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费孝通《美美与共》阅读练习及答案
美美与共高考作文

美美与共高考作文《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
在我看来,这不仅适用于文化,更适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记得去年夏天,我和家人一起去了云南旅游。
那是一个充满了多元文化和美丽风景的地方,让我对“美美与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我们的第一站是丽江古城。
古老的石板路,潺潺的溪流,错落有致的纳西族传统建筑,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纳西族的传统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我,尤其是他们独特的东巴文字,那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符号,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在古城里,我遇到了一位纳西族的老奶奶,她正坐在家门口,专心地绣着一幅东巴绣。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着她手中的针线在布料上穿梭。
老奶奶抬头看了我一眼,微笑着问我:“小姑娘,喜欢这个吗?”我连忙点头,她便开始给我讲起了东巴绣的历史和技法。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这门传统技艺的热爱和自豪。
从纳西族老奶奶那里离开后,我们又前往了大理。
大理的风花雪月让人陶醉,而白族的风情更是让我流连忘返。
在白族的村落里,我们参观了他们的传统民居,那精美的木雕和彩绘,展现了白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有一天,我们正巧赶上了白族的火把节。
人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手持火把,在广场上欢快地跳舞。
我也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加入了跳舞的队伍。
一开始,我有些手忙脚乱,跟不上节奏,但旁边的白族大哥笑着拉起我的手,耐心地教我步伐。
在他的帮助下,我渐渐融入了其中,感受到了那种欢乐和团结的氛围。
在云南的日子里,我还品尝了各种各样的美食。
傣族的香茅草烤鱼,彝族的坨坨肉,每一道菜都有着独特的风味。
这些美食不仅仅是满足味蕾的享受,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体现。
离开云南的时候,我心中满是不舍。
这次旅行让我看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我明白了“美美与共”的真正含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美,我们要尊重和欣赏这种美,同时也要学会与其他民族的美相互融合,共同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案:第三专题 第11课

第11课美美与共(一)作者简介1935年,费孝通通过清华大学毕业考试;次年,考取公费留学资格,前往英国留学。
1939年春,他写成了论文《中国农民的生活》,将其作为博士论文提交给伦敦大学专门的考试委员会。
那次,考官只有罗斯爵士一人,考试地点是费孝通的博士生导师马林诺斯基家里,考试过程就是喝酒。
为此,马林诺斯基特地准备了好几种酒。
答辩一开始,罗斯爵士首先举杯向马林诺斯基道喜,祝贺他的学生在学术上做出了贡献。
随后话题很随意,扯得很远,只是喝酒不断:到了最后,还是马林诺斯基想起该办的手续,于是请罗斯爵士在一张非常考究的学位审定书上签字,并再喝一杯酒,祝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背景链接1990年12月,日本著名社会学家中根千枝教授和乔健教授在东京召开“东亚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为费孝通先生80华诞贺寿。
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这一主题进行演讲时,费老总结出了极具美感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004年8月,费老在“北京论坛”上作了题为《“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的书面发言。
本文为其中的节选部分。
(一)读准字音Ⅰ.单音字1.谦逊.(xùn) 2.糟粕.(pò) 3.截.然(jié) 4.和睦.(mù) 5.收敛.(liǎn) 6.相得益彰.(zhāng) Ⅱ.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模⎩⎪⎨⎪⎧ 模.式(mó)模.样(mú) (2)处⎩⎪⎨⎪⎧ 和睦相处.(chǔ)处.所(chù) (3)率⎩⎪⎨⎪⎧ 率.领(shuài )效率.(lǜ) (4)菲⎩⎪⎨⎪⎧ 妄自菲.薄(fěi )芳菲.(fēi )2.语境辨析法(5)教.(jiào)师不能满足于做一个“教.(jiāo)书匠”,要努力做一个教.(jiào)育专家,用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来教.(jiào)化学生。
(二)写准字形1.⎩⎪⎨⎪⎧ jié(截)然chuō(戳)穿杀lù(戮)2.⎩⎪⎨⎪⎧ 双yíng (赢)léi (羸)弱yíng (嬴)政3.⎩⎪⎨⎪⎧ dǐ(抵)制dǐ(诋)毁dǐ(砥)砺shì(舐)犊情深4.⎩⎪⎨⎪⎧ 相得益zhān g(彰)层峦叠zhàng (嶂)zhàng (障)眼法乌烟zhàng (瘴)气5.⎩⎪⎨⎪⎧ 收liǎn (敛)入liàn (殓)节jiǎn (俭)眼jiǎn (睑)6.⎩⎪⎨⎪⎧ 糟pò(粕)漂bó(泊)bó(舶)来品bó(铂)金7.⎩⎪⎨⎪⎧ 欺líng (凌)丘líng (陵)líng (绫)罗绸缎líng (菱)角lén g(棱)角分明8.⎩⎪⎨⎪⎧ 经lì(历)再接再lì(厉)lì(励)精图治呕心lì(沥)血砥lì(砺)(三)用准词语Ⅰ.明确词义 1.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绵不断地到来。
美美与共(高中阅读)

