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伟大的转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入新课:幻灯1:封面师:这首歌曲中提到“有一位老人”,他是谁呢?(邓小平)。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是怎样引领我们走进改革开放的呢?让我们通过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去了解一下。

幻灯2:课题“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过程:一、确立目标幻灯3: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浏览一下本课课文,这一课将主要学习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快速的的浏览课本,并集体回答)1、改革开放的春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对外开往的窗口——沿海城市对外开放二、合作探究这次伟大的转折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的,它犹如一声巨响的春雷,唤醒了祖国的复苏,让我们首先学习第一部分内容:(一)改革开放的春雷师:请同学们自学这部分内容。

幻灯4 自学导航:中共十一届三全会:背景:“左”的错误仍然存在、邓小平恢复工作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会议主要内容:指导思想、工作重点伟大历史意义: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师:同学们学的怎么样呢?我来检测一下。

师:让我们来认识几位历史功臣。

幻灯4:邓小平等参加会议的场景图。

师:通过以上学习,请同学们再明确一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幻灯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过渡: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雷一声巨响,改革的春风首先吹向了农村、吹绿了田野。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幻灯8:影视资料:小岗村改革师:影片中提到了一个地方,是什么地方?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听说过这个地方?凤阳县可是个有名的地方,凤阳的花鼓词出名,另外凤阳还出了一个名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元璋,十年到有九年荒。

”师:一个字“穷”,穷不要紧,穷则思变。

幻灯9—10:安徽凤阳小岗村、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群众自行发动:1978年12月的一天夜里,安徽凤阳县犁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社员的代表聚集在村里一间屋里秘密写下了一张契约。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案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案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案第一篇: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案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案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实行改革开放D.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建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十一届三中全会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3.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否定的错误是A.“阶级斗争为纲”B.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C.“两个阶级和两条道路的斗争是主要矛盾”D.“两个凡是”4.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5.建国以来,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A.党的七届二中全会B.党的“八大”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五大”二、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文章尖锐地指出,“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解脱,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

这篇文章引起广泛的注意。

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和绝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

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主张“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情况,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大讨论?(2)经过讨论得出了什么结论?(3)这次讨论有什么意义?三、问答题1.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的相同核心点是什么?这两次决策实践结果有何差异?2.以下三位领导人分别是谁?他们在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参考答案一、1.D 2.C 3.D 4.B 5.C二、(1)否定“文革”,反对“两个凡是”。

伟大的转折初中历史教案

伟大的转折初中历史教案

伟大的转折-初中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事件;(2)掌握相关历史人物的功绩和影响;(3)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历史事件;(2)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3)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3)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第1课辛亥革命1. 历史背景2. 革命过程3. 历史意义第2课五四运动1. 导火线2. 运动过程3. 结果与影响第3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 解放战争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 开国大典第4课改革开放1. 邓小平南巡讲话2. 改革开放政策3. 成就与影响第5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党的十九大精神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3. 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场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氛围;2. 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剖析;3. 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体验心路历程,提高历史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历史知识测试:定期进行历史知识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评估其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的树立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采用与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相配套的教师用书;2.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3. 历史图片资料: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等资料;4. 历史视频资料: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视频资料,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5. 历史人物角色扮演道具:为学生提供相关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道具,增强课堂趣味性。

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大全

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大全

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大全第一章:遵义会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遵义会议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党的历史转折点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党性修养。

3. 引导学生学习党的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内容1. 遵义会议的背景:国民党五次“围剿”,红军长征初期面临的困境。

2. 遵义会议的过程:会议的组织、讨论和决定。

3. 遵义会议的意义: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遵义会议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对党的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遵义会议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遵义会议对党的历史转折点的认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回顾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遵义会议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介绍遵义会议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3. 讨论:分组讨论遵义会议对党的历史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总结:总结遵义会议的重要性,强调其对党的历史转折点的意义。

第二章: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和原因。

2. 培养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学习抗日英雄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百团大战、地道战、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2.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胜利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和原因、胜利意义。

2. 教学难点: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和原因、胜利意义。

2. 事例分析法:分析抗日英雄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英雄精神。

伟大的转折党史教案

伟大的转折党史教案

伟大的转折党史教案教案标题:伟大的转折党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包括党的成立、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等。

