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案例-
认真学习:小学生开学第一课学习方法教案

认真学习:小学生开学第一课学习方法教案随着暑假的结束,学生们即将踏进新的学期,对于小学生来说,开学第一节课程非常重要,它将塑造学生未来学习的态度与习惯。
在这个阶段,学校、家长、还有老师,都应该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资源与指导,让学生能够认真学习,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应该设计一份适合学生年龄的学习方法教案,让学生学会如何认真学习。
一、认真听讲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是来自于老师的讲解。
因此,认真听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向导。
在开学第一节课中,老师可以使用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知识内容,并且加深学生记忆的深度。
具体教学方法:1.老师可以讲解一些故事,通过情节描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2.老师可以使用手势表现,有节奏地讲解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更容易记住。
3.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围绕某一张图表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更好地理解知识。
二、做好笔记在听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笔记记录老师的重点讲解,便于回忆记忆,并且在复习时也可以深入掌握知识内容。
具体教学方法:1.老师可以提供一份模板,在老师的讲解中,学生可以填写笔记,方便学生回忆记忆。
2.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针对性强的笔记,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知识内容。
3.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深度分析的部分,让学生把深入分析的内容纪录下来,方便后续学习使用。
三、课后复习在学习中,课后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课后复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后复习,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记忆。
具体教学方法:1.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复习资料,以方便学生进行回顾的时候,温故知新。
2.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让学。
生在口语上有所提高。
3.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互相帮助,相互检查作业。
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点,而且也可以帮助同学,让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建立团队精神。
《做学习的主人》教案

《做学习的主人》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主动学习的方法。
3.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讲述一个成功人士的学习经历,引导学生思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课题《做学习的主人》。
2. 新课呈现
- 讲解主动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
- 介绍一些主动学习的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讨论等。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学习中。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学习中运用主动学习方法的经验。
3.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4. 布置作业
让学生制定一份个人学习计划,并在一周内执行。
《做学习的主人》教案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5分钟
环节一:欣赏图片,懂得生活中处处有“问号”。
环节一:欣赏图片,懂得生活中处处有“问号”。
1.出示图片
仔细看图,你的头脑中有什么疑问呢?
2.教师引导:你们提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你们面对星空所产生的遐想,你们都是爱提问的好孩子!
3.出示图片:宁宁想知道城市为什么堵车?你想过吗?
(1)3组同学展示。
(2)升华:牛顿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会思考提问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提问并主动解答问题的愿望。
《做学习的主人》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懂得生活中处处有“问号”。
2.能够克服提问的困惑及顾虑,多观察多思考主动提问并尝试解决问题。
3.养成爱提问的习惯并体会提问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够克服提问的困惑及顾虑,多观察多思考主动提问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养成爱提问的习惯Leabharlann 体会提问带来的乐趣。教学过程
3.教师引导:产生这样的心理很正常,也很普遍,但是它的确阻碍了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
5.学生分享:鼓励学生提问的老师。
6.思考:为什么爱提问才是爱思考的呢?
