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与蜗杆转动(35题)
齿轮传动及蜗杆传动复习题
齿轮传动及蜗杆传动复习题齿轮传动及蜗杆传动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在闭式蜗杆传动设计中,除进⾏强度计算外,还必须进⾏()A 磨损计算B .刚度计算C .热平衡计算D .稳定性计算2.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中,不正确的是()A .21t a m m =B .21t a αα=C .21ββ-=D .螺旋线⽅向相同3.⾼速重载齿轮传动中,当散热条件不良时,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是()A .轮齿疲劳折断B .齿⾯疲劳点蚀C .齿⾯磨损D .齿⾯胶合4. ⼀对双向运转的齿轮传动,⼯作时在轮齿根部所受的弯曲应⼒变化特征可简化为()A .对称循环变应⼒B .脉动循环变应⼒C .静应⼒D .⽆规律变应⼒5.对⽐较重要的蜗杆传动,最为理想的配对材料组合是()A .钢和铸铁B .钢和青铜C .钢和铝合⾦D .钢和钢6.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减少蜗杆头数,则传动效率()A .提⾼B .降低C .保持不变D .或者提⾼,或者降低7. 选择齿轮精度的主要依据是齿轮的( )A.圆周速度B.转速C.传递功率D.传递扭矩8. 对齿轮轮齿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是( )A.齿⾯要软,齿芯要韧B.齿⾯要硬,齿芯要脆C.齿⾯要软,齿芯要脆D.齿⾯要硬,齿芯要韧9. 在闭式蜗杆传动设计中,除进⾏强度计算外,考虑到相对滑动速度⼤,摩擦磨损严重,还需进⾏( ) A.磨损计算 B.刚度计算C.热平衡计算D.稳定性计算10. 开式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轮齿折断和齿⾯胶合B.齿⾯磨损和轮齿折断C.齿⾯点蚀和齿⾯磨损D.齿⾯胶合和齿⾯点蚀11. 在单向运转的齿轮上,如果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不够,⾸先出现疲劳裂纹的部位是( D )A.受压侧的节线部分B.受压侧的齿根部分C.受拉侧的节线部分D.受拉侧的齿根部分12. 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D )A.过载折断B.齿⾯胶合C.齿⾯点蚀D.齿⾯磨损13.设计⼀对渐开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不应圆整的参数是( A )A.分度圆直径B.齿轮宽度C.传动中⼼距D.齿数14. 蜗杆传动⽐的正确表达式为( C ) A.1221d d n n i == B.2121d d n n i == C.1221z z n n i == D.1221d d i =ωω= 15. 对闭式蜗杆传动进⾏热平衡计算的主要⽬的是( B )A.防⽌润滑油受热后膨胀外溢,造成环境污染B.防⽌润滑油温度过⾼⽽使润滑条件恶化C.防⽌蜗轮材料在⾼温下机械性能下降D.防⽌蜗轮蜗杆发⽣热变形后,正确啮合条件受到破坏16. 齿⾯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准则针对的齿轮失效形式是()A.齿⾯点蚀B.齿⾯胶合C.齿⾯磨损D.轮齿折断17. ⼀对相互啮合的齿轮传动,⼩齿轮1材料为40Cr ,⼤齿轮2材料为45号钢,啮合处的接触应⼒关系为()A.不确定B.2H 1H σ<σC.2H 1H σ>σD.2H 1H σ=σ18.计算蜗杆传动在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时,已知的参数是()A.传递的功率和传动效率B.蜗杆的转速和传动效率C.传动⽐和传动效率D.润滑油黏度和滑动速度19.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与齿轮传动类似,在闭式蜗杆传动中,最易发⽣的失效形式是()A.点蚀和磨损B.磨损和胶合C.齿根的弯曲折断D.齿⾯的塑性变形20. 对闭式软齿⾯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A .轮齿疲劳折断B .齿⾯疲劳点蚀C .齿⾯磨损D .齿⾯胶合21. 齿轮传动中,齿⾯接触应⼒的变化特征可简化为()A .对称循环变应⼒B .脉动循环变应⼒C .不变化的静应⼒D .⽆规律变应⼒22.选择蜗轮材料通常根据蜗杆传动的()A .传递功率B .滑动速度C .传动⽐D .效率23.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则传动效率()A .增加B .减⼩C .保持不变D .或者增加,或者减⼩24. 在蜗杆传动中,如果模数和蜗杆头数⼀定,减少蜗杆分度圆直径,将使( )A .传动效率降低,蜗杆刚度提⾼B .传动效率提⾼,蜗杆刚度降低C .传动效率和蜗杆刚度都提⾼D .传动效率和蜗杆刚度都降低25. 在设计计算单个渐开线齿轮的⼏何尺⼨时的基准圆是( C )A.基圆B.齿根圆C.分度圆D.齿顶圆26. 为了使⼀对齿轮在⼯作中不产⽣疲劳折断,进⾏校核计算的⽅法之⼀是保证( B )A.σF1≤[σF ]2,σF2≤[σF ]1B.σF1≤[σF ]1,σF2≤[σF ]2C.σF1≤[σF ]2,σF2≤[σF ]2D.σF1≤[σF ]1,σF2≤[σF ]1 27. 齿轮传动中的应⼒修正系数Y sa 主要考虑( D )A.轮齿的⼤⼩对轮齿弯曲强度的影响B.轮齿的形状对轮齿弯曲强度的影响C.齿根危险截⾯处产⽣的切应⼒和压应⼒对轮齿弯曲强度的影响D.齿根危险截⾯处过渡圆⾓引起的应⼒集中,以及齿根处切应⼒和压应⼒对轮齿弯曲强度的影响28. 闭式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 )A.齿⾯胶合或齿⾯疲劳点蚀B.齿⾯疲劳点蚀或轮齿折断C.齿⾯磨损或齿⾯胶合D.齿⾯磨损或轮齿折断29. ⼀对受稳定载荷作⽤并单向运转的齿轮传动,⼯作时在轮齿根部所受的弯曲应⼒变化特征可简化为( B )A .对称循环变应⼒B .脉动循环变应⼒C .不变化的静应⼒D .⽆规律变应⼒30. 为了实现两根相交轴之间的传动,可以采⽤( C )A .蜗杆传动B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C .直齿锥齿轮传动D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31. 与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复合齿轮形系数Y FS 值有关的参数是( C )A.⼯作齿宽bB.模数mC.齿数zD.压⼒⾓α32. 齿轮传动中,轮齿齿⾯的疲劳点蚀经常发⽣在( B )A.齿根部分B.靠近节线处的齿根部分C.齿顶部分D.靠近节线处的齿顶部分33.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B )A.m t1=m a2, αt1=αa2,γ=βB.m a1=m t2, αa1=αt2,γ=βC.m t1=m a2, αt1=αa2,γ=-βD.m a1=m a2, αa1=αt2,γ=-β(注:下标t 表⽰端⾯,a 表⽰轴向,1表⽰蜗杆、2表⽰蜗轮)判断题1.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之⼀是蜗杆的端⾯模数与蜗轮的端⾯模数相等。
