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解题技巧(不看你会后悔的)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速算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速算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不仅题量大,而且分值较高。
然而,由于数据繁多、计算复杂,很多考生在这部分花费了大量时间,却仍难以保证准确率。
因此,掌握一些实用的速算技巧对于提高资料分析的解题效率和准确率至关重要。
一、估算法估算法是资料分析中最常用的速算技巧之一。
当选项差距较大时,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粗略的估算,从而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计算“4567÷123”,我们可以将 4567 近似看作 4800,将 123近似看作 120,那么 4800÷120 = 40,通过估算可以快速判断出答案的大致范围。
在使用估算法时,要注意把握好估算的精度,避免因过度估算而导致误差过大。
二、直除法直除法是通过直接相除来计算商的首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比如,计算“5678÷124”,我们直接用 5678 除以 124,商的首位是 4。
直除法适用于比较大小和计算除法运算。
在比较分数大小时,通过直除得出商的首位,可以快速判断分数的大小关系。
三、截位法截位法是将数据进行截位简化计算的方法。
当数据位数较多时,可以对数据进行截位处理。
比如,将“45678”截位为“46000”,将“12345”截位为“12000”,然后进行计算。
截位法分为四舍五入截位和特殊值截位。
四舍五入截位是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四舍五入处理;特殊值截位则是将数据截位成易于计算的特殊值,如整十、整百、整千等。
四、化同法化同法是指将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化为相同或相近的数,从而比较大小的方法。
例如,比较“3/7”和“4/9”的大小。
我们可以将“3/7”分子分母同时乘以 4,得到“12/28”;将“4/9”分子分母同时乘以 3,得到“12/27”。
因为分母 28 大于 27,所以“3/7”小于“4/9”。
五、差分法差分法用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若有两个分数,大分数为“a/b”,小分数为“c/d”,那么“(a c)/(b d)”称为差分数。
资料分析常用解题技巧
资料分析常用解题技巧技巧一:尾数法、首数法——尾数、首数判断选答案尾数法,主要指由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常被运用于和、差的计算中,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
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运用最广泛。
例题1: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A.139862亿元B.147953亿元C.148632亿元D.151429亿元解析: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025+70070+57767,观察选项发现后两位数据完全不同,可以根据后两位的尾数来判断答案,尾数相加为25+70+67=1(62),选A。
技巧二:范围限定法——限定算式数据范围选答案范围限定法是指通过对计算式中数据进行放大或缩小,将计算式的数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再通过选项或其他限定条件来选择正确选项或进行大小比较。
在使用范围限定法时,要注意放缩的一致性。
技巧三:乘除法转化法——除法化乘法简化计算乘除法转化法是只在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可以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
【例题】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18.3元。
其中,工资性收入9830.6元,增长10.66%;转移性收入4674.2元,增长18.4%。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0元,增长7.4%。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分别比上年下降1.1和2.5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1.9平方米,分别增长1.5%和4.0%。
行测备考中的资料分析解题技巧分享
行测备考中的资料分析解题技巧分享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许多人追求稳定就业的选择之一。
而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解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分享一些在行测备考中的资料分析解题技巧,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认清题目类型在行测备考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认清题目类型。
常见的资料分析题型包括数据分析、表格分析、图表分析、图形分析等。
每种题型都有其特定的解题技巧,因此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熟悉并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二、审题准确对于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目,审题准确是解题的关键。
具体而言,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解资料:仔细阅读给出的资料,理解每一个数据、表格、图表等的含义和关系。
2. 弄清要求:认真阅读题目要求,了解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3. 注意限制条件:在题目中会给出一些限制条件,考生需要特别注意,将其考虑在解题过程中。
三、运用基本分析方法在行测中,运用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解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析方法:1. 对比法:将不同数据进行对比,找出规律和差异,从而得出结论。
2. 比较法:将不同数据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发现问题所在。
3. 归纳法:通过分析具体数据,归纳出普遍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4. 排序法:将数据进行排序,找出大小、高低等顺序关系,从而进行分析解题。
