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活动教学方法研究.doc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4f07e2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f.png)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模式。
通过分析OBE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特点,研究了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与实施。
结合实践教学案例分析,论证了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通过实践教学效果评估,总结了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的实践,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OBE理念、大学英语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效果评估、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存在着学以致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借助于OBE(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将大学英语教学纳入到实践教学中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
OBE理念强调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具体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基于OBE理念,教师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通过深入探讨实践教学模式和案例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从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地结合OBE理念和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实际应用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旨在通过分析OBE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揭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特点,探讨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具体方法,构建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模式,并通过实践教学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效果。
关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关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878651a26925c52cc5bf61.png)
关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交际教学法[论文摘要]:随着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变革,英语课堂教学正逐步从传统教学法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交际英语教学法上来。
但是不难看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中还存在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在我国高校内掀起了一轮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浪潮,强调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这一改革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从现实状况来看却存在诸多问题。
一、大学英语课堂形式单一,上课程序化、模式化综观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虽然革新的理念倡导了很多年,许多高校仍在沿用旧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师依然是大学英语课堂的主体,上课已经成了简单的程序;学生则是课上忙于记笔记,课下忙着背单词和语言知识点。
这一传统的教学法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哑巴英语”成为普遍现象。
我们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根本无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英语,很多人在工作后不得不继续上培训班补课,这无疑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教师自身缺乏创新精神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身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必须创新自身知识来满足社会和教育工作的需要。
缺乏创新精神的教师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
从现状来看,大学英语教师科研方面,教学方面情况不容乐观,甚至有这样一种观念存在,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以及相关的研究是看不到效果的,是在做无用功。
事实上,有很多教师也意识到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所在,更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尝试。
但是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其结果并不理想,于是绝大部分教师宁愿守着旧的教学方法裹足不前。
笔者认为,英语教师的创新精神当体现在勇于破除传统教学模式,敢于推陈出新,应对挑战。
既立足课堂教学又要突破课堂的束缚,大胆灵活的选取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摈弃旧的认为英语教学科研是做无用功的观念,吸收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我所用,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论证和完善。
三、长久来形成的英语教学环境影响了大学英语课堂刚才谈到了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但客观上有一个事实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我国自下而上的英语教学环境最终深刻地影响并妨碍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基于“产出导向型教学法”的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基于“产出导向型教学法”的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b86c0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e.png)
基于“产出导向型教学法”的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一、引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教学法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不稳定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产出导向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该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习效果的影响,并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相应行为。
二、“产出导向型教学法”概述“产出导向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放在首位,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学生真正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这种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输出,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强调学生参与、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
三、“产出导向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消极态度和学习动机的下降。
而“产出导向型教学法”则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通过设置各种任务,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增加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
2. 增强学习效果“产出导向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输出,强调学生的语言实践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教师通过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语言交际任务,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在语言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语言运用的自信心,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四、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1.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合适的音乐、图片等多媒体元素,让课堂更加活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设置多样化的任务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多样化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语言输出。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STT活动设计探讨.doc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STT活动设计探讨.doc](https://img.taocdn.com/s3/m/5385241410a6f524ccbf857e.png)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STT活动设计探讨作者:刘艳来源:《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01期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STT(Student Talking Time)课堂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课堂教学的理念。
文章论述了STT课堂活动在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并探讨了STT活动设计原则,影响STT活动设计的因素以及如何设计STT活动等问题。
关键词:STT活动设计大学英语课堂STT(Student Talking Time)指学生在课堂上的话语时间, 也可以指学生在课堂上对课程学习的投入程度, 它主要是针对TTT(Teacher Talking Time: 意即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时间)提出的。
“在语言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讲得越多,给学生自己的学习机会就越少” (Jim Scrivener,2002;Jeremy Harmer, 2000;Pual Davies & Eric Pearse等, 2002)。