美美与共费孝通从历史和现实中可以看到,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君子之风”。
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
要想实现这几句话,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比如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也就是各种文明教化的人,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异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
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
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古脑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
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
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
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
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这就是我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中国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例子。
唐朝的时候,国家昌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引起了邻国日本的关注,派人来学习,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高一下册《美美与共》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高一下册《美美与共》同步练习A基础部分一、积累与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读音正确的是()A.瘙.痒难耐(sào)斟.酌(zhēn)胴.体(dóng)便笺.(jiān)B.拙.见(zhúo)烘焙.(bèi)扶恤.(xù)捕.获(pǔ)C.载.体(zǎi)相.机行事(xiàng)妥帖.(tie)拘禁.(jìn)D.禅.让(chán)惊魂甫.定(fǔ)解剖.学(pāo)聚氨.酯(ā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A.江山易改难言之隐聒噪节骨眼B.箫索舶来品白璧微瑕分庭抗礼C.恢谐终生制韦编三绝搬师回朝D.综合症作壁上观亲睐以逸待劳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是()(1)国家总理朱镕基在反腐时期曾说过:我们还是要提倡来信_______。
要严格规定,对打击报复的,不但要让他丢官,还要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2)我一直都相信:只要______深,铁杆磨成针。
只要艰苦奋斗,终究会有收获。
(3)本刊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欢迎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________本刊。
A.署名工夫征定B.留名工夫订阅C.署名功夫订阅D. 留名功夫征定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是()A.批量生产、加工流程模式化制造,靠的是管理。
2013年,河北衡水中学有104 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
这所学校实行无死角管理,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10点10 分,时间安排具体到分钟。
成绩、德行、卫生全部纳入量化管理,包括“男女生频繁交往”、发呆、吃零食等都属扣分范畴。
B.看不透是你失落的魂魄,小红听到这首歌后,就爱上了这首歌。
这句歌词就成了小红的座右铭。
C.“济南弃婴岛”被遗弃6岁女孩裤兜里缝了一张红色纸条,纸上写着女孩的出生日期,2008年3月5号中午12点10分。
在女孩口袋里还留有2600元现金,用塑料袋包着,一袋换洗的衣服,几板旺仔牛奶。
女孩一直在熟睡中未醒来,目前不知孩子身体有无病患。
美美与共高考作文

美美与共高考作文《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是费孝通先生在其 80 寿辰聚会上,对处理不同文化关系所提出的十六字箴言。
“美美与共”所表达的是一种包容、尊重与共享的理念,这一理念在当今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即将步入大学、走向社会的我们高考生来说,更是值得深入思考。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世界中,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交相辉映。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每个民族、每种文化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各美其美”,就是让我们珍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比如,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们的诗词、书法、绘画、传统节日等,都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瑰宝。
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传承和弘扬其中的精华。
然而,仅仅“各美其美”是不够的,还需要“美人之美”。
这意味着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欣赏和尊重他人的美。
当我们接触到其他民族和文化时,不应该带着偏见和歧视,而应该怀着一颗好奇和包容的心去了解和学习。
比如,西方的音乐、绘画、文学等也有着独特的魅力,非洲的舞蹈、手工艺品等也充满了原始的活力和创造力。
我们要尊重这些不同的美,承认它们的价值。
“美美与共”则是更高的境界,它要求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和尊重各自的美,还能够实现不同美的交流、融合与共享。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交流与融合无处不在。
比如,在音乐领域,中国的古典音乐与西方的交响乐相互借鉴,创作出了新的音乐作品;在时尚界,中国的传统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打造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服装;在饮食文化中,各国的美食相互传播和融合,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通过“美美与共”,我们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美好,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美美与共”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校里,我们会遇到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地区的同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方法。
如果我们能够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优点,相互学习和帮助,那么我们的学习生活将会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
美美与共(相当实用)

