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自行车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优质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优质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我设计自行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四章《奇思妙想》中《我设计自行车》。

通过该章节学习,学生们将解自行车结构特点,掌握设计创意自行车技巧,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自行车结构,认识各种创意自行车。

2. 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创新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性和美观自行车。

2. 教学重点:掌握自行车结构特点,学会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进行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自行车模型、创意自行车图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自行车模型和创意自行车图片,引发学生对自行车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行车结构特点。

2. 讲解自行车结构通过展示自行车模型,详细讲解自行车各个部分,如车架、车轮、车把、脚踏等。

3. 分析创意自行车4.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人设计一辆创意自行车;(2)学生在画纸上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表现自己设计想法;(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5. 展示与评价(1)学生将自己设计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2)学生互相欣赏、评价,选出最佳设计奖、最具创意奖等;(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更多创意设计。

六、板书设计1. 自行车结构:车架、车轮、车把、脚踏等2. 创意自行车设计元素:线条、形状、颜色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辆具有创意自行车要求: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表现自行车结构特点,体现出个性和创意。

2. 答案示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能积极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性自行车。

但在指导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自行车结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下节课中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各种创意自行车图片,进行欣赏和模仿,提高设计水平。

手工模拟自行车教案中班

手工模拟自行车教案中班

手工模拟自行车教案中班自行车教学是小班幼儿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自行车教学,孩子们可以锻炼身体,培养自主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而手工模拟自行车教案则是一种非常有趣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孩子们在模拟的环境中学习自行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份手工模拟自行车教案,希望对幼儿园教师们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部件;2. 掌握骑自行车的基本动作;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4. 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1. 自行车模型,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自行车模型,可以是玩具自行车或者纸板自行车,用于让孩子们观察和认识自行车的结构和部件;2. 自行车模拟场地,教室中可以设置一个自行车模拟场地,用于让孩子们进行模拟骑车活动;3. 辅助工具,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辅助工具,如安全头盔、护膝、护肘等,用于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三、教学过程。

1. 认识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部件。

首先,教师可以向孩子们展示自行车模型,让他们观察自行车的结构和部件,如车架、车把、车轮、踏板等。

然后,教师可以向孩子们介绍每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让他们逐步认识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2. 掌握骑自行车的基本动作。

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孩子们介绍骑自行车的基本动作,如上下车、转向、刹车等。

然后,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在自行车模拟场地上进行模拟骑车活动,让他们逐步掌握骑车的基本动作。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模拟骑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

每个小组可以设计一个自行车模拟场地,并在场地上进行模拟骑车比赛,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比赛任务,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 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动手制作自行车模型,可以使用纸板、彩纸、胶水等材料,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自行车模型。

四、教学总结。

通过手工模拟自行车教案的教学,孩子们不仅可以认识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部件,掌握骑自行车的基本动作,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意作品中学组和大学组二、三等奖获奖名单

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意作品中学组和大学组二、三等奖获奖名单

77 CEN1530066 亚∕超音速翼型转换系统的设计构想 李嘉森 忻州市第一中学校 三等奖
关于快速抄录工具和 Python 语言的探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
78 CEN1530072
王禹桐
三等奖


79 CEN1530114
电动自行车公交系统创意设计
郭威
毕节市第一中学 三等奖
一种基于查理定律的季节温差发电系 梁思羽 抚顺市第二中学,抚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东风中学,中国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东风中学
二等奖 二等奖
45 CPH1530036 低成本高仿真度的开源虚拟现实套装 卢山
汕头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
基于机械能发电原理的可穿戴摆式发 王玮 刘
46 CPH1530053T
中学,北京理工大学 二等奖
电机
筱萌
附属中学
47 CPH1530067

章县第一中学
囊中有液–制作酒店式胶囊沐浴露的 林家玉 镜平学校(中学部),
54 CCH1520002T
三等奖
设想
林燕燕 镜平学校(中学部)
55 CCH1530002T
画出彩虹-环保、安全干粉彩
曾梓咏 香港聖保祿學校,香
三等奖
刘理咏
港聖保祿學校
56 CCH1530003T
3DV307 納米材料超級電容
天空物流-向空中發展的新型物流系
27 CES1530003
張淑楨 镜平学校(中学部) 二等奖

利用虫洞进行时空穿越传递信息的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8 CES1530004
张智剑
二等奖