刘:齿轮、蜗杆传动复习题
第七章齿轮传动一、是非题1、为了提高小齿轮的承载能力,通常取小齿轮的宽度比大齿轮宽度宽5~10mm.√2、相互啮合的齿轮,齿面接触强度一定相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一般不等。
3、在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中,相啮合的大小齿轮工作载荷相等,所以两者的齿根弯曲应力以及齿面接触应力也分别相等。
4、(对于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在保证接触和弯曲强度的条件下,应采用较小的模数和较多的齿数,以便改善传动质量,节省制造费用。
(提高重合度,提高传动平稳性)5、渐开线齿轮可通过轮齿的齿顶修缘来降低动载荷系数。
6、直齿圆锥齿轮平均分度圆的模数是标准的。
7、齿根所受的最大弯矩发生在轮齿啮合点位于单对齿啮合区最低(高)点时。
×8、设计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为了使尺寸尽量小,所以在公式中取大者代入计算。
齿面接触强度一定相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一般不等。
9、齿轮软、硬齿面以HB350为界,是因为软、硬齿面齿轮的设计准则不同。
√10、斜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中通常按齿轮齿数(当量齿数)查取Y FS。
×11、在圆锥齿轮强度计算中,一般按齿宽中点计算。
12、一般情况下,一对相啮合齿轮中,小齿轮许用强度较大齿轮许用强度高。
13、在闭式齿轮传动中,一般需按弯曲疲劳强度,接触疲劳强度设计校核脆性材料齿轮。
√14、齿轮在悬臂布置时一般选较大齿宽系数。
15、齿面点蚀是润滑良好的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常见的失效形式。
√16、对轮齿沿齿宽作适当的修形(鼓形齿),可以大大改善载荷沿接触线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17、齿轮的齿形系数Y Fa与模数无关,与齿廓形状有关。
√18、齿轮传动中,经过热处理的齿面称为硬齿面,而未经热处理的齿面称为软齿面。
×都需要热处理,硬齿面需要硬化19、为了减小Kβ值,应将齿轮制成鼓形齿。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20、影响齿轮动载荷系数的主要因素是圆周速度和安装刚度(制造精度)。
×21、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当齿轮直径不变,而减小模数增加齿数时,则降低了轮齿的弯曲强度。
蜗杆习题与参考答案
习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与齿轮传动相比较,不能作为蜗杆传动的优点。
A. 传动平稳,噪声小B. 传动效率高C. 可产生自锁D. 传动比大2 阿基米德圆柱蜗杆与蜗轮传动的模数,应符合标准值。
A. 法面B. 端面C. 中间平面3 蜗杆直径系数q=。
A. q=d l/mB. q=d l mC. q=a/d lD. q=a/m4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直径系数q,将使传动效率。
A. 提高B. 减小C. 不变D. 增大也可能减小5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1z,则传动效率。
A. 提高B. 降低C. 不变D. 提高,也可能降低z,则滑动速度。
6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1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增大也可能减小z,则。
7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减少蜗杆头数1A. 有利于蜗杆加工B. 有利于提高蜗杆刚度C. 有利于实现自锁D. 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8 起吊重物用的手动蜗杆传动,宜采用的蜗杆。
A. 单头、小导程角B. 单头、大导程角C. 多头、小导程角D. 多头、大导程角9 ★蜗杆直径d1的标准化,是为了。
A. 有利于测量B. 有利于蜗杆加工C. 有利于实现自锁D. 有利于蜗轮滚刀的标准化10 蜗杆常用材料是。
A. 40CrB. GCrl5C. ZCuSnl0P1D. LY1211 ★蜗轮常用材料是。
A. 40Cr B.GCrl5 C. ZCuSnl0P1 D. LYl214 蜗杆传动的当量摩擦系数f v随齿面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15 提高蜗杆传动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zA. 增大模数mB. 增加蜗杆头数1C. 增大直径系数qD. 减小直径系数q16 闭式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 蜗杆断裂B. 蜗轮轮齿折断C. 磨粒磨损D. 胶合、疲劳点蚀17 用计算蜗杆传动比是错误的。
机械原理试题和答案
3 . (10分)图中所示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组成的传动装置。
动力由Ⅰ轴输入,蜗轮4为右旋齿,试求:(1)为使蜗轮4按图中n 4方向转动,确定斜齿轮1的转动方向。
(2)为使中间轴Ⅱ所受的轴向力能抵消一部分,确定斜齿轮1和齿轮2的轮齿旋向。
(3)在图中画出齿轮1和蜗轮4所受的各分力方向。
III4. 分析题(5分)根据图中注明的尺寸,判断各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a ba ;b五、计算题(25分)1.计算图示两机构的自由度(5分)。
2.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 1=z 4=40,z 2=z 5=30,z 3=z 6=100,求:i 1H 。
