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诗词曲鉴赏及英译文化视角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范文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篇一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一、引言王维,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以诗画交融、意境深远著称。
随着认知诗学的发展,对王维诗歌的解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而是更多地从多模态特征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诗学理论,对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进行多模态特征的分析与解读,以揭示其背后的诗学意义。
二、王维诗歌的多模态特征1. 诗画交融的意象王维的诗歌常常运用意象手法,将自然景观、人物情感等元素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诗画意境。
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将月、松、清泉、石等自然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宁静、幽深的画面。
这种诗画交融的意象在王维的诗歌中随处可见,使得其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 跨感官的审美体验王维的诗歌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还通过声音、触觉等感官体验,使读者产生共鸣。
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既通过听觉体验表现出空山的宁静与深邃,又通过触觉体验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温暖与宁静。
三、王维诗歌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1. 翻译中的视觉元素在英译王维的诗歌时,译者往往通过视觉元素(如排版、字体、颜色等)来传达原诗的意境。
这些视觉元素不仅有助于传达原诗的情感和意境,还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原诗。
2. 跨文化的审美转换在英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原诗的审美价值进行再创造和转换,使其在异域文化中产生共鸣。
这需要译者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实现原诗与译诗在审美价值上的对等。
四、认知诗学视角下的解读从认知诗学的角度来看,王维的诗歌及其英译本具有多模态特征,这些特征在读者的认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诗画交融的意象和跨感官的审美体验可以帮助读者建立更为丰富的心理表征和情感体验。
其次,在英译过程中,译者通过视觉元素和跨文化的审美转换来传递原诗的意境和情感,使读者能够在异域文化中感受到原诗的美。
五、结论本文从多模态特征的角度对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进行了认知诗学解读。
从详略度视角分析诗词翻译——以李清照三首词英译为例
从详略度视角分析诗词翻译——以李清照三首词英译为例一、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翻译本质上是跨文化的认知活动。
文章以认知语言学有关详略度的研究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对比李清照诗词《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的不同英译文本,探讨了详略度对诗词翻译的制约,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语言现象,其在语篇衔接与连贯上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详略度的定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英汉语言中的详略现象进行对比与分析,并探究其原因。
关键词:详略度、李清照、诗词翻译二、识解理论识解理论认为语言表达式所反映的是人类经过认知加工所形成的概念化认识,这种概念化认识基于人类的体验和经验而产生。
兰盖克指出语言的表达意义不只局限于语言表达式所激活的概念内容,概念内容被识解的方式也要统筹兼顾。
他进一步作出解释:概念内容可比拟为场景,识解就是观察这场景的特定方式。
三、详略度原理详略度在识解的4个因素中占据重要地位。
情景的详细可以是突显/隐藏的结果,也可以是聚焦/模糊的结果,也可以是第一视角/视角转换的结果。
详细度高意味着译文所呈现的诗词情境更加详细,更加逼真,就更容易激发读者情感共鸣,使读者实现很好的阅读互动体验。
四、文本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研究是中国典籍翻译研究的一个部分,而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李清照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对其诗词的研究自然也应该是中国典籍翻译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二十一世纪开始,国内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对李清照词英译研究和论著。
(一)《如梦令》英译本对比分析李清照是南宋有名的女词人。
其诗以清新婉约著称,字里行间的淡雅愁绪丝丝入味,意犹未尽。
其词口语色彩浓厚,凄婉的同时更显语言的精炼。
这篇《如梦令》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之一。
简单数语却道尽其热爱大自然、惜春伤春之情,其中曲折尽藏于短短的几句之中。
诗中"雨疏风骤"描写了天气情况、下着雨,虽然雨势不大,但是狂风猛烈。
这一句的天气为后来的"绿肥红瘦"交代原因——风雨吹得花儿凋零,也为第二句的饮酒作出解释。
中国诗歌英文翻译欣赏
中国诗歌英文翻译欣赏中国古典诗歌不仅体现了词章之美和思维之美,更为重要的是它们蕴含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古典诗歌中的文化之美。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中国诗歌英文翻译欣赏,欢迎阅读!中国诗歌英文翻译欣赏篇一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
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
浏漓顿挫,独出冠时。
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
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
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
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尝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即公孙可知矣!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 足茧荒山转愁疾。
Seven-character-ancient-verseDu FuA SONG OF DAGGER-DANCING TO A GIRL-PUPILOF LADY GONGSUNOn the 19th of the Tenth-month in the second year of Dali, I saw,in the house of the Kueifu official Yuante, a girl named Li from Lingying dancing with a dagger. I admired her skill and asked whowas her teacher. She named Lady Gongsun. I remembered that in thethird year of Kaiyuan at Yancheng, when I was a little boy, I sawLady Gongsun dance. She was the only one in the Imperial Theatrewho could dance with this weapon. Now she is aged and unknown, andeven her pupil has passed the heyday of beauty. I wrote this poem toexpress my wistfulness. The work of Zhang Xu of the Wu district,that great master of grassy writing, was improved by his having beenpresent when Lady Gongsun danced in the Yeh district. From this maybe judged the art of