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选读教案
庄子逍遥游教案(最终5篇)
庄子逍遥游教案(最终5篇)第一篇:庄子逍遥游教案庄子逍遥游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4、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万物”到底待“什么”;写“万物皆有所待”有什么作用;难点:篇首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为什么要这样写。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目标:1、了解文章背景和庄子2、疏通文意,学习第一段过程:一、导入人类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却给宇宙带来了无穷的意义。
浩渺的宇宙和深邃的心灵,是古今中外的思想者探索和审美的世界……(引导学生对专题的关注,使学习课文不成为孤立的学习)。
古代有许多的文人墨客,以经世之才,却屡遭打击,可是他们非但没有消沉,反而变得日益豁达。
比如苏轼。
那么,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要讲的庄子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之一。
二、检查预习1.你对庄子及其创作有哪些了解呢?(适当补充背景知识)2.课文论证了庄子什么样的观点呢?3.你对“逍遥游”的含义怎样理解的呢?(“逍遥”,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
就是徜徉、漫步、翱翔,安适自得优游岁月的情景。
“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三、朗读课文,粗通文意。
1、听录音,注意字音与节奏。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正句。
鲲(kūn)抟(tuán)坳(ào)蜩(tiáo)决(xuè)起而飞抢(qiāng)小知(zhì)斥鴳(yàn)数数(shuò)然泠(líng)然、3、疏通、积累通假字:冥——溟反——返知——智已——矣辩——辨而——耐有——又重点实词(单音词):怒而飞志怪抟扶摇六月息负大舟覆杯培风决起枪榆枋控于地适千里小年知其修绝云气斯已矣天地之正重点实词(双音词及短语)海运扶摇野马坳堂夭阏莽苍果然泠然数数然羊角重点生字抟坳蜩舂蟪蛄斥鴳四、整体感知《逍遥游》“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文笔汪洋恣肆。
《庄子》故事教案设计
《庄子》故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学习《庄子》中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3.提高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庄子》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介绍。
2.选取《庄子》中的故事进行阅读和分析。
3.讨论《庄子》中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4.进行创作活动,表达对《庄子》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庄子》1.课堂导入:通过谈论一些哲学和道德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介绍《庄子》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庄子是一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3.介绍《庄子》的主要内容:讲述了庄子的思想观点和故事。
第二课时:阅读《庄子》故事1.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庄子》故事,如《胡蝶梦》。
2.学生阅读故事并理解故事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义。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课时:分析《庄子》的哲学思想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庄子》故事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并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
第四课时:创作活动1.学生个人或小组自由选择一篇《庄子》故事进行创作。
2.创作形式可以是故事改写、续写、漫画、诗歌等。
3.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分享对《庄子》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评价学生对《庄子》故事的理解和分析水平。
3.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庄子》故事集。
2.PPT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学生创作工具和材料。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典籍和哲学著作,拓宽思维和知识面。
2.组织学生进行庄子哲学思想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庄子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以上是《庄子》故事教案设计,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庄子》的背景和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生智慧。
希望学生在学习《庄子》的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和自我发现,从而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成长。
庄子选读教案
庄子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的生平及其思想背景;2.理解庄子的主要思想和哲学观点;3.掌握庄子选读中的经典篇章,并能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二、教学内容1.庄子的生平和思想背景介绍;2.庄子选读中的重要篇章解读。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庄子的生平和思想背景介绍教学内容:1.庄子的生平简介;2.庄子的思想背景和哲学思路;3.庄子的主要著作和思想特点。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庄子的兴趣,如“你们对庄子了解多少?”“你们听说过庄子的哪些名言?”2.介绍庄子的生平:从庄子的出生、成长经历、学术成就等方面进行简要叙述,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解读庄子的思想背景和哲学思路:讲解庄子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及其对庄子思想的影响。
并介绍庄子的哲学思路和对人、社会以及宇宙的看法。
4.介绍庄子的主要著作和思想特点:简要介绍《庄子》等经典著作,以及庄子的思想特点,如自由无为、变化无常等。
第二课时:庄子选读中的重要篇章解读教学内容:1.选取庄子的经典篇章进行精读;2.对所选篇章进行解读和思考。
教学步骤:1.导入: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庄子思想的兴趣。
2.选取庄子的经典篇章进行精读:选择庄子选读中的一篇篇章,对其进行逐句解读,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和意义。
3.解读和思考:引导学生对所选篇章进行分析和思考,如篇章所表达的主题、庄子思想中的独特观点等。
4.讨论和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看法,并互相启发和补充。
第三课时:庄子选读中其他篇章的解读教学内容:1.选读庄子选集中的其他篇章;2.对所选篇章进行解读,和前两课时的内容进行联系和对比。
教学步骤:1.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确保学生对庄子整体思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2.选读其他篇章:选择庄子选读中的其他篇章,进行整体把握和精读解析。
3.解读和对比:与前两节课的内容进行对比和联系,思考庄子思想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4.总结和展望:对庄子选读进行总结,强调庄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的重要性,并展望庄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庄子 教案
庄子教案教案名称:庄子教学目标:1. 了解庄子的思想和作品。
2. 分析庄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熟悉庄子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 探讨庄子对于自然、人性和社会的看法。
3. 分析庄子思想对于中国哲学和文化的贡献。
教学难点:1. 理解庄子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2. 探索庄子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哲学?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哲学家?2. 回答学生的问题后,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庄子。
二、讲解庄子的生平和作品(10分钟)1. 介绍庄子的生平和他代表性的作品《庄子》。
2. 逐段解读《庄子》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
三、分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庄子观点的理解和感受。
2. 可以给学生一些问题,如“庄子如何看待人性?”、“庄子怎样看待自然?”等,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