四、注意细节和推理在资料分析解题过程中,细节和推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关注细节:注意数据的单位、时间顺序、百分比等细节,避免因为细节错误而导致答案错误。
2. 推理能力: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可以得出一些间接的、隐藏的信息。
考生需要善于发现资料中的线索,推理出潜在的解题信息。
3. 注意逻辑关系:在分析资料时,注意资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因果关系、比例关系、相互影响等。
掌握逻辑关系有助于解题。
五、切忌主观臆断在行测中,切忌主观臆断和带入个人观点。
资料分析题的解题过程需要客观分析和理性思考,不能凭个人意见和主观判断。
资料分析猜答案技巧
.我看了大吃一惊原来猜答案也要讲究方法的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晰的优点,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与注释,了解每行每列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答题.普通来讲,关于统计表的问题 ,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从图表上查阅答案 ,这种问题比较简单 ;第二种需要结合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应试者弄清题意 ,找准计算对象;第三种是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计算 ,需要综合运用图表所提供的数字.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 ,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 .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 ,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统计图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统计图与统计表与文字资料不同 ,它的数据蕴含在形象的图形之中 ,需要考生对图形进行一定的分析之后 ,才干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 .有些统计图比较简单 ,一目了然,但近年考题趋难,浮现了一题多图现象 ,这要求考生认真细致一些 .解答统1、首先应读懂图 .统计图分析试题是以图中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当把图中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2、读图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 ,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图的时间.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 , 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者极易排除的 ,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 ;在进行计算时 ,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4、注意统计图中的统计单位.行测试题越来越难 ,这是中央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报考者的共识 .试题难度升级是一个大的趋势 ,各界考生普遍这样反映.中央和地方公务员考试过程中 ,基本上都要为行测划定一个基本的分数线 ;没有达到这个分数线的进不了面试更谈不上录取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行测<全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 <省市考试常称《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英文为 Administrative attitude test< 简称 ATt>.本来是用来测智商的,有相当数量的题小学生都能做 ,好多题在小学生的寒假作业、暑假作业上都有 .少部份是中学生就能做的 ,惟独极少数需要大学生才干做 .但好多考生把它想得太难了 ,总以为微言大义,其实有时简单得令人难以相信 .考《行测》 ,把问题想简单点好 . 《行测》是用来过滤迂夫子的 ,公务员队伍不需要书呆子!所有的认为行测难的报考者都是把行测当成知识考察来做的 .这恰好中了 "机关〞 ,因为行测试题设计原理是公平 ,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做完所有的题,所以,要考 100 分基本上不可能.考了这么多年,没听说有谁考过 100 分,固然,这也不否认今后浮现有人考满分的情况.因为行测的题设计得要公平 ,就需要考虑到任何一个专业的人都有所长 ,都有所短,这样才干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的水平.所以,做不正确所有的题是很正常的,包括不少培训书上, 那些多年关注行测的人,依然还是时常做错题.但这并非说行测就不容易考高分 ,行测也容易考高分 . 有考中央行测的考了 96 分,##也有考了 98 分的.考行测,根据我长期的研究 ,总结为一句话—— "认认真真抓形式 ,扎扎实实走过场〞 .所以,行测高分之道,不只在于做得起的题要得分 ,更重要的是做不起的题也要得分.我结合自己长期的研究 ,将被报考者公认为经典的方法演示如下,希翼能给各位报考者以切实有效的指导.定义:难度判断法是指根据试题的难度确定答案的基本位置.基本原理:由于行测全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所以无论如何答案都在 ABCD 这四个选项中,此其一.其二,按照试题设置的原则,答案分布应当均衡,因此各个答案浮现的机率要差不多 . 到底在不同的试题中 ,哪种题的答案放在考试#大&采集哪个位置?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难题的答案放前边,易题的答案放后边. 由此就涉与如何判断难题和易题 .难题是指试题涉与较多的知识和信息 ,信息之间缝隙太大 ,试题与答案之间不容易建立起直接联系的题 .易题是指试题内容为泛博报考者熟悉 , 多数人都可能做得起的题 .由此,总体来说,难题的答案在 AB, 易题的答案在 CD.那末,又怎样确定哪个答案在 A,哪个答案在 B 呢?普通说来,难得无从下手的答案在 A,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 B.易题中哪个选 C,哪个选 D 呢?普通说来, 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的题答案在 D,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但要花较多时间的答案在 C.简而言之,就是最难的题答案常在 A,最易的题答案在 D. 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 B,容易但费时的答案在 C.但是,在不同的题中难题和易题的判断标准显然不一样 . 相对照较容易看出什么是难题和易题的在数学运算、资料分析、演绎推理等题型上 .