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刑法参考书

外国刑法参考书
外国刑法参考书

外国刑法参考书

一、专著类

1.[日]大塚仁著,冯军译:《刑法概说(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1月版。

2.[日]大塚仁著,冯军译:《刑法概说(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10月版。

3.[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版。

4.[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各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版。

5.[日]西田典之著,刘明祥、王昭武译:《日本刑法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日]西田典之著,刘明祥、王昭武译:《日本刑法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日]福田平、大塚仁编,李乔等译:《日本刑法总论讲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日]牧野英一著,陈承泽译:《日本刑法通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日]前田雅英著,董璠舆译:《日本刑法各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

10.[日]曾根威彦著,黎宏译:《刑法学基础》,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1.[日]野村稔著,全理其、何力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

12.[日]木村龟二主编,顾肖荣等译:《刑法学词典》,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

13.[日]西原春夫著,顾肖荣译:《刑法的根基与哲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4.[日]中山研一著,姜伟、毕英达译:《刑法的基本思想》,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年10月版。

15.[日]西原春夫著,顾肖荣等译:《刑法的根基与哲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16.[日]小野清一郎著:《犯罪构成要件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7.[德]冈特·施特拉腾韦特、洛塔尔·库伦著,杨萌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3月版。

18.[德]克劳斯?罗克辛著,王世洲译:《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法律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19.[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0.[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21.[德]李斯特著、施密特修订,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2.[德]吴登堡著,蔡墩铭译:《德国刑法学的现状》,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23.[意]切萨雷?贝卡里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4.[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陈忠林译:《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5.[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罗结珍译:《法国刑法总论精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6.[英]罗吉尔·胡德著,刘仁文等译:《死刑的全球考察》,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英]吉米·边沁著,李贵方等译:《立法理论》,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英]吉米·边沁著,孙力等译:《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29.[英]J·C·史密斯、B·霍根著,马清升等译:《英国刑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0.[英]克罗斯、琼斯著,[英]卡德修订,赵秉志等译:《英国刑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版。

31.[美]保罗·H·罗宾逊著,何秉松、王桂萍译:《刑法的结构与功能》,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32.[美]乔治·P.弗莱彻著,蔡爱惠、陈巧燕、江溯译:《刑法的基本概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3.[美]保罗·H.罗宾逊著,何秉松、王桂萍译:《刑法的结构与功能》,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34.[美] 道格拉斯·N·胡萨克著,谢望原等译:《刑法哲学》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意大利]贝卡利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6.[英]凯伦·法林顿著,陈丽红译:《刑罚的历史》,希望出版社,2003年6月版37.[加拿大]西莉亚·布朗齐菲尔德著,郭建安译:《刑罚的故事》,法律出版社,2006年5月版

38.[斯洛文尼亚]卜思天·M·儒潘基奇著,何慧新等译:《刑法——刑罚理念批判》,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2月版

39.谢望原:《欧陆刑罚制度与刑罚价值原理》,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1月版

二、法典类

1.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黄风译、注:《最新意大利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张旭等译:《澳大利亚联邦刑法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Model penal code official draft and explanatory notes / 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编,王祎等译:《美国模范刑法典及其评注》,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5.罗结珍译:《法国新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6.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编,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冯军译:《德国刑法典》,德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徐久生译:《瑞士联邦刑法典》(1996年修订),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9.萧榕主编:《世界著名法典选编刑法卷》,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10.[韩]金永哲翻译:《韩国刑法典及单行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外国刑法

我国和大陆法系刑法犯罪构成理论的差异摘要:我国犯罪构成包括四个部分,即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这和大陆法系的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的三要件构成说不同,本文试探讨我国犯罪构成与大陆法系犯罪构成要件的差异及优劣。 关键词:犯罪构成犯罪构成要件责任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一)西方早期刑法学犯罪构成要件的含义从词语沿革上讲,犯罪构成的概念最早形成于13世纪意大利宗教裁判上的“纠问程序”,在这种诉讼程序中,法官必须首先查清证实犯罪事实的存在,在证实犯罪事实之后,才对特定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1796年,德国刑法学家克莱因首次把犯罪构成法翻译成德语,后来日本刑法学家又把将其译成“构成要件”。构成要件起初只具有诉讼法上的意义,直到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刑罚学家费尔巴哈才明确把犯罪构成作为实体意义上的概念来使用。费尔巴哈从罪刑法定原则出发,把刑法条文上的犯罪成立的要件称为犯罪构成,认为犯罪构成就是违法行为中所包含的各个行为的或事实的主客观要件的总和。它们对于阻止或限制统治者和法官任意判人有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意义上大陆法系国家犯罪构成理论现代意义上的犯罪构成理论形成于20世纪以后,德国著名的刑法学家贝格林首先系统提出了犯罪构成要件理论,使构成要件上升为刑法总论的概念。此后,迈耶和迈兹各对其又有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大陆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形成了一下通说: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可以看出,构成要件符合性只是犯罪成立的条件之一,必须还要满足后面的违法性和有责性才能完全成立。 (四)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从苏联直接引进的,它是在吸收他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学说的内容,总结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80年代以后,理论界对犯罪的理论构成展开过激烈的争论。有的认为犯罪构成中不应包括犯罪主体要件,还有的认为犯罪构成中不应包括犯罪客体,从而提出三要件说。虽然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对前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有所修正,但基本上未突破前苏联的理论模式。 二、大陆法系和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差异 (一)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的实质从前面可以看出,大陆法系犯罪构成包括三个条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这三个条件是相互递进的关系,可以称为过关式或线性式,也就是说,前面的条件满足后才能进入到后一个阶段,只有按照顺序三关都过完才能构成犯罪。第一步符合性是说法律条件和事实条件相符合,有的说成是“该当性”,这是一个意思。第