Gongsun.There lived years ago the beautiful Gongsun,Who, dancing with her dagger, drew from all four quarters An audience like mountains lost among themselves.Heaven and earth moved back and forth, following her motions,Which were bright as when the Archer shot the nine suns down the skyAnd rapid as angels before the wings of dragons.She began like a thunderbolt, venting its anger,And ended like the shining calm of rivers and the seaBut vanished are those red lips and those pearly sleeves;And none but this one pupil bears the perfume of her fame, This beauty from Lingying, at the Town of the White God,Dancing still and singing in the old blithe way.And while we reply to each other\'s questions,We sigh together, saddened by changes that have come.There were eight thousand ladies in the late Emperor\'s court, But none could dance the dagger-dance like Lady Gongsun....Fifty years have passed, like the turning of a palm;Wind and dust, filling the world, obscure the Imperial House.Instead of the Pear-Garden Players, who have blown by like a mist,There are one or two girl-musicians now-trying to charm the cold Sun.There are man-size trees by the Emperor\'s Golden TombI seem to hear dead grasses rattling on the cliffs of Qutang....The song is done, the slow string and quick pipe have ceased.At the height of joy, sorrow comes with the eastern moonrising.And I, a poor old man, not knowing where to go,Must harden my feet on the lone hills, toward sickness and despair.中国诗歌英文翻译欣赏篇二七言古诗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赏析分析
文 本 艺 术 分 析
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 生。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 以记讽。盖随时之义不一,故诗 人之志有二也。观夫兴之托谕, 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关雎》有别,故后妃方德;尸 鸠贞一,故夫人象义。义取其贞,
无从于夷禽;德贵其别,不嫌于
鸷鸟。明而未融,故发注而后见
也。且何谓为比?
译文二
All Souls' Day
The rain falls thick and fast on All Souls' Day, The men and women sadly move along the way. They ask where wineshops can be found or where to rest— And there the herdboy's fingers Almond-Town suggest.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第一节写男青年赴约等候时的急迫心情。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静女”,文静,娴淑的少女。 “姝”:容貌漂亮的女孩。 “俟”:等候,等待。 “城隅”,城边的角落。 “爱”同“•”,隐蔽、躲藏的意思 “搔首”,用手挠头。 “踟躇”,来回走动,心神不定的样子。
• “雅”:即“正”,分“大雅”“小雅”,共 105篇,多为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 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 颂德的。
•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 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相当 于我们现在的铺陈叙述,而且是比较 详细的描写。
跨文化视角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词英译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词英译研究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的山水田园诗词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意境而著称。
王维的诗词涉及了许多中国文化的元素和背景,在进行英译时,必须注意如何在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下保持原诗的美感和深意。
诗词的形式和结构在跨文化翻译中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以及通过行、韵、章等形式来传达诗意。
在英译中,需要注意保持原诗的格式和节奏感。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充满了意象和比喻,这些元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选择相应的意象和比喻,以便传达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经常描绘了中国古代的风景和文化背景,如江南的水乡风光、古代文人的雅致生活等。
对于这些具体的文化元素,译者需要用更贴近目标语言文化的方式来表达。
在描述江南水乡时,可以用“picturesque waterside scenery”或者“charming riverside landscape”来表达,以便让读者在不了解原诗背景的情况下理解诗意。
在跨文化翻译中,需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意义的转换。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其深思熟虑的句子和表达方式而闻名,而英语和中文在语法和语言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
在翻译时,译者需要找到一个准确的等效表达,以保持原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跨文化视角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词英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译者对原诗的深入理解和对于目标语言和文化的熟悉。
通过保持原诗的形式和结构,选择合适的意象和比喻,以及用准确的表达方式来传达诗意,译者可以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词带给更广大的英语读者,并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和哲思。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赏析诗歌翻译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赏析诗歌翻译诗歌堪称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唐代诗人李白以豪放不羁的文笔蜚声中外,其很多作品都是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其中《望庐山瀑布》更是被称作七言绝句之首。
有不少学者将这首诗翻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
本文从诗歌的可译性出发,着重从内容、形式和风格三个方面对《望庐山瀑布》的几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中西文化的差异。
标签:《望庐山瀑布》诗歌可译性汉英语言差异中国古典诗歌文字隽永,意境深远,与其它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等相比文字简练,内容含蓄,有人称赞其为“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
