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

5.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熟悉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已能利用“线段图”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初步感受到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中的追及问题.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利用方程解决此类问题,帮助学生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使学生明确方程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为以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体现了数学教学前后的联系,由浅入深,由知识的掌握到能力的提升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

1、会画线段图分析行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掌握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等一般行程问题的解题步骤、方法。

3、培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景导入;第二环节:探究新课;第三环节:运用巩固;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当堂检测;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教学流程:

环节一、情景导入

活动内容:

学生以小品的形式演绎一位同学早晨忘带作业,他刚出门不久,父母就发现他忘带作业,于是赶快加速赶往学校给他送作业,最终在去学校的路上追上了他.

目的:

通过小品的形式揭示生活中蕴含着我们数学的一个常见问题——追及问题,从而引出课题及例题.

实际活动效果:

采用生动活泼的小品,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能否追上小明”这一事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轻松地引入本节所要

探讨的主要问题、便于引起每位同学的兴趣.

环节二、探究新课

1. 追及问题:

活动内容:

教材实例分析:

例1:小明早晨要在7:20以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目的:

分析出发时间不同

......的追及问题,能画出线段图,进行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理解题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列出方程,解决问题,既能娴熟使用“线段图”又能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

实际活动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题目已知条件,画出线段图:

找出等量关系:小明所用时间=5+爸爸所用时间;

小明走过的路程=爸爸走过的路程.

板书规范写出解题过程:

解:(1)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x分钟,据题意得 80×5+80x=180x.

解得x=4.

答:爸爸追上小明用了4分钟.

(2)180×4=720(米),

1000-720=280(米).

答: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280米.

作出小结:

活动内容:

变换条件,研究起点不同的追及问题:

例2:甲、乙两站间的路程为450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65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85千米.设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则快车几小时后追上慢车?

目的:

分析起点不同

....的追及问题,能画出线段图,进行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理解题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能主动地使用“线段图”分析等量关系,进一步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实际活动效果:Array通过个别学生分析已知条件,

引导大家正确画出线段图:

找出等量关系:快车所用时间=慢车所用时间;

快车行驶路程=慢车行驶路程+相距路程.

板书规范写出解题过程:

解:设快车x小时追上慢车,

据题意得 85x=450+65x.

解,得x=22.5.

答:快车22.5小时追上慢车.

作出小结:

2. 相遇问题:

活动内容:

知识拓展,与学生共同探讨相遇问题,借助“线段图”归纳出其中的关系.

例3:甲、乙两人相距280,相向而行,甲从A地每秒走8米,乙从B地每秒走6米,那么甲出发几秒与

乙相遇?

目的:

分析相遇问题,能正确地画出线段图,正确得出其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解决问题,最终能

规范写出解题过程.

实际活动效果:

学生独立思考,

正确画出线段图:

找出等量关系:甲所用时间=乙所用时间;

甲路程+乙路程=甲乙相距路程.

板书规范写出解题过程:

解:设t秒后甲、乙相遇,

据题意得8t+6t =280.

解,得t=20.

答:甲出发20秒与乙相遇.

作出小结:

3. 相遇和追及的综合问题:

活动内容:

将前两类题综合起来,形成一道综合题目.

例4:七年级一班列队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去甲地.王明从队尾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赶到队伍的排头

后又以同样的速度返回排尾,一共用了7.5分钟,求队伍的长.

目的:

会将复杂的行程问题剖析出其中的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从而使综合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

实际活动效果:

教师引导分析:

思路:把综合问题分解成2个简单问题,使难度降低.

例如:一列队伍,一个人从队尾追到排头,接着返回队尾的题目.

分解:①追上排头——追及问题;②返回队尾——相遇问题.

找出等量关系:追及问题:队尾追排头;相遇问题:排头回队尾.

板书规范写出解题过程:

解:设王明追上排头用了x小时,则返回用了(0.125-x)小时,7.5分钟=0.125小时.

据题意得10 x-6 x =10(0.125-x)+6(0.125-x).

解,得x=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