刑法学必读书目

刑法学必读书目 1、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 2、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5、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6、储槐植:《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7、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 8、张明楷:《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9、张明楷:《刑法的基础观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0、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 11、邱兴隆、许章润:《刑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2、黎宏:《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13、黎宏:《法人刑事责任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14、周光权:《法治视野中的刑法客观主义》,清华大学出版社; 15、周光权:《刑法诸问题的新表述》,中国法制出版社; 16、陈兴良:《刑法总论适用》,法律出版社; 17、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8、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 19、赵秉志主编:《刑法争议问题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 20、[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法律出版社; 21、[德]耶赛克、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 22、[意]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法律出版社; 23、[法]斯特法尼:《法国刑法总论精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4、[日]大冢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5、[俄]斯库拉托夫等主编:《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6、[英]特纳:《肯尼刑法原理》,华夏出版社; 27、[英]克罗斯等:《英国刑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8、[美]胡萨克:《刑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9、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 30、张明楷:《未遂犯论》,法律出版社; 31、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思想学说史略》,武汉大学出版社; 32、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33、陈忠林:《意大利刑法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4、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法律出版社 35、李贵方:《自由刑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法学毕业论文法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精选

法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精选 [1] 姜玉丹,苏静. 从BBS到开心网、人人网看大学生 网络行为方式的转变[J]. 中国林业教育. 2011(S1) [2] 方彩芬. 网络语言特点透析[J]. 宁波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 2002(01) [3] W Schramm. Mass Communication[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 1962 [4] 郑华清,黄崇珍. 从“杯具”看网络流行语的语言 变异[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1) [5] Beijing University Youth Research Center (Youth Research Center,Beij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高校BBS与SNS网站的比 较研究--以北京大学未名BBS和人人网为例[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0(04) [6] 李力.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应对研究[D]. 南昌大 学 2014 [7] 华姐措. 藏族民间文化在大众传媒中的传播与发展 研究[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8] 王泉. 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9] 邱婷婷. 微博名人头像真实性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 影响[D]. 浙江大学 2015

[10] 朱冬顺. 基于信任基础的虚拟社区内口碑再传播影响因素研究[D]. 浙江大学 2015 [11] 沈玉秋. 传播学视域下对《金枝》文化内涵的解读 [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2] 翟敬朋. 老人的社会功能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南京大学 2014 [13] 张晔. 虚拟社区中同妻群体生活适应问题的研究 [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14] 陆莹. 人人网中大学生自我呈现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15] 李丽. 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自我认同建构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16] 于立华. 我国非传统社团社会功能的哲学思考[D]. 中国石油大学 2007 [17] 孟一. 微博的社会功能及其作用方式研究[D]. 广西师范学院 2012 [18] 郭修远. 学术新闻的功能与传播规范[D]. 湖南大学 2012 [19] 康晶晶. 浅析社会中的语言变异--以网络流行语为例[J]. 民营科技. 2010(06) [20] 陈原着.社会语言学[M]. 商务印书馆, 2000 [1] 周峰. 密闭微波辅助提取-HPLC测定中成药中黄芩苷及绿原酸的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9