李白的诗歌更是如此,在中国甚至世界文学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基于此,各种语言版本的李白诗歌便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英译本引起了学者广泛关注。
但是,要从内容、形式和风格等方面把李白诗歌豪放不羁的意境英译出来,难度不容小觑。
笔者认为,在翻译诗歌时译者的任务就是进行“移植”,即用另一种语言把诗歌的神韵翻译出来,让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根发芽。
本文以著名学者许渊冲、王守义&John Knoepfle(以下简称为王诺合译)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进行研究,并从原诗和译诗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三个方面来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一、内容差异翻译就是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思想和感情。
而内容即指作品所叙述的事实、说明的事理、描写的景物以及文字的叙述,在说明和描写之中反映作者思想、观点、立场、所流露的感情等。
译诗应首先忠于原作,译出作品的内容应与原作的思想内容保持一致。
在翻译诗歌作品时,刘重德认为我们应做到:“信于内容,达如其分,切合风格(信达切)。
”[1]刘认为在这三者中,“信于内容”应排在第一位。
著名学者许渊冲也认为:“翻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次是‘形美’”[2]分别由许渊冲与王诺合译的《望庐山瀑布》的两个英译本都较好地展现了原诗的内容。
跨文化视角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词英译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词英译研究王维(701年-761年),唐代著名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词以其纯美、深远而闻名于世。
他的诗作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优美的山水田园诗歌传统,其创作风格深受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影响。
《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以山水之美为主题,表现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尽管王维的诗歌在中国文学界享有盛誉,但在跨文化视角下,对他的诗词进行英译研究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为山水田园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而该主题在西方文学中则并不常见。
对王维山水田园诗词的英译研究不仅需要对原诗的深刻理解,还需要对西方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需求有所了解。
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英译王维山水田园诗词时有效地传达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对王维山水田园诗词进行英译时,需要对原诗的内涵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
王维的诗作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邃,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比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和鸟鸣的描绘,展现出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自然美好的感悟。
英译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词,译者需要不仅要准确地理解原诗的意境,还要能够用英文表达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英译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词还需要考虑到西方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需求。
山水田园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而在西方文学中并不常见,因此对这类诗歌的英译需要考虑到西方读者对此类主题的接受程度。
译者需要在保持原诗意境和情感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适当的改编和调整,使之更贴近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趣味。
比如在对《静夜思》的英译中,译者可以通过增加适当的形象描绘和修饰语言,使之更符合西方文学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思考。
英译王维的诗词还需要考虑到翻译的信达美原则,即在对原诗进行英译时,既要忠于原著的意境和情感,又要追求英文表达的流畅和优美。
跨文化视角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词英译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词英译研究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本论文旨在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探讨王维山水田园诗词的英译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一、王维山水田园诗词的特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受到了世人的喜爱。
首先,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词描写具有丰富的意蕴,其中蕴含了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词的语言简明、优美,意境深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再次,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词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
1.目标语文化适应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词具有很强的中国文化内涵,而英文和中国文化不同,因此英译时需要考虑目标语文化的特点,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
2.音韵翻译策略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词语言优美,其中很多词语有一定的音韵特征,英译时需要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能够保持原诗的音韵结构和形式美。
3.意境和符号的翻译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词往往通过意境和符号的表现来传达深刻的哲理和思想内涵,英译时需要准确地理解原诗的意境和符号,找到相应的英文表达方式,以保持原诗的意境和哲理内涵。
下面以《山居秋暝》为例,探讨王维山水田园诗词的英译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中文原诗的“空山”、“王孙”等词语在英文中不具有相应的文化内涵,因此英译时需要考虑目标语文化的适应性,采用适当的表达方式,保持译文的准确性和意境美。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amboo rustles with the washer-girls’ song,Lotus flowers sway the fishing boats along.中文原诗中“新雨”、“清泉”等词语中有一定的音韵特征,英译时需要考虑这些音韵特征,采用或者创造相应的英文词汇,保持译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文化视角下唐诗英译的意象探析——以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
文化视角下唐诗英译的意象探析——以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纪红【摘要】作者从文化学角度出发,比较许渊冲、龚景浩不同译者的唐诗译作,分析译者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和对文化意象理解的差异在唐诗译作中的具体表现,认为译者只有了解原诗的创作背景,体会所涉及的文化意象,对原诗的内容、结构和韵律进行全面审视,才能准确表达出唐代诗歌蕴含深厚的文化意象.【期刊名称】《安顺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16)002【总页数】3页(P10-12)【关键词】文化;唐诗;翻译;意象【作者】纪红【作者单位】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铜陵2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2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蕴藏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诗歌,以其精炼的语言和营造的优美意境使人们陶醉。
