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3中考《曹刿论战》阅读练习与答案
2023中考《曹刿论战》阅读练习与答案《左传》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 下列文言文句子和成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曹刿请见.见.缝插针B. 弗敢加.也雪上加.霜C. 下视其辙.如出一辙.D. 公问其故.故.弄玄虚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彼竭我盈,故克之。
10.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 选文开头点出“远谋”,后文多次写曹刿的“远谋”,“远谋”二字乃全文“眼目”。
B. “将鼓”“将驰”刻画出庄公的急躁冒进:“未可”“可矣”体现出曹刿对战况的精准把掘,表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才能。
C. 选文将曹刿与乡人进行对比,以突出曹刿爱国、护国的责任感和政治热忱。
D. 全文剪裁合理,笔墨精练,详写战争起因、曹刿首论,略写战争经过、取胜原因。
11. 曹刿和毛遂皆“古今奇人”,他们“奇”在哪里?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分析。
【链接材料】曹刿请见,毛遂①自荐,皆古今奇人也。
草茅下士,朝不列,燕不与②,急国家之难,奋义来前。
刿一出而齐师败,遂一出而赵纵合。
有此识见,故能鄙夷一切。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曰“公等碌碌,不足比数③”,直将千古庸流④,一齐抹倒⑤,有志者可以知所自处矣。
曹刿论战与公羊传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曹刿论争》与《公羊传》比照阅览操练及答案【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趁热打铁,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争》)【乙】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楚人济④泓而来,有司⑤曰:请迨⑥其未毕济而击之。
宋公曰:不行。
既⑦济,未毕陈⑧。
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宋公曰:不行。
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北。
(节选自《公羊传》)【注释】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
②期:约好时日。
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
④济:过河。
⑤有司:专门办理某种工作的官,这儿指宋国的子鱼。
⑥迨:趁着。
⑦既:尽,完了。
⑧陈:通阵,这儿是摆好战役行列的意思。
1.解说下列语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2分)⑴彼竭我盈,故克之克:⑵然后襄公鼓之鼓:2.下列语句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含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C.未尝不叹气怨恨于桓、灵也(《出师表》)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趁热打铁,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⑵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译文: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
你赞同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3分)答:5.阅览甲乙两段文字后,你以为宋国大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答:【答案】1.⑴打败(攻破)⑵伐鼓进军(答成伐鼓也算对)2.C(ABD三项均为介出场所,可译为在;C 项为介出目标,可译为对)3.⑴第一次伐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2次伐鼓时士气就衰减(削弱)了,第三次伐鼓时士气就耗尽(干涸)了。
⑵请趁着楚军还没有悉数渡过河的时分就攻击他们。
4.示例一:鲁庄公不鄙。
(1分)虽然鲁庄公缺少军事才干,但他可以礼贤下士,谦虚请教,听取正确的定见,终究获得长勺之战的成功。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和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和答案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5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2.解释下列加线词语。
(1)小惠未徧( ) (2)小信未孚( )(3)公将鼓之( ) (4)再而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选文详略得当,详写_________,略写_________,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5.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
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2019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 (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2. (1)通“遍”,遍及,普遍(2)为人所信服(3)击鼓进军(4)第二次3.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4.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双方交战的过程。
5. 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
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
④“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
曹刿论战练习题(附答案)
《曹刿论战》(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望其旗靡.()小惠未徧.()下视其辙.()遂.逐齐师()肉食者鄙.()牺牲玉帛.()肉食者谋.()夫.战,勇气也()jiàn mǐ biàn zhé suì bǐ bó móu fú(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我(军队)(讨伐,攻打)(2)齐师败绩(大败)(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不)(虚报夸大)(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诉讼案件)(即使)(明察)(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2、民弗从.也(服从,听从)彼竭我盈,故.克之(所以)战则请从.(跟从,跟随) 3、曹刿请.见(请求) 4、又何间.焉(参与)战则请.从(请允许我)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5、其.乡人曰(他的)6、肉食者谋之.(这件事)公问其.故(他,指曹刿)公与之.乘(代曹刿)望其.旗靡(他们,指齐军)登轼而望之.(代齐军)(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名作动,赐福,保佑)2、公将鼓.之(名作动,击鼓进军)(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玉帛古义:今义:2、忠.之属也古义:今义:3、可以..一战古义:今义:4、肉食者鄙.古义:今义:5、小大之狱.古义:今义:6、虽.不能察古义:今义:7、再.而衰古义:今义:8、又何间.焉古义:今义:9、必以情.:古义:今义:1.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2.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
3.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愿动词4.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义:轻视,看不起。
5.古义:诉讼案件、罪案。
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6.古义:即使今义:表转折的连词7. 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
8. 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
9. 古义:实情。
今义:感情。