兴旺国家 传教推销
举例论证 比照论证
4、如何实现“美美与共〞? 〔列举日本来唐一例论述如何对待本民族 历史文化与外来文化?〕
对于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应该用一种理 智的、稳健的,而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 心态来“欣赏〞它,既要“理解〞,又要 有所“选择〞。
和而不同
再读课文,探讨文章写法
美美与共
费孝通
学习目标
1. 理解“美美与共〞的具体内涵。 2. 分析课文论述思路、论证方法。 3. 理解作者的大同社会理想中的重
要价值。
作者简介
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 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 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 之一。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 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 村经济?的博士论文,该书成 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 1910-2005 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 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 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 胥黎奖。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①为什么要“各美其美〞?
“各美其美〞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 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开展好 本民族文化。因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开展 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 都有自己的精粹。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 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 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开 展的精神根基。
(1)名校十博士联名抵抗圣诞节。狂欢圣诞节意味着“中 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呼吁“国人慎 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 性〞,以“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
(2)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首次收录了西文字母239个马 未都撰博文认为“这事我看比钓鱼岛问题还严重,领 土的丧失还可以找回来,文化的入侵会深入骨髓,一 代人下来,根本上回天无术。〞
《美美与共》

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点。
④概括作者主要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和价 值观。(创造性地整合理解运用)
⑤对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和 内化。
教学目标
严密论证中得理性纯美, 1.圈出“美美与呼共唤”平的和具中体感内学涵者。的热忱和民 2.梳点理。文章的思族 —路—意,内识掌化,握为学“术文性化文自章觉的”写。作特 3. 用自己的语言综述“美美与共”在文明对话
中的重要价值。 4.对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和内
化。
阐释概念、理清层次、提升思维、树 立价值取向。
写作背景
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之间的 冲突与纷争
研究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
实现“和而不同”的前提/人类文明相得益彰、 共同繁荣
2.阅读课文,理解结构。
前提(1-2) “美美与共” 可能性(3-6)
文言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现代汉语
“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 懂得欣赏别人创造的美;将各自之 美和别人之美结合在一起,就会实 现人人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状态。
学术论文的语言特点之一:精__炼__性_ ❖行文表述要具有文采美。
•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 发 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 凌……
(4)时代广场的红红火火大中国结
“各美其美” ? “美人之美”
“文化不自觉”
“文化自觉”
应用内化
1.是否会被“精神殖民”?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不遗余力的向国外 推销本国的文化……
“软实力” :“一个国家通过内在 吸引力在国际上获得其渴望的利 益的能力,而文化吸引力是其中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美与共阅读答案

美美与共阅读答案【篇一:山西省忻州一中14-1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四校联考语文试题】/p>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
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
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是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
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论述类文本费孝通《美美与共》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美美与共费孝通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
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
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古脑儿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
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
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
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
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
要知道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
在这场变革中,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
但是,当我们看到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
1. 下列对“‘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 它需要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和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苏教版】2019版必修三语文:第11课《美美与共》示范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11课美美与共(一)作者简介1935年,费孝通通过清华大学毕业考试;次年,考取公费留学资格,前往英国留学。
1939年春,他写成了论文《中国农民的生活》,将其作为博士论文提交给伦敦大学专门的考试委员会。
那次,考官只有罗斯爵士一人,考试地点是费孝通Array的博士生导师马林诺斯基家里,考试过程就是喝酒。
为此,马林诺斯基特地准备了好几种酒。
答辩一开始,罗斯爵士首先举杯向马林诺斯基道喜,祝贺他的学生在学术上做出了贡献。
随后话题很随意,扯得很远,只是喝酒不断:到了最后,还是马林诺斯基想起该办的手续,于是请罗斯爵士在一张非常考究的学位审定书上签字,并再喝一杯酒,祝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背景链接1990年12月,日本著名社会学家中根千枝教授和乔健教授在东京召开“东亚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为费孝通先生80华诞贺寿。
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这一主题进行演讲时,费老总结出了极具美感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004年8月,费老在“北京论坛”上作了题为《“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的书面发言。
本文为其中的节选部分。
(一)读准字音Ⅰ.单音字1.谦逊.(x ùn) 2.糟粕.(p ò) 3.截.然(ji é) 4.和睦.(m ù) 5.收敛.(li ǎn) 6.相得益彰.(zh āng) Ⅱ.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模⎩⎪⎨⎪⎧ 模.式m ó模.样m ú (2)处⎩⎪⎨⎪⎧和睦相处.ch ǔ处.所ch ù(3)率⎩⎪⎨⎪⎧ 率.领shu ài 效率.l ǜ (4)菲⎩⎪⎨⎪⎧妄自菲.薄f ěi 芳菲.f ēi2.语境辨析法(5)教.(ji ào)师不能满足于做一个“教.(ji āo)书匠”,要努力做一个教.(ji ào)育专家,用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来教.(ji ào)化学生。
美美与共