唐代全盛时期“礼乐”治国,文化昌盛,诗人辈出,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时期同时唐诗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灿烂瑰宝。
一百多年以来,中外几代翻译者潜心致力于研究唐诗的翻译,经过他们孜孜不倦地努力,使得唐诗以及中国诗歌文化在西方国家得到了颇为广泛的传播,对于文化历史背景迥异于中国的西方人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读者们对唐诗的译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除了要求译文流畅、意境优美,更希望能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母语读者所享受到的精神愉悦和深层情感。
而唐诗语义蕴藉婉约,句少意多,其中一个耀眼的亮点就是意象的创作,因此,要想对唐诗做出精准的翻译,一方面要注意文化传承,另一方面必须对其文化意象做出传统的审美关照。
Valdes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又是语言的一部分,两者紧密结合,一旦分开,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都会失去其意义”[1]。
语言与文化是互为依托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人类的语言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都有着相类似的心理关联。
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正是借助于这种类似的心理关联得以实现的。
而唐诗作为我们汉民族语言文化的精髓,正是通过翻译才得以跨越国界而广为传播。
从汉英两方面赏析英译古诗词
英语·“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意。
”诗有咏景,有抒情,有托物言志,有情景交融,情意一体。
就中国的古诗词而言,其结构严谨,而意群模糊,重在写意。
而英语诗歌在结构上收放自如,在意群上富于层次,重在形体。
要充分理解英译古诗词,就得从汉英两方面着手去把握古诗词朦胧、含蓄、蕴籍的文化内涵。
现以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为例展开赏析,旨在帮助同学们学习英译古诗词,领略语言之美。
归去来辞陶渊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Going Home%罗经国译Going home!The land will soon lie in waste①.Why shouldn’t I go home?Since I willingly let my mind be enslaved②bymy worldly desires,Why should I feel remorseful③and sadKnowing that what I did in the past cannot beredressed④,I can still retrieve⑤my mistakes in the future;I have not gone too far on the wrong path,And now I am on the right path of today,notthe wrong one of yesterday.The boat is moving swiftly⑥ahead with the windblowing on my garment,I ask the way from a passer-by and feel sadthat there is yet only a gleam of early dawn⑦.The shabby house is in view in the distance,I run happily towards it.The boy servant comes forward to welcome me,My youngest son is also waiting for me at the gate.Though the paths in the garden have nearlybeen decimated⑧,The pine trees and the chrysanthemums⑨arestill there.Holding the hand of my child,I walk into thehouse,There on the table is wine prepared.I take up the wine vessel and drink alone,Enjoying the view of the trees in the garden.I lean against the south window to indulge inmy lofty meditations⑩,Contented with the ease of living in a smallhouse.I find pleasure in walking in the garden every day,Though there is a gate,it is closed all day.With a staff I roam around輥輯訛,and rest wheneverI feel the need,And at times raise my head to look at thingsin the distance.Clouds drift out aimlessly輥輰訛from behind themountains,Birds will return to their nests when tired.从汉英两方面赏析英译□王贵学特别策划古诗词44英语·It grows dim as the sun sets ,I linger ,stroking the trunk of the solitarypine tree 輥輱訛.Going home !I will cut off all human relations.Since the world is at odds with 輥輲訛me ,What should I seek by driving out in a carriage I will have intimate talks with my kinsmen 輥輳訛,And forget my miseries by playing on the harp and reading books.Country folks 輥輴訛will come to tell me that springhas come ,And that farm work will begin in the western field.I would either ride on a cart ,or row a smallboat 輥輵訛,Sometimes following a clear and deep stream that leads me to a valley ,Sometimes walking along a rugged and bumpypath 輥輶訛that takes me over a hill.Trees are growing boisterously 輥輷訛,Spring water is flowing smoothly.I envy all things that enjoy the blessings of nature ,And feel miserable that my life will soon be over.Alas 輦輮訛!How many more days can I live on thisearth ?Why not take life as it isWhy do I worry What am I aspiring to 輦輯訛I do not seek wealth and position ,Nor do I desire to live with fairies and gods 輦輰訛.I would go out alone on a fine day ,To cultivate farmland with my staff laidaside 輦輱訛.I would shout aloud on the top of the eastern hill ,And compose poems by clear streams.Welcoming death as part of the vicissitudes 輦輲訛oflife ,I would be contented with what is willed by Heaven.What else do I want一、从汉语角度把握诗歌的原味《归去来辞》是东晋陶渊明的著名辞赋,作于作者辞官归田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作品。