四、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让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对庄子思想的理解和分析。
五、思考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庄子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指导,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
六、课堂问答(10分钟)1. 让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并适时进行相关的讲解和引导。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庄子思想的作文,讲述你对庄子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资源:1. 庄子的《庄子》2. 文字材料和图片资料。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达能力。
2. 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3. 学生书面作业评价。
《庄子》教案(优秀7篇)
《庄子》教案(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庄子》教案(优秀7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
庄子选读教案
《庄子》选读【教学目标】1、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文学写作特点2、比较深入系统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3、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得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无端崖之辞》【三维目标】㈠、知识目标:1、重点学习第3、4、7则选文的内容2、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3、运用辩证全面的观点认识文中所表达出的庄子的思想㈡、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㈢、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与学师生互动】一、导入: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人生境界吧!二、课前积累《庄子》名言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但是比不上从前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8、圣人不死,大盗不止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10、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三、走近作者1、庄子其人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2、《庄子》①、《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②、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着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着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着;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着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攻击孔子的学说,从而辨明老子的主张的3、庄子的品质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四、研读课文(一)请三位同学朗读第1、2、3则,正字正音(二)集体朗读(三)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疑难字词句,划出难以理解的词句在班内交流解决,实在无法解决的,由老师点拨(四)梳理三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第1则:【释词】:(1)郢:楚国的国都郢人,是位尼水匠人垩(è):白灰漫:涂(2)匠石:人名,木匠祈(zhuó):砍(3)斤:斧(4)失容:失色(5)宋元君:宋国的国君(6)质,质对,对象【译文】庄子为亲朋送葬,经过惠子的墓旁回过头来对随从的人说:"郢人在他的鼻端抹上一点白粉,象蝇子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头把鼻端的白粉砍掉匠石挥动斧头,漫不经心地砍掉了它,白粉完全砍去而鼻子却不受伤害郢人站在那里一点也没有失去常态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情,把匠石找来对他说:'请你试着为我表演一次匠人说:'我曾经能够砍掉鼻端白粉,虽然如此,但我的施技之人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施先生死去之后,我没有施技之人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谈话的人了!"【内容】这是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的一则寓言在这则寓言里,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庄子对惠施的怀念郢都人信赖石匠,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于石匠得以发挥卓越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第2则:【词语积累】[1]镝(dí):箭头[2]闚:同"窥" [3]恂(xún):惶恐[4]殆(dài):害怕【译文大意】列御寇射箭给伯昏无人看,(他)拉到满弓,(然后)放一杯水在手肘上,放箭,连续射箭,(前面的)箭刚射出后面的箭又搭上了弓在这个时候,(他)就像木偶似的(平稳)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当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伯昏无人说:"这么只是射靶子的射法,不是没有固定靶子的射箭(我)要和你一起登上高山,站到那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你还可以射箭吗"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在这时伯昏无人便爬上高山,站在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背还向后靠一靠,(他的)脚有两分悬空在外,请御寇过去御寇趴在地上,汗流到脚根了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伯昏无人说:"凡是高手,上看青天,下到黄泉,在任何地方都挥洒自如,神色不变现在你紧张害怕有惶恐的眼神的样子,你心中害怕得很啊"【寓意】这个故事试图说明的是,虽然列御寇的射箭功夫很高,但真正射箭的本领不是把箭射到靶心,而是"不射之射",那才是老庄思想推崇境界正是所谓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工,而目不瞬"人生的任何一个领域,都自由境界高下之分王国维用诗词给为学之路分了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是第一个寻找目标方向的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个探索奋斗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水到渠成,渐入佳境的第三个阶段而为人处世自然也有层次境界之分,我以为列御寇射箭当属第二境界,如果身处乱石高岗之上,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让然能从容如常、百发百中,那当是第三境界,而那些只能平地射箭,亦不可加杯于肘者,则只属第一境界或者还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射中的,那恐怕是没有境界了【题旨】有高明的技术,若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就会一事无成第3则字词积累】倏(shū):同儵,虚设的神名忽,虚设的神名浑沌:虚设的神名待,款待,之:他们,指倏、忽甚善:特别好谋报:商量报答之:的七窍,耳目口鼻七个孔穴视:看食:吃喝【译文】南海的帝王叫倏,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倏和忽时常在浑沌地方见面,浑沌款待他们特别好倏和忽共同商量报答浑饨的美德,说:"人们都有七窍用以看、听、吃喝、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成七窍"一天凿成一窍,凿到七天浑沌就死了【寓意】成人之美,予人方便,知恩图报都是做人的美德但是,倏与忽却一片好心,使恩人遭受了灭顶之灾本来为了报答混沌的善待之恩,却断送了恩人的性命,良好的主观愿望,因违背了客观规律而导致了不想要的后果倏与忽始料未及,只有扼腕痛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物质千差万别,各自有着各自的特性,遵循着他们的规律我们不能用自己的主观臆想看待和处理客观事物,更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强加于别人,把好事办成坏事要说倏与忽铸成大错是因为无知的话,那我们现代人的做法就太不仁义了!