(8分)答案3. (共10分)图中所示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组成的传动装置。
动力由Ⅰ轴输入,蜗轮4为右旋齿,试求:(1)(2分)为使蜗轮4按图中n4方向转动,确定斜齿轮1的转动方向。
答:转向如图,箭头下上。
(2)(2分)为使中间轴Ⅱ所受的轴向力能抵消一部分,确定斜齿轮1和齿轮2的轮齿旋向。
答:斜齿轮1 左旋,斜齿轮2 右旋。
(3)(6分,每个分力1分)在图中画出齿轮1和蜗轮4所受的各分力方向。
4. 分析题(5分)根据图中注明的尺寸,判断各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a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五、计算题(25分)1.计算图示两机构的自由度(5分)。
11112831118=-⨯-⨯====n P P n H L2.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 1=z 4=40,z 2=z 5=30,z 3=z 6=100,求:i 1H 。
(8分)解:5.35.2446644311313=⇒-=--=-==⇒-=HH H H n nz z n n n n i n nz z i43n n = 06=n 75853*******... =⨯=⋅==⇒HH H n nn n n n i。
蜗杆传动_题目及答案 (3)
第四章 蜗杆传动一、简答题:(1) 在材料铸铁或MPa b 300>σ的蜗轮齿面接触强度计算中,为什么许用应力与齿面相对滑动速度有关?(2) 说明蜗杆头数1z 及蜗轮齿数2z 的多少对蜗杆传动性能的影响?(3) 闭式蜗杆传动为什么要进行热平衡计算?(4) 蜗杆传动有哪些特点?应用于什么场合?(5) 蜗杆导程角γ大小不同时,其相应的蜗杆加工方法有何特点?蜗杆传动以什么面定义标准模数?(6) 为什么要引入蜗杆直径系数?如何选用?它对蜗杆传动的强度、刚度、啮合效率及尺寸有何影响?(7) 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自锁条件是什么?(8) 影响蜗杆传动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导程角γ的大小对效率有何影响?(9) 为什么蜗杆传动只计算蜗轮齿的强度,而不计算蜗杆齿的强度?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蜗杆的刚度计算?许用应力如何确定?(10)蜗杆传动的热平衡如何计算?可采用哪些措施来改善散热条件?二、填空题:(1) 减速蜗杆传动中,主要的失效形式为 、 、 ,常发生在 。
(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变位的主要目的是 和 。
(3) 有一标准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已知21=z ,8=q ,422=z ,中间平面上模数mm m 8=,压力角020=α,蜗杆为左旋,则蜗杆分度圆直径=1dmm ,传动中心距=a mm ,传动比=i 。
蜗杆分度圆柱上的螺旋线角升γ=arctan 蜗轮为 旋,蜗轮分度圆柱上的螺旋角β= 。
(4) 蜗杆传动中,蜗杆导程角为γ,分度圆圆周速度为1v ,则其滑动速度sv 为 ,它使蜗杆蜗轮的齿面更容易发生 和 。
(5) 两轴交错角为090的蜗杆传动中,其正确的啮合条件是 , 和(等值同向)。
(6) 闭式蜗杆传动的功率损耗,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 和 。
(7) 在蜗杆传动中,蜗杆头数越少,则传动效率越低,自锁性越好,一般蜗杆头数取=1z 。
(8) 阿基米德蜗杆传动在中间平面相当于 与 相啮合。
(9) 变位蜗杆传动只改变 的尺寸,而 尺寸不变。
第六章-轮系计算题专项训练(附答案)
第六章轮系计算题专项训练(答案)1、如图所示,已知:z1=16,32,z2,=20,z3=40,蜗杆z3,=2,蜗轮z4=40,n1=800。
试求蜗轮的转速n4并确定各轮的回转方向。
2、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1、z2、z2'、z3、z4、z4'、z5、z5'、z6。
求传动比i16。
i162z4z5z61z2'z4'z5'3、图示轮系中蜗杆1为双头左旋蜗杆Z1=2,转向如图所示。
蜗轮的齿数为Z2=50,蜗杆2为单头右旋蜗杆Z2’=1, 蜗轮3的齿数为Z3=40, 其余各轮齿数为Z3’=30, Z4=20, Z4’=26, Z5=18, Z5’=46, Z6=16, Z7=22。
求i17。
i172Z3Z4Z5Z6Z71Z2'Z3'Z4'Z5'Z6=50*40*20*18*22/2*1*30*26* 46= 220.74、在习题图8所示的轮系中,已知z1=15 , z2=25 , z2’=15 , z3=30 , z3’=15 , z4=30, z4’=2 , z5=60, 若n1=500 ,求齿轮5转速的大小和方向。
(n 5=2.5 , 顺时针)2002151515603030254534231251=⨯⨯⨯⨯⨯⨯=='''z z z z z z z z n n ,)/(5.220050020015m r n n ===;齿轮5的方向可以画箭头确定。
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 1、z 2、z 2'、z 3、z 4、 z 4'、 z 5、 z 5'、z 6。
求传动比i 16。
6、如图所示轮系,已知122344524,46,23,48,35,20,48z z z z z z z ''=======,1O 为主动轴。
试计算轮系的传动比15i 并确定齿轮5的转动方向。
蜗杆传动习题
1.为什么蜗杆传动的传动比i=z2/z1,而不能i=d2/d1? 2.蜗杆传动的优点和缺点
3.何谓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何谓蜗杆传动中蜗杆直径系数q?
4.闭式蜗杆传动的功率损耗一般包括哪三部分? 传动的总效率,主要取决于哪种效率?
5.蜗杆为什么要进行热平衡计算?若不满足应采取什么措施? 6.说明闭式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7.蜗杆传动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自锁条件是什么?
。
4. 阿基米德蜗杆的轴向剖面内的齿形为 。 A、渐开线 B、直线形 C、曲线 D、圆形
5.蜗杆传动的总效率,主要取决于( )时的效率。 A.轴承摩擦损耗; B. 啮合摩擦损耗; C.加装风扇损耗; D. 溅油损耗。
6.蜗杆传动中,蜗杆的 模数和蜗轮的端面模数相等,并为标准值。 A、轴向 B、端面 C、法向 D、标准 7.在蜗轮齿数不变情况下,蜗杆头数 则传动比大。 A、少 B、多 C、零 D、偶数
