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合集下载

复旦大学培养方案

复旦大学培养方案

复旦大学培养方案
目录
1. 复旦大学培养方案简介
1.1 专业设置
1.1.1 人文社科类专业
1.1.2 理工类专业
1.2 课程设置
1.2.1 通识教育课程
1.2.2 专业课程
1.2.3 实践课程
2. 大学生活
2.1 学习氛围
2.2 社团活动
2.3 校园文化
复旦大学培养方案简介
作为中国顶尖的学府之一,复旦大学的培养方案结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学校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专业选择,涵盖人文社科类专业和理工类专业,让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天赋进行选择。

专业设置
在复旦大学,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领域的专业,其中人文社科类专业注重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而理工类专业则注重实践能力和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课程设置
学校的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多样,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综合能力;专业课程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则让学生
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情境中,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活
除了学术学习,复旦大学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学术之余能够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

在这里,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充实而难忘的大学时光。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2009-2010-1)教务处2009年9月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目录目录 0说明 (3)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3)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分类 (3)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学分 (4)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选课 (5)课程介绍 (8)环境变化与中华文明 (9)文学与人生 (10)数学与文化 (11)科学技术史 (12)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 (13)逻辑与思维训练 (14)交响音乐鉴赏 (15)中西乐理及其应用 (16)美国的文化与历史 (17)天文学史 (18)中外文化 (19)大学语文 (20)民主的智慧 (21)财富与美德 (22)法律与社会 (23)当代传媒文化研究 (24)文化的魅力 (25)跨文化交流 (26)英语写作 (27)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28)建筑赏析 (29)Core Curriculum for General Education工程经济与管理 (30)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 (31)脑与机器人 (32)形象思维与工程语言 (33)自然界中的混沌与分岔 (34)人与环境 (35)在实验中探究化学 (36)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I (37)工程技术探究 (38)生命科学发展史 (39)大学化学 (40)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 (41)生命科学导论 (42)药物发展——延续生命的奥秘 (43)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44)上海交通大学关于设置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意见 (45)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上课安排表(2009-2010-1) ......... Ⅰ-Ⅷ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说明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是指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

我校将本科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多年来,为摆脱狭窄的专业教育,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展了一系列的通识教育探索,并从2009级开始,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六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2010-04-21复旦大学以六大模块来设计核心课程体系,其主导原则是: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从培养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一代新人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

第一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方面的经典研读课程。

“中国文学”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两个方面;“史学经典”指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史学家的经典作品。

第二模块: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哲学和宗教经典的研读课程。

进入此模块的经典分为三类,一类是中国哲学经典,一类是西方哲学经典,一类是宗教经典。

旨在帮助学生找到一条进入哲学家的思想境域的门路。

第三模块: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关于西方文明及其他重要文明的研讨性课程。

重在打开学生在文明比较方面的视野,从而较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文明多元发展、冲突、整合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第四模块: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关于科学与技术的思想基础和历史进程的研讨性课程。

重在展示数学思想史、自然科学思想史和技术原理史,以帮助学生领会数学和科学思想的要点,形成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的精神。

第五模块: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关于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人类生命的科学与伦理问题的研讨性课程,范围包括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及生命伦理学。

第六模块: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艺术实践类课程,包括艺术鉴赏与艺术创作。

进入次模块的艺术门类主要有:音乐、戏曲表演、绘画、雕塑与陶艺、影视、书法、话剧与朗诵等。

范围包括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以及生命伦理学。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院系: 临床医学院 日期: 2016年 10月01日 课程代码 (待定)课程名称 艺术与现实中的医学—医学影视作品赏析英文名称 Medicine in Film Art学 分 数 2 周学时 2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专项□核心课程√通识教育选修□大类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其他教学目的 基社会对高“复合型”人才需求,本课程具有一定跨学科色彩。

在重实践、重应用的落脚点上,具体将影视艺术作品与临床医学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自发思考、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全方位调动学习热情。

将合作精神引入学习生涯,开阔问题解决思路。

最终能够活用课程教授医学知识,明辨诊疗误区,同时了解电影、电视剧历史发展轨迹与艺术特色。

由此培养具备举一反三能力、综合学科背景、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当代大学生。

基本内容简介 影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当下医学题材影视剧大行其道有着医疗知识、技术赋予的神秘面纱和艺术特色,但由于缺乏专业顾问指导,包括一般影视剧中涉及医学部分仍不乏令人啼笑皆非却值得引以为戒的诊疗误区。

因而,本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将案例教学法与研讨课形式相结合,着眼当下风靡的经典医学题材影视,择取其中的临床诊疗误区与学生进行探讨,并逐渐引导学生运用课程中了解的影视艺术知识、结合个人专业领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选修本课程,能够运用医学专业知识指出影视作品乃至临床诊疗中的误区,从而掌握医学伦理学及常用临床知识;培养理性的医学思辨能力和感性的艺术认知能力。