【题旨】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五)齐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思考: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明确: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例如:"文革"、"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五、小结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寓意深刻,我们应联系生活现象理解六、课堂练习完成《学习资源》68页"理解和运用"七、作业:熟读课文,探讨庄子文章的现实意义【板书设计】1、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2、有高明的技术,若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就会一事无成无端崖之辞3、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本节课学习第4、5、6则选文一、温故知新齐读前三则选文二、研讨选文内容(一)指名读三则选文,师生共同正音(二)疏通文意第4则【译文】任国一位公子制成了巨大的鱼钩和很长的钓线,又用五十条壮牛晾制的干肉做成肉饵,蹲在会稽山上,鱼钩甩到东海然后,天天地那里专心地钓着整整一年过去了,还没有钓着鱼后来,终于有条大鱼吞食了鱼饵,牵着巨钩负痛直下,潜入海底只见它东冲西撞,上下翻腾,奋鳍挣扎海面上,白浪如山,海涛呼啸,好象神呼鬼泣,声震千里任国公子捕得这条大鱼后,将它分割腌制成干肉制河以东,苍梧以北的人们,最后全都吃腻了后世一些饶舌的庸人们都大惊小怪,奔走相告那些成天拿着短竿细线,跑到小水沟旁,守着鲵鳅小鱼的人,想钓到大鱼,是完全不可能的修饰浅薄的言辞以求得高高的美名,对于达到通晓大道的境界来说距离也就很远很远了,因此说不曾了解过任公子有所大成的志趣,恐怕也不可以说是善于治理天下,而且其间的差距也是很远很远了寓意:它告诉我们,目光短浅,贪图小名小利之人,是永远成不了大器的思考: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提示:小才不能得大道,经世者当志于大成后以"任公钓"喻济世的远大抱负要树雄心,立壮志,开拓进取,干前人未曾做过的伟大事业)【题旨】要树雄心,立壮志,开拓进取,干前人未曾做过的伟大事业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第5则通假字王说之(说---悦)反于宋(反---返)夫处穷闾厄巷(厄----隘)【译文】宋国有个叫做曹商的人,为宋王出使秦国他前往秦国的时候,得到宋王赠与的数辆车子;秦王十分高兴,又加赐车辆一百乘曹商回到宋国,见了庄子说:"身居偏僻狭窄的里巷,贫困到自己的编织麻鞋,脖颈干瘪面色饥黄,这是我不如别人的地方;一旦有机会使大国的国君省悟而随从的车辆达到百乘之多,这又是我超过他人之处"庄子说:"听说秦王有病召请属下的医生,破出脓疮溃散疖子的人可获得车辆一乘,舔治痔疮的人可获得车辆五乘,凡是疗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获得的车辆就越多你难道给秦王舔过痔疮吗,怎么获奖的车辆如此之多呢你走开吧!"【寓意】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流庄子对这种讥贫炫荣的卑鄙小人极为厌恶,以舐痔得车与曹商的肮脏勾当相类比,反映了庄子对当权者及名利之徒的蔑视第六则【译文】庄周家境贫寒,于是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我即将收取封邑之地的税金,打算借给你三百金,好吗"庄周听了脸色骤变忿忿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有谁在半道上呼唤我我回头看看路上车轮辗过的小坑洼处,有条鲫鱼在那里挣扎我问它:'鲫鱼,你干什么呢'鲫鱼回答:'我是东海水族中的一员你也许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来吧'我对它说:'行啊,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王越王,引发西江之水来迎候你,可以吗'鲫鱼变了脸色生气地说:'我失去我经常生活的环境,没有安身之处眼下我能得到斗升那样多的水就活下来了,而你竟说出这样的话,还不如早点到干鱼店里找我!'"【思考】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提示:这则寓言说明"道不可离,犹鱼之于水也"也辛辣地讽刺了人情的虚伪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就等于"西江引水",因为那是时间、地点和条件所绝对办不到的事空头支票害死人)三、品读以上选文探讨:你读了庄子的文章,有哪些感受和启发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多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参考:第二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不要过分相信技巧,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摆脱环境而生存生活有的时候,在你看不清的时候,你反而闯过去了,在你仅仅看到一些表象的时候,你就被彻底吓晕了,而你真正看清楚生活中的安与危它之间制衡的时候,也许我们鼓起勇气,心怀恐惧,但还能战胜自我的走过去其实这个时候,行走作为一种技巧重要吗我们内心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在生活中,技巧并不重要,我们内心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于丹心语)第五则这个故事,说明"利"这个字,困不住庄子庄子,把这些东西看得太淡了,所以,利束缚不了他庄子觉得,要我为了利丧失我很多自由,很多心智,让我用心去为形役,不值得这个道理今天也许有一些高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说到第二层,破名,则要比破利难得多我可以不为金钱所动,但是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生前一世,为的是死后追封一个谥号,由君王追封他忠,他孝,他文,他武当这个谥号刻上墓志铭,他会觉得生前的一切失落在这个永恒的墓碑上得到了补偿这就是辛弃疾所谓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四、成语积累扶摇直上、鹏程万里御风而行越俎代庖大相迳庭、不近人情肌肤胜雪形如槁木大言炎炎朝三暮四庄周梦蝶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旁门左道盗亦有道唇亡齿寒人人得而诛之独来独往善始善终莫逆之交唯命之从冥冥之中勃然作色虚与委蛇不徐不疾、得心应手相濡以沫吐故纳新见笑大方井蛙之见夜以继日望洋兴叹何罪之有君子之交淡若水亦步亦趋哀莫大於心死失之交臂不知天高地厚化腐朽为神奇无所不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捉襟见肘分庭抗礼变化无常大同小异对牛弹琴能者多劳螳臂挡车小巫见大巫支离破碎每况愈下沉鱼落雁五、小结六、课堂练习完成《学习资源》"阅读与品味"练习题七、作业布置1、完成《学习资源》本课练习2、熟读课文并识记《庄子》中的成语板书设计4、要树雄心,立壮志,开拓进取,干前人未曾做过的伟大事业5、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流无端崖之辞6、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第三课时【教学要点】1、学习第七则选文2、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3、探讨庄子思想的现代意义【教与学师生互动】一、温故知新《学习资源》有关习题讲解二、研读第七则选文1、齐读第七则选文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知识3、正音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惠子相梁(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3)非梧桐不止(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5)于是鸱得腐鼠(6)鱼出游从容(7)是鱼之乐也学生明确:(1)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2)国:国都、京城(3)止:栖息(4)安:疑问代词,怎么(5)于是: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6)从容:安闲自由;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7)是:这5、译文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鵷鵮,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甘甜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鵷鵮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三、理解感悟1.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鹓刍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刍,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2.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3、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不同,结合前一篇试作分析--《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四、课外延伸1.庄子与惠子的友情。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庄子〉二则》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庄子〉二则》教案一. 教材分析《庄子》二则选自庄子的《逍遥游》和《秋水》。
庄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以其思想的博大精深、行文的汪洋恣意、寓言的丰富多变为特点。
《逍遥游》通过描绘大鹏的形象,表达了庄子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道家思想;而《秋水》则通过河伯与海若的对话,展示了庄子的辩证法思想和认识论观点。
本文旨在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庄子独特的哲学思想,领会其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并欣赏其卓越的寓言艺术。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但庄子的文章思想深奥,语言奇特,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庄子的哲学思想,并学会欣赏庄子寓言的独特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了解庄子独特的哲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庄子的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基本内容,重点实词和虚词。