跨文化视角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词英译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词英译研究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是备受推崇的代表作之一。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技巧描绘了中国古代乡村风光和田园生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需求日益增加,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进行英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王维山水田园诗词的英译研究,探讨跨文化视角下的诗歌翻译问题,并反思在翻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解和挑战。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乡村风景和自然环境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将这些诗词进行英译时,译者面临着诸多挑战。
诗歌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意象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可能并不容易理解。
古诗词特有的格律和韵律结构在英文翻译中难以保持原汁原味。
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与中国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可能难以产生共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尽可能保持诗歌原有的美感和韵味。
在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意象时,译者可以通过添加注释或者提供背景信息的方式帮助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译者还可以灵活运用英语语言的韵律和格律结构,尝试在翻译中保留一定的音韵美感,以使译文更贴近原诗的艺术魅力。
在表达诗歌的情感时,译者可以从西方文学中寻找类似情感的表达方式,以促使西方读者与诗歌产生共鸣。
除了在翻译过程中的技巧,译者还需要审慎对待可能存在的误解和偏见。
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译者可能会将自己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加诸到诗歌的翻译中,导致出现误解和歪曲。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不断向西方读者请教,以确保诗歌的翻译能够准确地反映原作的意义和情感。
跨文化视角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词英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诗歌翻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最新修订部编版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梳理赏析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飘飘荡荡的样子。
【赏析】紧承首联,是首联的延伸。前两联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 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平川、原野。 分明的样子。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草木茂盛的样子。
【赏析】诗人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中,转写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 此联写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鲜明。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 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炼字:“争”和“啄”两个 动词描绘出一幅早莺争向暖 树、春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 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时节 的勃勃生机。
【赏析】颔联从动物活动的角度写春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景致的 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爱。
炼字:“乱”“浅”写 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 嫩,突出了春天生机盎 然的特点。
炼字:“大”表现出边疆沙漠
的茫茫无边;“孤”表现出四
指烽烟。
周景物的单调;“直”表现出
大漠孤烟直, 烽烟高高直立的特点。
指黄河。 长河落日圆。意象内涵:描写塞外风光,暗含
【赏析】笔力苍劲,勾勒出塞外风光 的开阔、混莽,被王国维赞为“千古 壮观”。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
孤寂之感。 意象勾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赏析】承接首联,直抒内心感受。“征蓬”与“归雁”, “出汉塞”与“入胡天”,一“征”一“归”,一“出”一 “入”,对比强烈,凄凉中蕴含悲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 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炼字:“长”表现黄 河渺无尽头;“圆” 表现出日落之低之大, 孤悬于地平线上。
(2)运用“同类对比”的阅读方法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某同
古诗词英译赏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饮酒”其五) (“饮酒”其五) 汪译: 汪译:My house is build amid the world of men / Yet little sound and fury do I ken. 许译: 许译:In people’s haunt I built my hut / Of wheel’s and hoof’s noise I hear not. 特译:I build my hut amid the throng of 特译: men / But there is no din of carriage or horses.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韦译: 韦译: Buxom is the peach-tree; / How thick its leaves! / Our lady going home / Brings good to the people of her house. 汪译: 汪译:The peach tree stands wayside, / With leaves so thick and dense. / I wish the pretty bride / A pleasant home e’er hence. 赵译: 赵译:The peach twigs sway, Verdant the frond, Now she’s married away, Befitting the folks fond.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韦译: 韦译:Buxom is the peach-tree; / How its flowers blaze! / Our lady going home / Brings good to family and house. 汪译: 汪译:The peach tree stands wayside, / With blossoms glowing pink. / I wish the pretty bride / Affluence in food and drink. 赵译: 赵译:The peach twigs sway, Ablaze the flower; Now she’s married away, Befitting her new bower.
互文性视角下中诗英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48期总第644期互文性视角下中诗英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 要:诗词歌赋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我国浓厚的文化,通过精炼唯美的表达形式、高度传神的意境营造提升诗词歌赋的价值,继而在历史进程下一直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并在一代代的传承中让我国成了文化大国,诗词歌赋也在其中熠熠生辉。
但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下,英译诗词歌赋的比例极少,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意识真空,无法准确地向外介绍诗词歌赋的魅力。