2. 理解这些转折点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早期斗争。

2. 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的重要性。

3.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

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共产党简史》等相关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源:用于展示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们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否了解过党的一些重要转折点?2. 激发学生兴趣: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转折点进行讨论和研究,例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轮流进行简短的展示,介绍所选择的转折点的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转折点,例如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进行深入分析。

2. 学生讨论:学生们就该转折点的影响和意义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四、多媒体展示(10分钟)1.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个转折点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观看和听取多媒体资源,学生们思考每个转折点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请学生们归纳和总结各个转折点的共同点和特点。

2. 评价:引导学生评价这些转折点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六、拓展活动(5分钟)1. 阅读拓展: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或书籍,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2.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以绘画、写作或其他形式,表达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理解和感受。

伟大的转折初中历史教案

伟大的转折初中历史教案

伟大的转折-初中历史教案第一章:辛亥革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辛亥革命的背景:清朝的衰落、民族危机的加剧。

2. 辛亥革命的过程: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辛亥革命的成功。

3. 辛亥革命的影响:封建帝制的终结、民主共和观念的普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的成功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3. 案例分析法:以辛亥革命为例,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貌。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清朝的衰落和民族危机,引发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兴趣。

2. 讲解背景:讲述清朝末年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为学生提供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3. 阐述过程:详细讲解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辛亥革命的成功等过程。

4. 分析影响: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封建帝制的终结、民主共和观念的普及等。

5. 讨论意义:引导学生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6. 总结课程: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五四运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五四运动的背景:巴黎和会的失败、国内的政治经济状况。

2. 五四运动的过程:学生的抗议活动、工人阶级的罢工、五四运动的胜利。

3. 五四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过程及其影响。

八年级历史教案伟大的转折

八年级历史教案伟大的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的知识有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形成的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宏观的历史感悟能力。

逐步形成历史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学习与展现历史、体会与体验历史、感悟与反思历史”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以语言叙述或讲故事、看视频材料等形式展现历史;以角色扮演、新闻报道和新闻述评等形式深入历史情境中去体验与体会历史,加深对历史的领悟和理解;以对历史的感悟和反思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增强对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实事求是我党纠正错误、开拓创新的根本思想路线,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权威,“不因人取言,不因人废言”的理性态度和健康情感;从“伟大的历史转折”中认识党的伟大,培养爱党情怀;通过正确评价毛泽东的是非功过和历史地位,培养冷静客观、一分为二地看到伟大历史人物的理性心态。

●教学重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伟大历史意义。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去理解其决策,从决策中去体会和分析伟大的历史意义;把内容和意义结合起来,以新闻报道和新闻述评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解。

从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增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

●教学难点难点:关于真理标准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两个“凡是”和真理的关系,真理和检验真理标准的关系,学生不容易理解。

教学中,通过剖析两个“凡是”的错误,最后让学生认识到:真理是多种的,但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悟升华。

教学方式:“学习与展现历史、体会与体验历史、感悟与反思历史”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导学(1)查找“转折”和“拨乱反正”词语意思,扎实而准确地掌握知识。

8、伟大的转折教学设计

8、伟大的转折教学设计

8、伟大的转折教学设计第一篇:8、伟大的转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背景:伟大的历史转折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的第八课,本课在整个单元中处于重要地位它“承上启下”,上承“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下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整个中国历史和世界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课,主要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内容,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这次会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学习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合作交流和探究能力,从上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看,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历史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不强,需在本学期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重大进展。

知识与能力:了解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的背景、内容、实质及意义;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表现及意义。

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掌握会议的内容、理解会议的深远影响与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模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对本课的知识点和疑难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教师出示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的分析历史和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的能力。

初中历史初二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初二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教学设计
5.观看一部与改革开放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厉害了,我的国!》、《改革开放40年》等,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观后感。
6.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思考以下问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改革开放的精神?”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分享各自的观点。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改革开放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以及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难点:分析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对外开放的层次和阶段。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引发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思考,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5.实践活动:
(1)辩论赛: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就改革开放的利与弊展开辩论。
(2)新闻发布会:模拟新闻发布会,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介绍改革开放的成果。
6.情感教育:
(1)讨论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与自己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7.总结评价:
(2)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改革开放的重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形成共识。
(2)汇报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4.史料分析:
(1)提供史料:给出改革开放时期的新闻报道、政策文件等史料。
(2)分析解读:让学生分析史料,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决策过程。
7.总结评价,反馈提高:在教学结束时,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同时,通过作业、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伟大的转折初中历史教案