2.难点:庄子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其辩证法思想和认识论观点。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中的寓言故事为例,分析庄子的哲学思想。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相关的预习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庄子及其作品《逍遥游》和《秋水》。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庄子独特的哲学思想。
初中庄子 教案
初中庄子教案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初步了解庄子及其作品,理解课文中的寓言故事及其寓意。
3. 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4. 领悟庄子思想中的逍遥、无为、顺应自然等观念,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寓言故事及其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庄子及其作品《庄子》导入。
教师出示PPT,介绍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他拒绝。
他的著作《庄子》内外篇共三十三篇,其中外篇十五篇,内篇七篇。
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善用寓言,语言幽默,富有文学色彩。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鲲、鹏是什么样的动物,了解课文表现了鲲鹏什么样的情景,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三、深入学习:理解课文中的寓言故事及其寓意。
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第一个寓言故事“逍遥游”,让学生理解“逍遥”是什么意思,初步意识到要志存高远。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第二个寓言故事“齐物论”,让学生理解庄子思想中的无为、顺应自然等观念,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四、巩固拓展: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如“逍遥游”中的“逍遥”、“齐物论”中的“物我合一”等。
五、总结:领悟庄子思想中的逍遥、无为、顺应自然等观念。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领悟庄子思想中的逍遥、无为、顺应自然等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六、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搜集有关庄子的资料,了解庄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贡献。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0
子州支伯:不以天下易生;
善卷: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亶父迁岐山” 不以所用养害所养 }珍他命
“匠石和栎树” 有无用 }不被利用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生命对于我们来说仅有一次,对于这仅有一次的生命,我们该如何去对待呢。
学习了庄子的尊生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请结合现实生活中与“尊生”有关的事情谈谈自己看法。举例--1史铁生--轮椅上的人生 2礁石-艾 青 3热爱生命---- 汪国真
子州支父:不以天下害生-伤害生命
子州支伯:不以天下易生-交换生命
善 卷:逍遥天地间,何以天下为--尊重生命
(3)庄子借舜让天下的故事,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庄子借此告诉世人,有道的人跟一般的人不同,他们把生命看得很重,即使拿世人看得最重的天下,他们也不会为此伤害生命。主张自己劳动,自给自足、逍遥自在地生活,尊重生命,不为世俗所累。
(4)亶父迁岐山的原因是什么?
“不以所用养害所养”-不因为用来养活百姓的土地来伤害所养活百姓
(5)“匠石之齐”的故事有什么深刻寓意?
这则寓言通过写匠石关注的是树能不能成为有用之材认为栎社树无所可用,而栎社树关注的是能不能存活下来才是有用,把“无所可用”当作“大用”不懈追求,鲜明地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它突出表达的是“涉乱世以自全”的人生处世哲学,即虚己顺物,以无用为用。同时,反对把他人工具化,具有不要把生命沦为工具的思想。实际上蕴含着“有才之患”和“无用之用”的鲜明对照。
小结
庄子的“尊生”思想
第1则阐释了“尊生”的一般意义,既要珍重自己的生命,也要珍重别人的生命。
第2则阐释了“尊生”的更深刻的意义,即尊生意味着不能使生命沦落为工具,要捍卫生命的平等和尊严。人既不能将自己变成某种工具,也不能将别人工具化,期望别人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逍遥。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庄子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在《逍遥游》和《秋水》中的体现。我发现,虽然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有一定难度,但对于庄子所提出的自由、无为等概念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以此为切入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庄子哲学思想时遇到了困难,尤其是如何将这些思想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此,我采用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方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优化。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试图让学生明白庄子的哲学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我希望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能够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运用庄子的思想去调整心态,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逍遥。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庄子逍遥游的基本概念。逍遥游是庄子提出的对绝对自由和无为境界的追求。它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体现了古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逍遥游》中大鹏鸟的例子。这个案例展示了逍遥游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自由的意义。
2.教学难点
-文言文的断句和词义理解,特别是庄子独特的表达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的阅读障碍。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二鹏之徙于南冥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鹏之徙于南冥学情分析:执教的是高二的理科普通班,学生基础不扎实,语文素养一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有一种惧怕感,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掌握和运用情况不好。
教学目标:1、理解逍遥境界的真正内涵。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逍遥内涵。
3、探寻庄子逍遥境界的意义,树立高远的目标和志向。
重点难点:1、理解庄子的逍遥思想。
教学步骤:一、导入著名学者马叙伦先生说过:“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
”庄子倾注一生看守的月亮,他的灵魂、魅力便是逍遥,逍遥是庄子思想的精髓,理解逍遥对于理解庄子思想十分重要,是理解庄子的思想的钥匙。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逍遥游》。
二、复习检查检查文言知识的预习。
三、文本分析1、本文开篇没有点题,那么第一段中提到了哪些事物?在文中勾画出来。
明确:鲲鹏野马尘埃蜩与学鸠==>万物皆有所待2、第二段开篇提出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画出第二段中描绘了哪些事物?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众人斥鴳鲲鹏作者如何对他们进行了分类?小:朝菌蟪蛄众人斥鴳大:冥灵大椿彭祖鲲鹏==>万物皆有所待,且有小大之辩总结:在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大千世界里,有动物、有植物、有云气、有人类。
其物种形状,体积,寿命,千差万别,它们都不是自由的,皆“有所待”,即未达到逍遥之境。
自然界如此,社会亦然,文章的论述自然由自然界过渡到人类社会。
3、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一下这一段中提到了哪些人?知、行、德、征……犹然可笑宋荣子……犹有未树列子……犹有所待在庄子看来,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人都有所待,不逍遥,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逍遥?什么样的人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明确: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4、总结:庄子所说的逍遥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明确:顺应了万物本性、超越了一切现实困境、融合了物我,无所依赖、悠然自在的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四、写法探究1、结构思路:万物皆“有所待”→万物所待有“大小之辩”→世人亦“有所待”(有所待→不逍遥)乘天地之正气,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先破后立,驳论2、艺术手法:①善用寓言,神奇想象,对比说理、多种修辞手法五、合作探究,小组讨论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窥见了庄子思想的一斑,有人说庄子的思想是积极的,有人说庄子思想是消极的,请谈谈你的观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两则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的背景历史和作者生平。