第二中学
29 CEV1530011

小学三年级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精品教案

小学三年级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精品教案

小学三年级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第四章《奇妙的交通工具》,具体内容为“我设计的自行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学习设计一款独一无二的自行车,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及其功能,掌握绘画自行车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表达和展示自己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及其绘画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将独特的元素融入自行车设计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自行车模型、实物投影仪、PPT、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自行车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结构,提问:“自行车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2. 新课内容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讲解自行车的结构及其功能,引导学生学习绘画自行车的基本方法。

3. 创新设计引导(10分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独特的元素融入自行车设计中,如动物形状、植物图案等。

4.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款创意自行车为例,讲解如何将设计元素融入自行车,并展示绘画步骤。

5. 随堂练习(3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创新设计思路,独立完成一幅自行车的绘画作品。

6. 展示与评价(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自行车的结构:前叉、车架、车把、车轮、车座、脚踏等。

2. 自行车绘画基本步骤:1)画出自行车的基本轮廓。

2)添加自行车的细节。

3)为自行车上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独特的自行车。

2. 答案要点:1)自行车的结构完整、清晰。

2)创意元素独特,富有想象力。

3)色彩搭配和谐,具有审美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创新设计能力得到了锻炼。

2024年小学三年级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第四章《奇思妙想的设计》,详细内容为“我设计的自行车”。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学习设计原理,发挥创意,设计出独一无二的自行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掌握设计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欣赏他人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自行车的设计原理和创意发挥。

教学重点:掌握自行车的基本结构,运用设计原理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自行车模型、设计原理PPT、彩色笔、画纸等。

学具:铅笔、橡皮、彩色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设计原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设计原理,如:比例、对称、色彩搭配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设计原理。

3. 创意设计引导(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你设计一辆自行车,你希望它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展开想象,提出自己的设计想法。

4. 课堂实践(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设计原理和自己的创意,动手绘制自行车的草图,教师巡回指导。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名学生的设计草图,进行讲解和修改,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设计原理优化自己的作品。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例题讲解,对自己的草图进行修改和完善。

7.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自行车的结构车架轮胎链条把手鞍座2. 设计原理比例对称色彩搭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设计的自行车请同学们运用所学设计原理,发挥创意,设计一辆独特的自行车。

2. 答案:(1)自行车的结构清晰,各部分比例恰当;(2)设计原理运用得当,如对称、色彩搭配等;(3)创意新颖,具有个人特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自行车的图片和资料,了解自行车的种类和设计趋势,为下一节课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我设计的自行车》美术教案公开

《我设计的自行车》美术教案公开

2013年年会教案
课题:《我设计的自行车》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授课人:董莉
单位:奇台县第四小学
方式创作自行车。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创造性构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设计自行车,在创作中学会鉴赏美,提高审美能力。

激发学生对生活对运动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自行车的基本构造,设计一辆具有更多功能的自行车。

教学难点: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和未来自行车的设计及表现。

课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法、交流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学具—水彩笔
教具---课件、自行车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课堂教学部分:
一、设疑激趣揭示课题
二、探索尝试
(一)、“自主探究——设计车”
小组交流自行车的新变化,各小组汇报。

(二)、出示新概念自行车,通过课件欣赏(课件-新式自行车),请学生说说这些作品的优秀之处。

生讨论回答。

三、学生练习阶段,教师巡回指导。

作品要求
1、发挥想象力,可以从结构、色彩、造型、功能上进行改造。

2、给你的自行车命名并写上简短的设计说明。


师:板书课题:我设计的
四、作业评价阶段
(一)、提出问题,供学生在评价时思考:
师: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并提出意见。

生:学生讨论。

(二)、课堂小结说收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六课《我设计的自行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学习自行车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设计自行车的步骤,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学会设计一辆具有创意的自行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自行车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将创意融入自行车设计中,使之具有独特性和实用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自行车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彩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学生准备:彩笔、颜料、剪刀、胶水、素描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辆独特的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行车的创意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认识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

(2)学习自行车设计的基本方法。

(3)掌握设计自行车的步骤。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自行车设计创意。

(2)根据创意,绘制自行车设计草图。

(3)学生用彩笔、颜料等材料,完成自行车的色彩搭配。

4. 课堂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例题讲解:结合学生作品,讲解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色彩搭配、结构合理性等。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讲解,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六、板书设计1. 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2. 自行车设计的基本方法3. 设计步骤:(1)提出创意(2)绘制草图(3)色彩搭配(4)修改完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辆具有创意的自行车。

2. 答案要求:结构合理,创意新颖,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自行车设计应用到生活中,如参加自行车设计比赛、为家庭设计实用自行车等。