7. 学生分享。
【设计意图】呈现学生生活中能感同身受的现象,引起学生共鸣思考自己对于提问的心理,在讨论中克服心理障碍,进而对生活及学习中的问题及时提问并反思自己的行为。
4.小结:留心观察生活,对生活里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努力去寻找答案,我们的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有可能有大的收获。
5.写一写心中的小问号。
6.聆听问号之歌。
7.故事:宋濂爱提问
【设计意图】图片引入,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号”,进而使学生真正理解生活之中处处是问号。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1. 引言说到课堂教学,咱们总会想到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学生低头听讲的场景。
可是,真正的教学可不只是单纯的讲和听那么简单。
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课堂设计和评价就得围绕“学”为中心,才能让学生既能听得懂,又能记得牢。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评价怎么做。
2. 课堂教学设计2.1. 了解学生的需求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
大家都知道,学生的背景、兴趣、学习方式各有不同,所以设计课堂教学时,得先摸清楚学生的情况。
比如,有些学生对某些话题特别感兴趣,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些知识点就像碰到“过山车”一样,兴奋又紧张。
老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来了解这些需求,从而设计出更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课程。
2.2. 设置清晰的目标接下来,课堂目标要设定得清晰明确。
目标设定就像是给航船定方向,不然船就会东摇西摆,最后跑偏了。
明确的学习目标不仅能帮助学生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还能让老师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活动。
比如,如果这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个新知识点,那么就得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这个知识点,而不是只是听听故事。
2.3. 创设互动的环境一个好的课堂设计,少不了互动环节。
试想一下,如果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个人在说,那学生们要么觉得无聊,要么脑袋里一片空白。
设计一些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进来。
互动不光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们在讨论中互相学习,收获更多的知识。
3. 课堂教学评价3.1. 多角度评价学生说到评价,咱们不能只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表现。
课堂评价应该多角度、多维度。
比如,除了看学生的作业成绩,还可以关注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合作能力等。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情况。
3.2. 及时反馈与调整及时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遇到了困难,老师应该及时给出反馈和帮助。
比如,可以通过小测验或者课堂提问,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关于“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案例

关于“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案例学情分析:主题方面:足球作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项目,深受大多数同学们的喜爱,该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积极主动性和参与性都较强。
知识结构:由于场地受限,文化薄弱等原因,学生对足球运动缺乏亲身参与的真实体验感,因此对于课本中的部分内容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对于足球的知识大多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知识结构。
备课时应结合这一特点帮助学生深入探究主题意义后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进而不断建构新的话题知识和结构知识,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最终目标。
教材解析:主题语境:人与社会(体育);本模块的主题是人与社会,话题是体育活动,体育与健康,体育精神。
文本语篇:论说文类型,文本以“总述-具体-总述”的语篇模式展开。
设计思路:大胆地尝试以学生小组项目式合作后的知识分享作为本课的导入,陈述中学生互相分享关于足球的已知信息,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带着信息差走进课堂。
阅读分不同任务多次进行,第一次阅读着重文章的结构和每段的段意,第二次阅读以细节理解为主,并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延伸思维力的问题,让学生感受足球的魅力,体会其受欢迎的三大原因背后所象征的社会公平。
最后以对文本“Our planet is shaped like a football ”的探究作为整节课的升华,引导学生理解足球何以称得上是一项世界性运动的真正原因,激发学生对足球的热爱。
教学目标:1.通过略读课文内容,在文中快速找到相关信息。
2.找出并理解足球这项运动风靡世界的三个原因;通过了解其他国家的流行运动,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
3.基于课文内容,思考足球起源于中国,却盛行于别国的背后原因;以及它作为国际性运动的真正魅力,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教学重点与难点:1. 本课重要词汇与句式的灵活运用;2.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准确获取足球风靡世界的信息,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认识。
预设过程与教学内容:第一环节:导入设计意图:激发兴趣,激活已知,预热语言。
以学为主的建构主义教学案例

20XX年以学为主的建构主义教学案例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廿年中,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换句话说,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二、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
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1/ 14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
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1)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及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分析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即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师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其次,还要尊重学习主题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
(2)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教学内容和问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恰当的指导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相同。
(3)学习内容分析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但真实的任务是否能体现教学目标以及如何体现,就需要对学习内容深入分析,明确学习内容的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以及知识内容的结构体系,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将学习内容嵌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中。
(4)设计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提出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中的核心和重点,为学习着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任务,使得学习者解决问题成为可能。