授课方式:面授,主要以研讨课形式,随堂播放视频案例。

本课程不设专业限制,拟限制人数30人。

主讲教师简介:蔡剑飞,临床医学硕士,医学学士、文学学士双学士学位。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临床七年制(本硕班)、上海戏剧学院电视编导系。

曾担任上海瑞金医院内科住院医师,上海华东医院主治医师。

发表临床医学专业论文8篇,出版著作1部,取得国家专利1项,参与天津市博物馆纪录片以及多部音乐电视拍摄,获得“作家杯”原创文学作品奖等。

在西医院校进行中医学教育的通识教育探讨

在西医院校进行中医学教育的通识教育探讨

在西医院校进行中医学教育的通识教育探讨[摘要] 在西医院校进行中医学教育时,通识教育与中医学专业教育并非完全割裂,运用通识教育进行中医学教育育人的方式,可以较为通俗地表达中医学的抽象和精髓,拓展医学生医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每个学生个人素质获得全面发展。

提倡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目标的渗透和支撑,而且中医学的人文内涵和哲学思维显示它需要学识的全面融会贯通,需要加大通识教育来实现,尤其对在西医学校进行中医学教育具有其特殊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西医院校;通识教育;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2630-02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主要指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教育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通过对大学生共同进行普遍的文化教育,它包括语言、历史、文化、科学等基础性知识的统一讲授,公民意识的陶冶及实际能力的共同培养,使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文有所批判性地了解,从而“生为有教养的人”[1]。

所以,通识教育是在文理交叉以及通才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入到人格,深入到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通识的“识”不是知识的“识”,而是识科学、识社会、识人类[2]。

在西医院校进行中医学教育时,通识教育与中医学专业教育并非完全割裂,运用通识教育进行中医学教育育人的方式,可以较为通俗地表达中医学的抽象和精髓,拓展医学生医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平衡发展,使学生个人素质全面发展。

1 中医学的特点需要通识教育传统文化是在朝代更替战争以及思想冲突中不断完善进步的,作为传统文化奇葩的中医学更是如此,它与各种哲学、科学技术以及人文信息乃至社会、战争等关联较为密切,具有较强的通识性,是个体与整体的统一。

传统中医学[3]是我国古代哲学与医疗实践结合的一门学科,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石,通过“望、闻、问、切”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归纳证型,辨证论治,使用多种中医治疗手段,如中药、针灸、推拿等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理想健康状态。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 分流方案介绍(定稿)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 分流方案介绍(定稿)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规则、专业分流方案介绍目录一、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包含的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通识教育课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文理基础课程(仅对跨院系招生与培养大类基础课程作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1、历史学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社会科学试验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经济管理试验班..........................................................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自然科学试验班..........................................................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医学试验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他: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专业教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探析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探析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探析冯保庆杨林(华北煤炭医学院)摘要:本文从分析高等院棱课程体系结构出发。

提出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具体设王途径和改革思路.通过拓宽人文和基础教育平台.为全面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

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进一步探讨高校公共课程建设和管理模式。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近几年来。

许多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和研究.但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研究并不深入。

尤其是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和学科基础课程整合创新方面与综合大学相比.独立医学院校存在着严重不足。

全国医学院校约170余所,其中有三分之一已经并入综合大学.有三分之一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已经向以医为主。

文、理、法、管为辅的多科型大学转型。

在课程体系改革和通识课程设置方面.综合大学的师资和课程资源有较强优势.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相对较弱。

如何根据本校的实际修订各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如何面向医学院校不同专业科学设置课程平台,成为高等院校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课程体系改革现状根据学科设置和授课范围.多数医学院校一般分为基础和专业两大类课程。

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医学基础)课程:专业课包括专业技能和专业方向课程。

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课程范围较广,面向多个专业开设;专业技能和专业方向(临床医学)课,授课对象主要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生。

但对于文、理、法、管等非医学专业.医学基础和医学临床课程一般作为体现医学院校非医专业特色的选修课程。

随着临床、中医、影像、麻醉、口腔、护理、康复等医学专业的扩充.不同程度存在着专业培养方案不全面、不具体、不明确、与课程体系脱节现象。

按照全球普遍认可的。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医学模式.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和制定了新的培养方案和完善学分制及科学设置选课平台。

高校学分制的推广.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培养知识面广、专业基础扎实、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医学人才,许多院校提出了。