1.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蜗杆上,哪个模数应符合标准值?b A、端面模数 B、轴向模数 C、法向模数 D、齿顶圆上的模数 2.蜗杆传动中,进行热平衡计算, 是为了防止 。 A.过度磨损 B.过热产生胶合 C.产生塑性变形 D.发生疲劳点蚀 3.以下材料中不适合做蜗杆的是 不适合制造蜗轮的材料是
HT200,40Cr
6.蜗杆传动中,如果模数和蜗杆头数一定,增加蜗杆分度圆直径, 将使传动效率降低,蜗杆刚度提高。 7.蜗杆的传动效率与蜗轮的齿数有关。 8.蜗杆传动中,为了获得好的散热效果,常将风扇装在蜗轮轴上。 9.因为蜗杆实际上是一个螺杆,所以蜗杆传动平稳而且无噪音。
10.蜗杆传动的效率低,发热量大,因比还必须进行热平衡计算。
Z1 Ⅰ 试求: n1 1)为使轴Ⅱ上的轴承所受轴向力最小, 蜗杆应为 旋, Z 蜗轮应为 旋; 2)在图上标出蜗轮的回转方向和轴向力的方向; 3)计算蜗轮上所受三个分力的大小。
(完整版)机械设计受力分析题
1.(10分) 如图4-1传动系统,要求轴Ⅱ、Ⅲ上的轴向力抵消一部分,试确定:1)蜗轮6的转向;2)斜齿轮3、4和蜗杆5、蜗轮6的旋向;3)分别画出蜗杆5,蜗轮6啮合点的受力方向。
1.(12分)(1) 蜗轮6的转向为逆时针方向;(2分)(2)齿轮3左旋,齿轮4右旋,蜗杆5右旋,蜗轮6右旋;(4分)(3)蜗杆5啮合点受力方向如图(a);蜗轮6啮合点受力方向如图(b)。
(6分)图4-12、传动力分析如图所示为一蜗杆-圆柱斜齿轮-直齿圆锥齿轮三级传动。
已知蜗杆为主动,且按图示方向转动。
试在图中绘出:(1)各轮传向。
(2.5分)(2)使II 、III 轴轴承所受轴向力较小时的斜齿轮轮齿的旋向。
(2分)(3)各啮合点处所受诸分力t F 、r F 、a F 的方向。
(5.5分)3.(10分)如图4-1为圆柱齿轮—蜗杆传动。
已知斜齿轮1的转动方向和斜齿轮2的轮齿旋向。
(1)在图中啮合处标出齿轮1和齿轮2所受轴向力F a1和F a2的方向。
(2)为使蜗杆轴上的齿轮2与蜗杆3所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试确定并标出蜗杆3轮齿的螺旋线方向,并指出蜗轮4轮齿的螺旋线方向及其转动方向。
(3)在图中啮合处标出蜗杆和蜗轮所受各分力的方向。
(1)在图中啮合处齿轮1和齿轮2所受轴向力F a1和F a2的方向如图(2分)。
(2)蜗杆3轮齿的螺旋线方向,蜗轮4轮齿的螺旋线方向及其转动方向如图(2分)。
(3)蜗杆和蜗轮所受各分力的方向。
(6分)4.(15分) 解:本题求解步骤为;(1.)由I轴给定转向判定各轴转向;(2.)由锥齿轮4.5轴向力方向及Ⅲ、Ⅳ轴转向可定出3、6的螺旋方向;(3.)继而定1、2的螺旋方向;(4.)由蜗杆轴力Fa6判定Ft7,从而确定蜗杆转动方向;(5.)判别各力的方向。
5. 如图所示为一蜗杆-圆柱斜齿轮-直齿圆锥齿轮三级传动。
已知蜗杆为主动,且按图示方向转动。
试在图中绘出:(1)各轴转向。
(2)使II、III轴轴承所受轴向力较小时的斜齿轮轮齿的旋向。
机械设计习题五 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
作业五(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一、选择题1. 一对齿轮传动,小齿轮齿面硬度大于350HBS ,大齿轮齿面硬度小于350HBS ,传递动力时 。
A. 小齿轮齿面最大接触应力较大B. 大齿轮齿面最大接触应力较大C. 两齿轮齿面最大接触应力相等D. 与齿数、材料有关,不一定哪个大2. 两对齿轮的工作条件、材料、许用应力均相同,这两对齿轮的 。
A. 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均相同B. 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均不同C. 接触强度不同和弯曲强度相同D. 接触强度相同和弯曲强度不同3. 在确定齿轮传动中大小齿轮的宽度时,常把小齿轮的齿宽做得比大齿轮稍宽一些, 目的是 。
A. 使小齿轮的弯曲强度比大齿轮的高一些B. 便于安装,保证接触线长度C. 使传动平稳,提高效率D. 使小齿轮每个齿啮合次数4. 高速重载闭式齿轮传动中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
A. 轮齿疲劳折断B. 齿面磨损C. 齿面疲劳点蚀D. 齿面胶合5. 中、小功率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A. 轮齿疲劳折断B. 齿面疲劳点蚀C. 齿面磨损D. 齿面胶合6.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减轻和防止齿面点蚀发生的是 。
A. 提高齿面硬度B. 采用粘度低的润滑油C. 降低齿面粗糙度 C. 采用较大变位系数7. 齿轮传动中,轮齿疲劳点蚀,通常首先发生在 。
A. 齿顶部分B. 靠近节线的齿顶部分C. 齿根部分D. 靠近节线的齿根部分8. 齿轮传动中,齿面接触应力的变化特征可简化为 变应力。
A. 对称循环变应力B. 脉动循环变应力C. 静应力D. 不稳定变应力9. 一对标准渐开线齿轮作减速传动时,若两轮材料、热处理及齿面硬度均相同,则有 。
A. 12F F σσ<B. 12F F σσ=C. 12F F σσ>D. 12F F σσ≥10. 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轮1的模数m 1=5 mm ,齿数z 1=30;轮2的摸数m 2= 3mm ,齿数z 1=50,则齿形系数和应力校正系数的乘积Y F1Y Sa1 Y F2Y Sa2。
齿轮、蜗杆传动复习题
二、选择题 1、齿轮轮齿加工成鼓形,主要考虑载荷系数中 D。 A、KA B、KV C、Kα D、Kβ
2、通常齿面接触应力为 A。 A、脉动循环 B、对称循环 C、静应力 A D、不定
3、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齿轮时,应将 A、 H 1 与
中较小者代入设计公式。
H2
B、 F 1 与 F 2
C、 YF 1 与 YF 2
D、 F 1 YF 1 与 F 2 YF 2
4、闭式软齿面塑性材料齿轮的计算准则是C。 A、先按弯曲疲劳强度设计,再按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B、只按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C、先按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再按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D、只按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5、在齿轮结构中与轴配合的部分叫B。 A、轮幅 B、轮毂 C、轮缘 D、幅板
(1) H 1 与 H 2
(2) H 1 与 H 2
(3) F 1 与 F 2