2.熟悉《庄子》中的两则寓言故事,理解道家思想。
3.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庄子》的理解和运用。
2.掌握道家思想,发现和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哲理。
教学准备1.在课堂上播放庄子相关视频片段。
2.准备庄子的原文以及配有注释的译文。
3.提前准备好相关课件和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个寓言故事《胠箧》1.阅读原文和译文。
让同学们先了解寓言故事中所用的词汇和语法,并体验语文之美。
2.解读故事中的道理。
这个故事讲的是胠箧的故事,通过胠箧里的文字来说明个人私心和对生命的贪婪会让人迷失自我,主张去掉“纷扰之念”,才能让人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3.引导同学深入思考。
帮助同学们理解故事中寓意,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寓意背后的哲学思想。
询问同学们:对胠箧里的文字有什么感受?为什么笼子里不再有自己生命的人会觉得很无聊?这些问题都能引导同学们深刻理解寓言背后的哲学思想。
第二个寓言故事《木匠》1.阅读原文和译文。
让同学们先了解寓言故事中所用的词汇和语法,并体验语文之美。
2.讲解故事中的哲学思想。
讲解故事中,“梦游者”和“无心”的区别。
强调思考的重要性,提醒学生避免盲目的劳动和生活。
这个故事从物理的生产领域展开,讲到了精神的生存领域,旨在唤起人类对自由和精神追求的重视,并以此来指引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自由和幸福。
3.引导同学自主思考。
引导同学们通过角色思考故事,逐渐理解故事蕴含的巨大哲学思想。
大家可以独立思考:你喜欢做“梦游者”还是“无心的木匠”?这两者哪个更接近自己的理想目标?课后作业1.总结两则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家思想和哲学思想,并从生活实践中找到相关案例,自我拓展并应用所学知识。
2.根据故事中寓意,体现自我的追求和思考,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享给其他人。
文言文阅读教案庄子
文言文阅读教案庄子【前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对庄子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领悟能力。
通过深入解析庄子文辞的精妙之处,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庄子思想的哲学意义。
【教学目标】1. 了解庄子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用词特点;2. 掌握庄子文辞的阅读方法和理解技巧;3. 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内涵。
【教学准备】1. 教材:庄子文言文选(教师提供或学生自备);2. 阅读笔记和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简要介绍庄子及其文化背景,引发学生对庄子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可以引用庄子的名言或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分析文言文句式和用词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庄子文言文,观察其中的句式结构和用词特点,如平仄对仗、句子并列、对偶等。
通过分析,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庄子文辞的独特之处。
三、解读文言文段落选择一段经典的庄子文言文段落,解读其中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义。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例子或现实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庄子的思想。
四、交流讨论让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探究庄子文言文的意义和价值。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并积极参与讨论。
五、阅读理解练习提供若干道庄子文言文阅读理解题,让学生根据文段的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通过练习,检测学生对庄子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六、个人思考要求学生针对教师提供的问题,撰写个人思考文章。
学生可以集中表达对庄子哲学思想的认识、感悟和思考,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阐述。
【教学结束】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更好地理解庄子文言文的含义和魅力,提升文言文阅读水平和哲学思考能力。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延伸】1. 拓展学生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庄子的其他著作,并进行比较和思考;2. 引导学生运用庄子哲学思想,分析当代社会问题,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3. 组织学生进行庄子文学作品的摘抄展示,让学生感受庄子文辞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1. 《庄子文言文选》2. 陈耕主编. 《文言文阅读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部编版语文八下21《庄子》二则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下21《庄子》二则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2.理解文中表达的含义和思想内涵。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培养学生的品味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庄子的主要思想和哲学观点。
2.分析文中的意义和内涵。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难点:1.理解庄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2.分析文中的意义和内涵。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课本和教辅材料。
3.笔记本电脑或黑板。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5分钟)通过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简单介绍庄子的相关背景和思想,激发学生对庄子的兴趣。
Step 2 阅读与理解 (20分钟)让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1.庄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课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涵?3.庄子对于世俗之道和和乐之道的看法如何?4.课文中的两个故事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5.你对庄子的思想有何看法?Step 3 讨论与分享 (15分钟)请学生将答案分享给全班,并展开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提出问题并与学生进行交流。
Step 4 深入探讨 (20分钟)通过分组或全班讨论,深入探讨以下问题:1.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2.庄子对于合符自然的生活态度有何表述?3.庄子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有何启示?Step 5 文学赏析 (1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语言和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课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你觉得课文中的哪句话或段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你觉得庄子的思想在课文中体现得最明显的是什么?Step 6 总结与反思 (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并写下对本课的总结和反思。
教师可以提供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你对这堂语文课有什么感想和收获?2.你对庄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吗?3.你在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中有何收获和感悟?教学延伸:1.学生可选择一篇庄子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读后感或阅读笔记。
《庄子》选读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庄子》的文学地位和庄子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
