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用案例

高中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用案例

高中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用案例案例背景高中化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的重要课程之一。

然而,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缺乏足够的实践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为了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将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应用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案例描述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增加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以下是一些整合应用案例的示例:1. 虚拟实验室使用计算机软件或在线平台创建虚拟实验室环境,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虚拟装置、调整实验参数,观察实验结果和数据变化,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这种虚拟实验室不仅可以节省实验材料和设备成本,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

2. 分子模型软件利用分子模型软件,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和分子结构。

学生可以通过拖拽分子模型、旋转分子结构,观察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化学反应的过程。

这种可视化的研究方式有助于学生形象地掌握化学概念和知识。

3. 互动教学平台利用互动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时互动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问题,学生通过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投票和回答。

通过实时统计和展示学生的回答结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反馈。

4.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教学视频、动画等),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呈现得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观看演示视频,了解实际应用和化学原理。

通过多媒体资源的使用,可以增加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 数据分析与展示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让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展示。

学生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数据表格、图表,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这种实践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

结论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整合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虚拟实验室、分子模型软件、互动教学平台、多媒体资源和数据分析与展示等整合应用案例的运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提升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案例

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案例

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案例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供更丰富和多样化的研究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案例。

1. 虚拟实验室模拟通过使用虚拟实验室模拟软件,学生可以进行各种化学实验的模拟,而无需使用实际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

虚拟实验室模拟不仅能够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还能提供实时反馈和错误修正的功能。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一个安全、实践性强的环境中进行化学实验,加深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技巧的理解。

2. 电子教材和多媒体资源传统的教科书往往无法提供足够丰富和生动的信息,而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电子教材和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材料。

电子教材可以包括实时更新的内容、生动的动画和图像、交互式练等,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升他们的研究效果。

多媒体资源可以包括化学实验视频、分子模型的三维展示、化学反应的模拟等,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和原理。

3. 在线研究平台和课堂互动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研究平台进行自主研究和练。

这些平台可以提供化学知识的系统整理和归纳,以及难度递增的试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展他们的知识。

另外,在课堂上,信息技术也可以通过使用电子白板、即时投票系统和在线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课堂互动和参与,提高研究效果和效率。

4. 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工具在化学实验中,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的工具。

学生可以使用传感器和计算机软件来进行数据收集,并通过图表、统计分析等方式来处理和展示数据。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5. 跨学科研究和探究信息技术可以促进高中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和探究。

例如,学生可以使用数学模型来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的速率或平衡常数;他们还可以使用计算机模拟软件来研究和模拟化学环境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这种跨学科研究和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本文将基于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进行案例分析。

信息技术可以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学习资料,如电子书籍、学习视频、在线课程等。

这些资源的丰富性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化学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

信息技术可以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

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实时交流,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惑、讨论问题等。

这样的交流平台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丰富多样的化学教学内容,如动画、模拟实验等,以图形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

通过这些多媒体教学材料,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过程的评估和反馈。

教师可以设计在线测验,通过电子评分系统实时记录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

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技术和软件应用,才能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并应用于教学。

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一定的设备和网络支持,因此学校需要提供先进的教育设备和稳定的网络环境。

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也会影响到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并进行教学过程的评估和反馈,信息技术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带来了便利和新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摘要】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如何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

利用虚拟实验软件进行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利用在线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利用智能手机应用辅助化学学习,使学习更加便捷和互动。

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结果。

利用在线讨论平台促进学生的互动和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信息技术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带来更多交互和个性化的可能性,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其整合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化学、整合案例、虚拟实验软件、在线资源、个性化学习、智能手机应用、数据分析软件、在线讨论平台、交互、学习兴趣、参与度、教育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深刻影响到各个行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整合信息技术资源,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兴趣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通过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讨论如何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意义,其中利用虚拟实验软件进行化学实验是其中之一。

通过虚拟实验软件,学生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操作,避免化学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利用在线资源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智能手机应用辅助化学学习能够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和利用在线讨论平台促进学生互动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信息技术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交互和个性化的可能性,整合信息技术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结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将在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正文2.1 利用虚拟实验软件进行化学实验利用虚拟实验软件进行化学实验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和高效的实验体验。

信息化教学融合实践案例(3篇)

信息化教学融合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融合实践,以“翻转课堂”模式为切入点,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深度融合。

本文将以我校化学教研组为例,介绍“翻转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二、案例实施1. 翻转课堂模式设计(1)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教学视频、课件、习题等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课件、完成习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了解。