折叠自行车说明书

折叠自行车说明书

西南交通大学折叠式自行车设计计算说明书所在班级:08机械四班学生姓名:20080917 **指导老师:***2012年6月目录引言 (1)1引言 (4)2一选题背景 (2)1.1 问题的提出 (2)1.2 文献综述 (3)3二设计方案的选择 (5)2.1 提出方案 (5)4三尺度综合 (10)3.1 机构关键尺寸计算 (10)3.2机构关键尺寸优化 (12)5四受力分析 (14)4.1 机构动态静力描述 (14)6五机构建模 (15)5.1 机构运动简图及尺寸标注 (15)5.2机构关键构件建模过程 (15)5.3 机构总体装配过程 (41)7六机构仿真 (46)6.1 机构仿真配置 (46)6.2 机构仿真过程描述 (49)6.3 仿真参数测量及分析 (50)6.4 仿真中存在的不足 (53)8七有限元分析 (54)7.1 轴结构分析 (54)7.2板结构分析 (56)9八设计总结 (57)10九收获和体会 (57)11十致谢 (57)12参考文献 (58)13附录 (59)1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问题和污染问题已经日益严重。

面对当今这种拥挤和有碍环保与健康的交通状况,需要有一种轻巧便于携带的交通工具来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给折叠自行车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

折叠自行车的好处就是它可以带到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上,当目的地距离较远需要转车时它可以用作短途的交通工具,既省下了等车时间又省下了转车的费用,还可以达到自行车保养和防盗的目的。

2一选题背景1.1 问题的提出1.1.1传统自行车的弊病传统自行车作为短途代步工具具备其他交通工具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是现在的城市交通拥挤、存车面积明显不足、自行车停车场所缺乏、占用人行道停车情况严重且自行车被盗现象也十分严重。

”因此设计一种占地面积小、轻便、防盗、时尚的可折叠自行车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图1.1图1.21.2 文献综述1.2.1 自行车的发明与演变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实物自行车是1791年法国人西拉夫克发明的在玩具马车上装两个轮子的“玩具马”。

概念自行车设计说明

概念自行车设计说明

产品语义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未来代步工具设计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指导教师:***班级: 12020241 学号: **********姓名:***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四日概述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

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英文bicycle。

其中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

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

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

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

1866年清朝派出了第一个出洋考察团,其中19岁少年张德彝在游记里使用到“自行车”一词,于是自行车一词首次出现,并被一直沿用至今。

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环保以及交通的问题,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自行车是一种较普遍的运动、健身、休闲和娱乐性产品。

每年全世界自行车需求量巨大,日本CYCLEPRESS的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自行车需求规模保持在1.06亿台的水平,自行车年交易额约为50亿美元。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它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

清朝康熙年间,黄履庄潜心研制了自行车。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

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

”由此可见,他制造的自行车,前后各有一个轮子,骑车人手摇轴旁曲拐,车就能前进,这是史料最早记载的自行车。

自行车模型设计,catia

自行车模型设计,catia

自主设计说明书
自行车模型设计
院(系)名称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专业名称生物医学工程
学号SY1010102
学生姓名陈颀
附页
小组成员完成作业情况表
目录
一、产品说明 (3)
二、产品最终效果图 (3)
三、产品零部件 (4)
1、零件清单 (4)
四、总结 (7)
一、产品说明
本产品是由相应的零件装配成车架、坐垫、脚踏板和车轮等装置后进一步装配而成的自行车架构模型,可供后期增加链条、刹车等装置组成一辆真正的自行车模型。

在零件设计、绘制、产品装配等步骤之后,进一步对各零件的尺寸进行修改并添加颜色渲染,使得最后的自行车产品美观大方。

另外,特用曲面绘制太阳帽一顶,配合此自行车,是为户外出行者简易方便清凉健康之首选。

二、产品最终效果图
三、产品零部件
1、零件清单
四.总结
通过本次三维CAD软件建模实验课的学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在老师认真细致的授课过程中,从最开始的对三维制图完全没有任何概念逐渐转变成对CATIA的喜爱最终也能够使用CATIA画出一些简单的东西了,为掌握好这一门实用的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两次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们也受益良多。

我们再次加强了独立完成作业、独立解决所遇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认识到团队合作的必要性以及思考和尝试提高团队协作的办法。

这些对于我们以后的科研工作都将有极大的帮助。

在此,对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

学生期末作业考核表。

水上自行车设计说明书

水上自行车设计说明书

水上自行车设计说明书(2015届)专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 水上自行车学院(部):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班级: 机械1204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最终评定成绩:水上自行车设计说明书2014 年10月摘要本文设计了一个新型水上的娱乐工具——水上自行车。