学习任务可以是一个问题,案例,项目或是观点分歧,他们都代表某种连续性的复杂问题,能够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展开,均要求采用真实的情景通过自主建构的方式来学习。
(5)学习情境设计建构性的学习情景有三个要素:学习情境的上下文或背景。
描述问题产生的背景,有利于控制,定义问题;学习情境的表述及模拟。
为学习着提供一个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上下文背景;学习情境的操作空间。
为学习着提供感知真实问题所需要的工具,符号等。
(6)信息资源的设计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最好能建立系统的信息资源库(或使用现有的资源管理系统),并提供正确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以帮助。
一、“以学习为中心”的有效教学理念

说在前面的话u为什么要做“以学习为中心”的有效教学的系列讲座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硬件现代化,最为主要的教育教学理念的现代化。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的课堂教学,考验的都是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和技能等方面素养。
u“以学习为中心”的有效教学的系列课程(一)课程目标1、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理解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的理念及落地途径。
2、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能在教学各环节中有落实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技能。
3、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能够将有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
(二)课程实施形式线上讲座、专家授课;每次授课50分钟左右;(三)课程内容第一讲:“以学习为中心”的有效教学理念第二讲: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设计第三讲: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加工第四讲:课堂教学的结构设计第五讲: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一)——讲授与教学语言运用技能第六讲: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二)——问题设计与讨论技能第七讲: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技能第八讲:Sunclass智慧课堂系统与教学融合运用的策略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运用第九讲:试题与试卷的命制技能(一)——命卷的流程与命题细目表制定第十讲:试题与试卷的命制技能(二)——各类题型命制的基本技能(分学科进行)第十一讲:中考试题的分析与研究策略——以2020年中考试题为例(分学科进行)“‘以学习为中心’的有效教学策略”系列讲座课程——Sunclass智慧课堂线上教研培训公益讲座(一)“以学习为中心”的有效教学理念金太阳智慧教育研究院焦兆群u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有怎样的教学观就会有怎样的课堂。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当我们的实践遇到“瓶颈”,我们需要在先进的理念中寻找答案,我们的实践找到理论的依据和方向。
u从“以学习者为中心”走向“以学习为中心”。
以学习为中心,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但同时也强调“教”是为促进“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
初中认真学习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认真学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认真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真学习的重要性2. 良好的学习习惯3. 科学的学习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认真学习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认真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对自己未来负责的态度。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成绩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
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目标。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尝试。
四、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到认真学习的重要性。
2. 运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采用总结提升法,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认真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情况。
3. 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身边的故事、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
2. 教学PPT:展示认真学习的重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3. 教师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认真学习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
数据支持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地位,教师则充当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来说,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因为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非常强烈,渴望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
因此,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来解决问题,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主动学习兴趣。
二、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引导他们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沟通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这种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学生们在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促进,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同时,在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们在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和沟通讨论,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和沟通能力。
“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这一看似简单的概念,深刻影响着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方面。
而对于英语这一门基础学科来说,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更是备受瞩目。
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获得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也能使学生在整体上获得更加全面的素质提升。
一、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1、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将教师作为指导者,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让其在课堂中具有多元的表现和交流方式。
这一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能够摆脱被动、机械的传统教育方式,更好地体验和掌握英语课堂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习成效。
因此,通过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优势,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更高效地学习英语知识。