(2)课中:互动交流,合作探究课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课堂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将课前自主学习所得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3)课后:巩固提升,拓展延伸课后,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发布拓展习题、实验报告等任务,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提高自身化学素养。

2.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1)教学视频: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制作或选取优质教学视频,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2)课件:教师利用PPT、Flash等软件制作课件,将知识点、实验步骤、习题等内容融入其中,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实验内容,制作实验指导视频或图片,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4)在线测试:教师利用在线测试平台,发布测试题,帮助学生检测学习效果。

3. 教学实践(1)课前自主学习教师选取合适的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化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等。

(2)课中互动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课前自主学习心得。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3)实验操作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实验技能,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4)课堂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实验成果,分享实验心得。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新形式和新趋势。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完美结合起来,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以一位高中化学教师为例,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

一、情境描述某校高二年级甲班开展本学期化学教学工作。

该班级有56名学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8人。

学生整体表现较为平均,但在知识掌握和实验操作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该班级的化学授课需要兼顾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讲解。

该班级的教学环境较好,有教室筒形台面,液晶电视和电子白板等信息化设备。

教师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并已经熟练掌握使用。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是关于《化学实验与设计》的授课。

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以下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安全与管理知识。

2. 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和化学配合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案根据教学目标,本次课程的教学方案安排如下:通过视频和PPT等形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管理方法,并展示实验室的基本装备和工具。

2. 实验设计讨论与实验操作演示(40分钟):教师在液晶电视上展示各种实验操作步骤与实验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

采用“学生做,教师指导”的模式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并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化学配合数计算方法进行梳理和讲解。

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各种实验现象的图表和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化学实验原理和计算方法。

4. 总结与反思(20分钟):结合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和学习效果,与学生进行互动性的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与设计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效果通过上述教学方案,教师成功地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了多种媒介与工具之间的有机融合。

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学生通过视频、ppt等形式全面了解了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管理方法,掌握了实验技能和化学配合数计算方法。

高中化学线上教学典型案例

高中化学线上教学典型案例

高中化学线上教学典型案例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人们接受教育的新方式。

网络教学也被很多学校应用到课堂上,其中化学也是普及程度相对较高的学科。

本文针对高中化学线上教学,介绍几个典型案例,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高中化学线上教学典型案例一:“联合分层教学”。

联合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按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点进行分层,让每一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内容的新型教学模式。

该模式结合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学习机会。

在线上的课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内容,并定期考核,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反馈,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线下的课堂则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实验操作实践,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学习的内容。

高中化学线上教学典型案例二:“双师课堂”。

双师课堂是由在线虚拟教师和实体教师组成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线虚拟教师主要负责授课和讲解,实体教师负责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学生学习及操作过程中给予帮助和反馈,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

高中化学线上教学典型案例三:“基于游戏的学习”。

基于游戏的学习法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互动式学习体验,这种方式通过将学习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游戏的学习法更具有趣味性,更容易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游戏角色的身份中全方位地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关于高中化学线上教学的三个典型案例,可以为我们开展网络教学提供宝贵的借鉴。

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结合网络、游戏等技术来组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接受教育,以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基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网络教学的一般性原则,即:利用网络技术来实现联合分层教学、双师课堂和基于游戏的学习,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支持,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及兴趣。

总之,网络教学是当下极为流行的学习方式,具有灵活、多样化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1. 引言1.1 背景高中化学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涉及到大量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往往面临着实验设备不足、安全隐患大、操作复杂等问题,而且在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较为枯燥乏味。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善高中化学教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实验室、多媒体课件、在线学习平台以及数据分析软件等工具逐渐被引入到高中化学教学中,为教师们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和学习资源。

这些信息技术工具能够使化学实验更加安全便捷、理论知识更加生动直观、作业布置和批改更加高效快捷、实验数据处理更加准确精细,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教育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环节,而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向。

信息技术可以为化学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直观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他们的学习领域,提升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

通过案例分析不同的应用情境,可以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方法和工具选择。

研究也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提升教师在化学教学中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本研究的实验验证和案例分析,可以为未来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提供更多实践经验和可行性方案,促进教育教学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为全面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中教育也不例外,化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结合高中化学课堂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优势,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益和质量。

1.提高课堂效率和兴趣利用信息技术为化学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和动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化学教学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维度上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2.丰富化学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增加了化学知识讲解、实验演示、案例分析等多个维度上的内容,从而提高了化学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学生拥有更多获取知识和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可以去开展更多的探究、实践和创新探索。