由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力减少讲解学习内容的时间,因为讲解得越多并不意味学生学习投入得越多,教师真正要做的是把语言学习融入到学生自己对语言的真实体验中,就要让“学生从干中学(do to learn,learn by doing)”(夏继梅,2003)。
显然,STT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
而要真正实现这一切,教师在课前根据学生实际、教学目标和内容等设计一系列STT教学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1 STT活动设计的原则1.1 实现教学目标原则“学习任务是一种作为拥有所学语言的结果而开展的活动或采取的行动”(Richards,1986引自Nunan,1989:5)。
课堂活动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对活动的安排和设计必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
教学目标有总目标与具体目标之分,总目标也是较长阶段的目标,具体解决把学生培养什么样的问题;具体目标也称为短期目标,可以是一学年、一学期,甚至是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目标是为总目标服务的,可以具体到为达到某一节课的目标,教师要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c51a72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7.png)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分析其特点和优势,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定义和特点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将传统的面对面授课与在线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互联网+教育”的目标。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通常包括课堂授课、在线学习、教学互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节奏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2. 个性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3. 互动性: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即时互动,提供学习支持和反馈,增强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4. 多样性: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融合多种教学资源和工具,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2. 挑战混合式教学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教师和学生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有所不同,需要加强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宣传和培训。
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借助于各种技术和平台,对教师和学生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对于技术应用的培训和指导。
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建立多方合作和资源共享的机制,需要加强与教育科技企业和相关机构的合作和协调。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发布教学信息和学习资源,组织在线讨论和任务完成,进行学习监督和评价等教学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学习课程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参与在线讨论和互动等学习活动。
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
四、建议和展望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路径,能够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高,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体验。
改善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性的方法和对策研究
![改善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性的方法和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222434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6.png)
改善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性的方法和对策研究一、现状分析在现有的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们往往是坐在教室里听教师讲解,或是课堂上进行简单的问答和朗读练习。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缺失,缺乏学习动力。
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也较少,很难进行一些有意义的讨论和交流。
这种情况下,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能力也很难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方法和对策1. 创设情景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真实生活场景,如商务会议、旅行订票、餐厅点餐等,让学生在类似的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
给学生一个话题,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最后再由代表发布小组的成果。
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思维,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等,来呈现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英语的应用场景。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们一起观看视频、听录音,然后进行相关讨论和复述,达到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4.鼓励提问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也要给予学生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通过更多的互动,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权利,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决策权。
让学生们自主选择一些学习材料和话题,或是在课堂上进行一些主题性的展示和分享。
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领导能力。
三、总结改善大学英语课堂的互动性不仅是教师的责任,也需要学生们的积极参与。
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
通过创设情景、小组讨论、利用多媒体、鼓励提问和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等多种方法和对策,可以有效地改善大学英语课堂的互动性,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沟通能力的提高。
大学外语教研室教研活动(3篇)
![大学外语教研室教研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befee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d.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大学外语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外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我校大学外语教研室于近期开展了主题为“提升外语教学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探索外语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外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2. 探讨外语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为学生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开幕式活动伊始,教研室主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后,介绍了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2. 教学经验分享本次活动邀请了多位资深教师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
他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教学理念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向能力培养型教学转变。
(2)教学内容的选择: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教学评价的改革: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学案例分析部分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教学案例。
他们通过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探讨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教学研讨在研讨环节,教师们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4)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5. 教学观摩活动期间,教师们观摩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并进行了点评。
通过观摩,教师们学习了优秀的教学方法,拓宽了教学思路。
6. 总结与展望活动最后,教研室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他希望全体教师能够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644e5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c.png)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普及。
这种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优势,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然而,如何在混合式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行为,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本文首先界定了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背景。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分析了混合式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教师角色、学生参与度、教学资源和教学设计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行为框架,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行为,如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资源选择、课堂活动设计、学生互动促进、教学反馈和评价等。
