屈为女子,报国无 门的感慨,流露出深深的苦闷。
这种苦闷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是旧制度 下已经开始觉醒的女性内心的呐喊。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化用了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 青衫湿。”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 苦闷,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 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鹧鸪天》,写于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之后
谈谈这两首词的相通之处。
《满江红﹒小住京华》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 男儿烈。”是全诗最醒目最突出的句子,“列”和“烈 ”同音,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两句是巾帼英 雄秋瑾一生的写照。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满江红》(小住京华)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满江红》(小住京华)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含答案)

九下《满江红》(小住京华)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原文】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一、文学常识秋瑾(1875—1907)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二、理解性默写1.秋瑾《满江红》中,写作者突破家庭牢笼、思量过去八年生活况味的句子是: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2.秋瑾《满江红》中,表达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的句子是: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3.秋瑾在《满江红》中,与男儿进行对比,表达自己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句子是: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4.最能表现诗人推翻满清解放天下的凌云壮志的句子是: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5.最能体现秋瑾不甘落后于须眉的句子是: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6.使用典故暗示自己和国家的危难处境的句子是: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三、问题探究1.“为篱下,黄花开遍”,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属于景物描写,交代时间和地点,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来描写明丽的秋色,反衬了自己冲破家庭牢笼后怡然自得的心情和愁苦的的矛盾心情。

2.“四面歌残终破楚”引用了哪个典故?有何作用?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同时更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写照,暗指当时的国事,当时列强进逼,中国前途危殆,情况与当年项羽“四面楚歌”的情况相似,秋瑾以此作典,表明她正在担忧国家的危难。

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四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感情?在用词上有什么特点?这四句透射着词人不甘于现状的慷慨激情,更是词人力图冲破闺阁束缚誓超男子的真实写照。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教案_8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教案_8

《满江红》一、导入新课名言:“巾帼不让须眉。

”赏析: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女子的优秀。

列举从古到今的巾帼英雄,如:花木兰,武则天等等。

引入新课。

二、认识作者,了解创作背景。

秋瑾(1875-1907),原名秋闺瑾,字璇卿,自号鉴湖女侠,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

她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4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参加起义,被捕牺牲。

这首词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

这首词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欲展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三、朗读本词,把握内容。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这句包含了哪些信息?明确:这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中秋节,北京城。

(2)请分别归纳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阕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四、品析词句,理解情感与主旨。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这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明确:化用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2)怎样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内涵?明确:这句进一步说明了自己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了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3)请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词句。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明确:①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作者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②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和思想感情的转变,表达了她虽然身为女儿身,但反抗压迫寻求解放的决心绝不会比男子差,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现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12《词四首》之《满江红(小住京华)》 课件(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12《词四首》之《满江红(小住京华)》 课件(18张ppt)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满江红》(小住京华)
难点名称:学习《满江红(小住京华)》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1
目录
CONTENTS
导入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小节
2

二、作者简介: 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 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 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 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 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 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 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 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 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 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 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
明确:“青衫 湿”出自白居 易的《琵琶行》 中的“江州司 马青衫湿”, 极言作者对自 己前途的担心 和忧虑。
难点巩固:
14
请用下列句式说话:本词“ 典故,表达了词人 的感情。
”这一句运用了
2、再次自由读这首词 (读出愤懑、孤傲、悲哀、 迷茫,读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
七、作业
背诵这首词;找一首运用了典故的诗词,了解作者通过典故表 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 , 而 秋 瑾 下 决 心 冲 破 家
北 京 阜 城 门 外 泰 顺 客 栈 ,
秋 瑾 与 丈 夫 王 廷 均 发 生 冲
献 身 救 国 事 业 , 而 其 夫 无
目 睹 民 族 危 机 的 深 重 和 清
瑾 随 夫 入 京 。 时 值 八 国 联
年 春 , 王 廷 均 用 钱 捐 得 户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
【课堂小结】
明确:化用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和 李清照“人比黄花 瘦”的诗句。表达 自己初离家庭时的 矛盾心情,别具匠 心。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教案_30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教案_30

品一首词,念一个人———由《满江红》(小住京华)探析秋瑾的身份演变《满江红·小住京华》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本词大意,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本词。

2.探析秋瑾的身份演变。

3.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探析秋瑾的身份演变,教学准备:学案、课前搜集资料、电脑、投影仪。

