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行为规范《讲礼节》
幼儿园大班礼仪规范教育教案
![幼儿园大班礼仪规范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25b1a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b.png)
幼儿园大班礼仪规范教育教案教学主题:幼儿园大班礼仪规范教育教学目标:1. 能够明确什么是礼仪及其作用,了解基本礼仪规范。
2. 提高幼儿的自我修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社交礼仪。
3. 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加强班级凝聚力。
教学重点:1. 了解礼仪与其作用;2. 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3. 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及社交礼仪。
教学难点:1. 如何使幼儿明白礼仪的意义;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3. 如何引导幼儿学会基本的社交礼仪。
教学方法:1. 活动导入法2. 讲授法3. 团队合作法4. 观察法5. 互动法教学时间:共5课时。
课程内容:第一课:幼儿园大班礼仪规范教育的导入活动目标:通过幻灯片播放、视频展示等形式,使幼儿形成对社交礼仪的初步认知,并明确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
活动内容:活动导入(5分钟)老师张贴一份礼仪标准表在黑板上,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幼儿讨论“礼仪”是什么,为什么要讲究礼仪。
教学过程(15分钟)老师通过幻灯片等形式展示基本的礼仪规范,例如如何行走、如何交流、如何谦让等。
教学总结(5分钟)老师再次强调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让幼儿明确认识到良好的礼仪规范对个人与社会的积极影响。
第二课:礼仪规范课活动目标:通过课程的讲授,让幼儿能够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活动内容:活动导入(5分钟)老师给幼儿讲解基本的礼仪知识,例如握手、行走、坐姿、用餐等。
教学过程(15分钟)老师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练习基本的礼仪规范,并给予指导和纠正。
教学总结(5分钟)老师让幼儿总结今天所学的礼仪规范,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去实践,用好的行为树立正面形象。
第三课:快乐游戏体验活动目标:通过游戏的体验,让幼儿在玩乐中体验和学习社交礼仪。
活动内容:活动导入(5分钟)老师介绍今天的游戏活动,并引领幼儿组成小组。
教学过程(20分钟)1.幼儿手拉手站成一圈,通过耳语让小猫在大家手中传递,团队协作,感受并练习团队合作和口传心授的社交技巧。
幼儿园大班礼仪的教案
![幼儿园大班礼仪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99c34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2.png)
幼儿园大班礼仪的教案1.1 设计背景:1.1.1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对于幼儿来说,学习礼仪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1.2 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和行为能力,是学习礼仪的最佳时期。
1.1.3 通过本教案,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培养良好的礼仪行为。
二、知识点讲解2.1 礼仪的基本概念:2.1.1 礼仪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所遵循的行为规范。
2.1.2 礼仪包括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公共场合行为等多个方面。
2.1.3 礼仪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和谐、顺畅。
2.2 幼儿礼仪的重要性:2.2.1 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2.2 礼仪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2.2.3 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3 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2.3.1 基本礼仪:如问候、感谢、道歉、告别等。
2.3.2 公共场合礼仪:如排队、不大声喧哗、不随意乱扔垃圾等。
2.3.3 餐桌礼仪:如使用餐具的正确方法、不浪费食物等。
三、教学内容3.1 基本礼仪:3.1.1 问候:学会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使用恰当的问候语。
3.1.2 感谢:学会在对他人提供帮助或得到帮助时说“谢谢”。
3.1.3 道歉:学会在犯错时主动说“对不起”,并知道如何表达诚意。
3.2 公共场合礼仪:3.2.1 排队:学会在公共场所排队等候,遵守秩序。
3.2.2 不大声喧哗: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
3.2.3 不随意乱扔垃圾:学会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保护环境。
3.3 餐桌礼仪:3.3.1 使用餐具的正确方法:学会使用筷子、刀叉等餐具,知道用餐的顺序。
3.3.2 不浪费食物:学会合理安排食物,不浪费。
3.3.3 餐桌礼貌:学会在用餐时不随意夹菜、不大声喧哗等。
四、教学目标4.1 使幼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
幼儿园大班社会:文明礼节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文明礼节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752aea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6.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文明礼节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是面向幼儿园大班的文明礼节教学,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文明礼节的基本概念、规范和意义,培养幼儿的规范意识、礼貌素养和集体意识,进一步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能正确识别并使用礼貌用语•能够意识到个人行为对集体的影响•能够尊重他人、友好待人,并逐步形成树立起小公民意识的意识•能够感同身受、关怀他人、支持他人并共同参与集体行动2. 教学内容2.1. 礼节与礼仪•什么是礼节,为什么需要有礼节•礼仪的基本规范和流程•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2.2. 社交礼仪•如何进行社交场合中的礼节表现•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流程•社交礼仪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影响2.3. 学校文明礼仪•学校中的常见文明礼仪•学校文明礼仪的实践意义和标准3. 教学方式本课程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其中包括:3.1. 活动式教学本课程将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具体的活动形式,以幼儿的实际生活场景为背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理解礼仪的定义和基本要素,并通过多种模拟活动练习和表演演绎,培养自己的文明礼节意识。