但在常识判断中,根据研究,常识判断中的难题是题干比较短小、关键词汇不多的题.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为词语越少,词语之间能够形成逻辑链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样,即是一个简单的常识;你要是忘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从题干和选项中推知答案的 ,这是常识判断的难做之处 .相反,那些题干比较长的常识判断 ,反而容易从词汇之间的逻辑关系之间找到蛛丝马迹,根据有限信息提示,从而把答案做对 .我们来看例子.对某单位的 100 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 .其中 58 人喜欢看球赛 ,38 人喜欢看戏剧,52 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 18 人, 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 16 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 12 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A、 22 人B、 28 人C、 30 人D、 36 人<05 中央 A>我们先根据难度来判断,这道题有多难.如果以很难、难、易、很易为四级的话,估计这道题的难度为"很难〞 .因为看了之后,发觉这道题的答案和题之间找不出可以互相支持的地方.普通人简直无从下手.这时候,抛却做题是必要的,但抛却答案是不行的.这时候,你就选择 A,对这种牛吃南瓜开不起头的答案选 A 的正确率非常高.我们来看考过的题中的难题与答案分布.联系法是指数字之间存在着一些必然联系 ,通过这些联系可以找出答案 .比如在涉与距离速度的题中 , 浮现了 7 和21、4 和 12 等数字,你要联想要答案可能跟 3 有关,而不是跟5、 8 等其他数字有关.甲乙丙三人沿着 400 米环形跑道进行 800 米跑比赛,当甲跑 1 圈时,乙比甲多跑了 1/7 圈.丙比甲少跑 1/7 圈.如果他们各自跑步的速度始终不变 ,那末,当乙到达终点时, 甲在丙前面:A、 85 米 B.90 米 C.100 米 D.105 米<05 中央 A>我们不用做题 ,就看题干中的数字哪些和答案相关 ,看能否选出正确答案 .看: 800,1,1/7,1/7.你觉得最可能跟哪个数字有关: 85,90, 100,105.应当想到,最核心的数字有 3 个:1,7,8.这样,答案基本不可能跟尾数是 5 的有关.可以说 A、 D 都不是答案.在 90 和 100 中,哪个更接近答案呢?1001 因为比较明显的感觉是100×<7+1>:800.所以选 C.这样,我们就绕过了从题中算出答案的麻烦.考行测,有一句经典的话: "认认真真抓形式,扎扎实实有过场.〞从这题里你感觉到了吗?如果没有,再看一题.例:姐弟俩出游,弟弟先走一步,每分钟走 40 米,走了 80 米后姐姐去追他.姐姐每分钟走 60 米,姐姐带的小狗每分钟走 150 米.小狗追上弟弟后又转去找姐姐 ,碰上了姐姐又转去追弟弟 , 这样跑来跑去 ,直到姐弟相遇考试 #大&采集才停下来 .问小狗总共跑了多少米?A.600 米B.800 米C.1200 米D.1600 米<03 中央 A>这道题有点难,你可能做不起 .按普通的参考书的讲法 ,你可以倒回去验证 .这样你会选出正确的答案 .但我想用不着 .首先看数字,40,60,150,肯定首要要能整除 150,这样就惟独两个答案备选,即 600 和 1200.但是,最终答案应该是速度的三者速度的最小公倍数 ,三者之间关系最密切 ,答案要是三者的最小公倍数.惟独 A.600 米才行.这样答案就选 A.但在这里边, 抛开了一个数 80,因为它是另类.懂了吗?现在你来选这道题的答案是哪个?甲、乙、丙三人沿湖边散步,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甲按顺时针方向行走 ,乙与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 , 甲第一次遇到乙后 1 又 1/4 分钟遇到丙,再过 3 又 3/4 分钟第二次遇到乙.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 2/3,湖的周长为 600 米,则丙的速度为:A.24 米/ 分B.25 米/分C.26 米/分D.27 米/分<03##>你能选出正确答案 A 吗?你能说明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吗?验证法是指将选项带人题干的关键处来验证其正确性的方法.逻辑判断的题干往往比较长 ,如果全部读完,那是要花不少时间的 ,所以必须要简化程序 ,直接将先期带到最后一句话的先后去检验,基本可以确定答案之所在.四、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有效的方法——关键词法关键词法是指对言语的理解要抓住重要的词语 ,从而将其组织起来表达符合题干的意思 .行测考试中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干往往比较长 ,如果考生要认真地阅读 ,有些题可能 1分钟都读不完.这时候,考生就要"好读书不求甚解〞、 "观其大略〞 ,用历史文化残存与历史重构法的方式 ,将快速阅读过后头脑中残存的信息组织起来 ,在答案中寻觅具有相同形式或者内容的选项.造句法是指按照像关句式结构造出一个新句子的方法 . 造句法合用于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 .因为造句法的基本原理是相似事物之间具有异质同构性.座标法是指根据已有数字所处的座标之间的变化规律 , 确定另一个数字的座标 .座标法合用于数字推理 ,特殊适合自然数的类比推理 .普通的参考书上是采用二级特级或者三级特征来进行推理 ,远没有座标法进行推理来得形象、快捷 .座标法在操作时就是将给定的几个数字的横座标分别设定为 1、 2、3、4、5、6 ……,纵座标就是该数字本身.这样,我们就能比较明显地看出数字之间变化规律 .但这种稍嫌抽象 ,对于数字极大、极小的都需要加之感觉才干判断.。
资料分析掌握技巧总结(通用3篇)
资料分析掌握技巧总结(通用3篇)资料分析掌握技巧总结第1篇分析技巧是利用新思维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除硬算。
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或基期量的题目,当增长率可以用百化分的方式转换成分数后,我们就可以利用份数法来进行计算。
如果增长率R可表示为a/b的分数形式,则基期量为分母b份,增长量为分子a 份,现期量为b±a份(R为负数时减)参考答案:C解题步骤:第一步:增长率R=,可看成1/6第二步:基期量6份,增长量1份,则现期量7份第三步:现期量29144对应7份,则1份=29144/7约等于4200当无法应用份数法(增长率R不能化成熟悉的分数),或选项离得近,份数法误差大时,可利用假设法求增量。
第一步:假设增长量,主要依据四个选项答案并结合着材料中已知的现期量和增长率进行假设第二步:真实的现期量-假设的增长量=假的基期量第三步:假的前期量×增长率=增长量(答案)材料:参考答案:B解题步骤:第一步:假设增长量=第二步:第三步:50000×8%=40001、原理以盐水为例两个一模一样的杯子,里边分别装满浓度为30%和浓度为50%的盐水,然后将两杯盐水倒到一起,问倒到一起后的盐水浓度?一大一小两个的杯子,大的里边装满浓度为30%的盐水,小的里边装满浓度为50%的盐水,问混合到一起后的盐水浓度?很显然,杯子一模一样,则混合后为平均浓度40%,杯子一大一小,则混合后一定在30%-40%之间。