2016年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2016年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公共课(政、英、数)考研参考书目 1、考研政治复习所需教材&教辅 考研政治的复习教材主要有新东方在线印制的政治课程配套讲义教材及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备考辅导用书。 具体如下: ①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2016考研政治官方指南》 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思想政治理论强化训练1500题》、《考研政治大纲配套习题狂做1100题》、《考研政治考点狂背》、《考研政治分析题狂背18题》、《考研政治真题考点狂人日记》等 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考研政治历年真题解析》等 ④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任汝芬教授考研政治序列(一)》等 2、考研英语复习所需教材&教辅 考研英语复习教材主要有新东方在线印制的英语课程配套讲义教材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群言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备考辅导用书。 ①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保命28分-考研英语(二)阅读理解进阶实战宝典》 ②群言出版社出版:《英语词汇识记大全(恋恋有词)》、《(2016)考研英语权威预测8套题》、《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精读100篇》、《考研英语历年真题详解及复习指南》、《考研英语专属冲刺试卷》 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英语二阅读理解精练》、《考研英语作文最后20篇》 3、考研数学备考所需教材&教辅 考研数学复习教材主要有新东方在线印制的数学课程配套讲义教材及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备考辅导用书。具体如下: ①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张宇高等数学18讲》、《张宇线性代数9讲》、《张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9讲》、《张宇考研数学题源探析经典1000题(数学一)》、《张宇考研数学真题大全解(理工)》、《考研数学命题人终极预测8套卷(数一)》

外国刑法纲要

《张明楷 -外国刑法纲要》学习笔记 第一章刑法与刑法理论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机能 一、刑法的概念:p3 1、犯罪法和刑法、保安处分:原则上以习惯为区分,但学者 指出“刑法”更注重规范,而“犯罪法”更注重事实“,保安处分”则是指以人身危险性为基础,预防为目的的矫正、感化、医疗等举措。 2、刑法属于公法、司法法、实体法。(注:行政法和司法法的 区别,行政法的指导原理为合目的性、司法法的指导原理为法的安 定性——即法的明确性,能够被公民理解和预测) 二、刑法规范: p4 1、相较于民法规范,刑法规范法律要件明确,法律效果严密 2、刑法属于裁判规范或行为规范之争: 裁判规范:如果出现 A 的情况,就导致 B 的后果 行为规范:不得从事 A 行为,应当从事 B 行为 有学者认为,行为规范是从刑罚法规中抽象出来的内在文化规范;有日本学者认为,行 为规范是内在于刑罚法规自身的禁止规范和命令规范,如果没有这种禁止规范和命令规范,则 刑罚规范本身也无法存在,因此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在社会伦理上也是不被允许的,但两者 存在区别。伦理上不被谴责的行为可能成为刑法上的犯罪行为,而伦理上被谴责的行为也不一 定为犯罪行为。 3、E.Mezger (德国法学家梅兹格)首先提出刑法规范分为评价规范和决定规范。评价规 范即一个行为是否有害,由刑法规范进行评价。决定规范即刑法规范在命令人们实施行为时必须 作出符合

刑法的意思决定。 三、刑法的机能(作用):p5 1、自由保障机能:来源于罪刑法定,即刑法通过制约国家刑 罚权的行使,保障行为人不受国家滥用权力的侵害,进而保障国民的个人自由及其他利益的作用。 2、法益保护机能:对特定的法律利益加以保护的作用。注意: 刑法的第二次性质(补充性质),即刑法在法益保护的角度是对其 他法律所保护法益的补充,只有当其他法律不足以保护该法益时, 刑法才发挥作用——这种刑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被称为刑法的第 二性质。 3、行为规制机能:使对犯罪行为的规范评价得以明确,从而 对公民的行为进行规范、制约的机能。刑法将一定的行为规定为犯 罪并给与刑罚处罚,表明该行为在法律上是无价值的(评价机能),同时命令行为人作出不实施这种行为的决定(决定机能),与前述的评价规范和决定规范相对应。 4、自由保障机能和法益保护机能之间的博弈,现代刑法采纳 罪刑法定,即是对部分法益的放弃 四、刑法谦抑主义:p7 刑法的谦抑主义:刑法适当、谦虚的适用。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补充性;二是不完整性——直译:断片性(由补充性延伸而来,不必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三是宽容性,即便收到侵害,且其他 法律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也不必毫无遗漏的处罚。——【日本】平野龙一谦抑主义不仅包括刑法的解释和适用,也包括立法的谦抑主义 第二节刑法理论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 方法类 1、【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手册》(第八版),华夏出版社,2004年。 2、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美】梅雷迪斯·D·高尔、沃尔特·R·博格、乔伊斯·P·高尔著,许庆豫等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思想类 1、【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华夏出版社,2001年。 2、【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 4、【法】埃米尔·涂尔干著,《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1999年。 5、李亦园著:《文化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教育类 1、【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2、【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4、【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6、胡德海著:《教育学院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 课程与教学论类 1、【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2、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3、【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吴康宁校:《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4、Thomas L.Good and Jere E,Brophy 著,陶志琼、王凤、邓晓芳等译:《透视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50页。 5、【日】佐藤学著,忠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6、【前苏联】赞科夫著,俞翔辉、杜殿坤译:《教学论与生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7、【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8、【英】丹尼尔·劳顿著,张渭城译:《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9、【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10、【美】埃金、考切克、哈德著,王维城等译:《课堂教学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 11、【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长春出版社,2003年。 12、【美】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帕特里克·斯莱特里、彼得M·陶伯曼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上、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各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参考书目(学术型研究生) 专业考试 科目代码专 业 考 试 科 目 名 称 参考书目 001法学院法学硕士联系电话:0731- 联系人:李老师 70 1 法 学 综 合 课 1( 含 法 理 学、 民 法 学) 1. 《法理学》,沈宗灵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民法》,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 教育出版社 80 1 法 学 综 合 课 2( 含 民 事 诉 讼 法 学、 行 政 法 学) 1. 《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第1-17章),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版;2、《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80法1、《刑法学》(第五版)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民事诉讼