3.2. 观察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真实场景或视频,引导幼儿自我剖析和分析社交行为,了解自己行为举止的不足之处,从而同步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和处事态度。
3.3. 讨论式教学面对具体情境,幼儿可以经过与同伴和师生讨论,从多个方面、多个视角去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借此加深自己的礼仪意识,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3.4. 竞赛式教学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适当添加竞赛元素,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增强自己的参与热情和探究兴趣,同时会在竞赛中学习如何尊重他人、公平竞赛、接受裁决等,培养幼儿的竞争和合作精神。
3.5. 剪贴画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剪贴画,让幼儿可以亲手完成文化礼仪类主题的画作和构建游戏场地,既能够刺激幼儿的审美观,也能够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和动手能力。
大班社会教案:行为规范《讲礼节》
![大班社会教案:行为规范《讲礼节》](https://img.taocdn.com/s3/m/1b2cb15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8.png)
大班社会教案:行为规范《讲礼节》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礼节,学习基本的礼仪知识。
2.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纪律,遵守班级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好习惯。
3.发扬团结互助,尊重师长和同伴的良好风范。
教学重点1.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理解行为规范。
2.通过活动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提高学习的知识质量和带动课堂气氛。
3.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规范与礼节的重要性,培养他们遵守社会公德的好习惯。
教学内容知识讲解我们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各种各样的礼仪,例如应该怎么走路、怎么说话、怎样尊重师长和同伴等等。
这些都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人们需遵守这些规范,才能够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让人与人之间更加友好。
活动游戏1.游戏1:化妆游戏–活动目的:通过化妆游戏,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进行正确的化妆礼仪。
–游戏规则:让孩子们分成几组,每组由一名家长代表,要求家长带上必要的化妆工具,在规定时间内为孩子化妆,看哪组孩子化妆效果最好,最符合礼仪。
2.游戏2:面部表情游戏–活动目的:通过辨识面部表情,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在与人交往时,在面部表情方面做到得体合理。
–游戏规则: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不同的面部表情,要求孩子们快速地辨识并表演出这些面部表情,让孩子们学习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不同的面部表情。
3.游戏3:扮演角色游戏–活动目的:通过扮演角色游戏,帮助孩子们学习尊重异性、尊重自己,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言行得体。
–游戏规则:将孩子们分成男女两组,每组各选一名代表来进行扮演角色游戏。
男生需要扮演一个绅士,让女生感受到尊重;女生需要扮演一个淑女,让男生感受到尊重。
讲解实践在活动结束后,可以进行课堂讲解,将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为孩子们提供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学习,同时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对学习的心得体会,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礼仪知识。
教学方法1.教师授课、讲解。
2.肢体语言教学法。
大班小朋友社会礼仪活动教案
![大班小朋友社会礼仪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6aa67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6.png)
大班小朋友社会礼仪活动教案教案标题:大班小朋友社会礼仪活动教案目标:通过社会礼仪活动,培养大班小朋友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他们的社会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规范,例如问候、感谢、面带微笑等。
3. 培养大班小朋友的团队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4. 提升大班小朋友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社会礼仪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2. 社交礼仪规范的图表或海报。
3. 绘本或故事书籍,内容涉及社会礼仪。
4. 社交礼仪游戏和活动所需的道具材料。
课程安排:引入:1. 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发学生对社会礼仪的兴趣。
2. 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社会礼仪,为什么学习社交礼仪很重要。
主体:1. 概念讲解和探索:a. 通过绘本或故事书籍,向学生介绍社会礼仪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b. 分析书中的人物行为,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表现形式。
2. 社交礼仪规范学习:a. 列举常见的社交礼仪规范,例如问候、感谢、分享、尊重他人等,并进行图表或海报展示。
b. 通过示范和模拟,教授学生正确的礼貌用语和姿势姿态。
3. 社交礼仪游戏和活动:a. 利用社交礼仪游戏,例如角色扮演,邀请学生互相问候、合作分享玩具等。
b. 设计团队合作活动,例如协作完成一幅画、搭建一个小型建筑等。
c. 鼓励学生反思与表达,在活动结束后,与学生一起总结并分享他们感受到的团队合作和礼仪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制作社交礼仪宣传海报,展示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式。
结尾:1. 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强调社会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社交礼仪,互相帮助和尊重他人。
评估:1. 观察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社交礼仪的掌握程度。