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宽口径,厚基础”等办学思路。

医学 -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医学 -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人类与社会多元文化一、生命现象和生命的历史演变二、生命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三、人体生命科学-医学四、人体的身与心脑的结构和功能基础五、生命与社会六、智能、思维、文化七、多元文化社会第三章人体生命科学-医学一、医学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属性二、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三、中国传统医学-中医学四、现代医学-西医学五、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交融•医学(Medicine):是处理健康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

狭义的医学只是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有效功能的极限恢复,广义的医学还包括中国养生学和由此衍生的西方的营养学。

•现代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性质。

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与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相互融合。

1.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首先,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具有自然属性。

人体是一个生物有机体,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复制、自我转换、自我调整的自然过程;人的自我复制、自我调整是通过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实现的;人的健康状况与疾病同自身机体的复制转换调整的状况、同人与环境的关系不可分割;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须建立在对人体自身内在联系、人体与环境联系的基础之上•其次,自然科学是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工具。

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明显依赖于自然科学。

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工程技术等在内的许多学科是医学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些学科为医疗卫生活动、医学研究、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2. 医学的社会人文学性质:医学在具有显著的自然科学性质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社会人文科学性质。

•首先,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具有人文性质。

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之为人,就在于其有精神活动、能够能动地改造环境;人以社会的方式存在,人的生存不仅要与外界交换物质,而且要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人的健康状况与疾病同人的精神活动、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也须建立在对人的精神活动的认识、人与社会的联系的基础之上。

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简介

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简介

复旦学院于2005年9⽉成⽴,是学校全⾯系统实施通识教育的学术研究和管理机构。

学院汲取国内外⼀流⼤学本科⽣培养的经验,始终坚持以培养全⾯发展的⾼素质、创新型⼈才为⽬标,全⾯推进本科教育教学体制的改⾰,⽬前负责全校本科⼀年级和部分两年级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作。

【通识教育核⼼课程】 复旦学院着⼒推进通识教育核⼼课程建设,⼒求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从培养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代新⼈的⾓度出发,为学⽣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

通识教育核⼼课程体系包括6⼤模块: ◆⽂史经典与⽂化传承 ◆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 ◆⽣态环境与⽣命关怀 ◆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书院式学⽣管理】 借鉴国外⼀流⼤学住宿学院模式,承续中国书院和复旦⼤学历史⽂化传统,复旦学院构建了与教学改⾰相适应的全新的书院式学⽣管理体制。

学院以马相伯、李登辉、颜福庆和陈望道4位复旦历德⾼望重的⽼校长的名或字命名,建设志德、腾飞、克卿和任重4个书院。

◆书院根据专业、国别地域、民族分散的原则编班和安排宿舍,⿎励不同背景的学⽣互相学习交流,希望对学⽣性格养成、学术兴趣、价值取向等产⽣积极的影响。

◆各书院宿舍楼内设校长像、校长事迹陈列室,希望复旦先贤们的光辉⼈⽣历程、坚定理想信念和⾼尚精神⽓质成为每⼀个学⽣学习奋进的榜样。

◆各书院宿舍楼内建设“学⽽时习斋”,设学习讨论室、导师咨询室、经典著作阅览室、信息络室等,为⼴⼤学⽣的课外学习、实践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志德书院系纪念复旦创始⼈马相伯先⽣。

先⽣名“志德”,字相伯,取其意,明志且道德⾼尚。

马相伯校长毕⽣致⼒于中国教育事业,是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是中国现代教育⾼瞻远瞩、筚路蓝缕的先哲。

志德书院以绿⾊为标志性颜⾊,门匾字体为秦篆,秦篆是我国古代汉字统⼀的标志。

书院楹联取⾃江西友教书院,“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后游于艺;修其⾝齐其家治其国,必先正其⼼。