2 学 综 合 课 3( 含 刑 法 学、 民 事 诉 讼 法 学) 法》,江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83 6 法 学 综 合 课4 ( 含 国 际 公 法 学、 民 事 诉 讼 法 学) 1、《国际法》,邵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北 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85 9 法 学 综 合 课5 ( 含 中 国 环 境 1、《环境保护法教程》(第六版),韩德培主编、陈汉光副主编,法律出版社; 2、《民事诉讼法》, 江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法、民事诉讼法学) 复试、加试法 学 理 论 1、笔试书目:《西方法律思想史》徐爱国、李桂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加试书目:①《宪法学》,周叶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宪 法 学 与 行 政 法 学 1、笔试书目:《立法学》,朱力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加试书 目:①《宪法学》,周叶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刑 法 学 1、笔试书目:《国际法》,邵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同等学力和跨专业 考生加试书目:①《宪法学》,周叶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 商 法 学 1、笔试书目:《商法》,范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 生加试书目:①《宪法学》,周叶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诉 讼 法 学 1、笔试书目:《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同等学力 和跨专业考生加试书目:①《宪法学》,周叶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 济 法 学 1、笔试书目:《经济法学》,漆多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 生加试书目:①《宪法学》,周叶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环 境 与 资 源 保 护 法 学 1、笔试书目:《国际环境法》王曦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二版); 2、同等学力和跨专 业考生加试书目:①《宪法学》,周叶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大法律硕士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2017北大法律硕士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本文系统介绍北大法律硕士考研参考书,北大法律硕士考研辅导班,北大法律硕士学费,北北大法律硕士就业,大法律硕士考研难度,北大法律硕士考研初试经验等九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大法律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大考研机构! 北大法律硕士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法律硕士是全国联考考试科目如下: 外语(英、日、俄选一)、 政治、 专业课(包括刑法、民法,总分150,两科各占75分) 综合课(包括法理、宪法、法制史三部分,其中法理比重略高)。 北大法律硕士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的专业课的参考书: 例如: 《法律硕士联考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初期什么都不会时看看挺好,等有一定基础时就可以忽略了。最有用的是刑法分则部分。其他都以分析为准。凯程老师会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非常专业,非常应试。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这个没什么好说的,看好理解好背诵好就一切都好了。凯程要求学生最后考前两天时几乎是整本书都在脑子里。 《2013年考试大纲配套练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这是很好的练习巩固资料。从前期到后期一直很有用。凯程学员是扎扎实实做过的。 《法律硕士联考重要法条释解》,凯程建议找本自己看起来顺眼,查阅方便的。多翻多看。尤其是民法,宪法,非常重要并且非常有效,看了就有感觉。 真题——版本无所谓,例如《2012年法律硕士联考大纲变化解读及历年试题汇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真题非常重要。一定要好好利用。凯程会专门开设真题讲解课程。 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一、北大法律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法律硕士是全国联考考试科目如下: 外语(英、日、俄选一)、 政治、 专业课(包括刑法、民法,总分150,两科各占75分) 综合课(包括法理、宪法、法制史三部分,其中法理比重略高)。 北大法律硕士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的专业课的参考书: 例如: 《法律硕士联考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初期什么都不会时看看挺好,等有一定基础时就可以忽略了。最有用的是刑法分则部分。其他都以分析为准。凯程老师会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非常专业,非常应试。