2. 检查学生制作的海报,评估他们对社交礼仪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社会机构或社区,通过亲身经历感受社交礼仪的应用场景。
幼儿园大班之道: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案
![幼儿园大班之道: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f4ed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7.png)
幼儿园大班之道: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案幼儿园大班之道: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案导言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石,文明礼仪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必备素养。
而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大班阶段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案,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一、认识自我1. 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开始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同时也开始懂得尊重他人。
教师和家长应当引导孩子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身份和重要性,尊重他人的同时也学会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2. 活动示范:自我介绍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活动,让每位孩子有机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尊称、芳龄、兴趣爱好等,让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的同时也懂得如何向他人介绍自己。
3. 在活动中引导除了课堂活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引导孩子逐步认识自我,例如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小决定,包括选择衣服、玩具等,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自我认知。
二、文明用语与礼貌行为1. 文明用语的重要性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使用文明用语和礼貌行为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关键环节。
在幼儿园大班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养成礼貌用语的习惯,如“谢谢”、“对不起”等。
2. 活动示范:小组角色扮演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模拟生活场景,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和文明用语,如在遇到矛盾时学会说“对不起”和“谢谢”。
3. 家长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成为孩子良好行为的榜样,并且及时纠正孩子不文明用语和不礼貌行为,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和懂得感恩。
三、团队合作与社会交往1. 团队合作精神的建立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开始接触团队协作和社会交往,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团队合作,懂得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活动示范:小组游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和团队协作。
讲文明懂礼仪教案幼儿园大班
![讲文明懂礼仪教案幼儿园大班](https://img.taocdn.com/s3/m/a9c7592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1f.png)
讲文明懂礼仪教案幼儿园大班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明白礼仪的重要性。
2. 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礼仪小故事视频。
2. 礼仪行为图片。
3. 角色扮演服饰道具。
4. 礼仪歌曲《有礼貌的好宝宝》。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礼仪小故事视频,吸引幼儿注意力。
·提问:“你们觉得故事中的小朋友做得怎么样?”引导幼儿思考礼仪行为。
2. 学习礼仪知识·展示礼仪行为图片,如问候、排队、让座等。
·逐一讲解每种礼仪的含义和重要性。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每组选择一种礼仪行为进行表演。
·其他幼儿观看并评价表演,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4. 学唱礼仪歌曲·教师教唱礼仪歌曲《有礼貌的好宝宝》。
·让幼儿跟唱,通过歌声加深对礼仪的印象。
5. 总结与延伸·请每组幼儿分享自己学到的礼仪知识和感受。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礼仪,争做“有礼貌的好宝宝”。
四、活动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2. 教学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五、活动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评价他们对文明礼仪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礼仪,将礼仪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大班社会教案:行为规范讲礼节
![大班社会教案:行为规范讲礼节](https://img.taocdn.com/s3/m/b6342b1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0.png)
大班社会教案:行为规范讲礼节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讲礼节的重要性,认识行为规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能较好地掌握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明确课堂及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礼貌行为;3.提高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素养;4.促进幼儿的社交和沟通能力,开展互动和合作,构建和谐的班级社会。
二、教学过程1. 入门活动教师可通过问答、小游戏等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礼貌行为的兴趣,使幼儿对能够讲好礼貌行为充满期待、热情与好奇。
2.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举例引发幼儿对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礼貌行为的理解。