设计的水上自行车以能量利用率最高为参考要素,通过目前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明轮驱动、螺旋桨驱动、喷水驱动对比计算确定螺旋桨最佳驱动方式,通过流体力学分析浮体正常前进时所受的最小阻力,根据他们之间的速度阻力关系,结合B图谱螺旋桨设计方法得到最适合螺旋桨基本尺寸。

再选用最便捷传动机构,设计出能量利用率较高的水上休闲交通工具,使得行驶轻松自在。

自行车,螺旋桨,水上休闲关键词:传动,目录一绪论 ..................................................................... ........................................................................ (3)(一)研究背景 ..................................................................... (3)(二)发展前景 ..................................................................... (3)(三)研究内容 ..................................................................... (4)(四)说明书简介 ..................................................................... ................................................... 5 二人机工程设计 ..................................................................... (4)(一)结构的拟定 ..................................................................... . (7)1.结构分析 ..................................................................... ........................................................... 7 三船体构造计算 ..................................................................... (9)(一)船身阻力分析 ..................................................................... (9)1.计算雷诺数 ..................................................................... . (9)2.计算总阻力 ..................................................................... .. (10)(二)船身速度分析 ..................................................................... .............................................. 10 四螺旋桨设计 ..................................................................... (10)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水上自行车设计说明书(一)设计方法 ..................................................................... . (10)(二)伴流系数和推力减额的确定...................................................................... (11)(三)螺旋桨直径估算 ..................................................................... .. (11)(四)图谱计算 ..................................................................... ....................................................... 11 五结束语 ..................................................................... ........................................................................12 参考文献 ..................................................................... ........................................................................ . (12).................................................................... ........................................................................ ............... 13 致谢一绪论(一)研究背景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科技产品的创新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特别是娱乐生活方面的各种娱乐健身产品随处可见,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健身娱乐设备多达千种。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15《我设计的自行车》 人教新课标( 秋)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15《我设计的自行车》 人教新课标( 秋)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15《我设计的自行车》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行车的构造和功能2.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想象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4.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美感二、教学重点1.自行车构造和功能2.自行车设计的基本要素3.学生自主设计并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意图三、教学准备1.调查一些关于自行车的资料和图片2.准备一些自行车模型和玩具3.准备彩笔、彩色纸等绘画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向学生展示几张自行车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同时向学生展示一些自行车的创意设计,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和创造。

2. 活动设计老师发放彩笔、彩色纸等绘画材料,让学生在纸上设计一辆自行车,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想法用画图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同时在自己的设计中加入一些创意元素,例如花朵、动物等,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认真完成自己的作品。

3. 活动展示老师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作品放在课桌上,然后逐一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设计想法和意图。

同时,老师也可以邀请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从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发现自己设计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吸取他人的设计经验。

4. 创作延伸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自己组合出一台小自行车模型,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新设计,然后让每个小组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学习,在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自行车的构造和功能,还培养了自己的设计思维和想象力,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美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 我设计的自行车》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 我设计的自行车》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我设计的自行车》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造型元素设计自行车,理解设计中的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历史与文化:介绍自行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

2. 设计原则:讲解设计中的基本要素,如线条、形状、色彩等,并强调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平衡。

3. 环保理念:强调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环保材料的使用和可持续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设计出既实用又具有创意的自行车。

-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设计理念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自行车设计。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自行车模型、设计图例、多媒体教学设备。

- 学具:绘画纸、彩色铅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图片,引发学生对自行车设计的兴趣。

2. 新授:讲解自行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引导学生了解设计的重要性。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款自行车,要求既有创意又具实用性。

4. 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板书设计- 板书将包括自行车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学生设计的自行车模型图。

作业设计- 学生需要完成一幅自行车的详细设计图,并附上设计说明。

课后反思-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 分析学生作业,评估他们对设计原则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设计中。

结语本教案旨在通过自行车设计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强调实用与美观的结合,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不仅学习到美术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阶段:导入阶段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兴趣的重要环节。

自行车设计说明书

自行车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
以上是我设计的产品
首先上网查了一些资料,看了一些图片,最后才确定下来要构建的产品模型,大致的画出形状和尺寸后就开始建模,这次使用的软件是PRO/E,我画的是一辆自行车
1.自行车的车架
按设计好的尺寸建模
2.做完车架该做轮子了,轮子我分了几个零件,然后把他
们装配起来
这个是轮子的中心滑骨
车轮外胎
车圈
还有里面的钢丝
3.2个主要的东西做出来了,下面就是其他的一些零件,
这个是踏板的连接
下面一个是踏板和连接杆,我用了拉伸,旋转,倒角,镜像等命令,按设计好的尺寸把它们的形状把它画好
4.做完2个大的部分,现在开始做几个小部分的,下面是我做的2个把手,主要用了拉伸和镜像等命令。