(六)翻译句子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唐睢不辱使命比较阅读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1、解释句中的加点的词⑴又何间.焉()⑵肉食者鄙.()⑶弗敢加.也()⑷小大之狱.()⑸望其旗靡.()⑹牺牲..玉帛()⑺神弗福.也()⑻彼竭我盈.()⑼齐师伐.我()⑽小信未孚.()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公问其故.故.逐之B、下视.其辙吾视.其辙乱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能辩我是雄雌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⑴小惠未徧,民弗从也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⑶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⑷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⑸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4、文中曹刿高超的指挥才能表现在哪些地方?5、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备件是什么?6、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7、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曹刿什么样的特点?8、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9、“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10、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文中哪一句?11、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12、学了本文后,曹刿给你留下什么深刻印象?结合全文分析。
(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13、说说“我眼中的鲁庄公”14、文章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和。
15、本文的成语有哪些?16、据加点的字写出相应的成语齐人三鼓.望其旗靡.惧有伏焉故克.之三而竭.吾视其辙.17、课外收集古今战争史上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了解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与同学交流。
18、自古至今,有许多像曹刿一样在国家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指挥若定,为国家和平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
你知道的还有谁?任选一个,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事迹。
(50字左右)《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城关中心学校供稿参考答案:1、⑴参与⑵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⑶虚报⑷案件⑸倒下⑹指猪牛羊等⑺赐福,保佑⑻充满。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九年级下册
20《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小信未孚.()下视其辙.()夫.战()望其旗靡.()肉食者鄙.()2.重点实词解释。
(1)齐师伐我师:(2)又何间焉间:(3)肉食者鄙鄙:(4)小惠未遍遍:(5)弗敢加也加:(6)必以信信:(7)小信未孚孚:(8)虽不能察察:(9)战则请从从:(10)公将驰之驰:(11)既克既:(12)一鼓作气作:(13)三而竭竭:(14)彼竭我盈盈:(15)难测也测:(16)惧有伏焉伏:(17)望其旗靡靡:3.解释一词多义。
(1)故公问其故()故克之()(2)以何以战()必以分人()必以情()(3)从战则请从()民弗从也()4.解释加点词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今义:古义:参与(2)小大之狱.今义:监狱古义:(3)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4)肉食者鄙.古义: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5.指出加点词的用法并释义。
(1)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2)公将鼓.之名词作动词,6.重点句子翻译(1)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二、课内探究7.用课文原句填空。
(1)曹刿身为一介草民,却能冲破阻挠,坚持拜见鲁庄公去进谏的原因是“,”,这正印证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2)曹刿认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要取信于民。
鲁庄公“,,”的回答则表明他终于领悟到了这个道理。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4)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A.齐师伐.我伐.薪烧炭南山中B.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遂逐齐师.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公问其故.温故.而知新9.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鲁庄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的卑鄙。
B.曹刿对人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篇一」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2分)①公将驰之②望其旗靡【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彼竭我盈,故克之。
【小题3】节选的文段在阐述用兵方面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3分)答案【小题1】①驱车(追赶)②倒下(2分)【小题2】他们的勇气消失了而我军的士气正旺,所以战胜了齐军。
(2分)【小题3】第一问要点: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军事上要后发制人;(1分)第二问要点:(1)无论干什么事要善于分析;(2)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3)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2分)解析【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3】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篇二」一、基础知识1、请给下列句中加粗字注音:又何间焉小惠未徧牺牲玉帛辙乱旗靡肉食者鄙2、填空:⑴ 《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时期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体史书。
⑵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具体来说指的是。
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开始追击的时机是。
3、下列加粗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何以战B、必以情C、必以分人D、可以一战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⑴ 又何间焉古义:。
今义:。
⑵ 肉食者鄙古义:。
今义:。
⑶ 牺牲玉帛古义:。
今义:。
⑷ 小大之狱古义:。
今义:。
5、翻译下列句子:⑴ 小信未孚。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收获平台一、积累与运用1.解释下边各组加点字的意思。
⑴牺牲..玉帛()⑵小大之狱.()作出牺牲..()越狱.逃跑()⑶虽不能察,必以情.()⑷忠.之属也()以情.动人()忠.于人民()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含义,如有省略,在括号内补出省略的词。
⑴何以()战?___________ ⑵必以()分人。
____________⑶必以()情。
___________ ⑷可以()一战。
____________3、用课文原句填空:⑴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成语“一鼓作气”出自本文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曹刿所以让鲁军追逐齐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鲁国以弱胜强,打败齐国主要原因有哪些?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三、比较阅读: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B.吃苦在前,享受在后C.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D.实行仁政,取信于民2.甲文中最能表现曹刿“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的一句是___________。
《曹刿论战》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二)古文阅读(12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 (2 分)A.①又何间焉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B.①忠之属也②属引凄异C.①战则请从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D.①故逐之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解析】A.参与/夹;B.这一类/连接;C.请/请教;D.所以。