伟大的转折初中历史教案

伟大的转折-初中历史教案第一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重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历史》相关章节。

2.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引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2. 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通过讲解革命的对象、动力、目标和策略等,让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情况。

3.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通过分析革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 课堂小结: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课件,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内容,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第二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

2. 掌握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3. 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

2. 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三、教学难点1. 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历史》相关章节。

2.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后的中国,引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

2. 讲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通过讲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等关键步骤,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

3. 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优势:通过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表现,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

4. 讨论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意义: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社会主义制度历史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计5: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设计5: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在全国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掌握关于整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历史意义。

2、过程和方法: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联系遵义会议等历史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归纳“左”倾错误思想的危害,树立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正确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高举邓小平理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准备一组图片请同学们观看,并请大家思考:这些图片分别反映了那些历史时期呢?2、问:上述那一段历史时期偏离正确方向最严重?对我国影响最大?3、文革何时怎样结束的呢?(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期盼春天的到来)(二)组织学习与探究新课一、乍暖还寒——两年徘徊1、“两个凡是”思想(投影)《两个凡是》文革结束了,大快人心,可是大街的墙上依然刺眼的红色大字“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提问:(1)当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为什么要坚持此方针?(2)“两个凡是”的主张是不是正确?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边看书边讨论,提示实质是继续文革的错误)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请同学们看书解决。

(教师略讲)(2)请一同学讲小马过河的故事,通过此故事让大家得出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过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春雷乍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播放视频)《伟大的转折》请同学们边看边结合课本收集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历史信息,记录下来。

(第8课伟大的转折)教案

(第8课伟大的转折)教案

(第8课伟大的转折)教案《第8课伟大的转折》教案学校:新民市罗家房学校姓名:林莹第8课伟大的转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背景、要紧内容、实质和重大意义。

〔2〕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掌握会议的要紧内容,理解会议的深远妨碍与伟大意义。

〔3〕识记加强民主与法制的表现与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采纳“主动·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

学生搜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相关材料,学会阅读、分析材料,运用材料的有效信息,概括这次讨论的主题和结果。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差不多观点,分析、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要紧内容与重大意义。

采纳学生分组讨论或辩论的形式,加深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的“伟大转折”这一结论的认识。

〔3〕学生依照搜集到的关于“个人崇拜带来的严峻后果”的相关材料,分组讨论,认识到加强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文化大革命”十年是建国以来我党犯的最严峻的“左”的错误,加深对邓小平既要防止右,更要警惕“左”的伟大论断的认识。

〔2〕认识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重大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不断地解放思想,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得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敢于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4〕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伟大转折的艰难性,珍惜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5〕民主与法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归纳党为推进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所做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教学步骤】【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背景:①改:通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存下许多严峻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记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②、理解邓小平再次复出对党和国家产生的深远影响,了解针对“两个凡是”在思想理论界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①、比较分析、完整领悟: 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②、综合归纳准确评价:归纳“左”倾错误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表现,评价其危害性,树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正确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唯物史观: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

②、民族复兴责任感: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经过了新时期实践的检验和证明。

我们必须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二、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伟大历史意义三、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作为朋友,我想知道在你身边有没有一些侵犯你合法权力的行为?对待这些违法行为该如何做?可见同学们有很强的法制观念。

但是你了解在我国那段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岁月吗?(文化大革命)是什么事件扭转了文革期间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局面、使十年文革中遗留的诸多问题得以解决?今天就让我们在《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中找寻答案吧。

【学案导学自主合作】请同学们结合学案中的[导学提纲]进行自学,并填写,在期间如有疑问同桌间、小组内交流解决,若仍有疑问记录并提交给老师,我们共同解决。

(老师在学生自学教材期间,巡视学习情况,并随时搜集把握学生的疑难问题,选取有代表性的、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课堂展示)【释疑解难展示提升】大家准备好了吗,下面让你一显身手,展示下你的预习效果。

十年文革使虽已结束,但中国并没有因此走出困境,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了文革后我国发展的两年的徘徊。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教学设计
(3)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3.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一阶段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意义,结合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转折。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意义及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历史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习兴趣。
3.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吗?它为什么会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如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党和国家面临的历史任务等。
2.详细讲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举措。
本章节通过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通过问题驱动、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增强国家观念、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对我国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转折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意义等方面可能仍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为我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大全