2. 通过对《庄子》选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哲学思考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庄子》中的寓言故事及其寓意。
2. 掌握庄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深邃内涵。
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哲学思考习惯。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庄子》的文学地位和庄子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
2. 提出问题:同学们对《庄子》有什么了解?想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二)课文分析1. 选取《庄子》中的寓言故事进行讲解,如《鲲鹏变化》、《北冥有鱼》、《逍遥游》等。
2. 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
3. 讨论庄子哲学思想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
2.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庄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强调其深邃内涵。
2.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庄子》原著,进一步了解庄子哲学思想。
3.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庄子哲学思想的读书笔记。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寓言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培养了思辨能力和哲学思考习惯。
3.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将庄子哲学思想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板书设计《庄子》选读一、寓言故事1. 鲲鹏变化2. 北冥有鱼3. 逍遥游二、庄子哲学思想1. 道家思想2. 无为而治3. 逍遥自在八、教学资源1. 《庄子》原著2. 《庄子》选读教材3. 网络资源(如相关讲座、文章等)第2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庄子及其《庄子》的文学地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理解《庄子》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两则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梳理庄、惠辩论的过程及其逻辑。
2、意:理解庄⼦的思想。
⼀、情境导⼊,板书课题 ⼆、⼀读课⽂,读准读通 1、学⽣⾃由朗读,圈画⾃⼰不确定的字⾳和停顿。
2、学⽣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字⾳和停顿。
3、齐读课⽂。
三、⼆读课⽂,读懂故事 1、学⽣演绎对话。
2、梳理庄⼦、惠⼦⼆⼈的辩论过程。
四、三读课⽂,读懂庄⼦ 1、品“庄⼦之知”,理解庄⼦“物我齐⼀”的思想。
2、品“鱼之乐”,理解庄⼦“发展⾃然本性”“⾃由”的思想。
五、再读对话,课堂总结 篇五:庄⼦与惠⼦游于濠梁 ⼀、导⼊ 同学们,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之滨,有⼀对好友进⾏了⼀场跨越千年的辩论,这两个⼈是——?(庄⼦和惠⼦)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庄⼦和惠⼦游于濠梁》(板书课题)。
出⽰PPT1。
/惠⼦: 庄⼦和惠⼦游于濠梁 \庄⼦: ⼆、正读 1、师:下⾯我们进⾏正读,所谓正读就是要读准字⾳,注意停顿。
⽣⾃由⼤声朗读(1分钟) 2、指名读。
(1分钟) 3、学⽣评价。
师:你们认为他读得怎样?(2分钟) 4、我会读:师出⽰PPT2。
(5分钟)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你应该读出?(从容,悠闲,语速要慢) “⼦⾮鱼,安知鱼之乐?”(稍快,读出急于反驳的样⼦) “⼦⾮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巧辩,机智,从容) “我⾮⼦,固不知⼦矣,⼦固⾮鱼也,⼦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肯定,毫⽆争辩) “既已知吾知之⽽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充满智慧,诙谐) 5、再读。
师:我们再全⽂读⼀读,读出⼈物对话的语⽓和性格。
(1分钟) 三、译读 1、师:我发现同学们⽐刚才读得好多了,⼊镜了!下⾯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边读边译,把不懂的字词找出来。
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强调了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性,并提醒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但从课后反馈来看,部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仍不够扎实。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同学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难点四:文章主旨的把握。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讲解、举例、讨论、实践等,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流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庄子大小相对的哲学概念。这是指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这个概念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位置,培养谦虚和包容的心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秋水》中的案例。文章通过河伯与海若的对话,展示了大小相对的哲学观点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主要包括《庄子》中的两篇文章——《秋水》和《逍遥游》的部分章节。《秋水》通过描绘河伯与海若的对话,阐述了事物大小相对的道理,引导学生理解世界之博大与自身之渺小。《逍遥游》节选部分讲述了大鹏鸟的飞翔,借此阐述自由自在、无所依傍的境界,启发学生对自由与梦想的思考。教学内容涉及文章的朗读、字词解析、句子翻译、主题探讨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领会庄子的哲学思想,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传统文化《庄子》选读教案
《庄子》选读教课目的1.初读庄子的《逍遥游》,认识庄子“无用之用”的思想。
2.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境界宽阔的艺术特点。
3.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教课要点与难点1. 深入理解“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道理。
2.对庄子的“逍遥之游”要旨的理解。
教课过程一、作者简介庄子(约前369——前 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
名周,字子休,宋国人。
大概与孟轲同时而稍后。
他身世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一世多数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
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
二、《庄子》简介《庄子》,也称《南华经》或《南华真经》,计52 篇,今存 33 篇,此中内篇 7,外篇 15,杂篇 11。
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他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三、《逍遥游》(节选)【原文】惠子谓庄子曰 :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而实无石。
以盛水浆,其坚不可以自举也。
剖之认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非不号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共0 条议论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聚族而谋曰:‘我客得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难免于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养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
用大葫芦去盛水浆,但是它的牢固程度蒙受不了水的压力。
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能够放得下。
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由于它没有什么用途而砸烂了它。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擅长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擅长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子子孙孙以漂洗丝絮为职业。
有个旅客听闻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
全家人齐集在一同商议:‘我们子子孙孙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可是数金,现在一下子便可卖得百金。