本文还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这些有效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大学英语课程,旨在展示如何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和教学需求,灵活运用有效教学行为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总结了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有效教学行为的理解,还为教师提供了实践指导,有助于提升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本文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有助于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
二、文献综述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特别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混合式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如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近年来,关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有效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预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措施。
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下,有效的教学行为不仅涉及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包括线上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估。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途径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途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85e968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7.png)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途径研究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则成为了诸多教师认同的教学模式,其原理在于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挖掘其潜能,引导学生参与和掌控学习过程,最终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本文旨在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途径,并对其实践效果进行评估。
一、课前准备作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兴趣及需求,以及课程特点和教材内容等,以创造一个适合学生的教学环境。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课前准备:一是提前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以此确定教学内容和难度;二是收集适合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教学资源,如英语学习网站、视频、PPT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三是利用多种方式预习教材,如读教材、做笔记、查资料等,以确保课堂知识讲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制定全面细致的教学设计,以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具体来说,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的,确保教学目标明确、可行、有针对性且有意义。
2.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兴趣和需求,选择富有个性化、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相比传统的讲授、笔记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应该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互动游戏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课堂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实践内容丰富多样,本文只就其中几个典型实践进行阐述。
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实践方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小组内的学生共同讨论研究一个课题或问题,通过分享经验、交流观点、提出疑问等学习,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43919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d.png)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语言沟通工具,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英语教学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成为了当前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
产出导向法作为一种注重学习成果的教学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该方法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任务型教学和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引入产出导向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然而,目前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和实践尚有待进一步深化。
因此,本文拟通过对产出导向法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效果的探讨,探索如何将该方法有效地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产出导向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通过各种形式的产出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语言潜力,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都具有积极作用。
产出导向法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创新。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将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这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新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通过实践运用产出导向法,教师还可以从中汲取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推动教师的教学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 正文2.1 产出导向法的理论基础产出导向法是一种以实际产出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心理学和语言习得理论。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学习者通过实际参与和操作来建构知识结构,从而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大学英语口语活动创新与实践研究
![大学英语口语活动创新与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22bfa5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a.png)
大学英语口语活动创新与实践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口语活动创新与实践的研究。
在提及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分析了大学口语教学现状、口语活动创新的必要性、方法探讨、实践案例分析以及成效评估。
结论部分讨论了创新活动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展望了口语活动的未来发展,并总结了研究结论。
本研究旨在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通过对口语活动创新与实践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工作需求。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活动创新实践研究背景意义教学现状必要性方法探讨实践案例成效评估创新活动重要性展望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而口语能力则是衡量一个人英语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往往是一个薄弱环节,学生对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传统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往往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而忽视了实际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开始关注大学英语口语活动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如何通过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成为当前英语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英语口语活动的创新与实践,以提供更加有效和有趣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口语表达技巧,从而提升他们的英语交流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1.2 研究意义大学英语口语活动创新与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
提高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现行的大学口语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死板,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通过研究口语活动的创新与实践,可以为大学口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活动创新也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大学口语教学注入新的动力。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总结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71cb24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e.png)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总结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课程。
本文将总结几种常用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研究英语。
1.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研究语言知识和技能。
教师通过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 交际法
交际法以交际为目的,注重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语言进行沟通。