网络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目录及简介

网络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目录及简介

附件:网络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目录及简介一目录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主讲人主讲人单位主讲人职称学分课时316100315 明史十讲樊树志复旦大学教授、博导 1 14 316100301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王晓秋北京大学教授、博导 1 17316100302 中华民族精神杜志章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2 30 李太平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黄长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欧阳康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栗志刚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316100303 国学智慧曹胜高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2 30B自然、科学与科技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主讲人主讲人单位主讲人职称学分课时316100304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赵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2 31 316100305 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副校长2 27316000306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雷毅清华大学副教授23 杨舰教授、副所长9冯立升教授、博导 2戴吾三教授 5蒋劲松副教授 2鲍鸥副教授8刘兵教授 6 316100307 化学与人类刘旦初复旦大学教授 1 25 316000308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钟江复旦大学教授 1 20C社会与文化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主讲人主讲人单位主讲人职称学分课时316100309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高旭东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导 1 22D自我与人生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主讲人主讲人单位主讲人职称学分课时316100310 西方哲学智慧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 2 28学术基本要素-专业论文316100311李砚祖清华大学教授 1 14写作2 30 316100312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艾跃进南开大学教授2 27 316100313 创新创业领导力陆向谦清华大学教授E.经济与管理思维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主讲人主讲人单位主讲人职称学分课时316100314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石磊复旦大学教授 2 36二课程介绍一、明史十讲开课单位复旦大学历史系课程编号A103中文名称明史十讲课程学分 1授课对象全体在校生所属领域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教师姓名樊树志职称教授视频课时14课时学时课程简介:《明史十讲》主要涉及了明朝的历史分期及其成就以及扭曲和贬抑明史的几种观点,是樊树志教授从自己的读史心得中提炼出来,力图对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问题,进行具有深度和新意的解读,不再纠缠于历史的线索和细枝末节。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 分流方案介绍(定稿)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 分流方案介绍(定稿)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规则、专业分流方案介绍目录一、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包含的专业 (1)二、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3)〔一〕通识教育课程 (3)〔二〕文理基础课程〔仅对跨院系招生与培养大类基础课程作介绍〕 (4)1、历史学类 (4)2、社会科学试验班 (5)3、经济管理试验班 (5)4、自然科学试验班 (6)5、医学试验班 (7)其他: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 (7)〔三〕专业教育 (8)三、选课注意事项 (9)四、复旦大学跨院系专业大类学生选专业工作方案 (15)附件1:复旦大学2011级留学生〔包括港澳台学生〕修读说明复旦大学教务处2011年8月25日一、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包含的专业〔一〕新生第一年按七个专业大类组织实施教学。

我校现有本科学科门类包含人文类、社会科学类类、经管类、数学类、自然科学类、技术科学类和医学类七个大类;其中2011年有五个实施跨院系招生与培养的大类,各专业大类与所涉及院系、专业的关系如表1。

表1.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专业对应的专业院系。

学习文档仅供参考教2,*: 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在跨学科课程设置上有独特之处,将单独介绍。

〔二〕课程代码:本科教学三大类课程的代码规则见“课程代码使用说明”〔见《2011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第9页〕。

1、每门课程有一个由十位字母、数字组成的代码。

2、左起第一至四位大写英文字母是课程的学科专业编码〔或院系、教学单位英文名简写和缩写〕,说明该课程的开课院系。

3、左起第五位数字是课程面向学生的代号,“1”代表本科教育课程〔本教学培养方案的课程均为本科教育课程〕。

4、第六位数字是课程性质的代号,即“1”代表通识教育课程;“2”代表文理基础课程;“3”代表各专业课程。

5、第七至十位数字表示该课程在这一个序列的顺序号。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在通识教育课程代码“1”后面的4位顺序号的第一位数字为“9”。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赏析 课程代码是:CHIN110001 CHIN 1 1 0001代表课程的学科专业编码〔或院系英文名缩写〕,说明该课程的开课院系〔CHIN 代码是中国语言文学系〕; “1”代表本科教育课程;代表课程性质,“1”表示通识教育课程; 表示课程在这一个系列的顺序号。

复旦本科生课表

复旦本科生课表

复旦本科生课表摘要:一、引言二、复旦大学的简介三、复旦本科生的课程设置1.通识教育课程2.专业课程3.选修课程4.实践课程四、课程安排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五、复旦本科生的课余活动六、结语正文:一、引言作为我国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复旦大学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和研究能力享誉海内外。

本文将重点介绍复旦本科生的课表,以及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特点。

二、复旦大学的简介复旦大学,位于上海市,创立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

学校秉承“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努力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的人才。

三、复旦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复旦大学的课程设置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综合素质。

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四大类。

1.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道德品质。

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课程、文学与艺术、历史与哲学、经济与管理等模块。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复旦本科生的核心课程,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

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学生需要按照所在专业的要求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

3.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学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如心理学、语言学、艺术设计等。

4.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实验课、实习、社会实践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践课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课程安排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复旦大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程安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的修读顺序和时间。

此外,学校还提供了丰富的跨学科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

五、复旦本科生的课余活动复旦大学的课余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学术讲座、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

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课程教学大纲示例-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课程教学大纲示例-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大纲诺贝尔奖与药物课程代码: PHAR119004.01课程名称:诺贝尔奖与药物(The Nobel Prize and Drugs)学分数: 2学分周学时: 2学时主讲教师: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金昔陆副教授课程小组成员: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刘骁讲师助教:均为研究生预修课程:无要求、均可选修(有中学生物、化学课程基础更好)课程性质:面向文理科学生,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介绍科学家的贡献,使学生感受科学家对科学的探索、追求与奉献;从药物的发现发展,让学生体验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巨大推动力量,对科学进步永无止境的魅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思考,以激励和培养学生不断求知的兴趣、科学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基本内容简介: 诺贝尔奖是现代公认的科学研究中取得杰出成就的奖项。