《庄子》选读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庄子》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庄子》的文化背景和作者庄子的思想特点;2. 熟悉《庄子》中的精选篇章,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二、教学内容:1. 《庄子》的文化背景和作者庄子的思想特点;2. 《庄子》中的精选篇章及其哲学思想。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导入本节课的话题,如:“你们了解《庄子》吗?你们对庄子的思想有什么了解?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庄子》的选读内容。
”步骤二:学习《庄子》的文化背景和作者庄子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介绍《庄子》的文化背景和作者庄子的思想特点。
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庄子思想的主要特点等。
步骤三:阅读并分析选读篇章教师将选定的《庄子》篇章分发给学生,并让学生阅读并理解篇章的内容。
学生可以单独阅读,然后与同桌或小组讨论和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的讨论,如:“你觉得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你对其中的哲学思想有何看法?你觉得庄子的思想对当今社会是否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步骤四:学生分享和总结教师可以邀请几个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对所选篇章的理解和看法。
其他学生可以听取并提问,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
教师可以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分享,对庄子的思想特点进行适当的再强调和概括。
步骤五:拓展阅读与思考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庄子思想相关的其他著作或文章,供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
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著作进行阅读,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和思考。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拓展阅读体会,引导学生对庄子思想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四、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讨论和分享的质量和深度;2. 学生对于《庄子》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3. 学生对于庄子思想的理解和思考能力;4. 学生的拓展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选读教案《庄子》选读【教学目标】1、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文学写作特点2、比较深入系统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3、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得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无端崖之辞》【三维目标】㈠、知识目标:1、重点学习第3、4、7则选文的内容2、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3、运用辩证全面的观点认识文中所表达出的庄子的思想㈡、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㈢、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与学师生互动】一、导入: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人生境界吧!二、课前积累《庄子》名言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但是比不上从前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8、圣人不死,大盗不止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10、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三、走近作者1、庄子其人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2、《庄子》①、《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②、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被道教奉为《南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攻击孔子的学说,从而辨明老子的主张的3、庄子的品质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四、研读课文(一)请三位同学朗读第1、2、3则,正字正音(二)集体朗读(三)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疑难字词句,划出难以理解的词句在班内交流解决,实在无法解决的,由老师点拨(四)梳理三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第1则:【释词】:(1)郢:楚国的国都郢人,是位尼水匠人垩(è):白灰漫:涂(2)匠石:人名,木匠祈(zhuó):砍(3)斤:斧(4)失容:失色(5)宋元君:宋国的国君(6)质,质对,对象【译文】庄子为亲朋送葬,经过惠子的墓旁回过头来对随从的人说:"郢人在他的鼻端抹上一点白粉,象蝇子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头把鼻端的白粉砍掉匠石挥动斧头,漫不经心地砍掉了它,白粉完全砍去而鼻子却不受伤害郢人站在那里一点也没有失去常态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情,把匠石找来对他说:'请你试着为我表演一次匠人说:'我曾经能够砍掉鼻端白粉,虽然如此,但我的施技之人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施先生死去之后,我没有施技之人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谈话的人了!"【内容】这是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的一则寓言在这则寓言里,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庄子对惠施的怀念郢都人信赖石匠,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于石匠得以发挥卓越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第2则:【词语积累】[1]镝(dí):箭头[2]闚:同"窥" [3]恂(xún):惶恐[4]殆(dài):害怕【译文大意】列御寇射箭给伯昏无人看,(他)拉到满弓,(然后)放一杯水在手肘上,放箭,连续射箭,(前面的)箭刚射出后面的箭又搭上了弓在这个时候,(他)就像木偶似的(平稳)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当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伯昏无人说:"这么只是射靶子的射法,不是没有固定靶子的射箭(我)要和你一起登上高山,站到那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你还可以射箭吗?"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在这时伯昏无人便爬上高山,站在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背还向后靠一靠,(他的)脚有两分悬空在外,请御寇过去御寇趴在地上,汗流到脚根了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伯昏无人说:"凡是高手,上看青天,下到黄泉,在任何地方都挥洒自如,神色不变现在你紧张害怕有惶恐的眼神的样子,你心中害怕得很啊"【寓意】这个故事试图说明的是,虽然列御寇的射箭功夫很高,但真正射箭的本领不是把箭射到靶心,而是"不射之射",那才是老庄思想推崇境界正是所谓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工,而目不瞬"人生的任何一个领域,都自由境界高下之分王国维用诗词给为学之路分了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是第一个寻找目标方向的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个探索奋斗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水到渠成,渐入佳境的第三个阶段而为人处世自然也有层次境界之分,我以为列御寇射箭当属第二境界,如果身处乱石高岗之上,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让然能从容如常、百发百中,那当是第三境界,而那些只能平地射箭,亦不可加杯于肘者,则只属第一境界或者还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射中的,那恐怕是没有境界了【题旨】有高明的技术,若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就会一事无成第3则字词积累】倏(shū):同儵,虚设的神名忽,虚设的神名浑沌:虚设的神名待,款待,之:他们,指倏、忽甚善:特别好谋报:商量报答之:的七窍,耳目口鼻七个孔穴视:看食:吃喝【译文】南海的帝王叫倏,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倏和忽时常在浑沌地方见面,浑沌款待他们特别好倏和忽共同商量报答浑饨的美德,说:"人们都有七窍用以看、听、吃喝、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成七窍"一天凿成一窍,凿到七天浑沌就死了【寓意】成人之美,予人方便,知恩图报都是做人的美德但是,倏与忽却一片好心,使恩人遭受了灭顶之灾本来为了报答混沌的善待之恩,却断送了恩人的性命,良好的主观愿望,因违背了客观规律而导致了不想要的后果倏与忽始料未及,只有扼腕痛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物质千差万别,各自有着各自的特性,遵循着他们的规律我们不能用自己的主观臆想看待和处理客观事物,更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强加于别人,把好事办成坏事要说倏与忽铸成大错是因为无知的话,那我们现代人的做法就太不仁义了!