为解决文化输出能力较弱的问题,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分析互文性视角下的中诗英译的应用。
关键词:互文性;中诗英译;高中英语;教学作者简介:王世秀,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三甲集中学。
互文性是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思潮下的文本理论,最初“互文性”的提出者是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判家朱莉娅·克丽斯蒂娃,其认为“任何一篇文本的写成都如同一幅语录彩图的拼成,任何一篇文本都吸收和转换了别的文本。
”用笔者的思维分析来看,朱莉娅·克丽斯蒂娃的本意是说不同文本间是相互联系的,存在或远或近、或深或浅、或明或暗的关系。
那么在我国着重宣传传统文化的期间,高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即诗词歌赋,还要通过学习将其转化为英文进行翻译,这一步教学不单单是为提升高中学生的词汇量、语法,还为了通过互文性来增强高中生的文化输出能力,在无准备的状态下也能与外国友人交流,宣传中国传统诗词文化。
一、互文性的含义互文性可以简单概括为文本间的吸收与转换,首先提出互文性理论的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莉娅·克丽斯蒂娃,在其提出的思想中明确表达出“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援引而构成的镶嵌图案,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
之后不同学者对朱莉娅·克丽斯蒂娃的互文性理念进行解读与延伸,莱姆克的延伸更贴合现代人的翻译思维,即互文性拥有的两类分析,一是在同一文本间成分存在指涉关系,二是在完全不同文本间存在指涉关系。
跨文化视角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词英译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词英译研究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为主题,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于人文的关怀。
王维诗歌所蕴含的跨文化价值,在其诗歌中被传承和展现,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探讨王维山水田园诗词的英译研究。
诗词翻译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它承担着跨越时空和文化的使命。
由于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的词语、语法、文化和思维等的差异,王维山水田园诗词的英译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首先,对于王维诗词中的自然景观的描述,翻译需要既传达出原诗的意思,同时也要能使读者在语言上感受到自然景观的美。
例如王维《画》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赞美山水田园之美的情感。
英译中需用合适的词语来传达出原诗的意思,同时勾起读者对于自然风景之美的想象。
其次,翻译还要根据诗句所体现的人文情感,选择恰当的英译词语,让读者在阅读中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
例如王维《登飞来峰》诗中的“且如今年冬,未为眠底人。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岁月中的感慨,在英文版的翻译中应该选择体现出这种感慨的词语,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
最后,翻译还需注意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翻译,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传达信息的完整性。
例如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中的“及兹契阔兮,携手同所之。
”,这句话中的“綦毋潜”是一个人名,需要将其翻译为英文名字后使用。
翻译时若出现错误的翻译,会影响整个作品的传达效果。
总体来说,在王维山水田园诗词的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在原文的基础上,以跨文化的视角、加强力度和深度的研究,同时注重传达准确、完整、符合范式的信息。
通过这样的研究和翻译,我们能够将王维山水田园诗词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价值传递给更广泛的读者,实现文化交流和传承的目的。
从文化视角看诗歌英译的意象处理
随着 中外文 化交 流 日益 频繁 , 人们对 诗 歌翻译 的要 求也 温暖春天 。所 以, 处 应 译 为 “ at i ” 合适 。只 有 这 此 e s wn 更 d 越来越高 。读者不仅要求译 文优美 , 畅 , 流 而且要求尽 可能地 样 , 才能使西方人 产生 寒冷 的联 想 , 才会 明 白“ 雁 南飞 ” 北 意 享受母语读者所享有 的精 神愉悦 。诗歌意象翻译乃文 学翻译 味着寒冷 的季节到 了。
摘
赣州 3 10 ) 400
要: 诗歌被喻 为“ 学皇冠上 的明珠 ” 文 并作为一个相对独 立的话语世 界 而存在 , 其翻 译特 别强调文化信 息与 美感效
应 的传递。 因此 , 者需要从研 究 民族文化差异入手去研 究诗歌 意象翻译 。只有 充分认识 到这 些差异 , 译 才能 够进行有 效的语言转换 。从文化视 角着眼 , 针对诗歌 中的意象, 出几种行之有 效的翻译手法。 提
一
意象 , 让人 提起 他的名字就 会想 到这些 意象 , 回到那个 情境 。 换 , 只是在英语 中找到 了“ 柳 ” 个词 的对 应符 号 , 没有 杨 这 而 它是 构成诗歌的一个不 可缺少 的 因素 , 只是 诗人感 情 的寄 把深层次 的不 同的经验文化意义翻译 出来 。所 以钱穆说 : 一 不 “ 托, 更是深厚 的文化传统 的体 现。要正确翻译诗歌 中的意象 , 考 中国文字之发展史 , 其聪慧活泼 自然而允贴 , 即足 以象 征 中 就必 须深入到深厚 的文化传 统 中去 。由于在 跨文 化 翻译 中 , 国全部文化之 意味。 ”
涉及 到生活环境 , 经验文化 内涵及 历史背景 的不 同, 使得诗 歌
( ) 同的 历 史 背景 三 不
意象 的翻译 要跨越文化 差异 的障碍 , 原汁 原味地 在 目标 语 中
基于文化视角下的诗词中意象的英译策略研究
基于文化视角下的诗词中意象的英译策略研究作者:周乐乐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2年第02期摘要: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工作一直是翻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意象翻译是翻译过程中最难处理的一个问题。
诗歌是文学表达形式中的最高形式,诗歌的翻译工作也是两种不同思想文化相互进行碰撞和融合的过程。
本文将从中英语言之间的差异这个背景入手,以我国古典诗词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翻译理论作为指导,对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意象翻译传递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针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缺失和错位等等问题,从选词、韵律和意境等方面入手,对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文化意象翻译做出探讨。
关键词:文化视角古典诗词意象翻译策略一、有关古诗中文化意象翻译的偏失文化意象顾名思义就是意象中所包含的特定文化韵味,是诗歌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术语。
谢振天先生最早提出了文化意象的概念,详细地说,文化意象就是一个包括历史文化、地理特征、风俗文化、审美情趣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积淀,不断地发展,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并且带有联想意义的文化符号,具有一定地域性和文化性的文化特殊形式。
中国的古典诗词蕴含了大量的意象,这些意象的背后都包含着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所以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的时候,如果我们对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没有进行深入了解,那么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出现文化意象偏失的现象。
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是否可以有效地进行沟通,不在对对方语言的理解,更重要的还是看能否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对方语言背后的文化。