故选D。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2 分)A.①肉食者谋之②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①可以一成②以君之力C.①战于长勺②所患有甚于死者D.①登轼而望之②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解析】A.代词/无意;B.凭借;C.在/比;D.承接/却,转折。
故选B。
13.用现代双悟写出下面甸子的意思。
(4分)(1)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不同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判。
(2)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战,靠的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耗尽了。
【解析】考查文言文重点句子的翻译,且是课本原句,几无技术含量,只要听老师话认真训练了,都轻而易举。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2分)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
文言文《曹刿论战》《吕氏春秋赵简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6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丛分人。
对日:“小惠未褊,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赵简子①有两白骡而甚爱之。
阳城胥渠②住广门之馆,夜叩门而谒日:“主君之臣胥渠有疾,医教之日:‘得白骡之肝,病则止;不得则死。
”’门人入通。
董安于③侍奉于侧,愠日:“嘻!胥渠也,期④吾君骡,请即杀之。
”简子日:“夫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杀畜以活人,不亦仁乎 "于是召庖人⑤杀白骡,取肝以与阳城胥渠。
住无几何,赵简子兴兵而攻狄⑥。
广门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获敌首。
人主安能不好士 (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赵简子:晋大夫,名鞅,谥号简子。
②阳城胥渠l.复姓阳城,名胥渠。
③董安于:赵简子家臣。
④期:希冀,这里指想得到。
⑤庖人:厨师。
⑥狄:我国古代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名。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2)小惠未褊.,民弗从也( )(3)夫杀人以活.畜( ) (4)人主安能不好.士 ( )17.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3分)A.肉食者.鄙/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辍耕之.垄上C.董安于侍奉于.侧/躬耕于.南阳D.夜叩门而.谒日/然得而.腊之以为饵18.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句子。
(4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甲文用鲁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乙文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请用乙文中的例子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曹刿论战》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题)
(二)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①,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①(遍)也有版本写作“偏”。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齐师伐我伐薪烧炭南山中B.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遂逐齐师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公问其故温故而知新B(A中“伐”前者为“攻打”,后者为“砍伐”;B中“属”,二者均为“类”之意;C中“师”,前者为“军队”,后者为“老师”;D中“故”,前者为“原因”,后者为“旧的”。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战以塞忠谏之路也B.战则请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公与之乘何陋之有D.吾视其辙乱其真不知马也B(A中“C ”前者为“凭”,后者为“以致”;B中“则”,二者均为“就”之意;C中“之”,前者为代词,指“曹刿”,后者为句式倒装的标志;D中“其”,前者为“他们的”,后者为表强调的语气词。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C.本文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出来。
《曹刿论战》《马陵之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60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2题。
(12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乙】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到,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资治通鉴马陵之战》)9.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2分)A.望其旗靡孙子度其行B.公与之乘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C.彼竭我盈,故克之彼三晋之兵D.公将鼓之遂成竖子之名10.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彼竭我盈,故克之。
(2)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12.【乙】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看出孙子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13.长勺之战和马陵之战取胜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答案:二、阅读理解(60分)9.D ,2分。
10.(1)敌方的勇气已经穷尽了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2分。
(2) 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2分。
此题计4分。
11.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每处1分,共2分。
12.写孙子以减灶之法麻痹庞涓而战胜庞涓的故事,1分;有智慧(善用兵),1分。
《曹刿论战》《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文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列曰:“肉食者部,未能远
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乎,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总邪?民亦无总邪?王亦无总邪?”使者不说.,曰:
“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5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又何间.焉间:____________
(2)使者不说.说:____________
59.翻译下列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2)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60.曹刿认为“肉食者鄙”,从甲、乙两文来看,鲁庄公和赵威后是否“鄙”?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58.参与同“悦”,愉快
59.(1)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2)所以有舍弃根本而问末节的吗?