日本刑法典

日本现行刑法典于1907年颁布,1908年10月1日起施行。与效仿1810法国刑法典的旧刑法典不同,现行刑法典是以1870年德国刑法典为样板制定的,其最大特色是犯罪类型的概括性与法定刑的宽泛性。 内容简介 编辑 1998年,应法律出版社之邀,译者根据日本三省堂《模范六法》中的刑法典部分以及《简明六法》中的《改正刑法草案》翻译了《日本刑法典》一书。该书出版后的几年时间里,日本立法机关多次修改刑法典:2001年3次修改刑法典;2003年2次修改刑法典;2004年对刑法典作了重大修改;2005年又2次修改了刑法典。有鉴于此,译者根据日本三省堂最新版《模范六法》对《日本刑法典》一书进行了全面修订。希望《日本刑法典》第2版的推出,能使读者对日本刑法的最新发展动态有充分了解,并给我国刑事立法带来一定启示。张明惜 作者简介 编辑 张明楷,男,1959年生,湖北仙桃人。1982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曾是日本东京大学客员研究员、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客员研究教授、德国波恩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南政法学院)教授。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理事。独著《犯罪论原理》(1991年版)、《刑事责任论》(1992年版)、《刑法的基础观念》(1995年版)、《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犯罪与对策》(1995年版)、《刑法学(上、下)》(1997年第1版)、《未遂犯论》(1997年版)、《刑法格言的展开》(1999年第1版、2003年第2版)、《外国刑法纲要》(1999年版)、《刑法学(教学参考书)》(1999年版)、《法益初论》(2000年版、2003年修订版)、《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刑法》(2001年版)、《刑法的基本立场》(2002年版);译《日本刑法典》(1998年版)。 ·查看全部>> 目录 编辑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通则 第二章刑罚 第三章期间计算 第四章缓刑 第五章假释 第六章刑罚的时效和刑罚的消灭 第七章犯罪的不成立和刑罚的减免 第八章未遂罪 第九章并合罪 第十章累犯 第十一章共犯 第十二章酌量减轻 第十三章加重减轻的方法 第二编罪 第一章删除 第二章内乱罪 第三章外患罪 第四章有关国交的犯罪 第五章妨害执行公务罪 第六章脱逃罪 第七章藏匿犯人和隐灭证据罪 第八章骚乱罪 第九章放火和失火罪 第十章有关决水和水利的犯罪 第十一章妨害交通罪 第十二章侵犯居住罪 第十三章侵犯秘密罪 第十四章鸦片烟罪 第十五章有关饮用水的犯罪 第十六章伪造货币罪

犯罪构成的基本构造论文文献综述文档

犯罪构成的基本构造论文文献综述文 档 The basic structure of crime constitution 编订:JinTai College

犯罪构成的基本构造论文文献综述文档前言: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论文常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文章。本文档根据论文格式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一、对传统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态度 新中国成立后,没在及时制定系统的刑法,因此在法律结构中不存在犯罪构成的法律概念。但是,当我国刑法理论几乎全面接受苏联社会主义刑法理论体系时,犯罪构成就成了我国刑法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因此,犯罪构成是以理论概念、理论体系形式出现在我国的刑法理论领域的,我国的刑法学者也是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对犯罪构成进行研究探讨,并且努力使之法定化。但是,1979年7月1日制定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刑法》,在明确规定犯罪概念、犯罪特征的同时,并没有明确规定犯罪构成的要领,只是在刑法分则条文的结构中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我国刑法学者称之为“法定的具体犯罪构成”。与此同时,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也成为犯罪构成理论的通说,但近些年来四要件学说的缺陷日益暴露,自

身所存在的矛盾已到了无法解决的地步。因此已很难全盘接受四要构成理论,刑法学者纷纷对传统四要件理论的缺陷和矛盾进行了批露。陈兴良教授在《刑法学关键问题》一书中观点鲜明地讲到,目前从苏俄引进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刑事法治建设对定罪精细化的要求,并致力把把我国犯罪构成理论向犯罪理论体系改造。刘生荣教授在他所著的《犯罪构成原理》一书中也旗帜鲜明地讲到,在四要件中,犯罪主体作为犯罪的一个构成要件是不合适的,不仅违背了主体与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与刑事立法的规定不符。而问题更大的是犯罪客体,在此书中他花了大量篇幅对犯罪客体理论所具有的无法克服的矛盾进行了论证,同时也对犯罪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进行了抨击,由此可看出他对传统四要件理论的态度是否定的。刘宪权教授、杨兴培教授也从犯罪客体、犯罪主体以及犯罪对象等方面对传统四要件理论进行了批判,这在他们所著的《刑法学专论》中体现出来。另外张明楷教授、何秉松教授等许多刑法学者也对传统四要件构成理论进行了系统地批判。总体上来讲,我国刑法界对传统犯罪四要件构成理论所持态度都是否定的。 二、对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