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 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排外的心理;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需要克服妄自
尊大、热衷于搞“传教”的心理。
4.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今天的“信息爆炸”和形形色 色的“异文化”?
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心态 来“欣赏”它。任何一种文明,都有精华
和糟粕,所以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
所“选择”。
5. 为什么要“美美与共”?
是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
解题:
1.如何理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 共,天下大同”这句话?
2.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是针对什么问题而言的?
是就如何对待人类不同文明而言的。
3.要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境界需要
世界各国摒弃怎样的心理?
需要两个方面的改变:一方面发展中国
家需要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闭关
坛”上所作的书面发言。全文共九个部
分,课文节选第
1.字音
谦逊(xùn )和睦( mù )糟粕( zāo pò ) 纷至沓来( tà )相得益彰( zhānɡ )
2.词义
• • • • • 1.妄自菲薄: 过分地看轻自己。 2.纷至沓来: 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 3.相得益彰: 出各自的好处。 4.求全责备: 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得益彰、共同繁荣的文化心态问题 ,是人
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 对人们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提出的精 神要求。
河北正定中学2015年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6】

河北正定中学2015年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6】75字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费孝通老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答案1.【答案】B【解析】理解错误,该项表述中心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强调“人与世界不一定产生审美关系”。
2.【答案】A【解析】与原文不符。
根据文意,缺少“环绕这一感性意义形象”这个“自由想象和联想”的前提。
3.【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任何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不可能是先在的、固定的、现成的”强调的审美关系生成的条件或前提,和“审美活动很难建立和发生”没有必然的联系。
4. B徇:巡行示众。
5. A6. A “陶、奭二人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概括不正确,应是“赵概借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
7.⑴陛下当初还当面训示郭申锡不要表面顺从,现在要罢免他,(这样的话,陛下)拿什么向天下人解释呢?(“面从”1分,“黜”1分,“何以示天下”宾语前置句1分)⑵等欧阳修有了讼案(官司),只有赵概一个人向皇帝上奏章认为欧阳修无罪,说他是被仇人诬陷,不能让天下法律(因判罚不当而)被人报怨。
(“狱”1分,“明”1分,“为”表被动1分,“可以”1分)【译文】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
年少时勤奋学习能自力,器量见识宏远。
中进士,任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
在殿中奏事,(因才干突出)仁宗当面奖赐他金银锦帛。
赵概从京城到洪州任职,洪州西南靠近章江,有河水泛滥的忧患,赵概筑河堤长二百丈,高五丈,用阻挡河水的冲击,章江水患得以解除。
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行不法之事,前任郡守都不能制住他们。
洪州的归顺士兵,都是以前的强盗。
饶奭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的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士兵有怨言,(如果)不给更换好米,士兵将要生变。
美美与共_

美美与共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常见词语2.分析课文论述思路、论证方法3、掌握学术性文章的写作特点重点、难点理解作者的大同社会理想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起手来,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
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丽的桥。
那时人们便可以绕着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起手来。
这是法国诗人保罗.福尔的一首小诗《回旋舞》,小诗用童话般的想象为我们展示了“世界大同”的思想。
那么,怎么样才能实现这一理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费孝通先生怎么说的。
二、资料链接:作者简介费孝通出生于江苏吴江。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
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该书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
他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费孝通积极从事民族工作,曾率领中央访问团在贵州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访问、调查。
195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
1955年到贵州进行民族识别,1956年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组织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深入民族地区。
1957年以后主要从事翻译和边界问题研究。
1979年当选为社会学研究会会长。
1980年被任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他还历任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顾问、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1983年6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50年来,费孝通一直致力于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坚持深入实际从事社会调查。
美美与共 费孝通阅读附答案

美美与共费孝通阅读附答案美美与共费孝通从历史和现实中可以看到,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君子之风”。
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
要想实现这几句话,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比如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也就是各种文明教化的人,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异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
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
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古脑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
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
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
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
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这就是我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中国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例子。
唐朝的时候,国家昌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引起了邻国日本的关注,派人来学习,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美美与共