5.为了我设计的自行车更安全舒适,我给它加上了2个刹车,
6.差点忘记了,自行车必备的东西,坐垫,也用了那几个命令做出来的,尺寸有点难决定
7.为了给车增加点实用性,我给他做了一个装水壶的架子
8.最后的工程图,我用了车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六课《我设计的自行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自行车的结构与功能,学习运用联想、组合、变化等方法设计一辆富有个性的自行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与功能,提高观察力与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组合、变化等方法设计自行车的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成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联想、组合、变化等方法设计一辆富有个性的自行车。

教学重点:了解自行车的结构与功能,培养创新设计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自行车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

学具:彩笔、水粉、剪刀、胶水、卡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辆独特的自行车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自行车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 赏析: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模型,了解自行车的结构与功能,讨论如何设计一辆富有个性的自行车。

3. 示范:教师展示示范作品,讲解创作方法与步骤。

4. 实践:学生运用联想、组合、变化等方法,分组合作设计一辆富有个性的自行车。

5. 讲解: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展示:每组展示设计作品,其他同学给予评价与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设计的自行车》2. 结构与功能:车架:支撑车身轮胎:提供动力刹车:保证安全铃铛:提醒行人3. 设计方法:联想:从生活中寻找灵感组合:将不同元素进行搭配变化:改变物体原有形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辆富有个性的自行车。

2.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功能明确。

运用联想、组合、变化等方法,创意独特。

绘画技巧熟练,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同学在设计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需要进一步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自行车展,了解更多自行车设计。

邀请自行车设计师进行讲座,分享设计经验。

小学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精品教案+

小学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精品教案+

小学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三章《生活中的设计》,详细内容为“我设计的自行车”。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自行车的结构与功能,学会运用设计原理,发挥创意,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自行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与功能,掌握设计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提高设计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自行车的设计原理及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自行车的结构、功能及设计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自行车模型、设计图例、多媒体课件。

学具:彩笔、铅笔、橡皮、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自行车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结构与功能,引发学生对自行车设计的兴趣。

2. 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自行车的结构、功能及设计原理,让学生对自行车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示范:展示设计图例,分析设计思路,让学生学习设计方法。

4.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创意自行车。

5.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自行车设计草图,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自行车的结构与功能2. 自行车设计原理3. 设计方法与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创意自行车。

2. 答案要求:结构合理,功能明确,创意新颖,画面美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自行车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设计,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设计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增加更多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设计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4. 作业设计的要求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自行车的设计原理及创新思维。

校园代步工具设计

校园代步工具设计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校园代步工具设计学生姓名:王磊学生学号: 200310622002院(系):机电工程学院年级专业: 03级工业设计指导教师:蒋成荣副教授助理指导教师:简红吉助教二〇〇七年六月摘要当前大多数大学的校园交通问题日益严重,急需解决。

随着高校近几年校园面积的不断扩张,学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校内外交通之上,又由于不断的扩招使得校内自行车的数量猛增,交通安全、堵塞、停放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因此,设计出一种能够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校园代步工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在对当前我国高校的校园交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依照产品的开发设计流程,运用设计方法构思、选择方案;人机分析确定尺寸;色彩分析确定色彩;机械性能分析确定材料,再采用Pro/E和3d max等设计软件得出设计方案的最终效果图和工程图,并制作实物模型检验设计方案,得到了一款适应当前高校校园交通状况的代步工具。