答: (1)不相等,因为齿面节线处所产生的最大接触应力小于齿轮的许用接触应 力; (2)不相等,两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分别与各自的材料,热处理的方法及应 力循环次数有关,一般不相等; (3)不相等,在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中,由于 Z1Z2,配对齿轮的齿形系数,应力校正系数均不相等。
11、为了提高齿轮齿根弯曲强度应 C。 A、增大模数 C、增加齿数 B、增大分度圆直径 D、减少齿宽
12、对齿轮轮齿经硬化处理,齿轮的齿顶进行适当修缘,可以 B。 A、减少载荷分布不均 C、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 B、减少动载荷 D、使齿轮易于啮合
13、采用含有油性和极压添加剂的润滑剂,主要是为了减少 A。 A、粘着磨损; C、表面疲劳磨损; B、磨粒磨损; D、腐蚀磨损。
14、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其齿面接触应力 D。 A、小齿轮大 B、大齿轮大 D、相等
第20章 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
传动。
3、圆锥齿轮的分类
1)、按齿线形状分为:直齿,斜齿,曲齿。 较广泛
直齿
斜齿
逐渐被淘汰
曲齿
2)按啮合形式分为:
• 外啮合、内啮合、平面啮合。 • (见课本244页图20—13)
4、正确啮合条件:
• 两轮大端模数、齿形角相等,均为 • 标准值。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按啮合情况)分为:
A、外啮合齿轮传动 B、内啮合齿轮传动 C、齿轮齿条传动
相交轴传动:
A、直齿锥齿轮传动 B、曲齿锥齿轮传动
交错轴传动:
• A、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 B、蜗杆传动 • C、准双曲面齿轮传动
(2)按齿廓曲线分为:
• • • • A、渐开线齿轮传动 B、摆线齿轮传动 C、圆弧齿轮传动 (最基本、最普遍的齿轮传动—— 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B、齿面点蚀
齿面接触应力当超过疲劳极限时, 表面产生微裂纹、高压油挤压使裂 纹扩展、微粒剥落而形成麻点,这 种损坏现象称为点蚀。点蚀首先出 现在节线的齿根表面处。
C、齿面胶合
两齿面作相对滑动时, 粘住的齿面被撕破, 从而在齿面上沿着滑 动方向形成带状或大 面积伤痕。
措施:
• • • • • 选用粘度较高具有极压添加剂的润滑油。 采用较好的供油方式以保持热平衡的油量。 选用不同材质的硬化钢作材料。 选用不易粘着的材料。 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1、特点 1)每个瞬时接触线都不与轴线平行, 是倾斜的。 2)接触线长度由零逐渐增大,当达到 一定位置后,又逐渐缩短,直到脱离啮合 3)传动平稳,承载能力较大。(同时 啮合的齿数比直齿轮机构多) 4)产生轴向力,且不用作变速滑移齿 轮
2、主要参数
齿轮传动受力分析习题
1. 已知在某二级齿轮传动中,蜗杆1为主动轮,输出轴上的锥齿轮4的转向如下图所示,欲使中间轴上的轴承所承受的轴向力能部分抵消,试确定:(1)蜗杆1的旋向;(2)蜗杆1的转向;(3)蜗杆1、蜗轮2、锥齿轮3和锥齿轮4的轴向力F a1、F a2、F a3、F a4的方向,并将其标在图中。
(1)蜗杆的旋向:左旋(2)蜗杆的转向:顺时针(3)F a1、F a2、F a3、F a4的方向如图1. 已知在某二级直齿锥齿轮一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1轮为驱动轮,3轮的螺旋线方向如图所示。
为了使II 轴轴承上所受的轴向力抵消一部分,试确定1轮的转动方向。
并将各轮轴向力F a1、F a2、F a3、F a4的方向、4轮的螺旋线方向和1轮的转动方向标在图中。
(1)轮1的转向:向上(2)轮4的旋向:右旋(3)F a1、F a2、F a3、F a4的方向如图1) 单根V 带传递的最大功率max 4.82P KW =,小带轮直径1400d d mm =,11450min n r =,小带轮包角1152α=︒,带和带轮间的当量摩擦系数0.25v f =,试确定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ec F 、紧边拉力1F 和张紧力0F 。
解 求带运动的速度11400145030.35601000601000d d n v m s ππ⨯⨯===⨯⨯因为1000ec P F v =,故max 10001000 4.82158.8130.35ec P F N v ⨯=== 由公式(8.4)得 (0.253.14152180)10(0.253.14152180)11158.81 2.7181248.31212 2.7181v v f ec f F e F N e αα⨯⨯⨯⨯++=⋅=⋅=-- 由公式(8.2)得10158.81248.31327.7222ec F F F N =+=+= 20158.81248.31168.9122ec F F F N =-=-=2) 一普通V 带传动,已知:主动轮直径1180d d mm =,从动轮直径2630d d mm =,中心距1600a mm =,主动轮转速11450min n r =,使用B 型胶带4根,V 带与带轮表面摩擦系数0.4f =,所能传递的最大功率41.5P KW =。
齿轮和蜗杆传动练习题
齿轮和蜗杆传动练习题1.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z1=20,z2=40,小轮材料为40Cr,大轮材料为45钢,齿形系数Y Fa1=2.8,Y Fa2=2.4,应力修正系数Y Sa1=1.55,Y Sa2=1.67,许用应力[]σH1MPa=600,[]σHMPa2500=,[]σF1MPa=179,[]σF2MPa=144。
问:1)哪个齿轮的接触强度弱?2)哪个齿轮的弯曲强度弱?为什么?2P1=i1=1.512)当小齿轮安装在位置a、b、c各处啮合时,哪个位置卷筒轴轴承受力最小?(画出必要的受力简图,并作定性分析。
)6.2的=3mm,z2=57,β=14︒,齿轮3的参数m n=5mm,z3=21。
求:参数mn2、3的螺m n=2mm,2)如使II轴轴向力有所抵消,试确定z3、z4的螺旋线旋向(在图上表示),并计算F a3的大小,其方向在图上标出。
mnz1=18,n11)大齿轮螺旋角β的大小和方向;2)小齿轮转矩T1;z1=19,P=15kW,小齿轮转速2nn1=960r/min,小齿轮螺旋线方向左旋。
求:1)大齿轮螺旋角β的大小和方向;2)小齿轮转矩T1;3)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m m,α=20,α数z2度t19.某蜗杆传动,输入功率P1=2.8kW,转速n1=960r/min,z1=2,z2=40,m=8mm,d1=63m,α=20︒,传动当量摩擦系数μv=0.1。