例如:“同学进入公共场所和教室时,应当说一声‘请进’;淋完雨后应当在家门口摇一摇伞,避免在房间里弄脏地毯和墙壁”。
引导幼儿对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礼貌行为进行思考和讨论。
3. 集中讲解教师通过幼儿可以接受的、实际的方式,详细讲解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礼仪礼节。
例如,“见到别人打招呼应当回答问候语;用完纸巾需要及时扔进垃圾桶”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幼儿亲身实践这些行为规范。
4. 小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为小组,让他们自己发布行为规范和礼仪礼节,为班级规章制度作出贡献。
通过小组讨论,让幼儿更加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纪律保持作出贡献。
5. 知识巩固教师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巩固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礼貌行为和基本礼仪礼节,例如,开展行为规范知识有奖问答、完形填空等游戏。
6. 课后练习教师留下课后续作,让幼儿整理总结本课的行为规范知识内容、体会礼貌行为重要,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其中内容的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行为规范和礼仪礼节以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让幼儿在生活中能够真正实践规范的行为,从而培养其良好的礼貌行为素质。
四、教学评估与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评估:1. 知识考察教师可通过问答等形式考察幼儿对行为规范的理解程度,以及幼儿是否能将学到的礼仪礼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大班社会教案行为规范讲礼节
![大班社会教案行为规范讲礼节](https://img.taocdn.com/s3/m/8156a0f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1.png)
大班社会教案行为规范讲礼节1、大班社会教案行为规范讲礼节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行为规范《讲礼节》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礼貌待人。
2.孩子们用文明的语言与人交流。
3.学习用餐、拜访朋友、交谈、聚会等场合的一般礼仪。
活动准备1、课件:到朋友家做客2、课件:给东西和接东西时的礼节活动过程一、导入观看课件:到朋友家做客1.到朋友家做客,要讲哪些礼貌用语呢?(1)见到大人的时候(2)大人给点心吃的时候(3)回家的时候2.你到别人家里做过客吗?做客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是怎样做的?二、展开1.理解礼节的作用(1)给东西和接东西的礼节给东西的小朋友怎样把东西递出去呢?剪刀铅笔小刀(用图片讨论和讲述。
)(2)你知道讲礼节有什么好处吗?总结:有礼貌会增进彼此的友谊,受欢迎。
2.联系生活,扩展思维。
提问:除了做客,你知道还有哪些时候要注意礼节?3.谈话:生活中的礼节。
(1)打电话时有哪些礼节?(2)与别人交谈时有哪些礼节?(3)观看演出时有哪些礼节?(4)穿衣服有哪些礼节?(5)与外国友人交往时有哪些礼节?(6)敲门时有哪些礼节?……小结: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节,在待人接物中注意遵循礼节,就会使对方感到愉快,产生好感,愿意与你交往;反之,就会使对方不快,甚至厌恶。
三、结束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讲礼节的好孩子,定期评选“礼仪之星”。
2、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认标志讲安全教案反思一、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乐于助人。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的能力。
3.帮助孩子认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主要知道:谨防触电,谨防中毒,禁止烟火。
4.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知道火灾后简单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张,并设法解决。
6.知道哪里有危险,不能去玩。
二、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一套。
2.一组自制的安全标志图片。
3. 彩笔、勾线笔、A4白纸三、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多媒体课件导入课题。
幼儿园大班行为规范教育:礼仪礼貌培养教案
![幼儿园大班行为规范教育:礼仪礼貌培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58cc5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2.png)
幼儿园大班行为规范教育:礼仪礼貌培养教案幼儿园大班行为规范教育:礼仪礼貌培养教案一、前言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礼仪礼貌素养一直备受重视。
特别是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处于认知和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进行礼仪礼貌培养教育。
本文将从幼儿园大班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礼仪礼貌的方法和实施教案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幼儿园大班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在幼儿园大班,孩子们开始接触更多的同龄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良好的礼仪礼貌素养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2. 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培养良好的礼仪礼貌,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调节情绪,培养自信心和责任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3. 传承社会文化传统在幼儿园大班,孩子们对社会文化传统有一定的认知。
通过礼仪礼貌教育,可以让他们了解并传承文化传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培养良好礼仪礼貌的方法1. 身教为先孩子们在模仿中学习,因此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礼仪礼貌规范,成为孩子的良好榜样。
2. 言传身教相结合除了通过言传,还要通过具体行动来引导孩子,比如教他们如何有礼貌地谦让、问候和道歉等。
3. 创设情境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创设各种情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礼仪礼貌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幼儿园大班行为规范教育:礼仪礼貌培养教案1. 教案名称:《有礼貌的小朋友》2. 目标:培养幼儿园大班学生良好的礼仪礼貌素养,提升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具体实施步骤:(1)情境创设在日常活动中,制定不同的情境,让孩子们模拟真实的社会场景,比如通过角色扮演让他们学会尊敬老师和与同学友好相处等。