关键词校园交通,代步工具,人机分析,ABSTRACTAt present the majority of the campus traffic problems are worsening day by day, it is need urgently to solve.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campus continuous in recent years, students need to spend a lot of time and energy on the campus traffic. In addition, the number of bicycles is increasing due to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ents, traffic safety, congestion, parking and other problems are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the problems of campus travel that design a campus tool instead of walking.This paper bases on investigate and analyzing to the current campus traffic. Then, according to the procedure of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design, three drafts are conceived by using design method and the best is chose. The chosen draft is designed in detail. The size is decided by man-machine analysis. The color is decided by color analysis. The materials are decided by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ultimate presentations and engineering drawings are drown by using design software like Pro / E, 3D-max. The model is made to test the design. Finally, a campus tool instead of walking has designed for the current campus traffic.Key words Campus traffic, The tool instead of walking, Man-machine analysis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1.3 课题解析 (1)2 个人代步工具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3)2.1 个人代步工具的发展历史 (3)2.1.1 自行车的出现 (3)2.1.2 摩托车及电动车的出现 (3)2.1.3 智能化代步工具的出现 (3)2.2 个人代步工具的现状 (3)2.2.1 传统型个人代步工具 (4)2.2.2 智能化个人代步工具 (4)2.2.3 运动型个人代步工具 (5)2.3 未来个人代步工具的发展趋势 (5)2.4 本章小结 (6)3 需求分析及方案设计 (7)3.1 当前国内高校校园交通状况分析 (7)3.2 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能力分析 (8)3.2.1 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 (8)3.2.2 大学生消费能力分析 (9)3.3 校园代步工具需求分析 (10)3.3.1 功能分析 (10)3.3.2 造型分析 (11)3.3.3 色彩分析 (12)3.3.4 价格分析 (12)3.4 方案设计 (12)3.4.1 方案1 (12)3.4.2 方案2 (13)3.4.3 方案3 (13)3.5 方案的评价选择与命名 (14)3.5.1 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14)3.5.2 最终方案的性质与命名 (15)3.6 本章小结 (15)4 “巧奇”代步车的细化设计 (16)4.1 与自行车骑姿相关的因素分析 (16)4.1.1 车把与鞍座之间的相对位置 (16)4.1.2 鞍座与脚踏之间的相对位置 (16)4.1.3 鞍座 (16)4.2 基于人机分析的代步车尺寸选择 (17)4.2.1 曲柄的长度 (17)4.2.2 鞍座的高度 (17)4.2.3 车把的位置 (18)4.2.4 车轮的大小 (18)4.3 传动方式的选择 (18)4.4 各部件材料的选择 (19)4.4.1 车架的材料选择 (19)4.4.2 鞍座的材料选择 (22)4.4.3 轮胎的材料选择 (22)4.5 “巧奇”代步车车架折叠原理 (22)4.6 本章小结 (23)5 设计方案展示 (24)6 方案说明 (28)6.1 技术性说明 (28)6.2 实用性说明 (28)6.3 经济性说明 (28)结论 (29)参考文献 (30)附录A:“巧奇”校园代步车尺寸图 (31)附录B:“巧奇”校园代步车效果图 (32)附录C:“巧奇”校园代步车折叠效果图 (33)附录D:各种色彩的“巧奇”校园代步车 (34)致谢 (35)1 绪论1.1 课题背景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建起新校区,师生们在享受新校区带来舒适的同时,“长大”的校园也给他们的校内交通带来一些不便。

小学三年级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小学三年级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小学三年级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第四章《奇思妙想》,详细内容为“我设计的自行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一无二的自行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自行车的设计方法与创意。

难点:如何将创意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设计出具有美感和实用性的自行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自行车模型、图片、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辆独特的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自行车的结构,分析设计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为自己的自行车设计创意。

3. 实践:a.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辆自行车。

b. 学生在画纸上用彩笔描绘出自行车的轮廓,并添加创意元素。

c. 学生用剪刀剪下自行车的各个部分,用胶水粘贴在底板上。

4. 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自行车的结构2. 设计方法a. 观察自行车b. 想象创意c. 动手制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辆富有创意的自行车。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让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如废旧物品)制作自行车。

b. 组织学生参观自行车展览,了解各种设计风格。

c. 开展“我心中的自行车”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创意激发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难点与重点至关重要。

对于“我设计的自行车”这节课,重点在于自行车的设计方法与创意,难点则是如何将创意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设计出具有美感和实用性的自行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语义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未来代步工具设计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指导教师:***班级: 12020241 学号: **********姓名:***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四日概述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

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英文bicycle。

其中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

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

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

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

1866年清朝派出了第一个出洋考察团,其中19岁少年张德彝在游记里使用到“自行车”一词,于是自行车一词首次出现,并被一直沿用至今。

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环保以及交通的问题,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自行车是一种较普遍的运动、健身、休闲和娱乐性产品。

每年全世界自行车需求量巨大,日本CYCLEPRESS的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自行车需求规模保持在1.06亿台的水平,自行车年交易额约为50亿美元。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它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

清朝康熙年间,黄履庄潜心研制了自行车。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

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

”由此可见,他制造的自行车,前后各有一个轮子,骑车人手摇轴旁曲拐,车就能前进,这是史料最早记载的自行车。

黄履庄以后大约10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1790年才制成了木制自行车。

构成系统结构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

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

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

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2.驱动(传动或行走)系统:由脚蹬、中轴、牙盘、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