结论:混合溶液浓度一定在两个溶液浓度之间,且靠近于质量大的溶液浓度2、如何鉴别类浓度资料分析中不会给大家一杯溶液去分析,都是类浓度题。
类浓度题存在两个特征:一是比值,二是总分关系。
例如,增长率R,平均值等参考答案:错误分析过程:增长率R是比值,并且存在总分关系,全国是总,手机移动设备和非手机移动设备是分,根据混合溶液思想,全国的R一定在他们两者之间,即非手机R<<,因此非手机移动设备上网的流量同比增长R<,没超过2倍对于除法计算,选项设置为区间范围的题目,可以将区间断点的数值与分母相乘再与分子比较,判断大小关系,进而实现快速秒杀的方法参考答案:B解题过程:根据题意,计算就能得到答案,由于选项都是区间形式,我们可以把区间断点带入验证,例如带入50,用50×发现略小于,说明应该比50略大,因此选B资料分析掌握技巧总结第2篇加减乘除的应试技巧既简单又实用,是提升资料分析计算环节速度的基础。
省考资料分析的技巧
省考资料分析的技巧省考资料分析的技巧省考资料分析提分技巧【1】一、“四舍五入”凑整资料分析的题目,涉及到大量复杂的数字,计算起来很麻烦,因此,我们一定要对题目中的数字进行一定的处理。
遇到带有小数点的数字时,可以将小数点后边的数字去掉,比如12.88,我们可以把它看做13;当碰到比较长的数字时,一定要进行凑整,比如272951,我们可以把它看做273000。
通过“四舍五入”凑整,处理数字,是资料分析解题的基础。
二、化百分数为特殊分数在做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百分数,同学们的第一反应是将百分数化成分数,然后进行计算,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将百分数化为特殊分数,简化计算。
资料分析中,题目当中的百分数,都不是随便给的,都经过一定的加工,往往可以化成分数。
比如21.5%,可以化成2/9;13.8%,可以化成1/7;17%,可以化成1/6。
请同学们务必掌握从1/2、1/3、1/4到1/11之间的,特殊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
化百分数为特殊分数是资料分析解题的灵魂。
三、掌握一些简便解题的'口诀有的时候我们解题,会发现直接计算的话,计算量很大,要花大量的时间,这时候如果我们掌握一些简便解题的口诀,能大大提高我们的解题效率。
比如增长量比较口诀:现期量大,增长率大,那么增长量就大;比如比重比较口诀:现期部分增长率大于现期整体增长率,比重就上升,反之比重就下降。
如果我们在做题过程中,掌握了这些口诀,根本不需要大量的计算,很快就可以得到答案。
四、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当然,我们一定要掌握一些速算技巧,比如估算法、直除法、插值法、差分法、公式法等,如果我们不掌握这些速算技巧,在资料分析解题过程中,就会寸步难行。
如果同学们能掌握以上所说的解题技巧,再进行大量的练习,资料分析的成绩会在短期内得到显著的提高。
资料分析模块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资料分析是分值最高而最容易的题目,所以我把它放到第一部分来讲,所以我们必须把它提到前面来完成,如果放到最后来做,那时候是大家最慌张和紧张的时候,那个时候计算也是最容易出错的。
这一部分是历年来得分率最低的部分,也是拉开差距的部分,前面部分大家都可能不会拉开什么差距,关键到这部分就会拉开几分的差距,这也就提示我们大家做这部分的时候,大家要细心点。
资料分析大家都会做,关键是提高的速度的同时保证准确率。
资料分析有几个基本的概念,相信大家都有了解,现在就讲几种方法,然后结合例子来给大家讲解。
一、估算法估算法,大家都有耳闻,但大家掌握的都是粗线条的东西,有句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
除法跟乘法相反,一大则大,一小则小。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15/3=5,我们变16/4=4,如果我们变12/4=3。
4是不是比3更接近5,那前面那个一大则大。
后面那叫一小一大。
一小则小。
二、不计算,侦查后,再计算直除法何为直除法?就是直接相除。
除法大家都会做,但关键是怎么跟题目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逆选项而行和先易后难什么是逆选项而行呢?我们就是通过逆选项而行,我们不是从A,B,C,D选项一项一项算下去。
为什么我们这么做呢?因为出题人为了制造难度,故意把正确答案放在后面,即使等你算出来也耽误我们好多时间,所以我就迎合出题人。
我们逆选项而行。
还有先易后难,就是有些选项的计算量很大,那么暂时不算,先判断容易算的或者不用算就能够判断的选项,往往正确的选项就在不用算的里面,要算的往往都是错误的选项。
乘除法转换法在资料分析中有一类比较典型的题目,已知一类事件的末值B和增长率x,要求初值,列式子计算为a=b/(1+x).这是一个除法运算,计算时,一般来说,除法运算比乘法更难计算,我们可以利用分数的性质和数学公式,把上述式子转换为乘法运算。
数学运算公式:(1+x)(1-x)=1-x两次方。
当x与1相比很小时,x的平方接近于0.则1减x的平方就等于1.原式a=b/(1+x)=b×(1-x)注意:当选项间差别比较大时,推荐使用这种方法,当选项差距比较小时,则需要验证一下,而且增高率大于10%的时候,不建议使用该方法。
资料分析备考技巧及考点解读
资料分析备考技巧及考点解读1、高度重视在备考的大部分考生心中,资料分析这部分内容是查找费时、列式复杂、计算繁琐的一类题目,更多考生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直接放弃这部分内容,实际上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资料分析是最容易复习而且相对容易拿分的题目,如果大家能够充分复习,这部分的正确率可以达到80%甚至更高,所以希望广大考生能够高度重视、全面复习。
2、善于总结在资料分析的考试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非常少,一般来说历年的公务员考试基本上涉及的就是增长、比重、百分点、倍数、平均量等简单概念。
增长主要掌握求解增长量、增长率、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率以及比较增长量、增长率等。
比重主要掌握比重和整体部分的关系、公式的变形、比重的变化、基期比重等。
百分点要知道如何表示百分点上升和下降。
倍数考察增长率的倍数、是几倍、多几倍。
平均量掌握平均量的求解、单位的换算、平均量变化等。
对于基本概念的掌握,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善于总结,综合归类。
3、巧用方法当基本概念掌握清楚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快速计算。
一般常用的简单方法就是:首数法(一步除法运算当中运用)、尾数法(加减运算当中运用)、特征数字法(牢记1-11为分母的分数对应的小数值,一般运用在求增长量的计算公式当中)、有效数字法(注意选项间的差距,什么时候保留3位有效数字,一般运用在乘除混合运算当中)、同位比较法(比较大小的题目当中运用)。
大家只要对于这样的几种方法巧妙运用,根据特定的题目多加练习,相信计算能力将会直线上升。
4、综合备战对于资料分析的题目来说,掌握了查找、列式、计算的能力后,我们要做的是将这些能力加以综合,快速、准确得出答案。
这就需要大家在日常的练习中,一定要进行完整资料分析题目的训练,不要再对单一知识点进行单一练习,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资料分析的综合能力。
资料分析考点解读:资料分析为4段资料共20题,题量不变。