教师应该创造各种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不同角色中扮演和运用英语,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和交际技巧。
3. 课堂合作研究法
课堂合作研究法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合作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互相研究和交流,提高他们的互助意识和语言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投影仪、电脑等,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英语视频、使用教育软件等方式,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互动性。
5.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造真实的语境和情景,提供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运用英语,加强他们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
结论
不同的教学方法各有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cd5af9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e.png)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和原理,然后分析了该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情况以及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
接着探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改进和应用策略。
总结了翻转课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并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应用研究、背景介绍、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翻转课堂概述、实践、学习成效、影响、优势、挑战、改进、应用策略、启示、未来发展、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大学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学生则在课后做作业或复习。
这种单向传递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上的授课和课下的学习内容进行了颠倒。
学生在家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等方式学习知识,而在课堂上则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深化,进行讨论、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
这种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探讨其优势、挑战以及改进和应用策略,旨在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新思路和借鉴经验。
1.2 研究意义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在于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从而为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成效和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学科教育论文 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学科教育论文 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01c5ec7a2161479171128f2.png)
学科教育论文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一、引言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中的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符合大学生发展的需求,也符合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
但是实际上,课堂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存在限制和不足,不能有效发展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试图探索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并进行相关研究。
二.、理论基础受心理语言学的影响,阅读理论的研究关注的是阅读心理机制,以及受这种心理机制影响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过程,并通过对阅读行为的分析,研究阅读能力的构成。
阅读的三种模式包括:“自下而上”模式,又称为“信息驱动”模式,由高夫(D. B. Gough)于1972年提出,这种模式认为阅读是对文本语言的一个解码过程。
“自上而下”模式,又称为“意念驱动”模式,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顾特曼(K. S. Goodman)提出,这种模式认为阅读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的思考过程,需要读者运用以前的知识对文本进行预测。
“交互性阅读”模式由Rumelhart于1977年提出,认为阅读不是单纯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两者相互作用的处理过程。
“交互”模式,是“自下而上”模式和“自上而下”模式的结合,既强调对单词、短语的解码能力,又注重背景知识、上下文预测的重要性。
阅读过程是文本的表层结构和读者对文本的背景知识之间不断作用的结果。
阅读教学模式深受阅读理论的影响。
三种主要的阅读教学模式包括: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以“自下而上”模式为理论基础,以语法翻译法为代表;综合的图式理论教学模式,以相互作用模型为理论基础;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以话语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三种阅读教学模式各有利弊,经常独立使用。
但是实际上,三种模式可以互补,结合起来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我们采用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融合了以上三种模式的优点。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精选教育文档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精选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1f59b5d941ea76e58fa04b4.png)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通过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融合,强化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服务与支撑,强化将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放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来设计和推进。
”如何推进和实现信息化网络课程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微课程、慕课和在线课程等信息化课程建设,并借助网络课程开展了创新式的教学应用探索与实践。
而且,随着实践的深入以及对传统课堂与网络化课程教学的深刻反思和理性恢复,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集网络课堂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二者优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才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和未来发展趋势。
大学英语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对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拟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探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与学的效率。
1 混合式教学理念的发展及内涵)在传统教学中就已存在。
Blended-learning混合式教学(国外专家学者在研究和构建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理论体系过程中逐渐发现试图用e-learning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不现实的,传统课堂教学在社会性、互动性方面具有e-learning 无法替代的优势。
2002年斯密斯与艾略特将e-learning的纯技术环境与传统学习相结合,提出了混合式教学这一概念,并引起了国内外高校的广泛关注。
关于混合式教学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界定。
Machael Drey从获得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教材与管理者(教师)和学习者相互结合达到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提出混合式教学的概念。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讨论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讨论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dd2f00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8.png)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讨论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讨论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通过介绍BOPPPS教学模式和讨论式教学法的特点,阐述了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讨论式教学法的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实际运用效果。
结合教学效果评估,总结了讨论式教学法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对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法、大学英语课堂、研究、教学效果、启示、未来研究、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讨论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而BOPPPS教学模式则是一种结构明确、步骤清晰的教学模式,包括预热(Warm-up)、对象(Objective)、预示(Pre-assessment)、引导(Input)、实施(Practice)、反馈(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七个步骤,适合引导讨论式教学的实施。
将BOPPPS教学模式与讨论式教学法相结合,运用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也是本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讨论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及其教学效果。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分析讨论式教学法的特点以及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讨论式教学法的原理,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大学英语课堂中如何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探讨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本研究还旨在对讨论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进行评估,从而验证其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质量和水平方面的有效性。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高校课题申报: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研究