外国刑法学

第二讲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概念 是指“无论是对于立法还是既存法规的解释、适用而言都不能突破的根本性规则。 ——井田良 (二)刑罚基本原则的内容 认识不一致。行为主义、罪刑法定主义、法益保护主义、责任主义、谦抑主义等。 二、罪刑法定主义 (一)罪刑法定主义的概念与沿革 1.概念:(与旧时代的擅断主义相对立) 2.沿革: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根据 1.形式根据(限制司法)【不能从国民的角度来审视议会制定的法律是否妥当】 1)民主主义原理(三权分立理论【洛克首先提出,由孟德斯鸠发展】国民主 权及议会民主思想) 2)自由主义原理【事先让人民知道犯罪的后果是什么】(心理强制说【费尔 巴哈】预测可能性【自由主义原理主要是这个内容】) 2.实质根据(限制立法) 实质根据在于人权保障原理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一)形式的侧面(限制司法权/形式正义的体现) 1、法律主义:指犯罪与刑罚在形式上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 (1)习惯法能否成为刑法的渊源?一般认为不能成为刑法的法源,但 排斥习惯法并不排斥在解释刑法时通过习惯法来作为构成要件的 解释原理 (2)判例能否作为刑法的渊源?大陆法系一般不能,但在类似案件上 具有指导作用 2、禁止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禁止对被告人不利的事后法(判例也一样), 有利的则不禁止,与罪刑法定原则保障人权的基本宗旨一致。 3、禁止类推解释(但扩张解释不被禁止) 4、禁止绝对不定期刑(必须对刑种和刑度做出明确的规定) (二)实质的侧面(限制立法权/实质正义的体现) 1、刑罚法规的明确性(以美国的用语不明确而无效的理论发展而来) 明确性的判断标准:以一般人的理解能力为基准(是相对的,条文要做到 绝对的明确是不可能的) 体现: *条文适用到何种程度,适用的边界轮廓不清晰 *界限在某种程度上是明确的,但适用太广(如网络上的中立的帮助行为) 机能: &可以在事前明确地告诉国民什么是犯罪 &禁止监察机关或法院肆意运用法规 2、刑罚法规内容的适正处罚原则(不仅要在形式上规定刑罚,且内容要适当。 是从美国宪法中的实体的程序正当理论发展而来的)

法学相关 刑法书籍推荐

刑法推荐书籍 基本方法:在同步阅读分析判例、案例及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坚持三步走: 第一步先读国内代表传统通说观点的书籍 第二步引入德、日刑法理论结合中国实际研究的书籍 第三步有关德日刑法理论的书籍。“我法之不善者当去之,当去而不去,是为之悖;彼法之善者当取之,当取而不取,是为之愚。”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这三步走过程中,阅读和分析判例、案例贯彻始终。这里的判例、案例不仅仅是你所办理的案件,更要仔细研究两高指导性案例、公报案例、审判参考案例、报纸媒体热点案例等。司法解释(包括配套的理解与适用)当然也是需要同步研习的,分析其背后的法理,研究其得失利弊,在阅读过程中结合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融会贯通。 三步走的进阶书单如下: 第一步: 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高铭暄《刑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作富《刑法分则实务研究》方正出版社(上中下三册) 以上三套代表中国传统通说观点,尽管有些观点已经过时,但是了解以往通说即便是作为批判的对象,也是必须的。否则第二步中很多书批判的对象,你会不知道他批判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观点,也无法判断批判的是否客观、妥当。 第二步: 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这就是当今中国最畅销的刑法学教科书了,江湖人称“太皇太后”。不读此书,算不得懂刑事法。有的人说读起来很费劲,那可能是因为缺乏上述第一步。 陈兴良:《教义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相对于张明楷的太皇太后,这本书要浅显的多,更容易读。 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张明楷老师超强的解释能力,在这套书中得到集中体现,何止如此?他教会你如何解释刑法,如何分析法条,如何适用刑法。我读研时有两本书书籍被读的散掉了,其中一本就是此书,还有一本是大谷实的《刑法总论》《刑法各类》。 陈兴良:《判例刑法学》(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结合案例展开阐述,可读性很强。 刘艳红:《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有两大特点:一是结合案例,有大量的案例分析,独具一格;二是紧扣司法考试,有很多司法考试的案例和题目穿插其中。