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个汉字,看大家是否认识,(板书篆文)。

(学生回答“闺”)闺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自由回答)我们来追溯一下闺的本义:(門)(圭,美玉作的门环),造字的本义是指王宫中玉作门环的高贵居室,后来引申为未出嫁女子的卧室。

那么什么是大家闺秀呢?——旧时称富贵人家的女儿。

在近代有一户世代书香的人家就给自己家的女儿起名“秋闺瑾”,希望她做一名本本分分的大家闺秀,可是,事与愿违,这位女子毅然决然地将自己名字中的“闺”去掉,化名秋瑾,开启了一段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生命历程。

那么,她为何将名字中的“闺”去掉呢?我们通过这首《满江红》探知一二。

二、初读——整体感知(一)老师领读诗歌,学生跟读,感悟朗读的节奏、停顿、语气和情感。

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二)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然后找学生来朗读。

(三)读懂词义,结合课文注释,和同桌合作理解词的大意。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

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

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

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教案_9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教案_9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理解词作的内容。

2、把握词作的主旨,学习词人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领会词人情感,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一.导入二.了解作者生平及本词的写作背景三.读1. 初读词作,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学生齐读,个读,教师指导。

2. 整体感知,了解诗歌大意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教师指导。

四.品1. 学生找出词中典故,理解其中蕴含的感情。

(1)“为篱下,黄花开遍”(2)“四面歌残终破楚”(3)“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2. 用下列句式说话:从词作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我是从一句话体会到的。

这句话。

(按照“心情-----句子------分析”的方式回答)五.感1. 小结本词再读这首词,把握语速、语调、感情六.拓赏析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词句注释⑴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等。

双调九十三字。

⑵怒发(fà)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

⑶凭阑:身倚栏杆。

阑,同“栏”。

⑷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⑸长啸:大声呼叫。

啸,蹙口发出的叫声。

⑹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

⑺“三十”句:谓自己已经三十岁了,得到的功名,如同尘土一样微不足道。

三十,是约数。

功名,或指岳飞攻克襄阳六郡以后建节晋升之事。

⑻“八千”句: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八千,是约数,极言沙场征战行程之远。

⑼等闲:轻易,随便。

⑽空悲切:即白白的痛苦。

⑾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靖康,宋钦宗赵桓的年号。

⑿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当时被金兵占领。

一说是位于邯郸市磁县境内的贺兰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词四首满江红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诵词作,把握词作的内容。

2.能够赏析词句,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能够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

《满江红》
1.认识作者,了解创作背景。

秋瑾(1875-1907),原名秋闺瑾,字璇卿,自号鉴湖女侠,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

她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4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参加起义,被捕牺牲。

这首词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

这首词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欲展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2.朗读本词,把握内容。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这句包含了哪些信息?
明确:这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中秋节,北京城。

3.品析词句,理解情感与主旨。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这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四面歌残”的典故,来自历史上的“楚汉之争”楚汉之争,后成语形容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困境。

在此,四面楚歌形容的,便是19世纪以来列强环伺下的中国,特别是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已经很明显,晚晴,恰如被汉军包围下的四面楚歌的项羽。

(2)怎样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内涵?
明确:我平生对国对民赤胆忠心,并常常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的忧患而心潮起伏、热血沸腾。

凡夫俗子的胸怀狭窄,怎么能够理解我呢?英雄的末路自然是磨难重重。

可见,秋瑾的一片侠肝义胆,并不能为凡夫俗子,既是指秋瑾的丈夫王廷均,也泛指国难当头,所有醉生梦死、阻挠进步力量的人物。

祖国为难重重、列强环伺之际,官场上的人醉生梦死,家庭中的人冷漠麻木,秋瑾的爱国思想非但得不到支持,反而困难重重。

在这种情况下,秋瑾无疑感到“英雄末路”的强烈悲哀。

(3)请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词句。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明确:①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作者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②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和思想感情的转变,表达了她虽然身为女儿身,但反抗压迫寻求解放的决心绝不会比男子差,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现状。

(4)再次朗读本词,概括这首词的主旨。

明确:这首词写出秋瑾对身为女子、受礼教束缚、被人轻视、不得施展抱负的愤愤不平,表现了她侠义满胸怀、肝胆过男子的气概,表现其不满封建婚姻,反对封建压迫,要求男女平等的思想。

三、板书设计
满江红
回顾过往生活——苦闷、不屑展望未来前途——忧虑、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