其中有三个图标类的题和一个文字描述类的题目,相对来讲比较简单,资料并不长,数据计算也不存在很大很复杂的情况。
行测资料分析的作答技巧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的作答技巧详解行测资料分析的作答方法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资料分析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资料分析通常在试卷的最后一部分,所以很多考生没有时间去做,即使有的考生有时间,但是一看到数据那么庞大复杂就顿时失去了去信心,因此无法牢牢抓住这部分分数,实在是可惜!其实如果各位考生能够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不难发现,有的资料分析题简直就是在给你送分!资料分析并不难,牢牢掌握住概念公式以及计算方法,20道资料分析90%的正确率是很容易达到的。
当然首先是保证时间充沛,这就需要考生们掌握方法多加练习!下面就资料分析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尾数法进行总结,希望考生们快速准确地把资料分析的分数收入囊中!此方法主要是应用在资料分析的加法或减法运算中。
顾名思义,当你根据问题列出的式子就是a+b+c+d的形式时,就可以利用尾数法。
首先列出的式子是加法(减法),其次观察选项,如果选项最后一位不同,那么只要把列出的式子最后一位相加即可;如果选项的最后一位相同但是倒数第二位不同,只需要把列出的式子的最后两位相加即可。
例1.341.35+521.49+619.18=()A.1482.02B.1484.98C.1488.83D.1490.45【解析】很明显式子是加法形式,观察选项可发现最后一位不同,那么只要把式子的最后一位相加即可,5+9+8=22尾数是2,故答案选A。
例2.390.2+242.7+235.8+432.1+469.2=( )A.1770.0B.1743.1C.1740.1D.1743.0【解析】式子属于加法形式,选项中尾数有相同的情况,但是倒数第二位不同,所以把式子中的最后两位相加,0.2+2.7+5.8+2.1+9.2=20.0,后两位是0.0,故答案选A。
但是考生要注意:在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点对齐进行加。
例3.23.15+18.22+14.6+21.93=()A.78.25B.77.28C.77.90D.78.26【解析】式子是加法形式,选项中最后一位不相同,所以把式子中的最后一位相加即可,5+2+0+3=10。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这部分题目通常会给出大量的数据和图表,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要在这一模块取得高分,掌握有效的数据处理和快速解题技巧至关重要。
一、数据处理技巧(一)快速阅读材料在开始做题之前,首先要快速浏览材料,了解材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重点关注材料中的标题、图表的表头、注释等信息,这些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把握数据的主题和类型。
同时,注意材料中的时间、单位等关键要素,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因为这些细节而出错。
(二)标记关键数据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关键的数据和信息,可以用铅笔进行标记。
比如,涉及到问题中的数据、同比或环比的增长率、占比等重要数据。
这样在后续解题时能够迅速找到所需的数据,提高解题效率。
(三)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资料分析中的数据往往存在着各种关系,比如比例关系、增长关系、平均关系等。
要善于分析这些关系,通过一个数据推导出其他相关数据。
例如,知道了某一时期的总量和增长率,就可以计算出该时期的增长量;知道了部分的占比和总量,就可以求出部分的具体数值。
二、快速解题技巧(一)尾数法尾数法适用于简单的加减运算。
当选项的尾数各不相同时,只计算算式中各项的尾数,就可以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123 + 456 + 789 的尾数为 8,选项中只有一个尾数为 8 的,那么就可以直接选择。
(二)首数法在除法运算中,如果选项的首位数字不同,可以通过计算商的首位数字来快速选择答案。
比如:4567÷123,首位商 3,选项中首位是 3 的即为正确答案。
(三)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接近的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例如,25%可以转化为 1/4,167%可以转化为 1/6 等。
在计算时,将百分数替换为对应的分数,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量。
(四)有效数字法对于复杂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可以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据进行取舍,保留一定的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1、概念理解有障碍资料分析中材料、文字及图表众多,许多考生由于心理恐惧以及平时缺乏练习而不愿读材料或读不懂材料,致使考试过程中解题效率并不高。
特别是一些陌生、不常见的概念足以让考生在阅读中停滞不前,比如“增加值”、“百分点”等。
2、材料阅读无技巧许多考生在做资料分析题时都喜欢先入为主地看数据,实际上材料当中数据众多,不容易记住,即使记住了在解题过程中也不一定用得上。
因此,读数据是一个误区。
建议考生先阅读问题中的关键名词,并把关键名词在材料中出现的位置做好标记,然后在做好标记的位置附近快速地找出相应数据,从而提升阅读效率。
3、速算技巧没掌握资料分析部分数值大、计算量大,耗费时间。
事实上,资料分析部分对考生的考察重点并不是计算能力,而是推理和分析能力。
考生们熟练掌握了速算技巧后,在资料分析这一部分会有很大的提分空间。
比如:5432112.5%/(1+12.5%)可以转换为:54321/9。
4、地理位置处劣势行测试卷中资料分析通常是最后一部分,而考生习惯性的做题顺序是从第一道题开始按顺序往后做。
显而易见,按这个顺序做题到最后所剩时间不会太多,做资料分析这部分就会很吃力,从而造成不得不放弃或者做不完的情况。
因此,在行测考试中,考生不一定要按照卷面题型排列来依次做题中教育版权,可以先做自己擅长的题型,将难度最高的数量关系放在最后解答,合理安排考试时间有助于考生提高分数。
二、注意事项:1、时间注意点这类题目往往给出与原文相近的时间,日期,并在选项中给出与原文的数据以混淆视听,扰乱考生视线。
【应对措施】时间注意点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注意点之一。
考生遇到这种题目时应本着逆向思维的原理,答案直接显示在题干中的情况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判断是否真实可信,不可抱着捡了现成便宜的心理,草草作答。