2、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内容单一、课程结构简单,很难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因此很难提高教学质量。
而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则非常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注重以学生为主,并根据其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
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遵循自己的学习节奏完成学业,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教育立项,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因此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知识与技能、品德与能力的有机结合。
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英语知识,更可以在课堂上培养出一系列综合技巧,如阅读技能、口语表达技巧、思维能力等。
其中,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问题引导-问题解决”方式来进行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教育需求。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关键任务。
因此,“学”作为教学设计模式的中心,将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
一、设计逻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要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展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项目制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主动探究和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样的设计逻辑,可以使学生不仅在知识上得到丰富和提高,在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上也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二、设计过程1.确定学习目标:教师要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需求确定学习目标,这些目标既包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包括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通过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将学习目标分为基础性目标和能力性目标。
基础性目标是指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概念,能力性目标是指学生需要培养和提高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需求,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可以采用讲授法、探究法、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要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提供实践活动和项目任务:通过实践活动和项目任务,让学生参与主动探究和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社会调查、文学创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可以通过学习小组、学习社区等方式,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以学习为中心,打造贴合教学实际的教案

教案是一门教学设计的艺术。
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教学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以学习为中心,打造贴合教学实际的教案是非常重要的。
一、学生为主体,理解为核心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育过程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自由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灵活演绎、理解、运用知识。
通过教学,走出板书、PPT等老式的知识传授方式,把学生的思考放在教育过程中,让他们在丰富的环境中自由地思考问题,提高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策略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不同,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习目标应该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
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学习困难和学习目标,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环节,精心挑选合适的教学材料和教具,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依赖于老师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但是,在现代教育中,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用。
现代教育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赋予学生以自由探究的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思考和实践,让学生更好地通过锻炼和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要求。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现代社会追求创新发展、追求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通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堂氛围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
五、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能够提供不同的教育效果,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目标等因素,开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供更多元化和更适应当代教育的教育效果。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案例-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学习中心论”为基础和核心,我们认为有效教学的基本观念还包括如下几方面: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惟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如何体现“以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本案例选择“硫酸”中的几个教学片段作为尝试,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转“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以达到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知识的“客观意义”向“心理意义”转化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实施及分析背景性要素可作为环境氛围和前提条件影响学习实践,它的意义在于为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思考和实践的范围。
学生自身学习时间中的六个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动机要素、选择要素、建构要素、应用要素、计划要素、评价要素,统称过程性要素。
1.背景性学习要素的实施猜一猜:这些词语和硫酸有何关系?[预想效果]创设客观情境,为学生提供宜于学习的良好氛围。
背景性了解和掌握为课堂上动态地把握和准确地分析学生个性心理的变化提供基础。
[理论依据]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及理想追求,并加以积极的正面引导和指导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2.过程性学习要素的实施(1)动力系统的启动①激发动机:[设计操作]教师演示“黑面包”实验:请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所体现的化学原理。