求传动效率η及蜗轮、蜗杆受力的大小(用分力表示,忽略轴承摩擦及溅油损耗)。
20.一蜗杆传动的手动起重装置如图所示,已知起重量W=5000N,卷筒直径D=180mm,作用于手柄上的圆周力F=100N。
起重时手柄顺时针转动,手柄臂长L=200mm,蜗杆为阿基米德蜗杆,蜗杆头数z1=1,模数m=5mm,蜗杆分度圆直径d1=50mm,总传动效率η=0.4,试求:1)蜗杆和蜗轮的螺旋线方向;2)蜗轮齿数z2;3)蜗杆传动的中心距a。
机械设计习题库 齿轮传动、蜗杆传动
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一.判断题1.齿面塑性流动在主动轮节线附近形成凹槽。
()2.开式齿轮传动通常不会发生点蚀现象。
()3.齿宽系数Φd是齿宽b与齿轮直径d2比值。
()4.直齿圆锥齿轮传动以大端参数为标准值,因此在强度计算时以大端为准。
()5.多头蜗杆主要用于传动比大,要求效率高的场合。
()6.蜗杆直径系数q=d1/m,因和均为标准值,故q一定为整数。
()7.齿形系数Y Fa随着模数m的增大而增大。
()8.单头蜗杆头数少、效率低、发热多。
()9.齿面塑性流动在从动轮节线附近形成凸脊。
()10.在齿轮传动中,当功率P、转速n一定时,分度圆直径d越大,圆周力F t越小()11.蜗杆传动设计时,通常只计算蜗杆的强度,而不考虑蜗轮的强度。
()12.对每一标准模数,蜗杆的分度圆直径 d1的数目是唯一的。
()二.填空题1.实现两交叉(或相交)轴间的传动可以采用等传动。
2.称为蜗杆的直径系数。
3.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有齿面损伤。
齿面损伤又有、和等。
4.齿轮齿面塑性流动在主动轮节线附近形成;在从动轮上节线形成。
5.在蜗杆传动中要进行温度计算是考虑到。
三.单项选择题1.在一个传递动力的蜗杆传动中,如果模数m已经确定,在选配蜗杆直径系数q时选取了较大的数值是由于()。
(a)为了提高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 (b)提高蜗杆的强度和刚度;(c)考虑到蜗杆的转速高; (d)考虑到蜗轮转速低;2.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的抗点蚀的能力,可考虑采用()方法。
(a)降低齿面硬度(b)加大传动中心距(c)减少齿轮齿数,增大模数 (d)提高齿面硬度3.齿轮传动中,为改善偏载现象,以使载荷沿齿向分布均匀,可以要取( )。
(a)变齿轮的材料 (b)增大齿轮宽度(c)增大模数 (d)齿侧修形4.下列圆锥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中,其中( )是不正确的。
(a)12d d i = (b)12sin sin δδ=i (c)12Z Z i = (d)12cos cos δδ=i 5.下列求蜗杆分度圆上螺旋升角(导程角)的公式中,( )式是正确的。
齿轮基本知识40问题及答案
齿轮基本知识40问题及答案(转)1.什么是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什么是定传动比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作用是什么?答:一对齿轮啮合传动,齿廓在任意一点接触,传动比等于两轮连心线被接触点的公法线所分两线段的反比,这一规律称为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若所有齿廓接触点的公法线交连心线于固定点,则为定传动比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作用;用传动比是否恒定对齿廓曲线提出要求。
2.什么是节点、节线、节圆?节点在齿轮上的轨迹是圆形的称为什么齿轮?答:齿廓接触点的公法线与连心线的交点称为节点,一对齿廓啮合过程中节点在齿轮上的轨迹称为节线,节线是圆形的称为节圆。
具有节圆的齿轮为圆形齿轮,否则为非圆形齿轮。
3.什么是共轭齿廊?答: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一对齿廓称为共轭齿廓。
4.渐开线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性质?答:发生线在基圆上纯滚动,发生线上任一点的轨迹称为渐开线。
性质:(1)发生线滚过的直线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
(2)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必切于基圆。
(3)渐开线上愈接近基圆的点曲率半径愈小,反之则大,渐开线愈平直。
(4)同一基圆上的两条渐开线的法线方向的距离相等。
(5)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在展角相同时基圆愈小,渐开线曲率愈大,基圆愈大,曲率愈小,基圆无穷大,渐开线变成直线。
(6)基圆内无渐开线。
5.请写出渐开线极坐标方程。
答: rk = rb / cos αk θk= inv αk = tgαk一αk6.渐开线齿廓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原因是什么?答;(1)由渐开线性质中,渐开线任一点的法线必切于基圆(2)两圆的同侧内公切线只有一条,并且两轮齿廓渐开线接触点公法线必切于两基圆,因此节点只有一个,即i12 =ω1 / ω2 = O2P / O1P =r2′/ r1′= rb2 / rb1 = 常数7.什么是啮合线?答:两轮齿廓接触点的轨迹。
8.渐开线齿廓啮合有哪些特点,为什么?答:(1)传动比恒定,因为 i12 =ω1 /ω2=r2′/r1′ ,因为两基圆的同侧内公切线只有一条,并且是两齿廓接触点的公法线和啮合线,因此与连心线交点只有一个。
蜗杆传动(含标准答案)
蜗杆传动一、判断题(正确 T ,错误 F )1. 两轴线空间交错成90°的蜗杆传动中,蜗杆和蜗轮螺旋方向应相同。
( )2. 蜗杆传动的主平面是指通过蜗轮轴线并垂直于蜗杆轴线的平面。
( )3. 蜗杆的直径系数为蜗杆分度圆直径与蜗杆模数的比值,所以蜗杆分度圆直径越大,其直径系数也 越大。
( )4. 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主要是进行蜗轮齿面的接触强度计算。
( )5. 变位蜗杆传动中,是对蜗杆进行变位,而蜗轮不变位。
( ) 二、单项选择题1. 与齿轮传动相比,( )不能作为蜗杆传动的优点。
A 传动平稳,噪声小B 传动比可以较大C 可产生自锁D 传动效率高 2. 在标准蜗杆传动中,蜗杆头数一定时,若增大蜗杆直径系数,将使传动效率( )。
A 降低B 提高C 不变D 增大也可能减小 3. 蜗杆直径系数的标准化是为了( )。
A 保证蜗杆有足够的刚度B 减少加工时蜗轮滚刀的数目C 提高蜗杆传动的效率D 减小蜗杆的直径 4. 下列公式中,用( )确定蜗杆传动比的公式是错误的。