例题:材料:“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市、区)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人均1586元,扣除价格影响因素,实际增长1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主要考查我们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这一部分的题目通常数据较多、计算量较大,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很容易花费大量时间却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行测资料分析的快速解题技巧,并结合一些练习题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
一、快速解题技巧1、阅读材料有技巧先略读材料:快速浏览材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了解所涉及的统计指标、时间范围和数据类型。
标注关键信息:对于重要的时间、数据范围、关键词等进行标注,方便后续查找和使用。
2、分析题目抓关键明确所求:读懂题目,确定要求的是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具体指标。
提取关键数据:根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准确提取相关数据。
3、计算方法要灵活估算法:适用于选项差距较大的题目,通过对数据进行粗略估算得出答案。
直除法:将除法运算转化为直除,快速比较商的首位或前两位来确定答案。
特殊值法:记住一些常见的特殊值,如 1/2 = 50%,1/3 ≈ 333%,1/4 = 25%等,将复杂计算转化为简单计算。
4、选项分析有窍门先看选项差距:差距大则大胆估算,差距小则精确计算。
排除法:根据题目特点和数据性质,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
二、练习题与解析【例 1】2019 年,某地区的 GDP 为 5000 亿元,2018 年为 4000 亿元,求 2019 年该地区 GDP 的增长率。
A 20%B 25%C 30%D 35%解题思路: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即(5000 4000)÷ 4000 × 100% = 25%,答案选 B。
【例 2】2020 年,某企业的营业收入为 800 万元,营业成本为 500 万元,求该企业的毛利率。
A 375%B 30%C 25%D 20%解题思路: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 100%,即(800 500)÷ 800 × 100% = 375%,答案选 A。
想要做好资料分析,需要掌握四种方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必考题型。
由于资料分析内容涵盖量大,且有时图文交杂,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其信息让很多考生头疼。
因此,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提高资料分析解题效率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在做资料分析题目时,考生需要把握以下两个环节:一是阅读速度。
材料阅读作为资料分析解题的重要环节,考生在平时做题训练中应有意识的锻炼自己快速阅读的能力,以达到节省有效时间的目的。
二是速算能力。
鉴于资料分析计算量大、时间短的特点,考生应加强速算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解题。
针对不同的题型为广大考生总结四种阅读技巧,供考生参考:(1)图形要点抽取法——表格型材料阅读技巧图形要点抽取法:快速浏览图形后,弄懂其标题、横坐标(单位)、纵坐标(单位)和图注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坐标和图注,即可获得相应的数据。
特点:这种方法适用于统计图,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相对较小,数据趋势明显。
统计图样式多种,要从不同的要点入手。
例如,扇形图主要提取标题、图注信息;条形图、折线图主要提取横纵坐标等要点。
(2)综合分析法——综合性材料阅读技巧综合分析法:快速浏览资料,重要的是抓住文字、图形、表格两两之间或者三者之间的关联点。
在理解文字材料中的关键词、表格的各级标目和标题、图形的标题的基础上,弄懂整篇材料的含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段落、表格或图形的某一点,即可获得相应数据。
特点:综合资料是将文字资料、统计图和统计表两种或两种以上综合在一起,同时出现的一种题目,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其考查的难点在于弄清文字、表格或者图形的实际含义和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事理关系和数理关系。
(3)文字快速定位法——文字型材料阅读技巧文字快速定位法:快速浏览整篇材料,提取片段信息、关键词汇并做好标记,然后根据片段信息分析各段大意,再观察题目,由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对应查找上步提取的关键字,可快速定位到文章的相关段落,可起到提高做题速度的效果。
资料分析做题技巧
资料分析做题技巧?答:资料分析做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快速浏览材料:- 在开始答题之前,先快速浏览一遍所给的资料,大致了解资料的内容、结构和数据分布。
- 注意资料中的时间、地点、单位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与后面的题目紧密相关。
2.审题要仔细:- 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的是什么,避免因为误解题意而导致答案错误。
- 注意题目中的时间范围、比较对象、计算方式等细节。
3.定位关键信息:- 根据题目要求,在资料中快速定位到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 可以利用资料中的标题、段落首句、图表标题等来帮助定位。
4.掌握估算和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题目往往涉及大量的数据计算,因此掌握一些估算和速算技巧非常重要。
- 例如,可以利用百分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转换来简化计算;利用四舍五入、取整等方法来估算结果。
5.注意数据单位和量级:-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单位和量级是否一致,避免因为单位或量级错误而导致计算结果偏差。
- 如果遇到单位或量级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先进行单位换算或量级调整。
6.比较和排除法:- 在做选择题时,可以利用比较法和排除法来提高答题效率。
- 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不同选项之间的差异来缩小答案范围;排除法是指根据题目要求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