[预想效果]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意愿。
善于发掘和展示教材内容本身蕴含的新颖奇异和丰富多彩。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从追逐新奇发展到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理论依据]着力培养认知内驱力,正面引导自我提高内驱力,合理利用附属内驱力。
激发和调动学习动机应贯穿教学过程之始终。
(2)操作系统的执行①引导选择:[设计操作]思考问题:a.古称硫酸为“矾油”,为何以“油”命名?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及课本阅读法全面了解硫酸的物理性质。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案例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案例王卜庄高中高二英语组“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案例在认真学习了宝坻一中关于实施高效教学的“二六四六”经验之后,使我组深受启发,其中在学习了“突出两个中心”的过程中,第二点强调在教与学关系处理上,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通过以上指导方针在教学中进行应用,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就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英语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总结如下:下面是我们的一堂教学案例,与各位老师交流,期待着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建议:(课前)学习准备——(课上)自我阅读——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组际交流——补充,总结(小组)——评价,总结(教师)——家庭作业(讨论的计划)这样来设计我的教学的。
这是一篇关于旅游的文章“The plan of travelling ”,在讲这篇文章之前我给每个小组布置了一个任务设计自己的旅游计划,(学生要完成作业,要去看课文,查资料),做好了课前的学习准备,在上课时让学生进行自我阅读理解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四人一组)他们自己的旅游计划,我在黑板上列了几个关键词如where, when, how to get there? How long will you stay?What to do before leaving?(学生讨论的兴趣盎然,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
即使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业很积极的参与进来,每个小组竞争分享自己的旅游计划。
)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巡视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给予必要的帮助。
(目的:通过小组活动,不仅能得到语言上的锻练,而且能够使组内成员相互学习、团结协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与组的交流。
我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发言,汇报他们对讨论内容所得出的结论。
然后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提出评价和质疑,这样就会促成组际之间的进一步讨论和解答。
(注意: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工作。
新课标教学设计与案例

新课标教学设计与案例在当今教育领域,新课标已经成为引领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南。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这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设计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新课标对教学设计的要求1、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新课标要求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认知水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2、注重学科融合新课标倡导跨学科学习,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学设计要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设计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3、培养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教学设计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强调情境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新课标要求教学设计要注重情境创设,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二、新课标教学设计的原则1、目标导向原则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根据新课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以学定教原则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整体性原则教学设计要从整体上考虑教学的各个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使它们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obe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obe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以下是一个优秀的OBE教学设计案例:课程名称: 物理实验(声音的传播)目标:- 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学会使用实验方法探索声音的特性- 掌握声音传播速度的测量方法- 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采用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和观察声音的传播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使用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引发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过程,并展示一段声波的波形图。
2. 实验探究一:使用弹簧作为振动源,探究不同频率声音的特点。
学生分成小组,自行设计实验,测量不同频率声音的波长、周期和速度,并记录数据。
3. 实验探究二:学生选择不同材料的介质,测量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学生设计实验,并使用测量工具和方法测量声音传播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
4. 数据分析和讨论:学生将实验数据整理分析,通过数据对比和讨论,总结不同频率声音的特点、声波的传播规律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实验结果和结论。
5. 拓展应用:学生根据实际情境,如探索声音在水中的传播、声音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传播等,自主设计实验,并进行测量和分析。
6. 总结评价: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所学知识,展示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老师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沟通表达能力。
这个案例通过实验方法和学生主导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同时,案例中的项目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解析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解析一、引言在传统教育中,教育者通常是以知识的传授者和控制者的角色出现,而学习者则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演进和学习科学的研究,学习者被逐渐看作教育过程中的核心。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教学更加关注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并分析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效果。
二、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1. 理论依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学习科学相关理论的实践。