![高校课题申报: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f64a5fb7375a417876f8f2d.png)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STEAM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方法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教育部2017年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可见,大学英语课程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成为有担当大国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2003年起实施至今十余年,虽取得不少成绩,但存在一些问题。
如:大学英语学习内容与学生专业结合不密切,无法满足学生工作就业、国际交流的需要,进而不能培养和保持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以讲授、练习、输出为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含社会能力、话语能力、策略能力)被忽视,无法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我们面临的课题是如何把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成学生真心喜欢、结合专业、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以更好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课题的界定(一)STEAM教育。
STEAM教育脱胎于STEM教育。
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科学基金会联合科学家、技术家、工程师和数学家共同提出发展STEM教育,它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简称。
STEAM 理念由 Georgette Yakman教授的团队提出,旨在以数学、工程、艺术为基础,掌握科学与技术知识。
STEAM 教育并非上述五门学科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贯通学科知识、联系真实世界、以问题为导向、形成严谨的和系统化学习经验的学习方式,通过训练解决问题所需的技能和素养,培养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进而提升整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论文:大学英语高效课堂GRASP教学模式实践效果的调查研究
![研究论文:大学英语高效课堂GRASP教学模式实践效果的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e286c2d941ea76e59fa04a3.png)
学科教育论文大学英语高效课堂GRASP教学模式实践效果的调查研究一、大学英语高效课堂GRASP教学模式的基本介绍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整个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表现较为沉闷,教学效率低下。
要解决此的问题,只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即创建高效课堂。
其理论依据是西方的建构主义理论,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新知识的主动建构。
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后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本校大学英语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GRASP模式。
GRASP教学模式指的是:G--guidance,通过提前制作包含学习目标、重难点、预习内容和课堂活动准备工作等环节的导学案给学生,引导其课外预习方向及为课堂学习做准备;R--reading,通过阅读课内外相关材料,完成知识构建的基本输入;A--activating,通过各种课堂活动,激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愿;S--summarizing,通过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P--presentation,通过各小组派代表或分工对总结内容或任务成果进行展示,最终完成知识的建构和掌握以及输出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英语高效课堂GRASP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问卷调查大学英语高效课堂GRASP教学模式在武汉工商学院专科生中实践将近两年、本科生中实践一年之后,基于以下几个问题,对参与教学实践的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
1. 导学案能否起到导学的作用?2. 课外阅读资料能否起到搭建支架的作用?3. 对于课堂活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其对学生掌握知识有没有起到作用?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不能只扮演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5. 学生如何评价GRASP的教学模式?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对象是12级本科生,涉及电商、电信、工管、会计、会展、金融、市场营销、视觉传达和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多个班级,每班随机抽取15人。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43332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4.png)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掌握英语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和应用的环节,导致学生在实际交流中遇到困难。
因此,研究和实践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和实用性。
首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案例、角色扮演、仿真游戏等形式,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境中,让他们亲身体验和运用英语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国外公司或社区,用英语进行与专业相关的交流。
这样的实践活动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又能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其次,个性化教学是另一个值得尝试的策略。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可以通过调整学习内容、设立学习小组、提供个别辅导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和提升英语水平。
第三,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也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有意识的行为和方法。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高效的学习策略,如记忆技巧、阅读理解方法等,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利用技术手段改进英语教学也是一个创新的策略。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课堂、在线学习平台等,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互动环境。
通过利用技术手段,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最后,评估与反馈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评估可以通过考试、测验、项目作业等方式进行。
大学英语课堂中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
![大学英语课堂中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ad3e9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f.png)
大学英语课堂中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英语课堂中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富有活力的课程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交流和思考能力。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互动式教学法的定义、特点、实施方法以及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旨在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互动式教学法的定义与特点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为特征的课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法通过多种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竞赛游戏等,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目的。
互动式教学法的特点主要包括:•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是互动式教学法的主要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特点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与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多元化的学习形式: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包括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案例研究等,这些多元化的学习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追求目的:教师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时,总是以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需求为出发点,选取适合的学习方式和教育内容,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实施方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互动式教学法具有很高的适用性,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针对性教学方案教师需要在课程开设前,对学生了解其英语能力、学习意向等因素进行分析,以制定出适合学生的英语教学方案。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2.2 设计开放式课堂互动式教学法的一个关键点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的范围内进行学习和思考。
设计一个开放式的课堂,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创新思维探究和分析语言知识,是互动式教学法实施成功的关键之一。