7.练习和总结:- 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和掌握资料分析的做题技巧。
-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
8.注意时间管理:- 资料分析题目通常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因此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在某一道题目上花费过多时间而影响其他题目的解答。
- 如果遇到难题或不确定的题目,可以先跳过,等完成其他题目后再回来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㈠资料分析解题技巧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各种信息、资料不仅来得快,而且数量庞大,特别是处于社会中枢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是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传递的基地。
它所接收的信息和资料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复杂程度上,以及广泛性上,都是一般单位和部门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作为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对各种资料进行准确理解与快速分析综合的能力,才能胜任其工作。
资料分析测验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准确理解、转换与分析综合的能力。
它是随着社会高度信息化及管理科学化的发展以及对人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而逐步从其他测验中分离出来的。
资料分析测验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进展或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和判断,如对政策、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二是对被研究现象的统计规律、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及依存程度的规律等加以揭示和阐述;三是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或推断。
资料分析测验的基本方式是:首先提供一组资料,这组资料可能是一个统计表,一个统计图,或者是一段文字。
在资料之后相应地有3~5个问题,要求应试者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计算、处理,然后,再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出正确的答案来。
可以说,资料分析测验的试题着重考查应试者以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应试者不但要能读懂统计图表,即准确地把握各项数据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而且要能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把握数据的规律,从而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起到指导、定向以及调整的重要作用。
资料分析测验共有20道题,一般来说,问题的难度有三级:第一是简单题,这种题在阅读资料之后只需要通过观察就可以在资料图表中直接找到答案,比如判断最大值,最小值或资料中某一具体数值等:第二级是中等难度题,常常要经过一定的运算或对资料进行一定的分析组合之后才能得出答案;第三级是较难的题,往往给出一组判断,要求应试者判断这组判断的正误,这类题一般带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对资料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有时甚至要用到资料上没有直接给出的相关背景知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需要提醒应试者注意的是,答题的直接依据是试题提供的资料,切记不要脱离资料本身所提供的信息,不要凭自己个人的经验或非试题提供的同类信息作出判断,否则会严重影响考试成绩。
统计表是把获得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按一定的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之内的任何一种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
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可以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和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
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
统计图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比较。
但统计图与前面所说到的统计表与文字资料有着很大的不同。
统计表主要是大量数据的罗列,要求考生在复杂的数据中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量化比较和趋向分析,它主要是对数据的驾驭。
文字资料蕴涵大量相关数据于一大段材料中,它需要你按照给出的要求,从材料中逐一筛选有用的数据,并结合材料的原意,恰当得运用数字材料,是这类题主要考察的。
而统计图与它们不同,它有数据,但蕴含在形象的图形之中,有时甚至需要你对图形进行过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
当然相形之下,统计图在整个材料分析中是最简单和容易的,它既没有复杂的数据罗列,又不需要逐字逐段地去斟酌语意,通过一目了然的图形,很容易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当然,这要求你平时对统计图有一定的接触,对这类题的解题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不论什么题,无论它多么简单,假如你从未接触过,都是很难逾越的,在资料分析测验中,统计图被经常使用。
统计图主要包括条形图、平面图、曲线图和网状图。
(一)条形统计图以条形的长短来表示大小的条形统计图,对我们来说应该是比较常见的。
用这种统计图对一些较简单的指标数据(如经济指标)加以表达和比较,会收到非常生动和具体的效果,容易为一般人所接受。
对一般考生来说,在公务员考试中遇到这类题,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因为做这类题,没有多大的风险,看起来简单,可以将做资料分析的速度提高一半左右,这样可以为以后的题目的整个试卷的检查保留重要的时间,也是考生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的一项促进因素。