A21ωω>=i B 12z z i >= C 12d d i >= D 21n n i >=5. 提高蜗杆传动效率的最有效方法是( )。
A 增加蜗杆头数B 增加直径系数C 增大模数D 减小直径系数 三、填空题1. 在蜗杆传动中,蜗杆头数越少,则传动效率越___________,自锁性越____________。
2. 有一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已知蜗杆头数21=z ,蜗杆直径系数8=q ,蜗轮齿数372=z ,模数mm 8=m ,则蜗杆分度圆直径_________________mm ,蜗轮的分度圆直径________________mm ,传动中心距________________mm ,传动比___________,蜗轮分度圆上的螺旋角_____________。
3. 阿基米德蜗杆传动变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齿轮传动蜗杆习题
22设计圆柱齿轮传动时,通常使小齿轮的宽度比大齿轮的宽一些,其目的是 _僻 1 使小齿轮和大齿轮的强度接近相等 2 为了使传动更平稳
√(3)为了补偿可能的安装误差以保证接触线长度
24齿轮接1 触强齿度轮计副算强中度的的弹极性限系(数√2Z)E反齿映轮了副材料的弹对性模齿量面和接泊触松应比力的影响。
2 齿轮副材料的弹性极限(4)齿轮副材料的硬度
。
√(1) 齿轮精度和齿轮圆周速度 (2) 外载变化情况 (3)模数和齿数
2、一对渐开线闭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主从动轮均为软齿面,
最容易发生
。
√ (1) 点蚀 (2) 胶合 ( 3) 磨损 (4) 断齿
3、为了提高齿轮的接触强度应———。
(1) 增大模数,中心距不变 (√2)增大中心距 (3)中心距不变,增大齿数
24、已知直齿圆锥齿轮传动,小齿轮所受三分力为1628N,246N,539N,则
Ft2=
N,Fa2=
N,Fr2=
N
Fr1=Ft1tgαcosδ1Fa1=Ft1tgαsinδ1Ft1>Fr1>Fa1Ft2>Fa2>Fr2
25、展开式两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为使中间轴上两齿轮的轴向力
部份抵消,应使两轮的旋向
√
7、一对相互啮合的渐开线降速齿轮,小齿轮齿面硬度为HB1>350,
大齿轮齿面硬度为HB2<350,在传递动力时
。a
)小齿轮齿面最大接触应力较大b)大齿轮最大接触应力较大
c)√两齿轮齿面最大接触应力相等d)与齿数,材料有关,不一定
8、在下列参数中, 只须圆整为整数, 不需取标准值。
a)螺纹大径b)齿轮宽度√
(1)整体淬火;(√2)渗碳淬火;(3)调质;(4)表面淬火
综合题
综合题1、设计一破碎机装置用的V带传动。
已知:动力机为Y112M-4异步电动机,电动机额定功率P=4KW,转速n1=1440rpm,传动比i=2,两班制工作,希望中心距不超过600mm。
2、分析图2-1中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大齿轮受力,忽略摩擦损失。
已知:小齿轮齿数z1=21,大齿轮齿数z2=87,法向模数mn=3mm,中心距a=165mm,传递功率P=30kW,大齿轮转速n2=300r/min,小齿轮螺旋线方向左旋。
求:1)大齿轮螺旋角β的大小和方向;2)大齿轮转矩T2;3)大齿轮分度圆直径d2;4)大齿轮受力(用三个分力表示)的大小和方向,并在图上画出。
图2-13、设计用于矿石破碎机的一级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装置,主轴的转速,从动轴转速,输入功率。
每天工作16小时,预期寿命10年,每年工作250天。
有严重冲击,允许传动比误差5% 。
4.已知一对渐开线外啮合齿轮的齿数,实际中心距a'=325mm,m=20mm ,α=20。
,ha*=1。
试设计这对齿轮传动。
5、设计用于轻型球磨机的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箱中的高速级齿轮传动。
已知输入功率P=29kW,电动机转速n1=980r/min,传动比i=5.2,允许传动比误差±5%,工作环境有尘埃,二班制,每年工作250天,寿命10年,要求结构紧凑。
6、一闭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齿数Z 1=30,Z 2=90;模数m=3mm ;齿宽系数φd =1;若主、从动轮的许用应力分别为:[σH1]=700Mpa,[σH2]=650 Mpa ;载荷系数K =1.6;节点区域系数Z H =2.5;弹性系数Z E =189.9 Mpa 1/2 。
试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求该齿轮传动所能传递的扭矩T 。
注:σH =Z H Z E u bd u KT 211)1(2 ≤[σH ]7、某带式输送机如图7-1由圆锥-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组成,已知输送带的运动方向,试确定:电动机的转向?(3分)(2)要求Ⅱ轴上的轴向力较小时,两斜齿轮的螺旋线方向(4分)(3)画出斜齿轮1、2上所受的力(用受力图表示出各力的作用位置及方向)。
蜗杆习题与参考答案
习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与齿轮传动相比较,不能作为蜗杆传动的优点。
A. 传动平稳,噪声小B. 传动效率高C. 可产生自锁D. 传动比大2 阿基米德圆柱蜗杆与蜗轮传动的模数,应符合标准值。
A. 法面B. 端面C. 中间平面3 蜗杆直径系数q=。
A. q=d l/mB. q=d l mC. q=a/d lD. q=a/m4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直径系数q,将使传动效率。
A. 提高B. 减小C. 不变D. 增大也可能减小z,则传动效率。
5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1A. 提高B. 降低C. 不变D. 提高,也可能降低z,则滑动速度。
6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1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增大也可能减小z,则。
7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减少蜗杆头数1A. 有利于蜗杆加工B. 有利于提高蜗杆刚度C. 有利于实现自锁D. 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8 起吊重物用的手动蜗杆传动,宜采用的蜗杆。
A. 单头、小导程角B. 单头、大导程角C. 多头、小导程角D. 多头、大导程角9 蜗杆直径d1的标准化,是为了。