2.3 实现随时在线随时在线是互动式教学法实施的另一个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课堂活动教学方法研究-摘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着眼于课堂互动,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交际,书面语是口语的书面记录,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与写只是同一技能的两种形式,两者相辅相成,说的能力增强了,写的能力会相应提高。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活动;教学方法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总是强调语言形式及语法规则,课堂模式基本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加一本书,教师是演讲者,而学生只能是听众,几乎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因而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
事实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其特性。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以书面语或口语形式进行交际的能力。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英语学习要“重视语言学习的规律,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
目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
”笔者认为,语言本来就是口语,书面语是口语的书面记录,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与写只是同一技能的两种形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说的能力强了,写的能力会相应提高。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一、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要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上好语言课的前提。
教师首先应该意识到语言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的引导者,教师在整个课堂中起指导作用。
所以,教师应该把每一节课当成一出戏,课堂是舞台,教师是导演,而学生则是演员。
演员如何演好一出戏关键在导演。
导演要事先安排好每一节课的内容,发挥演员的主体作用,调动演员的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其次,学生应该意识到语言能力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获取的。
仅仅带着两只耳朵来上课是不够的,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角。
只有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课堂才能精彩。
此外教师还应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前告知学生,课堂上学生有备而来,师生配合才能默契。
二、课堂活动教学方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现有的教材,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
1.课堂即席提问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以下简称教材1)第一单元Text A课文为例。
课文围绕标题College—A Transition Point in My Life讲述学生在入学之初所碰到的困惑,以及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意识到大学是人生中的转折点。
在课文导入部分,当向学生提问“Why do you want to be a college student? What are your worries when you first got to college?”因为该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立刻就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如上大学是为了学到新的知识,结交新的朋友,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等等。
而进入校园后的困惑有独自生活的不习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饭菜不合口等。
课文讲解结束后,针对课文内容,教师给学生提问“Why did the author say that college life is the transition point in one’s life?”学生通常会根据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总结出:“Because it’s the point froma person dependent on his family for emotional support to a person who was responsible for himself.”这时教师会提醒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才是“dependent person”?学生立刻回答:“Only those who are economically dependent.”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给学生举了一些生活中由于经济上的不独立而导致人格丧失的例子,要求学生意识到经济独立的重要性。
所以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实际穿插讲一些人生的哲理让学生去体会,这远比长篇大论更有说服力。
2.课堂讨论《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以下简称教材2)第七单元Text A 谈到诚实总有回报。
文中谈到,在有些场合,教师只要实话实说就能把原先很复杂的问题化解。
在讲述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设置了一些场景:1)An incurable patient asks his doctor about his case.2)Your girlfriend tried her best to make a meal for you, yet it was tasteless.3)When you took part in a party and found your woman-boss wearing an ugly dress.4)Your friend broke your favorite vase.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在这些场合中我们该怎样回答。
学生讨论后一致认为,当我们碰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我们需要善意的谎言,而撒谎的原因可能是安慰,恭维,表现礼貌或避免伤害感情。
接下来教师继续让学生讨论“What conclusions can we draw about honesty”?“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及补充的知识,认为“Though honesty is a kind of morality we should advocate, sometimes we have to tell lies for the sake of consideration.”实践表明,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的压力相对较小,参与的程度高,学生更愿意自我发挥,有助于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增强学习的信心。
3.复述故事对于叙述类课文,可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回顾所学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要求学生复述,而应该增加要求。
教材1中,第五单元Text A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以“treasure”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发展。
根据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然后把每个答案的关键词找出来,写在黑板上,请学生合上书本,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复述出来。
同时在叙述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尽量用文中涉及的一些新的词汇和短语。
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学生不仅熟悉了课文,同时又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
最重要的是经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财富才是最珍贵的。
4.表演教材2第二单元Text A改编自马克·吐温的短篇故事。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火车站,文中共出现7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有3个。
根据课文的特点,我要求学生课后把文章改成一场戏,人物中增加一个旁白,要求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再现场景。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学生自由组合,把名单报给我。
课堂上,学生非常踊跃地到讲台前来表演,就连平时不太喜欢用英文表达的学生都积极参加了。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不仅锻炼了口语同时还展现了自己的表演天赋,课堂气氛特别好。
又如《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以下简称教材3)第一单元Text A课文中讲述了心态的重要性。
文章以主人公Jerry的朋友讲述发生在Jerry身上的故事为线索,刻画了一个心态积极乐观的人。
在讲解这样的文章时,教师要求学生改成访谈录的形式。
以节目主持人和Jerry的对话将课文重新改编,要求学生思考在采访节目中,除了利用课文中原有的信息外,还需加入一些客套话,同时要运用倒叙,插叙的方法进行情景再现。
学生非常感兴趣,利用业余时间查资料,课堂上争先恐后地上来表演。
在表演中演绎了人生的真谛,同时揭示了文章的主题“Attitude is everything”。
所以说,同样是表演,但设计不同,学生当然不厌其烦。
5.辩论在教材2第六单元中,主人公Billy是麦当劳的小丑,因为要帮助一个垂死的孩子,违背了麦当劳的限制,与孩子有了身体上的接触。
教师把这篇文章设计成辩论课,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正方的观点是理智比情感重要,反方的观点是情感比理智重要。
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准备一条论据。
学生们都想获胜,大家争先恐后地去准备资料,双方都提出了有力的证据。
正方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都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人人都要遵守,如果处理事情不按规矩办,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在这种情形中,我们应该坚持真理。
反方认为,人的一生总会碰到进退两难的情况,如果总是按规矩办事的话,人与人之间就缺少了真情。
经过热烈讨论,学生认为,制定规则是必要的,这是人人平等的前提条件,但遇到特殊情况时,要学会变通,体现人情味。
在这种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竞争意识,营造了一个人人平等,人人参与,畅所欲言,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三、结论英语是技能性强的课程,教师讲课信息量大未必是好事,在课堂上教师要避免自己一个人夸夸其谈。
课文的讲解不应该面面俱到,应讲难点和要点,要最大限度地挤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要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教材的内在价值挖掘出来,把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调动起来。
英语课堂的学习应该是轻松愉快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当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只有不断设计新颖的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目标。