但是基于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造成了同样的语言所附带的文化含义却不尽相同,中西方之间的文化意象差异必然会造成诗歌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的不对等。
诗歌翻译过程中的信息遗漏主要是由于文化因素不对等而造成的。
对于诗歌翻译工作者来说,没有对中西方文化的深刻了解和把握,那么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文化的传递和翻译。
跨文化视角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词英译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词英译研究1. 引言1.1 跨文化视角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词英译研究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Study of Wang Wei's Landscape PoetryWang Wei, a renowned poet from the Tang Dynasty in China, is known for his exquisite landscape poetry that reflects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the simplicity of rural life. His works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and admired in the Chinese literary tradition, but the challenge arises when it comes to translating his poems into English.2. 正文2.1 背景介绍王维是中国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为主题,富有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王维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山水诗祖"。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他的诗作被广泛传颂,深受中国文人和读者的喜爱。
本文将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分析入手,探讨跨文化视角下诗歌翻译的挑战和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展示翻译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希望通过对王维诗歌的翻译研究,能够启示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传递中国文化精神。
2.2 王维山水田园诗词的特点分析王维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词而闻名于世。
他的诗作充满着浓厚的山水田园意境,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
古诗英译研究与文化传播——评《古诗词曲英译文化视角》
Research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nd Culture Transmission——Criticize on A Cultural Perspective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作者: 李雪萍[1];赵登明[2]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70
出版物刊名: 图书与情报
页码: 129-130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期
主题词:�古诗词曲英译文化视角》;文化传播;翻译研究;评论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是语言最凝练、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21世纪是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世纪,所以把中国文化典籍译成外文是中国翻译界的重要任务。
顾正阳教授的《古诗词曲英译文化视角》是一本专门从文化角度切入研究古诗词曲英译的力作,对于古诗英译实践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江南春雨
• 江南文化中最美、最能反映江南特点的是江南春雨,春雨 是江南的特色,是江南美景中之美景。春雨大致可分为三 个阶段:杏花雨、桃花雨、黄梅雨。 •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已在《鹊桥枝》 •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 歌》 • 小暑一声雷,倒转黄梅十八天 。 •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韩愈《春雪》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 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
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十里荷花
十里荷花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杭州民众的游乐(悠然自得)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 “小桃灼灼柳鬖鬖”, “小桃”嫩枝也。“小桃灼灼”系《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浓缩,写桃花开得繁盛 。 “柳鬖鬖”柳树正处于“绿柳才黄半未匀”与 “烟柳满皇都”之间,恰是最好的“年华”,桃 红柳绿,正是江南最美之景也。 • “雨晴风暖烟淡”, 宿雨初霁,和风吹拂,桃花上面滚着露珠更显 妖艳,真是“春风扶栏露华浓”。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写钱塘的江岸和江潮。 江岸——绿树如云。 江潮——卷霜雪:如雪的白色,森森的寒气。 天堑无涯——江面宽阔,暗示江潮“吞天沃日” 的宽阔气势
“东南形胜”的铺叙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杭州的繁华(民殷财阜,写了商贸和衣着) 竞:比豪华、斗阔气。
“繁华”的铺叙
第三章 古诗词曲鉴赏及英译 文化视角
第一节 古诗词曲英译中的江南文化
• 引语 一、江南美景 二、江南春雨 三、江南美女 四、江南采莲 五、江南田园
引语
• “江南”通常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即 江苏、安徽省的南部以及浙江的北部。古 诗词曲中,此地理概念有所延伸——还包 括长江北岸地区,如扬州等 。
杭州西湖传统景观
平湖秋月
苏堤春晓
曲苑风荷
断桥残雪
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
雷峰夕照
南屏晚钟
三潭印月
双峰插云
望海潮(柳永)mtv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 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 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 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就雨的形象而言,春雨不是千篇一律的, 有时候“霏霏点点回塘雨”,有时候 “风也飘飘,雨也萧萧”,有时候“黄 梅时节雨如雾”,有时候“春雨细如 丝”,有时候“连宵风雨闭柴门”。
• •
春雨寓喜情 春雨寓愁情
春雨寓喜情
原因有四点: • 其一,江南春雨是江南最美的景致——是人间之 仙境。 • 其二,春雨对于万物,特别是农作物是及时雨。 • 其三,春雨里传来悦耳的音乐:深巷里传来姑娘 叫卖杏花的甜美的声音,水田里传来青蛙阵阵 “呱呱”的鸣叫。 • 其四,江南春雨是爱情的媒人,她把天下有情有 缘之人“千里姻缘一线牵”。
• • • •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 ①点明垂钓地点 • 白鹭:是闲适的象征,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 ②桃红水绿相映,表现暮春西塞山的湖光山色, 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 ① ②写出了山光水色,花鸟虫鱼,一幅水乡春光 图。 • ③~⑤描绘出一幅烟波垂钓图,勾画出“烟波钓 徒”的形象——悠然自得、自由自在。(细细品 味,还有所寄托——有了蓑笠的遮护,又何愁风 雨。言外之意,退隐垂钓于江湖,怡然自乐,官 场上的风风雨雨又与我何干呢)
• 秋尽江南草未凋
此句点名时令,虽过深秋,草木茂盛,此江南天 气暖也,暗含北方已“草木摇落露为霜”。
• 二十四桥明月夜
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亦名红药桥,因古时有二十四位 美人于桥上吹箫而得名。
• 玉人何处教吹箫?