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大全

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大全第一章:辛亥革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和意义,认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水平。

3. 引导学生认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辛亥革命的背景:清朝的腐朽统治、民族危机加剧、民众疾苦等。

2. 辛亥革命的过程:武昌起义、各省响应、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等。

3. 辛亥革命的意义:结束封建帝制、开启民主共和、促进社会变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引发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兴趣。

2. 讲解背景:介绍清朝的腐朽统治、民族危机加剧、民众疾苦等情况,为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

3. 讲述过程:详细讲解武昌起义、各省响应、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等过程,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发展脉络。

4. 分析意义:阐述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开启民主共和、促进社会变革等意义,引导学生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

5. 讨论影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6. 总结全文:概括辛亥革命的过程和意义,强调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五四运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意义,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水平。

3. 引导学生认识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五四运动的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民众疾苦等。

2. 五四运动的过程: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精选5篇)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精选5篇)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课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内容,其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

这次会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是旧革命的总结、新革命的曙光;是旧思想的发展、新思想的开始.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是党在纠正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后,开始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因此本单元内容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也是整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解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意义);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口述史料的能力,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识图、填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通过了解邓小平的事迹,总结学习他身上的优秀的品质;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对外开放。

教学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地位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对课文中的事件,没有深刻的认识。

这节课主要靠教师吸引学生,打动学生。

三、教法和学法1、教法:采用互动、情境、讨论、探究、启发式教学法等。

2、学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归纳、看图、看影视,辩证分析,结合事实谈内心的感受。

四、教学工具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大家对这首歌非常熟悉了,你能说出歌词中“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人是谁吗?那“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的这个伟人是谁吗?从1978年冬天开始,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完成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伟大的转折+初中历史教案

伟大的转折+初中历史教案
伟大的转折 初中历史教案
汇报人: 202X-12-18
目 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评价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伟大的转折时期 的基本历史背景和主 要事件。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 重大决策和成就。
了解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 成和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 能力。
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分析“伟大的转折”如何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
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定义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 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
想教育的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传授新知识、新概念、新 原理等,以及需要学生记忆、理
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注意事项
讲授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 、系统性,要突出重点、难点和 关键点;同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判断和
作业反思
学生是否能够对作业进行 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意 见和建议。
THANKS。
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历史的能力 。
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悟和思 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认识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 成就。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认识到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只有不断探索和改革才能推动 社会进步。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认 识到集体智慧的重要性。
02
教学内容
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阐述真理标准问题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思想解放运动
分析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意义。“伟源自的转折”的影响结束文化大革命

伟大的转折初中历史教案

伟大的转折初中历史教案

伟大的转折-初中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

(2)掌握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和伟大贡献。

(3)认识解放战争胜利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运用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解放战争的进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尊敬和热爱。

(2)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解放战争的背景和意义(1)回顾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抗日战争的胜利、国共内战的爆发等。

(2)阐述解放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2. 解放战争的主要战役(1)辽沈战役:时间、地点、参战双方、战斗过程和结果。

(2)淮海战役:时间、地点、参战双方、战斗过程和结果。

(3)平津战役:时间、地点、参战双方、战斗过程和结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解放战争的主要战役及其胜利意义。

(2)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和伟大贡献。

2. 教学难点:(1)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2)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战略战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解放战争的背景、战役过程和胜利意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3. 展示法:学生展示查找的资料,如图片、地图等。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历史》相关章节。

2. 教具:电脑、投影仪、地图、图片等。

3. 资料:解放战争相关的历史资料、战役过程介绍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解放战争的学习。

(2)提问:同学们认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有哪些意义?2. 课堂讲解(1)讲解解放战争的背景和意义。

(2)讲解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时间、地点、参战双方、战斗过程和结果。

(3)强调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和伟大贡献。

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范文

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范文

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2)掌握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意义;(3)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3)通过演讲、写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情感;(2)培养学生珍惜和平、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意义;(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1)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2)三大战役的胜利原因及意义;(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解放了的中国》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感受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2)邀请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关于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的资料;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原因及意义;(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战争的必要性;(2)教师详细讲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过程,阐述胜利意义;(3)教师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4. 课堂互动(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场景;(2)邀请学生分享心得体会,谈谈对新中国成立的认识;5. 课后作业(1)绘制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意义的思维导图;(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四、教学反思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1)课堂参与度;(2)课后作业完成情况;(3)对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认识。