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3.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驶,确保行车安全。

此外,为了安全和美观,以及从实用出发,还装配了车灯,支架,车铃等部件。

组成车把前叉合件自行车前叉轮圈车条前轴自行车变速系统车架鞍座车闸轮胎前拨链器飞轮后拨链器链条后轴曲柄链轮中轴脚蹬1、车体部分:包括车架、前叉、车把、鞍座和前叉合件等,是自行车的主体。

传动部分包括脚蹬、曲柄、链轮、链条、中轴和飞轮等,由人力踩动脚蹬,通过以上传动件带动车轮旋转,驱车前行。

2、行动部分:即前后车轮、包括前后轴部件、辐条、轮辋(车圈)、轮胎等。

3、安全装置:包括制动器(车闸)、车灯、车铃、反射装置等。

根据需要,还可增加一些附件,如支架、衣架、保险叉、挡泥板、气筒等。

另外,装有变速机构的运动车、竞赛车、山地车等还装有变速控制器和前后拨链器等。

4、手脚双动力自行车的组成:在传统自行车的车架上增加了一个合金制成的盒子,盒子内包含着各种传动零件,通过力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了手脚双动力,简单的推拉车把动作,从而实现用车把就能让车子前进,不仅省力,还能健身。

部件1.车架部件是构成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体,也是自行车的骨架和主体,其他部件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安装在车架上的。

车架部件的结构形式有很多,但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男式车架和女式车架。

由于自行车是依靠人体自身的驱动力和骑车技能而行驶的,车架便成为承受自行车在行驶中所产生的冲击载荷以及能否舒适、安全地运载人体的重要结构体,车架部件制造精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乘骑的安全、平稳、和轻快。

一般辐条是等径的,为了减轻重力,也有制成两端大、中间小的变径辐条,还有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将辐条制成扁流线型。

2.外胎:分软边胎和硬边胎两种。

软边胎断面较宽,能全部裹住内胎,着地面积比较大,能适宜多种道路行驶。

硬边胎自重轻,着地面积小适宜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具有阻力小,行驶轻快等优点。

外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

山地自行车的外胎宽度特别宽,花纹较深也是适应越野山地用。

3.脚蹬部件:脚蹬部件装配在中轴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一个将平动力转化为转动力的装置,自行车骑行时,脚踏力首先传递给脚蹬部件,然后由脚蹬轴转动曲柄,牙盘,中轴,链条飞轮,使后轮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前进。

因此脚蹬部件的结构和规格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骑车人的放脚位置是否合适,自行车的驱动能否顺利进行。

脚踏:可分为整体式脚踏和组合式脚踏。

无论什么款式的脚踏都必须有脚踏面,必须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可以选用橡胶、塑料或金属材料制造。

脚踏必须转动灵活。

脚蹬4.前叉部件:前叉部件在自行车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架部件与前管配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

转动车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轮改变方向,起到了自行车的导向作用。

此外,还可以起到控制自行车行驶的作用。

前叉部件的受力情况属悬臂梁性质,故前叉部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等性质。

5.链条:链条又称车链、滚子链,安装在连轮和飞轮上。

其作用是将脚踏力由曲柄、链轮传递到飞轮和后轮上,带动自行车前进。

链条链轮:用高强度钢材制成,保证其达到需要的拉力。

6.飞轮:飞轮以内螺纹旋拧固定在后轴的右端,与链轮保持同一平面,并通过链条与链轮相连接,构成自行车的驱动系统。

从结构上可分为单级飞轮和多级飞轮两大类。

单级飞轮又称为单链轮片飞轮,主要由外套、平挡和芯子、千斤、千斤簧、垫圈、丝挡几钢球等零件组成。

其单级飞轮工作原理:当向前踏动脚踏时,链条带动飞轮向前转动,这时飞轮内齿和千斤相含,飞轮的转动力通过千斤传到芯子,芯子带动后轴和后轮转动,自行车就前进了。

当停止踏动脚踏板时,链条和外套都不旋转,但后轮在惯性作用下仍然带动芯子和千斤向前转动,当反向踏动脚踏时,外套反向转动,会加速千斤的滑动,使“嗒嗒”声响得更急促。

多级飞轮是自行车变速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

多级飞轮是在单级飞轮的基础上,增加几片飞轮片,与中轴上的链轮结合,组成各种不同的传递比,从而改变了自行车的速度。

分类编辑普通单车一般指坤车,骑行姿势为弯腿站立式,优点是舒适度较高,长时间骑行不易疲乏。

缺点是弯腿姿势不易加速,且普通自行车零件多采用非常普通的零件,也难以达到很高的速度。

公路单车用来在平滑公路路面上使用的车种,由于平滑路面阻力较小,公路自行车的设计更大考量高速,往往使用可减低风阻的下弯把手,较窄的高气压低阻力外胎,挡位较高,且轮径比一般的登山越野车都大,由于车架和配件不需像山地车一样需要加强,所以往往重量较轻,在公路上骑行时效率很高。