不过,这类题虽然直观和简单,有时却需要用笔计算去验证自己的直觉感应,毕竟,在有图有数据的同一题中,图没有数据有说服力。
题虽说容易,但容易就应保证正确率,实际上,在公务员考试中,因为时间紧张,最重要的就是正确率。
(二)平面图平面图是用扇形面积来表示各项数量的统计图,它将各种数据直观形象地综合到同一个圆中,你不需要像对待条形图那样去比较各项的长短。
这里,数据被直接指出,你可以对图中的一切一目了然,根据题目中的要求,轻而易举地便可以获取各项数据。
不过,做这种,你必须适应相对值的计算和处理,明确各个数据间的数量关系,在做答题时,尤其要注意单位,明了哪些是需要单位的,哪些又是不需要的。
(三)曲线图生活中最常用到的统计资料,一是统计表,再就是这个曲线图了,曲线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将一组数据的发展趋势表示出来,在生活中,人们利用一些重要活动的数据的走势对今后进行预测和规划。
在材料分析中,这类题并不直接给出极为准确的数据,而需要你根据一些联结点的位置去推测和揣摩,这样,本类题目就不再需要大量的复杂的数据运算,对这些题目,只能进行仔细地观察和分析,这对那些热衷于数学运算的考生并不是很好,毕竟这是对另一种能力的考查。
不过,这类题在具体解答起来,只要不看错,应该不太困难,当然,绝不可以心浮气躁,否则,什么题也做不好。
(四)网状图这种图形在1997年中央国家机关录取大学毕业生考试中首次出现,2000年仍然作为考题出现。
客观地说,这类题没有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只需要你对一个由众多小三角形组合成的大三角形进行综合的分析,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然而,不难只是对“会者”而言的,因为这类图题型新,图形复杂,对那些整天只知处理数据的考生来说,遇上这种题根本无从下手。
而且,题中决不明确给出数据,那些善于猜答案的考生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因此,无论应试能力多高的考生,都必须首先对这种题型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和了解,弄明白这类题的解题技巧。
要会看题,弄清楚题目都给了你哪些信息,在后面的解题过程中就可以较顺手地去应对。
另外,这类统计图中只有一些字母,字母所代表的意义都有题外,在正式答题之前你必须把这些图形各自代表的意义弄清,因为以后的具体题目给出的选项可能会脱离字母,你一旦稍一粗心把它们搞混,就会作出错误的选择,造成失分。
文字资料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数字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
这类题与统计表相比,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你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
这种题不像上面所说的统计表那样,有众多的数据摆在你的面前,任你选择和处理。
它需要你能将文字资料中的数据首先组成一张“统计表”(至少在大体上是),然后才能进行下面的工作。
应该说,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文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一种。
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一上来就找数据。
因为这种题是一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人误解。
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数据,而对材料陈述的内容不屑一顾的话,很可能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
做这样的题,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将题目通读一遍,从大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一下后面的五个问题,与自己原先想的印证一下,接下来就有针对性的再认真读一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一方面,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自的作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对大堆的数据觉得无从下手,而以为文字资料非常容易,希望在做这类题上可以尽量挤出时间以允给别的题。
轻视加草率,却忽视了这类题往往会有复杂的计算思路,综合且较难的判断,往往会在文字资料题上丢分。
在前面就已经说过,在资料分析中,最难的一类就是综合性的判断,如果是在统计表中,这类题只涉及对数字的比较和处理,虽说复杂点,却相对比较容易得分。
而文字资料,却又加上了对语意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比统计表又多了一个环节。
这对那些急躁而轻视文字资料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解题技巧1、首先应读懂图、表或文字。
资料分析试题是以图、表或文字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
因此,应当把图表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2、读资料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资料的时间。
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资料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表或文字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4、注意统计图表中的统计单位。
㈡统计图表知识收集与分析产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此外,通常说的办“三产”,其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第三产业,把企事业单位创办的主业之外的营利性的经济实体都称之为“三产”是不确切的。
例如:所办的实体如是养牛场则属于第一产业,如果是工厂、施工队则属于第二产业,如果是商店、招待所、咨询机构、游艺厅等才属于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各年度的比重(%)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第一8.1 6.9 6.2 6.9 5.8 5.2 4.7 4.3 4.0产业第二52.2 48.7 48.0 46.1 44.1 42.3 40.8 39.1 38.9产业第三39.7 44.4 45.8 47.0 50.1 52.5 54.5 56.6 57.1产业第三产业是由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有关行业组成,它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第三产业必须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