人们日常生活也已与诺贝尔奖创造的科学成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药物是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物质,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药物是多学科如医学、药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的科学家们跨学科参与、交叉、协同研究的结晶。

药物的发现和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

药物也是人类探索自然的有力武器。

对药物作用机制的探索,拓展、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生命奥妙的认识。

本课程选择一些与发现药物、阐明药物作用机制相关的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获奖成果为主要内容,这些药物几乎包括曾拯救无数苍生、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里程碑式药物,如抗菌药物(百浪多息、青霉素、链霉素)、胰岛素、维生素(维生素B、B12、C、K等)、性激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等,在介绍过程中,努力从发现问题或现象出发,到研究取得的结果及其意义及体现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奉献精神、思想方法等。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张庆柱,等:书写世界现代医学史的巨人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年;李钟镐著,陈利刚译:漫游诺贝尔奖创造的世界-生理学或医学之旅,接力出版社,2007年。

主要参考资料: 张大萍,等:中外医学史纲要,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年;李端:药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恩斯特·博伊姆勒著,张荣昌译:药物简史:近代以来延续人类生命的伟大发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国内主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情况介绍

国内主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情况介绍
理工科的课程结构为:自然科学基础占25%,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占25%,专业相关科课程占50%。
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课程由科学技术类、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类 和专业相关课程三部分构成。其中,科学技术类课程20学分左 右。
三、主要高校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进展情况(按类培养)
实例 2、清华大学(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下辖信息管理、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
二、改革的背景
2、培养复合型人Βιβλιοθήκη 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大
批新兴学科和交叉、边缘学科相继产生或成熟。与此 同时,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济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社会和社会 分工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世界各国之间和各国内部 产业竞争更加激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复合型、 创新型人才。
三、主要高校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进展情况(按类培养)
实例 2、清华大学(1)
清华大学从2002年起试行按专业大类教学。清华大学在2002年8 月发布的《关于制定本科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工作意见》中提 出,应积极推进实行按专业大类制定统一的培养方案,以实现通 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本科专业总学分一般为170学 分。其中,课程学分140学分,集中实践环节30学分。课程总学 时不超过2240,平均周学时20左右。
(二)基本按学科大类或学院教学,即按类培养, 按模块设置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模块,适当压 缩了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时数和课程门 数,专门设立了由学生任意选修的文化素质教 育课程模块(或称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对这类学校,下面举几个例子。
三、主要高校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进展情况(按类培养)
实例 1、北京大学(1)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山西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等

身边的基因科学

身边的基因科学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大纲
身边的基因科学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BIOL119009 所在模块 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课程名称 身边的基因科学 英文名称 Gene Science in Daily Life 课程主页
二、教师及助教
学分
2
周学时 2
是否开通 是
E-learning
职责
姓名
性别
职称
所在院系
在教学中承担的职责
主编出版了主编《医学分子遗传学》、《基因治疗》、《生物芯时代》、《揭开生命奥秘》、《基因与 疾病》和《基因与人类健康》。曾经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 年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指导获得 4 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最高奖。此外,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全国优秀教师、中国 青年科技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现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现代人 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及复旦大学内分泌与糖尿病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3
PCR、重组 DNA 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和 DNA 测序技术的前世和今生。
推荐阅读书目:吴庆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基础生命科学》,选读第 十二章生物技术与人类中第一节生物技术及其发展历史和第二节重组 DNA 技术 ——基因工程;赵彦艳,孙开来著,科学出版社出版《人类发育与遗传学》,选 读第二章人类发育的细胞学和遗传学基础第六节基因分析技术。
2
3.学习要求 1)参加课堂学习,阅读讲课大纲和课件复习、掌握讲课内容。 2)完成两次课堂小测试。小测试的题型为选择题,每次测试 10 个题目。 3)前沿文献阅读与翻译。对指定的最前沿的热点文献进行阅读与翻译。 4)完成期末考试论文。期末论文的基本要求:(1)从本课程的不同专题中选 取一个专题进行讨论。(2)对参阅、引用的文献资料,要详细的注明出处。(3) 论文字数控制在 4 千字左右。(4)统一使用指定的期末核心课程论文封面。 5)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