美美与共【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常见词语2.分析课文论述思路、论证方法。
3、理解作者的大同社会理想【教学要点】分析课文论述思路论证方法理解作者大同社会理想【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教学时数】:1一、导入新课展示《回旋舞》问:诗人表达了什么愿望?法国诗人保尔•福尔的《回旋舞》借用法国常见的民间舞蹈,象征全世界人民和睦团结,表达诗人希望全人类破除一切隔阂、猜忌,共同创造“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和乐观精神。
这是诗人对国际关系方面提出的理想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主张,请问一下同学们,费先生的主张是关于哪一方面的?(不同文化、文明)今天我们一起来研读一下费先生在2004年8月在北京论坛上所做学术报告《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的部分内容,《美美与共》。
二、认识作者费孝通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该书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
三、预习检测①谦逊( ) ②糟粕( )③酝酿( ) ④收敛( )⑤相得益彰( ) ⑥欺凌( )纷至沓来 ( ) 相得益彰词语解释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者两件事物相互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已而不责人【合作探究】(C)(一)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1、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条件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人们很难接受不同文明共存的原因是什么?3、我们如何对待本民族历史文化与外来文化?4、如何实现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世界上?(D)(二)梳理论证方法5、在论证“人们很难接受不同文明共存的原因”用了什么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6、引用论证是在论证哪一问题时采用的方法?(E)老师点拨:本文从运用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是议论文,又不完全符合我们通常说的议论文,而具有学术论文与演讲词的双重特点。
【优化方案】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美美与共-同步练习

同学用书[P58~P59])一、文本阅读阅读文本,完成1~3题。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简洁,比如当今世界上很多进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患病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简洁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
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好像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
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简洁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古脑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
中国的历史上,也毁灭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
期望今日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中华文明经受了几千年,积聚了很多先人的聪慧才智和贵重阅历,我们今日需要下大力气学习、争辩和总结。
面对今日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
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方法,我们应当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心态去端详它,而不是用轻率的、心情化的心态来“观赏”它。
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善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
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这就是我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1.作者为什么“期望今日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留意结合中国历史上毁灭这种现象的后果进行分析。
答案: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毁灭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造成固步自封、心理扭曲的后果。
美美与共 见贤思齐

美美与共见贤思齐作者:梅丘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24年第25期模拟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打补丁,既是一种修复的行为,又是一种哲学的思考。
人生中总有些逆境和失望让你无法回避,也有顺境和希望让你永远铭记,逆境与顺境并行隐伏,失望与希望相伴而行。
只有在斑驳的岁月中,打上更多希望的补丁,才可能使失意人生获得一瞥的精彩。
有人总是感喟人生充满缺憾,但“事物总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黑夜,哪有光明”。
“看到补丁就更感念一件衣服的完整,于是我们更珍惜当下的生活,尽量少一些补丁。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习作展示一费孝通先生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演讲时,提出要秉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
这一理念与“一带一路”战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是一脉贯通的。
其实,在处理人生缺憾时,同样也需要美美与共、见贤思齐。
人,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有人衔着金汤匙出生,却未必人生美满,了无缺憾;有人明明“近水楼台”却未必“先得月”。
汉文帝叹李广若生于高皇帝时“万户侯何足道哉”,然“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非虚言也。
无论处于什么时代,我们的禀赋、才情、际遇等等,并非生而相同,缺憾不可避免。
面对人生的种种缺憾,真正的智者,不会自暴自弃,而是不断强大自己,弥补缺憾。
我们多数人生而平凡,要想成就不凡,就要珍惜每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学习他人的长处,补齐自己的弱项或短板。
董宇辉并非天生奇才,他也曾为自己的“哑巴英语”局促过、羞耻过,但他并未因此自暴自弃,而是以加倍的努力、不懈的奋斗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一有空闲,就反复快速练习”。
正是凭借着高强度的训练,他才将自己的英语口语提升到标准水平。
他的人生也充满种种缺憾,但他砥砺奋斗,终荣获2023北京平谷人才发展大会“深耕厚植”奖,并作为演讲嘉宾参加《开讲啦》,和大家分享砥砺奋斗的青春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美美与共
费孝通
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
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
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古脑儿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
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
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
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
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
要知道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
在这场变革中,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
但是,当我们看到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
1. 下列对“‘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它需要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和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B. 这是一种理智的、稳健的而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
C. 这是一种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既“理解”又“选择”的心态。
D. 这是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的思想观念。
2. 下列解说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 人类不同文明相得益彰、共同繁荣,“和而不同”,就能“天下大同”。
B. 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经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的中华文明。
C. 当今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仇视西方的状况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
D. 树立“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一定会受到某些人的非议、抵制或可能的猛烈的攻击。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某些发达国家拥有强势文明,却已经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
B. 面对今天的“信息爆炸”、纷至沓来的“异文化”,我们不能全盘接受、盲目排斥。
C. 异文化并非完美无缺,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判断它的精华和糟粕。
D. 人类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必须力排对“美美与共”的抵触,才能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
【答案】1. C 2. C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