【题旨】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五)齐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思考: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明确: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例如:"文革"、"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五、小结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寓意深刻,我们应联系生活现象理解六、课堂练习完成《学习资源》68页"理解和运用"七、作业:熟读课文,探讨庄子文章的现实意义【板书设计】1、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2、有高明的技术,若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就会一事无成无端崖之辞3、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本节课学习第4、5、6则选文一、温故知新齐读前三则选文二、研讨选文内容(一)指名读三则选文,师生共同正音(二)疏通文意第4则【译文】任国一位公子制成了巨大的鱼钩和很长的钓线,又用五十条壮牛晾制的干肉做成肉饵,蹲在会稽山上,鱼钩甩到东海然后,天天地那里专心地钓着整整一年过去了,还没有钓着鱼后来,终于有条大鱼吞食了鱼饵,牵着巨钩负痛直下,潜入海底只见它东冲西撞,上下翻腾,奋鳍挣扎海面上,白浪如山,海涛呼啸,好象神呼鬼泣,声震千里任国公子捕得这条大鱼后,将它分割腌制成干肉制河以东,苍梧以北的人们,最后全都吃腻了后世一些饶舌的庸人们都大惊小怪,奔走相告那些成天拿着短竿细线,跑到小水沟旁,守着鲵鳅小鱼的人,想钓到大鱼,是完全不可能的修饰浅薄的言辞以求得高高的美名,对于达到通晓大道的境界来说距离也就很远很远了,因此说不曾了解过任公子有所大成的志趣,恐怕也不可以说是善于治理天下,而且其间的差距也是很远很远了寓意:它告诉我们,目光短浅,贪图小名小利之人,是永远成不了大器的思考: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提示:小才不能得大道,经世者当志于大成后以"任公钓"喻济世的远大抱负要树雄心,立壮志,开拓进取,干前人未曾做过的伟大事业)【题旨】要树雄心,立壮志,开拓进取,干前人未曾做过的伟大事业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第5则通假字王说之(说---悦)反于宋(反---返)夫处穷闾阨巷(阨----隘)【译文】宋国有个叫做曹商的人,为宋王出使秦国他前往秦国的时候,得到宋王赠与的数辆车子;秦王十分高兴,又加赐车辆一百乘曹商回到宋国,见了庄子说:"身居偏僻狭窄的里巷,贫困到自己的编织麻鞋,脖颈干瘪面色饥黄,这是我不如别人的地方;一旦有机会使大国的国君省悟而随从的车辆达到百乘之多,这又是我超过他人之处"庄子说:"听说秦王有病召请属下的医生,破出脓疮溃散疖子的人可获得车辆一乘,舔治痔疮的人可获得车辆五乘,凡是疗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获得的车辆就越多你难道给秦王舔过痔疮吗,怎么获奖的车辆如此之多呢?你走开吧!"【寓意】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流庄子对这种讥贫炫荣的卑鄙小人极为厌恶,以舐痔得车与曹商的肮脏勾当相类比,反映了庄子对当权者及名利之徒的蔑视第六则【译文】庄周家境贫寒,于是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我即将收取封邑之地的税金,打算借给你三百金,好吗?"庄周听了脸色骤变忿忿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有谁在半道上呼唤我我回头看看路上车轮辗过的小坑洼处,有条鲫鱼在那里挣扎我问它:'鲫鱼,你干什么呢?'鲫鱼回答:'我是东海水族中的一员你也许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来吧'我对它说:'行啊,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王越王,引发西江之水来迎候你,可以吗?'鲫鱼变了脸色生气地说:'我失去我经常生活的环境,没有安身之处眼下我能得到斗升那样多的水就活下来了,而你竟说出这样的话,还不如早点到干鱼店里找我!'"【思考】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提示:这则寓言说明"道不可离,犹鱼之于水也"也辛辣地讽刺了人情的虚伪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就等于"西江引水",因为那是时间、地点和条件所绝对办不到的事空头支票害死人)三、品读以上选文探讨:你读了庄子的文章,有哪些感受和启发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多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参考:第二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不要过分相信技巧,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摆脱环境而生存生活有的时候,在你看不清的时候,你反而闯过去了,在你仅仅看到一些表象的时候,你就被彻底吓晕了,而你真正看清楚生活中的安与危它之间制衡的时候,也许我们鼓起勇气,心怀恐惧,但还能战胜自我的走过去其实这个时候,行走作为一种技巧重要吗?我们内心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在生活中,技巧并不重要,我们内心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于丹心语)第五则这个故事,说明"利"这个字,困不住庄子庄子,把这些东西看得太淡了,所以,利束缚不了他庄子觉得,要我为了利丧失我很多自由,很多心智,让我用心去为形役,不值得这个道理今天也许有一些高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说到第二层,破名,则要比破利难得多我可以不为金钱所动,但是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生前一世,为的是死后追封一个谥号,由君王追封他忠,他孝,他文,他武当这个谥号刻上墓志铭,他会觉得生前的一切失落在这个永恒的墓碑上得到了补偿这就是辛弃疾所谓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四、成语积累扶摇直上、鹏程万里御风而行越俎代庖大相迳庭、不近人情肌肤胜雪形如槁木大言炎炎朝三暮四庄周梦蝶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旁门左道盗亦有道唇亡齿寒人人得而诛之独来独往善始善终莫逆之交唯命之从冥冥之中勃然作色虚与委蛇不徐不疾、得心应手相濡以沫吐故纳新见笑大方井蛙之见夜以继日望洋兴叹何罪之有君子之交淡若水亦步亦趋哀莫大於心死失之交臂不知天高地厚化腐朽为神奇无所不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捉襟见肘分庭抗礼变化无常大同小异对牛弹琴能者多劳螳臂挡车小巫见大巫支离破碎每况愈下沉鱼落雁五、小结六、课堂练习完成《学习资源》"阅读与品味"练习题七、作业布置1、完成《学习资源》本课练习2、熟读课文并识记《庄子》中的成语板书设计4、要树雄心,立壮志,开拓进取,干前人未曾做过的伟大事业5、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流无端崖之辞6、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第三课时【教学要点】1、学习第七则选文2、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3、探讨庄子思想的现代意义【教与学师生互动】一、温故知新《学习资源》有关习题讲解二、研读第七则选文1、齐读第七则选文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知识3、正音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yu ān chú),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惠子相梁(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3)非梧桐不止(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5)于是鸱得腐鼠(6)鱼出游从容(7)是鱼之乐也学生明确:(1)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2)国:国都、京城(3)止:栖息(4)安:疑问代词,怎么(5)于是: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6)从容:安闲自由;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7)是:这5、译文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鵷鵮,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甘甜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鵷鵮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三、理解感悟1.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鹓刍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刍,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2.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3、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不同,结合前一篇试作分析--《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