其中,构建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为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构建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知识的主动建构。
根据构建主义理论,学习者通过与教育环境的互动,将自身的经验和现有知识与新的信息进行整合和重构,从而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则强调社会参与和合作对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讨论和合作,共同构建知识和理解。
这些理论的核心观点都是将学习者置于学习的中心地位,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合作、社会参与的过程。
2. 设计原则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遵循一些设计原则,以确保教学活动符合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
•个性化定制:根据学习者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设计不同的学习路径和活动,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问题导向:通过引入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习者的思维,并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积极解决问题。
•参与合作: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鼓励学习者与他人互动、交流和讨论,共同建构知识。
•反馈和评价:及时给予学习者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并提供评价机制,以激励学习者的学习动力。
这些设计原则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实施策略1. 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实施策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个性化学习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和能力,设计不同的学习路径、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金融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摘
要: 金 融 学专 业是 北京 林 业 大学 重要 的 本科 生 培 养 专 业之 一 , 近 年 来金 融 经 济 学科 发 展 较 快 , 但 面 临的 挑 战 也
较 大 。为 了克 服 传 统 课 程 设 计在 逻 辑性 、 研 究 性 和 实践 性 等 方 面 存 在 的 缺 陷 , 构 建 了 以 学 习者 为 中心 的 “ 一体两
一
、
“ 金 融经济 学” 课 程 改 革 的 背 景
步 占领作 为金融 领域 制高点 的资本 市场 , 并将“ 金融 经济 学” 列 为这些 新 兴 学科 及 其 相 关专 业 的基 础 必 修课 。同时从 国 内外 积极 引进 权威 教 材 、 先 进 方法
和优 秀人 才 , 提 升 金 融 课 程 的 质 量 。 而 北 京 林 业 大
安 排 固化 , 所 以只有 不 断 改 革 、 自主创 新 , 才 能 走 在
,
其生 源素 质好 、 就业 层次高 、 学科 发展快 。但 是 ,
该 专业 所 面临 的挑 战也 日益激 烈 。一是学 生就业 主 要 集 中于商业 银行 , 只 能从 事 一些 较 低 层 次 的传 统
国内外相 关学科 领域 发展 的前沿 。
二、 传 统 的“ 金 融经 济 学 ” 课 程 教 学 设 计 存 在 的
问题
银 行业 务 , 进 入基 金 、 券商、 保险、 信 托等非 银行类 金
融机构 的人 数较 少 ; 二 是进 入 商 业银 行 的非 金融 专 业 学生 的人 数 日益 增加 , 比如 会 计 、 国际 贸易 、 工 商 管理 、 市场 营销和 人力 资源管 理等 专业 的毕业 生 , 对 金融专 业学 生 的就 业 产 生 了冲 击 。据 统计 , 北 京 林
以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的设计理论共148页

分析教学目标 (确定学习主题及学习目标要求)
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
– 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作 用
–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 学设计模式
分析学习者特征 (确定学习者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
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情景设计
认知工具设计
任务表征工具 知识建模工具 信息搜索工具 协同工作工具 绩效支持工具 评价与管理工具
为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活动序列 选择一组学习目标设计 活动任务
为设计好的活动任务建 设计下一个
构支撑环境
学习活动
为设计好的活动任务设 计讲授和板书
将活动序列组合成课 教学设计评价
教学实施 教学设计再评价
修改
9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学》
2004.8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1/17)
知识观 学习观 教学系统的活动观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假设
教学论研究教学策略和方法一般意义上 的有效性而教学设计则在“目标-手段” 的框架下对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性研究;
教学论研究教学系统的构成而教学设计 研究如何构建教学系统。
4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学》
2004.8
一、教学设计概述(4/8) ——教学设计的学科框架
教学设计学的学科框架
– 教学设计的概念
10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学》
2004.8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2/17) ——知识观
知识观 学习观 教学系统的活动观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
论假设
意义
建构
价值合理性 的辩护
知识
过程
生成
价值
知识是意义、过程和价值的综合体。知识的 意义、过程和价值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任 何一个而讨论其他都是不完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学习中心论”为基础和核心,我们认为有效教学的基本观念还包括如下几方面: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惟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如何体现“以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本案例选择“硫酸”中的几个教学片段作为尝试,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转“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以达到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知识的“客观意义”向“心理意义”转化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实施及分析
背景性要素可作为环境氛围和前提条件影响学习实践,它的意义在于为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思考和实践的范围。
学生自身学习时间中的六个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动机要素、选择要素、建构要素、应用要素、计划要素、评价要素,统称过程性要素。
1.背景性学习要素的实施
猜一猜:这些词语和硫酸有何关系?
[预想效果]创设客观情境,为学生提供宜于学习的良好氛围。
背景性了解和掌握为课堂上动态地把握和准确地分析学生个性心理的变化提供基础。
[理论依据]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及理想追求,并加以积极的正面引导和指导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2.过程性学习要素的实施
(1)动力系统的启动
①激发动机:
[设计操作]教师演示“黑面包”实验:请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所体现的化学原理。
[预想效果]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意愿。
善于发掘和展示教材内容本身蕴含的新颖奇异和丰富多彩。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从追逐新奇发展到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理论依据]着力培养认知内驱力,正面引导自我提高内驱力,合理利用附属内驱力。
激发和调动学习动机应贯穿教学过程之始终。
(2)操作系统的执行
①引导选择:
[设计操作]思考问题:a.古称硫酸为“矾油”,为何以“油”命名?