玉人可指美女,也可喻才子,这里指韩绰。
• “二十四桥”是普通名词与数词组成的专有 名词,翻译时,可译形,符号大写,以示 其为专有名词,也含有文化内涵。 • 译文如下:
• 君不见倪瓒的《烟雨中度石湖》: 烟雨山前度石湖,一奁秋影玉平铺。 何须更剪松江水,好染空青画作图。 —— 此江南苏州之景也;
• 王安石《桂枝香》: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 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 起,画图难足。 —— 此江南南京之景也; • 徐凝《忆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 此江南扬州之景也。
• 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此江南秋景也; • 苏轼《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此江南冬景也。
• 徐俯的《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 此江南西湖之景;
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总写、概括介绍杭州的现状、历史。 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条件。
“三吴都会”的铺叙
•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 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 句,表现出整个都市生活的繁华富庶。
3. 引起多角度联想
• 将古诗词曲中某一个无多角度联想功能的 词语译为具有多角度联想的词语。这样, 译语读者得到的审美愉悦与原语读者相同, 甚至超越。
• 请看黄庭坚的一首《诉衷情》: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雨晴风 暖烟淡,天气正醺酣。 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歌楼酒旆, 故故招人,权典青衫。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进一步描写“东南形 胜”,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 重湖——十里荷花;叠巘——三秋桂子 ——湖山秀丽(清嘉)
重湖叠巘清嘉
三 秋 桂 子
• “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 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 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 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 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因此宋之问 《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 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 寺月中寻桂子” 。
江南月夜的风韵: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杜牧 • 江南文化:江南美景、江南春雨、江 南美女、江南采莲、江南田园。
一、江南美景
•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此江南春景也; • 道潜《临平道中》: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 ——此江南夏景也;
• “山泼黛”双重含义,发了芽的树木得了雨水的
长得很茂盛,其一也;茂盛的树木沾上水滴更显 得翠绿,其二也。远看一片青黑,那长长地青山 不就是美人弯弯的娥眉吗?
பைடு நூலகம்
• “水挼蓝,翠相搀”,水草蔓长,远看一片湛
蓝,此白居易《忆江南》之“春来江水绿如蓝” 也。
• “歌楼酒旆,故故招人,权典青衫。”
• 翻译时,为了避免译文平淡乏味,我们不妨将“暖风”这 个词语译为可引起多重联想的词语。 • 译文如下:
2. 引导嗅觉反应
• 崔护《题都城南庄》中 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即写其颜色 ; • 王安石《梅花》中的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 香来”,即写其香气 。
• 在翻译这类含有江南 花卉美景的诗歌,我 们应注入香气,诱发 他们的嗅觉反应。 • 请看柳永的一首《望 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 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 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 好景,归去凤池夸。
——杭州官员的游乐(宴酣与山水之乐)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可在同僚面前夸赞
• 在翻译时,我们应还其香气,引起嗅觉反应,让 他们走进意境。 • 从第十三行到十八行译文如下: The clear twin lakes and green hills often picturesque views; The fragrance of sweet osmanthus lingers on the autumn air, Lotus flowers bloom far and wide in summer. The sound of flutes soars up to the sunny skies, The singing of folk songs breaks the silence of night, Happy are the old angler and girls collecting water chestnuts.
1. 译形、符号大写——显文化
• 请看杜牧的一首《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瘦西湖
原诗赏析
• 青山隐隐水迢迢,
此句写远景——山清水秀,还另有含义: 一喻与友人远也,就如晏殊在《蝶恋花》中说的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一样。 二喻友情可贵,秦观不也在《鹊桥仙》中: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吗? 三喻与友人情深也,欧阳修不也在《踏莎行》中 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吗?
Green hills loom unclear and water flows smoothly on; Autumn in south has passed away, but grass is not gone. Are you now on Twenty Four Bridge in bright moon beams, Teaching girls how to play the flute and sing a 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