(2)优秀榜样的共享老师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学生共享他们身边发生的有关礼仪礼貌的事例,以此来感染其他孩子。
(3)互动讨论组织孩子们一起讨论和共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礼貌实践,鼓励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五、总结与展望幼儿园大班行为规范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礼仪礼貌的培养更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大班社会礼仪活动教案
![大班社会礼仪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e9de8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4.png)
大班社会礼仪活动教案引言:社会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交交往中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习俗,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素质,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社会礼仪意识和技能十分重要。
本教案旨在为大班幼儿设计一场有趣而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礼仪活动,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社会礼仪知识和技能。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友善相处的意识;2. 提高幼儿的基本礼仪规范和礼仪技能;3. 通过互动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场地布置:在教室中设置几个不同的场景,如家庭、餐厅、学校等,用合适的装饰物品营造出真实的环境氛围;2. 角色扮演服装准备:准备一些角色扮演服装,如家长装、老师装、服务员装等,供幼儿选择使用;3. 礼仪物品准备:准备一些小道具,如餐具、名片等,用于教学示范。
三、活动流程:活动一:介绍社会礼仪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等形式,向幼儿介绍社会礼仪的含义和重要性;2. 通过寓言故事、视频等媒体资源,引导幼儿理解社会礼仪的应用场景;3. 引发幼儿对社会礼仪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动二:角色扮演体验1. 活动前,教师向幼儿介绍几个社交场景,如家庭聚会、餐厅用餐等;2. 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扮演服装,并组成小组,在不同场景中进行角色扮演;3.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对话交流,重点演示社交礼仪技巧,如问候、介绍、感谢等。
活动三:社交游戏1. 设计一些社交游戏,如"问候接龙"、"你好,您好"等;2. 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社交礼仪知识和技能;3. 游戏过程中,教师记录幼儿的表现,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活动四:创设社交场景1. 在教室中设置几个社交场景,如家庭聚餐、小型会议等;2. 幼儿分组,根据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对话;3. 教师引导幼儿展示社交礼仪,同时观察并指导幼儿在交往中的表现。
四、活动总结: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及收获;2. 引导幼儿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意见;3. 结合活动情境,反思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并采访幼儿对活动的感受;4.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运用所学的社会礼仪知识和技能。
大班社会教案:行为规范《讲礼节》
![大班社会教案:行为规范《讲礼节》](https://img.taocdn.com/s3/m/1bb9dd79d4d8d15abf234eb1.png)
大班社会教学计划:行为准则《讲礼节》
1.教育幼儿礼貌。
2.幼儿使用文明语言与人交流。
3.学惯用餐,访问朋友,交谈,聚会等的一般礼仪。
活动预备
1.课件:访问朋友的家
2.课件:用于提供东西和拾取东西的礼仪
活动程序
首先,进口
观看课件:去朋友家
你想在朋友家里谈什么礼貌的语言?
(1)当你遇到一个成年人
(2)当成年人吃零食时
(3)你回家的时候
你是别人家里的客人吗?我是客人时应该留意什么?你是如何做到的?
第二,扩大
1.理解礼仪的作用
(1)送礼和拾物的礼仪
送东西的小孩如何出去?
剪刀,铅笔,刀
(结合图片进展讨论。
)
(2)你明白礼仪有什么用吗?
摘要:仪式将增进互相的友谊,并遭到欢迎。
2.与生活联络,拓展思路。
咨询题:除了做客之外,你明白什么时候应该留意礼仪吗?
3.谈话:生活中的礼节。
(1)打时的礼节是什么?
(2)与别人交谈时的礼节是什么?
(3)观看表演时的礼节是什么?
(4)穿衣服的礼仪是什么?
(5)与外国朋友打交道时的礼节是什么?
(6)敲门时的礼节是什么?
简介: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礼节。
留意待治疗者的礼仪会让对方感到欢乐。
产生良好的感受,并愿意与您沟通;相反,它会让对方不欢乐甚至反感。
第三,完毕
教育幼儿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好小孩,并定期选择“礼仪之星”。
幼儿园大班礼仪教育:文明礼仪规范教案
![幼儿园大班礼仪教育:文明礼仪规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31258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1.png)
标题:幼儿园大班礼仪教育:文明礼仪规范教案在幼儿园大班的教育中,文明礼仪规范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仪规范,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幼儿的良好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展示一份幼儿园大班的文明礼仪规范教案。
一、目标通过本次礼仪教育活动,使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仪规范,懂得尊重师长、团结友爱、有礼貌、懂得与人共享。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礼仪1.1 简单介绍礼仪的概念和作用,让幼儿初步了解礼仪的重要性。
1.2 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展示一些典型的礼仪行为,让幼儿感受到文明礼仪的魅力。
2. 日常生活礼仪2.1 饭前洗手2.2 吃饭不挑食2.3 用餐礼仪2.4 洗漱整齐2.5 穿着整洁2.6 诚实守信3. 师生关系礼仪3.1 尊重师长3.2 听话好好学3.3 团结友爱3.4 善良助人4. 社交礼仪4.1 问候礼节4.2 懂得道歉4.3 懂得感谢4.4 懂得共享三、活动安排1. 观看视频和图片,展示典型的礼仪行为,让幼儿感受到文明礼仪的魅力。
2. 集体活动: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礼仪规范。