商法学主要参考文献

《商法学》课程参考文献 兰州商学院 二○○七年四月

《商法学》参考文献目录 一、外国译著 1.贺卫方等译:〈法律与革命〉,中国百科全书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2.[英]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法文选》,赵秀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出版;3.董安生译:《英法商法典》,法律出版社,1991年出版; 3.金邦贵译:《法国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出版; 4.杜景林等译:《德国商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5.王书江、殷建平译:《日本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出版; 6.吴日焕译:《韩国商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7.中国政法大学澳门研究中心:《澳门商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8.《瑞士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9.费安玲译:《意大利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10.《美国统一商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二、论文集 1.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法律出版社出版,第1卷,第2卷; 2.徐学鹿主编:《商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第1辑,第2辑; 3.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法律出版社出版,第1卷,第2卷; 4.沈四宝主编:《国际商法论丛》,法律出版社出版,第1卷,第2卷; 5.中国商法年刊,第123卷; 三、专著、教材类 (一)商法学专著、教材(具有代表性的) 1.张国键著:《商事法论》,台湾三民书局,1980年出版; 2.李玉泉、何绍军主编:《中国商事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3.王保树主编:《中国商事法》,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出版; 4.苏惠祥主编:《中国商法概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5.徐学鹿主编:《商法学》,中国财政经济版社,1998年出版; 6.黎燕主编:《商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出版; 7、雷兴虎主编:《商法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8.李黎明、于颖主编:《商法教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9.赵万一主编:《商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10.范健主编:《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11.马洪主编:《商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12.赵旭东主编:《商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13.官欣荣主编:《商法原理》,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出版; 14.施天涛:《商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出版; 15.覃有土主编:《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二)商法总论专著、教材 1.董安生等编著:《中国商法总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2.徐学鹿主编:《商法总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出版; 3.赵中孚主编:《商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4.任先行、周林彬著《比较商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山东大学考研研究生参考书目

山东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山东大学2013年起不再提供参考书目,请参照2011年。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2年硕士生招生书目 661考古综合:《考古学通论》,蔡凤书编,出版社1983年版;《考古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栾丰实、方辉编,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历史学基础:不指定参考书目 348文博综合:以该专业学位教指委拟定的考试(参见我校招生网页)为准。 840管理学:《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主编,出版社;《管理学》(第一版),徐向艺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39文书学:《现代文书学》,韩英主编,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874档案管理学:《档案管理学》(修订本),邓绍兴等主编,出版社1997年版;《档案学概论》,冯惠玲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版。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年硕士招生参考书目 领先考研可能是最全的考研教材电子书屋

621实践:《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王治奎编,出版社1995年版;《大学汉英翻译教程》,王治奎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汉英翻译基础》,陈宏薇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17专业英语:《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新版),戴炜栋等编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国文学简史》,刘炳善编,出版社2000年版;《英国文学选读》(1-2册),杨岂深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着,出版社1999年版;《美国文学名着精选》,钱青主编,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622实践俄语:《大学俄语》(高级部分),俄语学院编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实用俄汉汉俄翻译》,张永全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现代俄语语法教程》(词法、句法),钱晓蕙、袁妮主编,出版社;《现代俄语语法》,周祖礼、陈洁编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818俄语语言与文化:《俄罗斯文学史》(任一版本);《20世纪俄罗斯文学》,[俄] 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俄罗斯语言国情》(任一版本教材)。 623实践日语与语言学基础:《日语概况》,皮细庚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日本语概说》,加藤彰彦、佐治圭三、森田良行编,英枫社1990年版。 819综合考试(外):《注解日本文学史》,远藤嘉基、池垣武郎着,中央图书,昭和35年版;《日本文学思潮史》,叶渭渠编,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日本文化史》,家永三郎着,岩波新书1976年版;《日本文化论教程》,五十岚昌行着,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43综合韩国语:《新标准韩国语》(初级1-2、中级1-2、高级1-2),[韩]金重燮等着,苗春梅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2006年版;《韩国语概论》,[韩]李翊燮等着,张光军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韩国语概论》,林从纲等着,出版社2005年版。 873韩国文学与文化:《韩国文学通史》(2、3、4),[韩国]赵东一着,韩国知识产业社2007年版;《朝鲜文学史》,韦旭升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文学史》(4卷本),袁行霈等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韩国近现代文学史》(韩文),尹柄鲁着,明文堂出版社(汉城)2000年版;《朝鲜-韩国当代文学概论》,金春仙着,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卷),黄修己主编,出版社2004年版。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2年硕士生参考书目 领先考研可能是最全的考研教材电子书屋 354汉语基础(含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汉语语言分析):《现代汉语》(增订4版),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含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材料分析写作):《中国文化要略》,