临床医学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

临床医学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
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生物化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临床药理学以及免疫学等许多专业必修课程的学长期以来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主线是根据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典型反应机理以及物质用途展开的该课程具有有机化合物数量众多有机化学反应规律复杂和知识点零散等特点且教科书中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不明显这就在客观上造成课程内容繁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且较难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年批准将其用于麻风病结节性红斑的治疗 。该药物起死 回生的例子可使学生认识到人们对有机化合物
的认 识是 一个 螺旋 式发 展 的过程 。
磺 胺 类药 物 (ufnmdsS s是 一类 用 于预 防和治 疗细 菌感 染性 疾病 的化 学 治疗 药 物 , sl a ie,A ) o 即具 有对
比如在讲解旋光异构时 , 我们结合手性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差异, 进一步向学生介绍 目前市售的绝大
多数药 物具有 手性 , 而手 性分 子 的一 对对 映体 可能 的药 理活 性 、 代谢 过程 及 毒性 等 方 面存 在 显著 差 异 。 其 中一个 典 型的例 子是 沙利 多胺 (hl o ie反 应 停 ) tadmd , i 。沙 利 多胺 在 2 0世纪 5 代 在 德 国以 消旋 体 0年
多息( r t i , p n s) 它的发现和在临床中的成功应用 , o ol 使现代 医学进入化学医疗的新 时代。后来 由于百浪 多息易产生强烈耐药性和存在肾毒性, 磺胺家族又发展 出磺胺 甲嗯唑 ( M ) S Z 与甲氧苄胺嘧啶( 磺胺增 效剂 ,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二者配合使用即为复方新诺明。我们还进一步向学生介绍磺胺类药 物 , 的抑菌机制是通过对氨基苯磺酰胺 ( 磺胺 ) 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 , 进而抑制其 生长繁殖 ; 在弗莱明发现

复旦本科通识教育改革的经验及启示—核心课程、讨论课、助教制

复旦本科通识教育改革的经验及启示—核心课程、讨论课、助教制

维普资讯
乐 毅 : 旦 本科 通识 教育 改 革 的经 验 及 启 示 复
5 9
学 年期 间 , 学校组 织 了多次全 校性 通 识教 育核心 课程 径 。教学 范式 的改 革 需要 全 体 教 师 和学 生 的共 同参 的建 设研讨 会 、 家 咨 询会 , 专 旨在 加快 构 建 新 的 通识 与 , 这同时 也对 教师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教材 的选 如 教学 的设计 、 学 组织 形 式 的采 用 、 教 学生 研究 、 考 教 育课程体 系。教 务 处 与 复旦 学 院分 批 分期 专题 调 择 、 0门核 心课 程 中 , 大 研、 论、 讨 征求 意 见 。通 识 教育 研 究 中心 在 前期 的研 试方法 等 。在复旦 首批 推 出 的 5 讨 与论 证 会议 上提 出 了 编 制 核 心 课 程 的 主 导 原 则 , 部分课 程是 由名 师带 头 、 程 小组共 同研讨 教学 内容 课
以下 , 我们 通过评 介复 旦核 心课程 建设 的实践 与相应 复旦 大学 原 来 的 课 程 体 系提 供 了新 的思 路 和 契 机 。 的教学范 式改革 , 来探讨 实施 通识 教育 改革 的路径 与 住 宿学 院式通识 教育 离不 开课 程 , 复旦 大学在成 立复
方法。

旦学 院之初 首先 遇 到 的便 是 通识 教 育 课 程的 设置 问
目的的选 修课 与必 修 课 。通 识 教育 目标 的 达成 需 要 式 、 以及 国内其 他 高 校 的实 践 , 合 复旦 多年实 践 的 结 通过课 程的实施来 体 现 , 开设 核心课 程则是 一种 可 基 础上 提 出来 并 付诸 实 施 的 。实 施 这样 的改革 必 然 而
行 的选择 。但 由于核 心课程 在课 程编 制( 包括 课程领 涉 及本科 教育 的核 心 内容 , 即课 程 。2 0多 年来 , 复旦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吕红;余垚;刘明秋
【期刊名称】《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年(卷),期】2014(4)2
【摘要】“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是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之一,旨在为非生物
学专业的学生搭建“生物技术知识体系”。

本文介绍了以“博学笃志”作为教育理念,遵循知识同化规律开展的通才教育实践。

文章简述了以“生、老、病、衣、食、行”为切入点,以深入浅出、激发好奇为原则的课程内容设计思想;介绍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开展教学的思路;介绍了体现生活中的生物技术教学内涵的课程网站建设方案,以期为通识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吕红;余垚;刘明秋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433;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433;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 [J], 汤潇林;林春
2.生物技术药物实验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J], 曹岩;邱磊;李英华;胡振林;厉建中;陆一鸣;张俊平;
3.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的教学改革实践 [J], 郭新红;何晓晓;周玲;詹天明
4.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 [J], 汤潇林;林春;
5.“工业4.0:互联网+智能制造”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J], 李国伟;孙士斌;陆后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3年度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3年度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3年度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9.06•【字号】沪教委高[2013]48号•【施行日期】2013.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3年度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沪教委高〔2013〕48号)各本科高等学校: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3年度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立项工作的通知》(沪教委高〔2013〕27号),各高校结合本校课程建设规划和建设基础,在校级评选的基础上择优推荐,向我委提出了2013年度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