由于车架无需加强又往往采用简单高效的菱形设计,公路车是最为优美的自行车。

健身单车健康、时尚、新概念全新理念设计的健身自行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手脚双动力,时速可达40km/h;做功方式多、健身效果好。

骑行本自行车时,手脚可同时对自行车驱动做功,也可单独用手或脚驱动做功。

采用脚拉脚蹬直线式、手拉摆杆摆动式做功方式,既提高了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又锻炼了腿部肌肉、臂部肌肉。

获得多项国家专利,适应于中老年人作代步健身的交通工具之用,也可适应于年轻人作旅游娱乐之用。

场地单车场地自行车用于在室内极其平滑的椭圆形赛道上使用的自行车,这种自行车没有车闸(刹车用的),没有变速器,且没有可逆转的飞轮。

三项赛/计时赛自行车(Triathlon/Time Trial bicycle)在三项赛和计时赛运动中使用的公路自行车,三项赛和计时赛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允许使用牵引气流(draft),也就是说选手必须完全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克服空气阻力,而不允许骑在其他选手后面,所以三项赛/计时赛自行车在设计时非常注重让选手保持一个减小空气阻力的骑行姿势,同时注意减小自行车自身的空气阻力。

三项赛自行车还让选手在骑行时使用和跑步时相近的肌肉组,这样使从骑行到跑步的转换更容易。

山地单车山地自行车[5]起源于1977年美国旧金山。

设计为山地自行车骑乘于山区的车种,通常具有变速器可变换省力或快速的档位,有些会在车架安装避震器,部分的轮胎胎皮是巧克力胎纹以便于在无铺自行车面的路面骑乘。

山地车零件的尺寸一般为英制单位。

车圈为24/26/29英寸,轮胎尺寸一般为1.0-2.5英寸。

车架尺寸也以英制为单位,例如14"、17"、19"来表示车架尺寸的大小。

详细分为很多类别,我们常见到的一般为xc类。

可变速,胎粗抓地力好适合越野,有减震系统减小颠簸。

整体强度较大抗冲击能力强。

相比普通自行车强力骑行时更不易损坏。

速降单车速降自行车,也称落山自行车。

英文简称DH。

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活动。

骑手利用特制的DH自行车在山坡上滑翔,甚至坠山来寻求刺激。

活动多在山脊、矿洞、雪地等地带开展。

奥地利人利用DH创造出210.4KM/H的世界纪录。

速降自行车的车架角度与山地自行车有所区别,零件与山地自行车一样都为英制单位。

进行此项活时必须佩戴头动盔、护甲等装备。

前叉减震的行程比山地自行车及XC自行车要长。

轮胎宽度一般超过2英寸。

儿童单车儿童单车又称儿童自行车、儿童脚踏车,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儿童自行车”或“儿童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儿童单车”。

儿童单车是童车之中的一大门类,童车包括儿童单车、儿童推车、婴儿学步车、儿童三轮车、等几大大类。

旅行单车由公路自行车发展而来,适合超远程自给自足的旅行,有较舒适放松的车架几何设计,能够负重,有很低的最低档位,使用较宽的车胎,配件选择方面追求可靠耐用而不太侧重减轻重量,往往是用山地车脚踏板。

为山地演变而来。

绝大部分同山地相同但配置较灵活。

例如车把可以换成蝴蝶形状的可以用很多姿势来把减小长时间中的疲劳。

前叉也可以装减震或不减震的。

车轮可以是700c或者26寸。

但刹车一般都为v刹。

可以很方便的加装货架,瓦盖,驼包。

总之所有的改动都是为了增加耐用性和减小在长途中疲劳感的产生。

死飞单车死飞车起源于场地自行车,飞轮是固定的,向前踩车子向前,向后踩则车子向后,后有一些另类的自行车爱好者利用废弃的场地车作为工作交通工具,其在城市可以快速穿行,且价格低廉,同时需要一定的骑行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