外国刑法复习要点整理

外国刑法复习要点 题型:单选10*1’多选5*2’简答5*8’材料分析案例 第一部分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 狭义:刑法典(系统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典) 广义: 1.普通刑法(即刑法典) 2.特别刑法(刑法典以外的刑罚法规) 3.保安处分法(刑法上用以补充或代替刑罚以维护公共利益的措施。) 二、刑法的机能 (一)行为规制机能 刑法将一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给予刑罚处罚,表明该行为在法律上是无(非)价值的(评价规范)。同时命令行为作出不实施这种犯罪行为的内心意思决定(决定规范)。 (二)法益保护机能 所有的刑法规范都是为了保护某种法益而制定的,故刑法具有法益保护机能。 法益:法律所保护的利益。 (三)自由保障机能 自由保障机能指刑法具有限制国家刑罚权的发动、保障国民个人自由的机能。 刑法是“善良市民的大宪章”、“犯罪人的大宪章”和“受刑人的大宪章” 三、罪刑法定原则 (一)法律渊源 1.追溯至1215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奠定了罪刑法定主义的基础;后1628《权利请愿书》、1688《人身保护法》等巩固罪刑法定主义思想。 2.现代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渊源是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1791年《法国宪法》以及1810年《法国刑法典》。 (二)思想渊源(沿革意义) 1.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为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律主义奠定基础。 2.费尔巴哈的心理强制说 隐含了预测可能性的思想。 罪刑法定主义在理论上的发展 (三)思想基础 1.民主主义 犯罪与刑罚必须由国民的代表机关即国会制定的法律来规定。 2.尊重人权/自由主义(现代法治的核心) 从尊重人权、尊重自由出发,必须事先明确规定犯罪与刑罚。(国民预测可能性原理)(四)基本内容 (大陆法系罪刑法定原则的主要内容) 1.传统的罪刑法定主义的内容 (“形式的侧面”,旨在限制国家的司法权利)

考研参考书目

附件二:四川音乐学院2019年研究生招生 学位类型、研究方向及导师 一、学术型学位 (一)艺术学理论(130100) 01(全日制)艺术美学02(非全日制)艺术美学 刘立云教授王世才教授赵崇华教授格桑梅朵副教授李杰副教授彭吉象(二硕导) 03(全日制)艺术史04(非全日制)艺术史 刘立云教授王世才教授赵崇华教授李姝副教授彭吉象(二硕导)格桑梅朵副教授陈洁副研究员 05(全日制)音乐文学06(非全日制)音乐文学 林戈尔教授孙洪斌教授左芝兰教授 07(全日制)艺术传播学08(非全日制)艺术传播学 包德述教授王利剑副教授李波副教授蒋晓丽(二硕导) 王永刚(二硕导) 09(全日制)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10(非全日制)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 徐慧教授付娟教授高迎刚(二硕导) 11 (全日制)数字媒体艺术(数字音乐) 12(非全日制)数字媒体艺术(数字音乐) 林戈尔教授杨万钧副教授 13(全日制)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像) 14(非全日制)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像) 导师指导小组【林华(二硕导)黄心渊(二硕导) 代晓蓉(二硕导)】 (二)音乐与舞蹈学(130200) 01(全日制)中国音乐史02(非全日制)中国音乐史 罗天全教授包德述教授吕畅副教授

03(全日制)西方音乐史04(非全日制)西方音乐史 李兴梧教授杨晓琴教授 05(全日制)中国传统音乐理论06(非全日制)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甘绍成教授朱江书教授杨晓教授颜曼秋副教授肖常纬副教授 朱婷副教授 07(全日制)民族音乐学08(非全日制)民族音乐学 甘绍成教授朱江书教授罗天全教授杨晓教授 09 (全日制)乐律学10 (非全日制)乐律学 吕畅(副教授)夏凡(副教授) 11(全日制)和声12(非全日制)和声 邹承瑞教授李一贤教授姚允文教授胡晓教授高畅教授 陈国威教授白全贞副教授 13(全日制)复调14(非全日制)复调 郭龙教授 15(全日制)曲式16(非全日制)曲式 石小涛教授魏晓兰教授扈滨副教授杨华副教授 17(全日制)配器18(非全日制)配器 林戈尔教授邹向平教授杨新民教授郭元教授杨可用教授 19(全日制)高师音乐理论教学(音乐教学法) 20(非全日制)高师音乐理论教学(音乐教学法) 雍敦全教授孟辉副教授李萍(二硕导) 21(全日制)音乐美育理论22(非全日制)音乐美育理论 柳良教授 23(全日制)高师音乐理论教学(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 24(非全日制)高师音乐理论教学(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 [1]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王和雄:《论行政不作为之权利保护》,台湾三民书局 1994年版. [3]周佑勇:《行政不作为判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4]周佑勇《论行政不作为》,载于罗豪才主编《行政法 论从》第2卷1999年版. [5]胡建淼:《行政违法问题探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 版. [6]张树义:《行政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上、下),中国方 正出版社2006年版. [8]马怀德主编《: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姜明安主编:《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0]马怀德:《行政法制度建构与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胡建淼:《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2]翁岳生主编:《行政法学》(上、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3]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适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黄竹胜:《行政法解释学建构》,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陈光中主编:《审判公正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陈光中主编:《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江必新主编:《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行政诉讼法修改问题实务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8]蔡小雪:《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19]甘文:《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之评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0]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社1989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