当学生们通过三维模型、虚拟实验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了解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就容易激励他们去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从而能更好的发挥他们自身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1.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教师利用计算机、视频、幻灯片,通过图形、音像、动画等形式,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和概念,加深记忆,并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某位化学老师希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和中和反应,就可以利用电子图书和多媒体编制相应的教学PPT,通过图形和动画演示,清晰、直观地解释反应原理、反应速度、反应等量关系等重点难点知识点。

在讲解完成后,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交互式操作,提出一些问题并进行答疑解惑,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2.网络课程的构建和开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中化学教师开始关注和开展网络课程的构建和开设。

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开设在线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够反复接触化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够为学生的复习提供便利和支持。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生动、有效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得化学知识的传授更加直观、深入和灵活多样。

下面以《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为例,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学生通过教科书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并进行基本的查找和对比。

这种传统的方式往往让学生感到乏味和枯燥,难以运用知识进行实践和拓展。

而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效。

老师可以通过电子屏幕或者投影仪将元素周期表展示给学生。

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周期表中的各个元素,包括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等信息。

老师可以通过翻转屏幕或者点击元素符号,展示元素的相关属性和特点,比如元素的电子构型、周期性趋势等。

这样的展示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有助于他们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含义和应用。

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者平板电子设备使用化学模拟软件,进行元素的组合和反应实验。

通过实验软件,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元素进行组合,并观察其反应结果。

这种实验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实践兴趣,更加强了他们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网络资源的整合,学生可以获取更加丰富的元素周期表教育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网站、视频和资料,进一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发展和应用。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向同学或者老师交流和分享。

这样的学习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在整合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和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和使用相关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评估能力。

教师还应关注教学过程的平衡,合理安排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有效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摘要】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模拟,帮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实验练习。

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化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利用在线平台进行化学作业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辅助化学实验数据处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

通过整合信息技术,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将会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可能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案例、虚拟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在线平台、数据分析软件、效果分析、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化学课程作为学生在学习中所接触到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可能会感到实验设备不足、实验材料昂贵、实验操作不够安全等问题。

化学知识的传授也存在着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特点,为化学实验提供了虚拟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在线平台和数据分析软件等工具,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生动的学习体验。

信息技术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知识传授。

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探索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目的意义高中化学课堂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重要场所,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的整合旨在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向数字化、互联网化靠拢。

而化学教育的特殊性质也逐渐得到了体现,比如化学模拟软件、化学数据资源的整合等手段,都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由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详细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方式。

1. 整合案例之pH计pH计是一种用来测量物质酸碱度的仪器,是化学实验必备的工具之一。

而市面上的普通pH计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使用起来相对复杂,对于初学者来讲,操作起来也很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配合相关软件实现pH值的测量。

具体步骤:教师先利用电子课件等工具,给学生展示如何使用pH计测量物质酸碱度。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使用“Virtual pH Lab”等模拟软件进行实验。

在软件中,学生只需要输入相应化学方程式或选择自己想要探究的化学反应即可自动测量pH值。

由此,学生可以快速的了解pH计的使用方法,真正做到亲身体验。

注:Virtual pH Lab是美国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的一个在线实验室,提供了大量有关pH计的实际示例和实验教材。

用户可以在其官网上免费使用。

2. 整合案例之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如图形、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传达教育内容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

而在化学课堂中,多媒体教学的常见方式包括动画演示、视频教学等手段。

这些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渠道实现高效、快捷的传递,使得化学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具体步骤:教师利用电子课件,将化学知识点以图文、音频等多种形式呈现。

比如,在学习离子反应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演示呈现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原理。

在学习化学实验的时候,可以录制实验操作快速演示操作过程,方便学生理解相关操作方法。

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学术报告、化学实验视频等教育资源。

这些多媒体素材可以有效地促进化学知识的吸收和掌握。

3. 整合案例之在线化学实验针对化学实验不够安全和成本过高等问题,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实行在线化学实验的形式,通过虚拟实验室等形式来取代传统的实验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以“硫酸的工业制法”为例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以“硫酸的工业制法”为例

一、研究背景“互联网+教育”的融合,其关键就是以“育人”为纽带,只有“育人”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