按照《上海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过专家评审,我委审核研究,同意复旦大学“医学生物学研究技术与实验”等268门课程的立项申请,现将立项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次立项课程建设起讫日期为2013年9月到2015年10月。

各高校应按照申报建设规划,切实加强对立项课程建设的指导、管理和考核工作。

二、立项课程应在创新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发挥示范作用,在建设中提高授课水平和效果,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达到建设目标。

三、我委将于课程建设期满后组织验收,并对验收优秀的课程授予“上海市精品课程”称号。

四、本次立项课程每门建设经费5万元。

凡属市教委部门预算单位,经费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在学校2013和2015年度部门预算内,非市教委部门预算单位的经费由所在高校自筹解决。

附件:2013年度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名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3年9月6日附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与社会多元文化一、生命现象和生命的历史演变二、生命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三、人体生命科学-医学四、人体的身与心脑的结构和功能基础五、生命与社会六、智能、思维、文化七、多元文化社会第三章人体生命科学-医学一、医学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属性二、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三、中国传统医学-中医学四、现代医学-西医学五、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交融•医学(Medicine):是处理健康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

狭义的医学只是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有效功能的极限恢复,广义的医学还包括中国养生学和由此衍生的西方的营养学。

•现代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性质。

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与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相互融合。

1.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首先,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具有自然属性。

人体是一个生物有机体,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复制、自我转换、自我调整的自然过程;人的自我复制、自我调整是通过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实现的;人的健康状况与疾病同自身机体的复制转换调整的状况、同人与环境的关系不可分割;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须建立在对人体自身内在联系、人体与环境联系的基础之上•其次,自然科学是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工具。

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明显依赖于自然科学。

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工程技术等在内的许多学科是医学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些学科为医疗卫生活动、医学研究、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2. 医学的社会人文学性质:医学在具有显著的自然科学性质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社会人文科学性质。

•首先,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具有人文性质。

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之为人,就在于其有精神活动、能够能动地改造环境;人以社会的方式存在,人的生存不仅要与外界交换物质,而且要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人的健康状况与疾病同人的精神活动、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也须建立在对人的精神活动的认识、人与社会的联系的基础之上。

•其次,社会人文科学也是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工具。

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依赖于人文科学。

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在内的许多学科也是医学发展的基础。

3.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与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相互融合。

人的健康和疾病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伴随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存在,在医学活动中实现。

4.随着对医学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属性认识的深入,从而导致了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现今广为接受的理论,医学的人文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医学的分类•医学可分:✓现代医学(Modern Medicine )现代医学研究领域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

✓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 )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学、藏医学、蒙医学等。

二、医学的起源1.中、西医学的起源大致相同。

主要包括:•救护、求食等本能行为。

如动物受伤会舐其伤口、遇热会避入水中,人与动物一样有着本能救护。

人类的求食本能在寻找食物时,逐渐发现了葱、姜、蒜、粳米、薏米等虽为食物或调味品,却具有治病作用。

②生活经验创造了医学。

先古人类通过劳动,制造出利器,产生了砭石、骨针等医疗器具,逐渐掌握了运用工具治疗疾病的经验。

同时,人们发现活动肢体可以舒筋活络,强身健体,这些是古代人们积累生活经验后产生的保健养生观。

2. 巫、医的合与分。

原始人受制于智力尚未开化,对自然界的变化以及宇宙间的一切反常现象,心存恐惧,难以做科学、合理的解释,因而误以为有超自然的力量主宰其中。

而巫、医合流曾是中、西医学共有的一段历史。

3.公元前800至200年间是东、西方哲学、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东西方形成了空前绝后的学术繁荣局面。

在东、西方科学和文化昌明的大背景下,此时期中、西医学的峰巅之作分别诞生:《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

•《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全集》的理论建构有诸多相似之处:废巫存医、整体观念、调节平衡、哲学思辩、临床实践。

•《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全集》的理论建构的差异为中、西医学的日后分向而行埋下了伏笔。

☐《希波克拉底全集》虽然没有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等基础知识,但却强调具体的解剖结构,为医学的实证开了先河。

☐《黄帝内经》强调,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从外测内,可以不依赖解剖形态学而照样诊治疾病。