3. 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讨论什么是礼仪,为什么要遵守礼仪规范,以及身边的一些典型的礼仪行为。
4. 游戏互动:通过游戏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礼仪规范。
四、教学方法1. 观看: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到文明礼仪的魅力。
2. 模拟: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礼仪规范。
3. 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游戏:通过游戏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礼仪规范。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包括参与程度、表现积极性等。
2. 针对模拟角色扮演情景,观察幼儿模仿的对象和实际操作程度。
3. 结合小组讨论和游戏互动,了解幼儿对礼仪规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幼儿园大班礼仪教案
![幼儿园大班礼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fb026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4.png)
幼儿园大班礼仪教案课程目标:1. 培养幼儿基本的礼仪素养。
2. 培养幼儿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3. 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具准备:1. 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场景中的礼仪行为。
2. 彩色纸、彩笔和贴纸:制作礼仪宣言。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让幼儿谈论他们平时与爸爸妈妈、朋友或老师一起做过的有礼貌的事情。
2.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会讲礼貌和遵守礼仪规则的重要性。
展示礼仪行为:1. 准备不同场景的图片或卡片,例如: 向别人道谢、请别人合作、问候他人等。
2. 让幼儿观察每张图片,描述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并询问幼儿该如何做才算是礼貌的行为。
3. 提示幼儿,礼貌的行为往往包括微笑、说声谢谢等。
制作礼仪宣言:1. 给每位幼儿发放一张彩色纸和彩笔。
2. 引导幼儿思考并写下自己的个人礼仪宣言,例如:“我会说请、谢谢”、“我会礼貌地与朋友玩耍”等。
3. 提供贴纸让幼儿装饰他们的宣言,鼓励他们将宣言贴在教室显眼的地方,以便每天提醒自己。
角色扮演: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包括两名幼儿。
2. 给每个小组分发不同的场景卡片,例如: 请别人合作、向别人道歉等。
3. 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特定场景下正确的礼貌行为。
鼓励他们积极配合和展示自信。
总结活动:1. 回顾整节课学到的礼仪行为和重要性。
2. 强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刻记住自己的礼仪宣言,且用行动去落实。
3. 鼓励幼儿互相提醒和表扬他人的礼仪行为。
延伸活动:为了加深幼儿对礼仪的理解,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设置一些情境游戏,更多地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正确礼仪行为。
幼儿讲礼节的教案
![幼儿讲礼节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2cef5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3.png)
幼儿讲礼节的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幼儿讲礼节的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于礼节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礼节的能力。
3. 培养幼儿与他人相处时展现礼貌和尊重的行为。
教学内容:1. 礼节的概念和意义。
2. 常见的日常生活礼节规范。
3. 礼节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幼儿适龄的图书、图片和视频资源,用于引入和讲解礼节的概念。
2. 图示或实物道具,如手势示范、小礼物等,用于模拟和演示礼节行为。
3. 一些常见的情景图片或卡片,用于让幼儿观察和讨论。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书、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幼儿介绍礼节的概念。
可以通过简单的故事或情境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讲解:2. 通过图示或实物道具,向幼儿讲解一些常见的礼节规范,如问候、道歉、感谢、分享等。
可以结合幼儿园和家庭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幼儿理解这些礼节的意义和重要性。
实践:3. 将幼儿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情景图片或卡片,让他们观察并讨论其中的礼节行为。
然后,引导他们一起讨论如何在该情景中展现出礼貌和尊重的行为。
角色扮演:4. 安排一些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一些常见的日常生活情境,如借玩具、与他人分享、道歉等。
其他幼儿观察并给予反馈,指导他们正确地展现礼节行为。
总结:5. 回顾讲解的礼节规范和实践的情景,与幼儿一起总结并强调礼节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这些礼节,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拓展活动:6. 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和应用礼节规范,并鼓励他们与家人分享自己在幼儿园学到的礼节知识和经验。
评估:7. 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对礼节规范的理解。
可以通过观察角色扮演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听取幼儿的讨论和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来评估他们对礼节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8. 教学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思考哪些方面取得了成功,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观察结果,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讲文明懂礼仪教案幼儿园大班
![讲文明懂礼仪教案幼儿园大班](https://img.taocdn.com/s3/m/8d7fb7c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9.png)
讲文明懂礼仪教案幼儿园大班活动目标:1. 了解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认识礼仪的重要性。
2. 学习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
3. 培养孩子们的文明意识和礼仪行为,懂得尊重他人。
活动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文明礼仪的图片、视频等。