本文以“硫酸的工业制法”为例,进行了“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如此可使学生在收获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得到学科素养的提升,并利用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和优势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此可更好地实现新课标提倡的“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以“硫酸的工业制法”为例孙媛媛,王志庚,冯月新(唐山市第一中学,河北唐山063000)摘要:以“硫酸的工业制法”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将互联网与化学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融合,由此可创新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即在课前预习环节以课题为任务驱动,学生从网络上搜索信息,然后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学习微课;在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小组间交流———既有面对面交流,又可以在班级微信群中交流,扩大了交流范围;在教学评价环节,应用问卷星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如此评价数据更全面快捷,同时又可以应用于线上、线下教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硫酸制备;互联网;微信公众号;问卷星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 (2021)14-0054-04教学环节2课堂交流展示教学环节1利用微课、互联网自主预习教学环节3推进教学重、难点的学习教学环节4利用问卷星进行评价→→→培养表达、交往、合作的能力,获得学习的幸福感。

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推进“教、学、评”一体化教学。

培养整合信息、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励主动学习。

↓↓↓↓图1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资助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资源开发共享和教学模式的变革研究”(课题编号:1902019)研究成果。

. All Rights Reserved.在此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应该考虑到如下两个重要环节:(一)辅助课前教学设计进行课前预习的手段包括阅读课本、观看微课视频、网络搜索等。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开始引入新的技术手段,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中化学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学生对于信息化学习的需求,因此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教师们开始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网络互动学习平台的建设,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得以进一步优化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希望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揭示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为教师们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化学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丰富化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加生动和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信息技术还能够拓展化学教学的边界,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和交流空间。

探究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方式及其效果,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来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知识传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将具体介绍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一、引言1、虚拟实验室2、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化学教学内容以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得抽象的化学知识更加具象化。

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效果。

多媒体课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如视频资料、图表数据等,丰富化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习的多样性和效果。

3、网络资源网络资源丰富多样,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化学知识和学习资料。

通过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查阅关于化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前沿技术动态、国内外学术交流等信息,增强自己的化学意识和科学素养。

网络资源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工具和学习平台,如在线交流平台、虚拟学习社区等,提供学习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范围。

4、智能化学实验设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学实验设备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化学教学实践中。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自动化操作等方式完成化学实验的操作,减少学生的操作风险,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智能化学实验设备还可以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展示实验现象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验过程的科学性。

5、电子化学教材电子化学教材是以电子形式出版的化学教材,可以通过多媒体、超链接、互动等形式呈现化学知识,使学习更加便捷和高效。

电子化学教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学习,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如模拟实验、学习游戏、在线测试等,丰富化学学习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与传统纸质教材相比,电子化学教材更具有互动性和灵活性,更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和趋势。

三、案例分析某高中化学教师刘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了一系列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刘老师在实验课程中使用了虚拟实验室,为学生展示了一些传统实验无法完成的实验。

通过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模拟实验操作,观察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深化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而在高中化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整合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丰富化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交互式学习。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份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一、整合目标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

3. 提高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和效率。

4.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整合内容1. 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化学知识呈现给学生,比如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展示化学原理、反应过程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

2.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外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课外拓展,比如推荐化学网站、论坛、期刊等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化学知识,拓宽化学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 利用模拟实验软件进行虚拟实验在一些化学实验难以进行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模拟实验软件进行虚拟实验,让学生通过操作软件来模拟实验过程,达到实验效果。

4. 利用在线交流平台进行学生讨论教师可以创建在线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课堂外进行学习内容的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同提高化学学习的效果。

5. 利用电子教材进行课堂学习学校可以引进一些优质的电子化学教材,让学生通过电子教材进行课堂学习,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仅是整合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些内容和方法,具体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来选择适合的整合方式。

三、整合实施1. 整合信息技术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2.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程或者教学活动来整合信息技术,比如为每个化学知识节点设计相应的多媒体展示课件,利用网络资源设计课外作业,引导学生进行互联网学习等。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案例——《苯芳香烃》网络教学设计苍南中学王加奖【设计背景】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是教育事业进步的动力,信息技术的大量运用,必然给教育系统带来极大的变化。

而交互式的计算机系统结合网络多媒体技术,把课本和图形合而为一,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媒体资料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多媒体服务功能为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提供了可能性。

本人在组织《苯芳香烃》一节教学时,设计利用多媒体局域网及因特网资源组织教学。

【教学分析】内容分析苯是芳香烃典型的代表物,苯分子结构中的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学好苯的知识对学习苯的同系物具有指导作用,苯的结构的研究发现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很好的素材,一定要很好利用。

为突出重点和难点,第一课时重点进行苯的结构的教学,第二课时进行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性质的教学。