60.示例:鲁庄公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赵威后能以民为本,将民生放在首位,可见他们都有不“鄙”之处。
2022年部编版初中《曹刿论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20曹刿论战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1)肉食者鄙.()(2)弗敢加.也()(3)战那么请从.()(4)惧有伏.焉()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何以..战(怎么) B.必以信.(实情)C.小大之狱.(监狱)D.虽.不能察(虽然)3.以下各组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虽/不能察B.弗敢/加也C.公问其/故D.肉食者/谋之4.以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语言简练生动。
“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中的“将〞字传神地刻画了鲁庄公急躁冒进、驽钝鄙陋的形象。
B.本文记录了曹刿对战争的论述。
他强调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是以弱胜强的关键。
C.本文剪裁详略得当。
文章详尽地表达了交战双方的对峙与交锋,而对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那么写得比拟简略。
D.作者善于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
如写乡人的劝阻,就衬托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和“〞两句表现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和“〞的结局证明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2)与《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战术相近的《曹刿论战》中的句子是“,,。
,〞。
(3)《曹刿论战》中,表达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
(4)《曹刿论战》中能表达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5)《曹刿论战》中曹刿先下车观察齐军车印,再登高望齐军队形的原因是“〞。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那么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1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加粗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何以战B.必以情C.必以分人D.可以一战2.解释加粗的词语。
(1)未能远谋_____________(2)忠之属也_____________(3)公问其故_____________(4)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3.翻译句子。
(1)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认为长勺之战,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2.(1)谋划(2)类(3)缘故(4)振作3.(1)尽了自己本分内的事,可以凭此作战。
(2)第一次击鼓可以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意对即可)4.取信于民;详察敌情;上下一心;指挥得当;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宋公①。
与楚人期②。
战于泓③之阳,楚人济④泓而来,有司⑤日:“请迫⑥其未毕济而击之。
”宋公日:“不可。
”既⑦济,未毕陈⑧。
有司复日:“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宋公曰:“不可。
”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节选自《公羊传》)【注】①宋会:即宋襄公,宋国国君。
②期:约定时日。
③泓:水名,令河南柘城西。
④济:过河。
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
⑥追:趁着。
⑦既:尽.完了。
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彼竭我盈,故克之克:(2)然后襄公鼓之鼓: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2)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译文: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
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答: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师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参考答案:1.(1)战胜(攻破)(2)击鼓进军或击鼓2.C3.(1)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减(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枯竭)了。
(2)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的时候就攻打他们。
4.示例一:鲁庄公“不鄙”。
尽管鲁座公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够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取得长久之战的胜利,因此,鲁庄公“不鄙”。
示例二:鲁庄公“鄙”。
战前不知道如何准备,临战不会正确指挥,战后不知何以取胜。
因此,鲁庄公“鄙”。
5.宋褒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投有把握有利的战机。
(答成“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或“宋襄公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也算对)《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3阅读《曹刿论战》,按要求完成8—10题。
(9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A.有何间焉间:参与B.小惠未遍遍:遍及、普遍C.小信未孚孚:使信服D.虽不能察,必以情情:心情,这里指理解心情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D )(3分)A.何以战必以分人B.公将战将军百战死C.故逐之何陋之有D.乃入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A.本文语言简练生动。
“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中的“将”字传神地刻画了鲁庄公急躁冒进、驽钝鄙陋的形象。
B.本文记录了曹刿对战争的论述。
他强调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是以弱胜强的关键。
C.本文剪裁详略得当。
文章详尽地叙述了交战双方的对峙与交锋,而对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则写得比较简略。
D.作者善于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
如写乡人的劝阻,就衬托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11.把卷Ⅰ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穷尽了。
(2)彼竭我盈,故克之。
他们的士气已经穷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4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义。
(1)牺牲玉帛:()(2)公将鼓之:()(3)小大之狱:()(4)望其旗靡:()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最重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
这样,曹刿的__________和鲁庄公的__________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用文中的词句作答)4.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
你的看法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指猪牛羊等(2)击鼓进军(3)案件(4)倒下2.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土气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远谋;鄙4.从有功方面答: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
从无能方面答: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也可以把有功无能结合起来答。
(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5【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来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乙】夫是以天下可使为一身,天子之责,士民之贱,可使相爱。
忧患可使同,缓急可使救。
今也不然,天下有不幸,而诉其冤,如诉之于天。
有不得已,而谒其所欲,如谒之于鬼神。
公卿大臣不能究其详悉,而付之于胥吏①。
故凡贿赂先至者,朝请而夕得;徒手而来者,终年而不获。
至于故常之事,人之所当得而无疑者,莫不务为留滞,以待请属②。
举天下一毫之事,非金钱无以行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决雍蔽》)【注释】①胥( xu)吏:官府中的衙差小吏。
请属:请托,指打通关系。
9.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A.又何间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B.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C.今也不然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D.非金钱无以行之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10.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故凡贿赂先至者,朝请而夕得。
11.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
(3分)12.甲、乙两文中,统治阶级对待百姓诉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用原文回答)(2分)答案:9. B【解析】A间:参与/间离;B鄙:均为“目光短浅”的意思;C然:这样/……的样子;D以:来/认为。
10.(1)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
(2)所以凡是先行贿赂的人.(他的)请求早上提出,晚上就能实现(解决)。
11.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12.甲: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乙:公卿大臣不能究其详悉,而付之于胥吏。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6比较阅读下边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