2. 礼仪道具,如小礼物、礼貌用语卡片等。
3. 角色扮演服饰或小道具。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有关文明礼仪的动画视频,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2. 提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视频中的人们做得怎么样?为什么?”引导孩子们思考文明礼仪的意义。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介绍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如问候他人、请让座、道歉等。
2. 通过举例和故事,让孩子们理解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互动学习(15分钟)1. 分组讨论:每组孩子们围绕一个礼仪主题进行讨论,如“如何向陌生人问好?”“如何排队等候?”等。
2. 角色扮演:孩子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模拟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场景,如餐厅就餐、乘坐公交车等。
3.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及时给予肯定和纠正。
四、总结提升(5分钟)1. 请每组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感受。
2. 教师总结孩子们的表现,强调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所学礼仪。
五、课后延伸(课后作业)1. 请孩子们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今天学到的礼仪知识,并请家长给予孩子反馈。
2.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争做文明小卫士。
活动反思:本次《讲文明懂礼仪》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引导孩子们了解并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孩子们的参与和体验,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和成长。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部分环节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个别孩子的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细节的把握和孩子们个体差异的关注,努力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礼仪幼儿园大班教案
![礼仪幼儿园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d63ff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7.png)
礼仪幼儿园大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礼仪的概念和作用,了解常见的礼仪规范。
2.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幼儿的社交和人际交往能力。
3.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规范礼仪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
1.礼仪的概念和作用。
2.礼仪规范的例子,如:招呼礼仪、吃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等。
3.给幼儿展示一些礼仪不当的例子,并让幼儿自己发现和改正错误。
4.现场实践,让幼儿在开展活动时亲身体验正确的礼仪行为。
三、教学重点
1.懂得礼仪的含义,知道礼仪的作用和重要性
2.学习正确的礼仪行为,比如:如何面对陌生人打招呼、用餐时的注意事项等。
四、教学方法
1.讲解法: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图片或实物来普及礼仪常识、礼仪规范。
2.示范法:教师示范某个礼仪动作以及讲解,让幼儿仔细观察和模仿。
3.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幼儿亲身参与并积极体验。
4.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和行为规范。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规范礼仪。
2.通过课堂测试、小测验等方式,考察幼儿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3.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幼儿园大班了解文明礼仪知识教案
![幼儿园大班了解文明礼仪知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6d416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9.png)
幼儿园大班了解文明礼仪知识教案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2.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
3.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文明礼仪的图片、视频等。
2. 角色扮演服饰道具。
3. 小故事或情景剧视频。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文明礼仪的动画视频,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文明礼仪吗?”引导幼儿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介绍文明礼仪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具体的行为规范。
2.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讲解如何做到礼貌用语、遵守公共秩序、关爱他人等。
三、情景模拟与讨论(15分钟)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选择一个情景进行模拟表演,如问候他人、借东西、道歉等。
2. 表演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在表演中的感受和收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故事分享(10分钟)1.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文明礼仪的小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其中的道理。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听到过的有关文明礼仪的故事或案例,加深对文明礼仪的理解。
五、总结与延伸(5分钟)1. 请每组幼儿代表上台,分享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学习成果和感悟。
2.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要点,强调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文明礼仪。
3. 布置课后作业: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今天学到的文明礼仪知识,并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文明礼仪公约。