在对苯结构进行教学时可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把这一节课设计成网络教学,通过教师设计的网络课件以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索,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理解苯的结构,解决本节课的难点。

对象分析高二学生已经上过一年多的信息技术课,在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方面已经具备进行网络自主探究的能力。

苯环上碳碳间的这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和前面学过的烷烃和烯烃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一时很难理解,苯结构的知识不应该是老师强加给予的,而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获取的,这样印象会特别深刻。

媒体分析网络教室内的数十台电脑构成一个局域网,整个局域网与校园网接通,不仅在校内交流信息畅通无阻,而且可以访问因特网。

网络以其强大的主动性需求、交互活动方式、开放的空间与广泛的信息来源,启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潜能。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组成以及芳香烃的概念。

2.掌握苯的结构式并认识苯的结构特征。

3.理解共价单键的可旋转性。

能力方法目标1.培养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一化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高一化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高一化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将从高一化学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几个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在线实验模拟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但由于实验设备和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实验。

这时候,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利用在线实验模拟程序进行实验教学。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到实验数据。

这不仅方便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还能够减少实验化学品的使用量和实验设备的磨损。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化学知识。

案例二:多媒体教学材料化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和理论化,学生对于一些概念和实验现象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此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材料来辅助教学。

通过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运用,可以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和实验操作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同时,多媒体教学材料还能够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三:网络资源利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利用来扩展教学内容和拓宽学生的视野。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化学资料,进一步了解和探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领域。

此外,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知名教师进行网络课堂或网络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通过网络资源的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案例四:电子课件设计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设计相应的电子课件。

电子课件可以包括教学的内容、重点知识点的总结、实例分析、习题讲解等。

通过电子课件的呈现,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课件分享给学生,供其下载和学习,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复习。

高中化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4

高中化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4

高中化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4案例概述此案例旨在展示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相融合,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案例背景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中,包括教育领域。

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案例内容本案例的教学内容为酸碱中和反应。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通常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来研究相关内容。

但是,在此案例中,我们将引入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演示软件,如PowerPoint或Prezi,来展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实例。

通过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呈现,可以更直观地向学生解释抽象概念和复杂过程。

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在线研究平台来拓展学生的研究内容。

通过推荐相关网站、视频和应用程序,学生可以自主研究和探索更多与酸碱中和反应相关的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和问题解答,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此外,为了加深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可以设计一些虚拟实验或模拟实验。

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软件或在线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操作,并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来分析和总结相关知识。

最后,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设计一些在线测验或小组项目。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表格、在线问卷或合作文档等形式提交他们的答案和成果,教师可以及时地给予反馈和评价。

教学效果通过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融合,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2. 加深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和记忆。

3. 拓宽学生的研究资源和互动方式。

4. 提供及时的研究反馈和评价。

结论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相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更丰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演示、互联网资源、虚拟实验和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这种融合教学的方式将有助于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网络交互教学设计
温州市第十五中学 吴晓聪
【设计背景】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网络互动教学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供了可能。

网络上的知识日新月异,使学生可及时了解世界,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从中受到启发,萌生出创新的欲望和创新的意识。

通过动手还可培养创新的能力和实践的能力。

传统教学中最多只能使用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等知识载体形式,而国际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集图、文、音、像于一体,因而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沃土。

网络环境还可以实现个别教学或协作学习,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多媒体服务功能为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提供了可能性。

从而真正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正是试图通过这种教学实践,来建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从而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分析】 1、 内容分析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节内容在高中化学的第一章虽然没有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但是对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观点的确立,对于学生学习化学是十分重要的。

本节中有关理论的教学要求并不高,但重视对学生进行能量观点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而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由化学反应产生。

因此,研究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是非常重要的,进而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意识的教育。

学生仅仅了解书本的知识点是不够的,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教师必须补充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特别是能源问题,能源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必须加强网络知识的链接,增加阅读材料,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世界能源的现状。

2、 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的使用电脑的能力相对较弱,在计算机操作和知识引擎方面必须要进行课前
培训。

在该教学过程设计中,学生自行查找的网络信息较少,一般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行阅读指定的网页内容,学生通过 “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自主建构获取的知识点,然后对知识进行梳理,通过网络论坛进行反馈,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这样学生对知识特别深刻,也促进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方面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网
络自主探究的能力。