2. 教师评价:(1)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2)教学方法的有效性;(3)学生学习成果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案背景:伟大的历史转折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的第八课,本课在整个单元中处于重要地位它“承上启下”,上承“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下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整个中国历史和世界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课,主要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内容,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这次会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合作交流和探究能力,从上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看,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历史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不强,需在本学期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重大进展。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的背景、内容、实质及意义;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表现及意义。

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掌握会议的内容、理解会议的深远影响与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模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对本课的知识点和疑难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教师出示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的分析历史和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文化大革命”十年是建国以来我党犯的罪严重的“左”的错误,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大作用,得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敢于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
学习重点及措施:十一届三中全会。

措施:通过合作探究解决
学习难点及措施: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召开的内在联系,通过自学然后交流展示解决
教学方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讲解法、多媒体课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延伸探究
信息技术应用:对媒体课件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课前播放视频《万岁,毛主席》
师讲解:毛泽东是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导师。

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理论家和思想家,他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在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人民获得解放,当家做了主人,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1966年,毛泽东认为,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于是掀起了文化大革命,使国家出现了学生停课、工厂罢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在文革时期,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时的宏大场面。

那么这场运动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叫同学来评价一下:这场革命给党、国家、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科技教育、文化造成极大的破坏。

使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既然这场革命是错误的,它使我们国家政治混乱,社会生产力下降,科技教育文化遭到严重的破坏,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那么我们怎么对待它的错误呢?:及时的纠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八课伟大的转折来了解党是如何纠正错误,领导中国人民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

出示课题第八课伟大的转折
出示学习目标
第一部分解放思想大讨论
自主学习,要求:结合老师出示的问题,观看视频后及时阅读课本内容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并作出解答。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课本内容,结合教师问题锻炼学生采集信息的能力,综合概括的能力,提炼的能力。

学生通过以上分析,基本能答出下列问题:
1、两个凡是是什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地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遵循——华国锋)
2、它的实质是什么?(左倾错误)
继续推行这一思想会有什么影响?(思想僵化,迷信盛行,有可能亡党、亡国)
怎样突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导出下列问题:
3、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什么问题的大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4、为什么要进行大讨论,结果和意义各是什么?(原因:当时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继续推行“左倾”错误。

结果: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意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教师过渡:思想理论界展开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
想基础。

第二部分拨云见日——开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然后阅读课本第39页的两段文字完成下列任务:
(一)、每二人为一学习小组来分别报道这次盛会(记者、与会者)
要求:1、角色分工明确、声音宏亮
2、采访问题明确、具体、围绕十一届三中全会,易于回答
这一问题的设计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再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还有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二)、完成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问题的填空,整体感知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
地点:
内容: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历史意义:
教师过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人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出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衣”、“食”、“住”、“行”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看感受前后变化,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出来,这样既给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又培养了学生的采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从前后的变化很顺利地感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次伟大的转折。

出示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谈一谈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提示:从拨乱反正、伟大决策、社会主义道路、思想理论指导四个方面来分析)
同学们分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因为这个问题比较大,对答案进行四个方面的进行提示,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容易得出结论。

答案:1、对政治、组织、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从这次会议开始实行的。

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

4、中国现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从这次会议开始形成的。

历史纵横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VS十一届三中全会
从思想纠错方面: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文革时期的“左倾”错误。

从领导中心方面:遵义会议形成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中心的核心领导。

小试牛刀
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什么?
学生思考得出: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师过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要顺利进行经济建设,必须把文革时期的冤假错案进行拨乱反正,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人们已经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于是,在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全国人大也加紧了立法的工作。

出示材料:
材料: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8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

……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判和斗争,各级政协相继停止了一切活动。

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错误?”
如果你是政府智囊团的一员,你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邓小平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课本第40页找出下列问题
出示图片关于刘少奇的平反,和法律条文的制定,进一步了解对冤假错案地平反,制定的法律条文及产生的重要意义。

课堂小结
谈收获
谈谈你今天收获了什么?
学生思考后,分别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总结。

课堂练习
全面彻底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崭新历史时期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教师寄语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他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正是因为他在世界的影响,在1979年作为年度风云人物被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邓小平用他超乎常人的智慧和远见卓识,走到了中国政治的前台,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