活动反思:本次《文明礼仪我知道》教案设计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交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通过分享故事和讨论环节,幼儿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明礼仪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表现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讲礼貌》大班教案6篇
![《讲礼貌》大班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8ff41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7.png)
《讲礼貌》大班教案6篇教案可以提供课程的时间表和计划,我们应该鼓励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创新思考,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讲礼貌》大班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讲礼貌》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入座时长者先入座。
2、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
3、培养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用餐的礼仪。
4、启发幼儿用餐需讲礼貌。
【活动准备】手偶,卡片,礼仪星星的图片或头饰。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课题: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看看她是谁?(手偶:喜羊羊)同学们见到它高兴吗?可是喜洋洋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呀去美羊羊家做客,因为不懂得一些做客用餐的礼仪,弄得美羊羊都和他生气了,宝贝们愿意帮助他吗?二、基本部分:1、师:那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探讨一下做客需要注意哪些用餐礼仪吧。
幼儿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由进行表述。
2、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礼仪小星星“是怎么说的,教师用礼仪小星星的口吻说出正确的礼仪规范:我是好宝宝,做客用餐讲礼貌,先请长辈坐,自己再就坐,不要高声语,碗筷不乱敲,好菜大家尝,夹菜要礼让。
3、提问:“小朋友们听清楚礼仪小星星说的话了吗?应该谁先坐下呢?”幼儿回答教师问题,模仿说儿歌。
4、情景表演:《做客用餐》美羊羊请大家到她家做客用餐,喜羊羊带着羊村的羊们一起去(请几位幼儿分别扮演美羊羊、喜羊羊、慢羊羊),敲门——问好——就坐(长辈先坐、自己再坐)——用餐(不要高声语,碗筷不乱敲,好菜大家尝,夹菜要礼让)——告别。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评价给予幼儿鼓励。
并学习做客用餐儿歌附儿歌《做客用餐》我是好宝宝,做客用餐讲礼貌,先请长辈坐,自己再就坐,不要高声语,碗筷不乱敲,好菜大家尝,夹菜要礼让。
活动延伸:家长带孩子去做客用餐,进一步培养孩子的礼仪行为。
区域创设:设置一个小餐厅,准备一些餐具及食物,让幼儿能够在餐厅玩“进餐游戏”,巩固用餐礼仪。
《讲礼貌》大班教案篇2教学目标:1、了解用餐时的`基本礼仪。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设计:行为规范讲礼节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设计:行为规范讲礼节](https://img.taocdn.com/s3/m/80b6614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1d.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设计:行为规范讲礼节一、教学目标1.认识礼貌的重要性,理解礼仪在社交场合的作用;2.学会使用问候语、道谢语、道别语;3.学会礼貌用语的运用技巧,如借物回答、请求帮助等;4.培养幼儿重视礼仪、注重礼貌行为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1.教学PPT;2.社会情境卡片;3.社会情境图表。
三、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第一节:认识礼貌的重要性1.利用图例向幼儿介绍礼貌的概念和重要性;2.聚焦礼仪在社交场合的作用;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对礼仪的重视。
第二节:礼貌用语的学习1.学习使用问候语、道谢语、道别语;2.针对不同的社交场合进行模拟教学;3.借助情境卡片,引导幼儿进行模拟对话。
第三节:礼貌用语的运用技巧1.学习运用技巧,如借物回答、请求帮助等;2.借助情境卡片和图表,引导幼儿进行模拟演练;3.组织情境角色扮演,加深幼儿对礼仪的理解和实践。
第四节:礼仪行为的培养1.引导幼儿重视礼仪、注重礼貌行为的习惯;2.借助社交游戏和小组讨论,提高幼儿对社交礼仪的认识和实践意识;3.通过情境模拟游戏,培养幼儿在社交场合中遵守礼仪的习惯。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2.组织情境演练,评估幼儿对礼仪的理解和实践情况;3.小组讨论、游戏答题等方式,收集幼儿对礼仪、社交礼仪的看法及实践心得。
五、课后延伸1.组织学生制作礼仪规范宣传海报;2.观看相关教育电影或读相关教育书籍;3.组织情境演练,加深幼儿对礼仪的认识和实践意识。
以上是本课教学计划的详细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课教学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注重社交礼仪的实践和掌握,引导幼儿重视礼仪,注重礼貌行为,养成健康成长的好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行为规范《讲礼节》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礼貌待人。
2、幼儿用文明语言与人进行交往。
3、学习在就餐、访友、交谈、聚会等场合的一般礼节。
活动准备
1、课件:到朋友家做客
2、课件:给东西和接东西时的礼节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课件:到朋友家做客
1.到朋友家做客,要讲哪些礼貌用语呢?
(1)见到大人的时候
(2)大人给点心吃的时候
(3)回家的时候
2.你到别人家里做过客吗?做客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是怎样做的?
二、展开
1.理解礼节的作用
(1)给东西和接东西的礼节
给东西的小朋友怎样把东西递出去呢?
剪刀铅笔小刀
(结合图片进行讨论讲述。
)
(2)你知道讲礼节有什么好处吗?
小结:讲礼节会增进互相间的友谊,受人欢迎。
2.联系生活,扩展思维。
提问:除了做客,你知道还有哪些时候要注意礼节?
3.谈话:生活中的礼节。
(1)打电话时有哪些礼节?
(2)与别人交谈时有哪些礼节?
(3)观看演出时有哪些礼节?
(4)穿衣服有哪些礼节?
(5)与外国友人交往时有哪些礼节?
(6)敲门时有哪些礼节?……
小结: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节,在待人接物中注意遵循礼节,就会使对方感到愉快,
产生好感,愿意与你交往;反之,就会使对方不快,甚至厌恶。
三、结束
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讲礼节的好孩子,定期评选“礼仪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