3、媒体分析网络教室,服务器与internet相连,多媒体网络自学课件,网络论坛及虚拟社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以及异同点;
2、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3、了解能源的现状,及目前世界上的能源开发情况;
能力目标
1、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本质方法,懂得用实验来研究化学概念的本质,同时培养学生实
验动手能力;
2、培养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小组合作、交流表达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世界及我国能源的现状的了解,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及“忧国忧民”的
意识。

2、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体会到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教学重点】
知识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能源的现状
能力重点:网络环境下学会自主学习
技术重点:网络交互课件、网络论坛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知识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能力难点:用实验来研究化学概念的本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技术难点: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体系的形成
【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
【设计思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类将进入信息社会,因而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教育方式都将随之而改变。

网络与教育的结合,将会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网络环境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在设计网络课件时首先采用丰富的图片信息如原子弹的爆炸、火箭发射等情景,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网络环境中教师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如目前世界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儲量的情况;1990年我国化石燃料和水电能源的消耗构成以及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耗增长情况。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习的要点,利用网络调用信息资料,自由浏览,或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相互交流形成共识,主要是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争论、甚至辩论,以此保持自己的知识,升华自己的认识。

教师也可调用某一学生的资料进行点评。

这样,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协作可在网络环境中实现,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网络互动教学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供了可能。

本教案设计了让学生讨论如何节约能源?如何更加有效的解决能源危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网络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增加了人们交往的机会。

大量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再加上即时交互式的探讨和宽松的研究环境,使认知的创新成为可能。

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教师活动不再是机械活动重复地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挖掘学生个人潜力,发展学生个体的创新活动。

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能够敏捷地接受新知识,同时能与已学的知识结合、重组、转换、迁移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网络交互式教学设计主要按照以下四步进行:
(一)情景导入:
1、展示各种图片如原子弹的爆炸、火箭发射等,让学生感受世界万物的能量状况
2、影片介绍第一颗原子弹的情况
(二)实验探究并提出问题:
1、通过实验提出什么反应是放热反应、什么反应是吸热反应?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出哪些化学反应是吸热的、哪些化学反应是放热的?
3、提出目前的世界能源现状的问题以及目前人类对化学反应中的能源利用情况
(三)自主学习中分析问题:
通过网络交互式课件提供学生目前世界能源的储量的现状以及我国与世界近几年的能源的消耗情况的网络资料,进入学生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在论坛中及时给以解释和评价。

(四)讨论学习中解决问题:
在学生论坛中提出如何解决能源危机,结合教师提供的网页资料学生在论坛中,提出合理利用和开发传统能源,和合理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等等方案,教师在论坛中及时给于评价。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挖掘学生个人潜力,发展学生个体的创新活动能力。

(五)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深入研究问题
网络课件中提出两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要求定时完成
【教学流程】
本课时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教学实录】
【教学反思】
1.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熟练进行网页浏览,关键词搜索,会应用网络论坛。

否则教学过程难以实施。

2.教师在该课时的教学中起引领的作用,教师必须布置一定的具体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对学生自主上网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行为,教师要及时制止,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切实落实。

3.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素养(日常获取以及使用信息的能力;能够感受个人的信息需求;主动寻求信息与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

【评析与思考】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新教材中新增章节内容,体现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密切联系。

现代能量离不开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问题,对于化工生产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是适宜用基于网络下教学的内容。

本案例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给教学方式的做了很好的定位——加强网络知识的链接,增加阅读材料,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世界能源的现状。

教学过程设计清淅:课前准备→情境导入→实验探究→问题提出→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入研究。

同时对学生情况与教学环境进行了理论说明与分析,使案例设计更具有现实性与可操作性。

特别在针对能源的现实问题,如能源的合理利用与新能源的开发,在组织形式和资源浏览及引擎方面进行引导,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并给予适当的评价,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较好地达成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

思考: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理解。

认为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就是学生能根据提出相关问题,能运用搜索引擎找到某一相关内容或文章的能力,实际上应为学生快速浏览能力、提练主要观点的能力、评价分析综合表述的能力、下载发布信息的能力。

2、知识的准备。

上课前的几分钟的交待,或提纲式的阅读作为学生的知识准备,这样既没有达到真正的知识准备,更没有内化为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知识的储备。

3、合作学习与探究。

形似分组讨论与探究,实为学生个人行为——自学或私聊。

组长形同虚设,代表发言只是个人已见。

缺乏真正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原因是教师的督促不利或学生参与意识谈溥。

4、自主学习的流放。

弱化教师的主体地位,并不是不进行监控与指导,否则课堂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方瑞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