A. 有利于测量B. 有利于蜗杆加工C. 有利于实现自锁D. 有利于蜗轮滚刀的标准化10 蜗杆常用材料是。
A. 40CrB. GCrl5C. ZCuSnl0P1D. LY1211 蜗轮常用材料是。
A. 40Cr B.GCrl5C. ZCuSnl0P1D. LYl212 采用变位蜗杆传动时。
A. 仅对蜗杆进行变位B. 仅对蜗轮进行变位C. 同时对蜗杆与蜗轮进行变位13 采用变位前后中心距不变的蜗杆传动,则变位后使传动比 。
A. 增大B. 减小C.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14 蜗杆传动的当量摩擦系数f v 随齿面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15 提高蜗杆传动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
A. 增大模数mB. 增加蜗杆头数1zC. 增大直径系数qD. 减小直径系数q16 闭式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图示为一重物提升装置传动系统图,图示电机回转方向为重物提升时的回转方向。在重物提升时,根据受力和理性,试回答:
(1)当升降机上行时,电动机的转向(在图中标出即可);
(2)升降机上行时的速度v;
(3)升降机的最大载重量Q;
(4)蜗杆所受的各分力的大小及方向(方向在图中标出即可)。
解:当升降机上行时,电动机的转向n电如图(a)所示。
(1)因为传动比 ,所以有:
又因为卷筒3的线速度即为升降机上行的速度,所以:
(2)升降机的最大载重量Q为:
(4)根据轴的受栽情况,试分析轴II、轴III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轴;
(5)若蜗杆传动能自锁,试画出重物P停在空中时(蜗杆上没有驱动力)蜗轮所受的圆周力Fa及轴向力Fa2的方向。
解:
(1)蜗轮轮齿的螺旋方向为右旋,起吊重物时蜗杆顺时针转动。
(2)斜齿轮3为右旋,斜齿轮4为左旋。
(3)
(4)轴 、 均属于转轴
2)蜗杆1的转向;
3)蜗轮2和小斜齿轮3在啮合点所受各分力的方向。
解:
(1) 蜗轮2和蜗杆1的螺旋线方向均为右旋
蜗杆1的转向为顺时针方向
见图
(2)相当于齿轮4为主动轮,蜗轮转向相反了,但蜗轮所受各分力方向不变
10.图示手动提升结构,已知重物G=20KN,滚筒直径D=200mm,齿轮齿数z1=20,z2=60,蜗杆头数z3=1,蜗轮齿数z4=60,手柄A的转动半径R=160mm,齿轮传动效率 ,蜗杆传动效率 ,不计轴承效率,试求:
⑵啮合效率:
⑶
蜗轮受力方向如图示。
9.图示起重卷筒,由蜗杆传动——斜齿轮传动驱动卷筒吊起重物W。已知大齿轮4的螺旋线方向和提升重物W的运动方向如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将传动简图画在答题纸上,在图上标答案)为了使II轴上蜗轮2与斜齿轮3的轴向力能相互抵消一部分,试确定:
1)蜗杆2和蜗杆1的螺旋线方向;
蜗杆传动(15)、齿轮传动(20)共计:35题
1.如图所示为一蜗杆起重装置。已知:蜗杆头数 ,模数 ,分度圆直径 mm,传动效率 ,卷筒直径 mm,需要提起的重量 N,作用在手柄上的力 ,手柄半径 mm。试确定:
(1)蜗杆的齿数
(2)蜗杆所受的轴向力 的大小及方向;
(3)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
解:(1)通过手柄施加给蜗杆的驱动转矩为:
(5)见图
8.图示蜗杆传动装置,z1=2,m=4mm,蜗杆分度圆直径d1=40mm,蜗轮齿数z2=48;蜗杆主动,转速n1=960r/min,蜗杆功率P1=10KW,当量摩擦系数fv=0.08,压力角 ,求:(1)蜗轮转向;(2)啮合效率 ;(3)蜗轮受力的大小与方向(用图示)。
解:
⑴蜗轮转向为顺时针方向。
(2)图出斜齿轮2及蜗杆上各力( 、 、 )的方向。
解:
(1)齿轮2应该右旋,齿轮1应为左旋;
齿轮2转向即 ,齿轮1转向于 相反;
(2)见图:
6.图示为一手动绞车,按图示方向转动蜗杆提升重物G。要求:
(1)在图上画出蜗杆的螺旋线方向及用文字说明蜗轮的螺旋线方向;
(2)在图上啮合点处画出各力的方向(圆周力Ft,径向力Fr,轴向力Fa);
(1)按顺时针转动手柄A能提升重物,设计蜗杆旋向(在图上画出);
(1)试确定蜗轮轮齿的螺旋方向及起吊重物P时蜗杆的转动方向(说明并在图上画出)
(2)为使蜗轮与斜齿轮3的轴向力相反,试确定两个斜齿轮轮齿的螺旋方向;
(3)若蜗杆头数z1=1,蜗轮齿数z2=40,蜗杆分度圆直径d1=80mm,蜗杆直径系数q=10,斜齿轮传动比i34=3,蜗杆传动的效率 (其余运动件的功率损失忽略不计),卷筒5的直径D=300mm,起吊重量P=10000N,试求蜗轮端面模数m、蜗杆传动中心距a及起重时蜗杆所需的输入转矩T1的大小;
提升重物G所需要的蜗轮的转矩为:
由于 和 满足的关系式: ,因此有:
所以
(2)蜗杆所受的轴向力 为:的 Nhomakorabea向水平向右。
(3)当提升重物时,蜗轮逆时针转动,蜗杆所受轴向力水平向右,由于蜗杆右旋,所以,根据右手定则可以判断出手柄的转向为竖直向下(即从手柄端看为顺时针方向)。
2.如果所示为一升降机传动装置示意图。已知电动机功率 ,转速 ,蜗杆传动参数为 , , , , ,右旋,蜗杆蜗轮副效率 。设整个传动系统的总效率为 ,卷筒直径 。试求:
(1)确定两个斜齿轮及蜗轮蜗杆的螺旋线方向;
(2)并在图中标出各齿轮及蜗轮蜗杆所受各分力的方向。
解:
(1)轮1左旋,轮2及蜗杆z3右旋,蜗轮z4右旋。
(2)见图
5.图示为斜齿圆柱齿轮——蜗杆传动装置。已知:蜗杆的螺旋方向为右旋,其传动方向 如图,要求:
(1)欲使中间(II轴)所受轴向力最小,决定蜗轮及斜齿轮1,2的轮齿螺旋线方向及各轴转向。
(3)画出II轴上斜齿圆柱齿轮受力的三个分力的方向。
(4)画出II轴上锥齿轮受力的三个分力的方向。
解:
⑴首先由II轴上锥齿轮3的轴向力指向大端,即水平向右,得到II轴上斜齿轮2的轴向力水平向左,进而得到I轴上斜齿轮1的轴向力水平向右,按照I轴的转动方向,符合右手定则,故斜齿轮1的旋向为右旋,斜齿轮2的旋向为左旋。
(3)若蜗杆自锁,反转手柄使重物G下降时,请说明蜗轮上各作用力方向的变化情况;
(4)若已知:蜗杆头数z1=2,直径系数q=8,蜗轮齿数z2=60,m=8mm,就算蜗杆、蜗轮的分度圆直径d1,d2及传动的中心距离a。
解:
(1)蜗杆、蜗轮的螺旋线方向均为右旋
(2)见图
(3)蜗轮上各作用力方向不变
(4)
7.图示为某起吊装置中的阿基米德蜗杆——斜齿圆柱齿轮两极传动,蜗杆轮齿的螺旋方向为右旋,斜齿轮4与卷筒5固联成一体。
(3)对蜗杆进行受力分析,其各分力的方向如图(b)所示。升降机工作时电动机对蜗杆1的驱动转矩T1为:
蜗轮2所产生的转矩T2为:
所以,蜗杆所受的各分力的大小为:
3.如图所示机械传动系统,已知电机转向,试分析:(在图上画出或写出)
(1)为使II轴所受的轴向力最小,确定两斜齿圆柱齿轮螺旋线的方向。
(2)确定蜗轮旋转方向和螺旋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