从而其理论体系是自洽的,造成以后难以突破。

4.东、西方文化历史背景是中、西医学形成、发展的土壤。

公元2世纪东、西方的两位医学巨匠张仲景和盖伦,传承了不同的学术思想,创建了迥异的医学范式,发展和完善了不同的理论体系,使中、西医学各自走向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继承了《内经》等基本理论和丰富的医药知识,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贡献: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方罗马帝国的繁荣,为盖伦的医学成就、以及西方医学的昌盛,提供了可靠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保证。

贡献:盖伦继承希波克拉底的学术思想,倡导实证医学,他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视实验、疾病局部定位思想、重视形式逻辑、强调演绎法等特点,对后世西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5.中国医学的发展•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医疗实践的发展,最初的中医学理论已无法诠释新的科学事实,因此,医学理论必须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需要,这就促使中医学进入汉代以后,呈现出全面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共包括四个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由于重视总结临床经验,并继承整理发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著的理论,出现了众多名医名著。

如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和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2)宋金元时期: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学术文化领域百家争鸣,特别是思想家的革新精神,为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突破性进展,提供了有利的文化背景。

•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提出三因学说;并产生了最具盛名四大学派: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张从正力倡“攻邪论”;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朱震亨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演变规律。

3)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综合汇编、深化发展,临床各科辨证体系丰富、提高阶段。

•实证研究有重大进展: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注重实证,纠正了古医籍中关于解剖知识的某些错误,肯定了“脑主思维”,发展了瘀血理论。

•温病学说形成和发展:标志着中医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吴有性著《温疫论》,叶天士著《温热病篇》,吴鞠通著《温病条辨》等,•药物学研究有新突破: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药物学研究的成就。

4)近现代:中医学继续进步,但在实证医学领域已无法与西医同日而语。

6.西医学的发展1)西方医学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逐渐进入了中世纪的千年黑暗,科学变成了神学的奴婢,牧师取代医师。

当时学医主要学习希波克拉底、加伦和阿维森纳的著作,死记权威著作上的教条而轻视实践,故步自封,医学上的进步很小。

2)文艺复兴以后,怀疑教条、反对权威之风兴起。

西方医学始渐复明,直到15世纪,冲破封建宗教藩篱,才得以迅速发展。

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的转变。

6.西医学的发展1)西方医学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逐渐进入了中世纪的千年黑暗,科学变成了神学的奴婢,牧师取代医师。

当时学医主要学习希波克拉底、加伦和阿维森纳的著作,死记权威著作上的教条而轻视实践,故步自封,医学上的进步很小。

2)文艺复兴以后,怀疑教条、反对权威之风兴起。

西方医学始渐复明,直到15世纪,冲破封建宗教藩篱,才得以迅速发展。

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的转变。

6.西医学的发展1)西方医学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逐渐进入了中世纪的千年黑暗,科学变成了神学的奴婢,牧师取代医师。

当时学医主要学习希波克拉底、加伦和阿维森纳的著作,死记权威著作上的教条而轻视实践,故步自封,医学上的进步很小。

2)文艺复兴以后,怀疑教条、反对权威之风兴起。

西方医学始渐复明,直到15世纪,冲破封建宗教藩篱,才得以迅速发展。

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的转变。

•达·芬奇开创现代解剖学,维萨里创立解剖生理学;1731年意大利摩尔干尼创立了病理解剖学;1855年德国魏尔啸创建了细胞病理学。

此时的西方科学方法论对医学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3)现代西方医学:以实验为主的实证方法(观察实验和比较分析)、依靠各门自然科学所提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成就了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实验科学。

至此中医学在实证医学领域已无法于西医同日而语。

一、中医学1)中医学的定义:•中医学即中国医药学。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

是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传统学科。

•中医理论的探索方法与解释依据的独特性逐渐形成一批原创性的医学发现和医学发明,如藏象、经络、针灸、气功等理论和医疗技术,并不断比益增附,直到现在还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2)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中医学包括基础理论、临床诊治、预防养生三大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了中医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基础理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是临床医疗和保健防病的指导思想。

主要包括:☐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

中医学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活动同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联系。

☐五行学说:中医学主要用五行学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藏象学说: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与藏象学说密切相关。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与之相连的络脉,分别联系不同脏腑,各具特殊的生理功能。

•临床诊治中医学的主要诊治原则是辨证论治,在辨证的基础上制定治疗方针,并进而选择具体的药物或非药物疗法。

☐诊法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简称“四诊”。

切诊中的脉诊则最具中医特色,有时对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起决定性作用。

☐辨证是临床诊治的核心部分。

通过四诊取得临床资料后就要认真分析判断,辨别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阶段、邪正盛衰以及发病机制变化。

已总结出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

☐治则治法指治疗原则和在其指导下的具体治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