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及课本阅读法全面了解硫酸的物理性质。
b.从“矾油”到“硫酸”的命名实现了“质”的转变。
硫酸是一种酸,回忆初中稀硫酸具有哪些酸的通性
c.浓硫酸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分组实验:木屑硫酸铜晶体,在同种试剂中分别滴加浓硫酸和稀硫酸,观察实验现象。
[预想效果]引导学习的选择性注意,使学生明确学习指向。
追寻化学发展史过程,沿着古人的足迹学习了解物质的性质。
联系对比,以故引新,从教学目标和主旨出发,提出悬念性问题,导入新课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通过学生实验总结,比较吸水性和脱水性概念的差异。
[理论依据]注意就是学习的心理指向,明确心理指向是对学生进行选择性感知接受及选择性思维加工的前提。
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注意不是完全“自由”的,
而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通过实践活动,教师制定的目标,被学生认同并“内化”为自身的目标,从而真正有效地导引行动。
②促使建构:
[设计操作](猫的故事)1811年的某一天,桌子上放有两瓶溶液,一瓶是海藻灰的酒精溶液,另一瓶是硫酸。
突然,一只猫跳上实验桌,把这两瓶溶液打翻了。
两种溶液被混在一起,顿时一缕紫色的烟雾冉冉升起,并且有一股使人窒息的气味弥漫整个房间。
当这种紫色蒸汽凝结后,库特瓦发现它是暗黑色的晶体,并有金属光泽。
分析过程:海藻灰+浓硫酸→紫烟+令人窒息的气体,回忆卤素元素的发现史,I―+H2SO4(浓)→I2+?
巩固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原理,思考问题:
a.I―被浓硫酸中何种元素氧化?
b.如何选择合适化学反应分别研究硫酸中氢元素、硫元素氧化作用的体现。
c.选择何种金属作为与浓硫酸的反应物可研究硫元素的氧化性而排除氢元素的氧化性?
[预想效果]促进新旧知识相联系,使学生建构新知识意义。
以历史偶发事件创设条件,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感性认识,形成感性经验。
以氧化还原基本理论的旧知识为基础建构接纳新知识,这是学习建构的最根本的规律。
[理论依据]建构机制是认知系统中最核心的机制,是直接形成对新知识信息的理解,实现认知结构变化的程序和步骤。
背景性认知结构中相关的旧知识经验,这是决定建构能否发生,能否成功实现的基础。
③指导应用:
[设计操作]a.提问:浓硫酸具有三大特性,究竟用何材料制成储罐?(引出钝化概念)
b.举例说明脱水性和吸水性的不同
c.分析“黑面包”实验如何体现浓硫酸的特性?
[预想效果]引发和指导应用练习,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迁移。
a.举出来的生活经济的实例达到全面知识的目的
b.所举有关概念,规则适用或不适用的例子
c.直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练习
[理论依据]建构―应用―重建构―再应用这是一个知识应用,巩固和迁移的过程。
尝试适应用已经正确建构了新知识纳入“长时记忆”形成巩固记忆,采用变式练习,发展为迁移性应用
3.控制系统的调控
诊断性评价:
①三大硫酸(盐酸、硫酸、硝酸)有何异同点?
②只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碳酸钠(a)和稀硫酸(b)两瓶无色溶液,操作步骤依次是
形成性评价:
①选择从盐酸、稀硫酸是非氧化性酸,浓硫酸是氧化性酸的角度加以讨论。
②写出实验室中5种由硫酸作为反应物制备的气体。
③浓硫酸滴在湿润的蓝色蕊试纸后,观察到什么现象。
三、教学设计的评价与反思
着眼于整体教学系统,使各教学要素优化组合,以求得最佳的整体效益的原则,即最优化原则是本案例设计的核心及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主
体的作用,重在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等等,即主体化原则的体现。
教学设计的核心工作是处理教材,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
避免“教学即教书”的观点,照搬教材和“教参”;避免“教学即讲学”的观念,按自身的理解对教材进行诠释;主张“教学生学”,教材是为促进学生形成有意义学习创设“客观条件”,即把具有“客观意义”的教材内容处理为对学生具有潜在“心理意义”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